第一篇:有效科学课堂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
有效科学课堂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
桐乡现代实验学校 祝海勤
[内容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教学目标定位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效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本文针对教学目标定位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讨了科学教学目标定位的依据、具体思路和做法,阐明如何科学合理定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 科学课堂 准确 定位 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有效教学等越来越多被地提及。其实,笔者觉得这并不是新课程的产物。自从有了教学,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受着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当我们一次次地提及“减负”“增效”时,其实不正是在要求课堂的有效性吗?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活动的选择和组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教师的评价和点拨,时间的分配,等等。我们也一直在这些方面做着努力,经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有意义,才能得到有效的教学结果。但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科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设立到落实与最优化相距甚远。下面笔者就结合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谈谈科学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存在着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全面
新课程提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前,很多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设计,尤其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出现了不设计或是有其形而无其实的忽视态势。一位教师在《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一节的教案中,教学目标设计如下:能区分地方时和区时,能利用时区图来换算时间。显然这样的目标只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目标,定位不够全面。
(二)教学目标定位过低或过高
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往往会很注重课本的内容,而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考虑。其实定位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定位过低会使学生觉得内容太简单,从而无法调 1
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定位过高则又会由于学生无法达到而丧失信心。所以教学目标定位过低或过高都会使课堂效率降低。例如在教学《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时我们会安排很多活动来探究磁体能吸引那些物质,磁体的哪里磁性最强等问题。但实际上这些知识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了。所以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无疑会使课堂低效。
(三)教学目标表述不清楚
部分教师仍是沿用课改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从而缺乏对教学的指导性。例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由于没有说清楚如何培养,也就缺乏了它作为教学目标本应该具有的指导性。没有教学目标指导的课堂就很容易造成课堂随意性大,从而影响课堂的高效性。
二、精心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的依据 1.适合课程标准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了科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在定位教学目标时,要仔细研读、深入理解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同时兼顾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教学特点。2.适合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要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必需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具体、易操作、易检测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重点要突出。通常每一节课中可以设计多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都代表着一定的学习结果。在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确定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尽可能围绕主要目标设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防止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影响教学效果。3.适合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过高,则会造成教学中的“越位”,强人所难。教学目标过低,则会造成教学中的“滞后”,低水平重复。所以,笔者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
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求上来。由此,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工作。“了解学生”意味着我们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察言观色,敏锐地捕捉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逐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具体思路 1.把握教材,定位在三维目标上
以往,教师只要“紧扣教材”,“落实教材”,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其实教师只是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今天,我们还是要“紧扣教材”,“落实教材”。不过我们除了要落实以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外,还要落实新课程提出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
在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对来说具有明显性和确定性,较多地表现为可客观测量的外在行为结果。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潜隐性、不确定性和随机生成性。因此,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依托和中介,脱离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会失去根基。也就是说,在科学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根是扎在知识与技能的建构之中。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确定好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后,再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最后,根据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目标,确定教学中可以渗透、培养学生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待科学应有哪些态度等。
案例:如八年级上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知识与技能
分析:本课的核心内容是溶液的概念和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因此把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了解水和其它常见的溶剂。
过程与方法:
分析:学生要获得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经历了实验、观察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归纳,与同学进行交流等过程,才找出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的各自特点。因此,“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主要特征,并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辨别生活中的实例,用所学到的知识结实生活实
际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结合实际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训练语言组织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实验、获得成功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2.把握学生,定位在“最近发展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定位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方法基础,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呢?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已有知识等影响因素,同时还要理解教材,研究内容的呈现方法、设计的活动及知识的难易程度等,然后两种相结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裁减。
案例:如八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节课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初步认识磁体的性质、特点。通过实验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保持对自然和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梗概:
第一步:水中巧取回形针,引入课题 第二步:小组探究活动
活动一:用磁铁吸引铁块、木头、塑料、铝块和铜块等物质。得出结论: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活动二:用条形磁铁去吸引一些铁屑,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磁体两端磁性最强。
活动三:用磁体的一端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同名磁极互相吸引,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活动四:铁棒的磁化。得出:磁化即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
分析:从课堂反应来看,气氛活跃,学生都能充分动手,准确得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似教学目标能很好的达成。但再看学生通过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收获却很少。因为教师只是用40分钟复习了一些简单的有关磁的基本知识。
对策:考虑到小学已经学过磁性、磁极、磁化和地磁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而且生活中磁铁较为常见,学生较为熟悉,所以教师首先可以对课时进行调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全可以在一课时内完成。同时,对三维目标进行调整,知识和技能目标改为:通过复习引入巩固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和磁极间的性质。通过观察小磁针在磁场的现象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知道地磁场的存在,根据指南针指南的现象分析得出地理北极就是地磁南极。当然,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3.把握梯度,定位在分层上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但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没有想到要分层设计,只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班学生。这从根本上是背离新课标的要求的。一方面,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所以,要达到预设的终极目标,其间必然需要经历一个个低层次的目标,如若忽视这些过渡目标的设定,就会影响终极目标的顺利达成。因此,教师设计目标时还要考虑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分步实施到位。另一方面,学生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上科学课时吃不饱。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多学一点内容呢?分层设计正是符合了这一部分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得慢的学生的一种激励。
案例:八年级上册的《水的浮力》第二课时,教参上设计了“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其实这个目标高于《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知道浮沉条件”这一目标。要想达成对很多学生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不如这样分层设计:
达纲目标: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 提高目标:能列举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并解释有关现象 高水平目标:能根据浮沉条件推导出液体和物体的密度关系
这样,三个目标难易有别,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此时的高层目标也是另一部分学生的指导性目标,可能不用多久他们就能“跳一跳摘到”了。
总之,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就多了一把衡量的尺子,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几种合格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三、结束语
布鲁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明晰教学目标的科学课堂是盲目、随意和低效的。
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增强目标意识。同时,以《科学课程标准》为准绳,遵循教材的系统性和内在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目标一明,方向一定,科学课堂就真正拥有自己的灵魂。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教科学(7至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保罗R.伯顿.有效的教学方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3]赖新元.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魏林明.按“最近发展区”设课 促进课堂有效教学[J].物理通报,2010.12 [5]梁燕霏.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J].科学课,2011.5(本文获2011嘉兴市三项教学评比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
第二篇:减负提质.从有效课堂开始
减负提质 从有效课堂开始
腾冲县芒棒乡中心小学:引路人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提质”,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其次还要用情境铺路、与生活接轨、在探究中感悟、在合作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减负提质
有效课堂
生命价值
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似乎很多,但最终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直接责任人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本人。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好意为之,客观答案便是这么简单。由此我认为,从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入手来解决“减负提质”的问题,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而不是汤汤止沸的应急之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首先应该认识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觉得余文森教授的解释比较全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其次要掌握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探索经验,汲取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精华,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快乐学习,从“心”开始
进入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的心理。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求知欲望,那么,这将为你这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进入教室之前,应调整好情绪,以良好的、饱满的精神进入教室,进入教室之后,要以和蔼的眼神、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视情况可以进行短暂的(1分钟左右)的交流沟通,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善于观察,面向全体,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其充分发展个性。巧妙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特别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小心呵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也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唤起他们的成功感、自豪感!
二、成功收获,从法着手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从学生终身学习着想,除了首要考虑学生心理而外,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探究知识的殿堂,培养各种技能的乐园,那么优秀的教学方法将会使课堂的教学真正达到有效。
(1)用情境铺路,“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创设情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应注意现实性和针对性,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情境应贯穿于整堂课的全过程,根据教学流程中各环节的需要,教师适时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如有导入时的趣味情境,“0距离”情境,解决问题时的问题情境、探索情境,应用实践过程中的求异情境、猜测情境。如在科学课《抵抗弯曲》拓展应用时:直尺立着放好,还是平着放好?情境设置:假如你现在就是一位建筑师,这把直尺就是横梁,那么在你设计建造房屋时,给你这个横梁,你会怎样设计放好?为什么?这一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解题热情,也满足了学生想做“能人”的心愿,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动手操作,通过注入情趣的操作,加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题,并且印象深刻,终身受益。主体得到尊重,在做中体验到乐趣,满足了内心需求,激发了兴趣和热情。
(2)与生活接轨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学习有用的知识开始”、“把知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学习和理解”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有情有趣的,是那么亲切、易懂、自然,而不是脱离现实枯燥乏味的。比如在理解词语“陋习”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你姥姥的小脚就是封建社会留下的陋习,以前对女人的约束是最不公平的,比如:女人不能到社会上抛头露面,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女人是不能陪客坐在桌子旁边吃饭的„„这些就是不合理、不好的习惯称为“陋习”;大部分科学课中的实验素材我们也可以把他简单化,用学生熟悉的材料来代替。在测量横梁抗弯曲能力实验时,我们就可以用“纸梁”来做„„。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多是活的知识宝库,多是活的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系统,它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简单地说,即使你在教室里上课,也要把知识拓展到教室外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未来。在问题的创建上以知识为载体,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找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道路。
(3)在探究中感悟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在学习测量纸梁抗弯曲能力大小时,我采取的办法就是在材料准备充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记录——探究——归纳——总结。
探索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索的方法,其实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互动、自主过程,要求教师要革除陈旧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顺从学生的学习思路。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这种教学实质上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学生持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看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观察猜想、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析抽象、验证假设、提炼归纳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善于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在合作中提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学会学习,通过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这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地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会人际交往,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经过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开展合作学习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员搭配,使合作成功愉快;二要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合作民主高效;三要注意合作学习时机恰当,使合作不流于形式。
强化有效教学,就会“逼”着教师们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
学生是有生命的,生命的潜能和价值亟待开发和提升,我们的教学最终要追求的就是要:发现人的生命潜能、发展人的生命潜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当然我现在的教学理念、方法只是肤浅的、不完善的,但相信只要心存追求,不懈努力,“减负提质”之花将盛开得更红、更艳!
第三篇:有效教学中目标定位培训
有效教学中目标定位培训的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一个人懂得取舍,那么他离成功并不遥远。有效教学目标定位正是将这种做人道理深深融入人文教育当中,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选择最佳的方案,找到人生的目标。
以我带的高一平行班为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所有人提出高要求这是不现实的,仍需观察一段时间后给学生划分学习目标。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又各有侧重,有效教学目标定位就是以掌握必修课中文言文单元、诗歌单元、散文单元为学习任务,对于海南学生来说,文言功底比较差,这里边文言文学习又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基础,其次在练习上选择与课文密切相关或是做了适当延伸的题目。对于有能力且有志于学习语文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多看一些经典文学,多写一些文章。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确保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目标落实到位。定制目标非常简单,而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坚持21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好学习帮手或是竞争对手,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氛围,并将此氛围保持下去,我相信学生能够完成自己学习目标。
第四篇:《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
《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与
有效落实
《三打白骨精》是根据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也是本堂课我要达到的目标。
在教学中首先聊故事的环境。课文第一句描写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写出环境的险。学生仅仅通过朗读技巧可以轻松完成朗读任务。可是内心并没有感受“险”。原著中描写环境的这一段非常详细生动,描写险恶的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于是引进课堂。当学生读到“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心中生出一股寒意。再读课文句子,真的达到了“有感情”。
其次聊故事的情节。重点抓住白骨精“三变”。有“变”才有“识”,有“识”才有“打”。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妖精的狡猾,我找出原著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比如:“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再是抓住重点词体会,比如: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代表了一个很突然、很敏捷的动作。一个八旬的老妇人能作出这样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正常人不同,分明是妖精变的。
妖精一变是美人计,二变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是苦肉计。三变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这是离间计。一计连着一计叫——连环计。通过学习,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白骨精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这故事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但课堂上我忽略了一个重点人物---孙悟空。上完课沃组长和陆校长及时给我指出了不足:有了妖精的变,为什么不教孙悟空的打呢?听得她心里痒痒的。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准确生动。“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还有课后练习3中的带点字词同样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课堂上我没花时间让学生感悟,这教学目标是失败的。
第五篇:有效教学从有效备课开始——心得
有效教学从有效备课开始
海丰仁荣中学
刘静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如何备好一节课,对每位教师而言,永远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活力”。“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要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堂教学越来越趋向活跃,学生包括教师也越来越不满足单纯的听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开放。备课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为保证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备好一节课?备课不是一字不漏的背教学流程,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落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一、备学生
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备课的出发点首先必须由教材转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进行学情调查,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和能力水平;深入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困惑;以及认知难点是什么;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总之,要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爱学、乐学。例如高一地理这一学科,学生在初二就结束地理的学习,到高一地理知识基本都忘记了,所以高一的地理教师就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水平、学习习惯等,特别要了解学生学习新课所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准备和心理状态,确定教学的高度,防止教师对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以增强教学效果。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备课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教师备学生,解决了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了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
同时,教师在备课时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教学设计过程考虑多方面,如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备教学目标
体现课标,注重三维整合
新课程下的教师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目标已不同于传统的大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是同时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既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又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三维目标”应该达到怎样的“度”,教师要明确了解,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在有效备课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本节课将培养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策略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其次,在教学中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通过设计什么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最后通过学习,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备教学方法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实验探究、探究—讨论、启发—讨论、自学辅导、讲授法等。不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教学实际,结合课堂内容,强化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还要考虑这种教学方法什么时候发挥有效,哪不同种类型的学生采取何种方法,注意个性与共性的差异。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况,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总之,备课时,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外,一是要体现启发式自主合作式教学原则,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防止生搬硬套。
四、备教学过程
使整个教学过程始于教学目标而又归于教学目标
确定了教学方法,教师要考虑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和程序,如何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必要的获得方法,如何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安排教学步骤时,一般要考虑:一节课研讨前要用到哪些前置知识做铺垫,进行哪些基本的训练,新知识如何引入,知识的生发如何逐步有序的展开,怎样突出重点,教材中有哪些智力因素和思想教育因素应该挖掘,还要设计哪些有思考性的问题,怎样安排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安排几次反馈,使用哪些教具学具,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甚至课堂用语、板书设计都要整体构思,周密考虑。特别是如何寓学法指导教学之中,更要仔细揣摩、推敲,要做到每个教学步骤和安排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这都是要在备课中考虑的。教师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要全力思考、精心谋划、巧妙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应始于教学目标而又归于教学目标。
总之,既要钻研教材,又要重视教学方法,不能认为教材钻研透了课就备完了,也不能只追求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而忽视教材和学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组合与整合,把握好尺度。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最美的花朵。至于教案的书写详与简,再简的教案也必须体现各教学环节和层次,体现教学,突出重点,并写上应该提出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或教学反思等。
当然,课备得怎样,还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是否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备课方法,一丝不苟,肯于下功夫,坚持始终,不断实践,就一定能运筹帷幄,备好每一堂课,使备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