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

时间:2019-05-15 10: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

第一篇: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

问题: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

1、怎样推进情节?

我将这里的“推进情节”这个词,理解为填充和充实情节因果,如果我理解错了,请见谅。首先,题主说你已经有了一个故事的概貌,那么你的第一步,是把这个故事的概貌整理出来,写在纸上或者打到文档里——这似乎是废话,但并不是废话,而且很重要。

有些人认为设计情节是一个灵感堆砌的过程,但实际上,在那之前,这首先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通常来说,题主整理所得到的应该是故事的一个个零散片段,你要把这些片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然后在这些片段之间填充一些内容,让它们由点连接成线。填充的内容所需要遵循的是,“按照逻辑,上一步情节之后要发生些什么才能发展到下一步情节?” 当然也不只是如此,我举一个小例子:

情节1:人物A来到甲城,找好友B聚会。

情节2:B在甲城得到了一件宝物,并且犯下命案,亡命天涯;A开始打一场官司。

已知条件:A性格稳重、智谋深远;B性格轻佻,内心极具正义感;宝物是一件珍贵文物,体积小巧,受国家保护。

如果这是一道题,你如何解?

1、B遇到歹人C,知道了C曾经偷窃文物,却做得手尾干净。他本想收集证据,揭露出去,出个风头,但A深觉不妥,认为B进了C的圈套。两人争执之后,B遵从了A的建议,但是仍落入C的圈套,于是最后决心干掉了C,拿走文物。知道因果的A开始尝试为B洗刷冤屈。——这是常规解。那么不常规的解呢?

2、事情的基本发展与常规解相同,但A早就知道了C的意图,并且掌握了C的犯罪证据。他希望将文物带到某处去解开传说中某片墓穴的机关,于是纵容C偷走文物,暗中挑唆B做出这些事,并且将之引往该地。之后,出于朋友情谊让B全身而退。

这未免闹得太大了些。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头尾两段情节,还关系到人物设计的主基调,还关系到这两段情节之后的第三段情节。那么,真正的神展开是什么呢?

3、C因意外得到文物,之后秽物入体,日日梦魇压身,已得重病,但因文物曾为C家族家传,遵祖训不得外流。知晓B的存在之后,C刻意纵容B杀死自己以获得解脱。B虽得A建议,已知此事,但出于同情成全了C,之后迅速将文物损毁。A虽知B犯罪事实无误,但出于朋友情谊,仍打算为他脱罪。(以上全为胡言乱语,今天扫的文全是探险文之故= =)你觉得哪种比较有意思?

其实对小说的大多数桥段来说,1即可,3或可占个三分之一,用多了不免让人觉得纠结厌烦,至于2……谁嫌自己的坑挖得不够深,或可一用。

也就是说,如果已有故事的梗概,常规逻辑思维即可完成大部分情节,猎奇、寻求纠结式的思维可完成剩下那部分的情节。

现在,让我们默认你已经完成了所有情节的填充。下一步,你需要审视这些情节,确定“每一个段落都有冲突和发展”。冲突,即人物想做到某事,但遇到了阻碍,他克服阻碍的过程。发展,即人物状态之改变——或从无知到有知、或从贫困至富贵、或从小官至大官……当然,也可以反过来。

如果某一段情节里没有冲突或者没有发展,请加进去,因为,冲突和发展是小说的核心。于是你得到了一套完整的情节线,我们通常称之为:大纲。

2、怎样把握节奏?

第二问和第一问居然接得很顺承。

在你完成大纲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标注每一段情节的大概篇幅。作为一个没有写小说经验的作者,我不建议用字数来标注篇幅,你可以将某段情节所用的篇幅设为1,然后按1的倍数标注其他情节段落为0.5、0.7、2.5等等。嗯,完全凭感觉来标注也可以。那么,如何达成这些篇幅呢?

首先,你得在落笔写的时候把细节填充完毕。譬如说,大纲里通常会写A和B吵了一架,B妥协了,但大纲里不会写A说了什么B又用什么话还击,而这在真正落笔的时候则是必要的——然而又不是每一部分都有必要填充细节。

我说一下小说的字数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通常是:对话、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我们通常认为前三者是主体,后三者是点缀,但需要记住的是,一篇小说里最重要的部分永远是对话和叙述,议论和抒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描写的作用,而对话和叙述绝对无法取代(注:这里的对话,是广义的“对话”,即所有人物之间的交流内容,都称作“对话”)。

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怎样把握节奏?很简单,所谓详略得当,无趣的地方“略”,即使用叙述;有趣的地方“详”,即使用对话和描写;高潮部分浓墨重彩,即使用更多的描写。这就是把握节奏的方法,只要你能弄懂何谓有趣、何谓无趣,你就能按这个方法把握节奏(摊手)。但请注意,这里我们需要引入的另一个概念,即“渲染”。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小说中的“描写、议论、抒情”统称为“渲染”。渲染起到的作用,是使小说生动起来,形成画面感、具备情感感染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干巴巴的“故事”。渲染使用的好坏,是“写故事的人”和“写小说的人”最大的区别所在。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词来说明节奏了。所谓详略得当,无趣的地方“略”,即使用叙述;有趣的地方“详”,即使用对话和渲染;高潮部分浓墨重彩,即使用更多的渲染。渲染理论是一套极为复杂的理论= =,在这里,我只略微说一个大概。

我将渲染分为“场景渲染”和“情感渲染”两个大类,顾名思义,前者写景,用景物描写;后者写情,用心理描写。如果用电影来比喻的话,前者大概相当于远镜头,即拍摄场景;后者大概相当于特写镜头,即表现人物内心想法。

可想而知,多场景渲染的小说,多半比较华丽;多情感渲染的小说,多半比较文艺。渲染特别多的小说,节奏比较舒缓;渲染比较少的小说,节奏多半明快。就这么简单吗?不没那么简单……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叫做“纵深”。什么叫“纵深”呢?场景渲染中包含的情感渲染效果,即为“纵深”。

说得明白点,这叫“借景寓情”,说得更明白一点,这段话里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在写景,但它是为了表情,这就叫有纵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吗?不,纵深不一定要这么含蓄。

起点文里主角和配角打打杀杀,场景渲染无比夸张,但归根结底作者是在跟你说“你看主角多牛叉”,这也是纵深。

所以,没有纵深的场景渲染不是好场景渲染。

所以,考虑到纵深以后,我们通常不提倡过多的纯情感渲染,因为……太沉闷了。看了看以上长篇大论……好枯燥的样子,所以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吧QAQ,我们进下一节。

3、怎样丰富人物?

又是个有歧义的问题。

“怎样丰富人物”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释,一是怎样写出多种多样的人物,二是怎样使已有的人物性格变得更加丰富。

但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无论哪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都一样——靠天赋。当然网络上有很多人物设计教程,它会给你设置很多条条框框,让你按那个规则填写。这些东西都很有道理,但根据我的经验……即便认真看了教程并认真按那个做了人物设定,大多数人也做不出出彩的人设。不,我不是专程来打击自信心的。

我没办法提供让人物出彩的方法,但是我可以提供判断人物是否出彩的方法。判断标准其实只有一条:该人物身上是否具备某种戏剧性,以至于足够让他在小说中具备足够的存在感? 什么叫做戏剧性?简单来说,就是他身上的矛盾、挣扎、匪夷所思。

人物及格与否取决于合理性,良好与否取决于戏剧性,优秀与否取决于独特性。而一般来说,良好的人设足够应对所有小说的写作。在这之后,例行地介绍一下人物设计的方案。

首先是如何获得“合理性”。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前史”或者叫做“人物小传”,用于介绍其性格成型过程。只要人物的一切性格要素都能获得合理的解释,那么一般来说,人设就获得了合理性。而后,问自己以下六个问题,它能帮助你将人设提升至“良好”的水准:、他(她)性格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一般情况下,当他(她)行事面临障碍的时候,他(她)会怎么做?

3、他(她)行事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

4、他(她)的目标是什么?底线是什么?有什么极端畏惧的事物?

5、他(她)内心有无创伤?有无极端珍贵的回忆?

6、他(她)有什么可以作为标志的癖好或特长? 至于“优秀”,嗯,那是天赋(严肃)。

此外,关于人物的另一个注意点是,正如第一节所说,冲突和发展是小说的核心。对于人物而言,人物的所有性格也必须在冲突中才能体现。也即是说,对于重要的人物来说,每一个性格特质,都需要设计一个冲突去表现。

4、怎样展现人物关系?

嗯,这个问题……没看懂。容我跳过……

5、其他

我一直在说,小说的科班,有五成是编剧系、两成是导演系、两成是中文系、一成是心理系。这其中……编剧系就不说了,这一专业包含的是全部的剧情体系和大半的人物体系;心理系也不说了,帮助主要是体现在人物和剧情逻辑方面,代替的是被认为不可或缺的“阅历”的功能。导演系呢……则主要是镜头、视角、聚焦、画面,综合起来,这一专业解决的就是我在第二节里强调的“渲染”问题,这一节里需要具体说明的是中文。

其实,与其说写小说需要中文系知识,不如说写小说需要语文知识和公文写作能力……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词能达意、没有语病;句子通顺流畅、句式简明灵活;具备基本的词汇量、具备基本的信息输出结构功底、具备基本的渲染能力——以上是语文课所需要掌握的东西。措辞严谨、不产生歧义、信息输出节奏合理、按照内容的重要程度合理安排陈述顺序和技巧——以上是公文写作技能基础。

此外,还有一项在语文和公文中都被强调的内容,也同样是必修课——它叫中心思想。嗯,这真的不是我被应试教育荼毒过久。

小说确实需要中心思想。哪怕是起点小白文也需要中心思想,不仅仅是整篇小说,小说中的每一卷、每一段情节都需要中心思想,需要一个“你想表达的东西”。一篇起点小白文,它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天下无敌”,他的所有情节中心思想都是“你看主角多牛叉”……但这也是中心思想。“你想表达什么”,这才是一篇小说的核心和根本吸引力所在,它使得整篇小说变得凝聚而不散乱、使所有情节被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从这个统一的方向中,引申出来的有很多内容,譬如阅读期待感、譬如情感导向、譬如主角的根本目的…… 归根结底,这决定了“你想让读者期待看到些什么”。

第二篇:长篇小说人物设定表格

填写表格日期: 人物全名:

这个名字的来由: 外号:

外号的来由: 种族: 职业: 社会等级:

~~~~~~~~`外观~~~~~~~~ 年龄:

看上去多大: 眼睛颜色:

有无(隐形)眼镜? 头发颜色,长度,发型: 体重及身高: 身材:

肤色及皮肤类型: 脸型:

特征(酒涡,伤疤,痣,胎记等等): 五官特色: 健康吗?

为什么健康或不健康? 看上去健康吗?为什么?

~~~~~~~~喜好~~~~~~~~~ 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颜色: 为什么?

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音乐? 为什么?

食物:

文学爱好:

口头禅:

骂人时用的口头禅:

喜欢的交通方式(骑车,开车,要是玄幻还可以加飞行什么的): 爱好:

他们如何度过一个雨天?

~~~~~~性格~~~~~~ 小心谨慎还是胆大妄为?

独处时是否表现和在人前一致? 习惯: 是否喝酒: 喝多少: 最大的强项: 最大的弱项:

对什么人/物特别心软: 这是否很明显:

如果不是,他们如何隐藏这一项: 最大的死门:

~~~~~~~背景~~~~~~~~ 家乡:

什么样的童年: 最早的记忆: 为什么? 教育: 宗教信仰: 经济状况:

~~~~~~家庭~~~~~~ 母亲:

与他关系如何: 父亲:

与他关系如何:

兄弟姐妹,以及与他们的关系: 是否有侄子(女),外甥(女): 其他亲戚:

与亲戚是否关系紧密,为什么:

~~~~~ 态度~~~~~~~~ 什么时候感到最自在: 最不自在是什么时候:

把哪些东西放在第一位(事业,家庭,等等): 人生观,世界观,等等: 自我感觉如何:

过去是否有过他们羞于承认的失误: 为什么?

如果可许一个愿,他们会要什么?

~~~~~~性格特色~~~~~~ 乐观还是悲观? 为什么?

内向还是外向? 为什么?

是什么推动/鼓动他们,即目标,理想等: 才艺: 最擅长: 最不擅长:

其他正面性格特色: 其他人物缺陷: 习惯动作等: 有无怪癖: 最大的遗憾: 其他小的遗憾: 最大的成就: 其他小成就: 最阴暗的秘密: 有没有人知道? 怎么知道的:

~~~~~~自我感觉~~~~~~ 他们会用哪一个词形容自己: 一段话形容自己:

他们觉得自己外观哪方面最出色,为什么: 最不出色的呢,为什么? 以上这些判断是否属实? 如果不是,为什么? 觉得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如果可以任意改变自己,他们会改哪些地方: 为什么?

如果改了还是同一个人吗,为什么: 改了后他们会更快乐吗:

~~~~~~~~人际关系~~~~~~~~~ 如何跟他人打交道: 陌生人会如何看待他: 哪些朋友:

妻子/丈夫/爱人: 心中的偶像/英雄:

如何看待心中的偶像/英雄: 这个人物给人的第一印象: 为什么?

认识他后此印象会如何改变: 别人最喜欢这个人物的哪点: 最不喜欢哪点:

~~~~~~目标~~~~~~~~~~ 短期: 长期:

打算如何达到目标:

这些目标如何影响其他人:

~~~~~~~危机/麻烦~~~~~~~ 如果出现危机,他们会如何反应: 如何处理麻烦问题: 一般会遇到哪些麻烦: 如何处理新的麻烦:

如何看待变故(比如是否喜欢一成不变稳定的生活):

~~~~~~~~其他~~~~~~~~~~~ 最喜欢的衣物及为什么:

最不喜欢的,为什么

是否佩戴首饰:

其他的配件(比如皮包): 如果开车,开什么:

住在哪里: 想住在哪里: 花钱习惯:

他们过於太多地做什么: 最珍贵的东西: 暗恋对象: 最受谁的影响:

在故事发生前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为什么: 在此故事发生前的一个星期他们做了些什么事:

第三篇: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及形成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及形成

摘要: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经过先秦寓言史书、汉代杂记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发展历程到最后形成明清之际的长篇章回小说,它在结构形式上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章回体,其次在思想上所宣扬的儒释道思想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最后语言上以半文半白的浅近散文语言为主,夹杂诗词等韵文。这三个方面大体构成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章回体、儒释道思想、浅近语言、民族特色

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形式。

从它的形成来看,首先它是从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讲史的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不可能一次讲完,于是就要分节讲述,连续讲若干次,每节用的题目形式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分章叙事、标明回目的形式的起源。比如说:《新编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这些都是分卷分目的宋元讲史话本。

到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一些文人作家,在社会动荡、农民大规模起义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一批章回体长篇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平妖传》,施耐庵的《水浒传》等。这些作品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基本形成。发展到明清之际,长篇小说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大致有二百多部,在内容上:已经不是完全讲史,讲史的形式与小说的内容合流,开始表现广泛的社会生活,如就《金瓶梅》展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描写细腻,人物形象丰满;在形式上:不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分成回目,由单句回目逐渐转为双句回目,且讲究对仗和创意。比如说《红楼梦》的八言回目,对仗工整,简短有力。

从它的特点来看,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所有的古典长篇小说都是分回次,有回目的。回次用“第×回”表示.主要用来标明草回的次序。一部作品.根据篇幅长短,其回次可以少至几十回,也可以多至一百几十回;回日主要用来提示回次的中心内容,以五至九字的偶句构成为多见。比如《三国演义》中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回目相对工整,简短有力,且内容涵盖其中,从阅读回目就可大致判断这一回所讲的内容。

二、每回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在大的故事背景下,每回有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就比如说《西游记》以唐僧四人西天取经为线路,在取经的过程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每回遇难的故事相对来说独立,但是又不脱离整个故事框架。

三、开篇、收场的套语。每回的开篇和收场有惯用的套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开篇是“话说„„”;收场是“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典型的惯套语。此外如“看官”、“且说”、“要知××如何”、“毕竟不知××如何”等等,这些惯套语也是由讲史艺术发展而来的。它明显地保留了讲史艺人现场口头表演的痕迹。长篇小说作为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原样不动地将讲史艺人的口头语音照抄照录进自己的作品,而且形成固定格式。久而久之,这种借用过来的形式由于形成了惯套,于是也就成了它自己的形式特点了。

四、评点直接介入。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几乎没有一本不加评点,有些更是一批再批。这些评点的文字随同小说一起刊印。如总批、读法放在书前;回前批放在章回之前,回后批放在章回之后,回中批放在章回之中;旁批、夹批用不同的字号夹杂在评点段落或文字的旁侧和后面。由于评点直接介入其间,读者在欣赏小说时,同时也读评点文字,这就形成了鉴赏与批评同步的“双重阅读”。这种现象为外国小说所未见,中国现当代的小说也没有。但在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中却恰恰相反,它是很少例外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特点十分鲜明、突出。就举最为突出的《红楼梦》为例,早期的读者脂砚斋在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后,随文旁批自己的心得,至今在《脂砚斋重评红楼梦》一书中可见一斑。

章回体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但古典长篇小说在思想上所宣扬的儒、释、道精神也是独树一帜的。

从它的形成来看,自西汉元寿年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后期道教正式产生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结构便逐渐成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由儒、释、道三家形成的共同体,这种绪构格局基本上保持到清末。小说创作处在思想文化的这种结构格局中,不可避免的地会受到儒、释、道的影响。

先从儒家思想来看,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等几个方面。受这一价值观影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功能。就比如说《三国演义》中“义”字当头的关羽,“忠”字当头的诸葛亮等,这些备受尊敬的人物形象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观念,再比如说《儒林外史》其中对科举制度的强烈抨击,对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学而优则仕的彻底失望,有着警醒世人的作用。

其次从佛家思想来看,佛教的人生如梦、四大皆空、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以《西游记》为例,其中涉及的如来,观音等人物都是来自于佛教,故事情节也都体现佛教思想,比如乌鸡国国王不明就里,浸文殊菩萨三天三夜,如来放任坐骑到乌鸡国,推国王入井,浸了三年,最后得唐僧师徒解救。这种在因果报应在《西游记》中是十分常见的。

最后从道教思想来看,属于道教系统的神仙故事、方术故事、精灵故事、鬼怪故事等,在作品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比如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收石矶”“子牙魂游昆仑山”等选取的都是道教中人、道教中事,且带有道教思想在作者创作故事框架也渗透其中,比如《红楼梦》中,那一僧一道的描写,飘渺而来飘渺而去的洒脱,鬼斧神工的仙法,看透世间繁华的超然,都融合了道教思想。

从儒、释、道思想在古典长篇小说创作思想上表现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古典长篇小说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思想不是儒家思想对佛、道的单方面利用,而是儒和佛、道的弥漫交织,双向互补。作家一方面以儒家思想为准绳.对进入作品的生活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一方面又以佛、道宗教思想进行哲学玄思,力求探寻生活的深层底蕴。作品中既充斥着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和儒家思想观念,又弥漫着佛、道宗教思想气氛。这方面特征发展到以后最典型例子便是《红楼梦》。这部小说虽然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作者对人物、生活进行评判的标准基本上仍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同时对现实社会的绝望产生对生命真谛的叩问,小说开卷即云:作者“因曾厉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书中还用许多诗、词、歌、曲及象征性描写,点明所写的人物、事件的实质都是梦幻。在这部小说里,神秘莫测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和太虚幻境,时隐时现,贯穿始终,它们凌驾于作品的现实主义描写之上,代表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冷眼观察着执迷不悟的人生。作者借此使对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向佛、道宗教哲学升华。

二、儒家思想限制了古典长篇小说的想象,使之趋向于“实”,而佛、道宗教思想使古典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构成具有玄秘性,使之趋向“虚”。以《三国演义》为例,它主要描写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外交斗争,以及在斗争中出现的各类人物的活动。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评论这部作品时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为历史小说它很好的再现了当时三国时期各国之间斗争,但是它同时也加入作者的一些虚构给这部小说增添了玄秘性,比如说在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中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相,还一个通晓道教奇门之术之术的世外高人,隐居隆中就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神机妙算。这种以虚入实的写法使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生活场景具有了多面性和玄秘性。

三、假象见义的方法的运用。所谓假象见义,就是借助于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虚幻性形象,来表达作者的主观认识和感情。假象见义的方法,因为形象与思想的联系是间接的,因而常使采用这种方法的小说具有隐喻性、象征性特征。以《西游记》为例,清代刘一明《西游原旨·读法》云:“《西游》取真经,即取《西游》之真经,非《西游》外别有真经可取。是不过借如来传经,以传《西游》耳。”所谓借如来传经以传《西游》,就是利用取经的宗教故事,实现《西游记》的创作意图。且书中展现的人物,比如孙悟空的人生道路和命运历史,说明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追求目标,奋斗不息,才能有好结果的这样一个人生哲理。这种人物形象既是其自身,又是作者寓意的载体,本身具有形象实体性和象征符号性,作品的寓意也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在语言上同样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其主要表现为以半文半白的浅近散文语言为主,夹杂诗词等韵文。

从它的形成过程来看,受宋元讲史话本的影响,以口头讲述为形式的话本具有了半文半白的口语化特点,比如说《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就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浅近平易的语言进行创作。而发展到《水浒传》时期,在语言上虽然也继承说话人话本的艺术传统,但是它以北方话为基础,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到《西游记》时期,语言上则开始呈现出散韵相间的特点,最后明清之际的《红楼梦》则标志着古典长篇小说在语言方面的成熟。它在当时北方口语的基础上,吸收了传统文学中有生命的部分,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自然纯净、准确洗练、生动流畅、色彩鲜明的文学语言。

从语言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具有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三国演义》中“曹操见许攸”一节文字为例:操方解衣歇息,忽听得帐前报许攸私奔到寨。操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忙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从中可见行文流畅自然,非常浅显明了,且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用词准确,生动自然,表现力极强。

二、散韵相间,同时又夹杂着诗词歌赋、俚语俗语等。以《红楼梦》为例,其中的叙事语言描写大事件大背景,散文化的语言展现人物的悲欢离合,其间十二钗的判词,十二支红楼梦曲,以及宝黛钗的所作的诗词也在语言上增色不少。

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助于人物的塑造,鲁迅在《看书琐记》中说“由说话而看出人来”,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无一例外都展现了这一点,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红楼梦》了,在“清虚观打醮”那一回中,通过几个人物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她们之间的不同,宝钗的话表明她是个细心的人,处处周到,大方得体;探春看出了宝钗的有心,表现了她的精明和敏锐;而宝玉心地浑厚,不拘细事;黛玉尖酸刻薄,且本来就有金玉之论,现在又多出一麒麟,心中警惕又敏感。

综上诉述,在我看来,最能体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大体上有这三点,在结构上的章回体,在思想上的儒、释、道精神,在语言上的半文半白浅近易懂,又夹杂诗词等韵文。

—— 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肖雨

第四篇:怎样设定大学生活目标

怎样设定大学生活目标 2008/05/23 —(阅读: 2497)

有个大一同学找我咨询,她说觉得自己的大学很没有方向。我问她是不是想咨询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她说不是,虽然自己挺喜欢目前的专业,但是规划了职业可能会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她只是说自己的大学过得没有意义、找不到人生目标、在大学没有进步。

这么抽象的问题让我很有无力感,就像挥手在空中用力一握,你什么都没有抓住,当然如果感性一点也可以说自己抓住了灿烂的阳光。意义、人生价值、进步这么感性以及性感的话题更适宜作茶余饭后开胃杀食之谈资,咨询关心的是有骨有肉的具体问题。

“什么是意义?”

“每天都过得充实。”

“什么叫充实?”

“每天都做一些事情,让自己进步”

“如果有个大学生一天到晚都下载电影看,或者沉迷于游戏,那么他算不算过得充实?” “肯定不算。很多大学生正是这样过的。我觉得很堕落”

“如果这是一个电影表演专业或者导演专业的学生呢?如果那个人立志于做一个游戏设计工程师呢?”

“……”

不少同学认为大学是象牙塔,读大学的目的就是“充实自己”、“全面发展”、“为将来发展作准备”。总体上这些理想都很进步,但却没有方向。人是不能“全面发展”的,否则就会变成一个圆球体。

充实自己、全面发展和为将来发展作准备需要以目标为指引,否则就会像激流中没有掌舵的小舟,只会不停地打转,看起来看努力很忙碌,其实没有离原地多远。

目标?刚开始不是说它太抽象了吗?我所说的目标当然是具体的。大学里没有象牙,大学更不是塔,大学只是从学校到社会的驳桥,所以大学的目标应该和将来顺利走向社会直接关联。而职业是个人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竞争必不可少的方式。所以,大学的目标更具体地说是要和职业直接关联。

在大学里我们不一定为具体的职业岗位奋斗,但我们需要为职业努力。职业竞争需要两种技能,一种是职业操作技能,指只有某种职业才运用到的技能,比如财务报表制作,编写程序,专业软件或者设备的操作等;另一种是可转移技能,指多种职业都需要运用到的技能,比如写作、口头表达、说服、教导等等。

大学需要发展那种能力?可转移技能为必要,职业操作技能为充分,它们合起来形成职业能力,没有职业能力就没有就业资格,也就没有职业发展的可能。

发展职业能力、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及快乐生活是大学最基本的三个目标。一部分人否认第一个目标,认为这会把大学等同于技校;大部分人忽视了第二个目标,直到病倒的时候才觉醒;所有人追求第三个目标,但因为第一和第二个目标缺失最终影响了第三个目标。

给同学做职业咨询的时候,尤其是高年级同学,有一个必问的问题:你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缺陷和不足会妨碍找工作和职业发展吗?然后会重点关注身体、心理是否健康和性格有无明显弱点。

据我的观察,很多大学生身体上都有些并不十分影响生活,但却会影响职业的小症状,尤其是女生。比如体质偏弱、胃痛、失眠等。总所周知,“前途”越好的职业通常脑力强度和体力强度的双重要求越高。在大学里你是否有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是很多同学“失业”的主要原因,我做过一份调查,让班主任陈述每一位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的同学各自失业的原因,“成绩差”、“性格内向”和“不善言辞”是三个主要因素,能够解释大部分同学失业原因。其中大部分男同学找不到工作首要原因是“成绩差”,大部分女同学找不到工作的首要原因是“性格内向”。

心理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不展开讨论,因为心理是非常专业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都不至于不健康到影响职业。

人无完人,有缺点和缺陷并不可怕,我们制定可行计划,一步一步去克服、战胜他们——这也是大学的目标,这就是全面发展,这就叫做“有意义”。

“觉得自己一学期下来,虽然总是很忙,经常去自修,社会活动也参加,但是总觉得没有进步,学习成绩不算优秀,个人能力也不觉得有很大提高,我该怎么办?”

有的人的大学很忙,有的人的大学很闲。不管忙还是闲,你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时间用在提高职业能力、促进健康和让自己进步上?

首先记录下自己目前这一周的时间到底是怎样渡过的。早上几点起床,早饭吃了什么,上了几节课,晚上几点睡觉等等。详细到以十分钟为单位。一周下来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时间安排到底合不合理,学习的时间够不够、是不是忽略的锻炼身体,有阅读的时间吗,娱乐是不是太多……

然后制定自己一学期的目标表。比如我要锻炼口才,我要锻炼身体,我要锻炼英语口语,我要课外阅读,我要增加社会经验……以后每做一件对这些目标有帮助的事情,就在后面画一

朵小红花,并且常常拿出来看看。有明确的目标,大学里有很多活动和比赛,我们就可以选择性地参加。比如为了锻炼口才,我们可以参加辩论赛,演讲比才。为了增加社会经验,我们去做大型会议的志愿者等等。

很多人都做过目标计划,但都没有落实,因为当中缺少监督环节。所以,把你的目标书给最信任的人,比如父母,最好的朋友,告诉他们让他们来认真地监督你。

“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这是大学和高中比最大的区别。大学以前,首先目标简单明确就是考大学,其次每学习一个单元都会有测验让你知道和同学差距。但是大学再也没有简单明确的目标,即使职业目标,也是抽象的。大学也没有那么测验,哪怕期末考试也不那么重要了,而且像“社会经验”这些抽象的概念根本没有办法计算。怎样知道和同学比自己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第一个途径:找一份大四同学的简历,把他们的内容去掉,只留下:教育背景、所获奖励、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技能特长五个字段,每个学期自己添一次内容,看看自己能添加什么,大学四年能把它填满吗?

第二个途径:寻找各种能够和别人“竞赛”的机会。当然第一类就是各种目标范围内的比赛,第二类是各种选拔,比如志愿者选拔,实习选拔等等。如果你落选了,没有获得名次,那么就知道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和同龄人相比水平如何了。

网上有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在名牌大学,成绩不好,没有追求,缺乏年轻人的朝气,问该怎么办,其实能帮助他的只有他自己,能够帮助你的也只有你自己。以上讨论的是具体的目标设定方法,但是设定目标的心你有吗?它只在你胸膛。

补充问题:你想过怎样的大学生活?

很久很久以前,当我还在念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动画片《圣斗士星矢》,每天晚饭的时候都盯着电视忘记了进食,爸爸就会恶狠狠地对我说“看电视会饱吗?看快吃完饭做作业,等你读大学抱着电视睡觉我都不管。当我念初中的时候,迷上了踢足球,经常踢到天色全黑了才回家,爸爸就会教训我说“天天踢你能代表国家队去和外国人踢吗?考不进大学你就要做乞丐捡垃圾,考上大学把脚掌踢平我也不管”。读高中的时候电视里演中学生早恋,爸爸就告诫我说“你要是现在谈恋爱,我马上把你的衣服被铺扔出门,不要做我的儿子,进了大学,交十个女朋友我也不管”——这句是玩笑,老爸当然知道儿子没那么大的魅力。

当我进了大学,既没有动画片,每个礼拜才踢一场球,女朋友……一个也没有。那么,你的大学呢?打算怎么过你的大学生活?现实中你正在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第五篇:从设定目标开始故事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间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国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下载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篇小说怎样形成故事架构、设定人物形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五篇)

    小学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学习,人物分析又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那么,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 (一)通过分析事件,来体察......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 依止古先生? 【注】 禅观:即禅理、......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

    《那么龙卷风是怎样形成》读后感

    那么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在介绍完现象之后,文章再为我们说明其本质,原来其“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并与其他天气系统给予的激发密切相关”,在受过了现象的感染之......

    怎样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怎样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

    怎样复述故事

    怎样复述故事 一、提示 这类作文训练的内容是讲故事或叙述一件事;训练的形式是用耳听、用口说、用笔写。这就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并想想哪些内......

    怎样在作文中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

    怎样在作文中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写作文时应该点、面结合。在写作中,写人物是常用的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这属于点的范畴,而面则是环境......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合集五篇)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