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我国被就业现象背后的教育社会性缺失论文
摘要: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现象的出现,除了受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及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教育的社会性缺失。如果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所学专业滞后于社会行业,而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弥补的话,那么学生的教育社会性缺失要想通过后天弥补来完成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他们的某些社会品质在其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通过“被就业”这种社会现象,以教育的社会性视角,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去寻找影响大学生社会品质形成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希望能为教育体制进一步向纵深之处改革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被就业;社会性
曾经有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新名词——“被就业”,即工作暂无着落的大学毕业生想办法在自己的就业协议书上盖个章,将其交回给学校,以此证明自己已就业。曾经的“天之骄子”变成了现在的“被就业”群体,而与之同时出现的另一现象则是用人单位往往慨叹找不到适用之人。在人才相对匮乏的今天,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活动中去?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受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及大学专业教育滞后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学生的教育社会性缺失。教育社会性缺失主要表现为动手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浮躁、自以为是或缺乏自信、自私、冷漠等。
一、教育社会性缺失的根源
大学生的教育社会性缺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笔者试图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寻找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社会性缺失的根源。
1.家庭
(1)家长的期望值和文化水平影响孩子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类似于平常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在当前这个以读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为荣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以孩子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其是否优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促使部分家长过分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其心理素质、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家长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学习压力就越大。研究表明:学习压力对孩子积极的人格特征(如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的形成有负面影响;对其消极的人格特征(如谦卑需要、攻击需要)的形成有正面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母亲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所以,孩子人格的完善程度,是受家长的期望值和文化水平影响的。
(2)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孩子的人文态度。人文态度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持有的看法及其行为表现。正确的人文态度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既要对自己负责,自知、自信、自尊、自强;又要对他人负责,团结、友善、平等、有益;更要对社会负责,关爱自然、关爱人类。[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般具有积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人文素养较高,反之则不然。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从遗传学角度来说这是种群的延续,从认知角度来说就是什么样的家长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即孩子人文态度的形成。
(3)家庭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可概括为六类: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我国学者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成果已充分说明了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性,按影响大小排序,首先是否定型教育方式最容易使孩子产生谦卑、攻击性性格,其次是过分保护型、放任型、溺爱型及干涉型教育方式,这些方式会使孩子形成懦弱、自卑、任性、叛逆等性格。《性格决定成败》的书评中有这么一句:“性格是命运的主宰。性格的力量是无比的,只有把性格的力量发挥出来,人才能创造出历史。”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利于孩子形成优良的性格,而优良的性格将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助推器。
2.学校
学校教育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并强制性地实施,使其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教育,或将社会性教育孤立起来,或把社会性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交往技能技巧的训练混为一谈。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缺乏自我服务及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差,自私,缺乏同情心与公德心,集体观念及群体意识淡薄等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缺陷。
(1)应试教育削弱了人文教育。一般来讲,人文教育最常见的三种涵义是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指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的教育;人文学科的教育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更加重视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关于“成人”的教育,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调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强调给人以广博的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地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
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前面提到的家庭对孩子实施人文教育是一种无目的、无意识的行为,由家长素质高低决定。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受国家经济水平、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专”,而不是“博”;强调“服从”,而不能“抗议”;流行“学习辅导”,而忽视“心理疏导”;追求“高分”,造就“低能”;等等。笔者认为,学校在这些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被摆在了与父亲等同的地位上,再加上以前的教师大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其大部分教育方式都是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导致有的教师经常使用专制的手段,例如打骂、体罚学生,或是采取讽刺、挖苦和其它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侮辱学生人格,造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身心障碍,同时也为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埋下伏笔。
(3)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西方国家,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做义工。比如在美国,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都认为做义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通过这种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等,又能使他们用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去充实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而我国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小学阶段无非就是组织学生上街发发传单,参观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可以想见,如此社会实践很难对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有所帮助。中学阶段由于存在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几乎不会安排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即使是学生自己想参加社会活动,但从安全角度考虑,学校也一般不会同意;大学阶段,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不多,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就是毕业前半年(有些学校只有两个月)的工作见习,可以说,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绝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了。
3.社会
从实践经验上看,学生的良好素养的形成,除家庭的教育外,还主要会受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施的影响。社会实践是培养青少年社会品质,促使其身心全面、谐调发展的重要部分。而目前我国有些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给予学生这方面的机会太少,有时甚至采取能躲就躲、能免则免的逃避方式。所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改变教育社会性缺失的策略
1.提供经费,开展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这种素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家长的教育方式及其文化程度是影响家长教育素质的两个最主要因素。现在,终身学习的理念已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熟知,但这个理念在大部分地区均处于理念状态,特别是对于成人的继续教育,大部分还处于提高学历水平的层次,并不是为真正提高成人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所以,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应划拨出一定经费,开展培训,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具体方式可借鉴计生政策中优生优育的培训方式。
2.学校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的基本定义是: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人才的基础是知识,知识的渊博与否、能力与品德的高低都是在后天的教育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要使毕业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首先必须改变对人的培养模式。为什么是“人”,而不是“人才”呢?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已从20世纪的精英教育发展为21世纪的大众教育,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已不符合人才的标准,只有经过大学阶段的打磨和历炼,才能称之为“人才”,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才能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3.改革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从小抓起
2009年8月12日,解放网——新闻晚报(上海)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企业家集体向教育界发飙:7成不满教育现状》的文章,文章写道:“日前,在上海财大举行的中国企业界参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研讨会上,十多位企业界代表对现在的毕业生提出不少建议,呼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界人士也对此坦率回应,国内的教育的确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了……”所以,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成了当务之急。
(1)改革高校入学标准的唯一性。可以说,高考制度是直接影响中小学阶段教育走向的根本。我国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已很多年了,为什们学生、家长还是一味地只抓分数、争着上重点学校,学校还是只抓教学、只抓学生的应试成绩?这是因为高校把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入学标准这一指向性导致了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偏重与缺失。
(2)改革教育的评价机制。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二是评委应由社会各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评价机制是对办教育的监督,只有采用公正、公开、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我国教育这艘“航母”保持正确的航向;三是从办学时间的长短角度进行评价;四是理工科与文科分开评价;五是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分开评价。
(3)办教育者应弄清楚办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还是只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学历水平,这是至关重要的。
(4)奖惩措施应落实到位,不能厚彼薄此。一旦评估结果出来后,该奖励的就奖励,该整顿的就整顿,该合并的就合并,该关门的就关门,这样才能促使教育工作者努力办好教育,而不是白白地占用教育资源和经费。
4.营造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的氛围
社会活动能锻炼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使青少年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其能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所以,应该在社会中营造支持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氛围,为青少年铺设一条长期、有效的实践之路。
(1)针对中小学生,可定期组织他们到街道、社区服务,也许他们做得不够好,但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劳动中有所感悟。
(2)针对大学生,社会团体、组织、企业、社区等应为他们提供实践岗位,让他们把课堂、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各方面社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对于积极提供实践岗位的企业、社团进行精神奖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补贴,因为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
三、结束语
“被就业”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其背后投射出很多教育社会性缺失现象,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第二篇:被就业现象拷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论文
【摘要】本文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再回到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来,希望给教育的参与者带来些许反思,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被就业 拷问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孙仕仙 赵龙庆 杨思林
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和热点,毕业就失业的论调更是影响着诸多对大学充满向往的高中学生,于是放弃高考提前就业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近来“被就业”现象更是成为了媒体炒作的热点。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教学窘境呢?笔者看来被就业现象的出现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存在弊端,例如太注重工作经验等短期效益,忽视人力资源增值这个重要的特性。二是教学存在弊端,例如理论过多,实作太少,从笔者自己的教学情况就不难看出。三是互动不够,教与学脱离。对于一名大学生的培养而言,其实要让他能够毕业之际就成功就业,最关键的就是在校期间一定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否则即使成功就业之后,用人单位也倍感失望,对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潜在的威胁。因此“被就业”现象反衬的不仅仅是当前大学生缺乏实作教学的锻炼,更是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个拷问。被就业背后的无奈
“被就业”,这是时下流行的字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被就业”这样无奈的现实呢?首先这与经济大环境有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企面临诸多难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而学校又需要在就业方面对社会各界有个交代,于是被就业也就理所应当出现。抛开社会层面的问题,从横向对比,在同档次学校中,实际的就业率同样有高有低,原因何在值得深思,虽然其中牵涉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师资力量及生源状况等问题,但我们不懂得直面的是其同样也反衬了高校目前教学体系或者说教学评价体系中一定存在问题。被就业现象的成因
为什么会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当下出现被就业现象,这是值得去深思的问题。不过从表层次来分析,被就业现象的成因有以下一些,第一是企业选人标准存在问题,其实直白一点就是很多的企业根本不注重所谓的人力资源培养,而是太急功近利,希望招到一名员工马上就是熟练工,在什么岗位都能胜任。这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在招人时一味注重工作经验的企业却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只要合理配置和主动开发就有极高的增值性。可惜这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时间和前期的成本垫付,所以很多的企业不愿意。第二是之所以出现学生被就业现象,其实与教学有关,也就是说教学也存在弊端。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尽管目前各所高校都有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是仍然有一些老师一本教材年年用,一本教案天天拿,知识不更新不说,就是目前很多高校要求的实作能力培养更是无法体现。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完全不能脱离实作的教学,例如笔者从事的《动物产品加工》课程,就通过制作茶叶蛋、酸奶、香肠、牛肉干等实际操作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笔者的切身感受来看,这样的实作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当重要,尤其是那些从小长在衣食无忧家庭中的孩子,不要说动手制作香肠,就是动手洗洗衣服都是困难的事,这样的学生就业前景当然无法预期。因此通过课堂实作教学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刻不容缓。还有就是之所以出现被就业现象,教与学的互动不够或者说完全脱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了解到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教案讲学,不要说跟学生互动,就是起码的提问都难见到,教与学根本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而从笔者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大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很希望与老师交流,交流他们对该课程的基本看法,交流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和未来就业的观点等等。因此教与学的互动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更要在课堂之外去互动,这样才能了解学生们真实的想法和自己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作为老师就可以通过教代会提案等方式对教学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被就业现象的杜绝
作为一个培养或者说打造社会需要人才的大学来说,要想彻底杜绝被就业现象,其实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重组或者说完善。
就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言,许多高校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或完善的评价体系。例如:徐锡宁、郭宝星在一篇“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学指标评价体系”文章里列出的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分成四个大的方面,即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专家评价和单位评价、各占不同的权重,而各个部分又细化成很多占不同权重的方面,非常全面,但总的来看,注重的大多是教学内容的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问题,虽然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书育人方面也占到一定的权重,但这部分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里只占了很小的权重,因此笔者认为各部分权重的问题值得教育参与者好好研究。在现有的评价体系面前,有些老师过多的注重专家评教等结果,学生的评价和在同档次院校中的认可度。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得有些教师把评价结果看得很重,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道德教育等方面有所忽视。而在此并非针对某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只是认为应该更多的注重学生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上来,同时,应该把毕业生实实在在的就业率放在教育考虑的很重要的方面,而不是被媒体吵翻天的“被就业率”。例如,同样的计算机专业,一些职业培训学校出来的学生甚至比四年苦读出来的计划招生学生就业形势还好,这就是实作能力的体现。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当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实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要彻底杜绝被就业现象,除了上面所述的制度政策和经济环境等因素外,至关重要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搞测量的学生,如果在校期间就给他们诸多的实作机会,那么招人单位招录后马上就可投入使用,在节约培训等成本的同时,还能成为人力资源储备,其增值性在不断的工作中就得到体现,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以此为我们教育参与者的目标,相信我们能和大学生们一起解决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
综上所述,被就业现象拷问的是教学评价体系问题,今后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考核。当然也不能放松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毕竟被就业只是暂时的一个现象,从长远来讲,一个知识渊博或者说专业知识雄厚的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只是需要一个时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锡宁等.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高校理论战线[J].2002(11)43-46.
第三篇:探讨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
探讨中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
(演讲稿)
学院
计算机学院
班级
软件1103
学号
1111611028
姓名
陈蕾
2012.11.1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探讨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首先容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国现阶段教育现状与发展公平吗?
答案可想而知,当今社会教育不公平现象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在我看来也必须成为焦点,因为教育问题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关键,也是中国能否在世界中拥有自己的声音的必然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名叫《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它主要记录500年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起伏跌宕.其中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些国家在遭受毁灭后短期内就能恢复过来,并且还取得超前的成绩..其实没有别的,就是:他们将教育放在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位,将人才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
以德国为例,一个历史上四分五裂的国家,被称为“欧洲的战场”.这样一个苦难的国家,终于在俾斯麦的"铁血"手段下获得了统一.国家刚刚统一,教育就被摆在了各项事业的首位.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很贫穷,还要支付对法国的赔款.但是德国孩子读书不需要交学费,不读却要受到处罚.当时的国王还把自己的宫殿拿来做大学校舍.德国如此的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德国在统一后不到几十年里国家的实力就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恰恰是这样的例子。
正是由于对教育问题的重视才造就了德国与日本的强盛与发达,这也恰恰证明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反观现阶段的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也是使民众将目光聚焦于此的原因,正圆了那句话,群众的眼光是雪亮了。
而这种不公平现象或者说是差异大多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第一方面: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比如,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享有的教育资源(如教育经费、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和教育机会明显多于农村居民;再比如,各地大学数量的不同和高考招生的名额限制,以及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客观上倾向于城市等原因,最终导致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巨大差距。近两年有关高考录取率的报道表明,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报考青年的录取率已经高达70%以上,而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省份高考录取率还在50%以下。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录取比例上,还表现在录取层次上,农村学生考上本科与重点院校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城市学生。这也意味着农村毕业生要想争得良好的社会待遇和享受较好的文化生活,是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第二方面: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近年来,东部地区9省(市)全部通过“两基”验收;中部地区13省(市)中92.4%的县市实现“两基”;而西部地区9省(市)中实现“两基”的县市仅有71.7%。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资金是由本地区财政承担所以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同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密切相关。西部和东部拥有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贫困地区脱贫要依靠教育,可当地高校资源多数贫乏,学生考大学难是个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虽名义上是全国招生,但实际上本地考生已超过70%。
而造成这些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有如下几点:
(一)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有关,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未能明确意识到义务教育不是非公共产品,也不是准公共产品,而是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全部承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应让老百姓分担其成本。政府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未能很好地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让老百姓埋了不应该埋的“单”。同时,政府对仅有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二)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因为政府对教育投资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有限,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需要寻找补偿的渠道。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经过努力,近年来虽有较大改观,但情况仍不乐观。尽管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1998年仅为2.25%,1999年也只有2.79%,甚至到了2008年,还只有3.48%,仍未达到规定的4%的指标。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
(三)社会的不公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拉开了人们的差距,不仅是绝对的差距,而且相对差距也在拉大。首先是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不公,也带来了教育不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幅较小,导致他们无法承担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不得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迫使子女辍学。
使教育公平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如何才能将公平落到实处?那我们接下来谈一谈如何采取措施使教育达到公平。
(一)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以完全杜绝权力和金钱对招生工作的腐蚀。
(二)支持和关注环境不利以及弱势群体的教育。
(三)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改变无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大一统”模式,消除整齐划一带来的弊端,实现教育发展的地方化和多样化。
(四)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努力平均或向西部和中部倾斜教育资源,不要出现差者更差的现象。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每个人也应拥有平等受教的权利。所以,我们要努力保障国人受教育的权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杜绝教育腐败现象的发生。为营造和谐公平的教育环境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医患关系紧张情况下的我国死亡教育缺失
医患关系紧张情况下的浅析我国死亡教育缺失及对策
田毅 151100318 思想政治教育的2015级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多地发生患者家属暴力伤害医生等事件,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我国对于死亡教育的缺失导致,患者家属对于“医疗万能论”此类错误认知导致在面临自己或家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来承受,甚至情绪激动失去理智。,针对我国死亡教育缺失进行了现状、原因、解决办法及意义等方面探讨。关键词:死亡教育、医患关系、医疗万能论
在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很多患者及患者家属仍有许多对医院、医生、行医治病有错误观念,其中很多人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但是却忽略病情是否允许等客观因素,甚至还有“医疗万能论”等等错误观念,导致在部分病患救治无效时家人无法接受,认为是医生的职责并对医生进行打击报复。以下是我国近年来一些案例: 1、2015年8月垫江某男子因父亲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认为自己未能替父亲送终,遂迁怒于当日值班医生并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轻伤。2、2013年10月21日上午9时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楼六楼重症监护室(ICU)发生一起严重的伤人事件,数名患者家属获知家人抢救无效死亡后情绪激动,对医生心生不满,并对多名ICU医生进行群殴,致ICU主任眼镜被打碎,鼻部撕裂伤,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肾挫伤伴血尿,另有两名医生轻伤。3、2014年6月2日凌晨4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事情发生在该院一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后,主管医生和一名怀孕5个月护士被殴打致伤,护士出现先兆流产征兆,患者家属逼迫值班医生王雅向死者下跪。4、2015年12月18日下午,一名患者因心脏病以及其他疾病在永清县人民医院内科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三名医生提议让患者转院,但被患者儿子拒绝,之后医生让患者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但也被患者家属拒绝,患者随后死亡。18日傍晚,死者家属把医院内科的门堵死,死者的三个儿子把三名医生“关在屋里进行打骂、软禁,还要求医生跪着面对死者”,并且“扎伤了一个医生。”后来医务人员砸门把三名医生救出。
类似的案例已经不胜枚举,由这些案例再次让人想到,患者家属的错误认知对医生造成的巨大伤害,医生在面对每一位患者的时候都是竭尽全力,救治生命的“黄金三分钟”后救治可能性就已经微乎其微,但是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医生护士为了救治患者抢救基本都远远超过“黄金三分钟”,医生护士在为了患者与死神赛跑时一旦失败竟然换来的是家属的恶意报复,不禁让人想是不是家属把病人的死亡迁怒于医生?为什么生老病死这类正常自然现象,家属却有如此巨大的反应?是否应该检视我国对死亡教育太过贫乏了?
死亡教育又名生命教育,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
一、国内外现状
我国现状:中国人民从古至今都对长生不老或是对“生”有一种病态的奢望,统一六国的君主秦王嬴政,在位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甚至派遣徐福东渡替他寻找不老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也对长生不老的仙丹情有独终,年轻的时候英勇神武,开明大度的唐太宗,到了年老的时候竟然生病不相信太医开的药方,只吃那所谓的延年益寿的灵药,结果使病情恶化,中了灵药之毒又不去治疗而身亡。历代君王无不在位期间为了寻找不老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止君王,平民百姓也从来都是希望自己可以益寿延年,很多神话故事都从侧面反应古代民众对“成仙”、“不死”的奢望,例如嫦娥就是吃了西王母送的不死药才飞天成仙。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在地府中改了生死簿,才长生不老的。可见得中国人对长生是十分推崇的,那同理对“死”是十分忌讳的。从很多习惯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死亡有多么忌讳,例如“正月里不剪头,剪头死舅舅”、对老人不能送鞋和手表,取谐音送邪和送终,中国人尤其对数字“四”十分的忌讳,因为四的谐音就是死,很多跟数字打交道的人都很忌讳四这个字,广州人甚至在电梯内的四楼按键都用3A代替等等。
对于死亡的畏惧导致中国人回避面对与死亡有关的所有话题,中国对死亡教育仅限于老师或父母告诉子女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仅此而已。没有人更多的是很多人不愿提及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也就出现了很多人由于对死亡的不了解,导致的认知以及行为的偏差。就如文中最开始提到的在医生对患者救助失败后,家属无法面对亲人死亡对医生做出的恶意报复。
外国现状: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是生命教育,一是死亡教育。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展开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是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美国的生命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三部分。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大学开始系统而有计划地推广死亡教育。70 年代末,美国的死亡教育己经在各级学校广泛普及。
此后,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美国而开展死亡教育,如德国、法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实施死亡教育时都有极为明确的宗旨和目的。如美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逐渐增加对死亡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并降低无谓的恐俱。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正视死亡现象,懂得并掌握保全生命的基本道理。德国开展“死亡准备教育”则是引导人们坦然、明智地对待死亡。在英国,生命教育被理解为一种全人教育,英国相信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出的积极主动的公民既能促进国家经济与政治上的进步,也能提升社会的文化、道德及社会风气。为达到此目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的推行运作,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公民教育,设计了以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标志着生命教育被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系统。
二、从医患关系紧张的视角下看死亡教育缺失产生的原因:
各国对死亡教育的教育程度导致国民对死亡的接受程度不同,正由于我国对死亡教育的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人无法了解死亡的意义、难以接受死亡、避讳死亡,甚至很多人的情绪已经泛化至不能提到医院、殡仪馆等词,认为只要这些词就相当于死亡,严重的情绪泛化导致很多人对医院更多的是一种敬而远之的的态度。其实对于死亡更应该是一种尊重的态度,就应该如同尊重生命一样尊重死亡。生命是人生来最重要的一课,同样的生命的结束也应该是最重要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通过死亡教育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死亡,减少面对死亡时的恐惧,避免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不知所措,应该明白死亡就在身边。
我国医患关系不断紧张正是因为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不了解,不尊重。在死亡的打击面前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死亡的原因全部归结给医生、护士,认为医生护士没有及时或者没有更有效的救治患者,没有更好的尊重他人的职业,只是一昧的将自己的负性情绪发泄给别人,换句话说患者家属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更好的接受死亡,这也是我国死亡教育缺失的一点,缺少教育就更加缺少发泄情绪的管道,很多人通过哭来发泄情绪,部分人就通过一些比较激进的方式发泄情绪。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可能是方方面面但是可以预想到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导致更少的学生愿意就读医学院校,更少的医生愿意从事医疗事业即便从事了也不愿在一线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可以通过普及死亡教育改善医患关系,从而彻底的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是更多的人更好地投入医疗事业。
三、对医患关系紧张及死亡教育缺失的处理办法
针对医患关系的现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合理情绪疗法来解释,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即引起患者家属对医生施暴的原因并非患者死亡这个事件,而是患者家属对于患者死亡的不合理认知导致的,患者家属认为去医院病就能治愈,这是极为错误的认知。其中不合理信念就有“糟糕至极”认为只要患者去医院治病就有可能死亡;“过分概括”认为患者就是死了,对死亡的具体客观原因不予考虑。
针对患者家属的不合理信念可以首先,寻找家属的不合理信念,并向家属说明ABC理论;其次,向家属解释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家属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错误认知才能减轻对面对家属死亡的抗拒。最后,因为很多患者家属不认为是自己错误认知导致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们可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苏格拉底产婆术式辩论)来让患者家属了解他们的错误信念。例如:医生竭尽全力救治患者,患者就一定会痊愈吗?就如同你认真完成一件老板交代的任务就一定会成功吗?结果都是不确定,这就是不合理信念,不能因为医生的救治就一定能成功。这类不合理信念的产生其本质原因就是死亡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不合理的对死亡的认知导致的偏差的行为,为了更好的缓解医患关系,就更应该进行死亡教育。
四、针对我国死亡教育缺失的解决办法及意义。
1、我国可以开始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可能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有关死亡的课程,我们也可将课程命名为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教育,所以应该提前告知家长,死亡教育的意义并且从小学就开展死亡教育,从小就培养死亡意识,不再恐惧死亡、不再忌讳死亡,对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更好地生活,更加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就相对应的减少了自杀现象。
2、可以通过学校宣传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自我探索
我们在校的大学生, 大多数处于心理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加之没有任何社会阅历, 在社会生存中, 难免会造成悲剧的产生。我们对死亡的教育宣传可以让大学生之间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尊重他人生命,通过这种教育让大学生之间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变成彼此的社会支持力量,共同去面对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在过去没有增设死亡教育课程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对自己内心世界中关于死亡的部分有深入的探索,一旦增设这门课程,就可以增加对自己内心世界之前不愿碰触的“死亡”地带的探索,增加自己对自己的了解。
3、积极看待死亡教育对医患关系的稳定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的恶化逐渐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患双方对死亡认知的差异。对于患方,由于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在面临自己或家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来承受,甚至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提高患方对死亡的正确认识,使其坦然面对死亡,他们才会理解医疗并不是万能的,当遭遇死亡时才会给予医方客观的理解。
五、死亡教育对未来我国的意义
费尔巴哈曾说: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对死亡教育的追求也是一种幸福的追求。死亡教育能够督促人们科学地规划人生,不断提高生命的质量,使唯一的、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死亡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的教育,它的普及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路倩,任旷,范红艳.死亡教育在我国实施的重要性及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24)
[2]梁娟娟.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3]葛晓飞.当代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7.(4)[4]袁峰,陈四光.美国死亡教育发展概况[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04)[5]谢云天,徐学俊.中国内地近十年来死亡教育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12(6)
第五篇:基层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现象(最终版)
基层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现象
在当今高校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出现毕业生“被就业”,其中大多是已经熟悉的“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而现在网帖曝光称也出现了个别“被瞒着就业”的情况,毕业生自己不知情就已经就业了。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7月27日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目前,教育部规定包括了“18条挂钩”,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在这样的压力下,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好要求没就业的学生也就业,甚至就出现了个别“被就业”的情况。基层干群高度关注“被就业”现象,希望高校认真对待就业率问题,给广大群众一个真实的数据,特别是为面临就学的“准大学生”和准备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对于个别弄虚作假的情况,有关部门应认真对待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