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看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论文
摘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来看,就业信息如何在社会、学校与学生,即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之间的不对称,并试图建立就业信息对就业观影响的机制:从大学一年级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始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信息的重要性;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面对现实,适应社会的择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信息;信息不对称;就业观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优方面利用信息优势常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处于劣势方面要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在面临交易中做出“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总结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并强调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然而,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了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与学校提供的大量毕业生之间存在匹配差异。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下大气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提供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其结果是:当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大学毕业生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当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人才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大学毕业生,但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出现企业招工难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大学生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表现
1.宏观层面上的表现
(1)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培养人才的目标已由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美国高等教育专家马丁·特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大众化教育理论,认为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英才(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在9.8%左右,2006年增至22%,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因此,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2)从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精英、“天之骄子”,而是社会普通劳动者。从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8年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达到160万。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9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29万人,几乎达到1998年招生人数的6倍。大学扩招,全国从最初5%的毛入学率一跃到目前的27%,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10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事实上,在2002年中国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实现了精英到社会普通劳动者身份的转变。
(3)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溃乏,大学生一向被视为“天之骄子”,光彩夺目,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素有“铁饭碗”之美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进一步扩招,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由以前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所有的毕业生均需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毕业人数增长了,就业机会在同比增长的同时,却相对减少;就业期望提高了,就业岗位质量却相对下降了,因此,双向转变(就业政策转变、就业环境转变)促使大学生务实地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回炉”现象雄辩地证明了就业理念与行为日趋理性。
(4)社会的需求状况发生了变化,企业用人不再是唯学历、唯文凭,而是创造社会效益、个人能力转变。用人单位用人观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学历论”转为“能力论”。用人单位开始抛弃过去那种“学历论”的人才观,如海尔集团在对待人才方面不是通过“相马”的形式,而是通过“赛马”的方式选聘合适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方式只看学历,以学历论能力,对大专以下的专门人才不屑一顾,事实证明,以“学历论”作为选聘人才的方式有不合理之处,因为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构成的,文化知识仅是其中一项而已。专业壁垒限制逐步淡化,招聘职位需求,不再专门为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在招聘职位时明确表示,专业不限、有从业资格证、工作经历即可。反映了用人单位在用人观方面发生了改变,从实际岗位出发选聘适合岗位的人才。
2.中观层面上的表现
(1)培养人才的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是培养与输送合格人才的阵地,是联结用人单位与学生的纽带。事实上,学校不能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设宽方通道,一方面,学校不了解当地经济状况,用人单位的用人情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不甚了解,没有很好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学校无力应付信息时代每日“爆炸性”信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如个别用人单位习惯于政府举办的供需见面会,还是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如何让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有充分认识等等。
(2)教学计划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不能适用社会需要。一般而论,高等院校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责任,目标过于宽泛、不明确,没有合理的市场定位,以致学生学习理论时间过长、理论过多,知识面太宽泛,而专业技能相对不足,到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学校没有一个具体、详尽的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不会被市场接受,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必然的现象。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实践性差。“应试教育、偏重理论”大学课程大部分是原理性教育,而不是案例性学习,更不是实操训练。学完一门课程绝大部分的学生只掌握到“理解”的层次,缺乏将理论转化成自身——大量的项目实践,学生求职时别人问“你会做什么”,他只能答“我学过什么”。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仍然强调理论教学,结果是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损失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性课程开设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变成讲技术的课程,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专业理论教学方面来看,教学方法单
一、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材中的各种例题、习题,没有和具体项目需求相结合,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对于学生其他素质、能力方面知之甚少,对个人特长与潜质没有完整、清晰的了解。
3.微观层面上的表现
(1)主体意识增强。一方面表现为自身身份认同,大学生自我认识到与一般劳动者之间的差异,即使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也不会放弃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意识、主体价值观及价值取向认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而大学生自身也是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广泛联系用人单位,通过自荐、他荐的形式,甚至有的大学生通过“零工资”就业的形式,挖掘社会需求,解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难的局面。
(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生活于“人缘、地缘、血缘”关系的熟人社会,社会关系简单;另一方面,经济还不能独立,加之有的家长管的太多了,使一些大学生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到毕业时还摆脱不了家庭的影响;此外,农村或边远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家长不愿让孩子毕业后再回到家乡。城市父母的工作不好的,就不愿让子女继承父母之业;相反,父母工作好的,就千方百计让子女回到身边来。
(3)从大学生本人来讲,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意识淡薄。高考目标是进入大学求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入学后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缺乏对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的了解及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报考学校的专业、报考学校的培养人才模式存在着不了解的状况,加之缺乏对自身的理解,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所报考专业不感兴趣,个人特长与潜质不能正常挖掘与发挥。
三、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观产生影响的机制
1.从大学一年级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始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对就业信息的重要性正确认识
(1)从认识层面来看:社会整体就业的状况,学历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通用敲门砖,技术型应用人才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现在,用人单位对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受到青睐。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与发达国家占20%~40%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在人才市场随处可见中专生打败大专生,大专生打败大学生的事例。因此,就业政策与就业环境的变化,技术型应用人才受到普遍欢迎的现状。
(2)从情感层面来看: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自主成才目标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什么,给予什么,不要太好,也不要太差。随着中国人事制度改革后,大学毕业生直接进人才市场,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状况的加剧,也给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才的培养的主攻方向不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精英的模式,而是应当转变到以培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来。因此,从市场需求出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节约培养人才的社会成本,也节约了培养人才的时间成本。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既不以“精英化”培养方式,也不以普通劳动者的培养模式,而是切实地通过实际训练在短期内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3)从意志层面来看: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实用的理念指导各项教学工作。大学生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和毕业生就业的生命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改革专业培养方式,革新陈旧的课程和内容,鼓励教师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代以之实操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培育集知识、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2.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面对现实,适应社会的择业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课程与项目相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手。以课程为先导,一个课程就是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课程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目标为指南,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通过三至四年的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均会有所增长。据调查,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65.9%),人际交往能力(56.8%),自我表达能力(54.5%)、专业能(47.7%)和外语能力(25%)。这就为加强技能培训与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力合作,联合培训应用型人才。学校多到用人单位中走访调查,打破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风格,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沟通与交流,把用人单位状况、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讲解。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在用人单位技术、设备、作息时间等条件允许下,将教学活动直接迁移至办公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的愉悦。
坚持回访用人单位的制度,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全方位信息,建立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对用人单位反馈的宝贵建议,及时与教学单位沟通,共同找差距,添措施,使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找准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针对性地进行修正,达到社会的认同。
当前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渠道畅通,才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观。
第二篇: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优方面利用信息优势常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处于劣势方面要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在面临交易中做出“逆向选择”。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进行分析,提供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信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其结果是:当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大学毕业生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当用人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人才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大学毕业生,但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大学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出现企业招工难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大学生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影响
(一)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方的影响
1.高校招生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专业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对学校和专业认同感下降。首先,国家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引导高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不可能完全掌握高校发展状况的全部信息,因此,无法也不可能制定完全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高校发展的不同政策。这种不对称信息就客观存在着某些高校为了自身规模的扩张而进行盲目扩招的可能性,从而引起高等教育专业和结构的失衡。
2.高校培养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同度受损。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同高校、高校同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贴近。其次,高校规模培养与学生个体发展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校教育难以实现个性培养。高校根据市场发展所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够完全落实高校在细分专业方向时,也没有完全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水平,学校很难最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学者的信息不对称,致使教学质量的公正性受损。目前,不少高校把学生反馈意见和评教情况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甚至将此类信息上网公布。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教学管理者,学生的意见可以参考,但决不能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二)信息不对称对就业市场需求方的影响
高校就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首先表现为用人单位难以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完全信息。由于毕业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产品和知识产品形态的特殊性,因此需求方不可能向了解其他产品一样简单地掌握其产品特性。在实际洽谈过程中,用人单位难以完全了解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等产品信息,分不清各种证书的真假优劣,不了解求职大学生的真实求职期望;同时,求职大学生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不清楚用人单位承诺的可信度等等。其次,高校就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还表现为用人单位与高校的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无法完全掌握所有高校的培养方式、培养特色以及发展现状,容易用高校的档次来衡量毕业生的水平,一些名牌高校的低能力毕业生可能抢占了有限的就业岗位,致使不少后发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
由以上分析,我认为当前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渠道畅通,才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观。高校要加强信息研究,努力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和社会认同的学生评价标准和机制。学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衔接点,应该承担起为大学生搭建信息平台的责任。从社会角度,应该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尽可能确保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的正确性。同时还要教育毕业生摆正心态,认清形势,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立适当目标,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开发力度,掌握求职技巧,向用人单位传递有效的信号,让用人单位通过这些信号相信自己是值得雇用的好员工。
参考文献:
1、《关于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http://www.xiexiebang.com/lunwen-resource/free/guanyucong-info-buduichenglilunshijiaokanjiuye-info-duidaxueshengjiuyeguandeyingxiang/
第三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重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 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 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四篇: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传播危机应对分析论文
摘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网络传播危机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的危机存在形式。由网络危机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经严重阻碍网络信息的有效和客观传播。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和思想活跃场域,对网络传播危机应有系统全面的重视。
关键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网络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12月底,在天涯和猫扑等各大论坛出现了一篇名为《某高校惊现校园暴力 “李刚之女”横空出世》帖子,帖子中描述了该校两名女生在寝室发生口角并演变成打架,其中一名女生头部被打伤,网友把打人者称为“李刚之女”,并称这是2010年南昌高校最血腥最暴力最不可思议的杀人未遂事件。此帖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短短几天时间就有70多万的点击量、2万多条的跟帖,这也把该校推上了“风口浪尖”,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后经多家媒体详细调查,对照事件的真实情况,发现网络对此事件的报道有多处均不属实:片面夸大打架事件的严重性,所谓“李刚之女”纯属子虚乌有,对学校相关领导和老师的偏激评价不属实等等。毋庸置疑,随着网络尤其是微薄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网民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场所,它使“每一个带有怨恨的人都变成专家;使每一个有上网能力的人都变成记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网民的批评意见犹如“冲击波”般给组织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网民更强烈的不满和对抗,轻则使组织形象受损,重则破坏社会稳定。可见,网上危机传播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危机,近年来更是频繁发生,如“躲猫猫”事件、河北“李刚门”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等,无一不是在网民的共同推动下成为热门话题。高校是人员密集和思想最为活跃的场域,稍有不慎,一件普通的网络的事件就能演变成网络危机事件,进而影响校园的稳定。
二、网络危机传播的本质与特征综述
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已有部分学者基于辨证方法对传播危机进行初步分析,但是对传播危机管理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直到上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理论才真正得到运用。Mowen(1980年)是最早系统地提出应对危机措施想法的学者,他通过管理学上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危机沟通的概念;Wiener(1986)认为构建归因理论的前提条件是人们需要对事件的责任进行有效分配和承担,进一步完善了归因理论在传播危急中的应用;Bradford and Garrett(1995)将归因理论应用于道德危机,以归因理论为基础发展了一个模型,用于解释道德危机形成机理和应对措施;后来学者借鉴试验方法和社会学理论又提出了情景危机传播理论,以解释更为广泛的危机(Coombs, 1995、Coombs & Holladay, 1996,2002,2004、Coombs & Holladay,2002;Dowling, 2002)。该理论有助于危机管理者评估危机情景以及危机造成的危害水平。因此,综合国外文献资料,可将网络危机传播涵义界定为:网络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或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及不确定性的情境。它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个全新的危机领域,也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相比传统危机,网络传播危机具有匿名性、速度快、波及广、破坏性强、不确定、难控制等特点。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金进与洪瑾(2009)认为,网络危机传播在面对灾难或危机事件具有反应迅速,传统媒体无法比拟;消息来源渠道多,草根报道发挥重要作用;互动性更强,信息更新速度更快;整合能力强、多形式全方位发挥影响力等特点;学者汪晓霞(2008)指出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他引用新闻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网络媒体的开放和自由发展模式使得议程设置功能并没有被弱化减弱,网络媒体的“双刃性”性决定了它既是化解危机的利器,也是引发、扩散和文化危机的发源地;向武和赵战花(2010)从危机预警的角度对网络危机传播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网络的层级传播、极多次的传播形式为有效监测发现危机信息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机会,也就是危机信息的传播由原来的“信息源——传统大众媒体”发展为“信息源——网络媒体——传统大众媒体”。因此可以看出,网络危机相比传统危机具有上述的特点,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网络危机中传播的表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行为参与者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具有现实的普遍性,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主要表现为:
(一)网络信息传播前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低成本性特点,以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特征,使得每个人能够成为信息的产生者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发布者完全知晓信息发布的动机、成因、背景、后果等要素,而信息接受者除了能够知晓信息本身外,其余一概不知。
(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微观层面: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接收者主要是依据信息发布者提供的文本资料来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比如文字、图片、动画等。至于这些文本形式是如何形成的,信息接收者并不知晓。而信息发布者则不然,他们对这些文本的信息掌握的十分丰富、详尽。宏观层面:信息参与者(发布者和接收者)与信息非参与者对信息的掌握差异也十分的明显。信息参与者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无疑要大大超过信息非参与者。这就为参与人之间的合谋提供了机会,形成了“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现象。此时,参与者往往比非参与者获利大。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由于在信息的发布、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就带来了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信息发布者并非都是“品德高尚者”,他们为了获取自身的私利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就会成为网络危机传播的根本原因。
(一)引发网络传播信任危机—“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给了信息发布者制造虚假虚假的机会,极易产生诸如炒作、谣言、诈骗、网络推手等不端行为,由此会引起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质疑,使得原本属于真相的信息被无端猜测,主观认为信息传递背后有“潜规则”或“幕后操作”等,造成网络信息传播的信任危机。
自2009年以来,因网络质疑而引发网络信任危机的现象频频发生,体现出网络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特征与动向。典型事例如,200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文要求在我国销售的所有个人电脑,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这则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质疑狂潮,从软件功能到有无幕后动机,网民从各个角度对预装软件的行为进行质疑,连国外媒体也对预装软件的意图进行猜测。这一始料未及的质疑狂潮,令工信部倍感压力,最终也殃及这一措施的推行效果,令人颇感遗憾。
(二)诱发网络信息传播导向错位—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当今世界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网络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发言人。”正因为网络有如此巨大的功用,使得一些人利用网络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一些网络发布者出于娱乐、发泄或者因商业竞争或政治斗争的需要散布网络谣言;一些网络发布者为了及时吸引公众的眼球,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某一般事件进行过分的夸张、拼凑,甚至歪曲事实本身;一些网络发布者出于个人名利的需要,故意操纵信息,掌握网络的话语权。因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原本真实、公正、客观网络传播导向发生严重错位。典型事例如,肯德基就曾经深受网络谣言之苦,该谣言声称肯德基是用转基因工程培育的快速成长的无头鸡来进行生产的,在世界各地传送,对肯德基的名誉打击不小。
五、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高校网络危机传播应对措施
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发生在信息发布的形成阶段、传播阶段。因此,加强这两个阶段的控制和改善将有助于信息不对称对网络危机传播的负面影响。
(一)强化信息公开,确定信息发布机制,使信息发布真实、全面、可信
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缺乏合适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机制。一般来说,借助信号传递机制和信息甑别机制可以消除逆向选择造成的影响。信息传播具有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效应,网民最先接触到的信息,会给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形成一种预设的立场与倾向,影响他对后来信息的解释与判断,而且这种预设的倾向很难消除。所以,在遇到网络质疑危机的时候,高校应该迅速确立信息发布的机制,对网络质疑作出有效的回应。同时建立信息发言人制度,一切事件信息发布,皆有信息发言人代表学校宣布,使得信息发布具有权威性、可信性和客观性。
(二)建立危机事件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危机处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危机的萌芽阶段迅速处理。高校应成立专门组织,有专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专人关注网络上涉及本组织或有可能引发危机的言论,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在危机酝酿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在危机事件的传播控制中高校更要给予网站足够的重视,通过公众在网站上的留言和评论判断组织是否面临威胁、评估威胁的严重程度,并将其它有影响力的网站也一并重视起来,纳入危机传播的视野。这样高校有可能及时掌握动态的信息,提高警觉,当危机事件真的来临需要做出决策时就能够有相对周全的考虑和充裕的时间。
(三)获取专业支持,保持与其他媒体等“第三方“的良好互动关系
当高校遭遇网络危机时,独立的第三方的声音更能有效化解危机。因为如果组织自己的声音,往往会被外界容易解读为替自身辩护,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第三方”主要是指权威的人士与机构,他们中立、客观,本身又是高信誉度的信源,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鉴定容易被各方所接受。当危机发生时,因积极寻求主流网络媒体,尤其是影响力大的网络媒体的支持;对于我方所发布的新闻稿与论坛回帖等,聘请专业人士(意见领袖)或者专业的网络危机公关机构对它们进行一些技术方面的处理,以提高它们在搜索引擎或者是论坛中的排名。
参考文献:
[1]Mowen,J.C.(1980).Further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oduct recalls.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7,519–523.[2] Weiner,B.(1986).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New York,NY: Springer-Verlag.[3] Bradford,J.L.,& Garrett,D.E.(1995).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to accusations of unethical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4,875–892.[4 Coombs,W.T.(1995).Choosing the right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447–476.[5] Coombs,W.T.,& Holladay,S.J.(1996).Communication and attributions in a cris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risi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8,279–295.[6] Coombs,W.T.,& Holladay,S.J.(2001).An extended examination of the crisis situation: A fusion of the relational management and symbolic approaches.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3,321–340.[7]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金进,洪瑾,郭抗抗.网络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优势与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3):104-108.
[9]汪晓霞.试析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功能[J].传媒观察,2008,9.
[10]来向武,赵战花.利用网络传播进行危机预警的优势与方式[J].今传媒,2010,3.
[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第五篇: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问题
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虚位以待,企业招工困难。这不仅会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有支付能力的锐减,有效需求的下降,进而会导致城镇企业开工不足,失业问题更为严重,现代化建设受阻。
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如农民工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现行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就业,信息匮乏使农民工就业举步维艰等。我认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需求与供给的信息不对称才是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有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两个核心内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的行为。而败德行为则是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可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领域进行扩展,可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使其中一方能获得较大利益,另一方利益则会受到损害。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的宏观管理作用
在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完全放开,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在城市垄断就业信息的条件下实现有效配置。政府的宏观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阻碍农民工进城顺利就业的因素之一。虽然各地政府为拓宽农民工的就业渠道,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中开展了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的“春风活动”,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免费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但由于政府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法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层,阻碍了城乡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导致在用工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环节上都不能体现信息的规模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搜集渠道单一,信息量少,并且之后的拓展服务、延伸服务、跟踪服务不到位等,严重影响农民工的就业。
2、用人单位存在不公平现象
用人单位以其在劳动内容、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与劳动条件的信息上的优势,对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上存在歧视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农民工只能粗略地了解其年龄、性别、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信息。对农民工来说,农村的教育环境条件差,受教育成本高,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农民工以短暂输出为主,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和“务工”、“务农”两不误的兼业
性。用人单位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同等的条件下,用人单位首选城镇居民,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上受到歧视。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外来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工从事某些职业或工种,剥夺农民工的就业权利。
由于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这些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低,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支配下,在同等条件下会选择农民工,因为使用农民工的成本比使用城镇居民要廉价得多。但农民工却被迫要接受低工资和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接受低工资。
3、市场中介未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服务作用
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的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所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且容易失真,信息价值含量低,这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中介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
4、农民工自身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体制和“社会屏蔽”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以不平等的身份进行城市,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从文化程度看,2004年,在农民工流动的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①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的各种就业制度和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限制了农民工多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还表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的发现与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与传输、信息运用等诸多方面,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农民工的低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他们对各种就业信息正确分析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因此对信息持有怀疑、躲避而不是积极应用的态度,而只是依靠单一的熟人介绍的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各种就业机遇。
三、加强信息服务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为了使农民工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更为有利的整合与利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社会更加和谐,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搭建起务工——用工的就业信息平台,互相交换用工求职信息,改善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及农民工自身的在信息管理、搜集、处理方面的能力,消除农民工就业信息的瓶颈。
1、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管理功能
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
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带来的障碍,政府应转变职能,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和整合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资源,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首先,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网,培养信息人才队伍,及时更新各种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及时、准确反映农民工供需情况,以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农民工供给情况,农民工也能及时获取相关企业的需求信息;第三,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等方式,广开信息发布渠道。输入地和输出地要搞好农民工统计信息交流和工作衔接,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指导农民工顺利就业。
2、用人单位应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从企业自身出发来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不发展,就不会有就业岗位的增加,也不能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要使企业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除了采用强制的政策和法律来进行约束以外,更多的还是应采取激励的措施,促使用人单位积极配合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各项工作。同时,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关注农民工的生理、心理健康,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向社会传达一种有利于企业的信息,为企业招揽到更多更好的劳动力资源。
3、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种专业机构来沟通各方的信息,而市场中介机构作为一个介于劳资双方的中间平台的不断完善发展,能减少双方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就业效率。为此,市场中介机构应当承担信息沟通、协调的功能。
由于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农民工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其择业成本很高,农民没有相当的经济条件来搜寻就业信息。因此出现用人单位不知道劳动力在哪里,农民工又不知道用人单位在哪里的现象。而如果当事双方直接去收集信息的成本高于所得到的收益时,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转而寻求更低成本的途径,即市场中介。由于农民工获取信息的低能力及用人单位在信息获取方面总是采用被动的方式,劳动力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总是存在的。因此,市场中介就要承担起信息沟通的功能。另外,就业机构还要在充分考虑劳资双方要求的情况下,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中,从中进行沟通,实现劳资双方关系的协调。同时,由于大量不规范的中介机构的存在,一方面使农民工利益容易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农民对中介机构的不信任感,就业更难。因此,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约束与限制那些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提高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素养,培养农民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