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
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
课件,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通讯的资料,哪些同学收集的是人类早期的通讯资料?请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共睹一下。
3、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人类创造了文字,那么人类一定先于文字出现。那么在文字被创造之前,人类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的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徽”“擦”“烁”“倒”(多音字)“摔”。
(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
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
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
2、指名反馈。(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3、交流阅读收获,重点了解“贝壳记事”的方法,注意发散学生思维,想象不同的贝壳可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4、、理解“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这句话的意思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指名反馈)
5、导读: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2、指名反馈。(借助特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
3、课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指名反馈)
4、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5、引导学生想像,他们如果是报平安会怎么表示呢?(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发言)
6、教师小结: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文明。
(三)、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2、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3、教师总结,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人类生活知识。
(四)、拓展延伸,说现代的通信
1、小组讨论、交流:你们知道我们现代都有哪些通信方式。
2、集体反馈。
3、鼓励探究:你们知道吗。过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的通信方式可多了,只是不及我们现在的迅 速。[教师可以将一两个关于过去人类通信的方式告诉学生,(例如长城烟火台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方法奇妙 记事 结绳 古代人们的智慧
贝壳
通信
六、练习:
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在创造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许多许多记事和通信的方法。那么面对早期人类的种种创造,你想说什么?
第二篇:信客教案设计
《信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与词义。
2、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信客诚信无私、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品质的品格和敢于奉献的精神,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做一个敢于奉献的人。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探究人物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2.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三.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新课;自读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黑板、粉笔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信”字,“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本意就是言语真实。20世纪初,在浙江余姚一代,因离上海比较近,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由于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便产生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信客》,来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
(三)文本感知
1、生字词
(1)注音:唏嘘(xī xū)噩(è)耗 呵(hē)斥 诘(jié)问
伎俩(jì liǎng)颠沛(pèi)文绉绉(zhōu zhōu)吊唁(yàn)连声诺(nuò)诺 猝(cù)然 昏厥(jué)
(2)释义:穷愁潦倒: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风尘苦旅: 比喻旅途劳累辛苦。
鸡零狗碎: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也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务。连声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生死祸福:人生的出生、死亡、灾祸、祥福,有涵盖人生世事的意思。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靠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
2、为文章四部分以信客为主语加四个小标题。
全文脉络:信客做信客的缘由——信客是怎么做信客的——信客是怎么不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3、做信客好不好?为什么?信客有什么品格?
①信客的苦: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②信客的品格: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分析,从而得出信客的品格: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厚道、恪尽职守、通达事理等。
4、作者为什么要倾注那么多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作者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意在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爱戴的。“奉献者终究会赢的敬爱和怀念。”信客难能可贵的品质,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力提倡的。
(四)合作探究
1、写信客前,为什先写一个老信客?
通过写老信客,交代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一是路途艰辛,二是强调职业道德——“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导,同时,他的惨痛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2、文中重点写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的事情。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五)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1、质朴而典雅
句子:“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
词语:“破烂灰暗”、“风尘苦旅”、“满脸戚容”、“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等既典雅又精炼。
2、警辟而又畅达 ①比喻句:“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形象地表现了身居穷乡僻壤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关注。“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回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泪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语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凝练警辟,具有很强的美感。
② “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这个句子容量很大,一气呵成,又有排比成分,气势十分畅达。
本文的语言特点:①质朴而典雅,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本文写信客,题材的特点又决定语言特点,质朴的人物要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满脸戚容”等。②警辟而又畅达。本文的语言风格不2 同于《背影》的朴素平实,《台阶》的口语化。题材不同,作者个性气质及语言习惯不同而决定不同的语言风格。
(六)为信客的坟墓作一篇墓志铭吧!(志铭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七)教师小结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既要给予那些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应有的信任、尊敬,也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诚信无私、宽以待人、默默奉献。
(八)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课外阅读《文化苦旅》。(2)摘抄有关诚信、奉献的成语、名言。
(九)板书
信客
↓ 余秋雨
苦
↓
诚信无私、宽容厚道、任劳任怨〃〃〃〃〃〃 呼 吁 诚 信
↓
尊敬
第三篇:《做事不拖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他们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通过体验与行为指导,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玩耍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初步养成抓紧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的概念,了解时间的价值,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掌握做事又快又好的技巧与策略。
4.通过续编故事、观察辨析、诵读古诗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体验做事不拖拉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与行为指导,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初步养成抓紧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做事不拖拉的技巧和策略,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一、续编故事,感知拖拉
1.播放课件《梦游拖拉国》。
2.组织讨论,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⑴欢欢在长跑比赛开始后,看到后面的运动员有的还在脱衣服,有的还在系鞋带……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呢?(指名接力回答)
⑵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欢欢是在早上快到7点的时候,还在美美的梦乡里,梦到了参加拖拉国的长跑比赛。那么,你们觉得欢欢平时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会怎样表现呢?
⑶如果你们去参加拖拉国的长跑比赛,你们会怎么做?
3.小结:拖拉国的运动员,由于平时养成了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坏习惯,所以在比赛中也很拖拉,说明拖拉出不了成绩,办不成事情。看来做事拖拉的危害真不小,我们可不能成为拖拉国的成员。1.学生认真听老师导入新课
2.展开讨论,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3.学生认真听老师小结
通过三次不同的接力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引起对做事拖拉的思考,初步感知做事拖拉的危害。
二、七嘴八舌,认识拖拉
1.播放学生在家庭中做事拖拉的视频,提问:从这些同学的行为中有没有看到你的影子?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做事拖拉的经历吗?结果怎样?
3.父母在你做事拖拉时提出批评,当时你是怎么认为的,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结:我们不能把做事拖拖拉拉认为是一种小事,是一种小节。如果经常做事拖拉,变成了一种坏习惯,就会影响你的健康成长,影响你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让你追悔莫及。
4.让我们继续看课件:“假如做事拖拉……”
⑴当发生火警时,假如消防员出警拖拉……
⑵当抢救病人时,假如医生救治拖拉……
⑶当庄稼成熟时,假如农民收割拖拉……
⑷同学们从新闻媒体中都看到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场景,如当洪灾发生时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课前从新闻媒体上获得的信息,说说如果做事拖拉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随机出示:时间就是——生命、丰收、产品、胜利等)
5.1.学生认真听讲后交流
2.同桌互相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4.观看课件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思路,让学生感受到各行各业都不能做事拖拉,如果拖拉,可能会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有些小朋友,他们还不懂得怎样做才能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想请你来帮他想想办法。(出示图片)你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拖拉? 你想怎么帮助他?
三、活动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做事拖拉的危害,发现并反思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做事拖拉的现象。朋友们要从小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有益于自己的成长,有益于自己的一生。认真听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3.做事不拖拉
不拖拉
作业设计告诉你的朋友和家人做事拖拉的后果。
教学反思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拖拉,并结合实际说出了起床、刷牙、做作业、吃饭等拖拉的害处,孩子们一一列举了拖拉的害处,这些言词是发自他们肺腑的,必定会触动他们的内心,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面:一匹马儿四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嗒嘀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揭示谜底:小闹钟。
3.听一听钟表的嘀嗒声,看一看钟面不停转动的指针,你想到了什么?(揭题:做事不拖拉)1.学生认真观看谜面
2.学生猜谜
3.学生自由交流
通过猜谜活动引出话题。
二、听一听——家长眼中的“我”
1.我们做事是不是拖拉呢?课前老师制作了“家长眼中的我”——学生做事拖拉情况调查表,发放给家长填写。我们来看一看家长是怎么填的。
2.随机采访学生:家长的话说得对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如果你存在做事拖拉的现象,你准备怎样改正?
3.在这件事情上,家长表扬和肯定了你,能珍惜时间,不拖拖拉拉。请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1.交流“家长眼中的我”——学生做事拖拉情况调查表。
2.全班交流。
3.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家校结合,形成合力,通过让家长填写调查表,反映学生做事是否存在拖拉现象。--方面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改正缺点另一方面又以那些做得好的学生的事例来影响和教育其他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做一做——争当时间小管家
1.同学们,你们放学后要做哪些事情呀?
2.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放学后要做的事情确实也不少,怎样安排更合理、更紧凑呢?
3.“体验馆”中有一张安排表,大家来给自己放学后要做的事排排队,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
4.小组讨论交流:谁的安排比较合理,谁的安排还需要再进行调整?
5.小组推选代表交流,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们要学会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专心做事,这样就能把放学后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休息好,学习好,活动好,做时间的小主人。
1.小组讨论并交流
2.学生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这一环节的活动会出现不同的排序情况,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与同伴的交流中选择最合适自已的方案,从而在生活中学习管理时间。
四、读一读——《明日歌》里明道理1.播放课件,诵读《明日歌》。
2.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了解“蹉跎”的意思是光阴白白地过去。
3.课件播放故事《寒号鸟》。
4.读了古诗《明日歌》,又听了寒号鸟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结:同学们,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今日事。今日毕”。珍惜时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作为祖国的小花朵,我们要弘扬这种传统美德。1.诵读《明日歌》。
2.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
3.看故事《寒号鸟》
4.学生交流通过诵读古诗《明日歌》,了解珍惜时间是中华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值得发扬光大。
五、与拖拉说拜拜1.组织“与拖拉拜拜”主题活动。
2.小组讨论,确定展示形式,推选代表进行展示,介绍“珍惜时间,告别拖拉”的收获。
3.根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学习同学介绍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归纳,每个学生整理出“我的收获”。
4.小组讨论,进行梳理归纳,每个学生整理出“我的收获”。活动:数字陷阱3、6、9(游戏提示:我们要先想一想,同样的时间如何取得成功?学生交流。
神秘游戏——“大家一起不拖拉”请10位得到小旗的学生上台表演,快速贴好“做事抢时间”、“动作不拖拉”的词贴,并且说明绿队、黄队谁能最快上位坐正,就算胜利完成任务。
六、活动总结1.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勇于和时间赛跑。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吧。
2.我们一起唱《时间像小马车》,让我们乘着时间的小马车共同走入美好、快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做事不拖拉的快乐吧!认真听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3.做事不拖拉
不拖拉
珍惜时间
作业设计根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学习同学介绍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归纳,整理出“我的收获”。
教学反思小学低段学生的最爱游戏,在游戏的实践中体验,有了体验,才能有所感悟;有了感悟,才会内化,才会有所收获。再次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抓紧时间、讲究方法带来的快乐!并学会灵活运用不拖拉的方法。
第四篇:不会叫的狗教案设计
2010年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⑴初读课文,查字典读准生字生词。
⑵搜集关于作家贾尼﹒罗大里的其他童话作品。⑶想象小狗的第四种结局。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获得更多关于人生方面的启示。
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在分角色朗读时,能体会到当时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狗三种不同结局带来的启示。
三、教材分析
《不会叫的狗》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初一上册第十四课的文章。这篇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习叫的故事。构思新颖,想象丰富,作者的情思寄寓在形象的描写中,耐人寻味。《不会叫的狗》正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每一件事中挖掘故事,幽默地展示出现实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学重点:
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文中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
2、比较小狗的三种不同结局。
教学难点:由小狗的不同结局联想到人生启示。教学准备:童话故事图片、播放童话故事音乐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学生自学解疑法、分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丽的童话故事图片,动人的童话故事音乐,是否让你想起快乐幸福的童年呢?童年时光因美丽的童话故事而五彩斑斓,童话是同学们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源于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重温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要学习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贾尼﹒罗大里的一篇童话《不会叫的狗》。
二、讲授新课
1.自由朗读:边读边圈画出生字生词,边读边感知课文内容。
生读课文过程中,师在黑板展示字词:哞、吠、寻思、嘶鸣、滑稽、蹲坐、怜悯、咕哝、妨碍、诧异、天赋、聘请、锁链、匍匐等。
生读课文后,指名注音、正音。
检查生对课文内容感知情况:概括主要内容。2.跳读课文:评说文中的一个形象。示例参考:
小
狗:不幸、可怜、勤奋刻苦、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憨厚老实。小公鸡:关心同情小狗、教小狗时耐心又细致,还鼓励小狗。狐
狸:嘲笑小狗、贪婪、狡猾。猎
人:残忍、蛮横、霸道。
通过分角色朗读来展示各个形象的不同特点。
小结:通过跳读课文,我们感知了文中几个不同形象的特点,这几个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跟作者使用的写法有直接关系,作者用了什么写法来塑造形象?(拟人)。给小狗、小公鸡等赋予了人的思想、语言,让他们活起来,所以我们阅读时要注意把握童话的比拟特征。作家创作童话离不开幻想,大到文章的构思,小到每一处细节,都是幻想的结果。所以阅读童话,我们还应理解童话中幻想的内容。
3.赏读课文:比较三种结局,说出你的看法或评价。
示例参考:
第一种结局:迷失了自我。
第二种结局:过于平庸,安于现状,比较保守。
第三种结局:找对了老师,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
点拨:童话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所以我们欣赏和评价时,不能孤立地将形象放在童话故事中去考虑,而应结合社会和人生来思考,也就是要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关于人生方面的启示。
过渡:作家创作童话离不开幻想,反过来说,学习一篇优秀的童话作品,也会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文中作者已经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它还会有第四种结局吗?会的,这条小狗后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同学们的手中,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文中的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
生说新结局,师评。
4.课堂小结:这节课,从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中,我感到了大家对童话的喜爱。可以说,童话是我们一生的朋友。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随时随地会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才不知疲倦地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
5.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也来创作一篇童话,题目是《马戏团里的明星——不会叫的狗》。
六、板书设计:
自由朗读:
字、词、内容
理解幻想内容 跳读课文:
评说形象
把握比拟特征 赏读课文:
比较结局
重视现实意义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应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地走进文本,读出兴趣,体味情趣,从而悟出道理,可我还是局限在课本体现的几个问题上,拓展延伸做得不够,所以学生的思路并没有完全打开,这点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尤为注意。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吉林省
学校:洮南市蛟流河乡中学
姓名:张洪丽 邮政编码:137117
电子邮件:tbhl1314@163.com
通讯地址: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蛟流河乡中学
个人简介:张洪丽,女,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发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心中只有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而实际教学经验却不足,今后我要抓紧时间多向老教师学习,尽快提升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给女儿的信 教案设计
《给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萌发(méng)擅自(shàn)
纽带(niǔ)忐忑不安(tǎn tè)
词语解释
不可思议:道理神秘奥妙,不可想象,也不能理解。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一、导学
(1)导入:同学们知道哪些描写爱情的诗句吗?
(2)介绍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心灵献给孩子》等。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二、自学
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上帝的态度怎样?
(2)那么怎么理解上帝的思考?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思索?你们想一想,他当时在想什么?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说‘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大家议论一下这些问题。”
(3)、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三、示学
四、互学(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五、课堂大讨论
六、练学: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自己喜欢的形式(随笔、书信、邮件、电话等),再说说对爱情的看法,或者跟老师交流一下目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困惑等
七、小结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