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转移视角下的学术论文老化与创新研究[范文模版]
知识转移视角下的学术论文老化与创新研究
索传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书情报工作》2014 年第 5 期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研究获得快速发展,SCI论文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标志论文质量的单篇论文的平均被引数却居于世界第124位[1]。学术论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创新性[2],所以我国学术论文的质量与创新度亟待提高。学术论文评价是科研管理、编辑学、科学学、图书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以往学术评价的研究角度主要是期刊等级或论文的引证情况,对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关注较少。科研管理和编辑学等领域的少数专家对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或创新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如文献[3]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词的创新度评价方法;文献[4]提出从参考文献的角度评价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但很不全面和系统,不能指导实际的评价。
相对于学术论文创新研究比较冷清的局面,文献老化研究相对较早、较多。1944年,C.F.Gosnell提出了文献老化“半衰期”的概念[5]。1960年,R.E.Burton和R.W.Kebler提出了共时法半衰期测度的方法[6]。1971年,D.S.Price提出了测度文献老化快慢的P指数[7]。文献[8]等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老化优化模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学者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信息环境,不断提出优化文献老化的新模型,以此推进了文献老化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但是存在两个问题:①现有老化理论建立在文献利用率(如引证或借阅次数等)的基础之上,是对老化现象的描述,没有深入到文献内容,揭示其所含知识的运动情况。②测度粒度过粗,都是以期刊论文为基础对某学科领域的文献集合的整体测度,如文献[9]对数学文献、文献[10]对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文献[11]对15种物理学顶级期刊的老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概括地说,这些理论未能从微观上揭示文献所包含的知识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运动变化规律,主要用于宏观上指导文献资源建设,难以指导微观层面学术论文的评价、选择和推荐等服务。所以,本文提出从学术论文间知识转移的角度,探索微观层面文献老化和创新理论,指导学术资源建设和服务。
学术论文老化与创新等相关概念
1.1 知识元的含义
互联网正在飞速发展,Web上信息组织方式不断演化,人们力求将“文件网络”演变为富含语义的“数据网络”,信息组织管理粒度越来越小。早在1980年,B.C.Brookes就提出认知地图的构想,将知识对象的粒度由文献细化到更微观的知识元[12]。
何谓知识元?目前,无论是名称还是内涵,国内外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文庭孝[13]将其称为“知识单元”,是指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对关联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织的基本单元[8];张春勋称其为“元知识”[14]。温有奎认为,知识元是指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是构成知识结构的基元[15]。创新知识元是知识元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内容具有创新性的知识元。本课题组认为,知识元是指语义上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既可以是一个科学概念,也可以是一种新工艺或新方法。简单地说,知识元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但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温有奎指出,基于Wiki平台的知识元语义图对知识交流和思想创新有促进作用[16]。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和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字资源服务商已经开始对期刊论文和图书中的知识元进行挖掘,建设比论文粒度更小的知识元数据库。国内外的出版社也已开始将论文中的创新知识元进行标注,并提供服务,试图打造语义出版服务新平台。如世界著名期刊Nature已开始对论文中的创新点进行语义标注。这些发展趋势对于开展学术论文中知识元的跟踪,实现从学术论文中知识转移的角度探讨学术论文老化和创新理论提供可能。
1.2
学术论文老化的含义
1943年,C.F.Cosnell在博士论文Obsolescence of Books in College Libraries中提出“文献老化表示这种文献资料逐渐变得不再有用或不再可靠的过程”[17]。之后,人们基于这一思路和研究范式考察和探究文献的老化现象和规律。
文献老化既是一种客观的文献运动现象,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质是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转移或失效,从而失去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故而,学术论文老化的过程就是其所包含知识的转移过程以及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减小的过程。以一篇论文为例,假设其包含有n个知识元,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文中的知识元会逐步转移到后续引用它的文献之中,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也会逐步被引证文献所代替,从而引发利用率降低的老化现象。因而,学术论文老化是指其所包含的知识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的过程。本质是包含的知识转移的结果,利用率降低是老化所表现出的现象。
1.3
学术论文创新的含义
由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可知,创新性是其首要因素[18]。一篇学术论文学术价值的大小、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其创新性。换言之,一篇论文之所以被科研人员广泛引用,是因为它包含有引用者不具备的知识,具有创新性。
学术论文创新研究包括创新性和创新度两个方面。创新性通常是对学术论文创新情况的定性描述;创新度是对学术论文创新情况的定量描述。朱大明指出,科技论文创新性是指作者在科技论文中所表达的科技成果或学术内容及其创新程度、创新类别和创新价值等方面的属性[2];陈建青认为,创新度是指对学术论文的整体创新所达到的程度或水平的测度[1]。从学术论文内容的角度看,含有创新知识元就表示有创新性;包含创新知识元数量的多少,则反映创新度的高低。1.4
知识转移的概念
1977年美国技术与创新管理学家D.Teece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概念[19],1995年我国出现相关成果,2005年之后,知识转移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转移的概念和影响转移效率的因素分析等方面,对转移机制和规律的研究还很少。关于知识转移,如文献[20]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组织不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文献[21]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认知过程,由编码化与通译两部分组成。文献[22]认为,知识转移过程伴随着使用价值的让渡,一般会带来相对应的回报。通过分析可知,知识转移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运动的过程。知识转移主体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体;转移主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记录知识的文献。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更为常见和频繁。
引文网络中知识转移的路径与方式
科学研究产生的知识通常由文献记载并传承,科学知识在文献之间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文献之间相互引用来表征[23]。文献[24]认为,以引文网络探析信息在学术论文间的扩散模式和结构已经成为常见的研究模式。文献[25]指出,网络分析方法与引文网络的结合有望更全面地揭示科学结构和科学知识的扩散。
2.1
引文网络是显性知识转移的重要路径
文献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记录的是显性知识,体现出科研人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等。文献也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知识在不同科研人员和文献之间转移的过程,部分表现为文献间的引证关系。所以,由引文关系构成的引文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间的知识转移,间接反映了文献作者间的知识转移(见图1)。文献[26]调查发现,平均而言,一个引用中会引用1.31篇论文,而一篇论文在单篇文章中通常会被引用1.50次。表明每篇文献包含多个知识元,具有引证关系的文献间存在知识转移。所以,引文网络既揭示了文献间的关系,又描绘了知识转移的路径。
图1
科研人员间和文献间的知识转移示意
2.2
引文网络中知识转移的方式
现有知识转移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间或组织内不同主体间的知识转移,对文献间知识转移的研究还很少。作为知识主要载体的文献间的知识转移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目前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文献[27]认为引文网络是知识网络。文献[28]从引文网络角度分析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知识流动的过程。事实上,知识转移方式很多,既有主动转移,又有被动转移;既有直接转移,又有间接转移,如科研人员间的交流、科研人员与文献间的交流、文献间的交流,如表1所示:
影响学术论文知识转移、创新和老化的因素
影响学术论文知识转移、创新、老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文献[29]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知识特性和转移情景等。文献[30]认为,学术论文主要受内容、载体、作者和网络环境4方面影响。文献[31]认为,传统文献老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献增长、学科自身特点、学科发展阶段、文献类型与性质、用户需求及信息环境等。概括地说,影响学术论文创新和老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①论文自身的内在因素,如学术论文所处的学科和所包含知识的多少等;②学术论文所处的信息环境等。
3.1
网络信息环境是影响文献间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程度不断加大,网络信息环境成为影响文献生产、传播和利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专家认为,网络环境的发展,使得文献生产加快,文献老化加剧。为了分析不同信息环境对文献的生产、利用和老化情况的影响,本课题组选取Web of Science中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经济、药学、历史学和图书情报学等6个学科1960~2009年50年(将50年划分为代表不同信息环境的5个阶段:1960~1969年为传统信息环境阶段,1970~1979年为计算机单机版和非网络阶段,1980~1989年为计算机局域网阶段,1990~1999年为互联网建设阶段,2000~2009年为互联网快速发展阶段)的发文、引文数据(见表2)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其半衰期(表中所列半衰期是每个学科10年间半衰期的平均值)。
由表2可知,不同阶段学术论文的年均发文量、引文量和篇均引文量都在增加。其中,篇均引文量增幅最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发展,各指标的增幅明显高于70-80年代和80-90年代。由此可见,网络环境改善了文献的可获取性,导致学术论文篇均引文量增加,加速了文献间的知识转移,提高了学术论文包含的知识量、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延缓了学术论文的老化。
3.2 知识转移是影响学术论文老化的内因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学科发展阶段不同,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如文献[9]以2006~2008年CSSCI引文数据为基础对7个学科门类的文献老化速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人文学科比社会学科文献老化慢很多。本课题组对CNKI收录的1994~2006年13年间图书情报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近90万篇文献的693万条引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学科知识转移速度和文献老化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总体上,文献半衰期和生命周期在延长,老化在减缓。具体如表3所示。
3.3
知识转移的过程是学术论文创新的过程
学术论文老化度和创新度的测度
学术论文老化与创新是一组相关的概念,是对学术论文某一时间或时间段生存状况或所包含学术价值不同方面的描述。通常情况下,论文老化度高,则创新度低,反之亦然。因而,学术论文在其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逐步转移,价值减小,老化度增高,创新度降低。学术论文老化度和创新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
4.1
学术论文老化度的测度
学术论文老化可以用老化速度和老化度表示。老化速度是指学术论文老化的快慢,过去通常用文献半衰期和P指数表示。半衰期小,老化则快;反之,老化则慢。P指数大,老化快,反之则慢。无论是半衰期,还是P指数,都是从引文角度对某段时间内文献引文时间构成比例的测算,既未从本质上揭示文献老化规律,也不能从微观上描述文献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本课题组基于引文网络中学术论文间知识转移的角度探讨学术论文老化问题(见表4)。
4.1.1
学术论文老化速度
假设1:学术论文是一组知识元的逻辑组合。
那么,学术论文老化速度就是指学术论文所包含知识元转移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学术论文所包含知识元转移的数量。若一篇学术论文包含有n个知识元,第i年内有Si个知识元发生转移,则:
4.1.2
学术论文老化度
学术论文老化度是指学术论文老化的程度,是学术论文失去(转移或失效)知识元的程度。它是学术论文发表后某一时间点学术价值失效程度的描述。学术论文老化度等于某段时间内文献转移知识元个数与其所包含知识元总数的比值。学术论文知识转移与知识老化度的关系如表5所示:
4.2
学术论文创新度的测度
如前所述,学术论文的创新研究包括创新性和创新度两个方面,9种类型。但通常这样的划分,一是比较粗,二是需要专家评审或判断。从知识元的角度看,只要学术论文包含创新知识元,就表明其具有创新性;包含创新知识元数量不同,表明创新程度不同。
学术论文的创新度可以用相对创新度和绝对创新度表示。相对创新度是指学术论文中包含创新知识元占总知识元数量的百分比;绝对创新度是相对整个科学知识体系或技术体系或科学研究方法等,具有多少新发现、新观点、新方法或新技术等。
4.2.1
学术论文相对创新度的测度
假设2:学术论文创新度与其所包含创新知识元数量正相关。
同上所述,若一篇学术论文中包含有n个知识元,其中有m个创新知识元,学术论文创新度用I表示,则I=m/n,其中,m≤n,m、n都是非负整数。
(1)当m=0时,学术论文的创新度都为0,这种情况表明该论文之创新性没有超越其之前发表的论文。如综述类或述评类论文,可能含有一些知识元,但都是重复介绍他人的创新成果,自身没有创新性,所以创新度为0。在国外,这类论文通常不参与评奖。另外,论文集合中还存在大量有抄袭性质的与他文重复度很高的论文,这类论文显然没有创新性,创新度亦为0。
(2)n=m=0时,学术论文的创新度为0,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有所不同,即论文不包含任何知识元。在学术论文集合中存在大量“0次”被引用论文,其中有一部分就属于此类论文。这类论文没有创新性,发表之时就已经老化。
(3)当m=n时,学术论文的创新度为1。由于科学研究通常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一般情况m<n,学术论文创新度I<1。当且仅当该学术论文属于开创性或独创性的学术成果,所包含的知识元全部都是创新知识元时,m=n,I=1。这种情况下,文献的老化度与创新度之和等于1,即Ai+Ii=1。
(4)创新度函数。学术论文中的创新知识元,一方面会因为被其他文献所引用逐步发生转移,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而失去原有的创新性。因而,学术论文的创新度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4.2.2
学术论文绝对创新度的测度
绝对创新度是指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创新知识元与整个科学知识体系或技术体系或科学研究方法体系进行比较,具有多少新发现、新观点、新方法或新技术等。它适合于表1所示的情况。这类论文数量极少,创新度很高,在整个学术论文集合中属于塔尖部分的高被引论文。依据勒希尔的文献数量与质量关系,这类论文属于λ=0的头等重要的论文。
4.3 学术论文老化度和创新度曲线
由上可知,学术论文老化度和创新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由于学术论文中知识元和创新知识元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转移到后续的引用文献中,因而学术论文的老化度随着学术论文发表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创新度随着学术论文发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由于人们还没有掌握引文网络中学术论文间知识元的运动规律,人们现在还不能定量描述学术论文老化度和创新度函数。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引用网络是开展知识转移研究的有效途径。若假设知识转移与引用次数正相关,那么本课题组依据学术论文引用次数曲线,可以粗略描绘出学术论文老化度和创新度曲线。如图2所示。
结语
网络的发展,促使数字型学术资源越来越丰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学术论文的发现和获取,但检索结果的急剧增多,增加了用户评价和选择的难度。学术论文不是普通的商品,质量和学术价值取决于其所包含知识元的多少和创新度的高低。由于学术价值具有隐含性,不易被用户认知,因而需要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本课题组通过以上对学术论文老化、创新和知识转移等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对引文网络中学术论文间知识转移的分析和学术论文老化度与创新度的测度讨论,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但由于当前对学术论文中知识元的研究、测度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本文所得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5.1
学术论文的创新和老化是判断学术论文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学术论文的创新可以用创新性和创新度来描述,创新度可以用相对创新度和绝对创新度表示。在生命周期中,学术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度逐渐提高,创新度逐渐降低。
5.2 文献引用是文献间知识转移的一条途径
引文网络描绘了文献、作者等主体间知识转移的路径。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所处的信息环境是影响其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学术论文间的知识转移既促进了学术论文的创新,也造成了学术论文的老化。
5.3
假设学术论文是一组知识元的逻辑组合
学术论文含有m个知识元和n个创新知识元(其中m≥n),则它在学术生命周期中第i年的老化度,创新度。
第二篇:环境视角下的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环境视角下的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作者简介:蔡树堂(1965.1―),男,河南新蔡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企业成长。
郭瑞强(1980-),男,汉族,河南林州人,讲师,管理学学士,郑州财经学院经济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朱可(1990.10-),男,汉族,在读学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摘 要:环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外部环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商业模式设计和管理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河南企业外部商业环境出发,对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南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值得参考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模式;河南企业;创新途径
1.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和商业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产品、技术,而是其商业模式。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同样是做电脑,戴尔公司的直接销售模式缩短了供应链,去除中间环节,取得了巨大成功。新涌现出来的一些企业,如yahoo(雅虎)、amazon(亚马逊)及阿里巴巴等,在短短几年时间,都取得巨大发展,他们的成功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企业,独创的商业模式是它们成功的共同商业基因。亚马逊利用互联网销售图书,仅用短短几年就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零售商,给传统书店带来严峻挑战,新型商业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于是,寻找最佳商业模式,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商业模式创新,近来也受到我国政界、学界、企业界广泛的重视。然而,人们对商业模式如何进行创新众说纷纭,环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更是鲜有学者进行研究,外部环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商业模式设计和管理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河南企业外部商业环境出发,对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河南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值得参考的一些建议。
2.河南企业商业环境研究
河南企业的商业环境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有科技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经济宏观形势的变化,地理位置因素及竞争因素等,这些都是河南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时亟需考虑的因素。
2.1 技术环境
技术发展会对商业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整个社会被人们熟悉和运用,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一种必然。在当今时代,互联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互联网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全天候性、跨地域性、信息透明度高的特点,随着网民数量的爆发性增长,对互联网的使用不断渗透、深化,未来这种趋势只会不断强化,互联网将越来越成为商业活动的主流渠道之一。河南企业作为当今互联网技术浪潮下的一部分,也必须做出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尤其近些年随着跨境电商的提出和发展,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技术、Web浏览技术、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发展的更加迅速和完善,这些技术层面的发展已经对河南的市场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改变,为更多的河南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2.2 消费者环境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消费者。消费者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河南省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呈上行态势,说明消费者信心在持续增强。201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95.18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9%①。以上数据表明河南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另外,随着当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变化,消费者购物方式在发生改变,逐步的由以前全部的线下消费为主,发展为向线上线下同时消费,年轻消费群体的线上消费趋势还在不断增加。据了解,2014年河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5660亿元,增长34.8%②。2015年河南首家保税直购体验中心――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开幕。跨境电商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随着互联网水平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支付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货到付款、信用卡支付、在线支付、PayPal支付、银行电汇及邮政汇款等传统和现代不同的支付方式交叉使用,使消费者购物更加便捷。以上看出,河南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支付能力、购物方式、支付方式都在迅速的发生着变化。
2.3 竞争环境
竞争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河南企业来说,近些年来,首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受到了巨大冲击,其商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其次,国家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财政部发文,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降低部分服装、鞋靴等14种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这意味国际化的市场逐步与河南接轨,随着这些商品关税税率的降低,河南的企业的竞争环境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第三,优秀企业不断入驻河南市场,这也促使河南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改变,河南电子商务产业园从2013年6月开园,如今40多家电商企业签约入驻,包括百度、淘宝、阿里巴巴等20多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进入必定对河南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和竞争。从电商环境的竞争、到国际环境的发展以及优秀企业的冲击都表明河南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河南的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度。
2.4 经济发展环境
2014年,河南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近3.5万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8.9%③。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有快有慢,河南生产总值增幅放慢,但一些体现民生改善、调整升级的指标增速均高于GDP增长;结构调整有进有退,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和占比明显提升;发展动力有增有减,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4年,第三产业增长加快,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1.2∶36.9④,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
2.5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企业所面临的具体客观因素之一。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于企业的战略、营销、商业模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河南企业来说,首先河南地理位置优越,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郑州航空港的建立和发展将会对河南的整个市场环境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国家决定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眼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是基于河南发展航空港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础。河南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已经在快速的改变着河南的经济交易方式,河南经济发展将向着更为开阔的方向发展。2014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逼近四千亿元,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航空港所占比重超过六成。第三,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河南和重庆被规划为我国内陆的两个省份,也为河南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3.环境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3.1技术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对于河南企业来讲,当今技术环境的突飞猛进,以及河南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技术、Web浏览技术、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发展的更加迅速和完善,这些技术的冲击以及形成的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对河南的市场环境形成了巨大的改变。据此,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新技术的带动下也应该做出创新,让商业模式适应新技术的变革,让新技术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的巨大成功,已经完全改变了企业的原有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主动或被动的发生改变和创新。笔者认为,微信的出现不仅仅是技术的开发,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河南企业来说,应该学习优秀企业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创新,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应于当今技术发展的商业模式。第一,河南企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市场条件和企业自身的定位,建立其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技术。第二,当今互河南联网技术发达,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河南企业应根据当前的宏观市场环境,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和航空港建设,建立其与宏观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互联网技术,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3.2消费者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发现市场中需求不断变化的客户群体,创造满足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战略选择层面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方式。在前文,笔者对河南消费者环境进行了分析,河南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在提高、购物方式多元化、支付方式便捷化。河南企业应根据河南消费环境的具体变化,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销售额只有两千万,2013年已经达到16.2个亿。销售的飞速提高其中之一得益于黎明重工对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准确把握上。黎明重工到目前为止,80%的销售额是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笔者认为,黎明重工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创新和超前发展。如果电子商务只是简单的运用而不能与企业其他要素充分整合是难以得到快速发展的。当今消费者市场的千变万化,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所以,河南企业看准消费环境,及时调整创新商业模式,在瞬息万变的当今市场环境下是非常必要的。
3.3竞争环境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在竞争性的市场中,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河南企业目前的竞争环境十分激烈,传统的企业受到电子商务大环境的强烈冲击,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进军河南。河南企业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在商业模式上也必须做出变革和创新。
河南五洲国际水产公司(以下简称五洲国际)面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的冲击和物流保鲜技术的突破,意识到水产传统销售模式竞争力大大降低。五洲国际首先打破水产常态化经营,以优越的区位条件营造商住一体水产行业商业新模式。其次公司管理层迅速调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建立自主网站,并借鉴“海淘”的经营理念,拓宽海外电商水产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通过改进商业模式使企业本身销售体系不再受制于原有销售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五洲国际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为河南企业带来很多启示:第一,加强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拓展原有的业务区域。第二,积极向优秀的企业进行学习,“海淘”模式的学习一样可以被其他河南企业进行学习和结合。第三,商业模式创新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要敢于与新环境结合,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河南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发展电子商务。
3.4经济发展阶段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和创新。2014年,河南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第三产业增长加快,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9∶51.2∶36.9,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
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对于河南企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企业来说,更应根据河南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迅速调整原有商业模式,来适应市场变化。河南长通物流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通物流)在全国率先推出银企联名卡,创新服务客户,有效缓解物流业货运款蒸发。2012年在全国推出“畅愚3G物流宝”,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网合一。现在全国将公司所有运输车辆全部改装为LNG、CNG天然气新能源动力,节能减排,引领行业发展。在第三产业在河南经济结构所占比重不断增快的条件下,长通物流加快培育创新能力,确保技术领先。增强捕捉和创造优质客户能力,提升客户基础。通过这些举措的调整和变化,长通物流的“河南模式”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竞争力的发展。
3.5地理环境视角下河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地理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因素,地理环境不但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也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而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一,河南地理环境优越,地处中原,承东西、联南北,接近原料地与消费地的双向优势,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第二,国家决定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眼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是基于河南发展航空港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础。第三,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河南和重庆北规划为我国内陆的两个省份,也为河南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河南经济的开放程度、境内外的运输通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加工贸易模式,都会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和发展机遇。2014年10月,近3000吨湖南茶叶、烟花等货物通过75556次列车驶离长沙,往德国杜伊斯堡。这标志着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的正式开行。河南地处“一带一路”中线的重要位置,加上航空港的快速发展,河南企业,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和航空港发展,来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由原来的省内市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大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4.结语
本文从河南企业商业环境视角对河南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河南企业应该抓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充分的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和郑州“航空港”建设带给河南企业的机遇,运用好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大平台,紧密结合好国家和省政府提供的政策方向,加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河南企业的实力,改进河南企业的竞争力度,来实现河南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郑州财经学院经济系)
基金项目:201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311)
注解:
① 映象网:《2014年河南GDP同比增长8.9% 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万元》2015.1.27
②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2014河南电商交易额5660亿元增长34.8%》2015.2.5
③ 大河网:《2014年河南GDP达34939.38亿同比增长8.9%》2015.1.28.④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去年我省进出口总值逼近四千亿元同比增长7.5%创历史新高航空港占比超六成》,2015.1.16.参考文献:
[1] Timmers,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8
[2] Mahadevan,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gementReview,2000,42(4):55-56
[3] Applegate,L M.E-business models:Making sense of the business landscape[A].in Dickson.G,Gary,W.and Sanctu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enterprise:New models for managers[C].New York:Prentice Hall,2001:136-157
[4] 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创新:国外文献综述及分析框架构建商业研究 2011.04.[5] 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 乔为国,大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经贸导刊 2009.06.15
第三篇: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分类:大学学报作者:李 莉 彭世文字数:2867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摘要]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走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研究;文化选择;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5-0123-0
4文化研究无疑是当今人文社科领域中一门显学,是当代知识生活中最令人感到兴奋的领域,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出的现实参与意识、尖锐的社会批判精神,使其在学术界日益成为一种被人广泛运用的有效分析手段乃至时髦话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的成果及理论范式的不断引介,国内一些理论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见解,国内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特别是用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研究大学文化更是一个热点。
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人的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使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一)关于文化和文化研究
“文化”的概念历来模糊而不确定,千差万别。克鲁伯(A·L·Krober)与克拉孔(Clyde Kluckhohn)曾检讨了一百六十多个关于“文化”的界说,认为文化是一种成套的行为系统,其核心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种看法“同时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因此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获得广泛的流行”。与“文化”的多义性一致,“文化研究”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安德鲁·爱德加、彼德·塞德威克认为文化研究有两种定义,一是泛指对文化的多个方面的研究,在此意义上它等同于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和文学批判等学科的学者对文化进行多种理解和分析;二是特指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
“文化研究”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文化研究”是对于“文化”的研究,是运用各种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种志等各种分析手段对某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一种较
为传统、宽泛或广义的理解,人们从文化的视野研究文学以及其它社会问题,文化研究提供阐释的参照背景。其二,“文化研究”是通过文学或其它社会问题来研究文化,前者充当了后者的注脚,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关注的是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以及新的结构性压迫的形成,致力于考量它们与文化经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成为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当代社会进行反省和思索的一种最具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因而我们可以把“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分析的立场、策略甚至技术手段,它表明一种参与的、批判的、实践的态度,为我们研究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框架与运思理路,简言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指导。
在当前大学文化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大学文化视为某种具有超越独立品性与普遍永恒价值的事物,而没有把这种文化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来加以剖析。如果把大学文化视为一种具有特定时空规定的社会结构的话,“大学文化研究”首先是关于“大学文化”这一局域性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文化研究”;其次,它可以是关于“大学文化”的文化研究,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作为研究策略的大学文化研究”。因为研究立场与视角的选择,意味着迥异的研究对象、运思理路乃至研究进路。大学文化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而更应是一种以大学文化为契入点、对我们所处时代与社会作出深刻理解与剖析的研究。大学文化不再是大学围墙内的单一文本,而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一方面,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微缩景观;另一方面,大学由于其自身对于某些价值理念的坚守与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二)文化堕距理论:大学文化应引导社会先进文化
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指在社会变迁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构成文化各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了较大差距或错位时,就形成了“文化堕距”。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变迁时,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较快,其次是风俗、文化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文化变化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进而造成了社会问题。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道德观念不能与技术发展相适应而引起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关系紊乱和社会行为无序,必将产生文化堕距,也势必影响到大学文化中。以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有着自身结构的有机整体,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旦社会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出现了功能失调,都将使大学的文化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从这一理论出发,“文化堕距”对大学文化来说是双刃剑,一方面,大学文化应是属于变迁较快的一方,也就是说,应引领社会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与社会其它部分出现的“文化差距”,必然使得体现文化重要载体——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受到挑战,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调”,影响大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关于道德滑坡、价值移位、信仰迷茫等现象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大学不仅有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更担负着创造新思想、新文化并以之来辐射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保持与社会生活的适当距离,对社会需求作出理性审视,并为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定向。它不断的制造“文化堕距”,同时也在不断的修复“文化堕距”,使其达到动态的平衡。
(三)文化分层理论:大学文化是“大文化”与“文
化多元”的统一
西方关于文化的主流研究基本认为:首先,文化是由某一群体共享的因素构成的;其次,文化是组织成员行为的解释框架;第三,文化既是所有成员共享的,但是不同群体的文化具有典型性。当代著名文化研究专家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曾把文化界定为“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这些学者对文化的理解多数时候认为文化是潜意识的,它体现的是一个特定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从种种关于文化的表述中,我们还发现研究者倾向于文化是分层的。如文化分层的“冰山模型”(Iceberg Mode)把文化分为外显、内显两层: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洋葱模型”则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思宾塞-澳蒂提出的分层在“洋葱模型”中显得更符合逻辑。她把基本假定和价值观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作为民族文化的内部核心层,包括信仰、态度和习俗;它影响着外面的“体制和制度”层;再接着外面的一层是“仪式和行为”、“人工制品和产品”。前者代表人的行为模式,后者代表非行为模式。该模型与“冰山模型”相比,更易被学界接受:第一,文化分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第二,对价值观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因而把价值观表述得更加精确。对于大学文化研究来说,“洋葱”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文化不同维度内容的分析,针对某一文化群体搜集资料,并对该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所谓静态描述。其次,可以根据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界线分明或者单向影响的就内部因素之间如何互动来考察某个特定大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并且进行一定的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一个没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尝试利用制作标志等“人工制品”来塑造大学成员的态度和规范,可以通过启动礼仪和仪式系统来影响制度文化的改变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传统的大学则可以通过启动外围层次——“人工制品”、“礼仪”与“行为”或“体制”与“制度”——影响或引导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借助文化分层理论,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文化”与其元文化(例如社会文化,先进文化等)或者与亚文化(例如院系文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与非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由多种“小文化现象”构成的集合体,考察一种文化不能忽视大、小文化之间的联系。法国人类学家莱韦·斯特劳斯认为,如果缺乏“大文化”(culture)的参照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小文化”(cultures),不同的“小文化”以“大文化”作为参照对自己的特定模式给予阐释。文化不是多种文化属性的总和与累加,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诸多因素共同构建的集合体。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文化”概念,以便更好地解释一些文化现象,包括大学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决策方式、管理风格、成员交往方式、校风、校训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功能和作用。
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共享的,但是它强调了文化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解释功能,也指出文化处于人性与人格之间,是不能被遗传和继承的,尽管组织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而表达自己的文化都要经受个体人格的调控。因此,在大学文化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理解。
(四)文化形态学理论:大学文化的“挑战与应战”
文化形态的理论源于摩尔根、黑格尔、斯宾格勒以及汤因比等创建与发展的文化形态学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研究人类社会总体以及不同区域文化形态差异的理论,其理论本质在于以文化哲学以及文化比较的话语揭示人类社会总体或不同区域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规律。汤因比认为“挑战——迎战”是考察人类社会文化形态演变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形态学的方法就是“把一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予以考察和比较的方法。文化形态学理论既可以揭示某个文化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从理论上反映创造其在文化形态的相应人类群体当下呈现的生存方式及其可能的优化、发展途径。解读大学文化的内涵,可知大学文化内部呈现的各种形式连同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约束促动的形态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一个具体的、生动的、特殊的、微观层面上的文化形态,并从本质上反映大学的生存方式、竞争方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以生存竞争、优胜劣汰为基本语境的无边界时代,遵循“挑战——应战”的基本法则,采取文化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大学文化,其本质就是要以深刻的根源性的方式重构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增强大学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实现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相统一的教育文化回归,最终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目的。
(五)文化选择理论:大学文化在文化批判中前行
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通过文化选择,人类文化得以进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传播与创造的机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进行着文化选择。大学具有文化属性,它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成为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即文化传递、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要实现大学的文化功能,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蒋梦麟认为大学有三股势力:校长、教授和学生。这些人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文化选择的主体。大学的管理者(以大学校长为代表)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文化选择中主要体现在:建立和规范大学价值体系与确立大学理念;增强学校凝聚力,进而强化师生对大学所选择文化的认同;通过硬件和软件建设,增厚学校文化底蕴,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充当协调人;等等。大学教师(以教授为代表)是大学教育和科研活动的主体,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最终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其在文化选择中的作用体现在:规定、维护大学文化选择价值标准,创建、培育学科文
化,承担、实施学校文化选择,引导学生文化;等等。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也对文化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选择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将新的文化因素引进校园,甚至出现“文化反哺”现象,改变学校文化面貌;进而使大学对已选定的文化进行再选择,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其所形成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文化选择具有较大冲击,而青年亚文化所特有的反叛性对大学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也可以产生破坏性的负作用。
大学文化选择首先表现在以文化批判为文化选择的推进机制,大学的文化选择总是紧随着文化批判而展开,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文化更新机制,并带有双向选择的特点。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文化选择一方面可以推进文化的进化,另一方面则规范社会价值体系,成为“社会良心”。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而言,大学文化选择既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模塑,提高个体的文化选择力,也将促进大学文化创造,孕育发生大学文化精神。
(六)文化自觉理论:大学文化必须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是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所反复倡导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自觉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弱点,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第二,要自觉到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条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须进行新的现代诠释,使其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三,要自觉到我们今天是作为全球的一员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个体,因此还要审时度势,了解世界文化语境,参与世界文化的重组,使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用,成为世界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对自己文化的全面的自觉。
“文化自觉”观点对于研究大学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由此也引发出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到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尤使大学人的“文化自觉”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反对文化浮躁,反对文化作秀。
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大学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大学文化自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选择的自觉与文化的创新。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借鉴与综合创新,传播、引导先进文化:以“大学人”的责任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清理、批判、传播;把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思考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利用不同学科团队共同担负起社会文化系统的预测、修复、综合、完善;认真做好外来文化的鉴别、选择工作。可见,大学的“文化自觉”根本在于文化创新,使大学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文化,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社会改革和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持。
第四篇: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关 键 词: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一、总况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但是,青少年犯罪率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明显的提高。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具有盲目性,冲动性,模仿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二、案例和分析
案例一,小唐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他宠爱有加,经常给他许多零花钱。慢慢地,小唐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吧里,他认识了几个朋友,一放学他们就到网吧打游戏,一直玩儿到很晚才回家。为了让他收心,好好学习,父母不再给他零花钱。可是为时已晚,小唐此时迷恋上网络游戏已经不能自拔。即便兜里没钱,他也要去网吧里看别人打游戏。有一天,几个朋友对小唐说,要带他出去筹钱。为了能够继续上网打游戏,小唐毫不犹豫地跟着他们去了。随后,他们抢劫了开鲁县第三中学的一名学生,抢得的60元钱全部用于上网打游戏。小唐觉得这个来钱的方法很好,又快又省事,还没有什么风险。于是,他买来刀具专门用于抢劫。一开始,小唐还需要别人带着自己实施抢劫,慢慢地他的胆子大了起来,敢独自去抢劫。2008年6月,他和朋友先后在通辽市开鲁县、河北省唐山市多次实施抢劫。在接受庭审时,小唐面对法官痛哭流涕,后悔为了一时的快乐而不计后果,最终铸成大错。
分析:现在,一些网络游戏充斥着野蛮与暴力,这种不良文化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大诱因。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们迷失方向,尤其是未成年人。在这时候,学校和家长要对青少年进行沟通谈话,及时了解他们心理的想法,进行正确的方向疏导。对于游戏这种容易上瘾的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能放任其继续发展。
案例二,2011年4月28日,阿城市打掉一个盗窃犯罪团伙。案破了,按说民警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们反而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抓
获的“飞檐走壁大盗”竟是4个未成年的毛孩子!最大的才12岁,最小的只有8岁。连续5次作案,盗窃钱物价值6000余元。他们在民警面前没有犯罪感,没有恐惧感,一会儿摸摸民警的警服,一会儿看看办公桌上的照片,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事情从4月初开始,家住料甸乡的那某、赵某、关某、李某几个小孩子嘴馋,想吃好东西,又没有钱买,几人商量偷东西换钱买好吃的。他们把目标定在金项链、金戒指和现金上。他们选择经济状况较好的村民家庭。踩好点后,便让最小的孩子望风,较大孩子攀爬到屋顶,钻入天棚,跳入屋内翻箱倒柜。他们将偷得的价值上千元的金银饰品以三五百元低价卖出,然后吃喝、玩游戏机。
分析:孩子在外留宿,吃喝玩乐,家长从来不闻不问,对自己的孩子完全处于放养。就是因为家长的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导致了这些孩子犯罪,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应该给与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不闻不问,多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对于那些错误的思想才能及时的纠正和遏止。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转折点,由此误入歧途的人有很多,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他们有责任管理好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形成原因
根据上面两个案例,我觉得青少年犯罪有以下几个成因:
1.家长疏于关心,缺少及时的沟通
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环境是影
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有的过于溺爱。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那样的青少年有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的行为对于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帮助。
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抗能力差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特殊时期,具有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等心理特点。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也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文化的广泛传播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纸、娱乐场所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有害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不少青少年犯罪纯粹是对一些影视镜头的刻意模仿,犯抢劫、盗窃罪的青少年则多为影视里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所诱惑,涉嫌性犯罪的青少年几乎全部观看过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
情网站。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帮助。
四、预防措施
1.家庭预防。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和行为的产生。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父母教育方法要得当,不能过分溺爱和纵容。身为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吃穿,同时更要注意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要平等的和他们沟通。对于一些犯错误的孩子,不可以只打骂,更多的应该给与关心,绝对不可以放弃不管。
2.社会预防。不良传媒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一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要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提高他们判别是非优劣的能力。如推荐优秀作品,开展鉴赏评析活动,引导他们读好书、唱好歌、看好节目。针对娱乐场所对青少年行为的巨大影响,要加强对青少年娱乐消费的引导和管理,规范娱乐场所的经营,坚决控制未成年人进入法律规定不得进入的娱乐场所。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的建设,发挥其娱乐、教育功能。
3.学校预防。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不能只追求升学率和成绩优异,学校应同时注意的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同时学校要注意老师的师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要让学生做好人,首先要有一个好老师的引导和榜样。这就需要学校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小结
青少年好比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家庭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的栋梁,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给与关心和正确的引导。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日益富足,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暴力化趋势日趋严重。对于那些已经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不能放弃,对他们采取放弃的方法。不能歧视他们,而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青少年还是一群年纪很小的孩子们,即使现在犯了错误,即使改正,他们的将来还是很美好的。由上可知,青少年犯罪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人们的忧虑,因此在这里我们再次呼吁——别忽视了孩子们!
第五篇:法社会学视角下城中村主体研究
法社会学视角下城中村主体研究
-----结合城中村改造矛盾(注:本文尚未发表)
作者简介 潘佳 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1986-
【内容摘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引发了城中村拆迁矛盾和城中村问题,主要是拆迁与否的矛盾和征地补偿的矛盾。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谈判能力增强。迫于法制,体制机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村领导角色尴尬,拆迁方态度坚决,村民意见不尽统一。城中村改造,宜考虑不同方案,着重保护农民土地收益。发挥城市化推进,制度改革,领导干部作风转化和主流文化影响的合力。
【关键词】 法社会学 城中村 村民 拆迁
城市化进程关系整个社会的运动方向。[1]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正在进行着新的探索,诸如重庆的土地换社保,北京市朝阳区与土地出让金相关的惠农社保等等。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产阶层的队伍日渐壮大,该阶层的地位极为尴尬,下则沦落底层贫民,上则跻身富裕阶层。对于后者,有这么一类群体极为相似,常常被忽略。他们的名义角色和实质角色开始分化,从空间布局考察,该类群体往往集中在城市市区,城乡结合部,这就是城中村村民民,(本文所指代的的城中村村民概念外延广泛,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居民,只要居住在城中村的都囊括在内,便于整体考察),包括拥有常住非农户口或者是仅仅居住在城中村的转化完尽的城市市民以及外来住户。城中村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拆迁与否的矛盾,二是强制拆迁和补偿数额村民不满引发的群体性实践和政府失信。城中村村民,对待城中村改造意见不一,分歧明显。近年来一些地区传统矛盾和新矛盾叠加升级,造成城中村改造陷入僵局,或者区域型城市化步伐搁置不前。以城中村改造为逻辑起点,城中村村民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难点和热点。深入考察这一阶层的社会特点,辨析村民的的社会意识状态,有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中村矛盾的化解,特殊群体的利益保障乃至基层民主制度的进步。
一,群体特点辨析
以河北省保定市城中村为例,几乎七成以上的私营企业主来自县乡,其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城中村。据考察,城中村的常住人口多为中老年人和孙子女,且妇女居多。他们的子女有的在市里工作,有的在外地打工,也不乏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外来人口,二三产业工人,自营职业者。据不完全统计,城中村的村民在拆迁中享受的利益与其他区域拆迁村民相比,享受的利益想对丰厚。他们是城镇化的受益者。当然不乏激烈冲突乃至群体性抗议的个案。笔者只是说明,对于改造成功的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使得城中村村民相对于远郊,县乡农民,城市工薪阶层,不再是弱势群体。相对政府而言,他们还是弱势的,除非你的个人影响力超越当地的权力架构。强弱之别,如同周孝正先生所言,总是相对的。对这部分群体的利益分配结果,城市工薪阶层和远郊农民意见较大,贫富差距格局出现了微妙变化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是问题的诱因。
对于没能成功进行改造或准备进行的城中村村民,他们的心理状态同样特殊。事实上,政府,拆迁单位和核定范围内的单位及居民的关系是两层窗户纸,互相猜忌矛盾背后是心理战。谁能推到双方互不信任的这堵墙,谁就解决了这个顽疾。理论上讲,在与政府和开发商的谈判中,城中村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谈判优势是明显的。他们集体观念极强,纳什均衡关系稳固,拆则希望最大化争取利益,不拆也无所谓,因为自己享受的城市待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平等,不少居住在城中村的工薪阶层已经是城市户口,况且大家伙几代都过来了,乡里乡亲,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所有城市居民羡慕的,既拥有城市的体面生活,也保留了乡
村恬静。事实上,中国特色的城中村群体,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他们在政策转型中通过与政府的博弈,在拆迁活动中,拥有一定的的话语权,有着和远郊村农民不同的智识和和谈判能力,自组织能力较强,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相对高涨,社会关系城市化和熟人化相结合。总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二,利益主体心态博弈
我们不难发现在钉子户事件层出不穷的今日,钉子村往往被我们忽视。从一个角度而言,利益分配方案的精英化,利益分配机制和程序的不透明,双方互信机制的缺位和政府的不履行承诺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在笔者看来,中国社会无论民间还是社会都是善于讲究策略的,解决互信问题引发的拆迁矛盾有两个基本思路。其一立足于公开,民主,程序公正分配公平的的制度改革。其二,在体制制度外从村领导班子着手,各个做工作。现实中,村长和书记的地位很尴尬,看似沟通协调,百姓心中大多成为了政府的利益共同体。当然了,迫于种种压力,不可否认他们确实在集体谈判中为争取本村利益作出了贡献,有着和政府不同的利益诉求。正是这方面的属性,才造成了他们的双重角色。费孝通先生和黄宗智先生早就谈到过,中国政府一向统而不治,国家权力在县以下就终止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基层的统治力量实则掌握在乡绅,长老,黑恶土坝等精英群体手里。时至今日,产生这么两种现象。其一,干群关系的脱离以及代议制的实施造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权合法性认同逐渐降低。其二,地方利益表达机制不畅,渠道阻塞,中央改革的信心强化,社会改革持续推进,中央政权的合法性认同提升。可是一到基层工作开展仍然困难重重,这里面既有传统统治的弊病,也有二元结构的问题,还和不公正的利益格局的稳固有关。
城中村改造的问题,政府的态度较为一致,即将村宅基地统一收归国有,农村村民转化为城市市民,村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范围。城中村村民的意见不尽一致,有的支持改造,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无所谓改造不改造。在“钉子村"中,不乏一些青年中年朋友希望政府拆迁,对补偿款项基本满意。他们知道城市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也希望反对的村民转变思想。在笔者看来,农民内部越来越多的利益分化,加大了了政策协调的难度。现实的尴尬在于社会利益的保护,常常是以相对人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新拆迁条例方案的出台,仅仅禁止了强制拆迁,不会根本上化解矛盾。前面谈到,城中村改造矛盾的症结在于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方案的公平性等方面。笔者以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民向后看的思想相当牢固,这种观念在反对改造的城中村村民中不占少数。(笔者曾在网上做调查,并不是仅仅对利益分配方案的不支持而不愿搬迁,有相当一部分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苏格拉底,老子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他们反对取代化,替代化的生活方式,及期望享受城市化的待遇,又留恋小国寡民的乡土生活。意识形态依赖的削弱,决策信息膨胀选择的加大,竞争中短期失败的人群增多,更多的不平衡使得我们安全感下跌,使得向来老年人为主的人群结构出现了微妙变化,她们的后代,中青年人中也不乏这种观念的。客观讲,这种常常被认为保守的观念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一定历史时期也具有延长社会生命,减少社会矛盾,减少资源浪费的功效。
三,从城市化的价值看矛盾的化解
城市化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把大量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大量的农用地市变更国有。而是立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极度贫乏,人地矛盾的尖锐的国情,通过结合适度农业人口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更多的城市人口发展二三产业业。不是追求GDP指标的攀升,而是让每一个国民富裕起来,人的价值素质的全面进步,解决长期以来的二元矛盾,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民享受平等的社会待遇,解决从古至今中国社会一直以来的关键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作为农民问题的关键,也是城中村改造难题的突破口。土地问题的科学评判是找到解决思路的前提。在笔者看来,土地不是一个简单的所有权关系,是集合产权的载体。城中村土地关系,如前所述,涉及国家,村集体,村官员,村民的利益。各方合法不合法的享受部分利益,农民尽
管权利意识觉醒,争取权利意愿强烈,影响利益分配格局的能力弱小,享受的利益处于价值链的最底层。
基于这一状况,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解决要利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尤其重视农民土地利益的保障为。
笔者以为,城中村是否拆迁首先有待值得探讨。前面已经论述,城市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化不代表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大搞粉刷工程。城市村是可以融入城市空间的。政府可以在村民民主,合理补偿地基础上制度化地收回农村宅基地,富裕城中村农民土地使用权。况且,不少城中村往往是历史形成的,集人文价值于旅游价值为一体,就地保护开发也不失为一条途径。事实上该理论诉诸实践短期内可能性不大,很大情况下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制度的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既得利益群体格局变更,民主力量的进一步强大以及民营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好转。
如果拆迁,需要做好如下方面:
其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化是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与法制结合,城市化的目标之一是集商品社会陌生人社会工业社会为特色的法律取代熟人社会的规则,习惯,礼教束缚,构建全球一体化的平等,公正,民主,透明的交往规则。小国寡民,不求改变,安土重迁的生活思想尽管有益于生命的延续,根本上上阻碍了市场化的步伐,资源的流转范围和速率和资源配置效果,影响了社会进步的速率。
其二,决策机制,分配方案民主化,透明化,程序化,以信息公开问责机制形成为起点,构建适度民主的权力问责模式。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明细的拆迁补偿办法,标准和条件。行政权力的运作以信息公开为起点,始终围绕信息公开推进。信息公开领域问责实效弱化,民主参与不够是信息不公开,假公开,双方猜忌,政府失信的直接原因。现实中老百姓埋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工作不透明,政府不履行承诺,而不在于当事人争取额外利益。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的一要要在信息统计,制作,修改,发布的各个环节引入民主化监督机制,而要将发布的科学性,履行效果纳入详细的政府工作,部门工作和人事考评范畴。
其三,从领导干部作风转化着手,建立基层和乡镇区县乃至省级公务员和村民的直接沟通制度,纳入政府考评指标,逐步形成官民互信的良好社会氛围,缓解官民对抗,逐步扭转官员脱离群众的局面。不可否认,良好的作风传统,领导人人格魅力,在熟人社会的影响力比法律要大得多。同时我们有着老一辈领导集体亲民近民的传统。中国的国情表明,基层工作的展开离不开乡土社会有威信的,品行高尚的县乡领导,支部书记,村长,长老等等。没有他们的辅助,生人社会,工业社会的国家政策在乡土社会推行,相当困难。
其四,面对新媒体语境,进行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创造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时代,主流文化价值在传统媒体的宣传在受众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力,已经力不从心。近年来很多拆迁矛盾的出现,源于新媒体。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功能的弱化,极大地迸发了人们虚拟空间的泄愤心理。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利用新媒体泛滥式的发表粗俗,甚至是低俗的言论。主流文化价值的破坏是在无形中剧烈的爆炸。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产生的种种违背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价值观,暴露出来的新媒体语境下主流文化价值宣传的危机,尤其应当引起党政机关,尤其是文化宣传部门的警觉和反思。需要我们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深入到网民中去,成为“围脖”中的一份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到每一个“围脖”行为的环节,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都能渗透进去。我们主流文化价值的宣传不是所谓的“高、大、全”,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对人民文化行为的影响,对人民文化思维的引导,进而促进社会历史文化的前进。国家层面应从战略高度与时俱进的深入融合进新媒体的发展,让宣传进入日常化、规范化、和谐化。人人都可以拥有这些简单、方便、快速的新媒体模式,宣传部门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都可以参与qq博客等等。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带头形成一种规模效应,让更多的不相符的庸俗倾向远离这个未来主流文
化价值宣传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邹农俭:中国城市化的探索,载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47页。
Research On Villagers in context of the Sociology of Law-----With Contradic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the Village
【Abstract】 advancing urbanization led to contradictions and villages demolition problems, mainly the demolition or land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making the new farmers unprecedented awakening of modern consciousness, the relative uplift the economic status, bargaining power increased.Forced by the legal system,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ole of village leaders embarrassment, demolition party was adamant, the villagers are not the unified opinion.Re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should be considered different options to protect farmers focus on land revenue.Play in urbanization, reform, transformation and style of leading cadres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 force.Key words demolition for town of Soc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