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1:5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站推荐]》。

第一篇: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站推荐]

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游泳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前进的技能活动。它一直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着,在其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游泳是仅次于田径的第二大竞技运动项目,游泳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体坛的地位。

有资料显示:游泳运动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因其除了有很强的竞技和欣赏功能外,它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同时对于强身健体以及培养人的意志品德有独特的作用。在随着素质教育及能力教育的全面推进的现代教育中,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泳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重要渠道,而且还顺应了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以及体育改革的要求。在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各级中小学都把游泳列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游泳的实用价值

(一)生产建设价值

人类的游泳活动源远流长,从古代开始,人们为了生存,依山打猎,傍水捕鱼。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游泳在生产建设上的价值就越来越高,许多水上作业,如水利建设、防洪抢险、渔业等等。这些都是要掌握游泳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生产建设任务。而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普及游泳教学,使他们掌握这一技能,对其在以后的生产作业中起到一定作用。

(二)军事价值

游泳在军事上的价值历来被兵家所重视,古希腊人,斯巴达人,雅典人,都把游泳作为青少年军训练的类内容。我国古代兵书《六韬•奇书》中就称“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者也”。甚至在《管子》《孙子》等古兵书中都把游泳列入军事训练项目。一直发展到现在,游泳更是成为国防建设上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也是民兵训练的主要内容。现在各国都建有蛙人特种部队,执行一些绝密任务。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游泳在军事上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游泳的功能

(一)健身功能

游泳的健身功能颇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呼吸系机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有研究表明,儿童在经过两年系统游泳锻炼后,肺活量可提升74%,而仅进行路上锻炼的儿童,肺活量只提高了23%。可见,游泳是提高呼吸系统机能的一项很有效的运动。

2.提高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心脏会出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现象,表现为心脏容积扩大,心肌纤维增粗,心脏收缩强而有力,每博输出量增多。血液循环系统机能的提高,使心脏的机能活动出现节省化现象,表现为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徐缓。研究表明,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儿童,其心率也可以降至62~64次/分钟。

3.改善体温调节机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使大脑皮质对热的产生及散热的调节形成条件反射,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坚持冬泳的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增强,不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4.促进体格匀称发展:游泳能全面均衡地锻练全身的肌肉。人在水中为了克服水的阻力,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所以游泳可以使多余的脂肪,渐渐减少,并有效地锻练人体的胸背和四肢肌肉。游泳可称得上是一种水上健美操,可以使人保持健美的身材。

5.培养酿好的心理品质:初学者由于身体失去固定支撑呈漂浮状态,呛水或溺水等情况,往往会产生怕水心里。通过学习游泳,可以熟悉水性,消除怕谁心理,进而掌握游泳技能。经常进行游泳锻炼,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为保持健康而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自信、果敢、坚毅、临危不惧等优良心理品质。

(二)防病治病功能

游泳也是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游泳是在水环境下进行的运动,因此在冷水的刺激下能增强体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可以抵御寒冷,以防疾病。同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和身体平卧水面,脊柱充分伸展对防止脊柱侧弯颇有益处。据报道:经常游泳,对于慢性肠胃炎、神经衰弱、习惯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有明显的疗效。很多康复中心都将游泳运动当做治疗慢性病和身体恢复的重要手段。在疾病发生率极高的现代社会中,普及游泳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途径,而且还能在锻炼中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三)娱乐功能

游泳活动能得以不断发展,游泳本身的娱乐功能也是重要原因。其实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水上娱乐活动了,当时的“天池”就是专供帝王娱乐的场所。甚至在隋唐时期专门设立了可以进行跳水、游泳、抛球的“水殿”。这足见当时游泳娱乐活动比较盛行的。在其发展到现代,盛行程度有增无减,游泳娱乐活动逐渐演变成大众化。在盛夏,人们以家庭或集体到泳池、水上娱乐场所进行游泳、娱乐。其实各种体育项目都具有娱乐性,但是娱乐性越高就越能使人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娱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学生对感兴趣的活动,往往心驰神往。

(四)教育功能

游泳有明显的教育作用,它娱乐性强,能够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学习和锻炼从而增强体质。并且通过游泳教学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游泳是项竞技性很高的运动,通过比赛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拼搏进取、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普及游泳教学的意义

(一)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游泳运动被益为21世纪最佳运动。它历史最为悠久,群众性最为广泛,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社交性,与其他项目相比同时劳损和损伤率最低,并且适合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游泳教学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使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暑假期间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峰期,而且其中不少是学生。无论造成这些事故的最初原因有那些,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他们不会游泳而造成后来的溺水。由此可见游泳不但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它还是一项生存技能。世界上不少国家将游泳列为青少年必修的运动项目,要求每个学生从小掌握游泳技能,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水打交道,无论是水上作业还是进行水上健身、娱乐,都避免不了要与水接触,这时会游泳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应该普及游泳教学,让学生能掌握这一求生技能,这也是普及游泳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游泳运动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征

小学时期,学生具有心脏收缩能力提高、心血管功能不断增强,心率逐步下降、胸围、胸腔扩大,肺活量较大增加等生理特征,这意味着学生已经充分具备了发展耐力的生理基础,而这时让学生进行游泳锻炼是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开展游泳教学顺应学生的兴趣

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很多小学在体育教学中采用选项课教学模式,但由于场地或器材的限制,普遍开展的只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健美操、田径等,相对开展游泳的比较少。其实很多学生对游泳是非常有兴趣的,开展游泳教学是有必要的。

四、开展游泳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同时也是一项比较容易出事故的运动,因此开展游泳教学最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针对此问题,特提出几点安全防范措施供参考:

(一)强化安全教育

首先,教师要认真的备课,要强调游泳安全意义,树立安全意识,克服麻痹细想。其次,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有关纪律和制度,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令行禁止。

(二)加强游泳活动的组织工作

1.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让身体更好更快地适应游泳运动的需要,防止游泳时抽筋、拉伤而造成溺水。

2.设立安全救护小组,由安全观念强认真负责具有较高游泳技能的人员组成,并准备好必要的安全救护器材。

3.在游泳活动过程中,安全救护人员必须全面仔细地观察情况,如果发现险情,应立即发出救援信号并组织抢救。

4.进行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编组,一般每组10~15认为宜。编组时对水平高低要进行搭配,可选择责任感强,水性好的人员担任组长。

5.每个小组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起下水,一起活动,一起上岸。小组成员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绝对禁止个人单独活动。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全面观察与重点照顾相结合,对水性差或个性强的学生要多加注意。

7.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做好人数的检查。下水前要准确清点人数,活动过程中应适时进行检查,起水后要再次认真清点人数。发现人数少时应迅速查找不可马虎了事。

8.学生中途离开游泳场所一定要向教师请假并得到准许,不得私自离开;归队时也必须向教师报告。

9.应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学生应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要再岸边或水中打闹嬉水,不要在水中横冲直撞,不搞恶作剧。

10.严禁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乱跳水和潜水,以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避免外伤和溺水事故。

11.下课后学生必必须全部离开游泳场。

综合所有的因素考虑,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开设游泳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让他们学会了一项求生的本领,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篇:论开设劳动课的必要性

论开设劳动课的必要性

老舍的《养花》一文曾经说道:“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老舍的这句话不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试问,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所以,我认为,高校开设劳动实践课是必要的。

在八荣八耻中,有这样一句话:“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看看那些社会上光荣的劳动模范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劳动,赢得了荣光,赢得了尊敬!可也有人不懂得辛勤劳动的重要性,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在路边当起了乞丐,他们,不但是物质上的乞丐,更是精神上的乞丐。这难道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吗?答案是否定无疑。那么,这也就充分证明,开设劳动实践课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了。

在现代,一个时代的进步,是依附在劳动之上的。农民们通过劳动,获得大量的粮食,使得全国的同胞们能够解决温饱,进而使整个国家的命运得以延续,就像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奔腾不息。科学家们通过劳动,发明了许多新科技产品,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使农民增加了粮食产量,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劳动,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舒适了。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劳动着,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并不是凭空而起,而是由建筑工们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一个个栋梁之才,是由教师们的辛勤培育而产生的。花园中绽放得灿烂鲜艳的花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这由辛勤的园丁在认真修剪、爱护之下出现的。一座干净、明亮的房子,溢满了温暖之情,使人们忘却了工作的烦恼与疲惫,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爱,这是由家庭主妇劳动创造的。

对于我们学校开设农场劳动课这一做法,我是非常赞同的。校园农场的开展打破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从“学什么”转变为“怎样学”,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举个例子来说,中学时生物课上会学到花的结构,书上配有图片和注解,这样安排比单纯的文字说明更加容易记住知识。然而图片毕竟是平面的,学生在头脑中缺乏更为明晰的感知。这时候如果把学生带到校园农场去,让学生一边劳动,一边观察农场的花,同时老师利用农场里的自然课程资源来讲解知识点,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将知识记得牢固,教学气氛亦和谐,使所学的知识“活”了起来。校园农场的开展可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在校园农场的劳动中会无形之中获得一种自己动手、自我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也会在生活过程中逐渐显现其重要性。

劳动劳动实践课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它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能力的养成,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它能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生活,懂得劳动的重要性,正视劳动价值观,它能强化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它还能让学生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通过农场劳动来放松心情。所以,高校开设劳动实践课在多方面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第三篇:声乐专业开设重唱课的必要性探析

摘要:声乐专业开设重唱课在国外早已实行,它有助于学生声乐演唱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声乐演唱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我国声乐专业开设重唱课势在必行。

关键词:声乐教学;重唱课;必要性;课程设置

什么是重唱?重唱,就是声乐演唱的一种形式,它对声乐专业学生的演唱技巧、歌唱水平、扎实的声音训练、提高多声部声音立体化,提高视唱练耳水平、音乐准确的表现力,以及提高文化修养、提高舞台表演能力、集体协作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重唱课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已经被国内外声乐教育界广泛认同。国外的音乐院校和音乐教育家在多年前就已经对学生开展的重唱课极为重视,并认定开设重唱课是提高学生演唱能力、表演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它的训练价值和教学价值一直被国外的音乐教育界所重视。目前我国一些音乐院校在声乐教学中也在尝试开设重唱课的教学,进行着重唱课的研究与探索。

1设置重唱课的必要性

(1)重唱能提高学生的演唱和协作能力。重唱能提高学生的演唱和协作能力,这是各国声乐教学中公认的。重唱包括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还包括男声、女生、男女混声等。重唱相当于几个人的小独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色特点,这就需要培养一种合作意识。特别是歌剧的表演更需要重唱的艺术形式来衬托,它为剧情的突出和进展提供了有利和恰当的铺垫,使重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博得了人们的青睐。重唱能使剧情呈现出更加引人入胜的状态,使作品更加好看。它既丰富了学生课上学习的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重唱和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一种音乐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们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最终达到共同完成一部音乐作品的目的,并在共同的协作中共同进步。例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不断出现的重唱选曲,其中由伯爵、巴西利奥、苏珊娜三人进行的重唱《让那偷情的卷铺盖》和由伯爵、伯爵夫人等人演唱的六重唱《我亲爱的儿子,亲爱的爸妈》等曲目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这就是多人密切配合和协作的结果。

(2)重唱能使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理论水平增强。重唱是多声部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在声乐演唱上是个锻炼,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也会有很大地提高。在演唱时,演唱者不仅要熟练自己扮演的角色,还要对其他声部的表演者所演唱的曲调和旋律有所掌握,特别是在调性、节奏和音准上要熟悉。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声部的演唱或乐器伴奏的配合上衔接自然。因此,歌剧中的重唱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形式。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利用重唱艺术形式把歌剧的戏剧效果挖掘到了极致。例如,他在歌剧《唐?璜》中,就大量地运用重唱,强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突出了不同角色的性格、情绪以及在同一事件中表现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剧情矛盾更加冲突,增加了歌剧的可看性。因而,莫扎特在剧情的展开、高潮的进入等关键之处,都采用了重唱。使重唱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美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使重唱成为歌剧《唐?璜》音乐结构的基础。国外音乐院校经常排演这部歌剧或其他歌剧,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锻炼大有益处,既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3)重唱课能提升学生文化素质。重唱对于声乐演唱专业的文化素质提高非常有利。学生除了要学习扎实的演唱技巧,还需要学习和具备较为丰富的文化基础。要学会对演唱曲目的精神领会和对作品的仔细揣摩,对总谱中的每个字、每个乐句甚至是每个表情术语都要反复寻味,认真练唱。对歌曲的调式、调性、节奏、速度等要有详细分析和总体把握,对歌词要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演唱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音乐素质。

(4)重唱对于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极有帮助。学生在舞台上的实践经验较少,而重唱则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在课堂上,不仅能学习演唱技能,同时在排演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表演知识,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台综合表演能力。在表演中还能进行互相学习。如果只依靠一种演唱形式,就不能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完美的烘托出来。重唱课的增设就是把课上在了舞台上,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对声乐演唱和舞台表演的直接经验,为掌握声乐相关的知识和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唱课的设置

重唱课的设置应该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如果在声乐学习之初,在基本功还不扎实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学习和演唱较大的重唱曲目,无论在音色上、在旋律的把握上、在语言的准确上、在与音乐的配合及声部之间的配合上,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这不但不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反而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当然还要加强歌唱语言的学习,目前很多音乐院校声乐专业都开设了语言课程,因为语言的准确是演唱外国歌剧非常重要的一面,如对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的掌握程度等。但如果掌握了歌唱语言,再演唱外国歌剧的重唱曲目时就会不显得太笨拙了,才能达到最终的声乐教学目的。

(1)重唱课开设之初,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从理论上了解和熟悉重唱的演唱历史、了解重唱曲目,掌握一些表演的知识,熟悉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和一些重唱曲目等等。

(2)依托声乐外语的学习,首先教学生演唱意大利艺术歌曲和意大利民歌,以及改编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和意大利民歌的重唱曲目。这样可以把学到的外语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还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理论部分的课程按共同课来完成授课,演唱部分要根据曲目来进行,一对一、一对二或一对三等来完成授课,学期课程结束要以音乐会的形式来进行考核。

(4)专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开好重唱课的保证。例如,同理论专业、器乐专业、钢琴伴奏和艺术指导的配合等等。

(5)课程应分四个学期完成重唱课教学。开设时间为两学年。第一学期:讲解重唱的基本概念、重唱的艺术特点、重唱的类型、重唱的声部等具体问题。第二学期:讲解重唱的发展历史、重唱作品,进行重唱的声音训练、语言训练等。演唱意大利艺术歌曲的重唱曲目,演唱一些比较短小的、经典的重唱曲目。第三学期:讲解世界著名音乐家重唱作品,进行包括多声部的听觉能力、演唱能力、反应能力、合作意识、配合能力及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训练。第四学期:重点讲述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经典歌剧重唱作品。进行多声部的听觉能力、演唱能力、反应能力、合作意识、配合能力的演唱训练。包括男声、女声、混声重唱歌剧作品的表演和演唱训练。考试要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

总之,新开一门课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最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重唱课的开设要根据声乐专业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而定,使重唱课最终成为声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第四篇:论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定稿]

论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张霞

【摘 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权威。我国宪法经过了多次修改至我国现行宪法。但是我国宪法长期以来处于原则性和纲领性的地位,我国宪法最高权威实际上还没真正树立,这种状况不利于宪政的发展和法治国家的建设。目前树立我国宪法权威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为进一步推动宪政发展、建设法治国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宪法 发展史 必要性 可行性 【目 录】

一、宪法权威的定义及其作用

二、我国宪法的发展史

三、我国宪法权威的现实状况

四、树立我国宪法权威面临的现实阻碍

五、树立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现如今我国进行法治主义社会见识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核心就是依宪治国。因此,宪法应该具有最高的权威。我国宪法虽然经历了多次修正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不断完善我国宪法并切实树立我国宪法的权威对维护窝火公民的利益,使宪法真正起到“母法”的作用是可行的同事也是是非必要的。

一、宪法权威的定义及其作用

从宪法的地位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它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

从其产生来说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所制定的,用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权。从阶级实质来看,现代宪法基本上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型。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类型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宪法。社会主义宪法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成果的法律化,其作用是是全面体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意志,确保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真正当家作主,享有最高度民主、最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社会主义宪法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制约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宪法,更是执政党自觉制约权力依法执政的宪法,是人民群众约束和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治国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充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除序言外,有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徽、首都等四章。它的基本精神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综观当前我国宪法学界对于宪法的定义和宪法的本质的认识,几乎众口一词形成所谓权威通说:即认为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反映阶级力 量或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认为宪法本质上和别的法律一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表现,甚至认为不是一般的表现,而是集中的、最高的表现。

二、我国宪法的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从1954年起,我国先后制定、颁布过4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49年秋,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是年9月21日召开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国策和总任务等。由于当时人民革命战争还在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在广大新解放区尚未进行,人民群众尚未充分组织起来,故不具备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宪法的条件,只能以《共同纲领》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最高准则。因此,《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刘少奇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9月20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是建国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954年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10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宪法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始全面恢复在我国曾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宪法。由于这部宪法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修改制定的,加上“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致使它存在着严重的错误。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特别是恢复被“四人帮”破坏的宪法原则。197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修改1975年宪法。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修改过的宪法。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1978年宪法仍然没有能够摆脱“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保留了1975年宪法的痕迹,是一部有着明显缺陷的宪法。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表决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正确总结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以及建国后30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注意吸收了国际上的有益经验。1982年宪法自施行以来,已做过三次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个修正案共2条,第1条是对宪法第11条作了增写,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第2条是对宪法第10条第4款作了修改,容许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了第3条到第11条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1.序言第七段增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并将原来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2.序言第十段增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3.将“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4.删去原有的“农村人民公社、农业街道生产合作社”,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5.把原来规定的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将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原来的三年改为五年。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12条到第17条宪法修正案。修宪的主要内容是:

1、序言第七段增加“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宪法第5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宪法第6条增加“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宪法第8条第一款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宪法第11条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

6、宪法第28条将“反革命”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2004 年3 月14 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庄严地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所确立的一系列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 内蕴着现代宪政、民主、法治、人权等基本理念, 是我国宪法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我国宪法权威的现实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宪法权威的树立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的权威性并没有像其自身规定的那样,缺乏应有的权威。具体表现为:

一是普通公众对宪法持一种陌生和冷淡的态度, 缺乏宪法意识。宪法在我国只是一个属于宪法学家讨论的问题, 对普通百姓来说则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宪法的运用局限于宪法条文和理论研究方面。长期以来, 我国不少人习惯于把宪法看成一种文献, 当作政治纲领, 而没有把它看成真正的“法”。忽视了宪法作为最高权威法的根本保护,宪法意识不强。所以对他们来说宪法是不需要他们去关心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与生活有关的普通法律。

二是我国修宪频繁,缺乏稳定性。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正式颁行了四部宪法。现行宪法颁布的二十多年间,国家组织进行了四次局部修宪活动。宪法的稳定性是宪法权威的基础,宪法作为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频繁地被修改,势必会影响公民宪法信仰和宪法权威的形成,破坏宪法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稳定性。而美国自1787年,在费城召开会议制定了宪法,其后虽经历一次次修正但是会议上制定的美国宪法一直沿用至今,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三是宪法自身制度不完善影响宪法权威的树立。我国宪法在司法领域不被运用, 没有发挥根本大法的作用。宪法被违反了,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被侵犯了, 只要这种违反, 这种侵犯没有具体法律规定责任, 司法机关就不能对之过问。同时我国至今仍未明确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和违宪审查机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时承担着立法职能和违宪审查职权,在制度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宪法监督、宪法解释等制度不完善,导致出现违宪行为后,缺乏明确可行的救济途径。同时我国对违反宪法的规范性文件审查不力。这使得行政部门超越、规避宪法规定行使职权的事件屡见报端, 随意解释宪法甚至无宪法授权式的立法也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存在, 损害了宪法的权威性。最后, 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不顺, 有损宪法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 政策是制定宪法的基本依据或方向。然而, 政策毕竟不等于宪法, 二者在意志属性、规范形式、实施方式、调整范围和稳定程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 宪法与政策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的统一性体现在宪法本身蕴含了某一时期政策的基本价值和倾向;两者的对立性则体现在宪法一经产生, 就有了其自身生命力, 独立于政策, 具有无上权威, 不再随意地随政策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但在现实中, 要么政策直接取代于法律, 要么法律跟随于政策, 甚至有学者以政策性修宪来描述我国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四、树立我国宪法权威面临的现实阻碍

(一)从经济层面上来说:发达的市场经济的缺失,使得宪法权威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并未在新中国成立后完全被取代,建国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又人为地扼制了市场自身的发育与完善,使得统一市场和统一市场活动准则进展缓慢,即便有宪法,也仅是具有形式权威的宪法。改革开放后,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个社会也逐渐呈现出权利本位、契约自由、主体平等的法治景象。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刚刚起步,距离发达的市场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宪法实质权威的出现必须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由于发达市场经济形态的缺乏,使得我国宪法权威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有力保障,徒有其表。

(二)从政治层面上来说:发达民主政治的缺乏与政党制度可操作性的空白,使得宪法权威缺少了政治上的维护。我国也是实行政党政治,而在政党政治中,最为核心的当属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在政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上的规定是非常笼统的,而且对权利行使范围和程序,违反有关规定应负的相应责任等问题根本并未涉及,使得政党制度缺乏了实际的可操作性,从而导致政党的活动,特别是执政党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国家权力的运行,甚至可以说直接操纵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而对宪法产生影响,有可能损害宪法权威。

(三)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薄弱,使得宪法权威缺乏了人们的思想保障。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虽已被结束,但封建思想的流毒依然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使得人们心目中只有权力意识,而缺乏宪法意识。从宪法权威生成的终极机制而言,它来源于社会主体的人对宪法的信赖和信仰,也即来源于人们的宪法信仰。宪法权威根源于其所代表的正义,而这种正义则来源于宪法信仰。只有在人民内心里存有宪法信仰,宪法才具有权威性。而在我国,因为历史的原因使得公民的宪法意识与宪法信仰都很薄弱,因而使得宪法权威缺乏了人们的思想保障。同时,宪法对于我国来说毕竟是一个西方的“舶来品”,其成长有着固有的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代表了一定的精神价值和历史传统,在我国还没有培育起宪法成长的土壤时,社会公众往往对宪法是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宪法得不到其应有的崇敬,宪法的权威就不可能在中国得到真正的确立。

(四)法律层面上:违宪审查制度可操作性与司法实践的回避,导致宪法不能进入诉讼,无法在诉讼中树立权威,使得宪法权威失去了实践的保障。首先,尽管现行宪法规定了违宪审查制度,却缺乏专门的违宪审查组织机构,使得违宪审查成为空文。全国人大常委会虽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但在1982 年宪法以来,还没有行使过宪法监督的职责。这个事实表明,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体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难以正常运作并发挥监督作用的问提。宪法监督能力的不足,违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使得宪法权威的树立无从谈起。其次,现行宪法及宪法性文件所规定的违宪审查制并不完整,这也减损了实际上的可操作性。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操作性上的空白,使得违宪审查进退不得,无法履行其应有权力义务,而不能从制度上对宪法权威加以保障。

(五)从宪法本身上来看:我国宪法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宪法权威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从1954年起,我国先后制定、颁布过4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平均5年多修改一次。如果只算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则平均3年多修改一次。宪法频繁修改必然会损害宪法应当具备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因为真正的权威是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心确认和承认的基础上,而人们内心真正承认宪法、信仰宪法,其基本前提就应当是它的最低限度的稳定性。

五、树立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限制权力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宪法至上提供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它反映了国家统治阶层对不同经济关系所持的态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产品经济和趋向单一化的所有制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命令、长官意志, 在本质上即权力经济, 它内在地、本能地要求行政权力的至上权威。可以说计划经济是人治的最好土壤, 而限制权力经济是根治“人治”顽症的釜底抽薪办法。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权利经济,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 要实现宪法至上, 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宪法的明确规定,可以从法律上赋予了各种经济形式合法化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及其实现形式,保障市场经济法令的一致性,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宪法对经济的保障作用,主要是通过宪法所具有的根本法的法律权威来保障经济制度和经济原则的存在和发展。缺乏宪法权威,意味着失去了宪法对经济发展的最高法律保障,发展经济、促进国强民富将无从谈起。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法的关系, 建立合理的“权利—— 权力”结构,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为宪法至上提供赖以生存的政治条件。尽管市场经济是宪法至上的决定性因素, 但只有当市场经济原则转化为政治上的民主制以后,这种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同时宪法本身即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宪法至上的基本特点亦即宪法的实际运作状况。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不健全, 民主政治不发达, 宪法也就不可能顺利实施, 宪法的应有权威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因此, 要从根本上保证宪法的至高无上地位, 使宪法真正成为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至关重要的一点即在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三)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 加大宪法的宣传力度, 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 树立宪法权威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公民对宪法的一种信仰,培养人民对宪法崇高、神圣的信仰。要培养人民的宪法信仰首先要使人民认识宪法,知道宪法是什么,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宪法文化教育,让宪法的限制权力、保障人权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使公民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力的法律武器,提高他们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要剔除传统文化的槽粕,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为宪法至上提供赖 以生存的思想文化条件。这是体现宪法权威, 走向法治之路、建立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此外, 还有一点前面已经谈到, 必须努力健全宪法监督机构, 完备相关制度, 为确立宪法权威提供制度保障。

(四)建立健全违宪审查机制是保证宪法实施, 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条件 宪法在我国不能有效实施, 宪法权威得不到落实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宪法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宪法监督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健全违宪审查制度。目前, 我国法学界对违宪审查问题非常关注,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积极的设想。根据我国的法治现状, 很多学者主张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之下, 建立一个宪法委员会, 宪法委员会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生产, 其组成人员要由具有较高资历的法律官员和杰出的政治、法律专家担任。宪法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宪法解释提出意见, 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是否与宪法相一致进行审查, 对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提出意见,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做出具体的处理决定等等。同时宪法委员会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否则, 当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违宪时, 它将难以公正地进行审查。

(五))改进修宪方式,维护宪法稳定

如前所述,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我国宪法修改频繁。因此,必须改进我国的修宪方式,提高修宪技术,在修宪过程多采用修正案的形式,避免直接对宪法条文修订。宪法权威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审慎对待,必须坚持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和从我国实际出发相结合,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从而推动我国宪法权威树立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许崇德.中国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2] 周叶中.宪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邓正来译.论宪法.河北法学.2006 [4] 叶露熙.关于我国宪法发展过程中的宪法权威保障问题.2011.7 [5] 王星举.关于我国宪法权威树立的初探.法制与社会.2010.3 [6] 商继政.论胡锦涛同志的宪法权威观.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11 [7] 陈尚龙.论树立我国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学研究.2012.02 [8] 季涛.论宪法的功能障碍及其消解.浙江大学学报.1999.12 [9] 刘登桥.论宪法的权威及其落实.铜陵学院学报.2006 [10] 王峰.我国宪法权威缺失的原因.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5 [11] 马英娟.我国宪法权威弱化的原因及对策思考.云南法学.2000 [12] 李曙光.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中宣部.时事报告.2003.12 [13] 贾亚莉.依法治国必须树立宪法权威.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2 [14] 刘茂林.中国宪法发展的趋势及途径.长城在线.2005.8 [15] 许崇德.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与中国宪法的发展[J].法学家,2001.6

第五篇:反垄断法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内容摘要:【摘要】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竞争法律体系的两大组成部份。从1994年开始,反垄断法就已经进入到国家的立法日程,但一直以来,由于社会各界对其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争议非常大,直到现在反垄断法仍未出台。我国要建立公平、竞争、统一的市场秩序,需要一部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可行性的反垄断法。这部反垄断法中应该包含禁止行政垄断、禁止垄断协议、控制企业合并、禁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四个方面内容,而在自然垄断、知识产权和特定的卡特尔协议适用除外,同时要建立一个独立、高效、权威的反垄断执法体系,明确设置垄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反垄断 立法 必要性 可行性

一、反垄断法立法必要性和现状

竞争法律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外称之为经济宪法或经济基本法。据联合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当前世界上约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竞争法律[①]。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运用法律手段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公平、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作法。反垄断法被西方国家称为“经济宪法”,主要原因是反垄断法所维护的是竞争自由,完善的是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制止的是限制竞争、不公平交易的行为。反垄断法在维护竞争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是竞争法律的两大部份,我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1993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反垄断法》却至今没有出台。我国需要一部能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公平、自由竞争的《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立法的必要性

1、维护竞争自由和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一部反垄断法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完善竞争法律制度,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只有维护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才能具有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消费者才能得到较大的社会福利。

2、制定反垄断法对中国加入wto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外国商品将会进入我国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遏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违法行为,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结构的完善,亟需制定反垄断法。

3、不合理垄断行为需要法律制约

我国要建立公平、竞争、统一的市场秩序,但一些垄断现象,如限定价格、价格歧视、划分市场、垄断协议、掠夺性定价、搭售、强制交易、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等,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破坏了竞争和市场秩序。现行法律规定不健全,需要一部明确的反垄断法,对不合理垄断行为予以制约。

4、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不矛盾

反垄断法禁止的是垄断违法行为,而不是垄断状态。垄断组织作为经济组织形式,没有合法与违法之分,是中性的,只有当垄断组织是以限制竞争、取消市场为目的而成立,或垄断组织实施了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时,才是违法的,反垄断法才予以禁止或抑制。反垄断法不反对经济规模和大企业,只是反对限制竞争的大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反垄断法在保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同时,也会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

5、反垄断法具有促进经济体制转轨和完善市场结构的特殊作用

我国当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政企不分的现象尚未完全改变,来自政府方面的行政性限制竞争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行政性限制竞争远比经济性的限制竞争严重得多,这也是我国当前建立有效竞争市场模式的主要障碍所在。反垄断法的出台有助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的市场观念,具有促进经济体制转轨和完善市场结构的特殊作用。

(二)反垄断法立法的现状

反垄断法的制定波折不断,我国早在1994年开始《反垄断法》的制定,起草工作由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负责,当时该法被列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但并未出台。4年后,再次被列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但期间仍未出台。2003年12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将该法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并作为本届人大要出台的重要经济立法项目。国务院也将该法列入2004年立法计划,《反垄断法》草案终于在05年6月上交国务院法制办。由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争议过大,原计划在2005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被安排在今年6月进行初审。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的安排,制定《反垄断法》将是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

其实反垄断法的酝酿,时间更早。1980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从此揭开了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序幕。1987年8月,原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1988年就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部制约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该法禁止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有5种属于限制竞争或者说是垄断行为,主要包括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行政性垄断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搭售行为和串通招投标行为。据统计,全国已有25个地方性立法机关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条例或实施办法。这些地方性法规依据法律规定不仅对工商部门履行反垄断职能作了细化,还做出了补充规定,特别规定了禁止一些联合操纵市场的卡特尔行为的反垄断法律法规等。[②] 现行反垄断法规是分散在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招投标法、国家各部委对垄断问题所作的行政性法规等众多规范性文件之中,缺乏一部统一和系统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目前也缺少一个独立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关。

二、现行反垄断法的特点

1、没有反垄断基本法,而涉及反垄断的相关规定不健全、杂乱零散

现行的反垄断立法大多以规章、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体现。如1989年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发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等。在缺少基本法的情况下,各个部门的立法的统一性就很成问题,各个地方性法规规定也相互不同,而且,这些法规的解释也缺少相应的标准。没有一部基本法,这是一个法律体系统一和完整性的问题。其次,对一些垄断行为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健全,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其他限制竞争行为及经营者之间卡特尔协议限制竞争行为没有规定,造成监管缺位,而对于低成本销售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都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对行政垄断行为的处理力度弱,不具操作性。

2、部门立法,争议不断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而同时各行政部门为获取法案执行权,进而获得相应的机构设置权和财权,都在努力争取立法主导权。2004年3月,商务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单独提交了给国务院法制办,在关审稿中商务部将反垄断的执行权划归自己所有;发改委则在2003年通过了自己制定的《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规定中明确赋予发改委对价格垄断行为的认定、处罚、解释等权力。2004年年末,发改委研究机构发布题为《当前经济形势及2005年的政策取向》的报告,呼吁“尽快制定和出台《反垄断法》,从依法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价格监管等方面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理”。国家工商总局的表现相对较为低调,除了在2004年6月推出一份《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报告外,别无其它行动。实际上,早在10年前,国家工商总局就在其公平贸易局下设了反垄断处。自1999至2004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的垄断案件就有5200多起。[③] 目前我国对反垄断立法主要是由各部门根据其职责针对各种垄断现象进行分别地规定,如对兼并问题、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问题、价格垄断问题等。这当然与转轨时期经济状况复杂多变,不能用统一的规则进行调整有关。而且各部门对反垄断的认识也有待深化。首先,它违背了市场经济统一规则的要求。不同的部门立法和对各个问题的分别立法会使对某一共同的社会关系形成不同的判断标准。其次,它违背了法律的整合性的要求。再者,它使各部门的权限模糊以及法律权威性降低。这些缺陷都使得这种反垄断放在一起进行规定。

3、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不分

我国现阶段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尚不具备成熟的市场条件,特别是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垄断主要地不是来自经济垄断,而是行政性垄断。目前法规都将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放在一起进行规定,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区分是很困难的,国家既是经济的参与者,又是经济的管理者,都是国家职能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就是国营企业。用行政的方法安排和管理企业及其生产是原有体制的基本特点。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中,对两种垄断进行截然区分是困难的,这也成为我国反垄断法长期难以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行政垄断对市场竞争的危害更大,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

三、反垄断适用范围的可行性

垄断能带来规模效益,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在某些领域是需要避免过度竞争,在这些领域里进行自由竞争无益于公共利益,在特定领域实行垄断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时就不再适用反垄断法。所谓反垄断法适用除外,亦称适用豁免,系指在某些领域对某些事项不适用反垄断法。具体而言是指在某些特定行为或领域中法律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存在即对某些虽属限制竞争的特定协调或联合或单独行为,反垄断法不予追究的一项法律制度。为了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建立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对禁止行政垄断、禁止垄断协议、控制企业合并、禁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四个方面内容,我国反垄断法应予以规定,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一些国家的立法,在部份自然垄断行业、知识产权领域、特殊的卡特尔协议方面,反垄断法适用除外。

(一)应适用反垄断法的范围

1、禁止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目前经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垄断主要地不是来自经济垄断,而是来自旧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行政垄断的本质是以权经商,即依靠手中的权力与民争利,其不仅阻碍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破坏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此外,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还为某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腐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行政性垄断经过多年整治,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石油、煤炭、钢铁等垄断程度原本就很高的资源性、基础性行业,近年来纷纷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实施强制合并等手段,排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向大型国有企业集中。是否将反行政垄断区别于反经济垄断作为重要章节列入《反垄断法》,是当前争议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不应将反行政垄断内容列入反垄断法中,因为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国有企业的垄断水平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保证管理水平防范生产事故、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然而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整合。另外生产事故和国家经济安全与企业的大小、所有制也没有必然联系。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性垄断虽然是当前对中国正常市场竞争的最大制约,需要着力解决。但是,行政性垄断是转轨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的,必须依靠进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加以治理,一部《反垄断法》无法承担这个任务。这种观点的确有道理,我们不能指望一部《反垄断法》能够一劳永逸地消除各种垄断。但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将禁止行政垄断列入法律规定,而不能仅通过人为决策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通过立法才能正确地向政府部门及社会传递禁止行政垄断的信号,才有助于行政垄断问题的解决。其次,将“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列入法律规定,可以明确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有助于加强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权力介入商业竞争的监督。

下载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小学开设游泳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轨”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时期税收收入实行“计划” 与“足收”双轨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税组建以来,税收计划为指导组织收入方向、考核税收征收管理、保障税收足额入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

    小学体育开设校园定向运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精选五篇)

    小学体育开设校园定向运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摘 要:通过对定向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定向运动项目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研究,及社会发展对小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和小学体育教学......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作者: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学号:20131990 [关键词]:生态文明;物质基础;哲学基础;迫切性。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

    论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

    慈善协会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慈善协会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慈善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充满人道关怀的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以人为本、扶危济困,弘扬慈善理念,实......

    浅析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马克思)

    浅析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指导老师:薛三让 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

    论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生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生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要: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出现三大瓶颈: 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巨大的能耗、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传统建筑材料对不可......

    论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篇范文)

    论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论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毕业的的临近,就业、工作已经列入了我们考虑的日程!此时,就业还是创业?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创业,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