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探究(武冬铃)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探究
保险职业学院
武冬铃
[摘 要]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是指导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计实训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单项模拟、课程模拟、综合模拟、会计电算化模拟等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不仅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为目的,而且还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最终目标。会计实训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境、师资水平等因素,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课程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 的设计原则。
一、实训教学特点 1.教学的三个指导
(1)入门指导:是学习实训技能时应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要领作指导。具体包括:方法步骤、器材使用、操作示范、案例讲解、操作准备等。
(2)巡回指导:是学习掌握实训技能的实践动手过程作指导。具体包括:操作规范动作、操作方法要领、操作技能技巧、个别操作辅导、观摩典型操作、随机点评操作等。(3)结束指导:是对学习实训技能结果的总评作指导。具体包括:个性点评、共性问题、掌握程度、失误原因、注意事项、编写报告书等。
2.教学的综合评价
实训教学的评价应形成以基础技能考核与获取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基础技能是学生对本专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拓宽操作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是反映学生专门化操作技能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为就业准入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在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上就显的尤为重要,不能只重视一方而忽略了另一方。实训教学评价应建立在培养学生综合实际操作能力的平台上,形成一个以岗位能力为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3.教学的相互作用
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疑惑,通过实际操作的学习又为理解理论知识内涵提供了直观的途径,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这种相互作用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根本保障。因此,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以理论作指导,以操作作应证,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促进实际操作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当前制约实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实训课具有教学内容广泛,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多样性的特点,在实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相比的优势。然而,就目前的实训教学情况来看,实训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制约着实训课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1、实践教学环境
会计实训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有的院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实训能力和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但每个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极少的,而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不可能给对方在经济上予以补偿,这样企业的收入与付出不等同,不愿成为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找工作,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
2、教学观念
对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尽管高职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片面性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训为主,这是远远不够的。
3、实训课课堂教学方法的相对死板
实践性是实训技能课的突出特征,实训技能课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劳动情感。然而就目前实训课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口头说教或者机械重复模仿操作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教下去,学生们对实训课学习会感到枯燥无味。
4、实训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实训教学的发展
开展实训技能教育要有必要的投入。然而由于现目前学校办学水平和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足够的实训经费。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实训技能课教学的发展,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会计实训课程改革探索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实训课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就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我们教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就是:要切实地学习理解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自己的思想意识、方法手段以及能力知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更新,学习与实践,力求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二)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实训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以往教学中我们或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或是夺占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实训课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我们虽然重视了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但学生成功的案例却较少,学生没有获得在实训课中所应得的快乐,从而无从激励学生有更高的实训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出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建议实训技能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能力的机会。
(三)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1.代理记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代理记账业务较为发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代理记账,这是在校学生进行会计专业实践的简便方式之一,可以年级传递的方式长期为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服务。直接接触和操作企业的会计工作是最有效的训练方式。
2.委托建账与设计核算体系。每年都有大量工商企业注册成立,这方面的业务量较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建账和设计核算体系,使学生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3.财务诊断咨询。每个企业都在对自身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而借助“外脑”深入地分析财务报表和诊断企业经营是企业经营管理上台阶的必要过程。这方面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高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训中积累一定的专业经验后,可以尝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诊断。
4.委托查账及审计。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社会经济运作背景下,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需要查账审计。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对其专业学习和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校内经济组织的活动。大学本身就是一个规模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组织学生建立和管理一些经济组织,如校园模拟银行(或模拟储蓄所等),学生在这个组织的活动中运用其专业技能成长较快。校内专业实践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敏感性,直接与社会挂钩使实践训练的效果更佳。但需要注意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可以在学校的同意指导下进行。
(四)改善教学条件,建立多功能会计模拟实训室
多功能会计模拟实训室的要求:一是仿真的财务室环境。将实训室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仿真财务室,配置会计机构负责人、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等会计岗位。每个区域可按岗位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二是岗位分工灵活。学生可在实训室模拟不同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分工及制度设计,体现会计岗位分工的“一人一岗”、“一岗多人”等多种形式。三是模拟手工和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的功能。四是模拟内部控制的功能。多功能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硬件一般包括:一是教师用实训室设备,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学用电脑、电脑投影仪等。二是学生用实训室设备,包括计算机、针式打印机和凭证装订、裁剪机等。三是其他硬件,一般包括挂图、实训操作规程、实训考核方法等。
多功能会计模拟实训室的软件包括:一是应用软件、包括会计模拟实训软件、多媒体学习光盘、教学用课件;二是实训资料;三是实训指导书等。应当指出的是,在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学生适应今后的实际工作。
(五)建立实训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1.教学过程评估。教学过程评估主要集中在实训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首先是模拟企业资料的可代表性和适应性、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分步骤训练的科学性,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其次是执行实施过程的严肃性,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地完成实训项目,有结果可查,有规范可约束。
2.学生训练效果评估。针对社会实践岗位的设置,分级设置学生实训效果评级制度,根据学生参加实训的科目和掌握情况评判等级。评估结果载入学籍档案或发给证明,作为未来工作单位录聘的参考资料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刘荣才:《关于建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职教通讯》,2006(6){2}段志坚、毛尚华:《职业价值教育应贯穿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始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5)[3]张依莉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构想》,《职教通讯》,2006(6)[4]能川武、江铃 理解教育论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37
第二篇: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教学改革探究论文(推荐)
摘要:《移动通信》是通信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笔者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及课程特点,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选择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期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实验
《移动通信》是通信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课之一,该课程以《通信原理》、《电工电子技术》等为基础,全面论述了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原理。移动通信是所有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最为熟悉的通信手段,一方面,学生能熟悉运用其相关技术;另一方面,却对其原理不甚了解。教师恰恰可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1.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没有密切关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革命性改变目前,4G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WAP与WEB结合,形成新一代通信系统。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职学校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传统的电子产品制作实践体系,基础电子、通信理论体系,无法满足信息市场发展和通信市场技术更新的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后,对最新移动通信系统不能形成系统的认知,在通信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没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与通信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
“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日常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运用,我校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比如多媒体课件,在传授诸如信号变换或系统网络结构改造课程相关知识时,能够获得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理解。但是由于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涉及面较广,尤其是后期的组网、网络测试优化等内容,较为晦涩难懂,仅仅依靠一些多媒体课件或是简单的动画演示,学生往往很难完全弄懂。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教学中,老师扮演的是主动的角色,而学生经常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经常是积极性不高。
(3)教材严重偏离教学实际内容
高职毕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课程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通信课程又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的课程,不仅需要完成的基础移动理论知识,学生还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验活动经验。现有的移动通信教材通常都是落后于现今的行业实际应用技术,同时也明显脱节于高职教育的特色性,因此学生在毕业时,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往往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2.提高高职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探究
(1)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应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单元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如到联通公司参观,请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讲授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与组网技术;到网络公司参观,了解宽带通信技术与光纤传输技术等。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实例加强记忆。通过现场教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课时,多为围绕移动台开设的实际操作实验,如SMC的基本焊接、BGA植锡、电源电路的测试、射频接收电路的测试等实验项目,其中SMC的基本焊接、BGA植锡等项目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需大量时间练习。在课内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学院应开放实验室,以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随着这些年来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的大量提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大学生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高职生大多数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入学生之后学生主动性不高,生活上懒散,这样就给高职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高职生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中提醒学生应端正学生态度,用心学习,将来有较为理想的就业出路。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使高职学生毕业即实现就业,在专业设置上,应实现企业需求的完善对接。及时更新教材上的内容,根据职业需求性量身打造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毕业之时就能具备有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企业实际需求的移动通信技术。笔者根据在行业的多年工作经验,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及时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编写教材讲义以便不断地充实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根据行业重点,有目的、有选择性的讲解理论知识,企业需求什么,笔者在课堂上讲解什么,注重实际操作。
(4)改革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出用人单位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注重于实际操作,而传统的考试评定方法已与市场需求脱节,笔者认为应当考虑取消注重笔试成绩的考核方式,用多层次的综合评定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应当包含:课堂成绩+学生的考勤率+老师随机提问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上机成绩。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能够做到上课前预习,平时积极回答老师回单,又能督促学生做到重视日常的上机操作。通过这样方式的考核,笔者认为能够促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又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结语随着电子和通信行业的发展,移动通信相关的新技术会不断出现,教师在教学之余应多查阅相关资料,多读专业书籍,做到与时俱进,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磊.高职移动通信课程改革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鲁昆生.移动通信实验[D].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06,3.
第三篇: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
试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商务管理系 卢芬
【摘要】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距离,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全面系统的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之后,按照企业岗位的要求,再根据有关实训资料,由学生模仿企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各行业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财会专业,模拟实训,会计核算
《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同时还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拟实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我院实习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尤其在第三产业的各个专业中更显突出。财会专业在初办阶段的实习一直依靠社会上的一定单位实习,收到一定的效果,也培养了一大批财会人员,但时间一长大量的学生在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得不到全面的锻炼,同时,单位也很难接纳更多的实习学生。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使企业在合作中获得发展动力和人才支持,形成校企共同搭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走校企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之路。并且财会专业模拟实训也是不到各个企业单位,而在学校实训室进行的,并仿真模拟企业单位、银行的经济业务给出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学生根据模仿的原始凭证所填列的内容、经济业务进行帐务处理。多年的实践证明,模拟实训易于组织,又便于集中辅导,已经成为财会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财会专业模拟实训的指导思想
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前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即把账做好、考过会计上岗证、考过收银员证、电算化证(或珠算证),这几证都考过了,才拿得到毕业证。学生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注意技能的培养和经常性的业务训练,而模拟实训室是他们掌握技能的最好训练场所。模拟实训有助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从不同的中学来到高职院校,改变了以前普通中学的学习模式,从完全的文化课学习中脱离出来,增加了专业课的学习,这门手工实训是在学生已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后才进行的在教学中分别完成分岗位实训、分部门实训和经济业务的综合实训。全面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对一些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不再陌生。这时能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有关的模拟实训,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完整的实现会计核算和会计理论的应用方案。教师在模拟实训室通过实物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可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务业务的实际能力。模拟实训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过程,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学生在上岗前能比较熟悉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自如地运用它,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财会专业模拟实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职业技能的形成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财会专业的各种技能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和准确。教师要根据所学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模拟实训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演示和练习,去掌握和领会财会专业中众多的应知应会的准则、规定、要求及记帐方法等,进而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众多实习均应遵循的原则。在财务模拟实训中,要做到从目的确定、组织管理、技能传授和训练及考核和评价等等都要科学化,即各个环节和程序都要达到财务工作中的规范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规范的财务工作的技能技巧。
3.计划性原则:实训教学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实训过程要通过具体的实训计划来指导和管理。实训计划是实习教学工作的“蓝图”和具体部署,也是检查、总结、改进实习工作的依据。实训计划既要符合实习的任务和要求,又要规定每个阶段的实习内容、措施和进度。有了实训计划,就可以使实习生确各实习阶段的任务和各方面的相
互联系,可以防止实训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4.示范性原则:模拟实训仍属于课堂教学范畴,教师在模拟教学中起重要的主导作用。指导教师要借助模拟实训室的环境、票据、帐本及各种业务凭证来演示和讲解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使学生获得清晰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业务中的实际要领和方法。
5.循序渐进性原则:任何实习的过程,都是根据本专业或工种操作技术内在的“序”,使实习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只有坚持这一原则,遵循认识和发展规律,才能使学生的技能培养扎扎实实,行之有效。财会模拟实训也同样如此,它分为单元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岗位模拟实训。单元模拟实训是在每章节理论知识学完之后,根据教材中出现的业务知识进行的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是在教材学完之后,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综合一套全面的原始凭证,进行全面的综合实习。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大中型企业各种核算方法、核算之间的关系以及凭证的传递,毕业前将安排岗位模拟实训,使学生上岗前基本上全面掌握和熟悉全部业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适应财务工作做好充分的思想、业务、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
三、财会专业模拟实训的特点
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既具有模拟实训的共性特点又具有本专业的个性特点。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同财会专业的社会实习比较而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1.教师的主导性:财会专业的社会实习是学生在银行、商店等单位进行的顶岗工作实习,在实习的全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则是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习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包括实习的目的、项目、要求及环境的布置、准备实习票据等等。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设计好的程序,精心组织,教师的示范要规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以便完成训练和实习的项目,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2.环境的仿真性:模拟实训是效法、模仿真正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的练习。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是通过模拟财会室,对学生实施财会业务能力的传授的综合实习过程。而财会专业的社会实习是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真枪实弹”的进行练习。
3.时间的灵活性和内容的可塑性: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是在模拟实训室进行的,是和理论教学密不可分的。教师可以根据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或抽象的术语,随时组织学生到实训室做示范表演和讲解,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应和实际的观察、操作来加深和解
决学习中的知识和问题,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这样就不至于使问题积累。而社会实习则需要庞大的准备、联系,还受实际工作单位具体情况的制约,在时间上没有灵活性。模拟实训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改变或重新组织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使实习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一点也是社会实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特点。
4.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随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许多业务的核算方法、各种费用的处理及资金税收等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枯燥,而且是从未接触过的,这时如能利用好模拟实训室,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讲解和技能的操作来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消化,那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同其他专业的模拟实训相比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财会帐目的准确性:财会专业模拟实训是指在实训室学习各种资金、帐款、票据等的核算,掌握对记帐凭证、会计科目等各种帐表的处理、往来、购销等业务的全面技能。在学生进行模拟实训时要求学生必须正确处理业务、审核原始凭证,认真填制记帐凭证、汇总、登记总帐、认真核对帐目,达到准确无误、不差一分钱,实习中对学生一丝不苟的要求,是其他专业的模拟实训无法比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2.财会专业技能的全面性: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就是创造良好的直观条件和实践环境,使学生通过学习缩短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距离,成为既懂财会理论又能从事会计事务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分三步进行,分别是单元实训、综合实训、岗位实训,通过三种不同形式、全面、系统的业务模拟实训,就能使学生基本上掌握上岗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工作性质的各种财会业务能力。
3.财会业务的严肃性:财会专业的业务复杂而繁多,各种财务制度和规定都是很严格的。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能够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未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财会专业的模拟实训不能象模拟餐厅中的“摆台”,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越新颖越好,它要求必须按程序、按规定,准确无误,严肃认真,具有很强的严肃性。
笔者认为,模拟实训在高职院校对财会专业的实训来说有着比课堂演示教学、社会实践更优越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它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训的最佳途径。而对财会专业模拟实训的研究必将随着实训内容的丰富、实训规模的扩大、实训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和拓宽。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0~2000 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3.陈玉华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4.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孙莲香等,《企业会计模拟实战演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卢芬(1966—),女,讲师,从事财务会计实践体系研究。
第四篇: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方案(国际物流方向)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方案(国际物流方向)
※ 培养目标
1)专业名称:现代物流专业
2)修业年限:二年
3)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力者
4)专业方向:国际物流
面向国际物流服务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本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运营过程和经营管理状况,具有实际管理能力的基层运营管理人员。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中应重点体现的特色:本专业培养培训紧缺人才,突出以下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了解国际物流的全过程,掌握与国际物流有关的法律规范及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具有具体物流环节的组织能力和初步经验;
(2)能依据有关技术和法律规范,分析和解决国际物流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3)读一般性英文商务函件;
(4)具有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专业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
(1)能提供国际物流过程中的报关、报检等货代服务;
(2)能够识读并填制与国际物流有关的各类单据;
(3)能操作运用与国际物流有关的软件;
(4)具有计算简单国际物流运作成本的能力,并能参与投标报价;
(5)具有收集、整理、编制物流数据资料的能力;
(6)具备与国际物流业务相关的设施设备操作管理能力;
(7)掌握国际物流服务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制造企业、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流通企业、国际运输企业从事一
线国际物流运营业务管理工作。
第五篇:起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起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實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核心教学活动。實训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水平的高低。现阶段,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高水平的實训师资相对缺乏且此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建立一支合格的、优质的實训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實训教学;师资队伍
一、当前高职教育實训教学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的迅猛发展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目前,为满足社会对职业岗位實用型人才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办学的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實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却没有跟上高职院校发展的节奏,實训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實训师资数量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使得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有以下四个渠道:(1)早期由企业生产一线转岗过来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虽然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實践经验,但年龄普遍较高,理论知识相对较弱。(2)从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具有较扎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科研、创新的基础,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實践技能及教学能力相对较弱。(3)由于很多高职院校为几所中职或技校合并升格而来,所以,这些高职院校的實训教师基本上是以前的中职或技校教师,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与高职院校的實际要求有差距。(4)年龄结构不合理。不少高职院校在建校初期引进了一批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现在这些人员年龄已偏大,而刚引进的毕业生年龄较小,起骨干作用的中年教师较少,出现中年年龄层次的断层,难以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另外,既懂理论又会技术的教师很少,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3.师资引进渠道单一。很多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實训教师的学历层次。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招聘實训教师的学历要求为硕士甚至是博士,相当多的實训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这些教师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理论能力见长,但因自身缺少實践教学训练,其實践动手能力和實践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职實训教学要求。
4.师资素质达不到要求。實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要示范、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承接校内外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一些實训教师未能及时掌握最新、最先进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致使其不能适应實训教学的要求,也就很难教出掌握先进技术的学生,所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5.专职實训教师待遇偏低。實训教师经常身兼多种职能,相关的考核按专业教师考核执行,但很多学校专职實训教师规定为教辅编制,级别待遇比专业教师低,在进修培训、出国考察、评定职称、评先评优、增加工资等方面无法与专业教师一视同仁,實训教师队伍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这种“低人一等”的境遇,造成實验實训室岗位缺少吸引‘力,實验實训队伍得不到高素质、愿奉献人员的补充,而在岗人员则思想不稳定,积极性不高,想转岗成为专业教师或调动工作。
二、建立一流實训师资队伍的探索
1.转变观念,确立實训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没有掌握
一技之长,主要是由于高职高专教育多年来,无论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还是专业建设等方面,都难以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突出职业岗位實践能力”的办学特色。为此,应转变观念,在重理论的同时更重實践,在重科研的同时更重应用,大力加强實训基地建设,特别是實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提高實训教学质量。
2.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改善實训教师队伍结构。为保证高职院校新增實训教师能够满足高等发展对實训教师能力的要求,应拓宽實训师资来源渠道,通过改变實训教师的学缘结构来改善實训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其實训教师,三分之一应来自于高校,三分之一应来自于企业,三分之一应来自于社会。尤其要理顺从企业选拔實训教师的渠道,切實保证新增师资的质量。首先,在引进高校毕业生作为實训教师时,要选择既具有扎實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實践经验的人才,注重对其實践能力与学历的双重考核;其次,重点引进在工厂生产一线工作,具有本科学历且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或高级技师,充實到實训教学第一线;最后,返聘具有丰富實践经验的企业(工厂)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實训教师,由其指导学生實训、传授一线知识和自己的宝贵经验,这样既优化了师资结构,也提高了整体實训教学水平。
3.提升现有實训师资队伍水平。大力培养现有實训教师,提升其實训教学水平。第一,积极鼓励實训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了解企业先进的技术,并在真實的之中提高自身的實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不仅应体现在科研上,还应体现在培训师资或培训员工上;结合的内涵也应进一步延伸,不仅毕业生要到企业一线顶岗實习,而且专任教师也必须亲自到企业一线参加實践,学习工艺流程,掌握最新技术,了解行业行情,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缺乏實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前,必须到企业一线参加生产;有一定實践经验的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现场锻炼。通过企业一线培训,教师可熟练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方法,生产工艺与流程,了解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还可以就一些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實际问题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探讨,及时向学校反馈企业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第二,鼓励實训教师参加应用性科研项目,不但可以使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且也能够起到锻炼、培养的作用。實训中心要拥有良好的實训场地,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此应予以充分利用,提升實训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应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既收入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又具有针对性、實用性的實训教材、實习书、實训设备使用说明书等。另外,要鼓励實训教师开发设计新产品,联合进行产品攻关,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第三,为使缺乏专业技能和實践能力的教师普遍得到培训,提升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在全国范围内依托现有普通高等学校和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高等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设立若干区域性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进而在全国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實训师资培训基地网络。这样,既能进一步加快高校自身的實训基地建设,又能便高职院校的實训教师得到充分、有效的實际锻炼。学校对教师进修前的选拔、进修后的考核要严格把关,切實保证教师的水平得到提高,进修、培养的目的得以實现。第四,高职院校积极与国外有关大学联系,以合作办学、交流访问、互派教师等方式进行对口交流,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交流,使高职院校的實训教师有更多机会得到培养和锻炼。
4.完善规章制度,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兼职實训教师队伍,不单单是高职院校补充专职教师不足的权宜之计,而且还是其改善實训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产学合作教育和专业变化要求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制定任务指标,明确兼职教师的比例。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专业对兼职教师数量的要求不同,应该根据實际情况确定聘任兼职教师的数量。一般来讲,兼职教师的比例应该不低于专任教师的16%,有些学校可达到30%以上。第二,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国家和各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让他们
有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第三,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實践教学活动,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5.制定激励政策,稳定實训师资队伍。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實训教师激励政策,以留住优秀、高水平的實训教师。第一,降低考核要求,将實训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分开考核。實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實践教学,提高實训教学水平。科研工作只能作为實训教师的可选项,不能作为硬性要求进行考核。第二,多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如进修培训、出国考察等,稳定實训教学师资队伍。第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待遇和地位,并在分房、评优、晋级、评职称等方面优先。
6.加强實训教师考核。實训教师要以考评为出发点,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促进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使實训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首先,定期进行操作技能测评和考核。除了对實训教师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业务能力和工作實绩,并建立相应的考绩,以此作为是否续聘的主要依据。同时,每学期期末,学校还应通过学生了解實训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另外,为使實训教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培养實训教师,提高其素质,还应以座谈会的形式由学校和實训教师共同研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学期教学情况。其次,完善實训教师的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到企业兼职经历、与任课教师配合程度、参与专业建设、学生满意度、院系相关實训(毕业答辩)考核通过率等,进行量化,形成等级,与课酬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