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时间:2019-05-14 16:1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第一篇: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姜爱林 任志儒

(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2)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有:生态城市管理理论,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城市营销理论, 经营城市理论, 城市竞争力理论和数字城市理论等等。现代城市管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评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6)-03-052-0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多功能的、有活力的、宜居的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管理者和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城市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几个城市管理理论热点问题加以梳理评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或借鉴。

一、现代城市管理的若干理论 1.生态城市管理理论

城市生态思想在城市形成之初就已有所体现。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从而刺激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

1916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发表《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著名论文,对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的项目,指出城市是个以人类为活动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此后,城市生态学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城市为对象,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去。城市生态思想体现在以下一些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中:(1)生态位原理。城市生态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人们总是趋向生态位较高的城市地区,这种心理和行为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3)食物链(网)原理。城市资源的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同时,该原理更重要的启示是: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承担自身对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环境承载能力原理。[1] 基于城市生态思想的城市管理理论也是循着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发展的,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协调和疏导维持经济、社会、自然这三个亚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稳定状态,支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2.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

20世纪60到80年代,伴随着美国大城市人口大批向郊区迁移,城市空心化日益严重,西方学者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新思想。新城市主义的特点在于强调传统、邻里感、社区性、场所精神、全面、整体、有机、持续发展,主张恢复城市人文价值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新城市主义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2] 尽管新城市主义的本质是城市规划理论,但它对城市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要启示。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管理思想强调在城市管理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注重人的感受,重视培养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提升城市对人的吸引力,通过对人的聚集与合理配置来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这种管理思想一方面实现了城市环境对人的关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本身的魅力。[3] 3.城市营销理论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在近一二十年来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城市财政、大量的失业、收入下降、投资减少等经济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营销的概念浮出水面。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特勒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营销”的理论,使之正式独立成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城市营销的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的整合来满足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的需要,从而产生价值。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城市营销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以及依附于城市本身的某种品质、意象、文化视为“产品”。为了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对这些“产品”进行形象和服务组合设计。其营销对象是市民‘来访者、现有和潜在的未来投资者以及外部竞争的都市;其目的是引进产业、居民,留住原有产业和鼓励原有产业的扩张。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引进投资来加强其活力,通过引进企业和居民来降低城市公共物品的平均成本。[4] 基于城市营销思想的城市管理就是要将城市可提供给营销对象满足感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包装整合,以营销的思想促进旅游业、吸引投资、扩大原有产业,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继而促进城市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城市营销本身属于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其目的与所有营销行为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多种功能的社会经济单元,对它的管理固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各项功能和价值的实现。4.经营城市理论

经营城市这一理念是在我国诞生的,大连市于1993年率先提出了要经营城市,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经营城市的概念首次在公开的会议上被正式提出。这一思想在近十年发展中获得了理论界和城市管理者的逐步熟悉和认同。

学术界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对经营城市的准确定义,一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种是将经营企业的观念移植到城市中来,通过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将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包装,作为产品来经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观点其实与城市营销的思想差别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强调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城市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城市竞争力并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多元化,即放弃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管理城市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5] 概括来讲,经营城市就是要转变政府观念,将政府角色由事必躬亲的参与者转换为场外的管理者和守护者,制订对城市功能和区域角色的战略定位,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城市资源的集聚、整合与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作用,实现城市价值。目前在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提出了要以经营城市的思想来发展城市,其中不乏实践成功者,因此可见基于经营城市的城市管理思想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5.城市竞争力理论

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在科学的制度安排下集聚、整合自身及外界资源,把握区域经济定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内涵的阐释不尽相同,倪鹏飞、宁越敏等学者主要从资源吸引、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竞争力,姚士谋等则着眼于城市为居民提供的生活质量,其他诸如财富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观点也都对后续研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6] 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管理就是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管理工作的任务,在分析明确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五个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际管理工作者而言,城市竞争力这一系统概念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引导性作用,其较为明确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6.数字城市理论

数字城市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之后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并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PC技术(遥感UC、全球定位系统ATC、地理信息系统ABC)、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本质上讲数字城市属于一种技术手段,它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解决方案。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使得城市管理决策效率大大提高,通畅的信息流动路径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城市整体运行效率。[7]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管理较以往的方式提高了效率,但是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的内容上,更多地停留在技术理性层面上,如果能够与其它城市管理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则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评析与展望

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且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理论发展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

首先,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多是围绕着城市管理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种思想展开的论述,缺乏系统性的观点,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研究,很多还停留在条条块块的技术层面上,没有能上升到综合的、宏观的角度。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它本身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应该本着系统的、多层面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科学层面上。

其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性联系还不够紧密。城市管理学科的产生是在城市规划、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共同促进之下完成的,而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多是循着某一门学科的着眼点和研究方法展开的,比如有些理论单单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作出的扩展,有些则完全停留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层面上,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可能导致将城市管理局限于某个学科的附属地位,而忽略了它本身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更多的综合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兼收并蓄,经过消化处理形成一套以城市管理为中心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再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的定性分析层面上,缺少规范的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是经济管理理论界公认的规范且有效的分析工具,虽然泛数学论的倾向已经在经济管理理论界受到抨击,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对数学工具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完整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理论本身的可扩展性和可传授性。当代城市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利用数学工具说明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有待进一步深入。

此外,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管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理论成果是实践工作的有效指针,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必须依靠对现实现象的不断观察、分析、总结来完成,也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够印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做到去伪存真,促进城市管理论的健康发展。

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将成为城市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丰富必将为推动我国城市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注释:

1.景星蓉 张健等: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城市问题,2004,(6)2.胡刚 姚士谋等:“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创新,规划师,2002,(4)

3.刘昌寿 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2,(1)

4.隋鹏飞 国晓丽等: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4,(9)5.徐惠蓉:国内经营城市观点概述,现代城市研究,2004,(7)

6.于涛方 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汇刊,2004,(6)7.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现代城市研究,2001,(3)

Review on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Jiang Ailin Ren Zhir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with great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re: Ecological urban management theory, new urban doctrine management theory, urban sale theory, managing urban theory, urban theory of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digital urban theory etc..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have promoted urban management science develop to deeper and higher level.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ages.On the present urban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urban management,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enough 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es are scarcity.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s of urban management must present the tendency of further synthesizing and systematizing.Key words: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comment, prospect 收稿日期:2006年8月25日

作者简介:姜爱林,博士后,哈尔滨商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关于现代城市管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非常专业。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市民,应该有责任和和义务为自己的城市规范有序、繁荣发展,提出自己的点滴意见和建议。要谈加强现代城市管理,那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现代城市管理”?

按照管理学上的定义:“城市管理主要是指运用决策、组织、协调等机制,采用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对城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从现代城市管理的主角——城市政府角度出发,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管理,既包含了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者依据国家法规体系,通过国家计划和发展规划,对城市运行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的活动。也包含了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城市管理法规,对城市企业、城市公民、城市非政府机构的生产生活所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行为和活动。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现代城市管理还包含着城市政府管理职能与非政府机构、非盈利组织、社会团体、市民等参与城市管理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村人口的大国向城镇化、城市化转变的战略发展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使城市人口骤增,城市规模膨胀。这也就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经济发达,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三大目标。城市环境整洁优美,是城市经济健康发达和社会生活舒适便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城市市政管理也是城市经济管理和社区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程度。鞍山市,是“全国卫生城市”,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而且我市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越来越美。越是这样管理工作越要紧紧跟上,1

才能保证“经济发达,生活方便,环境优美”三大目标的实现。这三大目标也正是城市政府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根本任务。现代城市要提高综合竞争力,要成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汇聚之地,成为投资的热土,没有这三者的协调发展是不行的。城市居民要安居乐业同样离不开这三者为基础。同时,城市管理涉及千家万户,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市民不应该被视作仅仅被管理的对象,而且更应该被视为管理的资源和主体。应更多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鼓励和调动广大市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强化城市管理的公共性,扩大市民的公共参与度,是回归公共管理本性的必然,也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下面就如何加强现代城市管理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加强党的领导:在我们中国无数事实一再地证明了,没有党的领导那将是一事无成。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就将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加强对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1,城市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就是对城市的监察、理顺、维护和管理。他们素质的高低、管理能力的强弱、对工作负责精神的有无、管理措施的得当与否,都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2,要明确我们城市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前面已经阐明,这里不再赘述)?不要把处罚当做工作的着眼点和管理工作的不二法宝,把罚款看成是唯一的目的。罚款只是管理工作的手段之一,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目的成了手段的帮凶,只为手段服务。3,城市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堵塞漏洞和疏通导流的问题。有些现象如黄、赌、毒、非法小广告、私搭乱建等,就应依法坚决打击、取缔,要坚决堵住,使其不再兹生。如小商贩占道经营的问题,就应该以疏导教育为主,同时为他们创造守法经营的场所和条件。

满足基本民生,改善小康民生,建设现代民生,构建覆盖更广,惠民更实的‘大民生’工作格局。” 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都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一切都是为了民生的。城市管理工作就是最贴近百姓的民生工作之一。城市管理本是一种最具公众参与性的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工作不只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民城市处处为人民,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爱,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想。城市风貌是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

2反映。一个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建设的再好,管理不好,城市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不能充分体现。作为城市的守护者、管理者和广大市民有责任、有义务去管理好我们的城市。技 术 科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三篇:新批评理论述评

新批评理论述评

作者:王宏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 年第 14 期

摘;要: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影响颇深。本文依据赵毅衡编撰的《新批评文集》,从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新批评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细读法以及这一理论的局限着手,对新批评进行研究述评。

关键词:新批评;本体论;诗歌语言;细读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1

新批评这一文学理论得名于美国著名的批评家兰色姆,他所写的《新批评》,这本书的许多观点来自于理查斯和艾略特。新批评可以说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影响深远。这一理论之所以叫新批评,是由于对旧批评进行了反驳,其中的旧批评有两个:一是作者中心论,把文学研究变成作家生平、传记和考订,作品反而成了作家传记的零件;二是把文学作品当做时代经济、宗教、政治状况的图解。新批评以文学文本词语及其关系为中心,倡导文本细读的批评理论,从文本内部着手研究。

一、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新批评的理论是指文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作品的内在构成等问题的理论;方法论指的则是新批评的指导方针。两者显然是相互联系的,方法论是从基本理论推演出来的。[1]新批评比较注重对文学文本本身进行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研究为中心,从而对作品的构成、语言、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新批评将“本体论”作为它的批评术语,兰色姆在《世界的形体》中首次提出了文学批评应着眼于诗的“本体”理论,进行局部的和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不关心阅读者的个人感受、作者的背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形势等外部问题,而是主张应该进入作品内部,全面又细致地对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等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新批评的这种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新批评的诗歌语言研究

新批评理论主要适用于诗歌这种文学作品类型,在诗歌的语言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新批评家是把诗与文学作品等同来看待的。诗人在创作时设法找到新的形象以表达体会到的感情,最后逐步把这一行行模糊组合起来的词汇构成诗歌。瑞恰慈又把语境的范围从传统的“上下文”意义扩展到最大限度,不仅是共时性的“与我们诠释每个词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而是历时性的“一组同时复现的事件”。[2]

艾伦·泰特的“张力”说,是根据形式逻辑中的外延(extension)与内涵(intension)的概念,用以对待诗进行语义学的诠释。外延指的是词的本义,内涵则指词的引申义。“张力说”将外延与内涵的前缀“ex”和“in”去掉,创造出新词“张力(tension)”,并指出诗歌的意义在其张力,研究诗的张力就是研究其丰富的语言。

“反讽”这一手法也普遍应用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实际上,诗的语言就是反讽语言。瑞恰慈认为,“反讽”能使通常相互冲突排斥的对立面达到平衡。新批評将诗歌的感染力归结为修辞结构的胜利,要想读懂一首诗的真正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识别诗中的反讽手法。诗人常常用反讽的手法揭示诗中的意象,从而营造意境。

三、细读法

所谓细读法 ,就是要求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细节着手,耐心揣摩、仔细推敲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3]主张对作品进行仔细推敲,从语言及其结构中寻找线索,对作品中出现的每一个词语都反复研读、推敲。新批评的细读法主要适用于诗歌批评,由于一首诗是一个独立主体,它的内在结构具有张力,语言充满反讽、悖论和含混,因此适用细读法。

新批评的追求目标是在文本的“内部”,但是又不能涉及情感,这样看来似乎对诗歌的语言更有可研究性。新批评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它要求运用隐喻、反讽、含混、悖论、张力等概念和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将作品中的真正含义和神韵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诗人总是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如丁尼生的诗歌《泪水,无端的泪水》的头一节:

泪啊,无端的泪,我不知道它为了什么

泪啊,它来自神圣的绝望的深渊

这里“无端的”和眼泪的痛苦含义有着冲突,“绝望的深渊”是表明绝望的情感,和前面不知道为什么也是不相容的,这就有反讽的意味,而“神圣的”和“绝望的深渊”也有冲突,这也是一种反讽。又如古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读起来像是在交代这样一个事实:黑夜即将过去,情人不在身旁。但是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悖论:来是空言,可得知是没来,既然没来又何来的去呢?第二句解开谜题,梦为远别,去绝踪应该是在梦里。

作为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批评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细读法这一方法过于专注对文本的自身研究,导致其忽略了文学与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联系,比较孤立、片面,不仅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的联系,还破坏了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不利于文学规律的总结和创作实践,从而这一理论从六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其他理论超越。

注释:

[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页。

[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03页。

[3]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6页。

参考文献:

[1]朱炎皊,《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页.[3]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03页.[4]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6页.知识改变命运

第四篇:城市管理理论资料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多,是城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搞好城市管理,关键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就城市管理中的“责任与权利、事权与财权、管人与管事相统一”,以及实行市、区两级政府分工负责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一年多来,《决定》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情况

街道城管工作是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的重要职责。在街道办事处领导成员的分工上,一般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此项工作。街道办事处内设城管科和城建监察总队,一般定编为5-6人。部分街道办事处根据需要聘请了一些义务城管人员,他们主要协助街道城管人员在一些重要地段进行监督管理。城管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口市、区级12个部门。而市、区级12个部门则分别对街道城管工作相对应的方面进行领导、管理、检查、验收。由于执法机构多,职能交叉,造成街道办事处很多时候工作上“撞车”的现象。在市、区级部门实行机构改革之后,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多头指挥的管理体制基本未变,致使街道城管工作存在工作任务变化无常、工作安排无序、工作主动性不强的状况,基本上是在围绕上级部门的各类“检查”开展工作。

(二)财政体制情况

我市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收入基本上由包干经费(区财政承担)、税收分成和其他收入三方面构成。由于区情不同,各区街道办事处之间也存在一些具体差异。如有的街道办事处包干经费为零,有的街道办事处税收超收部分全返(因国税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所以国税的全返指上缴后余下的25%)。例如,某区街道办事处包干经费为在职人员每人每年5800元,含人头经费、公用经费、公医经费、增资及其他经费,人均每月不足500元,仅占工资支出的50%左右。税收返还分别确定地税、国税的任务数、奋斗数。完成任务数按3%分成,奋斗数按10%分成,超奋斗数部分全返。其他收入除财政划拨的包干经费和税收分成外,街道办事处自己还有市场管理、“出摊占道”、罚没返还等收入,共同构成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的总和。而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支出包括不断增长的工资、福利、业务经费等基本支出,公益事业支出以及招商引资和税收引进奖励等其他支出。总的情况是,由于财政体制将街道办事处税收任务与财政收入挂钩,我市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街道办事处肩负着与企业一样的创收任务,必须为维持生计和发展做出种种努力,尽可能多地获得税收分成、引税返还和其他收入,满足支出需求。所以,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创收上。

(三)城管工作的成效

近几年,我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治街,依法施治,提出了“建管并重,建管同步”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城管工作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使城管工作逐步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获得并保持了“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并先后进入了“全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全国环境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的最基层部门,具有管界划分清晰,管理人员对辖区情况熟悉,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群众基础雄厚等优势,所以在治理城市脏乱差,强化日常管理等方面,协助政府解决好“渣子、摊子、车子”几大顽症起了较大作用。特别是在《决定》下发不久,市、区政府就打响了拆除一环路以内以及东西南北四条主要入城通道占道亭棚摊点即整顿市容秩序战役,各城区街道办事处都及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加大投入;并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同时,积极行动,从全局利益出发,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清理各类出摊占道违章行为,做到座商归店、车辆归点、农贸归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当前街道城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市委、市政府《决定》颁发后,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增强了信心,加强了对城市管理的领导,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得到了初步治理。但是,从依法治市、依法治街的高度看,我市贯彻落实《决定》以及街道办事处的城管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决定》仍只停在文件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已经下发一年多了,但至今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市政府曾经拟了一个60条的实施意见,由于在征求意见时,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分歧较大,认为要等机构改革以后才能出台,从而造成《决定》中要求的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并未真正下移,以致各街道办事处在城管工作中仍如以前一样处于“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状态中。

(二)街道城管工作责、权、利分离,缺少动力。街道办事处在城市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管理职能和治理任务。但是,其执法权限极为有限,这样就形成了责任与权限的不匹配,使管理工作乏力。城市管理工作是大量具体繁杂的工作,如治理环境脏乱差、禁止和拆除违章搭建、制止破墙开店、取缔占道经营、纠正车辆乱停乱放等,没有相应的权和利作保障,缺少行政手段,使街道办事处对城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目前,不少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由于注重办证、审证的收费,因而多采用罚款方式来处理违规现象,结果使一些违规人员以罚款单充当“合法手续”继续违规,形成违规—罚款—再违规—再罚款的恶性循环,不但增加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量,而且使问题日积月累,成为顽症。虽然市委、市政府《决定》中明确在城市管理中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以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但在具体落实中,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以致条块责权分离、脱节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

(三)街道城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形象欠佳。街道办事处城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是直接关系《决定》能否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之一。就目前街道办事处城管人员的组成来看,不适应任务需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部分城管监察队员文化层次较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局限;二是一些城管监察队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其中有一部分人越权

执法、随意执法,甚至出现为一些违法违规人员充当“保护伞”、“守门神”的现象,这在群众中微辞不少;三是城管监察队员多数为事业编制,没有纳入行政编制系列,在《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潜伏着较大的危机和不稳定因素。

(四)街道城管工作保障措施不到位,缺乏活力。一是经费无保障。街道城管工作所需经费由街道办事处自身财力解决,每年要为此付出数万元甚至更多的资金。比如聘请的城管协管员,他们的月工资待遇由区城管监察部门负责每人50元,其余由街道办事处补贴至最低界限以上(200元以上)。城管工作的某些政策性收费,如破墙开店、占道经营等收费以及罚没收入,均由市、区级有关部门收取。因此,街道城管工作在经济收支上入不敷出,从而把城管视为包袱,缺乏搞好城管工作的主动和热情。二是办公条件差,人员待遇低。部分街道城管工作缺乏交通工具,无正规着装,无佩带标志,管理、执法有失严肃性,在公众面前形象差,难于得到社会认同。部分街道办事处由于给城管工作人员下达有创收任务,而城管工作人员由于在城管中花费时间多,相对完成经济任务差,从而待遇普遍较低,造成街道城管工作无人愿干,城管队伍不稳定。部分街道办事处为追求自身利益,靠罚款“以收代支”,因此对城管工作是“重利轻管,以罚代管”。

三、关于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基础地位的建议

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的稳固基石和中坚力量,城市管理能否上台阶、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街道办事处能否正常发挥作用。要使街道办事处真正在城市管理中起到基石作用,只有加强街道办事处的建设,界定其位置,完善其功能,调动其潜能,彻底解决街道办事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才能保证城市管理运转通畅、见效显著。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加强工作:

(一)加快立法,建章立制,解决“位”的问题

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其主要职责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内的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街道经济发展,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本辖区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对辖区内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参与或行使分级管理、综合协调、行政执法等职权,指导居委会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街道办事处在城管方面的法律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首先,通过对我市已实施的有关城管法规的修订或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城市管理的内容、范围、执法主体,执法体系中的职责分工、执法程序、处罚条款等,明确赋予街道城管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同时,将街道城管队伍纳入公务员系列,使其具有真正的执法权。比如北京市已出台了《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辖区城市管理的行政主体,搞好城市管理是街道办事处的重要职责。因此,街道办事处有权有责,依法参与和主持辖区的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也有权有责,依法协调辖区内所有单位在本辖区内的相互关系,督促辖区内各单位服从并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任务。

其次,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决定》的《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保证“三级管理”尽早落到实处,确保政令畅通,使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真正下移。

(二)理顺体制,下放权力,解决“权”的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关键是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关系到城市管理的效能,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主要是条块分割,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未能有机结合,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清,有利的都去管,无利的无人管的状况

第五篇: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述评

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述评

王志强

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的模式化概括,它们在实现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类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从而清醒的认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势在必行。下面就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三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MES模式

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的缩写,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等。MES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于上个世纪70年代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

MES模式的内涵:

MES模式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Function),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Tasks),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Modular Unit简称 MU)。将全部模块组合成该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Learning Element简称LE)。由此得出该职业或岗位用模块和学习单元表示的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MES的主要特点:

1、培训针对性强,贴近生产实际。由于培训大纲是通过对岗位或职业工种、任务和技能分析而开发出来的,所以培训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及企业的生产紧密相连。

2、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由于该模式将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分解成若干模块组合而成一个培训系统,可以通过增删模块或单元来摒弃在技术上已经过时的内容和增添适应科技发展进步的新内容,从而保证了培训内容的适应性和先进性。

3、内容设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材的学习单元不同于传统的教材。模块比较短小,目标明确。每个学习单元仅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有助于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过程贯穿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培训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学生自学、现场教学为主,因此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5、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成绩固定,时间可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6、对培训指导教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培训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即:教师应既能传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习操作。

7、受过培训的学员动手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较容易就业或上岗。

8、.应用广泛。MES既可以用于职业技术学校,又可以用于企业的职工教育,既可以用于工业培训,又可用于第三产业培训,在企业的职工教育中,既可用于岗位培训,又可用于转岗培训、晋升培训。

二、CBE模式

CBE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可译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或“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开发、流行于北美等国家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CBE模式的内涵:

该教学模式注重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重视及时反馈,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个别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CBE模式的特点:

(1)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及学习计划,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学术体系和学制学时安排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

(2)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CBE中的能力系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

(3)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负责按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各项能力开发模块式的“学习包”——“学习指南”,建立起学习信息室。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按学习指南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采用适合自身基础特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完成学习后,先进行自我评价,认为达到要求后,再由教师进行考核评定。

(4)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管理科学严格兼备。按照企业和职业上的不同要求,开发各种长短不一的课程。可以随时招收各种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学习的方式和时间。学生毕业时间也因人而异。由于学生入学水平,学习方式不同,而且相当程度的个别化,这就要求有一套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如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学习资源室的管理,学生考试、考核的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等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发挥设备的作用。

三、“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的“产学合作”,是美国作为工业教育制度于1906年开始实施的,逐渐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推进完善,目前在日本普遍采用此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与企业内的职业教育交替进行,使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渗透贯通,有效地推进了人才培养。

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合作教学”模式是由企业界与学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原校学习普通教育课程,另一部分时间在企业作实际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内容包括学生的劳动内容、职责、时间、报酬等,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提供劳动岗位并付给一定报酬,同时指派管理人员,让学生在企业学习职业技能。学校派教师到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帮助企业了解学校的要求,以使双方能更好地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

“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它与市场、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合作教学”模式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使学校体制发生了新的变革,使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学校更便于满足企业的要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

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同时,也缩短了技术应用型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加速了科技人员的培养。

四、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长处和不足,选择何种职业教育模式应结合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取长补短使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推进作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要改革,首先要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功能,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通过对上述三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比较,给我们以下启示: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从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看,政府的主导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至关重要。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决不仅仅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一家之责,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有宏观决策层面的政策制度保障,更需要社会、部门、行业、培训机构的通力合作对相关制度政策的落实。离开了政府的主导,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经费投入等问题无从保障,社会、部门、行业、培训机构的通力合作无从谈起。

2、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2010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型人才。

3、改革专业设臵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国际流行职业教育模式都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体系的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更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缩短了教育与就业的距离,真正体现了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宗

旨; 教材都是按企业生产的实际,通过对工作、任务和技能进行科学分析而开发出来的,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

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对职业教育的师资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推动者。

5.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建立统一的学历系统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只具有学历证明作用,如果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另外到其他培训机构或由培训机构委托学校进行职业培训,这实质上是弱化了职业院校的就业培训功能。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格证书体系,保证各职业资格相互间的认可。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

参考文献:

1、《当前国内外流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征》吴必尊

2、《几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刘登高

3、《浅谈国外几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及其给我们的启示》黄正

下载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团队管理理论述评(精选五篇)

    团队管理理论述评(一)[摘要]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客观地说,团队正在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着80年代流行的组织文化所无法具备的功能和......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最终定稿)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一、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

    现代远程教育理论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

    现代管理理论

    戴尔公司的生产管理分析 班级:08物流(1)班姓名:学号:0804041戴尔作为目前全球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领先的电脑公司,其竞争优势之一在于其在全行业中最低的成本结构,而此成本结构......

    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精选合集)

    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 (P304)国际分工是世界秩序的基础。一个国家在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一......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

    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答:根据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城市管理的经验与做法,归纳起来,现代城市管理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城市管理理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现代城......

    浅谈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

    城市化战略与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探索1.城市化的质的规定性目前,在定义城市时还偏重于对人口的量的表征,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这一可计量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