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体操教学中学导式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学导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比,前者可进一步地优化体操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学导式教学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运用,并且简述了学导式教学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高校体操;学导式教学
1学导式教学的概述
1.1学导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从字面意思上来分析学导式教学,“学”就是其基础,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随着教师的讲课思路及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还要结合多种方面,对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动作、顺序及结构进行综合考量,能够主动地对体操教学进行探究,掌握体操教学的学习能力,并且可以自学、自主探究等;“导”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并且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个性来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也使学生能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1.2学导式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学导式教学是我国高校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首次提出,由我国教师刘学浩于同年的4月份在教育讨论会上正式倡导,此后学导式教学引起了我国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学导式教学方式的提出是必然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其在我国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在1991年,教育界及学术界将学导式教学正式列入世界5大教学,学导式教学的优势就是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的掌握学习知识,还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全方位人才,打破传统的教育弱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不够)。学导式教学就是以教师为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只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发现其中的知识。学导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理解能力及掌握体操动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2我国高校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学导式教学在高校提高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我国高校体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校体操的教学内容太过竞技性。由于高校体操的教学内容竞技性趋势越来越严重,这就造成了体操教学的内容太过单一,教学课堂中没有趣味性,使体操中丰富的内容被单一的竞技性体操所取代。(2)体操教学的考核体系。在之前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考评的,在学生考核过程中即使是没有达到标准,教师也会给学生及格。(3)体操教学内容受到一些原因(课时少、教学方式等)的影响,其教学价值并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这也使得学生对体操的学习失去原本的目的。由于体操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学生对体操中的某一个动作并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完全的反映出体操的目的的,也无法在这一两节课的时间内掌握体操动作,所以也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了体操学习的兴趣,降低了体操教学的效率。
3高校体操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的优势
3.1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体操教学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质,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高校体操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利用其心理特点,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利用我国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且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体操教师要跟着社会的进步来创新体操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导式教学模式就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及认知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也使学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并且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体操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体操教学的目的。
3.2能够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
学导式教学是充分地以学生为本,但是在此基础上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体操方面的知识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问题,学生也很难靠自己来对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解决学生在体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学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及课程的进度,还有学导式教学理论及技巧,提高学生对体操的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到学生学习效率及体操教学的质量。但是学导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本身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体操教师也应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和自身知识,并且学习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体操教学技巧,然后结合本身所教学生的特点,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高校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体操教师教学队伍。
3.3能够使教师对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学导式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体操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使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学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方位分析及总结,使学生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从而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细心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对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对待,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多多鼓励,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学导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使全部学生都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体操动作亲身体验,从而进行训练,尽量采用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体操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重点及要点,对动作的训练不易太长,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进行动作的回顾训练。另外,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还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主,使学生能够以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来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
4学导式教学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4.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校体操教师在上课之前应使学生能够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并且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并且思考,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讲课,在课堂中一一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4.2结合教师的指导进行教学
在学导式体操教学过程中,应以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教学。学导式教学中的“学”和“导”是相互平等的,结合教师的细心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高校体操教师在体操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3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在学导式体操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对体操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学导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前者具有较大的优势,对我国高校提高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作用,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力、学习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等,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学导式教学还能提高教师在体操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我国高校体操教育的质量,促进了我国高校体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桂香.学导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2]招惠芬,林昭绒.学导式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0(7):132-133.[3]吴静,金承哲.“学导式”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2(22):70-72.[4]姜艳红.“学导式”教学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70-72.
第二篇:高校体操教学研究论文
第一篇
1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应将审美教育与动作技术教育放在等同的位置。首先,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体操是直接以美的形式来召唤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从而借助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参与体操学习,使得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这种兴趣逐渐发展成爱好,从而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其次,审美教育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动作美、节奏美、韵律美融为一体,不仅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展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过程中,体操还有其特性所在,那就是“难”,为追求美就必须克服“难”,因此,在体操的审美过程中同样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再次,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健美人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追求身体美的同时达到人格美。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并形成追求美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健康人格的目的。
2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忽视审美教育的原因
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一环节往往被体操教育者们所忽视,从而使其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传统的体操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体操教学观念中,高校的体操教学主要以竞技体操为主,因此,所强调的是学生的动作技术水平,而对于审美教育仅仅是作为辅助工具而存在的。传统的体操教学基本上是以经验教学为主,动作的美是为技术水平而服务的,因此,审美教育在这一观念之下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学生对于审美过程也仅仅停留在动作美的层面。体操学习过程中,人们很容易曲解“美”与“难”的关系,认为难的动作就是美的,这种曲解同样影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在体操学习中,学生为了追求“难”,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往往忽视了动作中“美”的存在,学生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却忽视了绷脚尖、抬头挺胸等细节上的美。然而一套体操动作不仅有难度分还有完成分与艺术分构成,而艺术分则是审美价值的体现。因此,传统的体操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阻碍着审美教育的发展。
2.2审美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
近几年对于体育中的审美教育的研究在逐步发展起来,可见体育中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真正切实可行的审美教育理论却还很少。由于审美相对动作技术而言比较抽象,因此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中操作性较差。虽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涉及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并没有具体的表达出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也没能将较为全面体统的审美教育体系构建起来,使得审美教育在体操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
2.3体操教师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
由于体操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仍然运用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并追求美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将处于一种被动并消极接受知识的状态,从而难以唤起学生对美的体验,也就丧失了体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3高校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
3.1挖掘体操动作技术的内在审美因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体操中的审美价值完全在为动作技术服务,因此我们应当深度挖掘体操动作中的审美因素,从思想上给予审美教育重要的位置。在体操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运动技能的审美不应仅重其有形的美,更应透过有形的动作美体会其本质的内在美,例如通过美的动作得出美的想象与美的创造等,奥运体操冠军刘璇等之所以成为我国的申奥形象大使,除了她们所获的声誉外,更在于她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朝气蓬勃的健康美,这种美的气质,美的精神是通过审美教育一点一滴从内向外积累而成的,这样才能从动作技术的复制者变为真正的审美者,使得这种审美意识不仅仅体现在体操学习上,还慢慢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滋养自身的身心并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自身美的精神境界。
3.2构建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
虽然在体操的教学目标中有涉及到审美教育,但是却缺乏对学生形态美、审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构建并完善体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审美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出发,构建出一套适合体操教学的审美教育体系,使得审美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我们还可以开设体育美学课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审美的价值所在,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意识。
第二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体操课及公选体操课学生和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抽样调查学生共计240人,教师27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采用相关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背景资料和充实论据。查阅文章20多篇,书籍11本,为本问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和大连大学为对象,提出相关的问题,设计相关问卷。(1)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调查问卷的发放问卷24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回收率:93.75%。(2)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专家评价结果表明,调查问卷具有很高的有效性。调查问卷效度检验,多名专家一致认为调查问卷有效度和信度较高。3.访谈法对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城市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海洋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体操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获得了有效信息。4.逻辑法采用了演绎、比较、综合、归纳、分析等方法。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校体操教学现状
1.各高校教学内容的设置如上图所示,大连市高校体操大致分为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实用类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其中,基本体操25%;健美操60%;队列练习5%;自由体操5.5%;器械体操仅占4.5%。
2.师资队伍的情况师资队伍的合理性还有教师的年龄、性别是体育师资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体育队伍的发展状况。体育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对其而言,无论是体育教师的性别,还是其年龄结构都是制约教学水平和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直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连高校的体操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有5人,占26%,30-45岁的有12人,占63%,45岁以上的有2人,占11%。而教龄在5年以下的有4人,占21%,5-20年的有11人,占58%,20年以上的有4人,占21%。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大连近几年在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但新教师在体操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与体操的老教师有一定差距;高校在引进体操教师工作中,无论从学历还是能力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导致20--30年龄段和少于10年教龄的教师相对很少,也从侧面说明此类人才的缺乏。此外,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期,男女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安排男女老师的结构,进而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女教师过少,会影响到体操教学内容的完成,从而影响体操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加大体操专长女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让更多的女性加入体操的教育事业中来。尤为急迫。
3.资金缺乏的因素体操项目所需的器材相对昂贵,而且还需要定期保养,因此出现了学校投入障碍。同时,有些高校对场地有一定的限制,学生上课缺少安全感,这也是阻碍体操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表2的调查显示,大连市高校有75.6%的受到资金影响,25.4不受资金影响,因此,保证学生有良好的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等课程资源,完善体育设施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4.自身素质和创新意识因素缺乏体操专项教师导致的体操教学素质较低,已成为阻碍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事多年体操教学的老教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会下降,这就会导致体操技能水平的进一步下滑,原有的技术逐渐退化,新鲜血液补充不足,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不具备体操教学的示范能力和保护帮助能力等等,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体操内容中器械的教学,造成了一些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体操能力整体降低,也阻碍了体操教学开展和任务的完成,使创新体操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成为空谈,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了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使体操逐步失去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5.教学课时的因素。教育部曾明确规定:“一定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党中央也发表文件对此作出了指示,文件中强调指出了:“必须要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上达到一定的量,不准挤占和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但是,很多高校没有实际落实,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严重减少,体操教学内容和相关活动严重不足,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滑。因此,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识需要加深,高校应当真正落实“阳光体育”精神和要求。根据调查表明,在大连的这7所高校中,在体操教学的时间上都能够保证,在阳光体育工程实施以后,有了一定程度改善,学生达到了一定的活动保障。虽然多数高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真正做到阳光体育标准要求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连市高校普遍没制定具体的体操类教学内容、实施方案与考核标准,影响了体操类教学内容的正常实施和教育目标达成。
2.体操类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除健美操和基本体操教学开展的较好外,其它的体操类教学内容都没有正常实施,尤其是器械类体操已经是难觅踪影。
3.专业性较强的体操教师缺失严重。此外,专业性较强的男教师和女教师比例失衡,导致不合理,使体操类内容不能很好地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4.各个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经费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不足状况,也是导致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所需设施、场地、器材等建设滞后,阻碍了体操类内容的正常教学。
5.没有制定完善的体操类内容与课程评价体系,导致教师“教无目的”,学生“学无目标”,难以正常开展体操类内容的教学。
6.学校和教师都担心出现意外,不愿承担相应责任,所以选择了放弃,这也是影响体操类内容全面实施的原因之一。
(二)建议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以及考核标准。注重调节心理,使体操教学有良好的局面,不能只注重健美操和基本体操教学开展,其他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重视并且发展。器械体操现状非常不乐观,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2.体操类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设置应具体设计,使课程更加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加大引进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并使男女老师比例平衡,使体操类内容很好地实施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4.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提高体操教学的设施、场地、器材等建设,有了硬件条件,体操发展才有了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体育学习分为必修和选修。
5.制定被学校、教师、学生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
6.教师教授体操是,应该注重保护方法的教育,这样学生才不会怕受伤,而且学生也会自主的处理紧急事件,出事故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教师承担的责任自然也小。
第三篇
一、我国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校盲目地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致使在体操教学中只在意学生掌握体操技术的情况,进而忽略了教授学生分析相关体操动作结构无法完成的原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理论知识的教授大都是在期末考试快要举行的时候,由此可见,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严重失调,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极其不当。在技术教学的课堂上,依然沿用着以往的竞技体操教学内容,例如:平衡木、跳马、自由体操、慢起肩部倒立等技术动作,而且大多数体育课上都在反复练习这些技术动作,让体操课变得更加枯燥单一,致使更多学生不得不为得到这门课程的学分而配合体操课程的进行,加之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存在危险性,而学生对意外出现的磕伤缺乏处理和包扎能力,对体操课就变得更加厌倦和恐惧。
2.传统的教学方法
迄今为止,大多数的体操教师都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讲解的方法对体操的动作进行分别介绍,然后通过示范各个环节来教授学生如何学习,再运用完整法或分解法进行不同难度动作的分别教学,同时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同学进行纠正和巩固,进而提高其技术。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考虑的并不周全,像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个性以及技术掌握的不同程度等并未考虑在内,因此相对来看比较片面,没能很好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不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调查发现,现今高校使用的体操教材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其主要内容大都是提高运动水平、身体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普及等。由此可见,这样的培养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相对较单一片面,与目前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思想理念有很多不符的地方。
4.不合理的教学评价
对教学目标和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是教学评价的关键内容,但是现今的教学评价大都是评价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成绩等。这样的教学评价对于更好的改进教学很显然考虑的不周全,没有将学生教学和自学能力的考评内容放在重要位置,也没有把技术评定中的某些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效的结合,教学评价体系明显不完善。
二、如何改革我国高校体操教学及对策
要想有效的改革我国的高校体操教学,应该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几大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改革高校体操教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其对体育内涵的认知与理解,还能改变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合理设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尽量做到有效性和明确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观念中要做到既以学生体质增强为目的,又要将鼓励和引导学生领悟体操教学的技能、技术和理论知识为重要目的,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互帮互助的良好素质。
2.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以往的体操教学,大多是比较单一乏味的,因此在设置体操教学的课程内容时,应该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逐渐掌握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设置的适应程度和自身现状,避免学生因教学内容的呆板和单一而产生恐惧或厌学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学生对于体操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来做,切实做到体操教学的实用性,激励学生对于体操课程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动性。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通常是为了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制定的,所以在构建体系过程中应该体现出人文性与科学性,比如可以通过评定来考核学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找出存在学生当中的普遍问题并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将学生的出勤次数和学习态度考虑在内,这样评价体系才更加完善,还能增加出勤率并使学生摆正学习态度。
4.改革教学方法
体操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决定作用,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改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培养体操教师的自身素质并为教师提供更多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例如开展科研活动和座谈会,定期的专业培训等,通过不断研究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高校体操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综上所述,不断改善高校体操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完善与建设,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体操教学课程中全面发展,提升我国高校体操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和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高校色彩基础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色彩基础教学暴露的问题,教师重新对色彩基础教学进行探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以使色彩基础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色彩基础教学 视觉思维 色彩表达 色彩训练
色彩在绘画艺术语言中它是最活跃、最富于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和其它因素相比,它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感染力。在高等艺术院校的基础教学中,不论是哪个专业,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色彩基础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学生在色彩基础练习中的一些表现,让我们感到困惑不已:在色彩写生过程中,学生似乎并不重视观察与感受,根本不管描绘对象的色彩关系和色调,只顾自己画自己的,每张作业的效果千篇一律,仿佛在重复一张作业;在色彩构成的训练中,对色彩构成原理不会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在外出进行风景色彩写生时,缺乏概括、把握色彩关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关注,并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究其原因有二:其一,近年来很多高等艺术院校美术类专业连续扩招,造成了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其二,应试教育一切向高考分数看齐的现状,使一些考前美术辅导班的教师和学生,急功近利,不按系统的基础训练规律进行教学,尤其是色彩基础训练,忽视写生,甚至用背画范图的方法来应对高考的试题,造成学生艺术感受力差,视觉思维混乱。
面对色彩基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坚持从基本练习入手,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所强调和侧重。
1.用色彩语言把生活素材升华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要遵循艺术规律。色彩的视知觉思维方式也要贯穿绘画观察和表达的始终。以理解认知规律入手,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是先于“画”的,正确“观察”的思维方式,是艺术表达的先导。思维方式的个性化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让学生摆脱那种从他人的色彩造型经验中片面地、孤立地认识色彩规律,以及造成画面概念化、模式化得现状,强调从观察与思考出发去认识、理解、掌握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艺术家的眼睛应超乎常人,一个以色彩为语言表达事物的视觉艺术家自当有之常人更为敏锐的色彩洞察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训练成为既能正确认识理解客观色彩世界的变化规律,又具备个人灵感体验和自由探索综合能力的行家里手。
2.整体观察和相互比较是正确的观察方法的两个基本要点,整体观察即写生时把画面的景物尽量同时收入眼底,避免眼睛始终聚在一点上,只有在每个具体形模糊时,色彩才会鲜明的地突显出来,才可能感受到并牢牢抓住总体色调;相互比较即观察时要把几种色相、明度、纯度接近的颜色有意识的放在一起比较,并找出它们的区别。
3.色彩表达训练是色彩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延续和提高,为学生将来进行艺术设计及艺术创作打好技术基础。色彩基础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照正确的教学进程进行色彩专题练习,以便学生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感觉和表现复杂的色彩关系。
(1)色彩属性练习。使学生在对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充分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色彩写生时比较几块颜色的不同时,要同时比较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不能只看一两个方面的区别。了解色彩三属性搭配的各种相异相同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色彩的三属性是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区别,是一种立体的三度空间关系,这三个方面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2)小幅色调练习。利用小幅面进行大量而系统的色调训练是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受、增强色彩能力的极端必要的措施。幅面要小,抓的问题却大,全力以赴把握大色调,无需顾及形,更不作任何细节刻画,幅面小敷色迅速,调整起来也快。所谓大量,是必须的,没有相当的量,不足以建立起迅速把握大色调的自觉习惯与相应能力。系统地训练学生对各种各类色调及冷暖、纯灰、对比、类似等因素的感受和主动表现能力。小幅色调训练可以分作三类:一是小幅写生或记忆色调训练,二是小色稿训练,三是小幅变调训练。
(3)补色关系练习。补色关系是色彩学中最富于魅力的部分,色彩语言中最奥秘、最有趣味、最有力量的因素正是补色关系。在写生中首先是用整体的比较的观察方法去辨析识别这种补色关系作为视觉现象的客观存在,写生时又不能流于对三对补色的概念化应用。在不同的色调中都存在着补色关系,它是区别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的关键。
(4)色彩构成练习。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色彩的构成形式的敏锐的审美感受力,让学生具备对色彩关系进行主动想像和组织的能力。色彩构成研究的是配色的方法,也就是怎么使色彩搭配得协调、好看。色彩的构成就是寻找色彩的差异,通过差异,显现出各种颜色自身的效果。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色块构成练习,决定色块之间关系的因素是性质、面积、布局、和分寸。
(5)色彩临摹练习。在不具备临摹原作的条件时,色彩印刷效果较好的名家大师的复制品亦可作为临摹对象,认真地临摹几幅,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要求学生在临摹优秀范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感,探讨、研究作品中对自然色彩的概括与提炼的方法,重点领会不同绘画方式及色彩关系所形成的画面效果与情绪表达,提高自己的色彩审美和表现能力。
(6)色彩风景写生练习。面对复杂、多变的大自然景观,首先要求学生不要慌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写生过程中,先画小幅作业,要求学生只画天、地、中间景物三块大的色彩关系,在学生能够掌握、控制画面大的色彩关系的情况下,画幅逐渐扩大,再加上细节刻画,最后要求学生对意境有所追求,将自己面对自然景色所调动起来的情绪和色彩感受较好的表现在画面之中。
通过以上措施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大力实施,学生首先在思想理念上有了正确的认识,经过几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画面有了色彩的独特的语言表达。在高校的教学中,对色彩基础教学的认知和理念存在着差异和分歧,但学生存在的问题却不尽相同。只要我们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坚持以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的教学,善于探索、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使色彩基础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今声.色彩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四篇:中学体操教学1
中学体操教学
任课教师:汪火洲
教材内容: 体操、鱼跃前滚翻
课的目标任务:
1.多数学生能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前滚翻的关键,一般都能在保护与帮助下”跃起”做鱼跃前滚翻动作,有少数学生动作圆滑优美.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灵敏,柔韧素质和腰腹肌力量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评价能力。
场地器材 10×5米场地一块(也可用篮球场代替)垫子4块 橡皮筋4根 粉笔1支。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及手段 组织教法
准备部分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3.,以及注意事项.4.安排见习生.二.徒手操
1.颈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腿部运动;5.体转运动;5.腹背运动;6.踝.腕关节运动.三.游戏:织网捕鱼
方法:游戏开始,由两位学生手拉手担任”小渔网”,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学生,其他学生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两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规则:
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一.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背对阳光 ×××××××××× ×××××××××× ×××××××××× ××××××××××
学生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动作迅速,气氛活跃.二.组织:成体操队形,前后左右一臂间隔。
教法:1.完整示范一次;2.分解领做一次;3.领做2×8拍.要求:认真观察动作,听口令进行练习.三.组织: 用篮球场代替。
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渔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基本部分: 鱼跃前滚翻
动作要点: 1。蹬:两脚用力等地.2.跃:跃起腾空时保持含胸屈髋姿势.3.撑:两臂前伸,着地后屈臂缓冲.4.滚:低头团身,滚动圆滑.重点::蹬.跃动作
难点::跃与撑的结合,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者蹲立在学生手撑地的侧面,一手托腹,另一手托大腿,帮助缓冲,低头,前滚。.组织:全班分四组同时进行,讲解示范与练习队形。教法:
1.学生自练前滚翻,观察学生练习。2.示范鱼跃前滚翻。
1.提问前滚翻和鱼跃前滚翻的区别。
2.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同时做示范。3.保护与帮助示范和讲解。4.自由选择做诱导练习。①.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②.跃过橡皮筋做鱼跃前滚翻。
5.学生自练与互帮相结合进行鱼跃前滚翻练习,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并纠正错误,接受能力好,动作完成质量高的学生可进一步学习鱼跃前滚翻直腿起。
7.分组扼要分析学生动作,提示学生如何观察与评价动作,让学生每组代表进行示范.其他学生进行观察与评价,并评出完成动作质量最高的组,进行口头奖励。要求:认真练习,体会动作要领,观察同伴练习,并学习如何进行评价。
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以教师口令练习伸展放松操。2.小结,布置回收器材。
3.师生再见,组织:全班集体进行,队形。教法:教师讲解,学生在教师口令下练习。要求:安静.放松。
课的预计:
1.练习强度: 60℅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左右
第五篇:高校体操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化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目标,高校中传统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已经显现出社会的脱节,因此我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始改革,通过查阅文献,在体操课程的损伤和恢复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体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研究的还不是很足。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操;改革与创新
体操作为最古老也是时间历程最长的项目,发展越来越缓慢,随着规则不断的进化改变,难度逐渐上升,导致体操“越来越难”。参加体操项目的人越来越少,体操非常难发展到大众体育中,大众体操这条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在基层中体操开展项目最多的就是高校,目前高校体操教学也是按等级套路传授学生,这么多年没有大的变化,这就导致目前大众体育与市场的严重脱轨现象,在实际应用中体操的范围逐渐受到影响,社会开展层面打不开。作为体育项目的老大哥受到限制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创新体操教学方法,使体操的教学与社会应用接轨,力求做到简单易学、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增加趣味性,让体操项目逐步发展起来。
一、全民健身背景及发展史
(一)全民健身背景
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体委会联同各个体育部门、群众组织和各个社会团体在国务院领导下积极推出的一项针对全体大众、全民参与的一项体育健身计划,是基于当时的环境,与现代化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跨世纪战略的发展是相配套的,怎样顺利的执行这项计划,是目前所有体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配合此计划顺利实现,使人民群众成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性活动。
二、体操课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
(一)目前各个高校对体操课程不是很重视
由于体操项目的老套导致体操的生源逐步下降,加之高校的扩招以及很多理工科转体育的增加,从中学开始学生体育课就对体操不够重视等原因,造成目前学生体操意识及体操理念的淡薄。
(二)课时量的减少
由于近几年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啦啦操的红火发展,课程越开越多,体操课课时量越来越少,例如我校体操课程只有一学期72个课时,相对于庞大的体操课程,这些课时量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是这也促进了体操教学改革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的偏移
高校学生现在通常实践性比较少,最基本的队列队形都没完全掌握,等到实习时才知道队列队形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与学生都忽略了最基本内容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学生口令时常出错,队形的调动与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严重不足。包括现在体操最开始的广播体操的学习,学生也只是会做操了。
(四)成绩评定的不合理性目前我们最终给学生的成绩评定存在着看重技术、轻视教学能力、看重最终结果、轻视整个过程的整体现象。在整个成绩中,竞技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像团体操的内容、基本体操的内容有时成绩里面都没有体现。这样就与市场脱轨脱节。学生掌握的是“哑巴体操”,所以这种教学还是不科学不太合理。严重影响着体操的发展和进步。
三、体操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内容
(一)基本体操
体操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基本体操,它是体育教学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织内容与训练手段,也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基本体操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持轻器械体操。我们通常教学的重点会是队列队形练习和徒手体操教学。
(二)器械体操
器械体操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挑选一些符合大众健身、既简单又实用的内容,关键以培养发展学生能力为教学要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体操教学关键点在于授人以渔,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在学生做动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规格,及时引导学生查找自己动作的错误,然后用专业的体操术语把正确的动作和自己的错误表述出来,然后大家跟老师一块探讨,寻找错误的地方。
四、对传统体操课改革的对策
体操传统竞技教学观念向大众性、全民健身性和社会娱乐性的观念转变。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强化认识、加强观念的宣传力度。摆脱一直遗留下来的竞技体操的传统框架,彻底改变脑海里的重竞技动作、轻视能力,重视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能力和理念。转变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要开发体操的多元性特点,多发性功能,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重新让体操展现其在教育、健身、娱乐和表演等方面的功能和特性。
五、结论
体操课程的设置目前仍以竞技体操为主,这样就阻碍了体操项目多元性的发展,也就阻碍了体操项目的发展,我们现在要改变体操课程的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和需要,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建立一个以全民健身体操为主,竞技体操、边沿体操为辅的多元性体操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和挖掘体操的健身功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掌握体操的内容,也坚定终身体育的思想,让体操项目重新回归社会市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慧.新时期中国高校体育对健康个性化教育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38~39.[2]张予南,等.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38~240.[3]陈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