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显语文学科特色
突显语文学科特色,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云阳外国语试验中学蒋和清
近十年来,我们语文教学走过的道路,可以说不堪回首——太多的怀疑指责、太多的声讨。语文老师最辛苦,也最无奈。其他的老师说——语文,认得到字都能教,我们好不委屈!许多学生说:语文学不学考试成绩都差不多,我们黯然神伤。可是没办法,我们选择了这一行,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吞了。
新课程推行这么多年了,情况怎么样,我想大家在火线上站着,最清楚。会开了不少,课听了不少,课改实验说“雨后春笋”有些沾沾自喜,说“风起云涌”也夸大了阵势,“风一阵雨一阵”可能更恰当点。一阵风过,烟尘四起,可能我们满面灰尘。一阵雨下,可能“两三点雨脚下,路转溪头不见”。我们语文老师实践过、探寻过、苦思冥想过、辛苦过、付出过——可就是还没有辉煌过、被人仰视过。总之,我们付出太多,收获太少。
当然,这个能够制造“超男超女”的时代,也铸就了两个“超校”——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因为有了这两个教育界的“超男超女”,所以我们只能做他们的粉丝了。我本不是什么追星簇,但既然大家都那么追捧,也就激发起了好奇心,对这两个学校的做法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先和大家分享一段:
杜郎口“三怪”
初进杜郎口,给我一种怪怪的感觉,带着好奇的心情走进教学楼,在一个教室的后门往里一看,唉!课桌怎么这样放呢?像农村红白喜事的餐桌,这样学生能学习吗?他们不说话吗?这样的秩序怎样维持啊?——怪!
走进教室,怎么没有讲台啊!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真怪!
上课了铃响了,只见学生忙而有序的讨论问题,面对这么多来参观的老师,他们竟然毫不紧张,老师也不来教室,这怎么上课啊?——怎么这么怪!
“赶大集”式的语文课
一走进校门,记者立刻感觉到杜郎口中学的与众不同,每座教学楼里都挂满了标语,但大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格言”,此外则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之类其他学校并不常见的标语。
从初一到初三,任何教室的门都是打开的,学生和客人随便出入。记者迎头碰上淄博齐鲁武校的十几名老师,他们说已经来了近一周时间了,学校从没安排过公开课和观摩课,也没人陪同,他们每天就是这么“瞎撞”,随便听课。
记者随意溜进初二
(二)班的教室,他们正上语文朗诵课,屋里人声鼎沸,就像在赶大集。教室里没有讲台,课桌每十个一组排成一张张条形“会议桌”,除了一面是窗户,其余三面墙上都是黑板,学生们或站或蹲、三五成群地大声讨论,老师也混在其中。
朗诵课的主题是“借物抒情”,范本是语文书上的几篇文章,但学生们的朗诵范围早超出了语文课本。老师刚一宣布完主题,几个男生就抢先跨到教室中央,大声说:“我们就是初二
(二)班最闪亮的组合——青春组合,请大家把目光聚焦过来,看我们带给大家的精彩和欢乐——‘让峭壁上树的灵魂永驻心间’……”
后面的表演就更精彩了,有的学生把自己比喻成困在港湾里的小船;有个女生在男生赞美蝴蝶时,模仿蝴蝶翩翩起舞;还有个学生在朗诵《小草》时,即兴把小草比喻成自己的老师,另一个男生大受启发,当场献上一首《祝你平安》,歌唱得跑了调,他仍然极认真地和老师同学挨个握手,就像歌星一样。类似的报道在座的也屡见不鲜。
这就是杜郎口的课堂——课桌摆成席桌,老师不站讲台,到处都是黑板,课堂成了超市。洋思是在杜郎口之前成名的,却被他压下去了。现在你提洋思中学,同行会说——那是过去,现在啊,要学杜郎口了。
其实,这是不理性的看法。无论是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是杜郎口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充分重视了预习,都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是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老师不能超过10钟,学生不少于35分钟;其次,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第三,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老师再不是居高临下;第四,老师真正由台前走到了幕后,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二、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时时都在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处处都有学生在大胆展示自我学习的成果。
三、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
五、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多的在课外。
六、学生的学习始终贯穿于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学习活动中。
由于时间关系,这些特点不展开讲。再者,在座的都是教育的精英,言多必失。大致了解了一下“超校”,结合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我们应该大胆地突破语文教学的常规,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突显语文的学科特色。
既然要突破常规,我们还必须回顾一下常规的语文课是怎样的?
我们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怎么上语文?阅读课:板书课题——作者、写作背景简介——生字词板书——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讲解写作特点。作文课:出题——学生写——老师改——选两篇好的全班宣读或张贴,完事了。
现在大家怎样上呢?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反思:课堂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阵地吗?我们的学生在课外花了多少精力自觉而高效地学语文?
每堂课我占用了多少时间?学生占用多少时间?
阅读课是怎么上的?每篇文章上完了,学生认真读过几遍原文?每堂课我们给学生多少时间去阅读、思考、交流讨论、表达展示了?
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吗?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吗?在课堂上是不是充满了激情?
我关注过学生的学习方法吗?我培养了学生哪些学习语文的习惯?
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项“标准”,我是怎么去落实的?综合实践活动怎么开展的?
口语交际我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的?学生读了多少文学名著?积累了多少语言素材?背过多少篇美文? 我的教学是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选文?补充了多少文章?作了哪些方面的拓展?
虽然新课程推行了十来年了,虽然我们也有许多教研课题结题了,虽然我们也发表了许多教学教研方面的论文,但我总觉得,真正值得推广的、能够立竿见影的语文教学模式还没有。我们现在来假设:如果要我们选一种教学模式——选洋思还是选杜郎口呢?可能大家和我一样,举棋不定,甚至可能一样都不选。
担心什么呢?怕失败。校长怕升学率低了不好招生;老师怕平均分低了少分奖金、评不了职称;家长怕子子孙孙生活在农村。
杜郎口为什么这么大胆子?他们不怕吗?他们的情况特殊——课改前他们就是最差的。已经是最差的了,还会担心失败吗?捧着半边碗的叫花子还担心遇到打劫的吗?率性和你拼了,硬着头皮就上。所以教学改革也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当然,“杜郎”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也不全凭勇气,更多的是他们艰辛的付出和“不足为外人道”秘密——我们的一些老师去后,想找他们了解一些表象背后的东西,可他们从老师到学生,全都守口如瓶。你请他吃饭,他拒绝,你给他钱,他现在待遇是我们好几倍。实在不行,饭照吃,酒照喝,问绝招,一句话:“自己看!”
我们脑子里总有许多固有的观念:语文课是一门课,总要把它当课上才对。既然是课,就应该老师讲,学生听、记。既然是课,就应该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既然是课,就要上课本上的文章……用我们传统的眼光来看,“超校”的课堂还是课堂吗?我们老师太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回事了,所以瞻前顾后、战战兢兢,最后的结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从传统的眼光看,语文教学培养的主要能力是“听说读写”,更注重知识性和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文学性。新课程背景下,在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同时,更注重人文性和文学性。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更加强调学习情感、创造精神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及个性人格;更加看重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及审美欣赏和评价。更加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或者说根本不能做到的。可能同行们都很明白,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吸纳了以下一些成功的语文课改实验的成果——一是“整体阅读”,一是“课内外衔接”。“整体阅读”颠覆了阅读教学“词句——段落——篇章”的教学思路,重建了全新的阅读思路:先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把握文章的思路、基本内容、主旨;再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词句进行探究、赏析、评价等。“课内外衔接”则把语文教学的视野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自然、图书馆,让语文老师跳出了“课本和教室”的狭小空间,实际上,新课程标准中的许多“标准”,均来自于90年代末期这项在全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课改实验。只是这项实验的首创者——英语专业出身的语文余蕾先生并没有成为语文界的“超男”,不过,能够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委也算是对这位语文老师最大的安慰吧。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是有别于其他所有学科的,也应该教出语文的特色来。
根据新课程课程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诸多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应该突显以下特色。
一、大容量。
这不只是对某一节课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大量读写 双轨运行”语文实验的成功之处。
二、重诵读。
诵读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也是学生语感形成的必要过程。我们有许多老师上课,包括许多公开课,老师准备了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课堂因为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回答非常积极,也很准确,看似很成功,我觉得是在“演戏”。你大概算一下,一篇千多两千字的文章,学生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这样的学生飘浮于文本之上的课,效果让人怀疑。
三、重识记、背诵。
四、重积累。
这两个方面我想借“课内外衔接”实验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我们云阳在十年前也学习开展了这项实验,现在仍有许多老师在坚持这样做。每节课前安排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抄两个成语(并解释)、一句名言,学生抽休息时间摘抄到摘抄本上,上课前集体读一遍,并抽生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每节课前两分钟,轮流安排两名同学上讲台自由发言。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便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每周背两首诗,每周读一本名著等,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重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
六、重审美欣赏。
七、重信息筛选与概括。
八、重分析评价。
九、重习惯方法。
十、重兴趣。
由于时间关系,以上都不展开讲。
十一、重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尤其是不能忽视课本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因为这最能展现语文学习的特点、魅力,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综合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来突显语文教学的特点呢?肯定我说不清楚。我想,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照新课程标准中的每一条标准,想方设法来落实。怎样来落实?我认为迫在眉睫的有两件事——一是认真上好“阅读预习课”,二是切实开展“作文活动课”。
可能最让我们头痛的,有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课究竟怎样上?二是作文课究竟怎样上?我想结合我们的一些做法,跟大家交流,并希望得到各位的指点。
借鉴“超校”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以及“学案教学法”的一些做法,我想把阅读教学分成两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预习基本流于形式,没有落实,也没有多大收效。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开始接触文本,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总是很失望。这样的阅读课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我想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的语文作业是什么时候让学生做?大多数老师肯定是课后做或者将课后思考与课堂教学相联结。
有一个老师的做法我很欣赏。他课后没有作业,他的学生总是在他上某一课前完成相关作业——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去预习啊!
书,不是老师教好的,而是学生学好的。特别是语文课,更是如此。很明显,对预习的忽视或者是低效的走过场的预习,是导致低效阅读教学的罪魁祸首。所以,要真正搞好阅读教学,必须重视阅读预习课。
怎样上好高效的阅读预习课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划分学习小组。老师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状况、性别、个性等因素将全班学生4—6人一组平行分组。预习为什么要分小组进行?如果单干,水平差的怎么办,他完不成预习任务;再有,如果每一个学生要在预习中完成大量的任务,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预习课怎么上?
第一:“学案”编写。学案编写分三步走:初期——主要由老师收集学生预习情况、根据教学目标编写;中期——师生共同编写;后期——主要由学生小组编写。在学案编写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去解决生字词,查看课后思考题、练习册甚至教材详解等相关资料。
在学案编写的初期阶段,老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1)让学生熟悉预习的步骤、方法。
A浏览全文——勾画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扫清字词障碍);
B细读文章——总体把握;
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
C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
D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
E质疑探究——自己提问,寻求解答。
(2)教会学生思考提问。
怎样让学生自己能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老师可以作以下引导:
a、立足于词——探讨其含义或表达作用;
b、立足于句——句的功能、作用、意义等。对于文章中的语句,通常可以让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句式提问——
为什么?
怎么理解?
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文中人物的什么(个性、品格、意愿、心理)?表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情感、写作意图)?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c、立足于段——划分层次、归纳段意、分析作用。
d、立足于篇提问
——从总体把握(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的角度提问。
——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角度提问。——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角度提问。
e、立足于阅读感受提问(读了文章,或者读到某个细节、情景,我有些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里?我有些什么收获?)
第二:任务承担。一个学案可能涉及到许多问题或者多个任务,每一个小组要完成所有学案中的任务是不现实的。学习小组可以自由选择本小组完成的任务,或者由老师指定某小组完成某一个或者多个任务。
第三:预习完成。分三步走。
1、每个成员单独完成小组任务或各自分担某一任务,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小组预习结果。最好能将自己完成的任务板书在黑板上,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成电子文档、课件。
3、小组确定代表发言人。预习过程由小组长协调、安排、督促、检查。初期阶段的阅读预习课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慢慢让学生学会在课外完成阅读预习。
预习环节完成后,老师还要有适当的检查、指导。预习课开始一定要有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当学生熟悉掌握了基本的预习程序、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小组能够基本完成预习任务之后,老师方可慢慢放手。正课时间不够,可以用自习课补充。作业、练习册可以少做一点,课本的文章也可以省掉或者替换。
之后,便进入展示课环节。展示课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1、课前准备——学生将小组预习的任务(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连同本组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书写在老师规划的展示区,可以是黑板的一部分,可以是一块小黑板,也可以用一张大纸,有条件的当然也可以是电子文稿或者幻灯片。需要说明的是,字词及作者、写作背景方面的可以删减的应该尽量删减,以便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如果不是非展示不可的内容,就不要展示。所以老师在课前准备时一定要将学习小组准备的问题按自己的教学意图进行认真筛选,所保留的问题既有一定的宽度,又有一定的梯度和合适的难易度,且问题也不宜太多。也不一定每个小组探讨的问题都不相同,也可以几个小组探讨同一问题。
2、交流展示——展示的时候,可以按教师的教学意图依次展示,也可让学生自由展示。在某一小组展示(发言、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聆听、思考,待某一学生发言完毕,其他同学便可以自由地表达赞同、反对、补充见解,老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补充或修正。如果老师觉得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已经到位了,就应该引导学生即时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探讨。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争辩是有价值的,就应该允许双方继续,相反,则应提示终止。实际上,老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调度者、掌控者,又是一个学习者,是学生的忠实听众,同时还是一个点石成金的“高人”,还是一位裁判是非曲直的“法官”。
那么,在展示课上,哪些类型的问题应该安排在前,哪些问题应该安排在后呢?这得依据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我主张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坚持“整体阅读”教学法,所以,根据这种教学法的习惯思路,依次安排如下类型的问题:首先展示“整体把握”方面的问题,如“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等”相关问题,再展示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阅读感受(读了文章,或者读到某个细节、情景,我有些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里?我有些什么收获?)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安排学生质疑。
3、练习反馈——老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可能还存在的问题,设计两三道思考题,再从学生的解答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对疏漏、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完善,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练习反馈最好在课堂上完成。
“预习——展示”这种阅读课,说简单点——老师先将课堂上要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先自学,再通过课堂展示,小组相互交流,分享自学的成果。
这种教学情景下,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编写学案或者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进行指引、督促、掌控、评价、点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能够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
第二篇: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
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
幼儿园在实践“创信誉、办特色、争一流”的办园目标中,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注重为教师创设宽松亲和的氛围,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教师形成个性,增强实力,促进幼儿园的持续发展。
一、倡导校园文化,促进教职工自律
幼儿园组织教职工集体讨论制订了《幼儿园教职工行为指南》,其中提出了“优秀教风”:“做幼儿的好朋友,游戏中与幼儿共同成长,做家长的真朋友,交流中与家长共提高”,还有十个“一点”,即:微笑多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效率高一点、脾气小一点、脑筋活一点、做事勤一点、爱心多一点、借口少一点、心胸宽一点。这些口号成为全园教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向着“高雅、大方、精神”的健康教师形象迈进的自律行为,形成了幼儿园特有的人文氛围。
二、形成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素质
终身学习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此,园长孙毓婕亲自抓教师的业务学习,每月一个项目,先后开展了教师的钢笔字、绘画、弹唱、幼儿律动、讲故事、常用成语、常用3000字等活动的学习和岗位大练兵,通过专业知识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师“比、学、敢、超”已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氛围。在今年举行的全市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幼儿园教师成绩优秀,得到了市教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在9月4日举行的全市幼儿教师舞蹈大赛中十名教师能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电厂教师的风采,最终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今年牡市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我园被授予牡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徐厂长被授予“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师德是社会公德在教师身上的具体表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含义是教师即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在道德修养方面做高度的楷模和表率,幼儿园多年来坚持正面引导,树立师德典范,在全园会议上,经常性地表扬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在“六一”儿童节和“教师节”等的文艺活动中,也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宣传和歌颂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对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年底总结表彰,奖励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师德楷模,教职工的表率。
一年来,幼儿园涌现出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共产党员林治花、关丽茹,真抓实干的教学主任姚爱丽,勤勤垦垦、默默奉献的后勤主任王华,多才多艺的岗位能手王延红、冯慧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优秀团干部孟燕,心灵手巧的工会小组长吴珍等骨干教师,在榜样的带动下,全园教职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风正、干劲足、重奉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公司双文明单位标兵、模范职工之家、女职工建功立业优胜单位、优秀团支部等众多的殊荣,我们有理由相信,幼儿园在园长的带领下,一定会在创建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人文环境、办园特色等方面,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特色办学总结:强化特色办学 突显教学成果
特色办学总结:强化特色办学 突显教
学成果
特色办学总结:强化特色办学
突显教学成果
一、紧跟时代步伐,突出信息技术特色
自XX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30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强化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教师都能自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
二、加强集体备课,突出教师专业成长特色
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规定了完整的集体备课体系、完善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形成了集体备课管理评价模式、优化了集体研讨质量提高的方法,洼中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了和谐、务实的研究氛围,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特别是新教师能主动问、主动学,得到了快速成长,在相应学科迅速脱颖而出,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集体备课提升了所有教师的专业素质,缩短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三、创新完善讲学稿,突出教学合一特色
讲学稿的实施正在形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的教学模式和适合校情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合一,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特色办学,突显教学成果
几年来,有26人次先后在国家、省、市、县举行的评优课获奖。有11人获省骨干教师,市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等称号。有18人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承办的国家、省、市、县级课题有10个结题,7个立项研究。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三年教学成绩获同类学校第一名,XX年中考成绩进入全市规模学校前20强。连续七年获教体局“中考成绩优胜单位”和“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第四篇:特色办学总结:强化特色办学突显教学成果
特色办学总结:强化特色办学 突显教学成果
一、紧跟时代步伐,突出信息技术特色
自2003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30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强化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教师都能自制课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
二、加强集体备课,突出教师专业成长特色
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规定了完整的集体备课体系、完善了集体备课操作流程、形成了集体备课管理评价模式、优化了集体研讨质量提高的方法,洼中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了和谐、务实的研究氛围,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特别是新教师能主动问、主动学,得到了快速成长,在相应学科迅速脱颖而出,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集体备课提升了所有教师的专业素质,缩短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三、创新完善讲学稿,突出教学合一特色
讲学稿的实施正在形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的教学模式和适合校情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合一,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特色办学,突显教学成果
几年来,有26人次先后在国家、省、市、县举行的评优课获奖。有11人获省骨干教师,市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等称号。有18人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承办的国家、省、市、县级课题有10个结题,7个立项研究。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三年教学成绩获同类学校第一名,2011年中考成绩进入全市规模学校前20强。连续七年获教体局“中考成绩优胜单位”和“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第五篇:学科特色方案
数学学科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数学学科组
近几年来我校正有意识地致力于数学学科建设,努力把数学学科打造为强势学科,这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数学学科组按照学校要求,坚持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主的思想;坚持以教师自身发展为主的思想;坚持以鼓励改革创新为主的思想。聚焦数学课堂,“优势+特长”、“规范+选择”,在传统中发展,在变革中发展。树立我校数学教师队伍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学生的成人负责,为学生成长奠基。加强教育科研,打造学科特色。营造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提升每一位教师教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档次,努力彰显我校初中数学教学特色,彰显数学文化的魅力,追求数学教学的真善美,化“冰冷的思考”为“火热的美丽”。一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五个核心要点
(一)坚持新课“2515”和复习课“1525”教学模式探究
听懂了怎样骑自行车不算会骑自行车,只有能够独立地骑车到要去的地方,才算是会骑了。同样,课堂上学生听懂了并不意味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即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不讲、学生已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已不懂的知识不讲,要把方法当成知识来教,教师扮演的是助产医师,而不是产妇的角色。大量的事实表明,课堂训练的效果远远超过课外训练的效果,要切实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大量的训练放在课堂内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精练并及时反馈、评讲。
(二)积极推行“框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上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教、然后精雕细刻的抓落实,人为地把整体知识机械地割裂成一个个部分。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的学习知识,但点点滴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该原理告诉我们,不仅要注意发挥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功能,因而在教学中要不断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对该学科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数学学科组积极开展“框架式”教学模式试点探究已有两年,并有计划的正在向其他学科延伸辐射。
“框架式”教学是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按照相邻知识发展区的要求,创设情境,展开问题探究、交流,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而达搭建基本知识网络框架,并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层次、三反复、多向达标训练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框架式”教学法在技法上,采用的是“大容量、快节奏、多反复”模式,实施“2+0.5+0.5”三年教学规划,即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初中数学内容教学,用0.5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初高中知识衔接教育,用0.5年左右时间进行中考复习。远看森林,近看树木,红旗插上山顶就是胜利,占领山头就是胜利,知识框架远胜于知识细节,知识只有结构化,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识只有结构化,才能转变为能力和品质;知识只有结构化,才能创新创造。
(三)积极开展分层教学
以年级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开设数学选修课,按学习数学的能力实行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积极开展小学、初中、高中衔接教学实践研究
开设小学、初中衔接数学专题讲座,请泸县二中教师到我校分别对教师、学生开设初中、高中衔接教学专题讲座,并统一给教师订购了高中三年的数学教材,聘请高中知名教师担任顾问。
(五)倾其所能打造样板课
充分利用备课组活动,扬群体优势,坚持“一课三反复”,即按参加优质课竞赛模式,在个人备课基础上集体修改后上课、再修改、再上课后定稿。以学年为单位,打造10堂不同课型的样板课,并整理收齐教案、视频等资料,做参照的样本。二数学活动的五个模快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奇妙无比的科学翅膀,借助于这双翅膀,不少科学家迸发出怪诞不已的“科技金点子”,以及不拘一格的创新火花,充满童稚和幻想色彩。也正源于这样的思考,我校积极倡导并尝试“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做、做中玩”的数学活动模式。
(一)活动模块化
1、专题讲座
定期开展名师讲座。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配合已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介绍中外数学史、有趣的数学知识,介绍好的学习经验,指导学法。
2、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制作数学教具、模型、实地考察、测量、收集数据等活动。
3、数学游戏
开展数棋比赛,猜数学迷语,做数字游戏,玩数学扑克牌,游数学王宫等活动。
4、数学园地
以校或班为单位,办数学园地,发动学生考察、搜集有关数据、素材,要求撰写数学园地稿,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摘录数学园地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办数学园地的能力。主要内容有数学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迷语、数学病院„„并积极尝试立数学周,数学月等。
(二)课程模块化
1、数学大师系列:了解数学大师(成长经历,科学精神,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笛卡尔);接触数学大师(接触重大成果);感悟数学大师(探究精神);追踪数学大师。
2、数学探究系列:游戏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形态中的数学;设计中的数学。
3、数学文化系列:数学与文学;数学与音乐;数学与美术;数学与体育。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如《我县红绿灯的数学研究》、《绿化中的数学》、《日历中的数学》、教材上的阅读材料等等,强烈的生活气息、社会气息扑面而来。这些成文的活动过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也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一般的课堂教学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四)竞赛活动
建立我校学生校级数学竞赛、省级数学竞赛、国家级数学联赛体制。作好三年奋斗目标,把竞赛做成我校数学组工作的一个亮点。让数学竞赛成绩显著者,为我校争光,使之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和知名品牌。但一批优秀的年轻竞赛辅导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还可联系小学生的竞赛在我校举行(每年3月或4月)。
(五)建立读书沙龙。这里是大家交流读书心得的乐园,书香在这里轻轻弥漫,智慧在这里悄悄生长。“一切从教育实际出发,一切从尊重人的健康发展着眼,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读书中大胆提出并构建初中教育,特别是初中数学教育的科学体系。大力提倡理科阅读。读书笔记,整理错题集(整理错题集,就是把失去的分数及时捡回来)
三、数学学科组建设五大亮点
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已形成了优秀严谨的工作作风、优秀的师徒传帮带的承传特色、优秀的教研理念和优秀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独特的外国语校本特色,努力成为泸州市优质初中的品牌教研组。
(一)六个工作小组
课外活动小组、竞赛辅导小组、课件制作与应用研究小组、中考命题小组、教材整合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共6小组。
(二)“一个班一个数学老师”
数学教师的工作量定为纯上两个班数学课或 一个班课兼一个班主任工作,增加其反思和学习的时间。一个班一个数学老师,必将成为我校学科教学的一大亮点。
(三)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师徒挂钩拜师传经活动。由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一帮一,形成师徒关系。每学年都开展“中老年教师示范课、研究课展示”“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等活动。第二,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四个一”: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讲一堂公开课;出一套考试题;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并承担组内课题研究。增加老师们在国家,省、市各级课程培训机会,以及外出听课机会,作为对优秀教师的最高待遇。
(四)建立名师工作室和数学组网页
建立名师工作室。本工作室力求汇聚全市初中数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并吸纳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努力建成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梯队明显、规程明细,在我市具有辐射功能的名师工作室。建立数学组网页。开设“课堂内外等话题,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为蓝本,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链接学科兴趣小组活动,营造数学教育的广阔背景,探讨数学教育的新的视角,广泛吸纳数学文化的元素,引导数学学科教师关注数学教育实践性、应用性、人文性。
(五)校本教材的开发
汇编《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数学学科校本课程大纲》,使校本课程建设更具科学性、规范性、示范性、可操作性,并可着手组织编写了我校数学校本教材,教辅资料,还可考虑出版使用如:《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教程》,《初中数学解题数学组》,《初一数学学案》《初二数学学案》《数学初三总复习》。校本教材体现了本校特色和优势,也可为教师们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不再订资料。
四、分工职责:
学科特色建设各项任务实施的主要负责人为教研组长及核心组成员,参加人员为全体学科组教师,其中主要的任务版块具体分工如下:
(一)课堂教学的主要改革以总结并推广框架式教学法为主,其负者人为王益、韦光彬,2009年秋期起在初2012级科技班进行试行,并总结经验整理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对2013级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并在2013级全年级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推广。
(二)活动特色版块主要以竞赛活动的开设为主,其负者人为王益、殷丽霞、韦光彬、王胜聪,竞赛课程的开设内容及授课教师的设置由学科组层面组织部分教师于暑假期间作相应的讨论,在开学前确定好授课的各种工作安排,开学进行实施。
(三)数学学科校本课程的设置与编写,其负者人为王益、李箭、杨川、汪洋,设计好师生同构校本课程教材的类型,并在假期着手组织部分教师编写我校数学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