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领导学在我国的发展论文
摘 要:教育领导学作为领导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研究前景。结合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的发展,聚焦教育领导学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分析中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领导学;教育领导学;发展中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特殊性
1.1 发展教育领导学意义的特殊性
教育领导学的产生既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结果,它的发展一方面能改善教育领导实践,另一方面将促进相关领导科学的完善与发展。领导与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是将事情做正确,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在教育领导学中所强调的“做正确的事情”的意识与能力正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实践所急需的。
1.2 教育领导学理论研究的特殊性
我国教育领导学理论研究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和研究人员两个方面。
众所周知,西方的领导理论发端于企业领导实践,而中国的领导理论主要运用于政治领域。理论渊源的不同导致了理论基础的差异:“中国领导学的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西方领导学的理论基础纷繁多样,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对领导行为的不同认识,对领导力开发的不同立场,引出不同的理论主张,使领导学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和面貌”。
此外,由于教育领导学在中国起步较晚,研究的参与度还比较小。目前中国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人员主要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相较而言,西方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人员既有政府学院相关人员,也有大量的咨询机构、培训机构人员;从研究人员所学的专业来看,覆盖范围较广,专业分布较杂。教育领导学是一门实践导向较强的学科,其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既要服务于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制约;其理论成果既要符合实践的客观规律,又要引领实践的变革。这些特定要求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主体应该是广泛的、多样的,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现状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教育领导学的理论发展。
1.3 教育领导学理论渊源的特殊性
西方的教育领导学是从领导学中分化出来的,是领导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西方理论演进的历程不同,领导学在中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在中国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领导学也已经在我国初步发展起来,1993年就有了相关的著作。可以说在中国,教育领导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领导学理论的建构是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对于教育领导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局限,却也是一种机遇。
教育领导学的很多理论是沿用领导学的研究结果,其理论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领导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教育领导学作为领导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理论内涵上与领导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我国领导学理论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就缺乏了必要的前提,理论的构建缺乏完整、扎实的根基,这对于教育领导学的发展是有一定阻碍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这种理论建构的同步性,可以更好地发挥相关理论间的促进作用。教育领导学的独立建构能够避免领导学理论的先验性产生的定势效应。通过独立的研究对领导学的理论进行验证和补充。同时能够脱离原有理论框架的束缚,重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领导科学的结构。
因此,客观辩证地看待我国教育领导学理论体系的特殊性,扬长避短,将教育领导学和领导学的理论建构统一在实证研究中,对于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我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建议
2.1 重视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
如上所述,西方的领导学是起源于企业的管理和企业,而我国的领导学则是建立在党政学的基础之上。组织性质的不同使得这两种领导实践和教育领导实践在目的上和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准公共产品,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也要满足公民对于优质教育服务的需要,实现公民的自我发展。这就要求教育领导活动必须兼顾效率原则、领导行动的科学性以及其公共产品的服务性。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教育领导活动也常常陷入利益驱动的误区,因此,对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的重视应该成为中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导向。
2.2 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应该凸显教育性
教育领导学包含着教育和领导两个关键词,但由于教育领导学是脱胎于领导科学而非教育学,教育领导学常常被定位为具有教育属性的领导科学,在研究中难免出现忽视教育领导学的教育属性倾向。但事实上,正是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领导学的发展中更应该凸显教育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教育领导研究中引入教育学的思想。教育领导活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教育规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重视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的影响,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着力把握教育活动本身规律将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有效性,也能拓宽研究的视野。
其次,重视教育领导学对领导教育的导向作用。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原因,在我国对于领导的理解还是比较狭隘的,认为领导是具有职位权力的人的专属行为,造成了领导教育推行上的局限。教育领导应当承担起促进领导教育的责任,将领导学教育的研究纳入教育领导研究的范畴,着力于研究领导学的教学活动,促进领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2.3 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
如前所述,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变革的重要时期,教育领导学的意义才更加凸显。变革是社会教育领导实践对教育领导学的要求,是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在现阶段需要履行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在我国教育领导学主要是借鉴西方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阶段,变革也是中国教育领导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相关制度的转型的同时完成自身变革性的构建和发展。
2.4 研究实践层面的其他建议
除了上述三个理念层面的研究建议外,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层面的改革,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以期实现教育领导学的大发展。
总之,教育领导学在中国起步虽晚,却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中国的教育领导在发展中的特殊性既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只要认清机遇和挑战,重视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着力于变革、凸显其教育性,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一定可以建构出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学,为世界教育领导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振响.论教育领导学的学科理论体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4):13-15.[2]@廖雄军.创立教育领导学初探[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1,(3):52-54.[3]@温恒福.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9):60-63.[4]@彭虹斌.西方教育领导学:现状、问题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34-38.[5]@李森.中西领导学研究之差异[J].领导科学,2007,(24):12.[6]@常东旭,李培山.领导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分化态势[J].理论探讨,2008,(4):157-160.2.2 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应该凸显教育性
教育领导学包含着教育和领导两个关键词,但由于教育领导学是脱胎于领导科学而非教育学,教育领导学常常被定位为具有教育属性的领导科学,在研究中难免出现忽视教育领导学的教育属性倾向。但事实上,正是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领导学的发展中更应该凸显教育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教育领导研究中引入教育学的思想。教育领导活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教育规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重视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的影响,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着力把握教育活动本身规律将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有效性,也能拓宽研究的视野。
其次,重视教育领导学对领导教育的导向作用。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原因,在我国对于领导的理解还是比较狭隘的,认为领导是具有职位权力的人的专属行为,造成了领导教育推行上的局限。教育领导应当承担起促进领导教育的责任,将领导学教育的研究纳入教育领导研究的范畴,着力于研究领导学的教学活动,促进领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2.3 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
如前所述,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变革的重要时期,教育领导学的意义才更加凸显。变革是社会教育领导实践对教育领导学的要求,是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在现阶段需要履行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在我国教育领导学主要是借鉴西方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阶段,变革也是中国教育领导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相关制度的转型的同时完成自身变革性的构建和发展。
2.4 研究实践层面的其他建议
除了上述三个理念层面的研究建议外,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层面的改革,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以期实现教育领导学的大发展。
总之,教育领导学在中国起步虽晚,却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中国的教育领导在发展中的特殊性既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只要认清机遇和挑战,重视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着力于变革、凸显其教育性,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一定可以建构出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学,为世界教育领导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振响.论教育领导学的学科理论体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4):13-15.[2]@廖雄军.创立教育领导学初探[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1,(3):52-54.[3]@温恒福.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9):60-63.[4]@彭虹斌.西方教育领导学:现状、问题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34-38.[5]@李森.中西领导学研究之差异[J].领导科学,2007,(24):12.[6]@常东旭,李培山.领导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分化态势[J].理论探讨,2008,(4):157-160.
第二篇:领导学论文
浅析领导者素质
在一家企业、一个机构、一个团队中,领导者都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关系着我们事情的成败,当然,领导者的素质尤其重要,一个团队的氛围,一个企业的文化都与其息息相关。
领导者的素质是决定着领导行为和领导结果的特别能动因素,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基础,是领导主体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也是事关群体或组织的命运和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领导素质不仅对于领导主体来说是立足生发之所在,是命运维系之所在。而且对于群体或组织乃至社会来说是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集体行为发源之所在,是事关每一个成员现实情况、命运和利益的特别因素。群体或组织生活中的兴衰荣辱、利弊优劣均与领导素质直接相关。
领导者素质包含许多特点,其中也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原理,其特点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物质性和精神性
这两个特点是领导素质的基本特征。它们把领导素质分成了基本的两大部分即物质的部分和精神的部分,其中,精神的部分要比物质的部分大得多,是领导素质的主体部分。
2、能量性和能动性
每个领导素质都有其所蕴涵的能量,不同的领导素质蕴涵着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决定着不同领导素质组合体即人的作用和价值,当然首先决定着相应领导素质的品位和价值。领导素质的精神能量能够转化为物质的能量,加上本身固有的物质能量,就形成能够改变现实状况的人的力量。领导素质的能量可以充分地加以开发利用,可以自我开发,也可以由社会外力来组织和促进开发。领导素质的这两个特性是充分显示人的本性、特点和价值的实质性特征。
3、先天性和后天性
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但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一定的、尤其是正当的目标,这就使之具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根本的能动性,就会使领导素质综合体即领导人才自身充分寻求优化来满足更好地进行现实生活的需要。
以上两种特性是领导素质非常突出的特点,对领导人才的发展很有现实意义。
4、自然性和造就性
由遗传和环境对人发生影响而形成的素质则是在意识控制之外而形成的领导人才的组成部分,自然性比先天性的概念更广,包含了先天性。由人的自主意识和精神意识释放所含能量而填补空白式地获取的领导素质、定向定型地改造和优化的领导素质,都是由创造而来的领导素质,是人工铸就的结果。
5、积淀性和发展性
不管是遗传过程、环境熏陶过程,还是主观努力过程,素质在其中都是逐步形成的,是一点一滴缓慢增加的。领导素质可以不断发展,可以在学习、实践和磨练中不断地巩固、加强和优化、提高和扩展,并一直发展下去,可以到生命最后一刻。
领导者素质中不仅包含其特点,其主要内涵也意义深刻。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领导者的灵魂,是具体的、第一敏感和重要的素质。每个国家、各种社会都有自己鲜明、具体的政治素质标准和内容,不可相互代替。根据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⑴具有一定深厚的政治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修养理论;具备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把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当成自己最崇高的追求;把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具体的追求。
⑵具有很高的政治坚定性和理论的成熟度;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思考和处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能够真正分清和处理大是大非问题。
⑶具备共产主义运动知识、党的知识、国家的知识、人类社会发展知识、政治科学知识和政治艺术知识,对西方的政治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⑷注意政治准则,注意抓住大事,注意把工作同政治联系起来,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和警惕性,确保政治上端正纯洁。
⑸具有强烈的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为此能够忘我地工作,奉献自己的全部,真正做到“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⑹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的民主理论,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领导素质核心之一,邓小平指出,领导者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这不仅阐明了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而且要求领导者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必须做出榜样示范或表率。具体来说,提高道德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⑴大力提高领导者的政治道德,使其完全能够做到深明大义,忠实可靠,精神高尚,气节崇高;顾全大局,自觉执行政治纪律;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勇于奉献;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认真维护党和政府的声誉;团结合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⑵着力提高权力道德观,使之完全能够正确看待和使用权力,善于自我约束,愿意接受人民对权力进行监督,始终保持权力的人民性、公共性、公正性和干净纯洁;不能把权力当成私有财产或者当成达到个人目的、获得个人满足的工具,不能玷污了权力的庄严、神圣。
⑶要特别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道德,包括尊重和维护法律。自觉奉行法律规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约束;依法办事而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领导工作;自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⑷大力提高领导者的兴业职业道德。包括: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开拓进取;遵守行业规范,履行行业义务,严格执行和维护本行业的发展,愿意努力为本行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⑸极大提高领导者的社会公德,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爱人类,爱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参加公益活动,提倡人道主义,富有爱心、同情心、怜悯心、仁慈之心等。
三、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又一核心的领导素质。它的重要性集中表现在思想领导上。领导思想对于领导工作、领导绩效而言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突出和关键。这在客观上就要求领导者应该是最有头脑、最有思想的人。为此,要具体提高领导者以下方面的思想素质:
⑴哲学修养,包括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哲学原理及其透彻精熟,善于运用它们解决各种问题。
⑵理论修养,包括具备丰富的思想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造诣等
⑶实践体认,包括生活磨练、社会历练和领导经历等
⑷心灵体认,包括领导者的自我意识、自悟、自知、自制、自强和自新等。⑸精神倾向,包括领导者的志向、抱负、理想、信念等
四、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急于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通过学习法律思想理论和具体的法律法规而形成的法律累积以及由此生成的法律精神。它要求领导者必须是一个知法、守法、依法、护法的标杆。为此,要具体提高如下诸方面的法律素质:
⑴法律理论、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的精熟度。充分学习、掌握、积累、融会贯通法律理论、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能够从总体上熟悉法律运行和操作的知识,能有质量地具体运用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法律条文或法律精神,以更加有效地依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推进全社会的法制社会化和领导工作的法制化。
⑵法律思想、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熟悉法哲学原理,具有法律上的一定见解和主张,具体一定的法律思想和非常强烈、深刻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⑶法律习惯、法律需要、法律追求、法律反应和法律运用程度与广度。具有一个健康良好、稳定持续和不断强化的法律习惯,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具体工作过程都能自然地同法律联系起来。
⑷自觉合法化程度和法律责任自觉承担与履行程度。能够自觉地将其思维反应和实际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而接受法制约束。
⑸法律角色体认和把握水平与法律关系处理水平。非常清楚而准确地体认到法律角色的实质内涵、责任义务和权利权益以及为此所必须做的或付出的种种内容。
领导者的素质一直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领导素质不仅对于领导主体来说是立足生发之所在,是命运维系之所在,而且对于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集体行为发源之所在,是事关每一个成员现实境况、命运和利益的特别因
第三篇:浅谈爵士舞在我国的发展及教育论文
摘要:一提到爵士舞这个词,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性感”、“妩媚”、“妖娆”、“开放”等形容词。爵士舞由于起源与欧美地区,中外的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了舞蹈形态差异。在以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中国传统思想概念中,是不可能从本土当中生发出像爵士舞这样,以炫耀女性独有的一种性感美为特点的舞蹈种类的。假如果中国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加入世贸组织,没有允许中外文化的交流,没有接受外国文化的传入,就没有办法接受爵士舞的普及。
本文关键词:在我国,浅谈,发展,爵士舞,教育
一、爵士舞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有很多人会将爵士舞和街舞的概念相互混淆。实际上,在当代舞蹈发展的潮流和轨迹中,舞种的区分越来越趋向弱化,不同舞种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借鉴,已经使很多舞蹈种类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比如现代芭蕾、现代爵士等。笔者更倾向于将这些起源与近现代、并流行于近代青年人中间的舞种统一归纳至“流行舞”的范畴。
目前,在我国,以两种爵士舞风格为主流。一方面是以韩国女子流行团体为主要代表,偏向可愛兼具性感为主要风格的爵士舞类型,另一方面是以欧美女子流行团体为主要代表,偏向力量爆发性兼具性感为主要风格的爵士舞类型。而两个种类的爵士舞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个更倾向于表现女性柔美的一面,一个更倾向于表现女性坚强的一面。也许,这是因为前者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大男子主义”的影响下,更加强调女子的“小鸟依人”,而后者的环境背景和思想,在“个人主义”的推崇下,更加强调女人的“独立”和“平等”。因此,两种爵士舞风格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二、爵士舞在我国的教育概况
既然爵士舞在我国年轻人中受到了喜爱和推崇,那么就不可避免要去学习爵士舞,展示爵士舞。由于爵士舞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思想内涵,因此,爵士舞也很难像学院派舞蹈训练那样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我国目前的爵士舞教育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层面:非职业舞蹈教育和职业舞蹈教育(专业舞蹈演员)。其中,非职业舞蹈教育主要指的是舞蹈业余培训机构的爵士舞教育。根据各培训机构的主要招生对象不同,还可以细分为少儿爵士舞教学(以中小学生为主体)、青年爵士舞教学(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主体)和中老年爵士舞教学。而职业舞蹈教育主要是指专业的爵士舞演员,这以国内各爵士舞团为主,国内高校开设爵士舞专业的本科院校少之又少,只有在国内顶尖的舞蹈类艺术学校(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才有爵士舞的相关专业。
以中小学为主体的少儿爵士舞教学中,有较为科学、成系统的爵士舞考级教材可供教师学习和使用。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特点进行设计,为爵士舞的教学和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框架。
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爵士舞教学中,主要是各地区以会员制街舞俱乐部的形式为主进行教学。依据授课教师的实际经验和学习经历,口传身教,进行教学。这种教学通常情况下是老师自己安排教学内容,更加能够体现爵士舞的随机性和变通性。也更容易开发学员的个人创造力。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凭借优异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己扒国内外优秀的成品视频,自学成才。由于爵士舞不需要像芭蕾舞或者中国舞那样,经过了多少年的传承才达到今天这样一个地位,而是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不断的丰富、创新,所以更需要很多新鲜血液不断加注进来,进而更容易接纳、吸收新的思想、新的变化、新的一切。
此外,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从国际流行趋势上来看,爵士舞的发展已经不是只有女人才能够成为优秀者的局面了,很多优秀的爵士舞演员,已经向男人的阵营发展和转移。
究其原因,第一是爵士舞的变革性和创新性,决定了这个舞种本身就充满了变数和无尽的可能,那么男人跳爵士舞,也就变得十分顺理成章了。第二是欧美爵士舞的力量性和爆发力,给予男性舞者更多的机会,因为在肌肉力量和身体爆发力方面,男人的能力远高于女人,是不可厚非、无需争论的结果。第三是男人也有他们性感的一面,性感并非是女人的特权。因此我们看着一群阳刚的男人,穿着7厘米甚至9厘米的高跟鞋,以他们特有的状态大跳爵士舞时,除了惊讶于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和动作时,还会叹服一群男人竟然也能演绎出属于他们的性感。不过目前我国的男性爵士舞者的发展,相对于欧美地区而言,显得略微缓慢。
三、结语
综上所述,爵士舞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外来文化在我国本土扎根,需要一段成长、中国化的过程。我们目前是在学习外国的技术和舞蹈形态,还未真正开发出属于我国的爵士舞风格,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距离。
第四篇:谈谈我国教育发展教育学论文
浅谈我国教育发展
科教兴国是我国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点国人都很拥护。可是作为一个接受十五年教育的受教育者,本人深感现存教育模式还急需改革完善,以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目前的素质教育有形无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中国的学生太苦,这期间可以说被逼无奈的受着身心的双重摧残。而这摧残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父母和呵护自己成长的老师。连一些偏僻的山村孩子都不放过,更何况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小学三年级就有了做不完的语文数学题,语文的字词要反复抄写,课文要背。数学有五花八门的练习。其他科如科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都成了语文数学的陪衬。因为语文数学在三年级四年级就有可能抽考,五年级有毕业考试,而抽考会考就要给老师排名,成绩低了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就会旷日持久,铺天盖地。升入初中后主课增加了,尤其英语的重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实根本原因是上面规定的高中录取率太低,一半多的学生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会被无情的拒之于高中大门之外。被拒之于高中大门之外的学生,为了注定失败的希望,他们更多的受过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他们的眼睛照样近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照样被扼杀,他们年轻的气息照样被消退,他们灿烂的大学梦照样被破灭。到底该怪谁?应试教育要成绩,应试教育要考试,说穿了老师为成绩在摧残学生,家长为了大学的荣誉在摧残子女。我国人口多,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即使上了大学工作也无法保障,这都是事实。升入初中到高中毕业的几年中,学生几乎一年四季都是披星戴月起,暮色茫茫归。在校时间远远超过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时间。考完月考有抽考,月考完了又会考,学生的好坏成绩就一锤定音,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就是好学生,否则什么都不是。不如进一步改革我国教育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愉快的。小学阶段应开足音体美课程,多多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的实践课,重视自然、社会课,语文、数学课的内容应量少、简单、易学,并规定只有课内作业,不准有课后作业。小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和小伙伴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家庭作业是看动画片,和小伙伴玩。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候,因此,要开足体育课,展开各种行式的体育活动,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要结合品德课、历史地理课、语文课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亲人的情感。要教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讲社会公德。要让学生认识国情,认识到学知识,学本领不是为考大学,学好知识本领就能找到工作,就能养家糊口。
高中的招生规模应再放宽。不是把一半以上的学生拒之门外,而是应让百分之八十以上想上学的学生继续上高中。高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比初中所学的知识要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些。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有些初中阶段没理解透的数理化知识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就会迎刃而解。高中阶段分开文理科还是比较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业基础与爱好选择学文科还是理科。应该把国家投入办中等职业教育的钱集中用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上,并且加大对读高职学生的补助力度,鼓励学生高中毕业后上高职,学得社会所需的技术,让绝大多数学生花少量的钱学到更多谋生的技术本领。学生上了高中再读完高职,所学知识技能可想而知要比中职生强多少倍,况且六年时间客观上还能缓解短期内就业压力。
大学的门槛应更高更难迈些。近十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一个家庭倾其所有供给学生上大学,毕业以后还是忧心忡忡,害怕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许多家庭因学生上大学而债务累累,贫困不堪。高等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基础教育师资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与科技研究方面,确保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样才能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当然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把各行各业都搞好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减轻应试教育给学生老师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各方面的压力与摧残。
国家要发展,科教要先行。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情国力相结合。国家教育模式,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舆论引导,影响着国人的教育观念。但愿国家能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为分数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做法,让学生免受摧残,让教师真正起到教书育人之职。让学生能享受到美好轻松的学习生活。
第五篇:行政领导学论文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摘 要:本文通过对领导者概念的简述和对领导者定位的分析,总结了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必备条件,因此领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成为具有领导力的人。最后,结合曹操的用人之道阐述了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优秀领导者需要掌握的用人艺术。
关键词:领导的定义与定位 领导者的自身素质 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正文:
领导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名词,是领导者的简称,另一层是作为动词,表示领导者的一种行为。
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管理职务、履行特定管理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管理责任以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领导的关键是发挥对下属的影响力。
领导人是事业的引领者、团队的服务者和终身的学习者。
作为一个事业的引领者,他们都是眼光超前、成功欲望强烈而又脚踏实地工作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要格魅力和专业实力赢得他人的信赖,使很多人愿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他们深知表率的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他们懂得沟通的重要:深入底层做基础工作,通过真诚交流,达成思想观点的一致;他们更能在别人迷茫、消沉、全然无知的时候,看到希望、指出方向并积极地去行动,带领众人走向成功。
作为团队的服务者,对于领导人来说,团队成员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团队目标的实现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关爱每一个消费者,帮助每一个合作伙伴,教育并激励每一位领导人是我们自始至终要做的事。服务蕴含着爱心,服务凝聚着人气,服务体现着与时俱进。领导人应是重视服务、乐于服务、善于服务的领导人。
作为终身的学习者,知识经济时代,领导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通过学习不断地自我超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最终成长为卓越的领导人。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具有领导力的人:
第一,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要能够看到未来。一个公共部门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有方向、有目标。而公共部门的方向和目标大部分是取决于领导者 的,领导者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主导企业方向和发展的作用,因此,领导者对于公共部门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领导者的战略眼光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内部沟通。什么叫沟通?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个电子邮件、发一个传真,就是沟通吗?这是沟通的开始。沟通是指将东西发给别人,第二要问收到了吗?对方说收到了。第三问看明白了吗?看明白了。第四问同意吗?答应做这件事吗?答应。第五是问什么时候做完。这是第一轮的沟通,五个动作。我们大多数只是做了第一件事。
第三,工作有效率,有条理。
制定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工作有条理,可以按部就班地去做,不乱,因为我有了长远目标、阶段性的里程碑,我做事情就可以按照我原有的节奏去做。
第四,尊重人相信人。
你要是选择了一些部下,特别是你要是高层经理,选择了一些管理者,就要大胆放心的让他们放手去做。
第五,把握人与事之间的关系。
第六,人员培训与指导,手把手的师傅带徒弟,让你的员工达到你的水平,甚至在某个方面超越你。
如果老是害怕部下超越你,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者的素质,通常分为以下几点:
①确立远景以及目标。②能够有效地将这些远景以及目标和团队成员共同去沟通分享,让我们的所有团队成员都能够认同这个目标。③有效地提供给我们的团队成员信息,知识,以及做事的方式方法,专业知识让所有的团队成员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不停地去跟踪检查在目标执行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协助团队员工调整。④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规则,然后公正公平地去执行,能够有效地解决团队之间的矛盾冲突。⑤通过这个过程,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这个团队的能力更加强壮。培养人才输出人才是一个有效的领导者的重要的业绩表现 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的特征主要有:权威性、服务性、综合性、超前性与战略性、超脱性与全局性等。
领导之所以有必要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决定了领导的必要性;二是社会组织要实现其目标要求有效的领导;三是有力的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求;四是领导是社会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不但要具备能力才华和胆识,还要有一些当领导的技巧。其实,领导别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正确地领导自己的行为。建一座心中的“信任 之墙”,员工最高兴的,莫过于领导信任自己和关注自己的工作成绩,信任员工,理解员工,真正象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自己的下属,是一个领导人心中的第一准则。一个受下属欢迎的领导,必是一为体贴、关心下属疾苦的上司。这种上司手中的权力,一定不是用来压制下属的,而是用来为集体和员工们谋求福利的。这一点,是一个成功领导人的第一素质。说好对下属的每一句话,那些懂得尊重比自己地位低、能力差的人的领导,才更能得到下属的尊重。真诚而善意的批评能让下属感到你对他的关怀与看重,并且能将工作上的失误减至最低。但是记住,下属不是你的出气筒,批评他一定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而不仅仅是因为你今天的心情不好。宽容、正直和与人为善是一个领导者所必备的品德,记住无论这个下属是你真心喜爱的朋友还是你平时讨厌的人,你对必须对他们一视同仁。行动比命令更有效,用你行动去告诉下属他应该怎样做,比用你语言要有力得多。
因此,领导不仅在自身素质上要求很高,更应该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学会合理用人。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我国的历史上便有一位特别善于用人的领导者,那便是曹操。
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但问题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是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曹操的用人之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曹操用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二是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种类型的人才;三是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对于曹操而言,他所处的环境是特殊的,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而且曹操阵营复杂,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投靠、投降和投奔曹操的,这些人相互之间也相互猜疑。也就是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种环境下格外地重要。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
第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 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割发代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如果要奖赏部下,一定是这个人立下了赫赫的功劳;而且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给的奖励一定超出对方希望的那个份额,在奖励的时候他考虑得非常周到。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他的奖励也绝不走过场,一定让受到奖励的人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
第四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人才来说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这是他的一个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自己的建议、策划能得到采纳。
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八段话: 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曹操的成功得益于拥有一个人才济济、功能齐全、人尽其才和稳定奋进的集团高层团队。有些成功可以复制,有些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组织的高层团队布局的理念和方式是完全可以借鉴的。现代的管理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因而,借鉴曹操的用人之术,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用人要领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说,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求人勿全、用人不疑、乐意授权、合理导向、讲究时效及结构合理等等,才能在各种客观环境中驾驭360行的状元,实现双赢。
德才兼顾是领导者决定是否录用的根本,是衡量一位人才的基本尺度,否则难以抉择。我们还要坚守以下几个要点:要用人才,不要用奴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才使用,用人所长;大胆放手使用,避免无端干涉。
“一花不是春,独木难成林。”如果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再能干所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领导者只有懂得用人之道,才能使自己“水涨船高”,使组织的事业兴旺发达。
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容纳人才、爱护人才、信赖人才、依靠人才,是每一个社 会组织得以发展所必须仰仗的第一资源;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则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必须担负的最大职责之一。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即:不仅领导者对人才享有选择权,而且人才对领导者也有选择权。鉴于领导者和人才之间这种“双向选择”的微妙、复杂关系,领导者要想得到优秀的人才,首先就必须把自己武装起来,真正使自己对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领导者还要切实掌握并善于运用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
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领导者在用人上有以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1、如何对待棘手的下属。所谓棘手的下属是指不服从管理且难于对付的企业员工;管理者与棘手下属之间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下,才能进一步融洽。
2、善待“硬汉子”下属的问题:所谓“硬汉子”是指很有个人原则,不轻易接受失败而个性好强、有独立见解的员工;作为管理者,要善待这些既有才能又有缺点的下属,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用。
3、不要与“攻击型”下属产生正面冲突的问题:所谓“攻击型”是指喜欢不遗余力地攻击指责别人的下属;管理者应该敢面对“攻击型”下属对他的进攻
4、人才资源是一切组织的第一资源:是否重视人才是领导者素质高低的核心体现;从“人才”到“人财”:领导者务必端正人才观。
5、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之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用人难,知人更难”;“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得七年期”。
6、发现和考察是知人善任的关键环节:每个领导者都必须认清一点,一个人具有能力,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就是人才。只有当他的个人能力能够为组织带来发展,为公众谋取利益,为社会带来进步的时候,他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7、区分人才类型,注意量才而用:“人才”是一个动态的伸缩性概念。总起来说,领导者在考察和鉴别人才时应注意坚持这样几条基本原则:不仅要考察人才的一时一事,而且要考察其在别的场合的表现;不仅要考察人才的档案资料,更要考察他的实际贡献;不仅要听专家的鉴别意见,而且要听多数群众的广泛反映;不仅要知其所长,而且要知其缩短;等等。
综上所述,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并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需要领导者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来逐渐的完善自我,从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政治形势;领导者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审时度势,并运用上述条件,领导企业及政府制定出符合企业及政府发展的策略,以确保企业和政府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胜利;领导者更应学会用人,构建一个能有效领导的集体。唯有如此,一个领导者才能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 要求的优秀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王乐夫.《领导学》,1998.[2]陈金金、齐一鸣.《论优秀领导者的素质及培养》.《企业导报》,2012.[3]邢宇宁.《试论领导者素养》.《东方企业文化》, 2010.[4]易中天.《品三国》.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