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和先哲们迥然不同,他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并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从戏剧的历史来源来看,德国最早发明“戏剧学”这个词汇,而中国的戏剧学研究始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剧的本质在于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关系,戏剧从诗中的分离以及戏剧的综合性决定了其集体性,《诗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诗学》全书而言,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分析与比较主要集中在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对于《诗学》的结构一般采用六分说,即《诗学》现存26章,按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第二部分(第4-5章)讨论了诗的起源与悲剧、喜剧的发展;第三部分(第6-22章)详细地讨论了悲剧,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方式是动作的表演。接着,还分析了它的六个成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最后讨论了悲剧的写作和风格等;第四部分(第23-24章)主要讨论的是史诗的情节、结构、分类和成分等;第五部分(第25章)讨论艺术批评的标准、原则与方法;第六部分(第26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另外也有五分说和三分说,三分说相对于六分说以及五分说而言更显得简洁清晰,第一部分(第1-5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由于对象不同(好人或坏人)媒介不同(颜色、声音、节奏、语言或音调)、方式不同(叙述或表演),也就形成艺术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第6-22章)分析了悲剧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三部(第23-26章)分析了悲剧与史诗的异同。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本次论文参照了罗念森的诗学文本,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借用
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第6章1449b), 他理解的悲剧有多重意义:(1)悲剧是严肃剧,摹仿严肃的行动、高尚人的行动。这点有别于喜剧,相似于史诗。(2)悲剧通过剧中人物动作摹仿对象,具有完整、统一、有确定量度的情节结构。这点不同于情节多元、篇幅很长的史诗。(3)悲剧使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形式,包括有韵律、节奏的对话和歌曲,伴随人物动作,以综合的表现手段,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就使悲剧进而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4)悲剧不是颂诗,不是平直赞颂高尚人物和善的行为,它表现好人经历坎坷命运、痛苦磨难,这类突发事变引发怜悯和恐惧,令人体味悲壮与崇高。(5)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亚里士多德重视悲剧所寓的“思想”,他指出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思想又是论证、表达真理的能力,深层次显示人物性格,可表达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并达到引发情感的效果。(第六章1450a)古希腊的悲剧时代,是信仰的时代,柏拉图的话构成了一种文化霸权,于是乎为悲剧的存在辩护这一历史任务就落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肩上,“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也是亚里士多德能够摆脱先哲的论断,为悲剧做正确评价的重要动力。
悲剧情节特有引发恐惧与怜悯的情感效果。恐惧由剧中人物遭遇苦难逆境而引起,怜悯是对剧中人物遭受不应当遭受厄运的一种同情。亚里士多德定义恐惧是一种“对降临的灾祸因意想到它会导致毁灭或苦难而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人们听到比自己更好或自己相似的人“受到祸害,推人及己,想到自己也可能受害,就会有恐惧心态。”他同又定义怜悯:“因见知不应爱害者身上落有毁灭性或痛苦的灾祸,觉得自己或亲友也有可能遭受相似灾祸,就会引起怜悯这种痛苦情感。”由上可知,无恐惧即无怜悯,两者同根并生,都是因想到剧中的厄运、灾祸,可能相似地发生在自己周围、常人实际生活中才引发的。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创作要情节逼真、情感逼真,要求诗人创作时自己仿佛身临剧中人物的情感,真切地进入角色的情感,认为这不是迷狂,而是一种天才的“灵敏”。(1455b)此外,为了进一步论述如何引导观众的心理变化,更好地将观众的情感与戏剧的情节发展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又从戏剧情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看法: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环境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有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因为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提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家族的著名人物。(第十三章1453a)从正确的角度而言,作为观众,不应当要求悲剧给我们一切种类的快感,只应当要求它给我们它特别能给的快感。既然这种快感是诗人通过摹仿来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而产生的,显然就该通过情节来产生这种效果”。(第十三章1453b)悲剧的精心布局,渲染了主人公的真切悲苦之情,观众被感染出怜悯与恐惧,同时又交织着一种审美移情的快感。
《雷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出著名的戏剧,是曹禺的处女作,写的是众多的矛盾和三十年的纠纷在一个雷雨天全部浮现和爆发,在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剧中不合理的关系造成剧中人物的悲剧,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来分析《雷雨》无疑对于学习戏剧,更好地掌握戏剧理论有着重要作用,读过《雷雨》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雷雨》是四幕剧,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让三十年的故事浓缩在一天发生和结束,周朴园从外地赶回周家,鲁侍萍因女儿四凤而重新踏入周家,曾有过一段情的二人再次相遇,周宅隐藏三十余年的秘密随之曝光,周朴园当年“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逼得鲁侍萍抱着刚出身的儿子离开周家,周朴园没有人性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三十年后的父子不相识以及兄妹相恋的人伦惨剧,而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不仅给悲剧做了定义而且也为悲剧做了许多的规定,诸如悲剧应该是五幕剧等等,从《雷雨》我们可得知一出优秀的悲剧并非一定需要是五幕剧。《雷雨》的矛盾直接爆发于一天之内,而事件的跨度是三十年,矛盾的主体涉及到了周朴园,鲁侍萍,繁漪,鲁贵等人物,有限的时间表现了整个戏剧的主体,符合亚里士多德时间有限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把情节认为是悲剧最重要的情节,在《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曹禺的情节设计脉络与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悲剧情节安排,从四凤到周家做工到鲁妈到周公馆找四凤,然后遇到周朴园,以及最后的周朴园发现矿上闹事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其间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亚里士多德将剧中人物的性格安排在了第二位,足以看出人物性格对于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雷雨》中
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复杂,爱好诗文,对未来充满希望,却最后抑郁寡欢的繁漪以及对爱情充满期待,却惨遭周朴园抛弃,最终又看到一双儿女悲惨命运崩溃的鲁妈,《雷雨》这部剧很精彩,却也很无奈,催人警醒,我们作为观众,在真正进入其中的情节时,也会从剧中人物的命运中体会到生活的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
身处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相关理论与近代作为悲剧出现的《雷雨》体现的创作精神相吻合,进一步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为戏剧的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纵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完全适用于当代的文学,但是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却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第二篇: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美学史上的启明星
——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
沈星辰 5091309005
在高中的时候我对朱光潜老先生非常崇拜,那种“出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而对于他致力一生的那个神秘的美学事业也让我十分的好奇。因此在这个学期我选读了美学这门课程,也开始读一些美学的著作。这次我选择了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诗学》。《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不成系统;亚里士多德才是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在《诗学》中,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是诗,指出诗和其他艺术的异同,然后把诗分类,分析各种诗的成分和各成分的性质,逐步找规律,搜索各种诗的创作原则。当时古希腊文艺已经过一段黄金时期,成就已很可观,因此他有可能根据已发展的科学和哲学理论,对古希腊的文学实践和成就作出精细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提出一套有系统的美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表演的音乐,这一切总的说来都是摹仿。”“摹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他认为诗之为诗,不在于它压韵、分行与文采,而是因为它是摹仿的产物。但是,“摹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描写对象简单的描摹和照抄,其实质在于按照创作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去摹仿。亚里士多德根本否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而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第9章)这样,艺术描写的对象本身就带有了普遍性,就富于了哲学意味。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家必须从“(一)过去的或当今的事,(二)传说或设想中的事,(三)应该是这
样或那样的事”三类事中选取摹仿对象,对此三种摹仿不同对象、体现不同创作倾向的艺术,亚里士多德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说:“要是有人批评诗人的摹仿不真实诗人或许是按事物应有的样子来描写的。”(第25章)情节是对于行动的摹仿,也就是事件的安排。行动体现在事件之中,通过事件表现出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选择那些“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第13章)。创作主体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脱节。”(第8章)这个行动是完整、划
一、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的。惟其如此,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动物个体一样,给人一种应该由它引发的快感。”(第23章)。布局上,亚里士多德要求创作主体必须依靠情节安排本身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而不应该依靠装扮者的帮助。亚里士多德的悲剧“陶冶/净化说”与其“摹仿说”是辅车相依的。柏拉图否定所有摹仿艺术,对悲剧的攻击尤为激烈。他认为悲剧摹仿激动的情感和变动的性格,是对人性中低劣部分的逢迎、对理性的摧残,只能滋养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看法,为诗辩护,肯定所有的摹仿艺术,认为它能够使人增加知识,给人审美快感,并对悲剧的作用做了专门的论述,便是文艺功能的“陶冶/净化说”,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艺术对情绪有净化陶冶的作用,有益于受众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对社会风气的匡正补弊是大有裨益的。“陶冶/净化说”的内涵实质即是通过引起受众的艺术幻觉,打动其慈善之心,满足其道德感,引起恐惧和怜悯的感情,并将之提升到作品所规定的艺术情境中去,升华为艺术欣赏的情感体验,达到创作主体的传播风化的效果。
通读完全书之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关于诗学和美学知识的普及本。让我清晰的认识了悲剧、史诗等的具体内容,如它们的成分、它们的特点、有关于时间和情节的重要性等等。之前我读过柏拉图的《理想国》,很明显地看出,相对于柏拉图的唯心思想,亚里士多德是相对较为唯物的代表。由于我个人的世界观也比较偏向唯物,所以我对于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比较赞同。但是有一些观点,我还是有一些异议的。如:
一、他认为悲剧是高于史诗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点我不甚赞同。首先我认为,不管
是悲剧、喜剧、还是史诗,都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虽然可以有个人的偏好,但
是并无法说明那种艺术形式高于另一种。而且我个人也是喜欢史诗更多一些,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偏颇,作者所说的:具有史诗的成分之外还有音乐、形
象;在短时间内达到摹仿的目的;更具有艺术效果这几个理由是无法让我心悦
诚服的。
二、《诗学》的意图是要总结希腊文艺,特别是悲剧、史诗创作的经验,但是他受
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他的总结以柏拉为靶子,处处针对他,在批判中树立
自己的理论观点。因此,就好像苏格拉底式的“反诘法”,他涉及的只是柏拉
提出过后,缺乏自己新的东西。二是,他的总结还有些地方不够客观。
由于时间比较匆忙加上我的美学基地尚浅,所以对于本书的阅读还是比较浅薄的。尤其是书中旁引博证,有许多那个时期经典的史诗、悲剧等,除了《伊利亚特》《奥德赛》等我还有所耳闻,别的根本没读过,因此让我对其思想的理解还有着挺大的掣肘。但不管怎么说,《诗学》对于西方美学的地位是不容小视的,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这并不是一本诸如《文艺对话集》一样有些冗长的著作,所以其言简意赅也使人不得不佩服万分。
第三篇:诗学读书笔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诗学》句子摘录 1,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
2,诗人应尽可能地把要描写的情景想像成就在眼前,犹如身临其境,极清晰地看到要描绘的现象。
3,关于性格的刻画,诗人应做到:一,性格应该好。二,性格应该适宜。三,性格应该相似。四,性格应该一致。
4,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情节中不应该有不合理的内容,有也应该放在剧外。
5,悲剧模仿比我们好的人,诗人应该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秋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
6,恐惧和悲悯可以出自戏景,也可以出自情节本身。使人从这些恐惧和悲悯体验情感的快感。
7,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遭受不幸的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悲剧应表现好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境。
8,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9,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10,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
11,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各部分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比是得之偶然的体积。因为美取决于顺序和体积。
12,只要剧情清晰明朗,作品的篇幅要以容纳可表现人物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一系列可然或必然的原则依次组织起来的事件为
13,所谓性格,就是通过它,我们判断行动者的属类。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必然表现他们的属类。因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自己的行动。
14,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所有的句子长短、语调最适合讲话,符合责任属性的格律。
《诗学》一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335年。
书中的“诗人”,指悲剧作者和史诗作者。
世所公认,《诗学》是研究故事的开山之作。
p63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李按:艺术摹仿生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老师提出的“摹仿”学说,得到一个很好的运用。这句话中有两点值得我们研究通俗小说的人重视:要写行动而不是叙述;行动要引发读者的感情。
这一段文字的另外一种译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种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某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摹仿对象,通过引发痛苦和恐惧,以达到让这类感情得以净化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论诗》,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649.P64
没有行动就没有悲剧。
李按: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行动就没有小说。
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
新手们一般在尚未熟练掌握编排情节的本领之前,即能娴熟地使用言语和塑造性格。
李按:有一些小说作者也是如此。当然,娴熟地使用语言也不容易。我见过的有这本领的人也不很多。
P65
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第三个成分是思想。第四个成分是言语。
李按:通俗小说也差不多是这样。可能有个因素要插队,这就是“题材”。
P74
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
李按:这话实在,实在得就跟“太阳落下去天很快就黑了”一样,可惜,据我所知,有一些小说作者,只想了个“起始”就动笔,根本就不在乎“中段”和“结尾”的安排。
P79
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挪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总体松裂和脱节。如果一个事物在整体中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引起显著的差异,那么他就不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李按:有文不加点,也有情节不可加点。
P97
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当事人的品格应如上文所叙,也可以更好些,但不能更坏。
李按: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主人公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千年万年后编织故事的人还不得不遵循的真理。
P89
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我们认为,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者仇敌。
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
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
李按:我把“突转”叫做“预期的打破”。“发现”可以说是“发现新颖事实”,这事实可能影响人物的命运或情感。
P98
诗人则被观众的喜恶所左右,为迎合后者的意愿而写作。
李按:很多人以为这现象出现才几十年时间。呵呵,古已有之,这古嘛,还是古希腊。
P105
组织情节要注重技巧,使人即使不看演出而仅听叙述,也会对事情的结局感到悚然和产生怜悯之情。那些用戏景展示仅是怪诞、而不是可怕的情景的诗人,只能是悲剧的门外汉。
李按:不要把怪诞当创新。
接着要讨论的是,哪些事情会让人产生畏惧和怜惜之情。此类表现互相斗争的行动必然发生在亲人之间、仇敌之间或者非亲非仇者之间。如果是仇敌对仇敌,那么除了人物所受的折磨外,无论是所做的事情,还是打算作出这种事情的企图,都不能引发怜悯。如果此类事情发生在非亲非仇者之间,情况也是一样。李按:仇敌对仇敌,就好比是我说的“鬼子打鬼子”。
P112
刻画性格,就像组合事件一样,必须始终求其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
情节的解显然也应是情节本身发展的结果,而不应借“机械”的作用。
P118
现在讨论发现的种类。第一种是由标记引起的发现。由于诗人缺少才智,此种发现尽管最少艺术性,却是用得最多的。
第二种是由诗人牵强所致的发现,因而也没有多少艺术性可言。
第三种是因为回忆引起的发现,其触发因素是所见到的事物。
第四种是通过推断引出的发现。
还有一种的复合的、由观众的错误推断引起的发现。
在所有的发现中,最好的应出自事件本身。这种发现能使人吃惊,其导因是一系列按可然的原则组合起来的事件。只有此类发现不要人为的标示和项链的牵强。
李按:发现的关键是“发现新颖事实”,如果发现的事实十分突出,意义十分重要,对其方法的艺术性的要求可以稍低一些。
P125
至于故事,无论是利用现成的,还是自己编制,诗人都应先立下一个一般性大纲,然后再加入穿插,以扩充篇幅。
李按:写大纲,写大纲。盖楼之前要先设计,出蓝图,做沙盘,然后再开工。否则,要么是楼歪歪,要么是楼脆脆,要么是联排狗窝。
P1
31一部悲剧由结和解构成。剧外事件,经常再加上一些剧内事件,组成结,其余的剧内事件则构成解。所谓结,始于最初的部分,止于人物即将转入顺境或逆境的前一刻;所谓解,始于变化的开始,止于剧终。许多诗人善结不善解,这是不够的;诗人应该谙熟贯通二者的门道。
诗人应该记住我们说过多次的话,写悲剧不要套用史诗的结构。所谓“史诗的结构”,指包容很多情节的结构。
李按:海明威说,一切蹩脚的作者都喜欢史诗式写法。
有很多小说作者也是善结不善解。搞得虎头蛇尾,让人大失所望。
P150
创新词即诗人自己创造,一般人从来不用的词。
李按: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创新词,只有不到1%的创新词生命力超过1年。大部分创新是“生造”。
P156
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用普通词组成的言语最明晰,但却显得平淡无奇。使用奇异词可使言语显得华丽并摆脱生活用语的一般化。所谓“奇异词”,指外来词、隐喻词、延伸词以及任何不同于普通用语的词。但是,假如有人完全用这些词汇写作,他写出的不是谜语,便是粗劣难懂的歪诗。
使用所有类型的奇异词都要注意分寸,因为若是为了逗人发笑而不恰当地使用隐喻词、外来词和其他类型的奇异词,其结果也同样会让人觉得荒唐。
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使用隐喻词。惟独在这一点上,诗家不能领教于人。
李按:“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学会的东西。“艺术”就是不能教的东西,只能靠领悟、意会、参详。不过我一贯以为,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任何高级艺术,都饱含大量而复杂的技术。
P280。下面这3句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是注译者陈中梅的解释。
在公元前五至四世纪„„政府鼓励公民观剧,对荷包羞涩者,还常常给予必要的资助。
李按:在这一点上,我政府最有古希腊精神。
一部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杰作,是因为它具体地体现了一些可供人分析、总结、参考和借鉴的东西。李按:这是悲剧制作者和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看。悲剧的消费者则非是。
诗人的工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技术性的,写诗需要用到大量的本行知识。既然写诗是有章可循的,诗人就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哦技巧。
李按:我们只谈技术,有些人就以为我们不懂艺术。我知道,莎士比亚没有读过《诗学》,也写出了最伟大的悲剧。我也知道,人类历史上,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天才,可能也就只有莫扎特、林肯等寥寥数人而已。
第四篇: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
照了商务译本,才
发
现
把
事
情 ——
亚
里
士
一想
得
太
过
简
单。
多
德
《
诗
学
》
阅读西方经典,自然逃不开译本问题。罗念生先生译本中亚氏此语,初看时感触良多。只是参
“诗是天资聪颖者或疯迷者的艺术,因为前者适应性强,后者能忘却自我”——陈中梅译本显然同罗念生译本迥异。一方认为艺术中“天才”与“迷狂”两个因素不分优劣,亦无矛盾;另一方则表达“天才”高于“迷狂”,正好与柏拉图“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会饮篇》)的观点相峙。
译本之争其实是西方的版本之争。根据陈中梅的注解,意大利学者卡斯泰尔维特罗当年把抄本中的字母稍一改动,便将“陈本”之意转作了“罗本”之意。这种改动其实也表达了西方不少学者共同的理解:“亚里斯多德不是灵感至上论者,他崇尚理性,尊重科学,在论及文学和艺术时一般不多谈灵感的作
用。
”
至于我的理解,凭着阅读感受,仍旧倾向于“罗本”之意。原因还是用老一套办法:从亚氏的哲学核心推导而来。亚氏多言“中庸”、“适度”,至于失去常态的“迷狂”,显然与此相悖。《诗学》中强调“适当”的篇幅长度、“适宜”的人物性格,也是佐证。
没有阅读阿拉伯原本的能力,以上只是姑妄之言,等待方家考证才是。在此苟且以“罗本”为依托,想开谈开。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很短的,并且不难。可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学》中,亚氏文本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重头在都是功夫在《诗》外的,可我依旧选择细读亚氏原文,匆匆地有选择性地看注释、引言和附录(反正我又不是学文艺学的,就算我是,我也不是博士生嘛)。
虽然我觉得我这种阅读方法相当不错,但依然要注意的是,若脱离了亚氏的时代背景,《诗学》是无法被正确理解的。比如,若我们不知道,文本中的“悲剧”其实不是现在的“sad end”剧,而更相当于如今的“正剧”范剧,我们是会轻而易举地对文中“悲剧摩仿比我们好的人,而喜剧摩仿比我们坏的人”产生疑惑。我们会瞬间联想到《生活大爆炸》,然后觉得喜剧不是摩仿坏人。但当我们弄清楚了文中的悲剧喜剧究竟是什么后,我们便能火速联系《武林外传》、《生活大爆炸》和《小不列颠》等 当代喜
剧
并
认
同 亚
氏的理
论
了。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以说是一扫文艺理论给大众的云山雾罩、虚无缥缈的负面形象,言之有物到几乎不能更言之有物地,明确清晰、直截了当地呈现出了一本诗剧及评论学经典。读它的时候,往往会惊诧(也许是惊喜)于亚里士多德居然精确和干脆至此!学术之美在于简洁,理科类的公式论证当如是,文艺类的理论其实也不应该忘记这点。当然,若我们要去追问亚里士多德的这些结论何以得来——尤其是当我们胡搅蛮缠地叩问之时——恐怕结局就像去追问柏拉图和他的“理式”一样,只能得 出无法辩
驳的主
观
唯
心
主
义
云
云。
至于《诗学》就其理论系统的种种令人欣喜之处——譬如,若我是个出身名门的著名人物,我若想名扬戏剧舞台,我便应该找我的至亲痛下杀手,并且要在得知对方身份之后及时住手。若我不幸在此过程中昏迷不醒,我万万不可把祖传宝剑横挂腰间好让我的救命恩人认出我高贵的身份,但我可以在听诗人吟唱我家族悲剧故事之时哭哭啼啼起来好证明真身。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柏拉图时代,审美素质较低的观众已经越过高品位观众成为审美评论的重大力量,对此哲学家们各种苦不堪言。其实现在何尝不是呢?我们似乎应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一种“神赐品味”之类的现象存在,即,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我们如何折腾,这个世界上大众的审美品位就是如此的让先哲们绝望且无奈。
《诗学》也是一部作者去世后,被发现并火了几个世纪的著作。单看名字,就知道是有关诗的一部理论型著作。不过,这里的诗,最多指的是“史诗”,或者戏剧。我看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可以运用到文学其他文体创作,比如说小说,现代诗歌..因为早期的诗,叙事诗,一些口头吟诵的诗歌更为多见。比如荷马史诗,荷马就是非常出色的游吟诗人,诗的故事性极其之强。那么,现在的小说,不就
【fiction,英是虚
构的 文
有
虚
构
之
意
】
故
事
吗?
我做了不少笔记,都是对原文的摘录,对喜欢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是一种指导吧。当然你可以不赞同。下面的笔记,原来是手抄的,闲着没事,也是温习用,严重文透,若有不适者,请勿往下看。(的可 载 具能
发抗
生 体
事的事打了
好
几
争
天
o(╯□╰)o)
”
P3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科学分为三类: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制作科学。
赫拉克利特主张禁止诵读荷马和阿尔基洛科斯的作品。柏拉图继续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哲学与诗
【我的疑问】:为什么柏拉图不喜欢他们的诗歌?是认为有损害一种价值观还是什么吗?
P20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原则
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加富有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
【对于诗歌的记录,真得是如此吗,它确实好像是倾向于提炼某种感情,事件,以概括的姿态出现,至于说是普遍的事,是否未免有些高抬诗歌的历史作用?】
P27 ….这
一
切
总
得
来
说
都
是
摹
仿。
【注意,不是模仿这个词语。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好像涉及到了语义学之类的知识,可怕的是语义学我压根没听,一直觉得是人们闲着没事憋的】
P28 从词源上来看,古希腊人似乎不把诗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作”,创造。而是把它当做一个制作或生产过程,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制作或生产过程。诗人做诗,就像鞋匠做鞋一样,两者都凭靠自己的技艺,生产或制作社会需要的东西。称写诗或做诗。古希腊人不用grapaein而用poiein
【这个观点还是新颖又有趣的,我第一次听说,现代文明,科学革命解放了人类的双手,但是一直
P30 竖琴
是
诺
摩认为体力劳
动
和
脑
力 斯
和
抒
情
诗
伴
奏
乐
器
劳
动
没
有
高
下
之
分
】
P31 如同好的画作一样,优秀的悲剧应该表现人物的性格
P41 可凭叙述——进入角色,即变成某人,即以人物的身份出现
P53 29-观众的标准不一定总是和艺术的标准相符合。比如,观众喜看以皆大欢喜结尾的戏,而用笑
艺术的点标准
来
衡。
量,此。类
作
品
并。
不
是
第】一
流的 P54 32-在雅典,演出中的喜剧演员经常佩戴生殖器模型【太先锋了==?,虽然喜剧,不过这个
P59 柏拉图认为,喜剧式的快感中包含痛苦的成分。他有时似乎不那么区分可笑的事物和坏的事物,在《菲勒波斯篇》里,无知既是一种滑稽,又是一种邪恶 【这种说法,非常有道理。喜剧里,就好像我们看待蚂蚁的行为,他们的认真,并不阻碍观看者的想象和嬉笑】
六
音
步?
P64 事件的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的幸福和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它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 致
作 的律
文生作者不
平一
定
和是
严 者,倒
不
如
应 等于一个
长
音
节
。与否取
决
于
自 又
称
“
英
雄
格,己的行
动
………..heroos
…另外,悲剧中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
六音步: hexametros,每个音步由一个长音节和两个短音节构成,在占时方面,两个短音节大
这里指用六音步格作成的摹仿型的作品,因而不包括注入斯佩多克勒的《论自然》
-悲剧摹仿的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而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
-通过一个人的抉择和行动,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是
经格
意
义历
上的。诗
人
情
节的编
制
者
P82 由摹仿造就了诗人,而诗人的摹仿对象是行动的观点来衡量,与其说诗人应是格律文的制
P85 古希腊民众从小接受诗的熏陶,对世代相传的故事一般是比较熟悉。人们都了解阿基琉斯
情节是悲剧的根本,诗人首先应是编制情节的里手。特点:情节,摹仿。亚里士多德看来,格 悲剧,应摹仿由能引发怜悯,恐惧的事件组成完整的行动
【与前面有些重复,在关于文学理论的书中,有相似的言论,应该是来自这里】
P89 突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第三个成分是苦难。指毁灭性或包含痛苦的行动,如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死亡,遭受痛苦,受伤以及诸如此类的情况
遭 受不幸,不
是
因
为
本
身的罪
恶
或
邪
恶
P97 介于上述两种之间还有另一种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公正,他们之所以
P98 起初,诗人碰上什么故事就写什么戏,而现在,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庭的故事【说得太有道理了,想到曹禺的《雷雨》。莎翁的四大悲剧。还有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的作品,都是这样的,两个人的悲剧比一个家庭的悲剧弱得多。但是若是要写一个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简直太
仇
5-17敌之间
或
非 欧里
皮
德
斯
是难
了 最 亲
日
非
故
者
之
间
富
悲
剧
意
识的诗
人
】
2013
P105 哪些事情会使人产生敬畏和怜惜之情,此类表现为相互斗争的行动必然发生在亲人之间、P120 缺少艺术性是“不好“的同义词。作者希望诗人意识到艺术性的重要性。
P121 借用perideraia 项链 等摇篮小物引发发现的做法,可能是古希腊悲剧的观众所熟悉
Ps:让我感觉,诗学,主要是教你如何写好喜剧,欣赏戏剧
P127 天资聪颖的人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判断准确,善用引喻,有较强的可塑性相比之下,感情炽热,激越的人摆脱理性的约束,进入“狂迷”的心态
却
P171 性
格的重
可信的事,比
不
可
能
发 要
性
仅
次
于
情
节
P131 写一悲
部剧
悲不
要
生
但
不
可
信的事
更
可
取 神所赐的mania
比
sophosume
(节
制)
更
可
贵
德谟克利特说,没有狂热的激情和灵感,诗人写不出优秀的诗篇
作诗需天分,而无需疯狂——意,卡斯泰尔维特罗
剧
套由
用
结史
合诗
解的组结
成构
与其说诗是感情狂热者的活动,倒不如说是它是天资聪颖者的艺术——英 学者。蒂里特
【关于第二十章的语音、语法,是我所头疼的】
词:普通词,外来词,隐喻词,装饰词,创新词,延伸词、缩略词,变体词】
P156 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于流于平庸。滥用外来词会产生粗劣难懂的作品,不可能发生但
既然诗人、画家或其他形象的制作者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在任何时候他都必须从如下选对象。
一、过去或当今的事
二、传说或设想中的事
三、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事
克 Nous
“
直
觉
知 斯
识
”
intuitive
knowledge
P242 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 或神学。一般认为,最早使用这书名的是罗德斯人安德罗尼
P246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起产生年代早于一般的或现存的希腊抒情诗和悲剧。亚认为,史诗是严肃文学承上启下者,具有庄重、容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
P258
年轻时代的柏拉图是以为颇有抱负的诗人。如果没有遇见苏格拉底并为他的谈论所吸引,柏拉图——正如他对索隆的评价那样——或许可以成为一位有造诣的诗人
他从来没有完全摆脱过诗的诱惑,诗的美,遐想和神奇使他动情,使他兴奋,使他入迷。他又是 诗 一位思想活
跃、善
于
思 人
考、勤
于
求
索的哲
人
P259 柏拉图相信,神的点拨和启示是诗的源泉。与其说诗人在使用灵感,倒不如说灵感在驱使
P261 诗人的知识相当贫乏【某种程度上,很同意作者的看法】。这是可悲的。然而,更为可悲的是,诗人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不合适地自尊为无所不知的通才。他们认为,只要有了诗的软床,他们便可尽情享受自我膨胀的迷梦。这是一种不应有的误会、诗人的无知是双重的,和工匠相比,他们缺乏有关制作的具体知识;和哲学家相比,他们不懂生活中的一个起码的道理,即真正的聪明人不会,也不应该掩饰自己的无知。
P262 柏拉图认为,假如以掌握真理的多寡为标准,可以把人分为九等。第一等是哲学家(穆斯真正的追随者),第六等才是诗人——诗人甚至还不如商贾和运动场上的竞技者【这个有点过分了,诗
人其实第一
是
一
个
人,可
以
有
多
种
身
份
】
一般来说,包括诗人在内的艺术家只是接触到较低层次上的,具有较大和较直接的感官冲击力的美。诗人把远远不够完美的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描述对象。他们沉迷在现实生活的庸庸碌碌里,以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世人所经受的酸甜苦辣中。
他们不懂“行”和现实的区别,不了解普遍和个别,永恒和瞬息的不同。诗人陶醉在美的花丛里,沉浸在掌声和名利所带来的喜悦中。在表象美的诱惑下,诗人忘却了“原形”世界的真、善、美。
真正的哲学家,是一些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他们致力于对人和人的伦理意识的研究,孜孜不倦地从事对法和上层建筑的组合结构及其运作状态的探讨。他们亲身体验到求索带来的快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绝对美的憧憬和热爱。哲学家不是趋炎附势于世俗的芸芸众生,而是一批勇敢无畏、心智开
图 蔑
认为,传统
诗
人
创
造 阔,胸
怀
坦
荡
了
一
种
虚
假的神
学。的知
识
精
英。
三种真实性:历史的真实性,形而上学意义上,文学意义上
荷马、黑西俄得和悲剧诗人们是制造谎言的专家。谎言腐蚀人的心智,迟钝人的判断力。柏拉 P264 柏拉图神学和伦理学所极力反对的不是说谎本身,而是对神不敬以及不负责任的描述和污
诗人本能地喜欢渲染表现情感大起大落的场面,而观众也似乎对此类描述特别感兴趣
感想:【从一些电视剧里面,就能清晰地看出来】
P267 诗增大了欲念的强度,削弱了理性的力量,破坏了心理的平衡。失去了理性制衡的心灵是可悲的,因为这意味着人的心智进入了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意味着人可能在剧场里,做出某些日常生活
名称
并
不
表
中视
为
耻
示
事
物的实
质
辱的蠢
事
感想:【这一点太有趣了,对于既然存在的事物。比如名字,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可以代表他,其实很大程度上,没有任何关系,这种随意性太大;还比如,为什么月亮和太阳就是这样,还有颜色的命名,其中可以探讨的东西太多。是否那种颜色就是这个名字,或者紫色其实应该是蓝色?】
感
想
:
文学既不明晰,也不可靠,热衷于从书面文字中寻找真理的学者并不是真正的智者和或聪明人
【我总算知道了老子和苏格拉底,孔子,这些人,其实真的比普通人明白一些事情,也许可以成为他们为先知,他们说得是自己的话,所以并不愿意记录下来,而这种智慧是需要更多的人明白的,因为如今有太多的人在制作垃圾,一些言语的垃圾。每年的图书出版,垃圾太多,精品太少。有时候,还是少说点好,毕竟言语多,显出愚昧来。不过,传达神的话语的人,他们就不是在说自己的话,而是
精炼的准
确的,上
帝的旨
意。
】
诗的诡辩学家和说教都包含了僵化的语言的倾向。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好诗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表现人的睿智,责任感。求索精神。
感
想
:
【从这一点标准来看,好诗歌太少,而且在这个没有沉思、思考信仰的背景下的中国,经历太多的斗争以后,更加丧失了精神和力量。古代的诗人,似乎在这方面比现代人做得好】
P271 在无意强调灵感之重要性的上下文理。柏拉图似乎不太介意发表一些与灵感论相矛盾的言论。如 在《高尔吉斯篇》502cff 把诗和讲演术相提并论。在《会演篇》205B-C,他承认写诗是一种制作;在《法律篇》里,他主张诗人应该掌握音律方面的技巧
P272 在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希腊青少年主要接受两种训练。体育、音乐。
P274 寻求真理是个人之间的事,最后的方式是小范围内的,面对面的交谈、P280 在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纪,诗是千家万户熟悉的艺术。在雅典,没有看过悲剧或对悲剧没有一
为
注释和附录很重要哦!他有
国 点感性
认
识的人 的天
赋
公
民
恐
怕
不
多
感想:【 o(╯□╰)o..好大的差距啊,娱乐至上,是世界主流】
P285 他尊重和推崇荷马,不仅因为荷马掌握了其他诗人无法与之比拟的高超的技艺,而且还因
第五篇: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做诗论诗的学问、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史诗和悲剧两大主题。身为古希腊哲学家,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更加地敏感多才,更为亲切地感受到悲剧的存在。他在创作的成就上似乎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那位试图创造理想国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他阐释美学的开始,也是阐述诗与悲剧关系的开始。他用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美学世界和诗意的悲剧世界的大门。身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似乎有足够能力做到这一点。
浏览一遍他的著作,会发现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等等众多种形式。我想,在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中,能够够同时涉及这些科目的怕也是没有几人了吧。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一句名言:求知是人的本能,甚至被学者吉剑当做网站“心海时空”的灵魂语句,由此可知他的求知欲是多么强烈。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主要探讨了悲剧与史诗的关系,如果他的后半部分没有遗失的话,想必就是喜剧与史诗的优劣了吧。这倒是纯属臆测了。《诗学》代表了亚里士多德的个人浪漫主义悲剧情怀,它像自由女神高举的宝剑,呼唤着更多的人进入诗的世界。古往今来,我们对美女的标准可能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对于艺术之美的态度却是永远不会改观。因为美女会老,会死,而艺术,却是永恒。
亚里士多德是个诗人,所以他对于悲剧有着属于诗人的浪漫情怀。这成就了他的艺术之梦,美之梦。也许当初他在诗的世界里探寻摸索悲剧时,就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了艺术的存在,只是他还来不及抓住,这些东西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他这时候才意识到,诗学跟悲剧是相通的,彼此都蒙着一层如同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否看过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关于悲剧的论点。或者,我们能否这样换个概念:悲剧是诗,诗是在悲剧的气氛中形成的。那么,鲁迅先生谈悲剧的本意是不是其实是想谈诗呢?当然,关于这一点,相比我们是永远不能得知了。
《诗学》立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诗学》探讨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如人的天性与艺术摹仿的关系,构成悲剧艺术的成分,悲剧的功用,情节的组合,悲剧和史诗的异同,等等。似乎很多时候一直在和悲剧纠缠不清。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是研究悲剧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诗和悲剧难舍难分。诗所营造的悲剧气氛和诗人本身的悲剧。是不是从一写诗开始,就注定了这一生与悲剧如影相随?当然不是。诗首先是美的成分居多,其次才是悲剧成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享受美,就要不怕悲剧的后果。在诗的世界,有舍有得,似乎这才是亚里士多德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他在《诗学》第二十六章讲到,“不能把演技等同于诗艺。悲剧优于史诗,因为――除了别的原因外――它能比史诗更好地实现严肃诗歌的功效或目的。”在我看来,史诗中虽然常常并不缺乏悲剧的成份,但并不能将它跟悲剧挂钩,毕竟相似不代表相等。再者,悲剧所构造的场景远远没有史诗那么气势恢弘,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悲剧与史诗本无法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是在中国,明明有那么多的悲剧长篇诗歌,比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等,但谁又能说中国有史诗呢?因此唯独在悲剧与史诗放在同等位置比较的这一点上,我是不太赞同亚里士多德的。
有一部分悲剧是来源于我们的天性的。“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诗的发展依作者性格的不同形成两大类。较稳重者摹仿高尚的行动,即好人的行动,而较浅俗者则摹仿低劣小人的行动,前者起始于制作颂神诗和赞美诗,后者起始于制作谩骂式的讽刺诗”。以他之见,诗的技艺是来源于人的天性,我们无从改变。那么是不是也表明我们的天性中就带有与生俱来的悲剧成分,既然是天性,除非死亡,自然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
我身边有很多写诗的朋友,他们或是写现代诗,或是写古体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诗的热爱超乎常人的想象,而不是他们本身有着悲剧的世界观。相反,他们因为热爱诗,所以热爱生活,对这个世界永远抱着积极的态度,在他们身上,没有任何悲剧的影子,在他们眼里,诗可以囊括一切美好,摈弃一切悲剧成分。
在世人眼里,诗也许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在诗人眼里,诗就是他们的命,他们的魂灵,缺了什么也不能缺了诗。诗是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东西。这种似乎也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说,在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只不过,常人先入为主的观念里,常常觉得诗是一种悲剧的东西,其实是他们错了,诗人懂得什么是悲剧,并不代表他们都要把自己活成悲剧永垂不朽。他们只是对世界对生活的摹仿者,对这个有悲剧存在的世界的挑战者。
就悲剧本身及其与观众的关系来看,它的成分是否已臻完善,此乃另一个论题。不管怎样,悲剧——喜剧亦然——是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即兴表演是最原始的表演,它是人天性的自然挥发,像极了一种本能的冲动。它不需要任何后天的矫饰和打磨,只需要一个最原始的胚胎放在那里,像璞玉一般任演员们去开发。在后来的表演中,人们开始追求各种技巧各种表现力,肆无忌惮地将外界的东西不断添加进去,像添防腐剂似的。再后来,人们似乎又意识到了天然的好处,开始追寻最原始的美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便逐渐开始走上了正轨。
从上升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强调了诗的自我发展,又强调了诗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却终究没有提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其发展的宗教背景,也忽略了悲剧的存在、兴盛和趋于衰落的种种社会原因。悲剧人物固然应该对自己的抉择(或决定)和行动付出责任,但是在某些作品里,命运的制约或神的催动是导致悲剧性结局的重要原因。《诗学》对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诗学》肯定了艺术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认为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人“认出了某某人”――作者放弃了一个极好的从理论上阐述和论证艺术摹仿有益于深化人对自我以及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此刻想想,忽然意识到,我们写诗不就是为了追求其中的那份美么?
《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正如马克·布洛克在他的历史巨著《历史学家的技艺》当中写到的。在这里我将马克·布洛赫单独提出来与亚里士多德做比较,是因为他们都是各自领域中一个开天辟地者。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另辟蹊径,而亚里士多德为诗学创建理论。当然,他们都谈到了彼此学科在各自领域的悲剧性存在。敢于直面悲剧,才能真正认识它,从而将悲剧升华到艺术角度。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创建一门学科在其业内的理论呢?在中国古代,祖先们常常只注重技巧和实用性,似乎从来没想过把很多珍贵的民族技艺上升到理论的层次,因为他们觉得,靠人就够了。可是后来怎么样了呢?多少祖传手艺还有技巧绝活在一代代相传的时间浪潮里湮没了身影。
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不管是技艺还是一门学科,它都要靠理论支撑。也许你还会说那些记忆在古中国的失传只是因为他们传男不传女,所以才失传了。如果他们人丁兴旺男女同传就不会出现失传的现象了。可是想过没有,战争,瘟疫,飞来横祸......这些都可以将一个人杀死于无形之中,酿成足以成就一部史诗的悲剧。因此即便是悲剧本身,也是需要理论支撑的。
再者,亚里士多德所认可的人物悲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许是因为他所身处的时代,也许是个人观念执拗的导致。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实践经验,形成最早的以情节论为中心的悲剧理论,同时在历史上第一次概括了悲剧的定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可以说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悲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我们在看待西方悲剧的同时,常常也会联想到东方自身的悲剧,虽然我们没有一首称得上是东方悲剧史诗的代表作拿的出手,但这不代表我们不会从中找寻自身潜在的悲剧史诗成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悲剧”的完整定义的文艺大师,并在此基础上又指出了决定悲剧的六个成分,而且一一作了分析和说明,也对悲剧的产生、发展、与其他文学题材的差异等等都有涉猎,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他所认为的悲剧世界观。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不止这些,他还对后世乃至是世界的文艺理论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后世的文艺理论家开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悲剧的塑造,从而打开悲剧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