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研究术论文
论文摘要: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是国家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一些体会。
论文关键词: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服务平台
一、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必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11月3日,教高[2006]14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级示范院校要创建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专业教学资料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
目前部分示范院校包括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完成了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但全国还有1000多所非示范高职院校尚未进行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为避免其他高职院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研究和探讨如何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目标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硬件基础设备和网络基础服务已经基本完成,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应用系统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头等大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共享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站为软件平台.开发以“五位一体”为内容的校务管理系统,内含教学、科研、基地、招生、就业和公共服务等六大模块同时以教学资源、数字图书馆、教学支撑系统、多媒体视频直播/点播系统为基础,集成现有资源,将共享型专业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平台、精品课程平台进行统一整合.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由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平台三个子系统组成。以资源统一建设管理为核心.构建网络教学与精品课程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建设分散、信息孤岛的产生三个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实现无缝链接。
网络课程平台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交流辅导以及评价测量等各个教学环节,主要由交互式授课系统、个性化学习系统、智能搜索系统、教学课件制作管理系统、作业批阅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交流讨论系统和教学分析与评价系统组成,是电子备课、格式转换、互联网信息采编、异构数据库检索及内容管理的平台,是教学资源库后台资源制作、管理、加工的核心。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展示和推广运用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平台,建成后,可建立省内外高职高专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利用平台引导老师创作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升放.解决校内外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同时也能为各专业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实现对各类教育对象的开放,构筑多人口、多出口的立体化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也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由示范性建设院校牵头开展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可实现教学资源与社会共享,充分体现教学资源的社会价值。
三、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功能设计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将本着开放性、共享型、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原则,整合、开发校内各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和开发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资源,具有一定原创性比例和信息海量存储容量、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大型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体系,平台的架构模型如图2所示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功能:
1.具备完善的库类别专业标准库、网络课程库、精品课建设库、专业信息库、专业特色专题库、专业试卷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专业合作企业库、专业文献库。用户可自己维护自定义资源库的类别。
2.资源的共建共享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上传下载存放和使用库中资源
3.Web集成基于Web的应用模式,使教学资源制作、管理.信息发布、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与交流都能在网上进行
4.资源检索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多种检索功能.如课稃导航、资源库导航、专业专题导航等,方便学习者使用
5.网上交流提供BBS服务、教育论坛、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辅导
6.自主学习提供完善的讲授型网络课程库、多媒体课件库、素材和案例库、专家答疑辅导系统,使用者可以自主完成专业课程学习。
四、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技术特性
1.先进性、实用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架构设计.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禁用/启动部分功能。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有浏览器即可.所有内容都运行和存放于服务器端界面友好.使用便捷:管理和维护方便,统一资源管理与检索平台对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如统一的资源管理、审核、发布并提供统一的检索引擎等允许用户根据需求定制相关的内容,如可配置的主贞风格、内容、布局、分贞方式和页面导航等个性化模式,将资源以一种易用的、可定制的、基于浏览器的Web界面方式呈现给用户.实现个性化应用平台能够有效支持分布式部署.Web服务器可以和数据库库服务器分开部署,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2.多功能、全面性 多种教学策略,公布网络课程内容、在线作业等;为学生提供大量有崩的资源连接.实现基于资源的学习:通过课程论坛等模块实现协作学习策略设计系统时,就应该尽量使各种教学策略尽可能融合到系统中.让教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要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教学系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体现.所以.不论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平台提供和流媒体服务器集成的特性.对流媒体的访问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提供的协议访问.可以有效增强对流媒体访问时的性能
3.易用性 系统的没计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客户端小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有浏览器即可.所有内容都运行和存放于服务器端系统在考虑提供丰富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界面友好.使用便捷.以及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方便性。若使用复杂,将会导致使用者望而却步。因此,在设计时,凡是可有可无的模块坚决不要.对于较复杂的模块,力争存界面上、人机交互方面进行优化,有效提供了系统的可用性。
4.安全性、稳定性、开放性 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安全的重要性.把安全管理作为产品平台的一个重要基础功能.全面支持PKI安全体系.支持SSL传输协议.提供细粒度访问控制.提供角色管理以及授权管理利用角色作为平台访问权限分配的中介.有利于灵活适应用户的变更和进行使用权限的分配调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安全系统.进行权限设定和管理。采用国际标准化资源描述和XML标准的数据格式.实现本系统的数据与其他应用系统和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提供资源检索的webService接口可以方便地和第三方资源库系统、其他应用系统无缝集成,有效解决与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网络教育应用系统集成的问题基于J2EE标准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采用Java、XML的开放式技术来构建和实现,具有非常好的跨平台特性和极高的安全性和开放性同时能够实现对学校现有软件投入的支持.并提供开放、易用的开发编程接口.方便用户二次开发。
五、问题思考
1.标准兼容的问题 若要达到资源的重用、共享.必须遵循一定的元数据规范。目前国际上典型且公认的参照标准包括LOM元数据规范和DublinCore。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除了国标、部标,资源库还必须具备学校标准.缺乏数据标准.今后平台间无法实现共享
2.资源标准的技术实现问题 资源中心的实质是资源元数据.元数据如何存储成为核心问题。常见的方案是用XML文件记录元数据信息。基于查询效率的考虑.采用数据库的方式进行资源元数据信息的存储,采用XML文件作为数据交换的格式。
3.功能的可扩展性问题 在数据库存储方案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根据LOM标准和教育部资源建设规范,进行表结构的设计.因为标准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规范,各个资源提供者都能够进行扩展.因此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成为系统是否能够兼容其他库中资源的关键,在表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词表,从而为系统的扩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分类的设计上也必须考虑其扩展性。
4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问题 共享型专业教学的资源中心系统可以由多个分布式、松散耦合的节点组成,但各节点具有统一的、开放的架构,其底层的数据库结构按照教育部教育资源规范规定的资源类型进行统一。为了便于与其他资源库的资源共享,还需要实现元数据信息的导入和导出,需要资源中心提供符合规范的互换接口.这是不同数据库问共享的关键。
六、建设体会
1.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必须与学校门户、身份认证系统、数据中心整合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平台时.缺乏统一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中心等三大平台.导致学校教学资源无法统一管理.数据无法共享.建议高职院校建设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时.建设统一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中心等软件基础平台,通过身份认证系统加强管理.通过门户来展现.通过数据中心确保全校各种数据实时更新、准确无误。
2.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必须与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整合 目前.有些院校单独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和网络课程平台.两平台相互独立,不利于资源查询、调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教师需要重复上传教学资源建议对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平台和精品课程平台进行整合.最好由同一家公司开发.确保三者实现无缝连接,底层数据共享,构成统一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3.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必须实现本地化修改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一般由专业软件公司开发,学校必须组织有关软件人员与软件开发公司一道参与开发,让软件公司培养学校的资源库开发维护队伍.这样做既可以解除今后售后服务的后顾之忧.又可以实现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本地化修改工作.确保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不断满足学校实际需求。
4.调动积极性.提高教学资源质量 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成败.关键看有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生命力在于教学资源内容的经常更新和不断充实,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资源的更新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考核和管理.学校领导对教学资源质量要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调动全校专业主任、课程组长、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采取一套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来管理.把教学资源做成优质资源。
5.建设全省(或区域性)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各高职院校各自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资金投人大.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而且各资源管理平台之间缺乏协作.每所学校教学资源库产生信息孤岛待条件成熟时.建议全省由教育厅牵头.以成功的示范院校资源库为基础.建设全省统一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跨地区共享。
第二篇:优质护理服务论文
论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 护理服务模式。作为一个90后我对优质护理的概念还很模糊,但经过在医院实习的近一年中让我对优质护理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它在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上都有巨大的变化。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旨在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以“夯实基 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工程”活动。
(一)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护生意识方面、、临床护理方面、)
一、临床护理方面
1.1入院前的护理服务
门诊导诊护士提前30分钟上岗。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前来就诊的患者,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其提供轮椅、平车等便利条件,做好导诊工作。以亲切热情的服务减少患者的陌生感.解决困难,以细致周到的介绍降低因不熟悉环境而发生往返周折、耽误时间。
1.2入院时的护理服务
病房护士接到接诊患者通知后。整理并备好床单元以迎接新患者。病房接诊护士即是该患者的责任护士。接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负责把患者带到病区安置好床位,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作息时间、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主治医生等。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测量生命体征且告知主治医生,并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医务人员联系。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1.3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
1.3.1创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环境和设施尽显人性化。
1.3.2工作流程注重细节。技术水平提升根据患者病情、护理级别及自理程度每日动态调整基础护理内容和时间,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将工作流程进行主次分明,重点强调主要环节的人性化服务.治疗和护理尽量在睡前完成。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制。患者在医院期间的任何检查都有专人联系与陪同(患者服务中心),降低了患者的不安全感。另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
1.3.3护患沟通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及时的沟通将对患者病情的治疗起到的巨大作用。由于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都不熟悉甚至感到非常的陌生,严重的会产生恐惧心理闭。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网。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1.3.4加强健康教育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随时都会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利用床头交接班,做治疗护理的同时,抓住点滴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3.5出院护理服务
护士为患者作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服药,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发放联系卡,记录患者联系电话,以便随访。
二、护生意识方面
在护理团队中的另一个群体,80、90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实习生,下临床前正值开展优质工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生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然而作为一个庞大的护生群体,其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创优成效。因此要强化护生的创优服务意识,对其加强引导,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创优的最终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做法:
1、全体思想动员,根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开展“优质工程”的重要性,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既是服务医改大局的需要,也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与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2.加强护生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护理工作安全“优质丁程”提出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这是实现创建优质工程、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3、强化护生礼仪,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人员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端正的仪表、文雅的举止、规范的行为,都给患者以美感,都能赢得同行的尊重和信任。
4、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要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中。
化的护理服务。
5、开展床边工作制,指导护生积极参与管床,实行责任包干制度,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
(二)落实优质护理需各方努力(护生方面管理方面临床方面)
一、护生方面作用:
让护生懂得: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要提供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让患者身心社会灵魂全方位得到关怀.使护生在踏入护理之路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了优
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强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使护生职业形象内在美和外在美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二、、管理方面作用:
创建优质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各科室管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对诊疗与服务效果的整体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实力与品牌形象:“。针对个别护理人员思想不到位,通过科主任或科务会进行强化,进行再动员,再学习,提高了认识;通过对创优服务知识的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创优服务的认知程度,强化创优理念,提高其主动参与的意识;针对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成立应急分队,护理部统一分配,资源共享,成立二线、三线班的值班制度,缓冲人力资源的不足,确保临床安全。.创建优质服务使护理人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一切为患者着想”的人性化服务。而医院“一切为了患者”的优质形象鲜明地体现出来。
三、、临床方面作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内涵认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使护士改变了旧服务观念,主动意识增强.能够更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学习、长期积累,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作为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身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贯穿于护理工作中.让我们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1.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只是一场“运动”。国家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医政司王羽司长和郭燕红副司长都明确表示.。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布置,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改革。
1.2“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就是“洗头、洗脚工程”。实际上,优质护理服务是要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病人提供全程、整体的护理服务,履行护士职责,提供专业照护。
1.3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为了“提高护理费”。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护理费所能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提升,部分收费标准进行了合理的调整。然而,开展护理服务与提高护理费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并非为了提高护理费。
1.4优质护理服务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护士展示护理技术水平、理论水平、沟通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为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的载体,使服务病人的落脚点放到了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上。
1.5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零陪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住院病人“无陪护”管理,是要扭转病人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病人生活护理的局面。是要求医院没有非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住院病人“无陪护”不是绝对不允许家属或护工陪护,而是家属或护工不在时,病人都能得到护士的照护。
(四)小结
总之,创建优质服务是护理体制和结构的彻底变迁,任重而道远,须真抓实十地全面推进。在工作中要永不满足,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要求护理人员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实践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和爱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l】温雪霞.浅谈如何搞好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130.
【2】黎月英.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5B):23.
【4】陈红宇,彭慧丹,李娟.护理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8-20.
【5】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里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6】高丽.加强护理沟通改善护患关系评论.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8,46(3):
第三篇:高中生物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高中生物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生物视频教学片《人与生物圈》的制作和应用 河北省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江庆平
【摘要】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教学,开发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生物视频教学片《人与生物圈》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个例,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与感受,并提出观点:一线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来的资源优势,用现代教育理念去辩证地进行开发和应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用更为形象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质教育资源 高中生物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我省的全面推行,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优质高中生物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在新课程资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作为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势在必行。笔者利用本地教学现有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制作了《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人与生物圈》等几个视频教学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取得一定效果。其中《人与生物圈》获得第26届
河北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一等奖。现将该视频教学片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以及感受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分享。
一、创作背景:
近两年我省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正处在新课程与旧课程交替的阶段,而新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我校硬件设施相对滞后,生源质量处于较低水平,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于此同时,“低碳环保”的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找到新旧课本的契合点,选择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课程,用更为形象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网上虽然搜集了很多相关视频资料,但是没有一个是系统地、依照课本知识点编排的视频能够在课堂上使用,如果将这些视频素材按照教材知识点布置,进行重新组合编排配音处理,制成适合教材知识讲授的教学片进行放映,就能真实、艺术地再现生物圈和全球性环境问题,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内容,使其具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自然现象变得新颖有趣。
二、改进思路:
在多媒体教室,以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授课,虽然通过大量图片和图表的演示可以较为形象地体现授课内容,但是对于现如今信息时代电视电脑普及今天,要使新一代学生,尤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把学习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应用视频演示,教学内容展示更为形象,更易被学生接受。所以选择人教版旧教材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和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
境的保护》的相关内容,广泛搜集相关网络资源,制成视频教学片,引领学生更为形象地掌握相关知识,并且感受电脑等新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三、制作过程:
1、首先熟悉课本知识,找到新旧教材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契合点,理清思路,设计制定制作视频教学片的制作提纲。确定需要哪些音频、视频、图片等制作素材。
2、根据所列提纲,从互联网上广泛搜集所需有关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将其下载下来备用。
3、下载下来的多种多样的视频文件,并不是都能导入视频制作软件,所以需要用视频格式转换软件转换格式。我在制作过程当中使用了winAVI 9.0视频转换器、FormatFactory格式工厂视频转换器将各种视频素材转换为WMV等可制作格式。
4、在制作过程中部分解说词网络上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就需要自己录制,应用windows程序中的附件中的录音机进行录制,利用Cool Edit Pro2.0对所录音频修正降噪处理备用。
5、一切就绪后,使用movie maker2.6和绘声绘影两种视频编辑软件对备用资源,按照设计制定的提纲进行编辑剪辑合成,制成自制生物教学片《人与生物圈》。
6、将所制教学片视频转换为MPG格式,应用Nero StartSmart软件将其刻录到VCD光盘上,上课时用影碟机播放应用,辅助教学。
四、创新点:
用视频演示实施新课程生物教学,演示更形象,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高。制成VCD光盘后,还可在多媒体教室不方便使用时用电视演示教学,以解决学校教学设施不足和滞后带来的不便。同时还可为了宣传低碳环保观念,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美好校园,将教学片连续播放作为环保宣传片使用。
五、制作应用感受:
通过对视频教学课件《人与生物圈》的制作、改进和应用,让我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共享资源给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而应用该课件的同时,也让我不断地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具体感受如下:
1、我们在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制作过程中,虽然有网络资源清晰度低和搜集资源繁琐费时等遗憾,但也在制作过程中练习了视频编辑软件windows movie maker2.6和绘声绘影等视频编辑器、以及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音频编辑器等软件的使用技巧,同时也让我感受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带来的便利和较好的课堂效果,感受了信息技术手段给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
2、我们在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时,应尽可能把最新的时代信息同时介绍给学生,例如《人与生物圈》视频课件制作时,大量使用了网络资源,并将2010年最新的世界环境日中国“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主题加入其中,用更为形象的教学手段、更贴近生活的
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我们在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时,必须充分考虑社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果没有能力或条件开发一些代价较高的课程资源如科技设备等,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生物课程资源,不能过于消极被动,也不能过于急躁,不切实际,盲目开发。例如《人与生物圈》视频课件制作时,大量使用了网友发布的免费网络资源,不必注入太多资金。既可节约开支,又尽可能地达到教学效果。
4、我们在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时,应尽可能发掘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例如在教学片中加入了宁晋本地晶澳太阳能、宁晋盐化工开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让学生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就来自我们身边,习得的知识是有用的。这是最便捷、开发上最经济、效果上最突出的课程资源。
5、我们在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时,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开发应用,也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果一些学的内容,不用多媒体教学,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容易接受的知识,而去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制作课件,那么这些课件就只能起到板书的作用,不仅浪费人力和物力,而且还会使得简单问题变复杂化,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该用则用,才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
是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利地促进了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而生物科学又是一个不断更新,快速发展的科学,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的、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是构成教学资源的有机成分。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开发和应用优质生物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进一步开发和应用高中生物教学的资源,实现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生物教学具有更大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同时实现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中实现自主学习。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来的资源优势,用现代教育理念去辩证地进行开发和应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洁,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革新, 2007(6)[2]薛海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探析[J],宁夏教育科研, 2007(2)
[3]宋效纲,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的结合[J],科技信息(科学
教研), 2007(19)
[4]吴田姑,农村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浅析[J],中学生物学,2010(10)
第四篇: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培训
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培训
首先打开一个网页,百度和360浏览器都可以,输入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然后进行搜索,搜索后点网页上第一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入后,在空间登录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稍后给大家下发),登陆成功后可以点账户管理进入个人中心修改你的信息,如果不用修改信息,可以在登陆成功后在页面上半部分有资源按键,点入可查找小学阶段的各学科的资源(各学科都有但不全可选择使用),有的资源尚在建设中。
还可以点家校帮和教学助手,按要求用电子白板下载pc版(教师使用)手机下载手机版家校帮(适用于教师学生和家长使用)。教师下载后可以实现手机与白板互动,成为移动讲台,可以脱离讲台束缚,打造高校教学课堂。
班级管理,先进入账户管理在账户管理中找到我的班级,这里可以对学生下发班级通知,学生成绩,书写教师寄语,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问题解答以及班级资源管理,班级成员管理,班级社交圈管理,家校留言管理班级课程表的制定与发布。
另外还有我的教学,我的管理,我的研训及更多应用的功能,可以自己添加应用和上传资源等。
在我的教学中可以自己上传教学资源用于班级学生的学习中,新建课前导学,进行同步备课新建课件,互动课堂中安装教学助手开始授课,在线检测中可新建习题,课后作业中可以针对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账号里看到你发布的所有东西。
参加一师一优课晒课的老师进入自己的账户后,再进入到一师一课晒课平台点击后先完善个人信息,再点活动报名然后点学科教育,完成后和我说一声,然后我会及时审核,等学校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晒课,有部分课在平台上就已关闭,不能晒课,进入晒课页面后先看看哪些课可以晒(可以晒的是蓝色的,不可以晒的是灰色的),就晒这些课中的一课就可以。晒课时要有教学设计、课件及实录。
晒课上传时间:4---6年级3月16日---4月30日
1---3年级3月16日---5月31日
注:用360安全浏览器或360急速浏览器进行登录
第五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学习成为广大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弊端尤为显著.针对该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为大学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提供指导,以促进网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现状;自主学习
根据行为理论研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行为不但包括如交流、查找和训练等经过观察研究和测量的外在行为,还包括记忆、分析等内在的隐性思维[1].网络自主学习的不断发展带动着学习者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促进大学生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1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297份,回收279份,问卷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为267份,问卷有效率为96%.性别、专业、年级分布合理,符合研究需要.从登陆网络教学平台的频率看,学生们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来进行网络学习,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还有待提高.从平均每次在线学习时长来看,63.3%的学生可以保持在0.5~1h.网络学习的质量与在线时间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但在线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学习质量.通过访谈得知,部分学生能够保持1h以上的原因是:教师将登陆时间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之一;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目的看,“学习感兴趣的课程”、“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和“查找作业信息或上传作业”是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其中“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所占百分比最高,达到了86.1%.关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和适应程度,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0%以上的人对于网络学习很感兴趣,只有很少一部分,约10%的学生仍习惯于传统课堂的面授.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时,仅有16%的学生能够完全不受无关信息的干扰,完成网络自主学习任务;74%的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网络信息的影响;其余10%的学生则由于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学习专注力较差,经受不住网络其他内容的诱惑,疏远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计划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下去.调查者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态度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同时分别有72%,66%的学生偏向于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满意度,46.7%的学生认为课程平台的功能存在欠缺致使平台使用率不高,师生互动不充分,学习效率不高;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媒体资源的重要性具有非常高的认同,但32%的学生认为课程平台提供的资源种类单
一、更新缓慢.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从调查中发现,建设水平不高是制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的关键因素.由于校园网络连接速度及稳定性的因素,常常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更新速度缓慢等现象的出现.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并未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受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及操作水平限制,多数课程平台仅限于提供各类型的学习资源下载,发布通知及问卷发放等简单功能.研究型学习、学习论坛等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块并没有得到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再者,平台的资源建设往往优于教学,而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更多是依据知识结构,并非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设计出的学习资源经常是与传统课堂授课内容与形式相差无几.
2.2自主学习计划不合理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和灵活的学习时间和方式,但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导致了学生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即使部分课程的教师在课前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指导,但网络学习往往缺乏教师实时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律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难以有效实施.尤其当面对网络游戏、聊天和视频等诱惑,常常会迷失在网络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3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脱节
根据调查发现,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的使用目的是完成作业和浏览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授教学内容为主,而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则以下载资源进行复习,完成作业为主.尽管多数教师会将课程内容的扩展资源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但主要的学习资源内容仍与课堂教学内容类似.这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复学习,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另外,网络学习的教学环节缺失,若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常常无法明确学习目标,不能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面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束手无策,这成为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3提高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及自我评价一系列的行为无疑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好地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2].如何提高资源的丰富度,及时地更新和管理信息资源,对提高教学平台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相关模块的开发和使用,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另外,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考评及对课程的有效管理,如教师培训、奖励政策和监管手段等,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3.2制定可靠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
网络学习计划要科学、周密和切实可行,既讲究原则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定计划主要是针对课余时间而言的.因此,制订学习计划必须从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入手.网络学习过程中,不能盲目毫无章法地学习,由于不能及时地获得教师实时的学习指导,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尤为重要[3-4].作为网络自主学习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师的相关学习指导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功能模块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探究和协作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
3.3注重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整合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这是以前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所欠缺的.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因此,面对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可能会面临来自自主学习能力和经验不足的挑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建议,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搭建桥梁,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教授理论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远程实时教学、网上异步交流、实验教学、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集体讨论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6-7],不但能够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网络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实践技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大量的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学生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的网络学习重新组织和反思所学,并与其他的学习者协作建构知识.面对教学重心从教向学的转变,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各个阶段,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有效性[8].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获取相关教学信息,对教学进度及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以应对全新教学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1
[2]潘庆红.Web2.0环境下学习行为的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形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21):35-39
[3]吴耀宇,吴凡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1):144-145
[4]史先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107-110
[5]林秀曼,谢舒潇,吴芸.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9):57-61
[6]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64-70
[7]王永花.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4):73-77
[8]李晓锋,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