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行为方式的转变论文
[摘要]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化人”是其人性假设,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学校实施文化管理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要素,包括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建设教职工的精神家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亟待转变,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树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摈弃权力管理,坚持赏识管理。
[关键词] 学校管理;校长;文化管理;以人为本
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管理哲学。思想力是校长的执政之本,管理思想是校长的权力之“魂”。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引发的教育内外环境的巨大变迁,使学校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越来越多,其离心力越来越大。这些使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为它可以使学校师生员工们的学校生活充满意义,并使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总而言之,我国的学校管理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新的管理思想在建构。文化管理已成为当代校长新的诉求和选择。
一、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新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文化视角来思考管理问题,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文化管理。所谓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这种管理是靠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中介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文化力的互动来实现的。[1] 39其本质是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是以人为本的更高层次的“人本主义”。
任何一种管理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文化人”是文化管理模式中的人性假设。人是文化的载体,一种单一的文化就是人性的一个断面,它提供了与人性的其他方面相关的一个有意义的、极为重要的断面。[2] 19 世纪以来,人性假说成为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泰勒首先提出了“经济人” 假设,梅奥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这些都对学校管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人” 假设被提出。“文化人” 假设把人从高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个人自信和个人价值,回归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归属,文化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教师不再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分数的生产要素,而是一种文化目的,教师的发展成为教师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正是学校管理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内在需求。相关研究也对此给予确证:大多数学校在管理上都存在着制度刚性、模式单一的情况,“人本化”管理模式应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流,尤其是扩大教师认同的重要因素。[3]
二、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文化管理不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和取代,而是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整合和超越。
(一)高品位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管理是通过管理的软要素“文化力”来发挥管理作用的。“大部分的人——不管是不是人类学家——都知道组织文化包围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它支撑着我们,就像一个建筑物的地基一样。当建筑物建立起来之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它们,建筑物就会倒塌。”[4] 可是,文化领导有时又是最“硬”的东西,“想真正改变(学校),你需要改变文化”[5]。学校文化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出来。实际上,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区别只是在于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低品位的还是高品位的。自觉进行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和要件。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
(二)学校共同价值观
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管理就是要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塑造正确的学校共同价值观,以实现对教职工的价值引领。学校价值主体是多样而非单一的。建设学校文化,就必须认识到学校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同时,筛选出多样的学校价值主体和价值观中的共同的东西,把它们定义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或主流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存在。总之,学校文化管理要尊重多元的文化个性,只有这样,学校文化才能真正繁荣,才具有张力。
(三)学校成员的精神家园
文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依赖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精神追求的一种柔性化、隐性化的管理,所以它必须关心师生员工的情感和精神生活。美国杰克·费茨·恩兹博士在《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中指出:从历史看,美国最成功的公司创立者懂得,必须创造一个“家庭”,并让员工们感到他们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公司这一母体中,他们有安全的保障,会取得成功。[1] 121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实践篇》里也提到:“如果学习同个人的愿望有关,那么一个人会尽其所能去努力学习。真正的愿景必须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关切与热望中”[6]。事实上,当每个层次的教职员工发现共同愿景中有他自己的愿景,而且是在学校高层领导听了他们的心里话之后设计出来的,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逐步培育情感、信念、价值观、团队精神、责任与义务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念,形成教师“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学校文化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
(四)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有外激励和内激励之分。外激励就是通过外部刺激的手段,促使人们产生积极性,诸如提高工资、发放奖金、提出表扬、提职晋级等。内激励就是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自觉性,促使人们从内心里产生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组织目标、工作任务对组织和个人的意义;扩大人们自主权和自由度;尽力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以增强工作热情和责任心。[1] 150学校组织是特殊的文化组织,学校成员主要是文化人,所以在学校实行文化管理,激励重点应放在运用激励因素去调动人的积极性上,从每个个体的内部解决工作动力问题。“教师所提到的最大的奖励就是精神奖励,居于第二位的选择是得到别人的尊重。”[7]
三、学校文化管理对校长提出新的要求
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新走向,实际上已经成为校长追求的一种新境界。其实施的构成要素对校长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自我转变行为方式。
首先,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校长作为学校文化的领导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从文化设计到文化建设,领导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文化品位无不影响和规定着文化发展的导向。学校文化管理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当校长启动文化变革的时候,至少要计划好3个步骤:一是检查学校本身文化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寻找变革的方向、重点和切入点,确定从哪里开始着手;三是按照优先顺序列出时间表和方案,将目标具体到每一个过程。校长作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让学校组织文化日趋成熟,让大家具有共同的期望,在流程中变革活动方式。
第二,积极构建鼓励合作的学校氛围。文化管理不是传统的控制,而是一种建设性的合作。学校文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它“管”的是心而不是身,校长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文化,使领导者与他人紧密相连。从组织关系和管理权限上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保障,从心理上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自由的、平等的平台,进而为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关系层面、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校长要进一步营造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使之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和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
第三,坚持赏识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学校如果完全靠条条框框和纪律来规范教师的行为,不仅成本高昂,效果也不见得理想。因为此时校长没有把教师当作学校管理的主体,没有把教师当作可以信赖的同事和朋友,而仅仅将其当作学校管理的“纯客体”,校长和教师是对立的。从短期看,这样做或许能解一时之痒,但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管理的问题。有经验的校长都知道,有时候一句推心置腹的谈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句关怀体贴的问候,更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就要求校长用信任、赏识管理去影响教师。
总之,校长应把管理的重点从行为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以文化管理模式为主导,着力营造出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文化氛围。当然,文化管理语境下校长的行为方式也要有相应的转变。
[参 考 文 献]
[1] 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向吉英.管理文化与文化管理[J].暨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4):49.[3] 韩光福.好学校的核心要素是什么[J].基础教育课程,2007(10):17.[4] 高菲,琼斯.公司精神: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M].林诛如,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244.[5] CHILDRESS J R,SENN L E.The secret of a winning culture: Building Highperformance teams[M].Los Angeles:Leadership Press,1999:7.[6] 圣吉.第五项修炼:实践篇[M].张兴,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243.[7] 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赵中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6.
第二篇:互联网+下的国际贸易方式转变
互联网+下的国际贸易方式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络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我国现代企业中国际贸易方式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加强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创新,而无论是从国际贸易商务模式市场运行环境和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宏观管理都表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笔者就基于网络经济角度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方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样,给国际贸易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经济;国际贸方式;
一、互联网经济概念述一网络经济的本质性内涵特点
网络经济是被用于经济活动中所产生新的运行发展方式,换一种角度上看,这是利用网络与经济的融合,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对比之前的经济形态来说,由于受到网络信息的特点影响而衍生出诸多的发展方式特点。其中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经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全时段进行网络商务活动。第二,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经济,所以,网络经济活动要能将空间因素制约减低到最小的程度,使得整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让各个国家的经济依赖度正在不断提升。第三,网络经济可以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可以使得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逐渐成为当前现代化企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第四,同样的,网络经济也作为一种速度型经济,现代企业的网络技术可以实时处理一切的信息,从而逐步加大现代企业的贸易活动速度。第五,网络经济也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在现代化企业的经济制度和商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随着提升。在另外一方面,现代企业通过采用电子商务的贸易方式,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支付就可以了,这种交易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交易方式,有效地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效率,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极大提高了现代企业资金的流转速度,这对我国现代企业走向国际化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使其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间的转型。
二、电子商务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商务模式。它的出现使得国际贸易的程序大为简化,缩短了国际贸易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国际贸易的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国际贸易活动的简易化、无纸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是国际贸易方式划时代的变革,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电子商务开创了效率更高的国际贸易市场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出现了“网上国际贸易市场”。电子商务能够在网上相互交换有关贸易信息,超越了传统国际贸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全球的贸易市场纳入一个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对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也诞生了新的国际贸易主体,出现了“网上虚拟公司”。这些网上虚拟公司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经营的贸易公司或者代理公司等。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将那些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联成一体,实现了单个公司或者企业难以实现的市场职责,从而能够更加快速、方便、优质、高效地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二)电子商务简化了国际贸易的运作程序,国际贸易的运作流程更为流畅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实现了“四流一体”的运作格局,即“以商流为主体,以信息流为核心,以资金流为形式,以物流为依托”的现代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单向物流运作格局。在新的“四流一体”的运作格局下,国际贸易能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互动式营销服务,国贸贸易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互联网贸易方式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大国,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和重要的影响。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只能说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国际贸易在我国的外贸公司和代理公司还很少见,最常见的也仅仅是网上在线洽谈,网下签订合约和履行合约。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作为当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未来必然会在我国发展起来并逐步替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对我国的国际贸易还没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这两种新兴的国际贸易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我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推动和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这两种新兴的国际贸易方式在我国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互联网+下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现代化企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
针对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运用情况,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我国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西方现代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言还相差很远,并且在网络运行速度上比较慢,所产生的维修和保养费用也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只有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
(二)加强企业外贸的信息化程度
在当前我国企业实行全球化的战略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外贸信息化程度,并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挖掘和使用企业的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我国现代化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而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这就必须要时刻加强企业的电子商务的经营管理。同时,还要能够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电子商务。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要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相应的网络经营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逐步加强我国企业法律以及贸易法规的制定,制定一系列更加契合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制制度,有效确保我国现代化企业电子商务的顺利实施。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各部门之间进行紧密合作
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企业逐渐转型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除了要树立全球化的发展眼光,还要能够加强企业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与其他的商务活动有所不同,这就集中体现在对它所涉及的部门和业务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例如,在现代企业的交易过程中,必须要涉及到海关”银行以及保险和商检等各个方面,所以,在现代化企业的电子商务实现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和国家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在新时期经济运行条件下,对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提出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要求要与宏观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增长率相一致,根据货币政策运行条件和所需环境的分析,恰当地处理好相关经济运行参数和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两难处境和选择,并以大量的统计学数据和经济指标来实证了这种两难的处境表现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最优化策略,并分析了货币信贷扩张与通胀预期,最后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作用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和优化机制。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新时期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问题的有效协调。
第三篇:北方文化语境下的高师花鸟画教学
北方文化语境下的高师花鸟画教学
【内容摘要】对高师院校花鸟画教学进行地域性探索,从而形成理论系统完备、教学与创作紧密结合的高师花鸟画学术体系,对于新时期花鸟画教学发展、地域审美和时代精神的表达以及中国画的多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特点 花鸟画 教学与创作实践
文化艺术的变革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开放的世界使以往相对封闭的文化体系交错、互融,各种艺术观点、流派、技法的介入,为中国画发展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的花鸟画,也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审美。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花鸟画的创作及理论研究,普遍持开放且宽容的态度。其中,有取宋人工笔之古典与细密,有借明清写意之清雅与深邃,也有吸收西画技法的表现风格以及装饰绘画的构成内涵,形成了花鸟画形式面貌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其中,花鸟画的地域文化价值研究,也逐渐成为其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思路之一。作为中国北方之北的黑龙江地区,近年来,有关中国花鸟画北方地域审美的形成与发展、创作与理论研究,亦成为花鸟画研究领域里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黑龙江地区位于祖国北疆边塞,在中国文化数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相对于中原地区所具有的汉文化中心地位,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更多地体现在不同民族融合产生的地域文化(亦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中原文化的分支)。该地区的中国画历史发展,从题材风格到理论研究也都显得匮乏与单薄。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中国画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该地区中国画艺术的发展,画家更多地把艺术视野投放到前人关注较少的边塞冻土、洪荒山野、野卉珍禽之中,人们在这里对生命和自然进行重新审视,并在这里发掘出意趣天成、爽直奔放的品格特点。在精神世界的解放中,树立了以黑龙江地域为代表的北方花鸟画的荒寒、大气、野逸之美。
艺术的发展,除了要依赖于社会的进步之外,也脱离不了艺术家敏锐的洞察力和自身学养与品格的培养提升,更在于优秀艺术人才的培养。通过优秀美术人才的培养,以及由此产生的具有时代引领意义的艺术创作与严谨而权威的理论研究,使高等美术教育成为了艺术领域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由于黑龙江地域尚无独立的艺术高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以其悠久的高师办学历史、优良的学术传承与治学风范,以及层出不穷的优秀艺术人才的涌现,成为该地区美术教育领域里的佼佼者,其花鸟画教学也成为研究和继承中国画优秀传统,注重北方本土地域花鸟画表现及人才培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在高师办学体制下,为高等美术人才的培养和北方花鸟画地域性研究的良性发展,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
第一,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中国画教学改革与实践。由于高师教学的办学特点,根据美术类高考在招生方式、生源构成、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断变化,积极借鉴学习专业美院以及同类兄弟院校的优秀办学经验,不断调整中国画本科教学的培养模式。由以往的“二二制”(1-2学年造型基础训练,3-4学年中国画专业训练)到“平面推进式”(1-4学年逐步进行完整系统的中国画训练),再到目前的“立体复合式”(1学年中国画基础训练,2-4学年按山水、人物、花鸟分科训练),以及即将推行的“一三制”(1学年造型基础训练,2-4学年按山水、人物、花鸟分科训练)。教学模式的更新调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对于中国画专业认知能力薄弱甚至是零认知的问题,也极大地解决了与高师中国画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第二,夯实基础,始终注重艺术规律的传授与优秀传统的继承。中国画艺术历史悠久、内涵广博、积淀丰厚。教学中,坚持绘画技法与艺术理论的结合,并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注重艺术规律。在临摹、写生与创作的不同阶段,一方面,确保各自课程体系的完整,同时又根据实际,将三者的精髓交汇贯通,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立体。在技法训练的同时,更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努力使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提升自身的学养,良性发展。
第三,合理进行课程编排,注重写生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拓展题材、激发情感、培养灵性。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气候使得气候复杂多变且冬季寒冷而漫长。与纬度相对较低的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缺少了温润暖湿环境条件下的千枝百卉、花香鸟语、水色徜徉。严酷的生存环境促成了花鸟自然个体在短暂的生长期内,与广阔的地域自然环境互为依赖、共存共荣的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条件决定了花鸟教学中写生课的开设时间与方式应与之相匹配,一方面,在植物生长比较集中的每年6月至10月间,大量安排花鸟写生课。在基础训练的同时,体会北方花鸟世界的宏大景致,以及生命个体与环境之间表里交融、生死相依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结合各个阶段的创作课程,突破既有的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全方位感悟北方自然世界,在连绵峰峦和沼泽荒原里,在杂木野卉、禽鸟草虫间,在四季变换的雨雪风霜中,感受北方世界无处不在的天成之美与豪爽奔放的民族性格,从而在内心与自然的交流中培养情感、历练意识、发掘题材,感悟北方花鸟世界的大美与纯真。
第四,民族文化背景下,坚持教学主导性与多元化并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的高等美术院校一样,高师美术教育也把培养高级专业艺术人才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在民族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在与广泛的文化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中,进行花鸟画地域性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在表现本地区自然特点与地域风情的带有较强本土自然与生活特征的绘画实践中,“穷观极照、心与物冥”,广泛吸收多元化的审美意趣、题材风格,深入探寻民族文化与黑龙江地域特点兼具的花鸟画实践方略,进而成为充满艺术个性、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具有鲜明地域风格与时代精神的优秀花鸟画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高卉民.北方花鸟画艺术研究[J].艺术研究,2003(3).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第四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论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2011级硕士内科班 张娜 学号:2111809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现在国家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这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我们该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呢,以及怎样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方针。众所周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围绕贯彻这一方针,多年来各级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上的差别。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的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它所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所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历史来说,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所以,在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本质上蕴涵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理念。近代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日益凸显。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增长方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悬殊、社会不稳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显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长远看来不利于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检讨和反思。
我国经济发展也如世界工业化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对经济发展规律从自然遵循到自觉遵循的长期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国策、方针指导下,蕴藏在人民群众和产业结构中的巨大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百废待兴,几乎走上崩溃边缘,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基础上,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必然强调快发展大发展,必然强调国民生产总值。正是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伴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体现。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但是,与此同时,还存在着问题的另一方面,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些企业或单位片面追求GDP数量的增长,只注重经济效益,极力推行掠夺性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这样的快速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越大,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能再仅仅靠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纳入到社会这一大系统中去统筹兼顾,要有更为全面、更为辩证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为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的世纪经济运行特点的认识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这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发展,新跨越。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我们所要实现的增长速度是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长速度,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有过硬的发展后劲的速度。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既有较高发展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是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对经济全局而言的,是关乎整体经济发展大局的,对各项具体工作方针起指导作用的总方针,所以是重要方针。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的,关乎我国经济大局长远和未来走向的,对各项经济方针政策起统领作用的总战略,所以称为重要战略。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又体现在各项具体经济发展任务之中。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经济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一些新情况,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控的艰巨性。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着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更大工夫,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四、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无论是着眼于解决已经出现的产能过剩和贸易不平衡问题,还是着眼于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较快发展,都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基础之上,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转向农村。我国人口的主体仍然是农村居民,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仍然在农村,要在长时期内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必须大力拓展农村的消费市场空间。三要注意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通过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要继续发展住房、汽车、旅游、文化、休闲和健身等热点消费,积极发展各类生活服务业,扩大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二)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较快增长,必须不断促进结构升级,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
(三)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按照《报告》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是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重点是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抓紧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特别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和自主创新的主体。
通过加快推进上述“三个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就能逐步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使国民经济发展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第五篇: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教学《不求甚解》想到的
南京晓庄学院附中 朱树静
我在上《不求甚解》这篇课文时,先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意思导入,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齐答:“先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呢?”“然后„„让我们讨论讨论。”于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大约八分钟后展示探究结果,由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用投影显示提出的问题。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好吗?为什么有不少人对它加以批评?它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读书与学习活动?另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是否就是说读书时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还有小组提出:这篇议论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了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
各个小组都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提法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我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整合,并让学生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重要的或他们感兴趣的进行讨论,同时由学生确定讨论顺序。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时而齐声回答,时而争论激烈,时而达成共识,时而分歧明显,时而缓,时而急,学生情绪时而放松,时而紧张,课堂上经常闪烁出思想的火花,中学生思想活跃、反应灵敏、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实际上,在学生讨论、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和思想精髓,也基本解决了老师想提出的问题,但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回归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作用,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即“填鸭式”教学。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这种教学过程太死板。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老师像是一位法官。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教师又成了威风十足的长者。
而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要点由学生概括。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学生在各自感悟、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上,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交流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时,我曾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课文中重点的佳词丽句的赏析答案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记住。结果,课堂上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这么多美好的词句毫不领情,而且在课外阅读迁移考查中,学生失分惨重。我认识到这种传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转,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跳出以教师为圆心、以规定问题的标准答案为半径的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重创,课堂慢慢会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形成了“一潭死水”。于是,我换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们自查工具书,朗读课文。在深入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时间学生们都非常紧张地投入并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有疑难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紧接着我把这些问题分类合并,并分别交给四人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接受自己的任务后,惟恐自己的小组落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合作、探究之中,在回答问题时,我先让承担此问题的小组回答,但如果此小组未能及时回答,其他小组可举手抢答,这样各小组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回答,有的补充,有的反对,一时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生辩论,学生们探讨着一个个问题,争论一个个疑点,各抒己见,好不热闹。有的学生除了分析课本中的例子外,还探讨课外相关文章的例子,并且发表了很多卓有创意的见解。
做好课堂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既要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学生主动创新,还要教师启发唤醒,大胆放权,创设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即使代替了个体部分活动,也无任何创新价值。因此,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创新,即使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对学生也无济于事。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同时,还应发挥教师启发、唤醒作用,这是搞好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必备的条件之一。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一位导演要培养出最佳角色的演员来,必须给他足够的表演机会;一名教师要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必须给他较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为他创造一种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互动意味着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的,老师不要责备学生,而应给以鼓励;老师回答不上来的,不要以为学生在出老师的“洋相”。所有问题答案老师不作定论,应允许答案丰富多彩,多元化。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要一概否定传统的、学生过去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每一种方式既有其长处即有利于学习的一面,又存在不足或不利于学习的一面。《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的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立足于学习的规律,我们更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改实践中,有人片面理解自主学习,一味地宣扬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自己选择,结果课堂活动沦落到放任自流的地步。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完全应该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当然这些预设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生成的。语文学习本身的客观性不如其他学科(如数理化)那样明显,它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活动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把握,更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及时评价。
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质疑发问、分析研究、不懈钻研和探讨来解决问题,并进而增加知识、增长技能、开启智力,最终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探究性学习也不能滥用。语文学习有很多接受性成分,语文学习不可回避接受性学习,甚至可以说,与其他课程相比,它的接受性更强一些。如果无论什么都拿来探究一番,只能导致探究的表面化和庸俗化。如近年来熟读背诵被人诟病为死记硬背,其实它的存在有合理性、必要性。有些保留课文、经典语句、精美语言、知识结论,就是必须让学生记下来背下来,当然可以理解了再背,但是一概否定记忆和背诵就不对,没有这样的记忆背诵就没有真正的积累。当然,语文学习有很多探究性成分,探究性学习也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理想的语文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等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朱绍禹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6月
3、《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会,1995年9月
4、屠建林 《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5、《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
6、孙春成 《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7、史绍典 《“探究”漫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4月
8、卢明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之我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