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精选合集)

时间:2019-11-30 21:3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

第一篇: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

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P304)国际分工是世界秩序的基础。一个国家在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P68)

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经济学文献开始关注“分工”这一概念始于17世纪晚期。从18世纪开始,特别是亚当·斯密论证分工几乎是经济进步的惟一因素之后,直到19世纪末,分工问题在经济理论著作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但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分工问题不再是经济研究的主题,而被资源配置问题取代了。这与马歇尔(1920)倡导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有关,马歇尔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了专业化经济概念,这使得经济学的焦点从生产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问题)变成了要素、产品数量与价格的相互影响(资源配置问题)。尽管随后就有扬格(1928)指出马歇尔这样替代是个错误,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问题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后,分工问题才重新开始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的两篇文献对这一回归起到了很大作用,一篇是豪客尔(1956)的,一篇是斯蒂格勒(1951)的。前者唤起人们分清斯密的分工经济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区别。该文指出,斯密的分工经济是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一般的概念:即使没有事前的比较优势,如果当事人关于专业化选择的决策不同,也有可能因为分工经济产生事后生产力的差别。后者延续扬格(1928)的研究,部分区分出了专业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不同。尽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工理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的分析表明,由于新国际分工是一个纷繁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诸多层面的相关问题还没有进入理论的视野,现有的理论范式还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国际分工。对近来有关新国际分工现象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新国际分工现象的重要观点

自从弗洛布尔(1978)的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发表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讨论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

弗洛布尔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与此前旧的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作者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的分析论述道,此前形成的极少数工业化国家从事工业生产,其他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为前者提供原材料,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打破,跨国公司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开始从工业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欠发达国家由此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联的生产部门。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贸易”转向“生产”。

弗洛布尔认为,新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技术进步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2)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的改进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受教育很少的人也可以很快学会;(3)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赫里克(1982)论述的新国际分工与弗洛布尔比较接近。但他揭示出了资本—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改变。他选择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作为国际分工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传统的国际分工占主导地位,基本特征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用制造品换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之后,体现为第三世界国家用制造品换取西方工业国家的资本品。这种改变显然也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展的结果。贝隆(1981)、拉斯蒂(1985)、马斯达帕(1998)定义的“新国际分工”与赫里克基本相同,也是从资本—生产—商品的关系来论述国际分工的新特点的。

(二)“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垂直一体化

在题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所有权的优势》这篇著名论文中,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并没有明确指出垂直一体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但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到,他们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所有权优势提供了准确的预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分工方式,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模式。20世纪80年代晚期后,跨国公司采取垂直一体化方式的FDI开始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了20%,而1996—2000年间,则每年增长了40%(UNCTAD,2002)。

(三)“新国际分工”是“订单制造”(或者“外包”)

罗斯杰把订单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简称CM)称为网络时代的新国际分工。罗斯杰对订单制造的定义是:大型公司把部分(或全部)零件设计、程序工艺、装配设备、后勤、营销渠道、仓储、售后服务等环节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贴发包公司的品牌,承包企业则一般没有品牌。订单制造是IT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亮点,每年达到20%—25%的增长率。根据“技术预测者”的计算,2000年全球的订单制造达到了880亿美元。而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CM从“美国模式”变成了全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CM不限于IT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空间技术等行业都有。订单制造导致了专门从事订单制造企业的产生。订单制造业开始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而订单企业则成为跨国分工网络的载体。

(四)“新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分工对福特制、丰田制分工模式的替代

卢锋认为,分工首先是企业内分工,以始于20世纪初的福特制为代表。[9] 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生产方式是:从大湖附近矿山运来煤炭和矿石,全部过程,包括热处理、制模、铣削、冲压、焊接、抛光、喷漆、总装等数百种工艺,都在底特律的雷格工厂完成。克鲁格曼形象地说,雷格工厂一头吃进的是煤和矿,另一头吐出的是轿车。其次是企业间分工,以20世纪80年代风行世界的丰田制为代表。以丰田汽车为例:这是一种多层次生产方式,总公司只进行最终组装和基本原材料供应;数以百计的企业在第一层:次级组装,大部件生产;数以千计的企业在第二层:单个部件生产;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第三层:工程性服务。此后就是产品内分工,以产品为对象的分工——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这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为发达国家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方便;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契入点,这正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细密化。

(五)“新国际分工”是随资源禀赋变化的国际分工

在《全球化与“更新的”国际分工》一文中,弗朗西斯描述了比弗洛布尔(1978,1980)的“新”国际分工“更新”的国际分工。他认为,弗洛布尔的新国际分工理论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的动态发展,因而认为新国际分工的根本特征是中心国家集聚高技术生产,外围国家集聚低技术生产,而且外围国家越来越被逼到外围。可是,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虎”的崛起否定了弗洛布尔的观点。[10]

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了巨大的增长。他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来说明这一点。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在校生达到3540万,超过了发达国家的3370万。其中技术类在校大学生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发达国家(700万/580万)。技术类大学生在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分布最多,达到460万(其中中国120万,印度100万),而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北美分别只有270万、200万。拉美地区的技术类大学生也达到了140万。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源禀赋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里德尔(1996)的研究,一个国家有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对于这个国家能否参与基于知识的经济活动具有关键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技术类人力资源的增长将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分布决策,使发展中国家卷入新的国际分工。罗尔(2000)和伯曼、马欣(2000)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11]

(六)“新国际分工”是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

格里(1998)将“全球商品链”定义为:一系列企业围绕着一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这一网络将居民、企业、国家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12] 新的企业不断通过整合到这种全球商品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全球商品链条越来越庞大,其作用开始超越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作用。[12]

(七)“新国际分工”是基于跨国公司关系网络的国际分工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跨国公司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13] 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再之,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各种利益的需要而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竞争,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

(八)“新国际分工”是市场价格引导的国际分工演变为跨国公司引导的国际分工

冼国民(1994)认为,主权国家对于要素流动的限制,对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保护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价格机制对国际分工的调节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成长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及其协调机制。[14] 随着传统国际分工部分被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所替代,世界市场机制就被跨国公司的层级管理制所替代。“看得见的手”因此替代了“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调节资源在各国企业之间的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使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转型:在由盲目的市场机制协调的国际分工中,出现了由跨国公司内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予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这样,当代国际分工就成为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包括其他传统类型国际分工的混合结构。

(九)“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性质从“剥削”转向“经济互补”

多杜辛(1993)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尽管18、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不仅个人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分工,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殖民地时代的阴影,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因为害怕“资本主义的剥削”以及受“自立发展”思想的影响,低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机会,拒绝参与国际分工。[15] 在《互补性——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这本书中,多杜辛认为,殖民地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剥削”为特征的,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互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同样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要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国内国外要素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效率。

(十)“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从为国家服务演变成为跨国公司服务

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后工业化》中,伍(1994)从市场功能/企业功能对比这一角度来研究新旧国际分工的对比。他引用了哥德斯丁(1976)提出的这一命题:企业内交换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机制,对市场机制具有某种替代作用,不过前者只能平衡企业内经济,不具备后者平衡整个社会经济的功能。伍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企业内交换”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的一半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近来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使得企业内交换逐渐将市场平衡社会经济的功能弱化了,国际分工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新的国际分工与旧的国际分工相比,减少了传统剥削,增加了经济互补作用,但这是以扭曲所在国的市场功能为代价的。伍认为,跨国公司力量的来源是对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具有控制力,这使得它们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最终将发展为当地政府与其说是参与国际分工,不如说是参与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分工。

二、对新国际分工理论的综合分析

我们注意到,上述研究几乎都论述了新的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有关。盎德深咨询公司的一篇工作论文形象地称跨国公司为“全球网络人”,这提示我们,新的国际分工可能是一种基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分工,而不同的学者看到了网络的不同的部分,从而研究了不同的国际分工。下面的论述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跨国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贸易,通过自己的“国际贸易网络”吸收廉价的自然资源以及推销自己的产品来增加企业利润;而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就开始在第三世界大量复制生产体系,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生产”,通过“生产网络”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价值,这正是弗洛布尔看到的“新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在其他地方复制生产系统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不要对这个生产系统拥有所有权。如果需要,就是“垂直一体化”,如果不需要,就是“外包”。当生产地既可以是国内又可以是国外时,就可以有四种选择:国内垂直一体化、国外垂直一体化、国内外包、国外外包。跨国公司到底选择哪种分工模式,要看哪种模式有利于增长企业利润。这四种分工模式构成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框架。如果跨国公司选择拥有所有权的国外生产,就是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垂直一体化”,这正是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的理论预见的“新国际分工”。如果选择没有所有权控制的国外生产,就是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外包”,这正是罗斯杰(2002)看到的“新国际分工”。这里我们看到,“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16](P25)

跨国公司建立起全球生产网络后,就会谋求生产网络的细密化,以便在全球捕获更多的利润增长点。理论上,从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产品内分工这个分工细化的路径可能产生分工经济,于是跨国公司开始大量采用产品内分工,这正是卢锋(2004)看到的“新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又可能采取四种分工模式:国内、国外垂直一体化,国内、国际外包。可见后四种分工模式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框架)。

上述三种研究都只是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某个单一视角进行观察,因而掌握到的是新国际分工局部的性质。

格里和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的研究视角更大一些。格里定义的“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将观察视角从跨国公司一个特定的价值链扩展到跨国公司的商品网络,发现了新国际分工更多的性质。比如观察到生产网络对于其他企业、国家、地区的分工的整合性。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跨国公司对于这一网络的主动构建性,也没有对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予以足够的重视。孟庆民等比格里更加重视跨国公司在新国际分工中的主动性,可是“跨国公司关系网络”这样的定义过于抽象和宽泛。

上述四种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的分析,弗朗西斯用动态的眼光考察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理性的跨国公司必然随着“当地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全球生产网络,以便动态地最大化企业价值。弗朗西斯看到的原来的附属企业在国际分工链中地位的上升可以看成是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上升。这很可能是跨国公司生产决策的结果:把更高的工序给资源条件更好的企业,选择资源条件更次一些的企业替代它的位置。当然,还可能是附属企业主动采用了新的技术框架,发生了分工地位的跃迁。

上述五种研究更加重视的是新国际分工的“现象”,而冼国民的研究更加重视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分工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社会分工受市场机制的引导,企业分工受管理机制的引导。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时,社会分工的显性地位就被企业分工取代了,这势必带来世界经济联系的深刻变化。只不过,冼国民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更进一步地分析跨国公司的具体生产活动,可以发现新国际分工更加生动的性质。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交易的商品,相对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是卢锋论述的“企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

上述五种研究都是实证的,多杜辛、伍的研究是规范的,用同一种价值标准来判断新国际分工的“好”或者“坏”。

三、启示:新国际分工引发的新问题及亟待研究的领域

上述分析提示我们,“新国际分工”可以概括为“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每一部分都由分工链(或者国际分工或者国内分工)组成,它将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种资源整合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形成一个基于分工网络的共同利益。[17] 总结起来,新国际分工“新”在:(1)新国际分工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2)导致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从“产品在一个民族经济中完成制造的过程”(霍布斯巴,1979)逐渐转变到“不再有民族的产品或技术,民族工业,乃至民族经济”(瑞奇,1991)。

由于产品内分工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笔者提出应该寻求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的理论依据。这里的基本问题是,A国对B国的贸易顺差可能是由于B国(或者C国)跨国公司在A国的子公司通过企业内贸易方式出口引起的,而且A国的顺差反而是B国(或者C国)收入:比如A、B两国最初贸易平衡;A国跨国公司在A、B两国实行产品内分工,分别完成X、Y两部分工序,X是高端价值部分,Y是低端组装部分。A国出口X到B国,B出口X+Y(作为一个产品)到A国,A再将X+Y出售到世界各地。这样一来,海关统计出来的数据是,从事低端生产的B国比A国出口量还多,看似是B国打破了贸易平衡,实则主要由A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内分工引起,而且利益的大部分仍然在A国。不过这里还有诸多问题没有研究,比如如何在理论层面上更新当前国际海关统计通行的原产地规则赖以建立的传统分工、贸易理论,等等。

产品内分工极大加剧了企业内贸易,FDI可能不再是在全球寻找比较优势从而促进资源的全球最优配置,而是试图利用企业内贸易谋求躲避国内税收、转移国内利润、避开国内外汇管制、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这应该引起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第二篇: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

姜爱林 任志儒

(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2)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有:生态城市管理理论,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城市营销理论, 经营城市理论, 城市竞争力理论和数字城市理论等等。现代城市管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关键词:城市管理;理论;评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6)-03-052-0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多功能的、有活力的、宜居的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管理者和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城市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试图对近年来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几个城市管理理论热点问题加以梳理评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或借鉴。

一、现代城市管理的若干理论 1.生态城市管理理论

城市生态思想在城市形成之初就已有所体现。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从而刺激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

1916年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发表《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著名论文,对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性作用。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居住区的项目,指出城市是个以人类为活动中心的人类生态系统。此后,城市生态学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城市为对象,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探讨其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生态学机理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去。城市生态思想体现在以下一些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中:(1)生态位原理。城市生态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人们总是趋向生态位较高的城市地区,这种心理和行为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3)食物链(网)原理。城市资源的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延伸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同时,该原理更重要的启示是: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承担自身对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环境承载能力原理。[1] 基于城市生态思想的城市管理理论也是循着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发展的,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通过协调和疏导维持经济、社会、自然这三个亚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稳定状态,支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2.新城市主义管理理论

20世纪60到80年代,伴随着美国大城市人口大批向郊区迁移,城市空心化日益严重,西方学者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新思想。新城市主义的特点在于强调传统、邻里感、社区性、场所精神、全面、整体、有机、持续发展,主张恢复城市人文价值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新城市主义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2] 尽管新城市主义的本质是城市规划理论,但它对城市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要启示。基于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管理思想强调在城市管理中要体现对人的尊重,注重人的感受,重视培养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提升城市对人的吸引力,通过对人的聚集与合理配置来保持城市的发展活力。这种管理思想一方面实现了城市环境对人的关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本身的魅力。[3] 3.城市营销理论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西方国家的一些城市在近一二十年来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城市财政、大量的失业、收入下降、投资减少等经济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城市营销的概念浮出水面。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特勒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营销”的理论,使之正式独立成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城市营销的思想强调的是通过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的整合来满足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的需要,从而产生价值。在这一理念基础上,城市营销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以及依附于城市本身的某种品质、意象、文化视为“产品”。为了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对这些“产品”进行形象和服务组合设计。其营销对象是市民‘来访者、现有和潜在的未来投资者以及外部竞争的都市;其目的是引进产业、居民,留住原有产业和鼓励原有产业的扩张。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引进投资来加强其活力,通过引进企业和居民来降低城市公共物品的平均成本。[4] 基于城市营销思想的城市管理就是要将城市可提供给营销对象满足感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包装整合,以营销的思想促进旅游业、吸引投资、扩大原有产业,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继而促进城市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城市营销本身属于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其目的与所有营销行为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着多种功能的社会经济单元,对它的管理固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对城市各项功能和价值的实现。4.经营城市理论

经营城市这一理念是在我国诞生的,大连市于1993年率先提出了要经营城市,1998年9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今后城市现代化建设要走经营城市的新路,经营城市的概念首次在公开的会议上被正式提出。这一思想在近十年发展中获得了理论界和城市管理者的逐步熟悉和认同。

学术界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对经营城市的准确定义,一般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种是将经营企业的观念移植到城市中来,通过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将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加以整合包装,作为产品来经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观点其实与城市营销的思想差别不大。另一种观点是强调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实现对城市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城市竞争力并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多元化,即放弃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管理城市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5] 概括来讲,经营城市就是要转变政府观念,将政府角色由事必躬亲的参与者转换为场外的管理者和守护者,制订对城市功能和区域角色的战略定位,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城市资源的集聚、整合与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作用,实现城市价值。目前在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提出了要以经营城市的思想来发展城市,其中不乏实践成功者,因此可见基于经营城市的城市管理思想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5.城市竞争力理论

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在科学的制度安排下集聚、整合自身及外界资源,把握区域经济定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能力。对城市竞争力内涵的阐释不尽相同,倪鹏飞、宁越敏等学者主要从资源吸引、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竞争力,姚士谋等则着眼于城市为居民提供的生活质量,其他诸如财富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观点也都对后续研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6] 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管理就是将提升城市竞争力作为管理工作的任务,在分析明确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五个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实际管理工作者而言,城市竞争力这一系统概念为管理工作提供了引导性作用,其较为明确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6.数字城市理论

数字城市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之后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并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PC技术(遥感UC、全球定位系统ATC、地理信息系统ABC)、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本质上讲数字城市属于一种技术手段,它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解决方案。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使得城市管理决策效率大大提高,通畅的信息流动路径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城市整体运行效率。[7]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管理较以往的方式提高了效率,但是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的内容上,更多地停留在技术理性层面上,如果能够与其它城市管理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则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评析与展望

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向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且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理论发展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

首先,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多是围绕着城市管理中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种思想展开的论述,缺乏系统性的观点,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研究,很多还停留在条条块块的技术层面上,没有能上升到综合的、宏观的角度。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它本身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应该本着系统的、多层面的角度去看待,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的研究上升到更高的科学层面上。

其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性联系还不够紧密。城市管理学科的产生是在城市规划、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共同促进之下完成的,而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城市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多是循着某一门学科的着眼点和研究方法展开的,比如有些理论单单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作出的扩展,有些则完全停留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层面上,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可能导致将城市管理局限于某个学科的附属地位,而忽略了它本身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更多的综合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兼收并蓄,经过消化处理形成一套以城市管理为中心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再次,当代城市管理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的定性分析层面上,缺少规范的定量分析方法。数学是经济管理理论界公认的规范且有效的分析工具,虽然泛数学论的倾向已经在经济管理理论界受到抨击,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对数学工具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完整而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加强理论本身的可扩展性和可传授性。当代城市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利用数学工具说明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有待进一步深入。

此外,当代城市管理,尤其是我国的城市管理,理论研究有余,而实证研究不足。管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理论成果是实践工作的有效指针,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必须依靠对现实现象的不断观察、分析、总结来完成,也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够印证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做到去伪存真,促进城市管理论的健康发展。

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城市管理的研究必将呈现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将成为城市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城市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丰富必将为推动我国城市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注释:

1.景星蓉 张健等: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城市问题,2004,(6)2.胡刚 姚士谋等:“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创新,规划师,2002,(4)

3.刘昌寿 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2,(1)

4.隋鹏飞 国晓丽等:经营城市与城市营销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4,(9)5.徐惠蓉:国内经营城市观点概述,现代城市研究,2004,(7)

6.于涛方 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城市规划汇刊,2004,(6)7.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现代城市研究,2001,(3)

Review on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Jiang Ailin Ren Zhiru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with great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re: Ecological urban management theory, new urban doctrine management theory, urban sale theory, managing urban theory, urban theory of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digital urban theory etc..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have promoted urban management science develop to deeper and higher level.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ages.On the present urban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urban management,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re enough a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es are scarcity.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es of urban management must present the tendency of further synthesizing and systematizing.Key words: urban management, theories, comment, prospect 收稿日期:2006年8月25日

作者简介:姜爱林,博士后,哈尔滨商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第三篇:天堂伞ERP新理论论文

ERP新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

ERP新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在企业中的应用,给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了若干冲击和推动。文章以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为例,介绍其在采购与付款流程控制上的成功经验,并对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ERP新环境;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业务

[正文]

一、ERP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ERP的核心思想

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所谓EB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20世纪90年代,ERP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接过了它的前身MRPⅡ手中的接力棒并扩展了MBPⅡ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突破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融合了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与信息产业的最新成果,创造了“管理+IT”的奇迹。ERP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还是一种管理思想。因为信息技术只能是一种手段,其本身不会创造任何东西,更不能变革企业管理。

(二)ERP的特点分析

ERP的特点有:一是使组织的主要业务流程集成化和自动化;二是在整个企业组织内共享数据和业务活动结果;三是在实时新环境下产生和获取数据。从管理思想而言,ERP系统包含了JIT(准时生产)、SCM(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等理论。从管理的范围而言,ERP包含了会计、财务、生产、产品质量、销售、库存和人力资源等模块。一方面,它既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维护、财务、成本控制、决策支持、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SCM模块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这种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从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从适用性上看,ERP的使用范围由原先的制造业扩展到高科技、航空与国防、钢铁冶金、零售业、金融服务、消费品、医疗卫生、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产业等新领域。

二、ERP新环境下采购及付款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ERP新环境下,采购及付款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目标是:

1、保证采购物料能及时满足生产或销售需要;

2、保证采购活动的合法性和经济性;

3、保证付款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保证采购过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分析和处理异常状况。

(二)在ERP新环境下,内控体系运行的原则

1、职责分离、互相牵制,对不相容的管理或业务岗位进行严格分离和合适授权;

2、根据ERP的特点,保证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三、ERP在我国实施现状分析

ERP在我国的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先期应用主要立足于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内的引进。当时主要是MRP的试验应用,由于ERP管理软件和计算机技术尚待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市场竞争新环境还未形成,应用效果并不太理想。近期随着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确立、国内软件企业的推动、国际竞争的加剧,在我国掀起了应用ERP的高潮。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企业实施ERP的动机具有多样性:约70%的企业选择ERP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0%的企业是为了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管理思维;5%的企业为提高企业员工士气;还有5%的企业仅仅为提高企业形象。然而,ERP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人想碰又不敢贸然伸手,目前ERP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在过去的10多年中,我国企业投向ERP(包括MR-PⅡ)的80多亿元资金有80%左右不见成效。为什么企业使用的ERP失败率如此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ERP系统的导入对企业传统营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冲击是根本上的、全方位的、深层次的。ERP的实施绝不只是一项计算机工程,而是涉及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理念更新的艰巨的管理工程。据调查资料显示,90%以上的“企业当家人”均坦言从未预料到ERP项目的引进竟会给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和挑战。决策层思想上准备不足,员工培训跟不上,管理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组织与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调整,ERP项目尚未实施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隐患。决策人引进ERP的初衷是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但当发现ERP的引入会对企业既定的管理体系和利益结构产生冲击,尤其是当ERP管理触动某些核心人物的利益而遭到各种阻挠和抵触时,决策人要么缺乏应对的心理和准备,要么因种种利害关系的平衡而不得不将ERP闲置在一旁,不了了之。耗资巨大的ERP系统成了“聋子耳朵”或“面子工程”。这种现象在大型企业尤为突出。大型企业组织机构复杂,管理层次较多,因而改革的难度就更大。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实施ERP项目的相对较少,且中小企业中制造企业所占比重较高。

四、以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为例对其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广告伞、礼品伞、晴雨伞、沙滩伞等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该企业集团实行集权管理,由集团总部集中管理全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资金。集团为了改善经营管理,于2004年上了SAP的ERP系统,采用了财务、成本控制、销售管理、物料管理这四个模块,从而使企业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管理增值。因此,本文以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为例,介绍其在采购与付款流程控制上的成功经验,并对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一)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流程分析

就采购与付款环节而言,该集团将采购中心分为三个部门:开发部、业务部和综合部。开发部负责新原料、新供应商及供应商的评估管理;业务部负责订单的分配(在采购平台上进行竞价、招投标来分配订单)、订单跟踪到货及采购合同的签订;综合部负责订单制定、请购单初审及付款请款。具体的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为:

1、请购

ERP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物料需求管理。在ERP系统下,只要生产排程和物料主数据正确,请购计划的分解就可实现。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的不稳定,企业的采购也不能完全依赖ERP,许多环节还需要人的管理加以解决。

按照天堂伞企业公司的特点,请购单分为三类:一般物料请购单、特殊物料请购单和部门物资请购单。一般物料请购单是根据正常的销售计划结合库存情况推导来的。特殊物料请购单是据供应商供应能力和供应价格变化、营销活动需要等产生的。这一类计划根据计财部季度销售回款计划、品牌策划部产品升级换代和促销活动规划、科研中心配方更换信息,并综合考虑产品销售状况、物料采购状况等因素制订。这一类物资需求计划对此类销售型企业而言,金额大、弹性强,与企业的战略紧密相关。该集团目前由计划配送部负责每季度和针对重大节假日召开特殊物料准备计划例会,提出特殊物料准备计划草案(以产品品种和数量形式),经与会部门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制订特殊物料准备计划,并以《会议备忘》的形式传递与会部门,上报集团CEO。对于由办公部门、固定资产需用部门提出的请购单,则由部门负责人、资产主管部门负责。所有的请购单均由综合部完成请购单的初审,并按物料进行分类、整理。

2、选择供应商

这一环节关键是要做到信息公开,评选流程的公平、公正,其中价格又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在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与采购有关的询比价、核价、竞价及招投标工作由采购中心业务部组织在电子采购平台上进行,采购中心主任助理和审计部对日常询比价、核价、竞价及招投标实行管理和监督。网上竞价或招投标物料价格均需采购中心主任签字确认,这种方式基本可以做到透明、公正。

同时采购中心开发部还实行了供应商定期考核的制度,以系统提供的各项指标分析表和相关检测部门提供的物料质检分析报告为主要依据。采购中心开发部设定评分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并输入系统,生成《供应商评估报表》,将《供应商评估报表》作为选取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标准。

3、签订订购合同 采购中心业务部与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供应商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价格供货,各种运费等费用都包含在采购合同之中。财务人员将合同资料、订购单录入ERP,订购单或合同是ERP中收货、付款的原始依据。

4、验货入库

对企业而言,验货入库关键是要保证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仓库保管员先将送货品种、数量等内容与订单所列内容进行核对,然后开具手工入库单、质检入库通知单,质检人员验货后,出具质检报告;对于合格物料,保管员将质检报告和质检入库通知单一起传递给记账员;如是固定资产,在资产管理模块中做收货;非固定资产,由财务系统中做收货。对于不合格物料,保管人员可根据质检人员的确认当场拒收。

由于集团新投资的产业暂时未上线,其业务处理相对较麻烦。对于这种情况的采购方案是由采购中心综合部在下订单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将订单清单分不同工厂将数据电子邮件发给相应的产品供应中心工厂的收货人员。产品供应中心收货人员严格按照发运计划进行收货,在收货后及时在订单中对数量进行记录;每周三、五下午5点30分上传人库并匹配订单的数据给采购中心综合部,由采购中心综合部及时在系统中将入库数据与订单匹配。同时采购中心综合部在物资供应系统中进行订单匹配,并以书面形式将未完成采购申请情况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传递到计划配送部,计划配送部据此和工厂物料库存、生产需求情况制订下期采购计划(采购申请)。

5、发票校验

发票校验主要是为企业会计记账提供依据,ERP中的会计记录是自动生成的。只要基础设置正确,一般不会出现错误。由企业集团采购人员(月末)统计汇总需要开票的入库单,向供应商索要发票,然后将入库单和发票提交给财务会计部,财务会计部核对入库单、发票单据是否匹配。目前这一控制是在系统外进行的,财务人员如果发现发票不合格,则退票给采购中心综合部,采购部门应及时要求供应商重新开票。校验无误后在ERP系统中输入发票,系统自动实现应付账款的记账。同时该企业集团要求财务人员在收或退相关入库单、发票时要与采购中心相关人员办理票据的交接手续,入库单、发票等单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由财务会计部完成。

6、付款

在我国,银行系统并没有与ERP完全集成,因此完全意义上的自动付款是无法实现的。采购中心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应先进行发票校验。发生支付业务时,先由请款部门经办人填制请款单。财务人员根据部门预算,进行审批。

银行出纳在经办付款业务时要检查手续是否齐全、请款单上的收款人名称、银行账号等项目。ERP系统中已经存在的涉及供应商、客户类的账号,银行票据系统可直接调用。并由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同步维护,银行出纳付款前应检查银行票据系统与ERP系统的账号数据已同步更新并保持一致。所有供应商、客户的账号原则上应只有一个活动账号可以使用,有关账号的变更应取得该单位书面的有效盖章确认函并经企业集团相关部门认可,不使用的账号应予以冻结。

付款经办后,付款票据交由制证会计进行记账处理。期末由指定会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落实、跟踪未达账项。

(二)天堂伞企业有限公司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风险分析与内部控制设计

在我国与上述企业类似的日化企业有很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类企业虽然采用了ERP,但仍然存在固有的风险,同时ERP也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

1、从请购环节来看,企业的计划依靠ERP,但是市场新环境又决定着他不能完全信赖于ERP,对特殊情况还需要高层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介入。同时ERP的计划分解还需要确保物料主数据和生产排程等基础数据的准确。

2、从选择供应商环节来看,即使有电子平台,供应商的评估、选择、谈判、合同的签订等各个过程还需要用制度加以规范。ERP内供应商的资信、到货率、银行账号与供应商的评估、付款直接相关,供应商主数据也需要专人进行维护。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财务处采购会计要对采购文件中的各因素进行最终审查,确认其符合规定后方能支付预付款;如果是采购结束后才支付款项,采购会计必须参与采购计划的审核和付款计划的签订。在这点上,该企业集团财务人员在合同签订中的付款审核与监督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若采购部门的付款计划与财务预算不符,企业可能会发生现金危机。

3、从验货入库来看,实现了收货员、验货员与记账员的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可能发生的舞弊。在ERP内部,相关的采购单也会进行自动检查,当差异超过了预先设置的容许界限时(即有关的交货日期和数量)将会被拒收。只有实现了不相容职责分离,这一环节的风险才会降低。

4、从发票检验来看,发票是企业付款的依据,ERP会自动根据发票生成应付记录。该公司由财务人员在系统外进行入库单与发票的匹配,然后输入系统。这一步骤也可以设置在系统内,在财务会计过账环节加以控制即当发票与订单一致时才能过账,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设置。

5、到达付款时点时,供应商会主动催款,企业也可在系统内设置预警。该公司设立请款控制,由财务人员对部门预算和付款要求核实后给予批准。出纳依据ERP中的供应商信息,银行转账付款或签发票据。这里供应商账号信息的维护又成为了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会计人员依据付款单制单,为了确保业务的准确。建立企业银行间、企业供应商间的对账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ERP新环境下采购及付款的关键控制点

由上分析可看出,ERP系统新环境下的采购和付款环节,应该设置以下关键控制点:

(1)授权:可以接触采购流程的每一个人员均需要根据内控要求设定其对ERP系统的操作权限;候选供应商信息的录入须得到对数据库的操作授权;订单输入后的修改必须得到操作授权;财务部门对关键数据或凭证的业务操作应该由具有相应职责和权限的人员进行;

(2)审批:手工请购单必须得到审批核准;实体付款必须得到审核批准;

(3)验收:验收部门须严格按照订单和质量标准验收所收物料;

(4)监控:各部门管理人员应随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收到ERP系统自动发出的错误报告或异常情况信息应该及时处理。

六、小结

ERP系统的网络应用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各个不同业务模块之间信息的即时传递,可以使企业的内控体系实时反映运营状况。ERP网络新环境的这个特点,具备了实时控制的思想,针对各个关键控制点设定的实时控制手段使企业从传统的发现问题、事后补救,发展成在业务运行中进行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网络新环境自身的安全性也同样脆弱,任何对企业内部网络系统的破坏都可能会给企业的运作带来严重后果。企业在网络安全上会面临各种控制难题,需要制订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防范。

总之,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将会对其内部控制体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ERP的应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软件系统及其网络的使用,还应该配合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特别是内部控制体系质量的提升才能体现其应用价值。企业内控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根据ERP新环境的变化进行各种调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新环境下内控体系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ERP项目实施的成败。在ERP新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将是企业管理活动关注的焦点,是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效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控,革扬《MRPⅡ/ERP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9

2、《企业资源计划》(第3版),广东经济出版社,ISBN978-7-80728-206-8

3、柳中冈著作《ERP、MRP管理技术》,深圳出版社,1998,02

4、罗鸿,ERP原理设计与实施,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

5、陈启申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

第四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制约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到了世界市场上才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决定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不是一国之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要有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以稳定的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国际贸易商品的价值实现也不同于国内商品。

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获利:

绝对成本理论:

由亚当·斯密在1776念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他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分工。用生产成本来判断一国的某种商品是否便宜。每一国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产生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其中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总之,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利益。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进步性:绝对成本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证论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局限性: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证论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比较成本理论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

积极性: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原理是“两优则其重,两劣取其轻”。

科学性:

1.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的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的生产者不仅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反而可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3.国际贸易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在一定范围之内,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局限性:

1.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劳动价值论不彻底,未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结果。)

2.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的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想: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

论证: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941)

假设条件下,自由贸易

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

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报酬理论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裕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科学性:1.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理论上有所创新

2.将李嘉图的各析扩大为总量分析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属比较成本范畴

局限性:1.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2.没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没考虑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

2..要素非同质论

3贸易壁垒说

4需求偏向论

积极性:推动二战以后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研究更接近现实,使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理论:

1.技术资源说(美国的经济学家波斯纳1959年提出技术差距论)

2.人力资源说

3.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4.信息要素说

技术差距图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第一阶段:创新国(比如说美国)对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第二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

第三阶段:外国产品唉出口市场上进行的竞争时期

第四阶段:在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科学性: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的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战略等有着重大影响。

意义: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相对于国内较为先进的产业,还要加强创新,吸引跨国公司前来设立研发中心。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间贸易: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产业内贸易: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产品特点:1.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

2.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衡量:(1)从某一产品i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Ai

在0-1之间,A越接近于1,产业内贸易越高

A越接近于0,产业内贸易越低

(2)从一国角度来看,Ai

在0-1之间,A越接近于1,产业内贸易越高

A越接近于0,产业内贸易越低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①一些原因

②A.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961年提出)

基本论点:

Ⅰ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Ⅱ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

③综合众多经济家的观点从供需方面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a.从供给方面:垄断竞争条件下,造成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垂直差异、水平差异)b.从需求方面: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各类的消费需求形式常常有部分相重叠

B.市场结构论

用市场结构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内部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产业内贸易与公司优势:

公司的特定优势主要有两类(知识资产优势、规模节约优势)

总结: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消费者层次结构)

公司内贸易理论

公司内贸易即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的发展:①公司内贸易双方都处于共同所有权控制之下②进行交换的市场是跨国公司内部市场③交换的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制定的转移价格和调拨价格④从其交易内容看,公司内贸易的商品绝大多数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产品

公司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内部化理论(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家科斯在30年代提出 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系统阐明)

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跨国国内公司实行市场的内部化。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能获得的利益

⑴内部化能够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

⑵内部市场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通过差别性定价的策略充分地掌握市场力量 ⑶内部化通过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内部供需安排可以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

⑷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消除知识资产在市场转移中的各宗不确定性 ⑸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方式,可以产生很大利益

垂直一体化理论

指两个相邻的生产阶段被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垂直一体化之后,生产阶段的外部市场交换关系即转化为内部市场供求关系。相邻的生产阶段常处于不同的国家,这种垂直一体化便导致公司内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格局(水平型、垂直型、水平与垂直交换型)

启示:培育和壮大跨国公司,为其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成为广大发展中国中国家适应公司内贸易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国际贸易分工地位的必要举措。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创新机制进行论述。

四个基本要素:1.要素条件因素自然资源(基本因素)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推进因素)

2.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3.需求因素

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两个辅助因素: 1.一国所面临的机遇

2.政府所起的作用

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

要素条件国内需求

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区别:从静态的比较优势到以竞争、创新为基础的动态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联系: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往往同时作用于一国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课互相转换

3.两者都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意义: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新理论的简评:

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贸易情况,对比较成本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和改造。“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篇:团队管理理论述评

团队管理理论述评

(一)[摘要]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客观地说,团队正在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着80年代流行的组织文化所无法具备的功能和无法比拟的作用,并把组织文化理论朝纵深方向推进了一大步。团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组织采用团队管理的原因要从两方面考察。2.维持一个团队有效运转必须具备四个相互关联的条件。3.团队的领导有两类:先锋型领导和赤字型领导。4.团队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授权。5.决定团队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积极因素有两个:社会认同和社会表现。6.成功的团队管理关键在于尊重。7.团队的有效运作需要成员间的技能互补、角色分工。8.团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团队领导究竟采用哪种领导模式,与一个团队成员的人性假设相关。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应当倡导、支持和利用团队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团队管理需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中经评论·北京)自90年代以来,信息和知识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理论界重视,组织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组织内部条件的日趋复杂,使团队(Workteam Or Teamworking)也成为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客观地说,团队正在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着80年代流行的组织文化所无法具备的功能和无法比拟的作用,并把组织文化理论朝纵深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一、团队及团队管理的基本内涵

斯蒂芬·罗宾斯(1994)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这一定义突出了团队与群体不同,所有的团队都是群体,但只有正式群体才能是团队。并且正式群体分为命令群体、交叉功能团队、自我管理团队和任务小组。后来(1996),他又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度信息共享,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有时消极),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

桑德斯特洛姆·戴穆斯(1990)则根据四种变量,即团队成员与组织内其他成员差别化程度的高低、团队成员与其他成员进行工作时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团队工作周期的长短以及团队产出成果的类别,把团队分为四个类型:建议或参与式团队、生产或服务团队、计划或发展团队、行动或磋商团队。

斯蒂芬·罗宾斯(1996)根据团队成员的来源、拥有自主权的大小以及团队存在的目的不同,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问题解决型团队(Problem-solving Team),组织成员往往就如何改进工作程序、方法等问题交换不同看法,并就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问题提供建议,不过它对调动员工参与决策过程的积极性方面略显不足。二是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managed Team),这是一种真正独立自主的团队,它们不仅探讨问题怎么解决的方法,并且亲自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工作承担全部责任。三是跨功能型团队(Cross-functional

Team),这种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来到一起之后,能够使组织内(甚至组织之间)的员工交流信息,激发新观点,解决面临问题,协调完成复杂项目。

英国的管理顾问、网络研究专家威廉斯,根据他本人工作经验,后来又把团队区分为团体和工作队,并提出“团体--工作队连续流”理论。他认为:连续流的一端是一类个人的松散联盟,他们不太需要合作,不用做出太多的集体决定,没有也行(当然有更好),另一端则是紧密结合的工作队,他们的成绩完全取决于相互之间能否有效合作,是否紧密结合。任何工作团队根据其相互依赖程度和共性程度两个因素的不同,均处在连续流两极之间的某一位置。

威廉斯还归纳出团体与工作队的差别之处:第一,关系期望。工作队相对于团体而言,对成员表现在参与、投入、合作或支持等方面的期望较高,要求也较为严格。在工作队中,每位队员期望自己做到而且别人对自己也做到是完全合法的,而在团体中,彼此间只是共同和睦相处,相互支持合作比较少。第二,沟通结构。工作队相对于团体而言,有着更为复杂的沟通结构,对于信息交流、集体决策、开放程度要求都比较高。第三,运作方法。因为工作队成员间相互依赖程度高,工作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格外关心共同工作的运行方式。第四,亲近程度。在工作队中,同事间相互了解得多,依赖性强,从而个性特征难以显露。而多数团体成员彼此间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独行其事。

作为一支高效团队,斯蒂芬·罗宾斯(1994)认为它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所包含的重大现实意义;二是相关的技能。团队成员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良好合作;三是相互间信任。每个人对团队内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四是共同的诺言。这是团队成员对完成目标的奉献精神;五是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间拥有畅通的信息交流;六是谈判的技能。高效的团队内部成员间角色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要求团队成员具有充分的谈判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高效团队的领导往往担任的是教练或后盾的作用,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试图去控制下属;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既包括内部合理的基础结构,也包括外部给予必要的资源条件。

二、团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组织采用团队管理的原因要从两方面考察。从个人加入团队的原因看,主要是为了获得或实现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及实现目标的需要;从组织采用团队的原因看,一是创造团结精神;二是使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进行战略性思考;三是提高决策速度,团队能够促进员工参与决策过程,有助于管理人员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四是团队员工组成的多元化易于产生新颖的创意;五是提高业绩,团队能够提供更好地利用雇员才能的环境,且比传统的部门结构或其他形式群体更灵活,反应更迅速。卡特森伯奇和斯密斯甚至认为:如果一位主管人员的目的在于领导充满活力的组织,那么,他就必须放弃事必躬亲的方式,应该建立起允许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经营结构和系统,即团队。团队在最近20多年来,成为美国企业的主要运作方式,包括世界著名的圣迭戈公园(Sandiego Zoo)也按此进行组织重构。

2.维持一个团队有效运转必须具备四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一是团队内必须充满活力。活力可能通过员工创造性的主动发挥、员工出成就的高度热情、员工和睦相处的精神氛围体现出来;二是团队内必须有一套为达到目标而设置的控制系统;三是团队必须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技术专业知识、关于运作

方法的知识以及政治知识;四是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影响能力。特别是团队里要有那样一小部分人,他们不仅在团队内部有影响力,而且对团队以外的更大范围内有足够的影响力。

3.团队的领导有两类:先锋型领导和赤字型领导。前者往往会身体力行,试图通过榜样的力量灌输给团队成员同样的品质。后者强调的是领导的作用要善于根据薄弱环节进行补差。团队欠活力,他就提供活力,团队欠控制,他就提供控制。前者强调对先有资源进行激发,后者强调为团队成员提供发挥才智的空间;前者突出领导对团队要求些什么,后者突出团队对领导要求些什么。

4.团队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授权。授权是9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思潮,它强调赋予部下更多的职权去充分调度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活动。从根本上说,团队工作的主旨就是委托与放权。不过,授权对传统的上下级关系理论也会提出挑战。所以,一个普通的团队领导者必须经常性地在权力下放与权力控制、指令式风格与协商式风格之间作出分析、判断、比较、抉择。以团队为基础的管理结构并不是指简单地摆脱权威体系的束缚,领导者更主要的任务是学会改变组织内权力的运用方式,改变对员工的评估标准体系。

5.决定团队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积极因素有两个:社会认同和社会表现。社会认同与人们习惯于用“他们--我们”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世界有关。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圈子,而与“他们”相区别也往往愿意为自己能够从属于某一公司而感到自豪,能够确实为自己的组织做出贡献感到兴奋,这就是社会认同的心理机制。社会表现指的是工作团队中的成员会分享一种共同拥有的信仰和准则,并恰如其分地调整自己的爱好与行为,使其理性化。应当说,从传统的等级制组织结构到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结构的转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摆脱了权威的束缚,而是对组织内权力运用方式、传统官僚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

6.成功的团队管理关键在于尊重。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特定团队内部的每个成员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否则,一个团队无法运行或走向解散。二是组织的领袖或团队的管理者能够为团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基调,确保团队成员有一种完成工作的自信心。优秀的团队内部往往有一种清醒的专门小组意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在其成员之间培养和确立了某种专门化的信念,因它能够帮助他们在组织内有效地工作,并且,人们只有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技术和能力,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彼此对组织的全部贡献,团队共同的工作才能比这些人单独工作更有效率。

7.团队的有效运作需要成员间的技能互补、角色分工。团队内同时有三种不同技能的人:一是需要具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二是需要具有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建议,并权衡建议作出比较性选择的决策技能的成员;三是需要若干能够协调解决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的成员。无论何种类型的人过多,另两种人过少,团队都无法发挥其绩效潜能。高效率的团队,应当高度重视给员工适当地分配不同的角色。人们在团队中喜欢扮演9种不同的角色:创造--革新者、探索--倡导者、评价--开发者、推动--组织者、总结--生产者、控制--核查者、支持--维护者、汇报--建议者、联络者。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能承担起任何一种角色,但非常愿意承担的只有两三种。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要充分注意到个体能够给团队带来最大贡献的个人优势,并使工作分配与团队成员偏好的风格相一致。

8.团队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具备这

样的特点:在团队风气上,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支持在可接受范围内进行不同的试验;在成员的忠诚程度上,人们愿意留在团队,共同拥有价值观,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在成员合作方式上,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坦诚交流,互通信息。类似这样特点的团队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才能形成。公司领导必须在组织上为团队建设提供如下支持:一是明确团队的目标;二是给予一定的资源,三是提供可靠的信息;四是不断地培训和教育;五是定期信息反馈;六是技术及方法的指导。

三、团队管理理论简评

1.团队领导究竟采用哪种领导模式,与一个团队成员的人性假设相关。我们知道,管理学界曾有过“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决策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等不同假设,不能武断地说哪一种人性假设理论比另外一种更好。因为处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不同人性假设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上述团队领导的先锋型模式和赤字型模式分别基于特定的人性假设。先锋型领导模式往往认为下属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愿或不敢承担责任,需要领导为其提供相应的方法指导;赤字型领导模式往往认为下属具有非常强烈的创造欲和成就欲,勇于或敢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性任务。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知识更新的加速化倾向日益凸现,赤字型领导应当成为一种首选模式,注重去培养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承担更为艰巨的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成为赤字型领导必须会要求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企业的基层管理者们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经营实践者角色到充满进取精神的企业家角色的转变,中层管理者们必须实现从行政管理者到支持辅导型教练角色的转变,高层管理者们则必须实现从资源分配者到制度建设型角色的转变,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贡献是组织提供一种视野和活力。这也是缔造个性化公司(Individualized Corporation)的要求。

2.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应当倡导、支持和利用团队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一个积极的、运转灵活的团队不但非常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标体系,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与组织的其他部分保持友好的交往关系。一般而言,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往往易于接受新的工作方式,此时,倘若企业主管人员还能做到与这样的团队进行必要协商的话,团队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展现。福特公司于80年代就已经把团队管理模式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过程(TQM)之中。因为像TQM、质量圈等活动的共同点是,强调管理层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并实施他们的想法,员工完全可以通过团队这种有效形式展示自身才华。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全面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质是工作的改进,而员工的参与是改进工作过程的关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管理人员鼓励员工共同分享价值观念,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去做。事实上,生命型公司所依靠的就绝对是一种暗示的成员契约。没有这种契约,就不可能有公司可持续的发展保障。

3、团队管理需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团队赖以运行的组织文化是团队工作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效率团队一个很大特点是信任(trust)。一是团队成员间相互的高度信任,即团队成员必须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事实上,信任往往是脆弱的,它需要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信任”具有五个维度:正直、能力、一贯、忠实、开放。就信任关系而言,五个维度的重要性是相对稳定的,通常顺序为:正直>能力>忠实>一贯>开放,而且正直程度

和能力水平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两个最关键特征。二是管理者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主要表现为组织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包括决策过程中所体现的高度公正、公司管理过程中所体现的共同参与以及各阶层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等。为此,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支持团队建设的、开放性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既能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开发自身技能,建立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自信心,又能接受来自基层对上级管理者制定的战略方案、管理模式的种种质疑,容许团队成员工作中的失败,进而达到团队成员创造性潜能的最大释放。

下载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论文(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

    (最新版)国际市场营销策划书分工

    1. DHC发展背景 2. 制定市场调研问卷-----包括设计、回收、数据分析(2人) 3. 进入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企业 内部、产品、顾客、......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涵义与内容述评

    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涵义与内容述评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出现新的不可持续问题,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不断追求的共同愿望。政治、制度、科技、经济往往成为人类寻求解决可持......

    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12 14:51:00 ]作者:蒲德祥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

    《国际分工与大学生就业》观后感.

    《国际分工与大学生就业》观后感.正如郎咸平所说的,本科是通才教育而不是专科教育。要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哲学,那么这些学问跟就业关系不大,这就是通才教育的本质......

    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虞小平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0444 (2001) 06- 0054- 03 国际贸易分工......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演变和述评

    【摘要】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归纳了企业战略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其演变过程,并对主要战略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对比和评论。 【关键词】企业战略战略管理战略联盟企业发......

    第二题 述评泰勒的课程编制理论

    复习重点(2011-6-8) 1、你怎么理解课程的概念? 2、述评泰勒的课程编制理论。 3、试述设计课程目标的原则。 4、多尔认为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