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_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

时间:2019-05-15 10:2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研计划_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研计划_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

第一篇:教研计划_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

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活动本身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它会给参加者带来愉悦与放松,同时音乐活动又是一种有秩序的社会活动,它要求参加者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活动,这就为音乐出现时的活动限制上了一定的规则。因而,我们在音乐中培养幼儿的习惯,不仅能给孩子提供宽松愉快的环境,还能在这种环境下养成特定的习惯特点。这不仅利于孩子主动地接受良好的习惯,内化为自觉地习惯,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便于教师的实施,是一种双赢。所以我认为,探究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二. 培养目标

1、幼儿能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中理解不同音乐提出的要求,并根据音乐提出的要求完成各种任务。

2、体会音乐活动带给来的乐趣,在音乐活动中主动地接受要求,并乐于完成。

3、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多种智能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 研究步骤

(一)对习惯进行分类

初步将准备培养的幼儿的习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习惯;另一类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习惯。

1、学习习惯包括幼儿上课前的准备,上课过程中的要求,上课后的整理。

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我准备采取“我的耳朵最灵敏”趣味常规训练,让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来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错。如:

起立坐下采用上行和下行音阶;

安静采用“55 5 |55 5 |53 23 |1-|”提醒大家注意;

“3.5|35 35| 11 1|”表示请准备好站立演唱姿势;

“53 1|53 1|2 35 |11 1|”提醒学生到相应位置准备活动;

“5-6|5-3|5 32 1| 5--|6-1|5-2|1--|”让大家休息等等。

通过长期的演练,学生对音乐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个过程不用老师强调,在游戏中自然的把教学环节延伸了下去。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地抓。

2、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习惯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全部用音乐作为连接,可以利用教师说歌曲名字、哼唱歌曲、弹琴、播放音乐等形式对孩子入园、早餐、区角活动、上课、盥洗、午餐、午睡、或外活动等环节进行过渡和提示。每个环境播放特定的音乐,用于提示幼儿的活动。

(二)具体实施步骤

1、选择音乐。

根据每个环境的特点为每个环节选定特定的音乐,音乐的选取要符合当时的环境,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易于幼儿理解与产生共鸣,从而与音乐产生默契。如吃饭的音乐,我选择《kiss the rain》,这首歌曲轻缓柔美,利于孩子静下心来安静的进餐,去除孩子身上的浮躁,稳定情绪。再如区角后动结束收玩具时,我选择《萨利的花园》,这首歌曲欢快跳跃,且带有结束的感觉,节奏明显,利于孩子在活动中听辨。

2、建立音乐与幼儿之间的连接

在每个环节播放特定的音乐,固定并且准时,形成幼儿对音乐的条件反射。将选好的曲子在适当的环境下逐一介绍给幼儿,带领幼儿熟悉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并将每首音乐代表的指令告诉幼儿,及时的练习。并在以后的环节中固定的采用特定的曲子。这种练习必须是准确度、连续的。以便幼儿巩固对此音乐的认识和条件反射。

3、音乐的形式要多样化。

每首曲子可以赋予多种变化,不仅利于幼儿对音乐及音乐的不同形式带来的感受有所辨识,而且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趣味性,从而增强幼儿实施的效度。如女孩小便洗手的音乐《小红帽》,我们可以采用说歌曲的名字、念歌曲的歌词、唱歌曲的旋律、钢琴弹奏歌曲的旋律、多媒体播放等不同方式来提醒幼儿。

4、音乐要与游戏结合。

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将音乐活动的内容与游戏练习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体现音乐活动的娱乐精神,只有在发挥音乐本身娱乐精神的前提下才能将快乐学习习惯的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

此研究因处在初步构想与实施当中,因而还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希望此研究可以通过继续追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它的内涵。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幼儿习惯养成实施计划

幼儿园中班幼儿习惯养成实施计划

有句格言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一个人终生收益。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如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

学生现状:

1、有一些幼儿不但学习习惯好,上课认真听讲,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条,也很懂礼貌、守规则,各项常规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师提醒就能做到。

2、有一部分幼儿,吃饭磨蹭、集体活**讲话、在活动室里大声喧哗,区角活动打闹、争抢玩具、不午睡或者午睡说话,影响别的小朋友„„这些孩子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

3、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在某些方面的情况比较明显,如有的幼儿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有的吃饭挑食,有的行为拖沓,还有的规则意识不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完全没有纪律意识!

具体措施: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和配班老师也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的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班级中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孙佳旭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做操孙佳旭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从某一“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窦思雨各个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迅速就更好了。刘航凯学习习惯不好,我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监督他回家先完成当天的作业以后再玩,并且每天晚上都留一段时间专心的画画,看书或是写数字。现在,刘航凯上课集中注意听讲有了明显进步。

第四,反复训练

形成习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第五、利用儿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儿歌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形式,将培养幼儿的好习惯与儿歌联系起来,大大加快了好习惯形成的速度。如:《握笔歌》小小笔儿手中拿,姿势正确人人夸。右手拿笔要牢记,五个手指有分工。老大老二紧握笔,老三笔下稳稳靠,笔儿仅靠老虎口,写起字来稳又好。《坐姿歌》三个一,三个一,写字画画要牢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坐姿正确好处多,保护视力字整齐。我班利用早午自习的时间带领幼儿背诵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并且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榜样,通过互相表扬而不是互相批评,让孩子们在赞美声中改正自己的缺点。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伴随幼儿逐步成长并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品质。又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做有心人,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与氛围,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日期:2008-12-24]

来源:宜城幼儿园 作者:吴芳

[字体:大 中 小]

音乐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让幼儿萌发感受美、体现美的情感,传统的音乐活动中,注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它是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新的尝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正确、有效地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与游戏的优点有机整合,其实质是指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中,尊重幼儿,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自主性,让他们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然而音乐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枯燥与乏味,如何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能够“象做游戏一样高兴地上课”呢?这正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实践活动,我认为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利用幼儿好游戏的天性,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能保证音乐活动有序地开展,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发展。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有效策略。

一、积累游戏经验,为幼儿音乐活动提供丰富的源泉

《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形式”,要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并指出这种艺术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表达”。但在现实音乐活动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为了保证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而代替孩子去体验、判断。教师往往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感受理解音乐,使幼儿没有机会主动感受、自由想象,幼儿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参与音乐活动。幼儿年龄小,思维较直观,离不开经验的作用,平时注意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的经验,能为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经常会根据音乐作品创编故事,创设相适应的情境,使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这种意境,获得触景生情的效果,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形成和强化。角色扮演也能让幼儿自然地融入音乐情境,轻松理解音乐情节,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表现作品。

1、创编故事,理解音乐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研究科学表明,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力,而一切没有

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智慧,没有灵感。在音乐活动中,创编故事,利用故事情节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游戏化教学能把音乐感受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例如“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小朋友来到草地上,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个蛋(用一个纸箱做一个蛋),蛋里有敲门的声音,一只小鸡从蛋里钻出来。毛绒绒呀胖乎乎,叽叽叽叽唱起来。老师将蛋藏在草丛中,幼儿很直观、准确地发现它。在发现蛋时,并提问“为什么这有个蛋?这个蛋是谁的?这个蛋里有什么?”从而引起幼儿很想知道答案的兴趣,使他们的兴趣延续到活动中。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幼儿理解了歌曲的内容,游戏中学习了音乐的旋律,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再例如:在“哈巴狗”的音乐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这样的音乐情境:用桥梁积木搭成小狗的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一只玩具小狗放在家里,小狗的旁边放了一个肉骨头(做操用的哑铃代替)。用这样的情景欢迎小朋友的到来,小朋友看到后很兴奋,马上投入到游戏的情境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幼儿学习“哈巴狗”这一首歌,愉快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整个活动始终保持着愉快的情绪。

2、角色扮演,融入音乐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中,尤其是小班的音乐活动,教师扮演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角色在活动能起到突显的作用。角色扮演能使音乐活动更加地生动、幼儿更加乐意参与。例如:在“小兔乖乖”的音乐活动中,老师戴上兔妈妈的头饰,幼儿很自然地明确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兔宝宝,老师以兔妈妈的口吻引导幼儿活动的其他环节,营造这样的氛围,让他们深感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当另外一位老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时,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幼儿把老师和自己都当成了音乐中的角色。所以,教学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幼儿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

3、自主游戏,结合音乐活动,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创造性音乐活动的真正目的是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智的满足,在挖掘音乐潜能中让幼儿释放能量,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观念,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幼儿对“过程”比“结果”更感兴趣,因为过程给幼儿带来无比的满足。而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在这种游戏中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游戏材料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

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适宜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能引发新的游戏情节。在对游戏材料的直接感知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发展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将自主游戏与音乐活动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例如:在音乐活动“厨房里的声音”我们是这样展开的。开始的时候,小朋友在区角的娃娃家里玩,她们模仿着妈妈的动作在做一些家务事情,纯粹是自主游戏状态,老师看到了这次好时机,于是在另一个娃娃家的厨房里边唱边做洗碗、洗菜、炒菜的动作,比较诙谐的歌词,伴随奇怪的象声叠词,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老师很投入地演唱着,许多孩子纷纷模仿起来,尤其是歌曲里面的象声叠词,他们利用游戏材料(娃娃家的各种各样的餐具)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学习,有的自己创编动作,有的模仿动作。对于歌曲中比较难的旋律,教师放慢速度唱,引导幼儿学做妈妈感受歌曲中的歌词意境,幼儿在活动中非常愉悦,用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时能让幼儿感到愉快,能理解感受音乐,会想象和表现音乐。注重了整个学习过程,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交往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同伴的经验也能引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的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引发同伴的模仿、学习、共同探究并提升经验。

二、采用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音乐活动自主发展的舞台

要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就应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想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把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只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游戏形式,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全面、健康地发展。

1、在唱歌、歌表演的音乐活动中,采用插入式的游戏形式

插入式——即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在不同的环节中插入游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唱歌、歌表演的音乐活动中,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教的作用,程式化的教学,尤其是中间新授部分,幼儿等待时间长,学习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技能培养常使孩子感到是“老师要我学”,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也很费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在活动的前面、中间、后面插入游戏。例如,小班歌唱活动《小鸭小鸡》,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绿草地(地毯)上开了小花小草,老师说:“今天小朋友来做小鸭小鸡,一起到草地上游戏。”幼儿戴上头饰开始游戏。这里把游戏作为教学的先导活动出现,幼

儿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经验,随后的活动帮助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理性升华。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后插上游戏,把游戏作为教学的后继活动,例如,中班歌表演活动《迷路的小花鸭》,在教学活动结束前插入送小花鸭回家的游戏,使幼儿能够练习和巩固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另外游戏还可以在活动中反复出现,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知识,巩固练习等。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玩耍需求,而且还可以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2、在集体舞的教学活动,采用串连式的游戏形式

串连式——即将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每一个游戏对应地侧重解决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目标,分析重点及难点,设计了一连串游戏,并以故事情节的贯穿始终,考虑到集体舞是重在幼儿人人参与,注重幼儿在队列上的空间变化中进行人际交流,因此老师降低动作难度,提到空间难度”。如小班集体舞《小花和蝴蝶》,老师根据音乐变化,设计了小花和蝴蝶一起跳舞,小花和蝴蝶进行邀请跳舞,面对面玩合拢分开的游戏,接着手拉手一起春游,最后小花和蝴蝶一起游戏。老师以游戏情节的语言提示幼儿进行对形的变化与动作的转换。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练习小碎步,踏点步及手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因为有了游戏的情节幼儿学得轻松自主,队形由大圆圈到双圈,在双圆圈上幼儿进行了交换位置,又由双圆圈变回大圆圈。在一连串的游戏中,教师利用游戏使教学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在活动中允许幼儿有较大的自由度。幼儿园集体舞给幼儿提供没有太多记忆负担,动作负担的。重在参与和享受人际交流的机会。突出的是娱乐性、群众性、参与性,使人们在简单的动作练习,丰富的队列变化中进行情感的、体态的、非语言的交流。一般来说,在进行此类活动时,为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会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往往都带有游戏性、趣味性,但不是所有类型集体舞都适合游戏情境。如行列舞、链壮舞等,有时也无需游戏情境。

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采用融合式的游戏形式

融合式——即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设计好的完整游戏,当游戏结束后,幼儿便自然获得相关的有益经验,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目标。幼儿在游戏中非常投入,能够较好地把握了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例如,中班音乐活动《小雨和花》,教师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花园,活动开始时,教师说要和小朋友到花园里去玩,突然下雨了(放A段下雨的音乐,幼儿欣赏A段音乐一遍),教师打扮成“花匠”说,“我的花正要喝水,多好的雨啊!”(幼儿创编雨点下落的动作,再次欣赏A段音乐),“花匠”高兴地离开花园,花和小雨做游戏(再次练习花的动作以及B段音乐),最后设计小雨找花做朋友的游戏(再次熟悉AB段二段音乐)。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AB段的曲式结构,学会了律动,同时创编了动作,教师始终隐形控制着幼儿的活动。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在于让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不是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训练,而是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变“要他学会”为“他要学会”,这就需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规程》中也提到“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师生都是探索者”。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才能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探索的愿望。《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适宜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活动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探究音乐教学活动是合理、有效的指导策略。影响音乐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和准备音乐活动相关的游戏经验,是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学习源泉,让幼儿在音乐意境中感受音乐是开展音乐活动的重要保证;采用插入式、串连式、融合式的游戏形式,是音乐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的关键;注重活动过程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主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活动的质量。

第四篇: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微型课题:《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幼儿园

戴佳、叶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研究综述

儿童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把教育归结为习惯的养成,如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然而,现在的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却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不能爱惜和正确使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坐姿、握笔姿势不正确,做事拖拉等。对于这些就要踏入小学校门的大班幼儿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目前的现状 1.国内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已经受我国诸多教育者关注,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著作等。但侧重点都是基于中小学生的,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存在诸多的不适宜。此外,很多幼教工作者对幼儿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也多有尝试,但明显带有小学生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所借鉴的是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经验,将幼儿的学习习惯还是局限于看书写字等,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将幼儿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割裂开来,忽略了生活即是其学习内容、游戏即是其学习方式等一些幼儿期所特有的发展规律。

顺应儿童年龄特点,避免内容形式的片面化、方法策略的小学化;在借鉴、吸收与利用的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提炼出适合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仍具有必要性。

2.国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习习惯量表的编制伴随学习技能量表而出现。起初使用者们并没有使用特定的学习习惯问卷,而是在学习态度问卷和学习技能问卷中有学习习惯的测查项目。以后才出现专门用于测量个体学习习惯的问卷。目前,能够检索到的学习习惯问卷主要有学习习惯问卷,来自尼日利亚,主要测查学习的时段和时长、所使用的方法和学习的内容;学习行为量表,来自美国的学习行为量表。

(三)研究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1.研究价值:

(1)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在我们前期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不少人对于什么是幼儿的学习、幼儿早期该学

——级别:园级微型课题

组长:戴佳、叶婷 微型课题:《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什么、该如何学等问题还存在一些误区。如谈到幼儿学习,就联想到认字、写字、做算术等,习惯性地认为学习就是拿着书本竖着耳朵听讲、拿着笔反复地练习等学业活动,这是把幼儿学习功利化,也是幼教“小学化”的根源,违背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当今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更注重于顺应儿童的天性,回归教育的本源,严禁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小学化”做法。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特别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习习惯是核心要素之一,是极其重要的效能因素,爱学习、会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关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必要。

(2)幼儿发展与学习方式的需要

美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发展多么重要。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在倾听教师和同伴讲话时,有插话现象,似听非听,眼睛乱看,三心二意,不把话听完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非常不利。而目前很多人都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放在小学阶段,忽略了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学习,幼儿生活就是其学习的内容,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游戏就是其学习的方式,幼儿是在生活、游戏中学习、发展的,生活、游戏与学习,关系密切,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游戏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现代公民素养养成的需要

良好的现代公民素养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而修养通常来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幼儿形成现代的公民素质。在幼儿园的养成教育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有其研究存在的价值。从学习习惯入手,努力提高个人现代的公民素质,是推进学校现代化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

2.研究的创新之处:

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积累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如采用爱心激励策略、智慧言传策略、“1对1”观察策略、图谱指导策略、游戏巩固策略等,并针对这些多元的策略与方法,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创新,在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形成具有我园园本特色的策略。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大班幼儿”是指“5-6岁的儿童”。关于学习习惯的理解,首先要追溯到“习惯”这一概念。在心理学概念中,习惯是个性心理倾向的一种表征,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

——级别:园级微型课题

组长:戴佳、叶婷 微型课题:《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个体通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方式或倾向。具体包括常规行为学习习惯、自我监控学习习惯、过程表现学习习惯、策略使用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习惯。

三、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目标体系,探索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施策略。

2.通过实践和研究,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育水平,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师对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进行深入研究。

3.幼儿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研究内容

1.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内涵、价值的研究

基于多元的文献学习,建立理论资源包,对“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内涵进行理论梳理,明确“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的意义和核心价值。

2.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目标、要求的研究

遵循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研究要点,构建适合我园该年龄段幼儿的目标和要求。

3.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内容开发的研究

大班幼儿学习习惯教育的内容将以“课程”与“活动”为主,聚焦大班幼儿的常规课程、主题活动、一日生活、特色活动等,充分挖掘、开发指向各领域的学习习惯教育活动,形成适合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主题性”课程。

4.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

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聚焦一日活动,立足全体,关注个体,积累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5.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案例的研究

关注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以某一幼儿的某一行为为例,围绕目标、内容、关注点、发现问题、纠正策略等五大维度,进行观察、剖析、指导,形成该年龄段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精典案例。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个案跟踪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力求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把握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析,为课题实施提供素材和依据。

——级别:园级微型课题

组长:戴佳、叶婷 微型课题:《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2.行动研究法:教师们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以解决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这一实际问题为目的,针对日常教育活动中和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其过程中,我们既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和研究过程,努力实现研究与实践的融合、行动与思考的统一、反思与改进的结合,努力用专业的视角来观察、内省并改进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教育实践。

3.问卷调查法:在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同时,我们还辅以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家长的调查、访谈,对幼儿的跟进式观察,为策略的形成获取真实的数据和原始的基础性资料。

4.观察法:对幼儿日常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观察记录。

5.个案跟踪法:随机选取班上几个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6.经验总结法:对课题阶段实施情况定期回顾、分析、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六、研究阶段步骤

1.第一阶段:课题准备、启动阶段(2018年3月——2018年4月)

(1)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理论,对“习惯”、“学习习惯”作出初步的概念鉴定,并制定出课题方案。

(2)多方学习,对幼儿、家长、教师分别制定“大班幼儿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并针对抽样幼儿作出前分析报告,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进行园部微型课题开题论证,确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及开题申报评审书。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8年5月——2018年10月)(1)探索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目标和策略。

(2)全面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开展多元化的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活动。(3)用科学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个案分析,制定评价体系。

(4)积累成果,参加园部微型课题中期评估。

3.第三阶段:反思总结,整理结题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1)对抽样幼儿进行后测,将前后结果比较分析,检测汇总,形成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后期调查报告。

(2)梳理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系列成果,如: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课程集、论文集、案例集等。

(3)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4)参加园部微型课题现场结题活动。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一)幼儿园层面:

——级别:园级微型课题

组长:戴佳、叶婷 微型课题:《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1.构建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容、要求和目标体系。

2.开发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课程内容。

3.探索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

4.积累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系列成果:理论资源库、课程集、活动集、论文、案例集、调查报告等。

(二)教师层面:

1.通过有讲授、有讨论、有实践、有反馈的园本科研,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2.提高教师对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观察、分析、评价、指导及养成策略等综合能力,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形成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幼儿层面:

1.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级别:园级微型课题

组长:戴佳、叶婷

第五篇:音乐教研活动计划

音乐教研组工作活动计划

以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导思想,全组教师全面深化新课程、新课标的研究,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强化学习过程性评价,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努力组织好课外兴趣小组以及艺术特长生的辅导工作,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将艺术“普级与提高”当作重点来抓,开创我校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1.教研组建设

本教研组以《音乐新课标》为教育教学目标,加大力度推进音乐教学改革。做到及时传达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学习《音乐新课标》,加强集体与个人备课,切实做到转变观念,确立新教师角色,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优化组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手段,为树立本组新形象而努力工作。

2.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对青少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教案,结合教师实际,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教学研讨

积极开展科组教研活动,加强音乐组的教育教学研讨。进一步学习领悟《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上好一节创新式的音乐课,反思更新教育理念,善于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4.课外活动

(1)积极开展校内外各种艺术活动,抓好课外兴趣小组常规训练工作,全面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

(2)认真做好校园艺术活动,为丰富全校师生业余文化生活而努力。

(3)做好艺术特长生训练辅导工作。

(4)做好各项艺术展演活动。

(5)为各项活动做好彩排准备。

5.主要工作安排

下载教研计划_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研计划_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音乐教育倾向于知识技能的训练。本文基于对传统音乐教育这一弊......

    小班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小班幼儿良好喝水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保育工作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现代保育观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

    编号:文章题目: 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内容提要: 一、概念的界定 二、教育策略与结果 1、用音乐引导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养成有序地、积极健康的学习习惯。......

    在操作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李晓玲 内容摘要:幼儿园教师应改变教学教育观念,把“灌输教学”转变为“操作教学”。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反复的操作、多次亲身体验才......

    音乐教研活动计划1

    音乐教研活动计划 以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导思想,全组教师全面深化新课程、新课标的研究,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强化学习过程性评价,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努力组织好课外......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是需要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融入游戏化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充满好奇与探究。在宽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重视也在提高,作为家长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孩子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而导致幼儿......

    幼儿习惯养成培养的教育研究案例[精选5篇]

    幼儿习惯养成培养的教育研究案例政和县东平中心幼儿园李有珍为了做好0-3幼儿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培养的教育研究工作,在托班幼儿入园初我们进行了幼儿品德行为的摸底调查工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