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

时间:2019-05-15 11:3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

第一篇: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

摘要:从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创建创业型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指导。

关键词:创业教育,国外;特点,启示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动因

国外较早就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提出创业素质应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都非常重要。要求高校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升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应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鉴于创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创业问题。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倡导创业,专门为创业者、微小企业量身定做了国际化的、标准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SYB(Start Your Business,意思即“开创你的企业”)。针对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专门开发了一个新项目——KAB(全称是Know About Business,即“了解经营”、“了解企业”的意思),这一项目由一系列培训资料与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所组成,项目内容是教育和培训青年怎样开办与经营企业。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实施。针对青年就业率过低、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于2001年组建了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Youth Em-ployment Network,简称YEN),目的是为创造青年就业机会和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明确要求把就业能力、青年男女机会平等、创业精神和创造就业机会作为所有国家行动计划的四个高度优先事项。这是应对快速全球化引起的就业挑战,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为青年创造新的、有质量的就业机会的一个平台,YEN把青年创业作为就业问题解决方案之一,并通过KAB项目对YEN活动给予技术支持。国外创业教育的特点

(1)重视与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小企业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小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解决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小企业经营素质,推动整个企业界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创业教育,不是针对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甚至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也不作深刻的研究,而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上对小企业创业者与经营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要求,进行评定、启发和引导,对企业创业与经营知识与技能进行基础教育和综合论述,教育重点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于能力挖掘和素质教育。

(2)师资专兼结合,教学内容模块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亚太地区国家小企业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成功经验。如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

(3)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创业体验。求职者就业是自己需要雇主,在就业方面是被动的,创业教育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并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美国的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等活动,循序渐进,体验创业活动。

(4)创业教育渗透每一教学科目。美国创业教育涉及面十分广泛,所有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教育思想,因而所有科目的教师均须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师要能够讲授企业语言或教授通过国际网络与其他国家作生意的方法,历史教师能够将企业家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杰出企业家的事迹,并使学生了解企业家们失败之后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商业、市场和教学等学科中,创业教育单元包括商业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价格结构,税收,市场分析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等内容,将创业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门教学科目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目标。

(5)注重教师培训。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正因如此。美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这种培训表现在t首先教师参加创业模仿活动,获得创业体验;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之能够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再次召开讨论会,互相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自1982年以来,创业教育国际协会赞助了每年一次的创业教育研讨会。

此外,国外创业教育组织极为活跃。创业教育取得了社会部分资金的支持。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内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学校,理应对“创业革命”做出积极的、快速的回应,适应“创业革命”的创业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首先,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在传统的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入以相关课程有机集成、整体优化的课群建设。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原有课程结构和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重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弹性课程设置。实施创业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份额,满足学生求职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

(2)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确立强调素质教育并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转变学籍管理体制,由管理型、封闭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我国教育界在本科教育阶段虽号称是“学分制”学籍管理体制,但实践中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分制”,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因为创业而推迟学习,几乎没有学生能因为创业在修够学分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为方便学生创业,我国教育界应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甚至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应该允许学生因创业而休学或转学。

(3)创建创业型师资队伍。

在创业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双主体的师从关系。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真正行使名副其实的主导作用,除了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特定的、适应创新的创业性素质,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创业教育能力;同时,还应当积极引进人才,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

(4)进行创业指导。

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除科研功能外,还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等工作,兼有教学功能和其他功能。开展创业组织活动,重视大学生创业体验。在实验教学方面,高校可将若干个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全天候向各专业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二课堂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重视和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企业联系网络。

第二篇:国外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摘要:创业教育对提升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业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本文分析了国外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创业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自主创新国外高校

“创业教育”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失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可见,实施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

在我国,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了推行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工作。目前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起步晚,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国外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期为我国当前大学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一、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特征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发展比较成熟,至今已经颇具规模。纵观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随着其对创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

1.起步较早,政府重视

国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早期,美国是最早开设创业课程的国家之一,其于1919年就开始在大学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一门正式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参加了该门课程的学习。德国的创业教育起源于50年代职业院校的“模拟公司”。“模拟公司”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是创业教育中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在澳大利亚,大学里的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0年,澳大利亚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针对创立小企业,积极开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印度在1966年就曾经提出过“自我就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国外很多国家都比较早地设立了专职创业教育机构,具体负责学校创业教育方案的实施和管理。肯尼亚技术培训与技能开发部规定:凡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都要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室、小企业中心。日本特别重视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把创业教育放到了必修课的位置,日本高校于1994年创设的“综合学科”的课程结构由必修课目、选修科目和自由科目组成,其中《产业社会与人》作为学生的必修创业课程。印度政府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就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德国政府更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2.课程丰富,形式多样

国外很多高校不仅开设了创业课程,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澳大利亚在原有创业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实行课程结构改革和调整,并开发了四套模块化教材,即综合性介绍类教材、工业类教材、商业发展类教材和远程教育教材,每套教材分别有管理自己,即对创业者和经营者个人素质的评估、开发和培训;管理他人,即策划、创建、经营与运行、财经与保险、市场和教学评估等可以独立地着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学30~200课时。在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277个与创业有关的职位,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核心的管理杂志也对创业非常关注,有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美国斯坦福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已经开发了21门创业学科领域的课程,特别热门的课程有《创业管理》、《创业机会评价》、《创业和创业投资》、《投资管理和创业财务》、《管理成长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等。百森学院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开设了20门课程,UC伯克利开设了23门课程。肯尼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开发了创业教育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了创业的内容,如创业机遇、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企业经营管理等。

3.注重实践,强调应用

国外创业教育非常关注学生创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美国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活动,循序渐进,体验创业活动。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商业计划大赛(类似于我国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类的竞赛,并很快波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而这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商业计划大赛影响最大。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有几家新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并有相当数量的计划以高价转让给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商业计划直接乳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为营业额为数十亿元的大公司。印度的大学也非常重视创业实践教育,很多大学成立了创业中心,协调课程、活动、项目和资源,印度管理学院创业中心每年举办国际商业计划书大赛,该项赛事为亚洲最大的商业计划书大赛之一。技术学院和商科院校一样,也设有很多创业中心,并且设有乳化器,向学生企业提供从复印机到会计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印度,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在组织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创新大赛、创业大赛,这些比赛对于促进创新、倡导创业很有好处。

4.专兼结合,师资合理

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研究理论的高低。因此,国外大学在选聘教师的问题上特别谨慎,他们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根据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国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实践管理经验,这样能有效避免教师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国外高校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既有学术水平高的专任教师,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如企业家、公司管理人员。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管理》课程,一个课堂由2位教师一起上,一位是正式的教授,另一位是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而《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则有3位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共同开设,其中《创业机会识别》任课教师还专门为选课同学组成的商业计划开发团队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创业投资经验的业界资深人士担任指导,后者每月定期和团队成员见面,并具体建议指导。印度的大学创业学课程或者全部由来自企业界的访问教授承担,或者由本校教师和来自企业界的访问教授共同承担。

二、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提升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实践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和回顾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给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示。1.优化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我们要改变认为实施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要把实施创业教育作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在高校与学生个人之间,其根本在于社会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我们需要培育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与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虽然近年来,许多高校也相继推出鼓励学生创业的有益举措。如清华大学为了鼓励在读学生的创业,制定了相关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开创“休学创业”之先河。随后,教育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在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担负起倡导者和扶植者的重要角色,没有政府相关政策体系的扶持与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将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效。我国政府针对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相关职能还相对滞后,例如各种相应审批手续繁琐,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相应限制太多,这导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去处理一些琐事,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成本。另外,风险投资的发展局限性也为大学生的创业设置了一定障碍,使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太窄,难以使一些好的创业构思转化为现实的公司。政府部门要加强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扫清障碍,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联合银行、高校和企业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支持。如银行开设由高校担保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小额贷款,企业提供大学生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和所需的技术等。政府应加强和企业、高校的密切合作,加快对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给予采纳大学生创业成果的企业一定的投资、税率方面的优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能够推动企业转化大学生创业成果的效率。

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由于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宏观教育理念层次上,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做支撑,缺少可操作性。赵延忱曾用“准备不足,仓促应战”来概括当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现状。因而,在我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若想取得理想的成果并得到迅速发展,我们应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出一系列实用、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有这样,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实施才能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从抽象、宏观走向具体,从而取得实效。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紧紧围绕创业过程的具体环节而展开,全面开展面向全校学生必修和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创业教育课程也应在传统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商务知识、财务管理、法律知识、公关和交往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同时,大学的创业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创业导师是创业教育的教学主体,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国外的创业导师大都有过创业的经历,因而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变化,也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们可以聘请创业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商、律师等担任创业导师,形成创业导师团,对各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教学,并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完善创业导师团的构建。高校也可以从专业实习基地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及咨询师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参与讲授大学的一些创业课程。另外,也可以鼓励创业导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

3.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建设匆到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或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创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服务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于大学生现实创业需求的重要体现。创业教育实践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可以有效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的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场所,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些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采取委托、联合、短期进修、聘请讲授等多种途径,构建社会化的络,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连通的学习援助系统。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的需要和特点联系孵化小企业的大、中企业,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与大、中企业牵手创办小企业。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还可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以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另外,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国外及我国的创业教育活动大都起源于创业计划大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见效快、收获大。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查阅大量的资料,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锻炼。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是培养创业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提供平台、提供环境。大学生在创业园中创业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解决实际的创业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70-71.[2]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5):59-63.[3]郑如霞.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7,(6):63-66.[4]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第三篇:国外汽车保险发展对我国汽车保险的启示

国外汽车保险发展对我国汽车保险的启示

运输1101 陈强 3110405027

目录 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2 1.1 1.2 2 汽车保险的起源....................................................................................................2 汽车保险的发展....................................................................................................2

世界各国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和特色........................................................................2 2.1 2.2 2.3 2.4 2.5 美国“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2 英国“完全市场细分”的汽车保险制度............................................................2 德国的汽车分级保险制度....................................................................................3 法国社会管理功能突出的汽车保险制度............................................................3 日本有效保护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汽车保险制度................................................3 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3.1 3.2 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历程................................................................................3 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现状................................................................................4 影响我国汽车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4 4.1 4.2 4.3 我国汽车保险制度不够完善................................................................................4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5 我国汽车保险奖惩系统不完善............................................................................5 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5 5.1 5.2 完善我国汽车保险制度........................................................................................6 治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6 我国从中得到的启示....................................................................................................6 6.1 6.2 6.3 6.4 车险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7 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费率和核保政策................................................7 拓宽车险销售渠道................................................................................................7 保险公司应加强独自开发新的车险产品及相关服务........................................7

总结................................................................................................................................7 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1.1 汽车保险的起源

国外汽车保险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当时.随着汽车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出现与发展.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随之增加。尽管各国都采取了一些管制办法和措施,汽车的使用仍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引起了一些精明的保险人对汽车保险的关注。

1896年11月由英国的苏格兰雇主保险公司发行的一份保险情报单中刊载了为庆祝“1896年公路机动车辆法令”的顺利通过而于11月14日举办伦敦至布赖顿的大规模汽车赛的消息。在这份保险情报中还刊登了“汽车保险费年率”。

最早开发汽车保险业务的是英国的一法律意外保险有限公司一1898年该公司率先推出了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并可附加汽车火险。到1901年保险公司提供的汽车保险单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综合责任险的条件.保险责任也扩大到了汽车的失窃。

1.2 汽车保险的发展

20世纪初期汽车保险业在欧美得到了迅速发展。1903年.英国创立了汽车通用保险公司并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汽车保险公司。1906年,成立于1901年的汽车联盟也建立了自己的汽车联盟保险公司。到1913年汽车保险已扩大到了20多个国家汽车保险费率和承保办法也基本实现了标准化。

1927年是汽车保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马萨诸塞州制定的举世闻名的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的颁布与实施,表明了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开始由自愿保险方式向法定强制保险方式转变。此后,汽车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很快波及到世界各地。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的广泛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汽车保险的普及和发展。车损险、盗窃险、货运险等业务也随之发展起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汽车制造业的迅速扩张。机动车辆保险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成为各国财产保险中最重要的业务险种。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汽车保险已占整个财产险的50%以上。世界各国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和特色

2.1 美国“从人主义”的汽车保险制度 美国被誉为“轮子上的国度”,汽车保有量极高。美国的汽车保险是随着汽车工业和保险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的保险公司向汽车用户提供服务和收费时,在保险的相同的条件卜,保险公司确定保险费率的依据更多考虑的是人的因素,而不是车的因素。通常,保险费的多少随着投保人的年龄、性别、驾驶经验、违规记录、抽烟与否、婚姻状态、居住地点和汽车价值、种类等的不同有着很大差别。因此同一辆汽车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同,保险费率可以相差3倍,即同一辆汽车由于投保人的不同其所支付的保险费能相差3倍、英国“完全市场细分”的汽车保险制度。

2.2 英国“完全市场细分”的汽车保险制度 英国汽车保险历史悠久,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保险单便在这里诞生。车险的保费收入多年来一直是财产保险业务的龙头险种,而每个家庭在这个项目上的支出约占家庭总开支的1/10。英国机动车辆保险通过许多因素综合加权的方式确定保费,这种做法:一方面,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投保车辆的风险状况,更加注重驾驶员的因素,将代表不同风险的投保对象进行区别对待,可以让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体验到缴费的公平;另一方面,对于驾驶记录差、屡次造成事故的司机,高额的保费附加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惩罚手段,激励消费者养成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安全驾驶的习惯。例如,英国居民生活常识中就包括要尽可能保持“无赔案记录”,当有了一年“无赔案记录”,第二年去保险公司续保时可以获得较大的折扣。为此,被

保险人在因一些小事故向保险公司索赔前通常会仔细考虑,看选择获取理赔还是保持“无赔案记录”更为经济。因为驾车一年不出事故可以享受30%的折扣,连续3年安全驾驶将可以得到高达60%的折扣。如果长期保持安全驾驶记录,一年的保险花费只有不到200英镑。这些承保制度客观上实现了防灾防损,减少了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大化地体现了保险的社会效益。费率制定的先进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英国车险市场新的变革。由于采用多因素加权计算保费,很多公司都为此专门设计了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

2.3 德国的汽车分级保险制度

德国的车险业务也是德国非寿险业务的核心。德国保险公司往往将汽车保险分为不同等级,作为核定保险赔偿率的依据。当然,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做法。也就是说,等级越高,说明这种车出问题的概率越低,保险赔偿率就越高,如果事故后保险赔偿金额一定,保险等级高的车事先交的保险费用就相对少。以大众POLO为例,根据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和保险公司的评价,这款车的保险等级定为10级,每年只要交350欧元保险费就够了;而同类级别的车一般为13级或14级,要交65(Yv700欧元。所以,据此而定的汽车品牌保险等级在国外早己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而国外各大汽车厂商为了保证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也纷纷把这些问题作为技术课题加以研究解决,以提高自己产品的保险等级。

2.4 法国社会管理功能突出的汽车保险制度

法国车险市场是个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竞争充分,产品丰富,市场细分度高。法国汽车保险业的经营区域和范围已经大大超越传统保险的内涵,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愈加突出。比如,保险公司为减少酒后驾车事故发生率,允许客户在因饮酒而不能驾车时,可在保险公司报销一次交通费用;在重大节假日,保险公司会适时在大的娱乐场所进行查验,并对因饮酒不能驾车的客户提供交通服务;有的保险公司内部设立汽车修理研究中心,为保户提供修车价格指导或为汽车修理厂提供技术培训等。

2.5 日本有效保护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汽车保险制度

日本是世界上第三机动车保险大国,其将汽车保险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赔责保险,其性质是强制性保险。另外一种是民问的商业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保险,就是“汽车综合保险”其性质为非强制性保险,投保与否由汽车拥有人决定。

日本汽车保险的宗旨是为了,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消除“穷肇事”和减少或消灭“肇事逃逸”事件的发生。政府推行实施强制性保险制度,也就是强制性要求所有拥有汽车的人必须加入自赔责保险厂。我国汽车保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1 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汽车保险进入我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但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处于外国保险公司的垄断与控制之下,加之旧中国的工业不发达,我国的汽车保险实质上处于萌芽状态,其作用与地位十分有限。

1949年10月,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财经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并开办汽车保险。当时主要承保地方国营交通运输部门和国营厂矿的汽车。私营工商业投保的汽车起初占30%以上,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比重逐年降低,并与1954年停办了汽车公众责任险。1959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召开“停办国内保险工作会议”。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各国驻华领使馆等外国人拥有汽车保险的需要,开始办理涉外业务为主的汽车保险业务。

1980年,我国保险业开始复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全面恢复中断了25年之久的汽车保险业务,以适应国内企业和单位对于汽车保险的需要,适应公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事故日益频繁的客观需要。但当时汽车保险仅占财产保险市场份额的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动车辆迅速普及,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也随之迅猛发展。在此后的20年问,机动车辆保险在我国保险市场,尤其在财产保险市场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1988年,汽车保险收入超过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6%,第一次超过企业财产率。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3.2 我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机动年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421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4 005亿元,年均增长22.7%。2012年我国机动车商业险收入规模达到2 891亿元,其中车损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贡献最大,两者保费收入占到我国商业车险收入的74%,其他险种相对较少。具体保费收入增长如下图所示:

图1 2005-2013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趋势图 影响我国汽车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4.1 我国汽车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 车险不能充分体现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

我国的财产保险公司把车险承保业务当作一块重大利润来源,当客户出险时,拖延赔付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能完全体现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国外许多保险公司在承保利润方面儿乎为负值,而是依靠资本市场投资来获取盈利。

 车险费率厘定方面不够合理

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价格应当反映价值,费率应当能够科学反映风险情况。我国车险虽自2003年1月1口起实行自主费率,但山于发展时间短,各大保险公司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还存在“一刀切”和“价格战”问题。另外,目前我国车险费率体系基本上属于“从车费率”,即影响费率的因素主要是与机动车辆本身有关,而西方国家大都采用“从人费率”或者是“从人”加“从车”的费率模式。从原理上讲“从人”因素较“从车”因素更加合理。

 车险市场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在经营车险时大多以价格竞争来赢得市场份额,存在恶性费率竞争。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机动车辆保险服务质量是一个较大问题。根据新华网的一项调查资料显不,被调查车主中有6成人对现在使用的保险不满,“服务质量差、服务内容没特色”。发达国家车险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大保险公司山价格竞争转到服务竞争。

4.2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  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在保险市场上的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关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在保险市场上,消费者对自身的风险状况比保险公司更清楚,而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是根据平均风险水平厘定的,对于那些高出平均风险水平的消费者购买保险是有利可图的,因此越是风险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费者越倾向于购买保险。这就迫使保险公司提高费率,而提高费率必然迫使低风险消费者退出保险市场,进一步恶化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二是关于保险产品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公司拥有关于保险服务信息优势,推出的保险产品也口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而且很多保单的条款在表述上专业词汇较多,模糊不清。相比较而言,投保人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投保人对各险种的认识以及对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基本来自于保险代理人的解释。因此,许多对自己的保险需求和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并不是很明确的潜在消费者则被排挤出保险市场。

 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是一种交易后的信息不对称。在签订保险合同之后,保险公司不可能比投保人更清楚保险汽车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投保人就处于信息占有的优势地位。车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问题集中体现在频发的车险骗保案上。对于车主来说,参与其中的原因在于骗保可以省掉一部分保养车的费用。道德风险的存在,将破坏市场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增加了保险的赔偿负担,推动了保险费率的上涨。

4.3 我国汽车保险奖惩系统不完善  保费等级数少

在我国目前最多只有10个级别,而国外奖惩系统的等级数一般都有20个以上。以韩国为例,韩国的初始等级为100%,最高220%,最低40%,每5个水平为一级。发生事故后,有责任的投保人会得到一些惩罚的点数。投保人每有1点上升10个保费水平。划分的等级数直接关系到BMS在减少风险非同质性中的作用,等级数越多,BMS制度就越有效。

没有考虑索赔额因素

我国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奖惩系统在根据驾驶员的驾驶记录确定其级别时,通常只考察了他的索赔次数,对于其索赔金额并不计较。这不仅对索赔金额小的投保人不公平,也不利于保险人对投保人进行风险评估。

 奖惩力度不够

比利时的BMS系统比较发达,奖惩方案有18个等级。最高等级的保费水平为200%,最低等级的保费水平为60%。各保险公司之间建成了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以防比投保人通过转移保险公司来摆脱过去索赔的惩罚。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奖惩制度,但山于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不够大,故而还不足以发挥BMS对驾驶员的约束作用。

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汽车投保人信息平台

我国车险投保人续保时如果选择另一家保险公司,则该公司一般没有关于此客户以往索赔记录的资料,要对他的风险质量进行评估,实施奖惩就很困难。所以,如果某个投保人本来风险质量很差,一旦他换一家保险公司投保,就可以逃避 BM5对他的惩罚,这使得BMS在我国的运作效力欠佳。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

5.完善我国汽车保险制度  充分体现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

各大保险公司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防灾防损上,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而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会以各种方式给客户提供方便,比如在定损前预先赔付,还有在客户修车时提供替代车服务,这不仅给受害者以赔偿,更体现了保险公司的人性关怀,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 厘定合理的车险费率

各发达国家的车险费率厘定均山多种因素决定,基本上包括:车辆保养情况、行驶区域、车型、历史赔付纪录、年行驶里程数,驾驶人年龄、职业、性别、驾驶年限、投保人不动产拥有情况、信用记录和结婚年限,等等。而各国山于国情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我国应根据具体情况健全费率体系,将“从车”因素和“从人”因素结合起来。各大保险公司应实行信息共享,根据风险状况的不同制定较为科学和合理的价格机制。

 将产品设计和服务相结合,确实体现产品的创新 中国汽车保险业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恶性的费率竞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将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设计相结合,凭借自身的服务推出的特色产品,才能理性地赢得市场份额。如提供种类繁多的细分保险项目,供投保人依据自己的情况与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组合;在续保、防灾防损上及当投保人出险时,向投保人提供细致的服务等。

5.2 治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 建立和完善信息收集系统

引起汽车事故的原因很多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分为人、车、环境三个因素:人的因素驾车主要包括驾驶员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身体状况、以往肇事记录等;车的因素主要包括厂牌型号、车型、使用性质、车况、安全装置等;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行驶龄龄区域、道路等级等。保险公司可以与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实行信息共享,收集关于保险标的的风险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建立客户风险信息系统,对投保人的风险等级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分类管理并约束投保人对免赔额的选择,能够使投保人的免赔额约束更具有科学性,更有效降低或减少逆向选择。

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的保险法律体系是一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针对我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违规操作严重的情况,需要尽快出台《中国保险监管基本法》、《保险信用评估法》等保险监管法律体系,使我国的保险监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障保险信誉机制发挥作用。

 政府干预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要求信息优势方向信息劣势方提供信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其次,政府应当调整监管重心,加大对车险市场上保险中介的监管。依法打击不法中介,对保险中介的市场准入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提高保险中介从业者的从业“门槛”。而对于保险公司的监管,则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检查市场运行状况与预防市场偏轨上,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大的自山发展空间。最后,通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来促使代理人信息得到较好显不,保证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从中得到的启示

借鉴国外汽车保险制度的经验,得出许多启示,找出中外车险水平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6.车险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与德国相似,我国车险改革初期仍以较低层次的费率竞争为主要营销手段。因此,在改革启动之初的2003年前半年,车险费率一路走低,同时,赔付率则逐步攀升。与德国不同的是,仅半年多时间,我国车险市场的平均费率就开始呈上扬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多年的市场经济进程己经为车险改革打卜了较好的制度基础。车险改革之前,财产险市场除人保和中华联合外都是股份制公司,有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人保虽然由于体制等诸方面原因转型较慢,但股改后公司经营理念调整得也很迅速,局部地区人保费率开始上调。另一方面,传统财产险领域竞争亦很激烈,不存在较高的利润空间,保险公司只有通过主动的战略调整、产品创新及内部架构重组,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德国的激进式改革花了近五年时间才走向规范,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未及一年,市场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基木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国外经验告诉我们,作为财产险的重中之重,车险改革不会一墩而就,对改革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前瞻性的准备,车险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6.2 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费率和核保政策

我国车险费率改革应分阶段逐步推进,分阶段地引入了折扣贴现率、投保人特定费率,并在基木保费的基础上适用浮动费率。而后再根据保险公司各自特点自行制定的自由费率制度。先实行附加保险费率的自由化,再等时机成熟时实行纯保费的差别化。为了缓和对汽车保险市场的冲击,确保车险消费者认同费率自由化,应对车险费率分阶段逐步实行自由化。

6.3 拓宽车险销售渠道 与品牌汽车经销商结盟,构建车险大超市,对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新方向。汽车保险协会成员公司可以与品牌汽车经销商结盟,构建车险大超市。协会各成员将各自公司开办的险种、保障范围、费率、售后服务等个性化的保险产品。车险费率市场化后,为降低业务成木,各保险公司应创新销售渠道,大力发展车险营销的电子化及银行保险。由于车险的被保险人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代理制度成为我国现行车险市场营销模式的主流。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引发保险领域的一场新的竞争。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而言,机动车辆保险是最适合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经营的业务之一。另外,开展银行保险业务,有利于利用银行覆盖面)‘一泛的营业网点,降低业务成木。同时各保险公司还要在服务上推陈出新,遵循“以人为木,服务至上”的市场原则,从价格竞争转向产品与服务的竞争。

6.4 保险公司应加强独自开发新的车险产品及相关服务

各保险公司设应该计既符合客户需求又具备自己公司特色的保险产品,加强独自开发新的车险产品及相关服务,使费率竞争和产品及服务竞争并驾齐驱。可以参照美国等机动车辆保险的险种构成,根据保险条件调整保险费,在传统汽车保险产品的基础上,开发长期储蓄型产品。可以效仿那些成功的实行“从人主义”的费率模式的国家,将投保额度按驾驶员的驾驶纪,年龄,家庭成员和地区环境几方面来计算。用投保人的驾驶纪录来控制续保时费率的幅度。如投保人在往年投保期间发生理赔事故,则上调其保险费率,而幅度依事故的大小、投保人应承担责任的轻重、被罚款的多寡而定。现今我国家庭一辆车往往是几个人共同开的,因此,保险公司可以按照家庭成员拥有驾照的人数来制定保险的费率。同样年龄的计费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年龄段来实现,一般青年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高于中年人,因此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卜,保险公司对中年人收取的保险费可略低。从发达国家的保险产品来看,国外车险做得更细,更多样化,我国车险改革后,主险基木没有改变,只是附加险增加了,但还不够完善,还要借鉴国外汽车保险的经验,取长补短,找出差距,从而设计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总结

汽车保险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而来的,在拥有百年汽车工业历史的欧美国家,早已形成了健全完善且各具特色的汽车保险制度,虽然不同的国情导致各国汽车保险制度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完善制度都值得我们学习。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的增长必将带动汽车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按照入世协议我国将逐渐开放保险市场,中国汽车保险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将直面国外保险巨头的竞争。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发现和总结我国现阶段汽车保险制度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汽车保险行业的经验加以解决和改善,逐步完善和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黄东杰.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J].汽车与保险,2007(6).[2]辛桂华.影响我国汽车保险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10(4).[3] 陈力华,杜建耀.汽车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8(10)[4] 周唤雄.浅谈我国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J].管理科学.[5] 周莎丽.中国汽车保险市场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N].咸宁学院学报,2009(8).

第四篇:国外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6-26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和美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框架有着很多的共同的东西,两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框架有着相似的结构和体系。很明显,我国的政策框架充分借鉴了美国的已有成果。

两国电子商务发展框架的不同之处在于:

1、水平与成熟度:

这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发源地,有着完善的市场环境和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已广泛的在企业中推行,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也暴露了更多的问题,这使得美国政府制定政策时有着较多的根据和较强的针对性,因此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和较强的权威性。而我国电子商务本身刚刚起步,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很低,必须由政府加以引导和推动,更何况,《指导意见》仅仅是一个初稿而已,还有诸多原则问题和细节问题悬而未决,因此,二者目前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2、整体结构与内容:

《政策框架》主体部分分为财务、法律与市场三大部分,我国则统称为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政策框架》专门论述了“技术标准”,而《指导意见》仅在第三部分第六个问题“关于电子贸易的法律和规范”中有几句话提及。《政策框架》系统的论述了技术标准制定的原则(应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决定技术标准和其他互操作性机制;技术标准也不应该是强制的),需要制定标准的领域(电子支付,安全性,安全服务基础结构,电子版权管理系统,电子目录,电视会议和数据会议,高速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对象及数据互换),这是《指导意见》所欠缺的。

《政策框架》的“内容”这一章节在《指导意见》则全然没有涉及。“内容”全面叙述了美国政府优先关心的领域(外国内容的比例、对广告的管制、对内容的管制、对欺诈性信息传播的限制、如何定义“煽动性言论”),和美国政府的相关对策。

《政策框架》第六部分“协调的战略”,强调了国际协调和国内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协作的重要性。《指导意见》则没有专门论述。

《指导意见》的第四部分则具有我国特色。它描述了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近期重点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当首先从同政府有关的环节入手,稳步推进;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通过实施政府信息化,促进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发展政府部门之间的间非支付性电子商务,促进有关部门在电子商务实施中的关系协调,推动管理部门联网,实现商务管理电子化;对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等等。

3、模式和导向:

《政策框架》在第一部分“背景”中就强调“本文所论述的战略的最强烈的动机就是在这种有害的行为站住脚之前预先防范这些行为”,而所谓的“有害行为”是指“政府对Internet加以性质完全不同的和范围广泛的管制”。在第二部分“原则”中,第一条就是“私营企业应起主导作用”。《政策框架》充分体现了欧美的自由市场传统,处处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强调行业自治与自律;处处强调通过谈判和市场主体自主达成的“契约”来解决问题。而政府的作用则被严格的限定在营造一个“可预测的、最简单的、前后一致的商业环境”以保证所有企业可以

公平、平等的展开竞争。“管制”、“政府参与”则被小心翼翼的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使用。可见,美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是“企业主导式”,导向是“市场导向”。

《指导意见》则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与导向问题。然而,我们不难看出,《指导意见》处处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要“引导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应用”,要“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电子商务”,要“抓好重点领域、行业、地区、企业的电子商务示范工程”,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可见,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式”,导向是“国家利益导向”。

这些不同是与两国政府的不同职能、两国不同的治理传统、市场环境和电子商务发展成熟度造成的。

第五篇: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my

2007年以来,各大银行都瞄准了庞大的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我国私人银行起步较晚,与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在服务方式、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环境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的先进经验

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的发展已有了相当长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信用环境发生变化,商业银行逐步将它们的经营发展策略转向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以代收代付业务、银行卡业务、保管箱业务、咨询业务为主的中间业务迅速崛起。90年代以后,私人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比重更是与日俱增,并成为它们主要的赢利性业务。

1.不断开发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适应各类客户的需求。国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业务范围逐渐涵盖社会生活各层面,如结算、担保、投资管理、财务咨询、委托理财、外汇、代理税收、代收工资费用等,同时通过网络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全方位公共服务。例如,汇丰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包括债券、股本、衍生工具、结构产品、互惠基金及对冲基金、信托、基金、慈善信托、私人投资公司、保险工具及离岸产品、税务顾问、家族理财顾问、慈善项目及基金、媒体、钻石及珠宝、财资及外汇、本土及离岸存款、专门设计的贷款安排及网上理财服务。英国的国民西敏寺银行推出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站式”服务,针对客户人生不同阶段和重要问题诸如婚丧嫁娶、教育、健康医疗保险、搬家、财产投资管理、旅游、退休计划管理等提供“一站式”全面金融服务。据统计,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左右,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12%至15%。

2.服务方式的网络化使国外商业银行逐步收缩营业网点。在美国、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现代化支付工具和网络的发展,商业银行利用新的更经济的渠道向客户提供服务,占85%以上的私人银行业务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方式办理。从2005年以来,欧美银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所处理的业务量在总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为了减少营运成本,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一些著名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步撤并营业网点。如英国国民西敏寺银行,原有的3000多个分支机构,现已收缩到1700个左右。

3.先进的营销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营销是指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各金融机构采取整体营销的行为,通过交换、创造和销售满足人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价值,建立、维护和发展与各方面的关系,以实现各方利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国外一些著名的商业银行,如美国的美洲银行、花旗银行,英国的国民西敏寺银行、渣打银行,德国的德累斯登银行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部门,集中开发和办理私人客户的金融服务,为私人客户提供全面、广泛的服务,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私人银行业务营销体系。以美国的花旗银行为例,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后,针对中国市场,花旗银行的金融营销管理思想体现在以差别服务为特色,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为依托,由银行专家型人才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产生出满足中高层个人客户增值、保值资产及安全、方便投资需求的一种个人综合金融产品。不仅仅是在亚洲地区,在全球各地,花旗银行的金融营销模式都深得人

心,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花旗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除了积极利用广告媒体和各种宣传资料外,还注重市场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工作,精准的目标客户及营销手段,使花旗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在全球都收效甚佳。

4.完善的法律法规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保障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法》、《投资银行法》、《证券交易法》、《信托法》、《期货法》等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如对中间业务中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当事人权利义务有明确的规范,使得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具有稳定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避免因法律真空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纠纷,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如1999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结束了美国长期以来的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历史,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局面。再如,美国针对电子化银行业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这些立法分为调整小额资金划拨和大额资金划拨的法律,二者共同构成了电子化银行业务完善的法律体系。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造就了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群,这些客户包括企业家及金融、法律界等专业人士以及自由职业者。据美林公司与凯捷咨询公司2007年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内地约有32万名超级富豪,占亚太地区富人总数的29.1%,这些人的平均净资产约为500万美元。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中资银行应紧紧把握我国经济崛起带来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业务比较简单,业务处理方式还比较落后,还不能为客户提供高端服务。

1.落后业务处理方式成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瓶颈。与国外私人银行服务方式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的联网程度偏低,电子化服务还不完善,电话银行还不普及,网上银行刚刚起步。例如,电话银行操作起来相对繁琐,语音报读菜单冗长,造成客户不必要的损失。网上银行虽然快捷方便,但因熟练使用电脑的客户人数相对较少,普及与推广十分有限。同时,频繁改版、升级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据统计,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中90%以上仍由柜面人工办理,造成业务处理速度低,营运成本高。我国的银行卡技术应用水平在整体上也较落后,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卡在全国范围内仍不能实现联网,存在巨大的资金与资源的浪费,而各商业银行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卡在处理全国联网交易时也存在系统不稳定、处理能力低等问题。

2.相对单一的金融产品品种限制了客户的需求。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包括:针对高收入阶层的理财咨询、个人信托、代客投资的组合服务;针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信贷、信用卡的组合服务;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代收代付、借记卡的组合服务等。由于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出于对市场风险的控制,国家对银行、证券、保险合作有较多限制,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停留在共享网点和营销资源的较低层次上,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在银行自身的产品打包之上,对证券、保险等综合产品的开发较少涉及。与国外相比中资商业银行的各项中间业务品种单

一、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理,如成本高、收益低的代收代付业务占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重较大,而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个人金融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此外,其他私人银行业务指标如代收付业务结算量、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3.相对滞后营销体系制约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在自主开发上投入了很多资源和精力,不断推出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试图通过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和提供多

样化的产品来强化竞争能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推出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投资组合和解决方案简单,同质化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在合作开发产品方面,没有很好的利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力量,对外购的产品也没有很好地组合包装成为自己的产品,只是代销赚取佣金。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导致大部分客户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

4.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相关金融法律法规有冲突。在我国,私人银行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2001年6月,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代理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代理保险业务。为金融业分业体制下实践混业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私人银行业务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投资、融资、保险、咨询顾问等多方面的业务,跨越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尚没有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仅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以及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确立了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模式,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领域的拓展受到一定限制,中资银行开展如投资管理、财务咨询、委托理财等个人金融业务没有法律保障,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与目前我国法律制度有所冲突。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是一个包括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推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借鉴国外私人银行的先进经验,修订相关金融法律法规,改进目前落后的服务方式,鼓励商业银行进行创新个人金融产品,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征信管理,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强调规范和监管,有效实施持续跟踪监控,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保护银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1.修订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当前,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之间的业务不断交叉渗透,应根据经济金融的发展及时制定、修改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明确监管分工和监管协调机制,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的限制,同时给予银行一定的产品创新、产品定价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完善私人财产保护制度,建立透明的个人收入体系,制定混业综合经营交叉地带的相关法律,放松外汇管制,规范境外投资,制定科学规范的会计税收制度,严格实施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保护银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2.创新个人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需要。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合作将更加密切,为银行提供更多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国外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类型,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尽快开发私人银行业务需要的个人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

3.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市场营销推广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产品宣传,使客户了解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和手段,充分享受金融产品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银行提供的个人银行服务。建议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现代营销理念,加大金融产品市场营销力度。

4.加快电子化建设,开展网络服务。加快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的开发,使私人银行业务处理由客户通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完成,满足客户对

多种服务方式及产品的需求,加快银行卡网络系统建设和跨行异地联网工作,提高交易成功率,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全面提升银行卡服务水平,加快银行卡的发展。

5.提高社会信用,创造发展环境。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个人社会信用基础,应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使市场经济的每个参与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和更大的利益,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誉,提高信用质量,从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私人银行业务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下载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外商业街的发展及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日本商业街浅评:传统与现代的交错 类别:我的文章 评论 浏览(667) 2009-01-08 11:38 标签:商业街银座地下电器商店 日本商业街在世界上是颇具特色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商业街,......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009-12-24 12:11:38[摘要]随着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

    国外支付体系的发展对我国启示5篇

    国外支付体系的发展对我国启示 支付体系是实现货币债权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安排的总和。支付体系在现代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对于方便人们生产......

    国外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对我国高新区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外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对我国高新区的启示 作者:费丽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5期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国外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历程,剖析它们成......

    简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早且发展较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文章通过对美国创业教......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受 过高层次教育的失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国外土壤污......

    国外微博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微博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添加时间: 2012-8-162010年以来,微博不仅在全球发展态势迅猛,而且在政治参 与、组织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