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的研究述要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的研究述要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的研究述要论文》。

第一篇: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的研究述要论文

摘要:20世纪以来,诸子学勃兴,“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百年间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和“五千言”真谛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老子》文学研究虽寂寞却也成绩斐然。就散文艺术而言,研究者对《老子》的文体形式、情感内涵、艺术特色与文章风格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了评说和瞻望。

关键词:《老子》;散文艺术;研究;述评

20世纪初,诸子学兴盛,“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本世纪的《老子》研究大致上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了几次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生平里籍考证、篇章辨伪及校注,二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探究。老子的哲学思想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深不可测,因而,“五千言”的真谛,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老子其人其书扑朔迷离,纷纭之议两千年,迄今也很难说已真正解决,但是《老子》成书当晚于《论语》,定稿约在战国初期;全书思想理论一贯,文体文风一致,大体出于一人手笔,则取得了大致一致的意见。较之于哲学思想研究的繁盛,《老子》文学研究尤其是散文艺术研究要寂寞得多。80年代以前除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单列“老庄”一章略加论列外①,大多只是只言片语的涉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80年代以后随着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老子》文学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出现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纵观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形式、艺术特色和文章风格等几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瞻望,以期对未来的《老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文体特性研究

《老子》虽为语录体却无对话与场面描写,也无设教授学的痕迹,是更为纯粹的“立意”、“见志”之作。今本《老子》八十一章,结构完整,文辞精练,大体有韵,体近诗歌,加之“玄之又玄”的哲学思想,使“五千言”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鲁迅指出《老子》“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1](第三篇《老庄》),认为其之所以讲究用韵,是为了供人诵读传记。张振镛认为:“其文理精而词简,整齐而有韵,盖冲口而出,自有声律”,认为《老子》用韵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发之于天籁,本之于自然”的结果 [2](P32)。柳存仁认为“其书为有韵口诀体”[3](P64)。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老子》的诗体特征,然而声韵律调却是诗歌的基本特性之一。惟钱基博谓《老子》“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其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4](P30),似含有诗意品味的意味。朱谦之对《老子》用韵研究用力甚勤,在所撰《老子校释》中专列《老子韵例》作专题研究,并独有心得:“余以为《道德》五千言,古之哲学诗也。既曰诗,即必可以歌,可以诵;其疾徐之节,清浊之和,虽不必尽同于三百篇,而或韵或否,则固有合于诗之例焉无疑。”[5](P313)至此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已趋明朗。任继愈称之为“哲理的诗篇”[6]。陈鼓应亦认为:“《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7](P7)

对《老子》诗性特征的系统深入研究当在80年代以后。汤漳平《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8]认为,《老子》是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哲理诗”,不但是“继《诗经》之后,《楚辞》之前的一部重要诗作”,而且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鸿篇巨制”。汤氏并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老子》作了评说:“作者采用诗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流畅而富于音乐美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章沧授认为《老子》散文的“显著特征是诗歌化”,表现为“押韵独密,音韵悠扬”,“长短变化,错落有致”,“词约义丰,生动形象”,“多用复叠,尽理穷义”[9]。陆永品虽然认为“不如说它是哲理散文诗更为确切”,但作者的论述仍然是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展开的:“运用音乐的旋律,轻松的笔调,来阐释枯燥乏味、窈冥深邃的哲理”,“言辞简要,旨意深远”,“能够引起人们的兴味”,“既是诗,又是歌,读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 [10]。一些研究者还从创作和接受的角度探讨了《老子》所具有的诗的“意境”。朱俊芳认为《老子》是“以纯熟的诗体写作的”,它“将哲理与诗,精妙地熔为一炉,铸成一种亘古不衰的艺术魅力”,既具有“朦胧的诗意”,又具有“深厚幽远的意境”,因而“它不仅具有思辨的说服力,更有美的感染力”[11]。李严认为“不妨把它视为中国文人哲理诗的开端”,“老子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化和形象化的创作手法”,“是创造朦胧美的能手” [12]。许结认为老子“是以诗人的情感与形象去表现哲思”,“在创作上,老子对‘天道’或‘人道’的探究首先充满着诗人的情感,而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老子运用比兴手法将宏深的哲理转化为形象,以表达精微玄妙的内心世界”[13]。许结另撰有《〈老子〉与中国古代哲理诗》一文[14],探讨了《老子》五千言作为哲理诗的特色及其影响,认为构成《老子》作为哲理诗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处处表现出形象化的情节、抒情性的描写和深婉的理趣美”,以及“《老子》带着诗意的微笑融自然、人生、艺术于一体的审美意境”,并指出,以诗寓理,于自然中悟道豁情、探索人生哲理,在情景意兴中蕴藏机锋理趣,这些《老子》哲理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哲理诗的基本精神,对后世的哲理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老子》独具特色,虽是文的形式,却有“诗”的风致,然而是否即可迳称之为“诗”?有的研究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陈柱认为:“老子多对句矣,多韵语矣,然仍不可便谓之韵文,便谓之骈文也,谓之骈文之祖可耳。”[15](P32)詹安泰认为应称之为“诗文骚赋的混合体”[16]。谭家健称之为“散韵结合的格言体散文”。[17](P89)张松如也指出:“老子是在做诗吗?以其用韵语,也可以作如是观吧。……但一不入乐,二少抒情,吾人只得于惊叹其超凡的智慧中,领悟出丰富的诗的乐趣,难以风雅、骚赋相比附也。”[18]蔡靖泉《〈老子〉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一文[19]认为:“就整体言,《老子》应归于散文类,故不妨称之为‘诗化散文’”,“《老子》有着较高的艺术性,的确可以称之为精妙的美文。”“《老子》有机地糅合中原和楚地的语言艺术形式而成的诗化散文,一方面将春秋以前韵散结合的语言艺术形式发展到极致,另一方面也宣告了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转化的完成。”[19]我们认为,先秦尤其是春秋诸子大多具有良好的“诗学”修养,为文多用韵语与偶句,然而说其具有“诗味”尚可,直接称之为“诗”则难免削足适履。实际上,称《老子》为“诗”的研究者,在阐释其艺术特性时,又往往自相矛盾,多是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立论。凭心而论,《老子》在哲学概念与语言选择的困难中与“文学”不期而遇,诗情、哲理、文思、玄言,熔铸为一,从而把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大道之精微,用“可道”的方式会意于它的“不可道”,《老子》贡献于后世“文学”者,正在于哲理与文思的会通处,可谓先秦文章中的别一体,很难于“散文”或“诗”的发展线索上为其找到准确的位置,因此,对于《老子》做出符合实际的文体定位,需要谨慎从事。

二、现实关怀与情感内涵研究

老子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为其哲学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准则,然而老子并未忘怀世事。鲁迅独具慧眼,认为:“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欲治天下。”[1]《老子》文多“愤辞”的忧世之言和“欲治天下”的救世之心为当代学者所认识,研究者大多是从现实关怀与情感投入两方面进行探讨。

汤漳平认为:“《老子》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最少宗教迷信色彩”,是“对《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8]。陆永品亦发表了相同的意见:“我国古代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深深地扎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上,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和批判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优良传统。老子的散文也继承的这个特点。”[10]朱俊芳认为,形成《老子》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深沉的批判现实的精神,指出:“《老子》的许多言词诗章都是关注社会人生的,对现实社会中许多至关重大的大小问题发表深刻见解,抒发愤激之情”,“《老子》所表现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对后世的叛逆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11]蔡靖泉对《老子》文章中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作了具体分析,认为老聃疾伪求真,所著《老子》充分反映出他对真实的执着追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如实地批判现实,“既是他求真精神的具体表现,又是他作品的艺术特色的鲜明体现。”[19]显然,研究者对《老子》现实品格的挖掘,不过是传统“君人南面术”之说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另种说法。《老子》以五千言之精妙,表现了囊括天人、包孕万象的心胸,眼冷心热,于表面的“虚静”中蕴含对现世的执着关怀,仅以“现实主义”一语论之,终显流于皮相,因此,如何认识老子的忧世之言与救世之心,尚须深入地体察与感悟。

《老子》所重在天道自然,有情之“我”于“五千言”中似乎是不存在的,然而老子以虚静自然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社会碰撞,因理想人格被否定而激发起愤世之情,“五千言”乃以天地之“无情”看待人间之“有情”,发而为文,又时时于精微中吐“愤辞”,于玄妙中露真情。80年代以来的研究者对此也作了一些探讨。蔡靖泉认为:“老聃之所以作《老子》,正是其愤世嫉俗的丰富而强烈的感情所激动而不得不发”,“老子在抒情之时,往往因感情强烈而不由自主地将自我融入作品中直抒其情,从而鲜明地展现出自我形象”,甚至从中可以看到“老聃那忿懑之极的音容和表情”[19]。朱俊芳认为:“《老子》以叙事、抒情、议论多种方法,刻画了老聃复杂而鲜明的形象”,他坚执理想而遗世高蹈,既是一个“古之博大真人”,又是一个充满愤世之情的“忧世疾俗的士者”。[19]李严则对此作了更带学理性的阐述:“《老子》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在对哲理的阐发中渗透着抒情性”,“哲理为感情所浸透,与感情相融合。作者以其蕴含哲理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在体验其感情的同时,接受其哲理。”[12]《老子》以五千言精妙,将自然与人生囊括其中,包含着对宇宙本体、天人关系、社会现象的深沉思考与热切关注,研究者论述的范围仅局囿于社会现象这一层面,而《老子》于宇宙人生的永恒性的关照中所融含的“太上忘情”之“情”,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三、写作艺术研究

老子倡言“绝圣弃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样重视语言表达,罗根泽即认为:老子“既然反对美,反对言,则借助于美与言的文学,更不必说了。”[20](P60)老子诚然无意于沉思翰藻,然而正如鲁迅所云:“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五千言精妙凝练,表现出高度的语言写作技巧则是无疑的。鲁迅所谓:“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1],即是指其无心为文,自然成采而言。明人朱得之《老子通义》有云:“非善辞章者不能为《老子》。”对于《老子》的“辞章”之“善”,研究者的探讨基本上集中在语言修辞技巧、声韵和审美效果几个方面。

关于语言修辞技巧,研究者普遍认为《老子》在比喻和排比的运用上独具特色。汤漳平认为:大量使用形象性的比喻,从而“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他的哲理”。[8]陆永品亦认为,《老子》“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形象来阐发哲理,赋予虚无缥缈的自然道论以形象化、具体化。”[10]章沧授对《老子》的语言修辞手法作了更为全面具体的研究,认为《老子》在句式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他善于使用排比、对偶、连锁、递进等各种句式,表情达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文章重点分析了排比和对偶两种句式:《老子》中的排比句数量多,格式齐备,形式灵活,运用巧妙,“这些排比句的运用,既使论述的事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层层递进,详尽通达;也使文章雄健有力,气势磅礴,若悬河飞泻,注而不竭”;《老子》大量运用对偶句,“这些对偶句以整齐的句式有机地错置在各章中,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含有深刻的哲理,令人启迪无穷。”章文对《老子》用喻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指出:老子大量地运用明喻、博喻、隐喻来说明事理,并且不拘一格,形式灵活,风格多变,有其独到之处,“有时如江河尽泻,一气贯通,有时又像逆流回旋,顿挫抑扬;有时若短兵相接,锋芒毕露,有时又含蓄不露,回味无穷”,“这些活泼动人、丰富多姿的比喻,给《老子》增添了艺术光彩,增强了感人的力量。”[9]文章梳理有序而持论平和,在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蔡靖泉从散文艺术的角度对《老子》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它的句式往往随言理抒情的需要而自由组成,“一章之内是三言五言不定、七言八言相杂,较之当时已经形成参差错落风貌的楚辞更加散文化了”,“明显地表现出散文的特征”,因为“长短不一的句式交错出现在作品中,其形式便有参差变化之妙,其语气也有起伏顿挫之感,自然亦能够更加自由而充分地抒情,更加明晰而透彻地说理”;《老子》中比喻不仅仅是一般的“举他物以明之”的修辞手法,而是“往往借助丰富的想象以构成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想象表现为联类无穷的思维运动,使比喻具有联想功能,从而形成了其独有的抒情色彩。[19]

《老子》句式整齐,不仅用排比而且多用韵语以齐其句、密其意,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显得十分突出。对于《老子》用韵,自宋代起,不少学者通过与《易》、《诗经》、《楚辞》音韵的比较,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及范围包括韵例、韵部、韵谱等,属于音韵学的范畴,关涉散文艺术者无多。朱谦之《老子校释》,每章后有“音韵”一目,罗列众说,间出已见,多有对其艺术效果的抉发,朱氏认为,若不知其用韵,则“不但不达五千言铿锵之妙,且不足以语诸子之文矣。”[5]因此,论及《老子》艺术的论著,鲜有不及其音韵之美者。汤漳平认为,《老子》不但文体兼有《诗》、《骚》的特点,其用韵亦是融合了二者而成,“语音节奏和谐,合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8]章沧授认为,《老子》八十一章几乎章章押韵,“押韵不仅多而密,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变换灵活。有一句或数句一转韵的,有一章一韵到底或一章数韵的,还有句中、句首、首尾、双声、叠韵等韵例。这些韵句‘随语成韵,随韵成趣’,可歌可诵,金声玉振,韵味悠长”,加之《老子》句式长短变化,错落有致,造成了音节的抑扬顿挫,缓疾协律,“既有形式参差之美,又有明快雄健的节奏美,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9]李严也探讨了其音律之美,认为《老子》五千言大都排列整齐,声韵和谐,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有些文字虽然表面看似乎参差不齐,但是有很强的韵味贯穿其中,情调与音调契合,内在的韵律美跃然纸上”,因此,“《老子》在音乐性上内容与形式统一,寓情、理于声,以集中意义、强调感情,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12]

另外,在有关《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的论著中,还涉及到了《老子》五千言的结构特征、总体风格及其成因等诸多方面,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相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来说,其文学研究论著不多,领域不够广阔,论述不够深入;加之理论的陈旧和思维方式的僵化,《老子》深广的审美意蕴和独特的散文艺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掘发,因此,新世纪的《老子》文学和散文艺术研究仍将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领域。

注释:

① 本篇是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原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中山大学讲授时改题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改用今名,此前未见正式发表;收入1981年版《鲁迅全集》第9卷。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张振镛.中国文学史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3]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前国立师范学院铅印本,1939,北京:中华书局,1994.[5]朱谦之.老子校释[M[.龙门联合书局,1958;北京:中华书局,1984.[6]任继愈.老子今译[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7]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价[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北京:中华书局,1984.[8] 汤漳平.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中州学刊,1981(2):115-120.[9] 章沧授.论〈老子〉散文的艺术特色[J].安庆师院学报,1985(1):61-67.[10] 陆永品.老子的散文[J].齐鲁学刊,1982(2):68-72.[11] 朱俊芳.论〈老子〉的艺术魅力[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J].1987(4):62-67.[12] 李严.老子的文学特质述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1):86-91.[13] 许结.从创作看老子的文艺思想[J].中州学刊,1992(3):81-91.[14] 许结.〈老子〉与中国古代哲理诗[J].学术月刊,1990(2):58-64.[15] 陈柱.中国散文史[M].商务印书馆,1937.[16] 詹安泰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7] 谭家健、郑君华.先秦散文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8] 张松如.〈老子校诂〉商兑[J].社会科学战线,1992(4).[19]蔡靖泉.<老子>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J].荆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3):45-49.[20]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初版,商务印书馆1943年重排本。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se Art of Lao Zi in the 20th Century

NIE Yong-hua

Abstract: Since the 20 century, Lao zi’antecedents and philosophy was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e 20th century.Literary research which was one of the research fields on Lao Zi achieved much but failed in some aspects in last century.In this essay the prose art of literary research on Lao Zi is reviewed briefly in three aspects: style character, sensibility connotation intension , and skill of language and style character ,etc.Its achievement and failure is reviewed , and prospected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 is also mentioned.Key words:Lao Zi;Prose Art;Research;Review.

第二篇:散文研究论文

浅谈余秋雨文化散文的魅力

姓名:张冉 学号:63 班级:中文系10级汉本1班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散文”的概念出现,在其众多的写作中,余秋雨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可以说是开创了百年来散文创作新局面,他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了文化领域。1992年,余秋雨开始以自身的文人视角对文化现场进行考察,十多年来,余秋雨旅行的足迹遍及国内、欧洲和亚洲各地,相继出版了《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和《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引发了文化圈和社会各界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本文拟就其散文的文化底蕴及文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 文化散文 文化底蕴 文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按其类别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历史文化的,代表篇目有《道士塔》《柳侯祠》《苏东坡突围》等。第二类是描写地域文化的,代表篇目有《三峡》《莫高窟》《都江堰》《脆弱的都城》等。第三类是描写民俗文化的,代表篇目有《贵池傩》《牌坊》《夜航船》《抱愧山西》等。这一篇篇人文气息浓厚的佳作,就是余秋雨文化心灵得到伤害,文化情结无法得到舒缓而结出来的珍珠。余秋雨曾经这样写道:“我发现自己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那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魅力究竟何在呢?

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长期以来,中国的价值判断、是非标准明显地受到民族的、政治的、地域的功利局限,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具有人类价值坐标和国际文化视野的文化人应运而生。余秋雨则是其中之一,他以散文为载体昭示了他对文化的见解,成就了一批极具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的散文。疏理余秋雨的散文,我们会发现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四川的柳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到境外南洋的叠叠丛墓。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他从历史的风尘中一路走来。

1、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从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这类事情包括王朝的兴盛与覆灭,历史遗迹的毁灭与重塑,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与类比等等。如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写下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文章大多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和期盼。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演绎了历代王朝兴亡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释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释千古难解的乡关情结,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

余秋雨在创作他的散文时,一直高度重视文学的历史情境的创设。他在台湾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翰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时他往往因历史而博大,历史也因他而鲜活。”

如:《风雨天一阁》的开篇是一场冷飕飕的自然风雨。“院子里积水太深,才下脚,鞋统已经进水,唯一的办法是干脆脱掉鞋子,挽起裤管趟水进去。本来浑身早已被风雨搅得冷飕飕的了,赤脚进水立即通体一阵寒噤。就这样,我和裴明海行生相扶相持,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这是实写,又是一种隐喻;这是表征,又是象征。暴雨如注下的天一阁,传递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风雨的信息:关于它的得名,关于它的威严,关于它艰辛的收藏,关于它悲怆的传承。又如:《五城记》中写广州,“内地的人们过春节,大多用红纸与鞭炮来装点,那里的春意和吉祥气,是人工铺设起来的。唯有广州,硬是让运花车运来一个季节,把实实在在的春天生命引进家门,因此庆祝得最为诚实、最为透彻。”作者笔触落在了花市与早茶,透露了以小见大的心曲。他用生活的小点缀,来展示广州天然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的逆反性,从而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美好合理秩序的憧憬与希望,并发出对种种不合理之事有强烈义愤的感慨,进而有改造国民素质和社会风俗的种种抱负,最终引发出一种历史的思考,我们灾难深重的国家为什么不能修复那千疮百孔的局面,为什么不能从贫穷、愚昧肮脏中挣脱,走到美好、富饶、文明之地?

显而易见,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语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从而发出历史的感悟。正如余秋雨先生自己所言:“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

载。”而正是这种感伤的氛围,成就了余秋雨先生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与总结,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

2、对文化的深沉追思。

文化,是一座活着的雕塑。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特色之一就是追寻文化的根,表达民族的情感,在他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中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纵览秋雨先生的散文,从莫高窟外的黄沙到苏州城里的小巷;从假日空空的罗马到鱼汤鲜美的马赛;从埃及金字塔到耶路撒冷哭墙„„文中字字无不关乎文化,一路上从未离开人类文明历史的现场。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余秋雨的散文,那就只能是“文化”。散文以文化为旅行的坐标,谈论文化的前世今生。

以《文化苦旅》作为典型代表,余秋雨先生写作《文化苦旅》的初衷,就是想从古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捕捉到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仍然闪烁着价值光辉的历史亮点。这其中表面的意思是作者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走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然而更深层的含义:一是观照个体的生命,一是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从《文化苦旅》开始,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到欧洲历史文明的追寻足迹中,遭遇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的困惑,于是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价值追问,然而余秋雨先生借助“游记”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命价值观来探触古老中国沧桑历史文化的灵魂。如在《道士塔》、《阳关雪》里,他追根溯源,通过对过往历史的透视展现泱泱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字里行间渗透兴叹与无奈、豁达与悲凉,表现出了一个富有良知的现代知识分子与历史对话的深沉慨叹。

又如:在《文明的碎片》中余秋雨先生写道: “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由此可以,余秋雨先生始终在努力探寻、追问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关于蒙昧、野蛮与文明之间相互搏击的历史,使得其创作指向鲜明的文化反思。

实际上,历历山水古迹实际上是座座历史和文化活着的雕像,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余秋雨以其深层的探寻与深邃的思辨凝聚成了独特的思想精神,使其散文创作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独树一帜的文学运用及艺术特色

众所周知,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学术成分是比较多的,然而我们在阅读他的鸿篇巨制时却不觉枯燥,反而会爱不释手。他的散文就好像一篇篇厚重的历史,蕴

含着曲折的情节和饶有余味的哲思。这其中的原因,大抵就是“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吧。余秋雨在他的散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使得散文的诗情、智性和历史水乳交融,从而使得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的穿透得以互补,这也就使得余秋雨的散文脱离了学者气十足的话语形式,可以做到俗雅共赏,流传久远了。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方程式。

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而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文本中则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

当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以《文化苦旅—废墟》中的一段话为例:“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

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的感情。残简断垣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读者。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 ,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进程”的慨叹;面对着敦煌,目睹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感受着历史的强悍与苦难,警醒道:“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

2、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借鉴尤其是戏剧元素的涉入增加了散文的趣味性及跌宕起伏的情节感。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

如:《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又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了文化领域。他开

启了新时期散文写作的范式,为散文写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模板。文章从文化底蕴及文学特色两个方面分别做以分析,浅显地阐述了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魅力所在,以便在日后阅读中,能更进一步领略到大家的风范,更贴切地体会到余秋雨先生散文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高航.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J].写作,1996,(2).[2]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2.[3]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7.[4]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题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5]余光中.《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新华文摘》1994年10月发表.

第三篇:老子反义词研究

《老子》反义词研究

学院:文学院

姓名:颜潇洒

学号:20070101513 【摘要】反义词丰富是《老子》语言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图根据反义词的内部关系,穷尽列举《老子》一书的反义词,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发现《老子》的语言特色以及反义词的存在对表现老子的哲学思想的意义。通过这种尝试,为古汉语反义词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关键词】老子 反义词

性质

统计

分类

《老子》(《道德经》)是我国道家思想的代表作,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老子喜欢讲事物的相反相存,所以反义词极为丰富。本文特针对《老子》语言的这一大特色,对其反义词进行分析与归类。语料取自文选德的《<道德经>诠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版)

一、《老子》反义词的性质与判定

(一)反义词的性质

反义词是客观现时中相互矛盾和对立的事物、现象等在词汇中的反映。它是词的一种特殊的聚合关系,是指在一种语言的共时范畴内,在一定的义位上,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所谓“相反”,是说反义词所体现的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所谓“相对”,表示客观事物彼此相互对峙的两端。根据赵克勤所著的《古汉语词汇学》,“两个词的某一个意义相反或相对,就构成了反义词”。即一对反义词在意义上是相互排斥的或相互对立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反义词是在同一性前提下的对立;是在词的一定义位上具有相反或相对的关系,而不是就整个词的意义来讲的;就专书研究而言,它们必须在一定语境中具有对举关系。学术界根据反义词的内部关系,一般把它们分为反义、互补、反向三大类。

(二)反义词的判定原则。

A、一个词分别与几个词构成反义词时,分别计算对数。如“往—来”、“往—返”计为两对。

B、形式相同的一对反义词,由于词性或词义的不同,分别列为一类。如:“大—小”这对反义词,在“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中,“大—小”分别形容年龄长幼与官位职务高低。这样,“大—小”计为两对。

C、两个同义连用的词与另一同义连用的词构成反义词时,按双音节反义词对待,只计一对。如:“欣悦—忧惨”。

二、反义词的统计与分类

1、反义词的统计

根据以上界定和统计方法,考察《老子》全书,共得反义词122对,根据反义词的内部关系,把它们分为反义、互补、反向三大类。其中属于反义类的有44对,互补类的有40对,反向类的有35对。另外宽泛意义反义词有3对。

2、《老子》反义词的分类

(一)反义类

非A未必B(极性对立关系)【美,恶】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美:美丽、美好。恶:丑陋、丑恶。“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2、美:赞美、美誉。恶:厌恶、嫌弃。“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第二十章)【难,易】 《汉语大字典》:“难,鸟名。”又,“困难,艰难不容易。”由此可见难易是反义词。难:困难,艰难。易:平易,容易。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4次。“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长,短】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说文》:“长,久远也。”段注:“久者,不暂也。本义指的是时间的久远,“长短”之长是从时间引申为空间上的“长”。又,“短,有所长短。”段注:“此上当不上‘不长也’三字乃合。”从段注可知“长”、“短”为反义词。长:指在空间的两端的之间距离大,同“短”相对,亦指长度或远、不近。短:指在空间的两端的之间距离小,这里含有“不长、不远”的意思。【高,下】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高:高处,上面。下:低处,下面。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2次: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

2、高:上面的、离地面远的。下:低的,下面的。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第七十七章)【宠,辱】

宠:宠幸、得宠。辱:受辱。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4次,用作“宠幸、受宠” 与“受辱”4次。“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第十三章)【轻,重】

重:稳重,厚重。轻:轻浮,轻率。《汉语大字典》:“轻,分量不大,与‘重’相对。”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

【多,少】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少:数量小,少量,不多。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大小多少。”(第六十三章)

2、多:逐末或贪多、贪婪。少守本或知足知止。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刚,柔】

刚:坚硬,刚直,倔强。柔:软,弱,灵活。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巧,拙】

巧:灵巧,巧妙。拙:笨拙。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

【实,华】

实:朴实。华:巧智,虚饰。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八章)

【大,小】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4次,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1、大:伟大。小:微妙,渺小。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第三十四章)

2、大:实力强大。小:细小,弱小。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2次:“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第六十一章)

3、大: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小:与“大”相对,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

【柔,坚】

柔:柔软,灵活。坚:坚硬,死板。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柔脆,枯槁】

柔脆:柔软,水嫩,脆弱。枯槁:干枯,坚硬。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六十七章)【柔弱,刚强】

柔弱:软弱,柔和谦顺。刚强:坚强,强暴。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柔弱,坚强】

柔弱:柔软,不坚硬。坚强:坚硬,强固有力。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第七十六章)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清,浊】

清:使水明澈。浊:使水浑浊不明澈。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第十五章)【始,终】

始:开始;终:结束。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

【贱,贵】

贱:低贱,卑微。贵:高贵,地位高。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五十六章)

【盈,洼】

盈:满溢。洼:低洼,此处指空虚。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盈,竭】

盈:盈溢,水量多。竭:枯竭,干涸。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第三十九章)【正,奇】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正:古代指军队作战的常法,即指常道。奇:用奇兵,权变计谋,伪诈,即不循常道。“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2、正:正直、端正。奇:邪“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五十八章)【昭昭,昏昏】 昭昭:炫耀,喜自伐。昏昏:不自伐,不张扬。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二十章)【善,妖】

善:吉利。妖:不吉。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五十八章)【吉,凶】

吉:吉利,吉祥。凶:不吉利。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第三十一章)

【大,细】

大:与“小”相对,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细:微小,与“大”相对。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厚,薄】

厚:纯朴忠厚。薄:邪伪。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第三十八章)【亲,疏】

疏,疏远,不亲近。亲:亲近。疏:疏远。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第五十六章)【强,羸】

强:强壮。羸:羸弱,衰弱。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第二十九章)【弱,强】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强:强大。弱:弱小。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第七十八章)

2、强:增强。弱:削弱。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2次:“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第三十六章)“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

【寒,热】

寒:寒冷。热:燥热。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枉,直】

枉:邪恶。正:正直。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曒,昧】

曒:明亮。昧:黑暗。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第十四章)

【明,昧】

明:明白。昧:不明白。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第四十一章)

【琭琭,落落】

琭琭:珍贵,高贵。落落:低贱。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第三十九章)

【敝,新】

敝:败旧。新:崭新。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辩,讷】

辩:能言善辩,雄辩。讷:出言迟钝,口齿笨拙。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醇醇,缺缺】

醇醇:醇厚,纯朴。缺缺:精明,狡黠。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

(二)互补类

非A即B(互补关系)【盈,冲】

盈:满盈,充实。冲:空虚。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四十五章)

【福,贼】

福:德政,福庆。贼:祸害,灾殃。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正,反】

正:正面,正确,合道。反:反面,错误,离道。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静,动】 《汉语大字典》:“静,平静,静止,与动相对。”静:静止。动:运动。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第十五章)

【有,无】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过9次,有四种不同的解释。

1、有:常有,指称道用的有形质或最普遍的存在。无:常无,指称道体的无形质或虚无。陈鼓应说: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3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2、有:存在,呈现。无:不存在,不呈现。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3次: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四十六章)

3、有:具有,占有,拥有。无:不具有,不占有,不拥有。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2次:“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第七十九章)

4、有:发生。无:未发生。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

【福,祸】 《说文》:“祸,害也,神不福也。”福:幸福,福气。祸:灾害,灾殃。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静,躁】

静:闲静,静处。躁:躁动,奔走。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美,信】

美:华美,不真,伪饰。信:真诚,真实。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生,灭】

生:生殖,繁衍。灭:灭绝。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第三十九章)

【得,亡】

得:获得利益,得到。亡:失去生命,丢失。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四十四章)

【曲,全】

曲:局部。全:全局性。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宁,废】

宁:宁静,静止。废:震动,坍塌。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第三十九章)【灵,歇】

灵:灵验,灵妙。歇:不灵验,不灵妙。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第三十九章)。【成,缺】

成:圆满。缺:缺陷,遗憾。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四十五章)【直,屈】

直:正直。屈:弯曲。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第四十五章)

【杀,活】

杀:被杀死,走上死亡。活:生存下来。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第七十三章)【音,声】

声:古人认为简单的发音叫“声”。音:由声组成有音乐节奏的声音叫“音”。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生,死】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8次。有四种解释。

1、生:出生。死:死亡,失去生命。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2次:“出生入死。”(第五十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第七十六章)

2、生:生长,生存。死:死亡。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4次: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第五十章)“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3、生:生命。死:死亡。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第五十章)

4、生:养生,延年益寿。死:死亡。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得,失】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得:获得,得到。失:失去,丢失。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第十三章)

2、得:合乎道。失:不失道。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第二十三章)

【存,亡】

存:存在,存念。亡:不存在,忘记。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第四十一章)【玉,石】

玉:宝玉。石:石头。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第三十九章)

【夷,纇】

夷:与……齐平,混同。颣:与…..不同,相区别。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第四十一章)【阴,阳】

阴:阴性的东西或力量。阳:阳性的东西或力量。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彼,此】

彼:不该做的事。此:应该做的事。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八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第七十二章)【雄,雌】

雄:雄性。雌:雌性。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二十八章)【牝,牡】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牝:鸟兽的雌性,此指女性。牡:鸟兽的雄性,此指男性。“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第五十五章)

【载,隳】

载:胜利。隳:失败。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第二十九章)【成,败】

成:成功。败:失败。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第六十四章)【利,害】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利:有利。害:有害,损害。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第七十三章)

2、利:对…有帮助,有利。害:对…有害,损害。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第五十六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外,存】

外:不存念,忘记。存:存念。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蔽,成】

蔽:破败,破损。成:完整。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成。”(第十五章)【同,异】

同:相同。异:不同,相别。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第一章)

(三)反向类

AB相向(反向关系)

A、自然、方位和时间上的反相对立

【天,地】

天:与“地“相对,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地:与“天”相对。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

【前,后】

前:受尊让,受关注。后:不关注,忽略。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上,下】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6次,有五种不同的解释。

1、上:高贵。下:地位低下、卑贱。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宠为上,辱为下。”(第十三章)

2、上:空间位置上的高处或时间上的前面。下:空间位置上的低处或时间上的后面。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第十四章)

3、上:次序或等级靠前的、等第高尙品质良好。下:次序或等级靠后的、等第低或品质不好。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2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第三十八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4、上:君临。下:居人之下,谦让。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

5、上:上风,比喻处于上位、尊位、强势。下:下风,比喻处于下位、卑位,弱势。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

【左,右】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左:左手一边的方位,左边,与“右”相对。右: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第三十一章)

【先,后】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3次,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1、先:时间前,次序在前。后:时间后,次序在后。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第二章)

2、先:受到敬戴,尊让。后:谦让,退让,收敛。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3、先:争先。后:退让,退守。(第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后,首】

后:后面,位次或时间在后。首:正面,位次或时间在前。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十四章)

【古,今】

古:古时的,从前的。今:当今的,眼下的。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第二十一章)

B、社会关系上的反向对立

【人,己】

人:众人,他人,此指俗人。己:自身,圣人。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母,子】

母:道,本。子:万物,末。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第五十二章)【主,客】

主:挑战者,主动发动战争者。客:防守应敌者。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人,我】

人:众人,他人,此处指俗人,不合道之人。我:圣人,此处为老子自谓。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7次。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第四十二章)

C、动作行为的反向对立

【迎,随】

迎:迎着。随:跟着。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十四章)【开,塞】

开:开启,开通,打通。塞:堵塞,关闭。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结,解】

结:打结,捆绑。解:解开。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第二十七章)【损,奉】

损:剥夺。奉:奉送,进献。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四十八章)【出,入】

出:开始。入:结束。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出生入死。”(第五十章)【行,随】

行:前行,先行。随:跟随,随后。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第二十九章)【热,吹】

热:使变热。冷:吹冷。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第二十九章)【翕,张】

翕:关闭,收拢,聚敛。张:张开,打开,分散。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第三十六章)【明,愚】

明:使巧诈、奸猾。愚:使人质朴、纯朴、真诚。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启,阖】

启:打开。阖:关闭。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第十章)【闭,启】

闭:关门。启:开门。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启。”(第二十七章)【抑,举】

抑:往下拉。举:向上抬。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第七十七章)【补,损】

补:补助,补充,增益。损:减损,削减,剥夺。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进,退】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进:前进。退:后退。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第四十一章)

2、进:进攻,退守。这种解释在《老子》中出现过1次: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去,举】

去,去除,革职。举:举用。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夺,予】

夺:剥夺,夺取。予:给予。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益,损】

益:增多。损:减损,减少。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四十八章)

(四)非以上三类(宽泛)【白,黑】 白:明亮。黑:暗昧,混沌不清。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第二十八章)【天,人】

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1次。一般来说,“天”应该跟“地”构成反义词。按古人的观念,“天”和人也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治人事天,莫若啬。(文选德认为:“治人事天”指治理国家和养护身心。)”(第五十九章)

【察察,闷闷】

察察:疾刻、严苛、烦琐。闷闷:淳朴、昏昧、宽松。此对反义词在《老子》中出现2次。“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二十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

三、小结

作为对立统一的客观事物以及人类思维活动的反映,反义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学术界习惯把它分为三大类:反义、互补、反向。反义类是指反义词的意义处在两个极限,具有极性的对立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两极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确定不变的界限。如“大”和“小”,“多”和“少”。互补类是指反义词的意义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即逻辑学中的矛盾关系,否定此一方即意味着肯定彼一方,它们之间不存在中间状态。如“男”和“女”,“生”和“死”。反向是指反义词之间形成反向的对立关系,它们在意义上并不相反,而且也不存在互补关系。本文讲《老子》中的反义词分门别类,可为弄清反义词这一子系统的具体构成和内部规律提供参考语料,也能帮助我们更客观、准确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克勤《古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

2、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0

3、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文选德《道德经诠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2001

6、朱嫌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7、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第四篇:艺术文化研究论文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复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国民教育”和“人民精神”建设的问题。“人生艺术化”作为中国现代美学所提出的以艺术精神来建设国民人格和心灵的独特道路,在今天,仍有其合理和重要的意义。其所倡导的诗性之路在今天对于人格建设具有重要启迪。同时,我们又完全有必要将其诗性之维与现实的历史实践、社会改造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只有将改造外部世界的历史实践和发展塑造自我的主体进程相统一,人才能真正在历史实践的必然性中获得主体生命的自由性,从而达成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理想。为此,我们也只有将对人的精神与心灵的美学追求真正包容在人的现实实践中,我们才可能真正成就生命的艺术化与人生的诗意化。此时,不管是科学化,还是艺术化,都不再是人性的分裂,而是生命在其本真境界中向着自身人性的圆成,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世界的诗意共舞。因此,真正的诗性超越既是审美的超越,也是现实的涅槃。

“人生艺术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文艺思想所提出的一个美学的、文学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命题。所谓“人生艺术化”,也就是要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濡染人格与心灵,使人的整个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般美丽而富有意义的诗性境界。

“人生艺术化”的核心精神源自梁启超。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在《“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为学与做人》等文中率先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化”的命题,并将“生活的艺术化”的精神阐释为“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精神,是“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喜欢做便做”。这种“为劳动而劳动,为生活而生活”的境界梁启超将其誉为“趣味化艺术化”的境界。它的要旨是“责任”与“兴味”的统一,所谓“责任”是宇宙众生运化的大境界,“兴味”则是个体情感的激扬勃发。它倡导实践主体由情而动,有真性情,有大情怀,能将小我之兴味与众生宇宙之运化相融通,最终超越小我之成败得失而体会“无所为而为”的真生命创化之“春意”,从而使人生从烦闷至清凉,从平淡显灿烂。因此“生活的艺术化”非逃避责任,也非游戏人生,而是要求个体从生命最根本处建立纯粹的情感与人格,实现生命的大境界大价值,并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美与意味。

“生活的艺术化”的命题与精神最早为朱光潜所承续。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在《谈美》中专列了一节“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他较为集中而具体地发挥丰富了梁启超所提出的命题,并将其表述明确为“人生的艺术化”。这一提法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定型为中国现代美学与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朱光潜着重从艺术切入,强调艺术的精神就是“无所为而为”的审美精神,我们的学问、事业、人生都要像创造艺术品一样贯彻美的艺术精神。朱光潜对艺术的审美本质及其美感要素作了具体的阐释。他提出,“人生的艺术化”既是“人生的情趣化”,也是“人生的严肃主义”。

三四十年代,丰子恺、宗白华等也对“人生艺术化”命题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子恺提出了“真率人生”的命题,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则从意境出发对生命的自由诗境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构建,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最为绚烂的华章之一。

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是有自己孕生的历史语境的。一战结束后,1919年至1920年初,梁启超携学生赴欧主要国家20几个名城考察。梁启超本是中国现代较早主张文化开放的先驱者之一,他曾主张要对不同文化作无制限的输入。但是,这次欧洲之旅却使他看到了西方文化中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所潜藏的弊端,虽然他把中西文化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某种简单化的倾向,但他却极其敏锐且不无超前地提出了现代社会中精神文化与价值理想对于人类的意义问题,提出了情感与人格建设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问题。20年代,他以“趣味”为核心范畴,建构了“无所为而为”的趣味哲学与“生活的艺术化”理想。20年代至40年代,“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得到当时文化界人士的热烈响应。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决定了这种美学与文化思想在当时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直接投身到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更为有效而现实的道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选择了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路径,试图以民族和大众启蒙者的姿态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答案。与梁启超一样,朱光潜、丰子恺、宗白华等也都是融通古今的饱学之士,同时也都有域外的经历,对西方文化有切身的体会。相对于国人,他们较早敏感到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伴生的某些问题。他们所提出的“人生艺术化”的道路相对于当时的民族困境来看,不免过于高蹈,但这恰恰又是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真挚发言。而它的价值与意义在今天进一步彰显出来。

从人类的文化思想与历史实践看,对于人生的艺术化(性)追求并非只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化的专利。就其主导倾向与精神特征来区分,我以为其中大体呈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别。

第一类是对生活形式的艺术化(性)追求。主要是把艺术化理解为装饰性或新奇性。具体表现为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及人体的艺术化装饰与修饰。如19世纪唯美派代表人物王尔德喜欢在自己的身体上装饰以向日葵,佩特则重视对日用器皿和居室环境的修饰。今天,对自己的头发、指甲、面部等身体各部位的修饰早已为人们所接受,而对生活用品、居住环境、购物环境等的艺术化追求也正成为一种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情趣。“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类情趣的一种表现。这类艺术(审美)化追求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提升生活的品位与情趣,但其着眼点主要在生活的外形式上,对于形式的过分重视亦可能流衍为奢靡、颓废与媚俗。第二类是对生活技巧与社会关系的艺术化(性)追求。即把艺术化导衍为生存与生活的技巧,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生存态度、人际关系等的处理艺术。如中国传统士大夫所推崇的“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生存方式与态度,实际上就隐含着处理现实关系的某种圆滑技巧。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本来应该是“学而优则仕”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是不能如愿的,这可能有多重原因。于是,士大夫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可进可退的,在某种情况下是明智的在某种情况下显然是圆滑的生存哲学。林语堂以“中等阶级生活”为基础的“生活的艺术”,以及种种所谓公关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归于这个类别。这种艺术化化衍得当,确实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润泽,但过分重视则可能流为精神的退化。

这两种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倾向及其生活实践,严格说来是对生活中的局部艺术性要素的追求,而非人的整个生命境界与人格心灵的艺术化。

第三类则体现了对人格与心灵境界的艺术化追求,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基本取向。这个艺术化就是人类对自我精神与人格之美的追求。这个艺术化的本质实际上隐含着的是对于美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与把握的问题。在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中,美与艺术的精神主要被阐释为以情感为根基、理想为品格的弘扬价值、追寻意义的诗性生命精神。这个精神包含了对真率、生动、热情、圆满、完整、和谐、秩序、创造、自由等品格的向往,要求超越粗鄙、麻木、虚伪的纯物质人生。

前两种艺术化可以说是艺术因素对生活的渗透与泛化,而最后一种则是艺术精神对生命与人格的提升,它要求从根本上改造人格境界与生命境界。它所选择的武器就是美的艺术,它所追求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审美超越。

“人生艺术化”命题的核心是要将人的人格与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即要使人的生命在美的自由升华中获得诗意提升与诗性实现。这种人生理想与精神旨趣在其孕生的历史语境中具有不容讳言的乌托邦色彩,因为在严峻的民族战争中,光靠“人生艺术化”是不可能力挽民族于危亡的。但是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人生艺术化”命题所深蕴的诗性光芒,却具有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意义。

与艺术化相对的是科学化。艺术化代表了情感的、个性的、整一的、生动的、诗意的等创造模式。科学化代表了理性的、统一的、逻辑的、规整的、现实的等实践方式。在人类早期,我们并未严格区别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界限。理性的实用的活动中就蕴涵着艺术的审美的因素。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艺术与科学逐渐区别开来。这种界限尤其在现代性进程中日趋严格。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伴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也自然而然地促生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

穷究宇宙的奥秘,科学与美并非不可通约。穷极人生的究竟,伦理与美也非互不关联。完美的人的是真善美的统一,这一认识在康德、席勒的人本主义哲学与美学中已明确提出。康德认为以情为本质的审美判断力是沟通纯粹理性的知和实践理性的意的桥梁。席勒提出可以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使人实现从感受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成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相协调的自由完整的人。“人生艺术化”理论正是顺着这一理路而来的。当然它所针对的不仅是西方美学所主要批判的人性分裂问题,更基础的还是在民族困境中的人性麻木、自私庸俗的无情俗情问题。而在对后者的探讨中,它也警觉到科技文明发展所可能带来的与西方社会相似的现代性问题。由此,“人生艺术化”命题也把人格建设、人性完善的历史实践问题和人生意义、价值信仰的形上问题一并提到了现代中国人的面前。

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及其在审美中的人性升华,是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基本理想。梁启超创造了以情感对理性和道德的涵摄与超越来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趣味美本体,并由此出发建构了艺术化的理想生命境界。此后,朱光潜以情趣人生、丰子恺以真率人生、宗白华以自由人生的思想阐释与理论建构,各具特色地共同丰富了对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心灵与人生境界的想像。真善美最终都指向一个终极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宇宙真境、生命至境、艺术美境本无间隙。从梁启超到宗白华,“人生艺术化”追求的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个体与众生(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这种美的和谐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个体的人,其核心是以情感为枢纽的人性的完善和人格的圆成。但其终极目标是超越个体的,既指向现实的社会,也指向人类及其生存的整个世界。它的道路就是精神人格的艺术化,并最终将手段转化为目的,使整个生命获得美的升华。

在资本利益、科技理性、大众文化的围合中,艺术超越与审美超越正重新成为人文知识分子所关注的人类追寻自由与解放的重要路径。在西方现代文化中,尼采较早提出了“世界的存在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是合理的”的审美主义原则。之后,海德格尔提出了人的诗意栖居的问题,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的问题,由此进一步拓展了西方现代文化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美学反思。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启蒙主义与审美主义的重奏,它在启蒙主义的意义上是反封建反蒙昧性的,在审美主义的意义上则是反实用理性的。它是关注现实的,它要求生命有艺术一样激扬的热情、舒展的感性与崇高的意向;它又是超越的,它企望生命如艺术一般不执著于现实功利,而去追寻自我的意义与精神的自由。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条从精神上寻求解放与自由的道路。其宏扬的是一种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人生精神,追寻的是一种审美的超越。

第五篇:描写老子的散文

《老子》全经五千字,寓五千运,分上下两部,上部重在道境道律之体,下部重在德理德法之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老子的散文,欢迎来参考!

描写老子的散文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描写老子的散文2

老子是一种大格局

——灵遁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被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形式所吸引。钱啊,名啊,利啊,权势啊等等这些东西,会围着你。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心态很燥,但是深陷其中。

理由是人是社会性动物,现在的人都是这样的。我要往上走,往上爬。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准则,生活态度。我一直说没有敬畏之心,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原罪。

我有时候看看我自己,看看周围的人,看看网上的图片和信息,真的会觉得老子啊,庄子啊这些人活得才是真性情,真自然。

我们是该回到远古,去心对心的听听这些老者肺腑之言,听听他们的恬淡心态。找到这种智慧,普及这种智慧,我们这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嫉妒,有那么多不正常,有那么多神经病。

圣人从来没有走远,就在我们身边,如春风,如大山,如清泉。“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出子老子《道德经》,说的就是老子本身。他的五千言字,字字鎏金闪光。生命力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强大。

诗人臧克家也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没有真正去生活的人,去好好观察生活的人,去思考自己,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人。记得上面的话,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指导。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眼界有多远,格局就有多大。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望远镜,更没有飞船。老子的格局是咋样。道德经第一句话就很清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大概翻译是这样的: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可以叫的出的名,就不是永恒存在名。无,是天地原始的称谓;有,是万物母体的名称。所以常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

这就是老子的格局,这就是老子对于世界的思考。他的格局不是吃饭,不是睡觉,不是一个村,不是一个县,也不是一个省。他的格局是宇宙,是道。

我们知道“道”是贯穿《道德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道德经》本身也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用我的话,可以这样说,道经就是世界观,德经就是方法论。

老子显然不是理科生,但他是生活的实践大家,大师。从朴素的事物中,总结出的道理,令我们现在的人都瞠目结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些句子如洪钟一样,响彻了2千多年。还会继续鸣响。

物理学上的真空不空,隔空传输不都是老子口里的话吗。所以说大道至简。老子很早就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就是老子。他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祭品一样

。” 所以说老子是最恬淡的人,他轻灵如水,是无人反驳的。他与自然一样,他有宇宙常心。这就是圣人。试问这样的人,会计较吗?会嫉妒吗?会贪财吗?会痛恨吗?

会的,因为他也是人。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能理解,他能控制,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用他的话说:无为而治,宠辱不惊。当代的我们真的要记住老子的这句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别太把自己看的那么重。

上面说了,老子肯定不是理科生,由于生产力和理论知识的条件限制,老子肯定不清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以及物质世界具体的运动规律。

所以他也提出了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显然这是行不通的,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但是这点瑕疵是必然的。不影响老子是一个真性情,恬淡不争,洒脱无伪的圣人。

他还提出“以无为用,以有为利。”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应该奉为生活心态的圭臬。所以他也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对上面思想的最有力支撑。

人的强大,不是多学了多少技巧,语言,服饰,而是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宠辱不惊,这样就可以做到以无为做无不为。这样不断的进步,格局会小吗?别人还会不愿和你交朋友吗? 别人还会不愿意和你做生意吗? 弄巧成拙,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这些词不都是太“有为”了吗?

而现在的我们呢? 不正是这样的急躁吗? 能多挣点就多挣点,能捞一把就捞一把,不管不顾后面的人,甚至后代的人。

经济空前繁荣,空气质量,水土质量空前下降。不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态度的警示吗?

老子对于后代人的影响很深,很多地方都有老子的塑像。他被我们顶礼膜拜,这是好的。尊敬一个心怀宇宙的人,是好的。可以我们顶礼膜拜的时候,很多人是求财,求权,求精神病康复。

老子如果真的地下有知,只会摇摇头离开。是啊,明明良言妙药就在那放着,你们还一天大喊:药在哪?幸福在哪?钱在哪?呜呼,哀哉!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老子没有生活在当代。生活在当代,说不定他比我们世俗,爱钱如命。环境是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于这种假设我们只能呵呵而笑。以我们的心度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竹林七贤等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生活不管你处在那个年代。脑袋还是架在肩膀上,人还是有两只手,两条腿。浩瀚的宇宙在中华上下5千年,只不过是一眨眼而已。圣人就在我们身边,不要说师道不存久也。

我在呜呼而鸣的时候,不光悲哀别人,也悲哀我自己。我也是俗人一枚。

老子是一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下。”于我们来说太单调。我也是这么认为。如果谁让再回农村,像小时候那样住上半年,我是不愉快的,我是不习惯的。我怕我留恋大城市,我怕害怕农村太安静。

但是身在闹市中,心中常常有老子这些字,出现在眼前,与我们来说是大恩惠,大太阳。

世界的种种有规律,你可以利用的上,那么恭喜你。如果你利用不上,那就改变自己。竹林七贤中的人,不是一开始都那么放荡不羁,是因为报国无门,事业受阻,甚至不那样装,反而又生命危险。想想何苦呢,不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来的自然,来的舒服。

所以说老子是一种境界,就5000多字,去看看,去听听。不要人云亦云,说老子多好多好。你其实感受不到的。

下载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的研究述要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的研究述要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子的论文

    关于老子文化的调研及其现代化进程 其实,放手写这篇文章之前是就就不敢动笔。只感觉自己懒懒散散的学习《道德经》五年余,所懂所悟达不到形成文字的水平。细想。“道不远人”,......

    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研究论文

    一、如何评价音乐在《格萨尔》说唱艺术中的作用建国以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众多专家学者的长期努力,使举世闻名的史诗《格萨尔》的抢救、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取得了惊人成就。但对......

    弗里达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弗里达·卡洛作为画家的同时也作为一个人具有这样的秉性;豪侠并勇于面对肉体的折磨、对惊奇与特殊的偏爱,鲜活、聪明、性感的她总是对男人有吸引力并有着许多情人。她总是......

    百年名剧论文

    神来之笔颂英雄 ——浅析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语言艺术 姓名杨杰 班级文学院06级一班 学号200602140122 学院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指导老师傅学敏完成时间2009年......

    领导学论文,老子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学的启示 李鸿发 (行管08***) 摘 要: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财富。笔者通过探讨我国古代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老子思想研读论文5篇

    “道’’是“无为”却“有为’’ -----浅谈老子思想对领导者个人修为的启示 孙连超“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做人,做到外表看来不着痕迹,不费......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2010学年第一学期《老子哲学》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中国文化......

    老子道德经期末论文[合集]

    试卷编号:QR34010-01《老子道德经》期末试卷(论文)任课教师姓名:黄胜海副教授考试限时:第十八周随堂进行80分钟考试时间:2013-2014学年度 上学期;2013年 12月考核方式:开卷笔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