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时间:2019-05-15 11:1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第一篇: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摘要:

实训资产管理是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非固定资产管理在全面化的院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养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获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整体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实训资产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机制,并强化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管理,以提高校内实训资产管理效率及整体管理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实施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与新型教育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各级教育机构中的校内管理事务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结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科学、可行的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以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成本意识,通过对实训资产的估值与分管,取得更好的实训管理效果,提高院校整体管理水平。笔者详细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研究资料与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1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现状

当前形势下,已有多项教育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均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①归口管理不当。在许多高职院校中有一些尚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非固定实训资产,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单价较低,其市场采购、日常使用及管理等均由各自使用部门负责,在院校的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并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归口管理。②采购前期论证随意。对于①中所述的不达标实训资产,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均未对其制订科学、详细的采购计划,且对其产品供应及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如对于产品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供货条件、价格及交货情况等未实施即时管理和评价。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并未依据市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也未进行产品问价、采购活动,采购前期论证随意性较大,易导致资金占用过度,造成采购不足或采购过量的情况。③缺乏相应管理制度。部分高职院校在(依据既定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下)管控(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的采购总额时,尚未建立完整的资产使用与管理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由资产使用部门保管和负责,缺乏院校监管,易导致其价值减损。④实训资产管理信息联动不佳。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其均未建立科学、先进的资产管理技术、保管与领用机制等,无法对不同部门中实训资产的采购、保管等工作进行统一调配,资产管理信息联动不佳,易出现采购重复的情况,浪费资源。

2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

2.1实训资产内控制度的建立

面对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需结合校内实际情况,通过院方财务部门专业人员,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等集体商议和讨论,制定和建立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采购、产品信息保管、资产使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分级管理网络制度,要求院校内不同部门的实训资产管理工作需采用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及“责任到人”的管理网络,并指派相应管理人员(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等)。同时,高职院校中各个部门需依据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例如:建立账目,保证账册完整、信息更新及时,以确保账册、账卡与实际账务相统一。

2.2管理制度实施

在建立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大高职院校需引导各部门积极落实并及时调整,具体表现如下。①要求校内各部门提供准确、详细的资金预算,且不能由各自部门中直接说了算,而是需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叉交流、讨论,最终得出相应的预算结果。②依据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采购的合理性进行审批,评估或判定其是否为闲置、重置,并要求相应管理部门定期对其进行清查和盘点,保证各项资产信息准确、可靠。同时,在实训资产管理制度试运行过程中,院校的财务部门专业人员需及时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梳理,对部分需要改进的细节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管理制度正式运行顺利。例如:实训资产管理部门需制定完善的“资产明细账”,并定期与财务部、使用部等核实校对,做到真正的账实相符,避免重复或遗漏。当物资入库时,各部门需严格审核和验收采购单据,并准确填写对应物资的名称、采购时间、供应商、场地、规格、价格及购买数量等,依据入库单据进行登账处理;若学校购买的物资到账后,物资管理部门需对其进行现场验收,一旦发现差错,及时寻找原因,与有关部门交涉联合制定解决策略,并经过集体探讨和试运行成功后,才可正式通过。总之,当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后,管理人员需定期评价其实施结果,并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或反馈信息,以持续改进,使管理措施获得良好的实际运用效果。

3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3.1注重前期采购论证

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在实施或运行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或控制其前期采购的随意性,但其论证仍不够充分,如未全面考虑“同类资产”之间的“互相抵触”作用。例如:某高职院校在2015年与2016年分别采购了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网中网会计综合实习的平台等,二者属于同类实训软件,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资产浪费。此种情况下,实训资产管理部门需提前做好前期论证,有目的性地减少同类资产采购,并考虑同类的专业实训资产是否可共用,以减少整体预算额度。

3.2培养管理人员资产成本意识

现阶段,在一些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部门中,许多资产使用人员自身不具备成本意识,往往单方面地认为采购的是院校资产,尚未形成成本意识,该资产最终成了学院办学成本;再加上,校内实训资产管理工作并未涉及网络信息化平台,其仅仅表现为表格形式,甚至有些单纯使用手工处理账页。尽管该项工作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互相兼任,但其管理效率仍较低。故当前环境下,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借助现代化教学软件对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实训资产管理培训,并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项管理信息数据同步,以培养和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成本意识,提高其工作效率。

3.3对实训资产进行科学估值

对于部分高职院校来讲,其校内多存在一些闲置的、无法产生价值的实训资产,同时各个使用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随意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资产的管理成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需对这部分闲置的实训资产进行科学估值,并于校内建立实训资产“退出管理”机制,若确定资产无价值,可一次性集中处理,避免资产浪费。

3.4实施实训资产分管策略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中层以上的领导者,大多数均处于一线教学岗位,或者是某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其工作繁忙,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分摊资产管理职责,让每位中层以上领导分管某专业的实训资产采购、使用与监管过程,必要情况下可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审核开展管理工作,以增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取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

4结语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失等,从整体上来讲管理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各大高职院校在校内管理工作中结合当前环境下的资产管理现状,建立、完善并有效实施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还需从注重前期采购论证、培养管理人员资产成本意识、实训资产科学估值以及实施实训资产分管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管理措施进行适当优化,以取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楠.高职院校实训室资产管理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6).[2]王锦东.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路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4).[3]吕晓辉.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4]唐佩,张斌,余学文.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意义、原则与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4).[5]杨亚端.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6]何远方,周伟,赵磊.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4).

第二篇: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思考论文

一、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对资产的使用和运作是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

高职院校的资金一部分用于人员、日常办公消耗支出,一部分形成资产,包括基建投资形成的教学楼、实训楼等房屋建筑物及批量购入的课桌椅、计算机等日常教学设施,还包括专项资金形成的专业实训室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等高端设备和校企合作单位赞助的设备设施等,这些资产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高职院校的一系列教科研活动、日常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这些资产,只有通过对资产的有效使用和运行,才能保障学院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高职院校对资产的调配和管理,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高职院校的资产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周期不等,这些特点给资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通过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根据国家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配置资产,统筹安排资产,可以提高资产使用率,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损坏、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三)高职院校对资产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履行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通过制订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从购置、使用、保管、投资、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加以控制,可以有效防止违规采购、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等不合法、不合规现象的发生,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资产管理体系不完整

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随着学校对教学教研活动的不断重视,在安排资金时,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教学方面的要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不惜成本,购入大批资产。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其在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中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存在各种不合规的现象,比如缺乏资产购置审批制度,采购随意,没有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核批准,自行采购;或缺乏资产登记入库管理制度,存在购入后直接由使用部门领取,未通过资产管理部门的出入库登记手续等问题;或缺乏严格的验收管理制度,在支付全部款项前,未按规定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事后才发现单据不全、货物短缺等现象;或缺乏资产绩效考核制度,在出现资产浪费、丢失现象时,未严格追究相应的保管及管理责任。没有制度的约束,资产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二)资产管理理念传统,造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离、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离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实现资产的购置和日常维护,另一方面现有的资产存量也是安排财政预算的基础。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在未充分考虑资产存量及自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加大了资产的投入规模,造成了资产的重复购置或利用率不高。同时,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认为资产管理的重点仅在于保护好资产,确定资产实物的存在,避免实物的毁损或丢失。但是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很多资产由于过时或不符合学校的实际使用要求,一旦闲置,不仅其使用价值未得到实现,资产的自身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出现减值的现象。

(三)部分资产权属不清,无人监管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通过资源整合、相互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其他关联单位合署办公,共同使用资产,部分资产交叉使用。一旦结束合作关系,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或合作双方在资产分割上存在分歧,使资产的权利归属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使这部分资产一直未办理相应的转移手续,最终导致这些资产无人监管,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四)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全员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学校领导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员配置上未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知识,导致出现资产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认为资产管理只需做好资产登记、汇总工作,没有维护和管理意识。另外,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工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责任归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无关,没有形成全员管理意识。

三、完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资产在购置、使用、保管、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要循,使每个环节都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加强资产采购和出入库管理,确定资产使用人和责任人,同时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内部管理体系,设置以校级领导为负责人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二)形成现代的资产管理理念,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作为现代的高职院校,必须与时共进,开拓创新,形成新型的现停留在资产保全上。当然,在资产管理上也要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资产管理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资产的现有存量和未来需求,不仅有利于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也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指导和监督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资产优化配置、共享共用

随着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资产数量渐多、品种日趋复杂,因此有必要开展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一方面从静态的财务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数量、金额、折旧的账务信息,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资产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使用过程和状态,做到相辅相成,相互监督。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及时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共享共用,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出现程序繁琐、审批难等现象,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调配、使用。

(四)提高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全员参与资产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以院领导为中心,以资产管理部门为核心,以其他部门为分散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另外,可通过校内积极宣传、传达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资产管理的文件,使院校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资产管理中,使资产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当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客观评价资产管理现状,从院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资产管理问题,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我管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2006(7).[2]张梦薇,董明明.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2).[3]熊小蕙.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创新[J].亚太教育,2016(17).[4]黄育杏.加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5(26).

第三篇: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实训教学研究的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倡导复合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而实际上,由于实训教学环节的缺乏,报关货运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强、操作技能欠缺的问题,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和长远职业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重点阐述了进行实训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报关货运专业 实训教学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报关、报检和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技能、方法,能在各类报关货运企业从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报关货运中的基本单据的缮制和操作;熟练使用各种办公操作软件,具备较好的协调组织和交际沟通能力。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报关货运人才的培养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报关货运人才的重任。各个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均以复合型、实用性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资金、师资等种种问题的限制,导致实训教学环节的缺失或不足,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强,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没有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满足报关货运企业的人才需要,同时造成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并影响了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的实训教学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现状:

1、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实训课程设置较少,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模式,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概论、国际商法、海运地理、商品检验检疫等,但像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巧、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较少。

2、其次,在师资力量上,教师本身缺乏实训经验,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的教师没有从事过实际报关货运工作,仅仅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而对实际报关货运流程的了解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侧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从而导致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3、再次,在实训设施配备上,校内实训设备匮乏,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问题的制约,在实训室建设上步伐缓慢。很多高职院校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生物、机械、化工等理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中去,而报关货运实训室的建设还处于空白状态,有的甚至实施多媒体教学都存在困难。

4、第四,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高职院校缺乏长期合作并行之有效的实训基地。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缺乏实训基地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学校和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和沟通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实训机会缺乏。尽管学校和企业分别拥有教学和实训资源,但由于合作模式等原因,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力度不够、收效不明显,从而制约了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

1、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深化报关货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体现本专业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就培养目标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相适应,掌握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相关理论和实务知识,熟悉海运、空运、集装箱运输以及多式联运相关业务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通过在实训室实施实训教学,学生可以总体上把握报关货运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完成。

2、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践业务操作技能

就专业设置看,报关货运专业按“实际、有用、有效”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加大实训课比重,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通过实施实训教学,让学生进行报关货运环节中填单、制单的实际操作,同时进行角色模拟扮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3、通过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就校内和校外实训情况看,通过在校内设立专门的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室,安装报关、国际货运模拟软件,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仅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岗位,也让学生提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途径

1、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例,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结合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本着“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改革,逐步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要更加注重实训,突出实训环节,大幅度删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训课程,在学时安排和授课内容方面向实训课程倾斜。同时,继续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如开设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外销员等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课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增加一项重要的砝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具有实训经验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懂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培养一批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师,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提升专职和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首先应该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报关行、货代公司挂职锻炼、外出进修、参加相关会议,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可以聘请海关、货运公司、商检部门、银行国际业务部等报关货运有关单位的专家和教师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的报关货运方面的信息动态。其次可以打破学历、职称界限,聘请一批具有生产、管理一线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拓宽“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研究生为主的做法,鼓励社会上从事实际报关货运工作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实训教学工作,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一举两得。

3、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投入,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模拟实训教学是报关货运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报关货运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报关货运模拟实训室设备除包括计算机、配套网络、投影仪、业务流程沙盘和挂图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备,例如购买专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报关货运软件,既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模拟填写报关单、报检单、国际货运单等各种单证,并可以章节练习和自测习题等形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报关员、海关官员、货运代理人、承运人、托运人等角色,熟练掌握报关货运中的商品归类、货物申报、关税缴纳、货物托运和承运等各种业务技能,真实体会报关货代业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以及面临的具体工作,为将来步入实际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4、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步伐,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合适场所和岗位

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连接学校和实习就业单位的桥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谋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借助企业的实训资源和资金优势,不断拓展实训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当地报关行、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其次,校外实训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可以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报关、货运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教师一起完成学生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再次,通过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促进企业资助学校的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的实习就业等。学校也要适时承担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改革项目,向企业转让新成果,向企业职工传授新技术发展所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141 — 142。

[2] 张汝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 105 — 107。

第四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设,对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性的建议,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旅游及酒店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15年的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与201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6%、28.5%、23.1%。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还带动了酒店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酒店业的发展使酒店的数量猛增,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酒店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推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的酒店专业人才。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就业,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但从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概念还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就需要实训基地来为学校和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通过对职业环境的模拟实验来达到学习效果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则真正的实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模太小,数量不多。投资一套配套设施完善的酒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高职院校属于非营利的机构,因此,要建设这样的酒店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受到管理模式和地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都选择了招待所、餐厅等规模比较小的投资方式,并且数量也不多。这些建设远远达不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需求,对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基层服务人员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难以达到实训的目的。第二,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从当前的各大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很多院校在对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从整体的管理方面来看,还存在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实训室的建设规模一般,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服务方面的项目显得单一,装饰效果和客源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管理方面就可能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难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会降低,不能达到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第三,经营与教学存在矛盾。对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真实,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高标准的酒店服务当中,又能创造经济利益。实训基地的所有权归学校所有,但是经营权却属于企业或者其他承包者。因此,实训基地的所有权的校方和经营权的企业方,考虑更多的便是酒店的经营情况,这对学生的实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酒店的使用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训练习,一般根据课程安排,这就造成了经营与教学相矛盾的情况产生。第四,师资水平的限制。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应该具有教师和实验工作者的双重工作性质。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缺乏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在单个的项目教学方面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从整体的酒店管理和工作经验来看,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欠缺,这对学生的实训练习指导方面造成了限制。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酒店选择和学生个性发展不协调。很多学校在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选择时,往往比较关注的是酒店的档次,但是酒店的市场定位方面考虑的不周全。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一般都比较类似,学习形式单一。而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会和中介进行合作,从中抽取利益,让中介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训课程的酒店选择,这样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出现。例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到的客户类型比较单一,就会对酒店业的发展产生质疑,不利于学生就业需求和职业的发展。第二,对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低。学校的生源方面,酒店的经营状况方面,都可能对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学校和酒店方造成一些影响。例如,学校的生源不多,就有可能造成酒店的实习生较少的情况;酒店的经营状况不好,客户资源少。各大高职院校对校外实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仅仅将校外实训作为对学生的实习基地,并没有对学校的教师也同时进行培训,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合作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将校外的实训基地看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的酒店就利用了这一现象,为了减少劳动成本,积极的与学校进行合作。但是这只是表面形式的合作,不能达到学生真正的学习目的。而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多样化的联系,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从而也为酒店方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酒店方也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使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第四,管理机制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训影响巨大。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业的服务人员短缺,因此水平也参差不齐,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并不多。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方也正是看到了这一专业的优势,一般对实训的学生不再过问,而是直接交由酒店进行管理。学校与学生和酒店之间的这种沟通性的减少,缺乏对实训基地学生的管理,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三、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一)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第一,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基地数量。校内实训基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增加基地的数量。学校可以从其他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汲取成功的经验,并且挖掘校内外可以利用资源,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在对实训酒店进行建设时,还可以参照经典的酒店设计,建造小而齐全的设备,从而节约投资。第二,规范操作流程,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校内的实训基地在对酒店的硬件设施进行模仿的过程中,还要对实训基地设置不同的管理层,如经理、主管、服务员等等,并且严格按照酒店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和管理,这样就保证了酒店的正常对外经营。此外,还要注意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实训课程的需要,根据岗位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学校的实训基地管理还应该结合当前酒店业的发展情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不同,及时做出调整。最后,校方还应该对参加实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完成学校与酒店的接轨。第三,经营与教学相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因此,学校在与企业方进行合作时,应该明确这一主旨。校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调控作用,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与企业约定管理方式,并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监督。在酒店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将酒店的实际管理权交到管理专业的学生手中,使学生的实训实践过程能够真正的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学校也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真正的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第四,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对于加强学校教师的水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学校的教师送到专业的酒店进行实地的培训,并且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以增加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一种是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老师的讲座,但是这种方案一般都是理论性的讲解,很难收到实效。所以学校应两者结合,一方面增加教师在酒店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请专业酒店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同时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启发。

(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第一,完善酒店选择措施。产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产物。产学结合的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教育、就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有很多产学合作的模式,例如“2+1模式”、“订单式”、“学工交替模式”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采用的是“2+1模式”和“订单式”,“2+1模式”即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前两年是对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后一年到酒店进行实习。“订单式”指的是酒店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酒店就业。需要注意的是,学院在进行这些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院的教学特点和酒店的经营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如在酒店的旺季,可以与酒店签订短期的协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应仅局限于酒店,还应该兼顾与酒店相关的其他行业。如酒水、设施设备、酒店用品等方面,学校不可能对这些方面都兼顾到位,因此,就可以与大型超市和专营店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多资源。第三,与多家酒店进行合作,提高创新意识。对实习酒店的区位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高职院校的生源不仅局限于某个省份,而来源于多个地方,因此就业时的地域选择范围比较广。学校应该顺应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角度出发,合理的对实习酒店进行选择,避免实训基地过于集中。第四,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专业实训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校外实训的有利保障。学校可以选择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对校方和店方的实习生进行监督、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建立学校、酒店、行业于一体的质量评估体系,对酒店管理和行业进行专业的评估,从而提高酒店对学生的实训管理,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从校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校内、外两条途径采取措施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第五篇: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

试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商务管理系 卢芬

【摘要】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距离,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全面系统的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之后,按照企业岗位的要求,再根据有关实训资料,由学生模仿企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各行业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财会专业,模拟实训,会计核算

《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同时还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拟实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我院实习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尤其在第三产业的各个专业中更显突出。财会专业在初办阶段的实习一直依靠社会上的一定单位实习,收到一定的效果,也培养了一大批财会人员,但时间一长大量的学生在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得不到全面的锻炼,同时,单位也很难接纳更多的实习学生。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使企业在合作中获得发展动力和人才支持,形成校企共同搭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走校企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之路。并且财会专业模拟实训也是不到各个企业单位,而在学校实训室进行的,并仿真模拟企业单位、银行的经济业务给出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学生根据模仿的原始凭证所填列的内容、经济业务进行帐务处理。多年的实践证明,模拟实训易于组织,又便于集中辅导,已经成为财会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财会专业模拟实训的指导思想

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前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即把账做好、考过会计上岗证、考过收银员证、电算化证(或珠算证),这几证都考过了,才拿得到毕业证。学生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注意技能的培养和经常性的业务训练,而模拟实训室是他们掌握技能的最好训练场所。模拟实训有助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从不同的中学来到高职院校,改变了以前普通中学的学习模式,从完全的文化课学习中脱离出来,增加了专业课的学习,这门手工实训是在学生已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后才进行的在教学中分别完成分岗位实训、分部门实训和经济业务的综合实训。全面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对一些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不再陌生。这时能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有关的模拟实训,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完整的实现会计核算和会计理论的应用方案。教师在模拟实训室通过实物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可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务业务的实际能力。模拟实训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过程,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学生在上岗前能比较熟悉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自如地运用它,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财会专业模拟实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职业技能的形成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会专业的各种技能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和准确。教师要根据所学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模拟实训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演示和练习,去掌握和领会财会专业中众多的应知应会的准则、规定、要求及记帐方法等,进而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众多实习均应遵循的原则。在财务模拟实训中,要做到从目的确定、组织管理、技能传授和训练及考核和评价等等都要科学化,即各个环节和程序都要达到财务工作中的规范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规范的财务工作的技能技巧。

3.计划性原则:实训教学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实训过程要通过具体的实训计划来指导和管理。实训计划是实习教学工作的“蓝图”和具体部署,也是检查、总结、改进实习工作的依据。实训计划既要符合实习的任务和要求,又要规定每个阶段的实习内容、措施和进度。有了实训计划,就可以使实习生确各实习阶段的任务和各方面的相

互联系,可以防止实训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4.示范性原则:模拟实训仍属于课堂教学范畴,教师在模拟教学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指导教师要借助模拟实训室的环境、票据、帐本及各种业务凭证来演示和讲解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使学生获得清晰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业务中的实际要领和方法。

5.循序渐进性原则:任何实习的过程,都是根据本专业或工种操作技术内在的“序”,使实习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只有坚持这一原则,遵循认识和发展规律,才能使学生的技能培养扎扎实实,行之有效。财会模拟实训也同样如此,它分为单元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岗位模拟实训。单元模拟实训是在每章节理论知识学完之后,根据教材中出现的业务知识进行的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是在教材学完之后,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综合一套全面的原始凭证,进行全面的综合实习。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大中型企业各种核算方法、核算之间的关系以及凭证的传递,毕业前将安排岗位模拟实训,使学生上岗前基本上全面掌握和熟悉全部业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适应财务工作做好充分的思想、业务、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

三、财会专业模拟实训的特点

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既具有模拟实训的共性特点又具有本专业的个性特点。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同财会专业的社会实习比较而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1.教师的主导性:财会专业的社会实习是学生在银行、商店等单位进行的顶岗工作实习,在实习的全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则是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习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包括实习的目的、项目、要求及环境的布置、准备实习票据等等。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设计好的程序,精心组织,教师的示范要规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以便完成训练和实习的项目,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2.环境的仿真性:模拟实训是效法、模仿真正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的练习。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是通过模拟财会室,对学生实施财会业务能力的传授的综合实习过程。而财会专业的社会实习是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枪实弹”的进行练习。

3.时间的灵活性和内容的可塑性: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是在模拟实训室进行的,是和理论教学密不可分的。教师可以根据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或抽象的术语,随时组织学生到实训室做示范表演和讲解,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应和实际的观察、操作来加深和解

决学习中的知识和问题,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这样就不至于使问题积累。而社会实习则需要庞大的准备、联系,还受实际工作单位具体情况的制约,在时间上没有灵活性。模拟实训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改变或重新组织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使实习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一点也是社会实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特点。

4.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随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许多业务的核算方法、各种费用的处理及资金税收等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枯燥,而且是从未接触过的,这时如能利用好模拟实训室,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讲解和技能的操作来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消化,那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同其他专业的模拟实训相比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财会帐目的准确性:财会专业模拟实训是指在实训室学习各种资金、帐款、票据等的核算,掌握对记帐凭证、会计科目等各种帐表的处理、往来、购销等业务的全面技能。在学生进行模拟实训时要求学生必须正确处理业务、审核原始凭证,认真填制记帐凭证、汇总、登记总帐、认真核对帐目,达到准确无误、不差一分钱,实习中对学生一丝不苟的要求,是其他专业的模拟实训无法比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2.财会专业技能的全面性: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就是创造良好的直观条件和实践环境,使学生通过学习缩短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距离,成为既懂财会理论又能从事会计事务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分三步进行,分别是单元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通过三种不同形式、全面、系统的业务模拟实训,就能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上岗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工作性质的各种财会业务能力。

3.财会业务的严肃性:财会专业的业务复杂而繁多,各种财务制度和规定都是很严格的。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能够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未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不能象模拟餐厅中的“摆台”,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越新颖越好,它要求必须按程序、按规定,准确无误,严肃认真,具有很强的严肃性。

笔者认为,模拟实训在高职院校对财会专业的实训来说有着比课堂演示教学、社会实践更优越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它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训的最佳途径。而对财会专业模拟实训的研究必将随着实训内容的丰富、实训规模的扩大、实训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和拓宽。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0~2000 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3.陈玉华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4.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孙莲香等,《企业会计模拟实战演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卢芬(1966—),女,讲师,从事财务会计实践体系研究。

下载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方案(国际物流方向)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方案(国际物流方向)※ 培养目标1)专业名称:现代物流专业2)修业年限:二年3)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力者4)专业方向:国际物流面向国际物流服务企业,培......

    起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起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论文摘要:實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核心教学活动。實训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水平的高低。现阶段,我国示范性高职院......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放实验(实训)室不仅对学生的技能掌握,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经......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教育论文[五篇]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能力综合与实用,实训基地建设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需要。文章就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和步骤、建设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及基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及拓展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研究 高庆殿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宁272300 摘 要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实际,本文在实训基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依据技能型人才......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学习的考核办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学习的考核办法 作者:方兆平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企校联合办学的稳健发展,高职院校在开设纺织专业实训......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及拓展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研究高庆殿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宁272300摘要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实际,本文在实训基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依据技能型人才培养需......

    走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训的误区

    走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训的误区陈国栋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动口动笔不动手的误区。本文通过对物流人才培养层次和方法的分析,指出误区所在,并分析了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