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下心来说话美文
朋友老卢来电话,问晚上是否在家,说要来聊天。
太太有些疑惑:“是要来家里吗?”
我觉得太太问得有点莫名其妙,但转眼又一想,问的也不是没道理,这年头谁还到家里聊天啊?
不过这次老卢就是来家里。他在单位上遇到了不痛快,难怪不愿意在外面见面。
客厅里只有我们俩,他无拘无束地讲给我听,指名道姓,没有任何掩饰,也没有半点顾忌,说到激动处,站起来挥手掐腰,偶尔还带两句粗话。
其实,他那些不痛快许多是误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给分析了一番,又开导了一阵,他似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心情大好。离别时说,这样的聊天心里好痛快。
我也同感。
现在人和人之间似乎很难静下心来聊天,也很难处在一起说点知心话。人们好像都很忙,凑在一起,哪怕是兄弟姊妹、父母,几句礼节性的称呼之后,便开始经营自己的“私密世界”。手机捧在手,要么看微信,要么查QQ,再要么忙着回复朋友圈。老人问话,“嗯嗯”“啊啊”“是吗”“可能吗”,那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让人看了实在不舒服。如果“不识时务”的老人继续问下去,接下来便是透着满不耐烦却又强压不敢发作的“等等”二字。“等等”是敷衍的代名词,这一等,可能是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也可能渺无音讯,就此再无下文。至亲长辈都如此,朋友同事之间就更显得“冷漠”了。彼此之间似乎无话可说,势必要说,网络搭桥,微信、QQ系最受青睐和受用的平台。尽管有时别字连篇,有的甚至词不达意,贻笑大方,但依旧“眉来眼去”,乐在其中。
想起多次接到这样的电话,说好久不见了,约几个好朋友一起凑个饭局聊聊天。真的入了席,喝开了,一句想听的话也听不到,一句想说的话也说不出。推杯换盏,你敬我敬,完了反复敬,等想说什么时,嘴巴已经口齿不清,结结巴巴了。下一次再说吧。真到了下一次,故伎重演。好像聚在一起除了吵吵嚷嚷,废话连篇,没有片刻安静能让人说点“正经”话,就是得空可以说,也全被俗气的场面搅了,根本没心情。
想起了儿时,那年月生活条件艰苦,普遍没有家电,没有更多的娱乐活动,邻居们最大的乐趣是凑在一起聊天。静谧的夜晚,安静的大院,细声慢语,心平气和,老人跟老人,孩子跟孩子,有工作的跟上班族,问或也会有交叉。今天说了,明天接上,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够的内容。没有距离感,也没有秘密可言,邻居们像是一个大家庭,不同姓氏,不同家族,不同职业,不同状态,却共同编织着相同的愿望:在沟通和交流中建立淳朴的感情。令人扼腕的是,现在很难再有这样的场面了,洁净的住宅,宽敞的小区,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方便顺畅的通讯工具,与昔日相比,天翻地覆。然而,许多人却变得心不在焉,唯我独尊,天马行空,邻居之间要么形同陌路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应付敷衍。想说的话,只能闷在心里自言自语。
又想起了当年那些各色“说客”。同学中有人犯了“错误”,班主任立马登门找家长“告状”。挨顿打是小事,重要的是从此不敢再犯。防微杜渐,从家长里短说起,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比现在发微信打电话管用不知多少倍。工厂的师傅胜似兄长,与同事闹了别扭,有了矛盾,师傅便会出面。炕头一坐,喝杯清茶,吸支卷烟,没有大道理,没有豪言壮语,一席诚恳劝导,犹如一缕清风穿心而过,顿觉眼前一片清新。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到下属家如同进朋友家。寒暄、客套一掠而过,直奔主题。有困难说困难,有要求说要求,能解决,当场应诺,解决不了回头研究。质朴的语言,亲情般的关爱,即便怨气再多,面对屈尊降贵,事必躬亲的上司,还有什么样的气不能消?
静下心来,把该说的话说出来,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道理。人能走到今天,社会能发展到当下,不就靠着人心相通吗?遗憾,现在似乎挺難做到了。
那一晚送走老卢,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隔天,老同学发来微信,约一起坐坐,聊聊。回复,喝茶可否?答复,积极响应。心中窃喜。看来期望安静聊天的大有人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此话说得是好,但还应加—句:心静出真言。浮躁之下,再发达的科技对人而言,也都是浮云。
第二篇:说话美文
我出门不大说话,是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人一稠,只有安静地听,能笑的也笑,能恼的也恼,或者不动声色。口舌的功能失去了重要的一面,吸烟就特别多,更好吃辣子,吃醋。
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最早是我补过一次金牙的时候,再是我恋爱的时候,再是我有些名声,常常被人邀请时。
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羞于出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后来想,毛主席都不说普通话,我也不说了。而我的家乡话外人听不懂,常要一边说一边用笔写些字眼,说话的思维便要隔断,越发说话没了激情,也没了情趣,于是就干脆不说了。
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结巴巴,常让人没有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偏有一日在长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有一年夏天,北京的作家叫莫言的去新疆,突然给我发了电报,让我去西安火车站接他,那时我还未见过莫言,就在一个纸牌上写了“莫言”二字在车站转来转去等他,一个上午我没有说一句话,好多人直瞅着我也不说话。那日莫言因故未能到西安,直到快下午了,我迫不得已问一个人X次列车到站了没有,那人先把我手中的纸牌翻了个个儿,说:“现在我可以对你说话了,我不知道。”我才猛然醒悟到纸牌上写着“莫言”二字。
这两个字真好,可惜让别人用了笔名。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聋哑学校”的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不会说普通话,有口难言,我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见生人,慢慢乏于社交,越发瓜呆。但我会骂人,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
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悲哀,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
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的女儿在她的卧房里也写了这八个字的座右铭,但她写成:心系一处,守口如平。平是我的乳名,她说她也要守口如爸爸。
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许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
世上有流言和留言——流言凭嘴,留言靠笔——我不会去流言,而滚滚流言对我而来时,我只能沉默。
第三篇:抬起头来说话美文
大学毕业那年,我怀揣梦想,和几名同学一起踏上了去广州的列车。来到广州后才知道,这里的大学生多如牛毛,再加上我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特长,所学的专业又比较冷门,因此,我找工作特别难。奔波了十来天,最后在一位师兄的推荐下,一家做护肤品的公司答应让我去面试。
这是第一次参加面试,我自然非常谨慎和重视。面试前几天,我就开始准备,看了许多关于面试的书,并找到那家护肤品公司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和学习,还向我的师兄请教面试需要注意的细节。听说在面试的时候,外表很重要,我专门到美发店做了个发型,买了套还算高档的职业装。为了面试那天能够按时到达那家护肤品公司,我还详细了解了从我的住处到护肤品公司的路径和交通情况。
一切准备就绪。面试那天,我提前半个小时到了护肤品公司,可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整个大厅里站满了前来面试的人,她们看起来那么时尚、漂亮、自信。相貌平平的我,站在其中,像一只丑小鸭似的,自卑感使本来就紧张的我越发紧张,我几次都想临阵脱逃,可又实在不想放弃这来之不易的面试机会,只好硬着头皮等下去。
终于轮到我面试了,我慌里慌张地推开门,连之前准备好的向面试官问候的话都忘记了,傻傻地站在那里,直到面试官向我做了个坐下的手势,我才小心翼翼地在他们的前面坐下来。我感觉自己的手心在冒汗,眼睛根本不敢正视他们,低着头一直盯着自己的脚尖。接着,面试官向我提了几个问题,还好,都是我曾经准备好的。我回答得还算不错,可由于没有自信,再加上紧张,整个面试过程我都低着头,那场面,好像法官在审问犯人,而我,就是那个连头都不敢抬的“犯人”。
最后,一位面试官突然提高声音对我说:“如果你觉得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话,请抬起头来,大声地告诉我,好吗?”我怯怯地抬起头,小声说:“我会努力做好的。”说完,又立即低下了头。那位面试官微笑着说:“第一次参加面试吧,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你心里特别紧张。其实,每个参加面试的人都很紧张,但是,自信是不可少的,很遗憾,你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如何能证明你有自信呢?没有经验,可以在工作中慢慢积累,可没有自信,我们不喜欢。”
我的第一次面试就这样因为没有抬起头来而以失败告终。然而,通过这件事,我也有收获,那就是我终于明白,许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事情难做令我们失去了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信心,事情才变得难做。同时,我也明白,任何時候,都要充满自信,只有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篇:要学会说话美文
我们都“能说话”,但不一定“会说话”
“能说话”,也就是你能表达你的意思而已;
“会说话”,是说,你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去表达。
“会说话”,是说,你能用恰当的语言打动你想沟通的对象。
“会说话”有几个下个标准:
言之有物——有知识、有思想、有内容;这是根本。
言之有序——有逻辑性;
言之有理——有道理;
言之有礼——有礼节;
言之有文——有文采;
言之有情——有情感;
言之有趣——有幽默。幽默是语言的一种境界。
当然了,“会说话”≠“能说会道”。
古人云:口者,心之门户也。“会说话”,反映的是你内心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重新发现:
从小孩子开始到大人,无论在学习、游戏、工作中,不爱说话、不会说话的人都被爱说话、会说话的领导;
人才不一定会说话,但是会说话的人一定是人才;
会说话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思想、思维、逻辑、知识、智慧、聪明、自信;
有口才,不一定能成功;没有口才,肯定不能成功!
而且,很多中国人在热衷于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们还不会说中国话;
我们还发现……
从现在开始思考:我会说话吗?马上行动!让自己“会说话”!
1.如何巧妙地说服别人
当你说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是人的本能的一种表现。当你以另一种方式说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却可以大大消除这种怀疑。对于你来说,那种更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直接阐述,而是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现场。
举例:如果有人问你,这种产品是否耐用,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我的邻居已经用了4年了,仍然好好的。”
事实上,是你的邻居为你有效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你的邻居并不在旁边。
举例:如果你正在申请一个职位,未来的老板正犹豫你能否胜任这个工作,你可以谈一谈你以前的老板对你的工作是多么满意。
举例:如果你正在说服一个人租用你的住宅,而他对周围环境是否安静表示担心,你可以提及上一位租户对安静的环境大加赞赏。
在所有这些例子里,你不必回答问题。你的邻居,你过去的老板,你过去的租户会为你回答问题。跟你谈话的人将会得到比你直接回答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通常很少怀疑你间接描述的真实性。然而,当你直接说出来时,他们就会深表怀疑。因此,要通过第三者的嘴去讲话。引述别人,运用成功的故事,引用事实和统计数据。
2.如何巧妙地影响别人
促使人们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情的第一步,是找出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即他们想要什么)。当你知道什么会使他们感动时,你就知道该怎样去感动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的喜好不同,我们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千万别误认为,你喜欢什么别人也喜欢什么,你追求什么别人也追求什么。寻找他们所喜欢、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和别人说他们想听的东西,他们就会感动。你只需简单地向他们说明,只要做了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之后,他们便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个影响他人的巨大诀窍。这意味着用你的话去击中目标。当然,你必须知道目标在哪里。
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假设你是一个老板,正想寻找一位工程师为你工作。你知道,已有几家公司想聘请他了。运用以上原则:“了解人们所想”,你首先应该判断这位工程师所渴望的职位和公司,并竭力地吸引他。如果你发现他需要一个较高职位,你就应向他表示你能为他提供一个高职位。如果他寻求安定,那么就跟他讲安定;如果他注重进一步深造,就跟他讲这个话题。归根结底,你应发现别人所想,然后告诉他们按你的意愿去做便可达到目的。
从相反的一面来运用这一原则——假设你正在申请一份自己非常渴望的工作,你首先应了解做这项工作所需的能力、责任和义务,以便于向他们表示你可以胜任。如果他们需要一个用电话联络客户的人,你就必须表示你能够用电话联络客户。当你知道了他们需要什么,便可以说他们想听的话了。
“了解人们所想”的方法是:多询问,多观察,多聆听,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
第五篇:静下心来教书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师德师风论文
曾玉梅
世间最难静下来的是什么?不是狂风,不是骤雨,也不是尘世的喧嚣之声,而是一颗颗驿动的心。
当下社会追逐经济利益,成了人们最重要的追求,于是不管是哪行哪业,都在充分利用行业的优势,发挥着最大的经济效益,教师曾经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几何时,已失去了这样的光环,而变得那样的现实了呢?
究其原因,这一切与当下社会的浮躁是分不开的,社会对学校的主流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认可无外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迎合各方面的要求,在这浮躁的氛围中,要寻求一份安宁已非易事,而教师在这竞争激烈、物价飞涨而收入低微的时代里,心海世界已激起了惊涛骇浪。为了提升教学成绩,孩子们已失去了欢乐的童年,每天来回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面对各科教师不惜牺牲休息时间,而不放过任何一个闲暇的间隙,不厌其烦地穿梭在孩子们之间,学生除了去趟厕所,屁股几乎没有离开过板凳,其情其景实在是令人感叹!不仅如此,放学后,为了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进各种培训班,请教师进行辅导,家长哪怕是倾尽所有,也要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而教师也在辛苦的过程中,弥补了工资的低微,似乎是互利互惠的交易。
诚然,教师不是贫穷的化身,更不是贫穷的象征。我,同样是一
名教师,但我更希望我们是新时代时尚的教师,能做一名静下心来教书,潜心来育人的老师。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提出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职业高度关注。静下心来是教师的职业状态,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心态;静下心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静下心来,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静下心来,教师才会用心去读点书,才会认真思考一些问题,才有可能去感悟一些自己的东西,记录从业的成功和失败,抒写执教的喜悦与苦恼。
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人一有车就自卑,为什么人一有车就自卑呢?原因是虽然买车之时是高兴的,但过不了多久,总会与别人的汽车做比较,看到别人的汽车牌子好,车内装饰好,心里总觉得不爽,烦恼,自卑,所以,虽然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真话,真心话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但知心的人在减少;房子越来越大,但里面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但美满的家庭越来越少;道路越来越宽,心胸越来越小。所以,心静不下来时,就容易失去一些东西,你就感受不到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情,秋天的凉爽,冬天的纯洁。也就体会不到做人的快乐,更品尝不到作为教师应有的幸福指数。
教师,让我们把心静下来,在这个熙熙攘攘为名为利的时代,别再让一颗心在浮名俗利中起伏浮沉。让心静下来,才能看得清过去,透视现在,预见到未来。才能不因一时的荣耀而沾沾自喜,也不因暂时的困惑而垂头丧气。“静下心来教书”,教师才能使自己内心更加平
静;“潜下心来育人”,能使自己更加用心专心去探究。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静下心来,受益的不仅是学生,最终受益的还是老师自己,这种师生双赢的感受是非常好的。我们应该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习,“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生从事教育,桃李满天下。
“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这是当下为师者应该认真地区思考的一句话。让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让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继续释放无限的光芒,普照每个角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