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政策舆论环境显著改善,但在高校教育现实中仍然存在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文章试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与课程性质定位入手探讨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大学语文;母语教育;高等教育
由国际现代语文教师联合会发布的《语言权利世界宣言》指出:“所有语言社群均有权决定其语言被表现的程度:……包括学前、初级、次级技术和职业性、大学和成人教育。”“所有语言社群的语言和文化必须在大学阶段作为研读和探究的主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在高校开展母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大学语文”类课程,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然而实践中,大学语文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边缘化的趋势却在不断加剧。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教材、师资等基础问题长期搁置,致使大学语文成为很多高校中名副其实的鸡肋,困境重重而突围乏力。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1.大学语文师资力量不断弱化,教师学历及职称均有降低的趋势
据王步高等撰《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2004年全国大学语文师资中教授和副教授所占比例为10.78%和39.92%,而2006年仅为9.1%和36.99%。2004年博士比例为15.41%,2006年仅为13.01%。”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科研、晋级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大学语文的接力棒总是倾向于传给新进教师或学历职称低的教师,且教师流动性大,在大学语文教育上难以有经验和思考的累积效果。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些高校‘大学语文’课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还势必对课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有固定的教研室,队伍也较稳定,但教师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没有专设的教师,而由新加入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大学语文’教学,这些教师只是将此作为过渡,甚至有的全由研究生上课,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由于教师兼职多,专业性大为不足,水平不高,人员构成极不稳定,又缺乏学术带头人,师资问题会逐渐凸显。”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在语言学家王宁的倡导下实施新的“大学语文”改革计划,这一计划强调以师资的高标为定位,教师团队包括易敏(古代汉语学科教师)、李山(中国古典文学学科教师)、康震(中国古典文学教师)、杨联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师)、李正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师)等名师,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这种强调师资“高标”的改革路径给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这种实验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保障,并没有指出一条教师培养、提升以及监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仍然是困难的。
2.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课程性质界定不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至今三十余年,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仍然悬而未决,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造成教学实践的混乱。“语文”二字的释义千差万别,莫衷一是。常见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其一,语文即人文,认为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语文主要职责。以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为代表。这一观点大大扩充了传统语文的内涵,使其与注重知识传授的高中语文区别开来,接受度很广;但也导致大学语文边界不清,反而丧失了学科的独立性。
其二,语文即文学,认为文学大于语文,强调回到文学经典现场,以优秀的作品和教师开放多元的讲解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文化认知和人文情操。这一派别强调了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是在实践中被认为与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模糊。
其三,语文即语言文学,在实践中强调听说读写的技能养成,这一派别在实际操作中常受到“高四语文”诟病。
模糊的课程性质界定,也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作用似是而非,因而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材编撰无序,选用随意性强
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也直接影响了教材的编撰与选用。第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重复。如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经典的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即有相当一部分篇目与高中语文内容重复,使大学语文难以摆脱“高四语文”的帽子,降低了教学双方的热情。第二,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很多属受经济利益驱动而为,在选文及体例编撰上并无新见,简单重复甚至错误百出,质量低下。第三,新的优秀教材推广难,教师仍习惯选用熟悉的老教材,致使新的教研成果转化缓慢。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
近年来,大学语文的外部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改善,2006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2007年5月10日,教育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而有关大学语文的媒体报道网络讨论,在改善大学人文教育环境提高大学语文教育质量方面也已达成共识,诸多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实例让人们对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依托之一“大学语文”寄予厚望。但是这些让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倍感鼓舞的政策和舆论导向并未给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带来实际的改变。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教师发展瓶颈明显的情况依旧存在,大学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只能是人们美好的愿景。借外部环境之东风,推动大学语文高校内部制度环境的实质改善,是大学语文教育突围的必由之路。而简单地将大学语文的重担交给教师,片面谴责教师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是无益大学语文的良性发展的。
1.确定大学语文教育学科归属是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平的关键
目前,摆在大学语文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的基础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的“阵地”。长期以来,面向全校公共教育的大学语文教师实际附着在中文院系或外语院系内部,似乎只是专业学科的衍生品或者寄生物,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大学语文教师科研成果难以得到肯定,在职称评定的诸方面难以得到认定,晋升困难。因而大学语文教师的流动性和临时性成了必然。这一情况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简单重复,深度有限,创新困难。尽管舆论将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希望寄于大学语文这块阵地,但事实上却成为大学语文的难以承受之重。
近年学界对重视大学语文的空洞口号已经逐渐落实为对改变相关学科体系和制度的呼吁,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给大学语文一块可持续发展的一亩三分地。“大学语文”是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个学科。多年来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多为教学主导,却忽视了其专业内涵,使大学语文难以获得专业研究的养料补给,而愈加营养不良。2011年南开大学陈洪、李瑞山在《“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中探讨大学语文学科建制问题。文章认为,依附于其他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强大的中文学科力量的学术支援,同时又有自身的学科内涵和特色,应逐渐形成有独立内涵和特定研究对象的一个专业。具体来说,“‘大学语文’涉及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各专业为基础,又兼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因素;而在中文一级学科中,又关涉中国文学(含古代和现当代)、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不同的二级学科。‘大学语文’专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重新塑造学科和课程理念,如何在这一特定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不同的学科基础,构建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主体;同时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实现有学术意义的突破,形成以语文为本位而又具备多学科知识资源的课程特色。”这一设想任重而道远,却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校扎实开展母语教育的可靠途径。
2.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大学语文的性质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保障
由于顶着“语文”这顶似是而非的帽子,“大学语文”常常被认为是高校专业中文教师的教学冗余,科研更是常常处于真空地带。大学语文在性质定位、内涵外延等基础问题上都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在教学中常常依教师个人的专长和研究兴趣各执一端,因而学生也对大学语文的期待淡薄,不知道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的意义对师生来说都萎缩为2个学分,而抽离了其应有的充盈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意义。大学语文是什么?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怎么教?类似这样的基础问题不明确,大学语文的生存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都将大学语文置于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强调。2006年11月,时任高教司副司长的杨志坚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报告,报告谈到“我觉得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区别于浪漫的文学教育,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008年11月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委员会发布《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其中一节为《母语高等教育状况报告》,对大学语文的性质做了更明确的界定,并与外国语文教学、基础阶段语文教学相区别,厘清了大学语文的内涵。报告认为:“这里说的‘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亦即习称为“大学语文”的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称之‘母语高等教育’,是为揭示其根本属性。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既根本有别于外国语文教学,又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以字、词、句、篇为基本内容,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模式,也有别于中文专业的语言学类别的课程;而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计划课程的一种。”
“大学语文”的“母语高等教育”定位得到了部分学界认同和学理阐释。
杭州师范学院何二元《大中衔接:大学语文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母语教育确定为语文本位,避开了人文教育、语言教育等长期以来的争执不休。文章认为“假如我们能够换一种思路,比如不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一个严格的学科名称,而只是和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相似的一个偏正词组,那么需要回答的便只是‘什么是语文’的问题。当然这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是至少不会危及到学科本身的成立,因为从来没有人会质疑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存在的理由。”这一阐述将大学语文作为整个母语教育的一个阶段,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并列,解决了长期以来因为“大学”二字而产生的诸多试图拔高大学语文而出现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争端,理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逻辑合理性,有利于大学语文在母语教育框架内的科研教学实践开展。
将“大学语文”界定为“母语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确立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诸多人文教育、政治教育等领域包围中的独立品格,重拾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使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连续性。但是这一定位目前仍停留于理论讨论和探索阶段,尚未获得普遍的理论认同,也未进入普遍的教学实践,在教材编撰推广和教学实验方面仍然有广阔的工作空间,任重而道远。
三、结语
在学科体系中承认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在课程性质上与高校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区别开来,在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界定,是大学语文突破现实困境,生存发展,焕发生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和必由之路。
第二篇: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杨雨丹
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8年北京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算起,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90年来,中国的新闻学以美国模式为主要模板,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参照美国高校的学科制度,在新闻教育中引入传播学的实践,于1997年成立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虽然在学科建制上我们照搬了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但是在践行过程中,对美国模式的精髓却学得形似而神不似,画虎类犬。
二律背反: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
美国模式最基本的特点是重视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在专业与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一般一、二年级时不分专业,学生要完成占学分总数1/3的公共课的学习,一般到了大三,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另外,学校鼓励学生完成辅修专业或取得双学位。①在师资力量上,美国新闻专业课的教授一般都是资深记者出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大部分教授认为,是新闻从业经验,而不是博士学位,更是一个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②在专业实践上,美国高校与媒体有着频繁的交流合作,并且大部分学校都办有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一般由专业教师或专职媒体人员担任负责人,这样能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媒体几乎同样的实践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媒体作为锤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平台作用。③
中国新闻教育在观念上重视实践,不断学习美国式的培养方式。例如,提倡通识教育,一些学校开始采用大平台的培养方式——如北大、清华、暨大就尝试过学生大一大二不细分专业,主要完成公共课的学习,到了高年级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选择。此外,学校在第四年一般要求学生进行3-4个月的毕业实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很多高校都和新闻媒体合作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媒体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实践,高校也积极邀请媒体人员担任兼职或特聘教授。以上做法一定程度地强化了专业技能,但高校对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学生期望以及媒体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三分之二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④新闻教育脱离新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而轻教学创新等,都使中国的新闻教育与其所追求的目标渐行渐远。
首先,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使新闻教育超负荷发展。从1998年起,中国新闻教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66个,到2005年底,新闻类专业点已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据专家推测,2008年中国的新闻学专业点已经超过了800个。新闻专业点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其次,教师的准入和管理使得师资力量的改善进退两难。新闻专业的火爆使得高校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扩充教师队伍,除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教师改行教新闻之外,很多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进入了高校教师队伍,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两三个专业教师就匆忙挂牌招生了。由于没有媒体从业经验,一些青年老师在实践性课程的讲授上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上课偏重的是理论知识。因为教学评估以及高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高校把是否具有博士文凭作为教师引进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使得教师脱离实践一线的情况越发严重。
为缓解教师匮乏的状况,一些学校纷纷聘请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授新闻专业课程。但由于学校缺乏规范的引进、管理和考核机制,外聘引发了新的问题。首先是人员引进上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校根据课程开设的需要临时从媒体拉人来“救场”,但具体请什么人往往凭领导、教师和业界人员的私交,请来的不一定是在实践经验、理论素养和口头表达上最适合教学的人员。在管理和考核上,一般外聘兼职教师的人事归属、职称评定等都保留在原单位,由于媒体工作的限制,媒体从业者的教学时间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学校对他们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虽然有一部分媒体从业者愿意离开原来的媒体,专职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高校在教师引进上有学历的规定,而且在职称转评上较有难度,这使得业务精英向高校的人才流动难以充分进行。
最后,学校量化考核的方式和对科研的偏重使得实践教学的价值难以得到体现,教学创新的动力不足。量化考核一般是按课程的学分数来计算工作量,如果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该课程的实践学分,实践教学的价值就难以在工作评价上得到体现。另外,现在高校在向科研型方向发展,对科研成果以计算工作量、发奖金、给经费等各种形式予以鼓励,但是对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视和奖励却比较不足。在教师的晋级上,科研成果的有无往往直接决定职称的晋升,但是教学效果的好坏对职称却没有直接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下,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科研,教学反而成了副业或点缀。
困境突围:建设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
中国高校新闻教育虽然在观念上重视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却逐渐脱离新闻实践,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新闻教育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希望依靠学生和业界来推行实践教学。由于教学主导者在实践教学中缺位,新闻实践的各个环节没有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过程得到具体的落实。
推行新闻实践,不能仅仅是强迫学生“走出去”。学生毕业实习的基础,应该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践技能,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前三年的课堂所学与实习阶段需要掌握的技能比较脱节,依靠社会代替学校来完成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这样的实践模式,不仅让学生感觉课堂理论脱离社会实践,也难以满足实习单位的用人要求。推行新闻实践,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聘名誉、兼职教授,将媒介精英“请进来”。把从业者请进校园的做法,如果作为一种短期、临时的行为,能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热情,并暂时缓解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的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学校长期依赖这样的方式,会使实践教学游离于学校管理之外,成为一种零散、随意、主观的个人行为。因此,高校新闻教育的改进,必须立足于高校和教师本身,必须把新闻实践融会在教师参与指导的课程教学之中。对比美国的大学,其新闻教育往往依托校园媒体进行,校园媒体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学校一般都办有自己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建有较完整发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摄录、编采齐全的实验室,有的学校甚至还拥有几家大通讯社的供稿专
线,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校园媒体的工作得到充分锻炼。⑤由于办学情况不同,我国在短期内不可能普遍地建立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但却可以借鉴美国校园媒体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模式,在校内建设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把实践训练纳入课程管理。
1.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的定位
所谓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是指建立服务于新闻实践课程和校园新闻制作的院级或校级媒体,学生的新闻实践以相关的实践性课程为依托,在老师指导和院校的管理下,通过在校园媒体进行实践来完成课程的各项要求,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这种服务于课程实践和校园生活的媒体不同于美国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也不同于目前我国高校和媒体合办的实习基地。美国的校园媒体普遍是社会合作创建的,其社会化程度很高,校园媒体一般不受学校控制,其运营管理是相对独立的。我国高校和媒体合办的实习基地一般主要在毕业实习和寒暑假接收一部分学生进行实践,实践方式以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导为主,学生实践要服从媒体日常工作的安排。而校内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的管理和运作并非社会化的,它服从和服务于院校,身兼提供教学实践和校园服务两重任务。从本质上说,实践平台并不游离于学校之外,而是在院校管理之下的一个校园服务机构,其工作接受学校和专业教师的指导,由报纸、广播、电视台或影视工作站等多种媒体联合构成,为多门新闻实践课程提供实践环节,成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长期以来,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脱离市场和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脱离表现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能同步展开,课外实践处于一种无指导、无组织状态,平时的课外实践与毕业实习之间相分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校期间得不到充分锻炼,老师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实践性的评估环节,新闻的采、写、编、播等一系列在实际运用中密不可分的连续技能在教学中却被人为割裂。这种脱离实践的新闻教育急需改革,而建立校内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可以使新闻实践以专业课程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从而充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新闻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既可以使实践训练常规化、规范化,又可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并逐渐实现实践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2.管理和考核方式
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整个学习生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媒体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校园新闻媒体设施建设应该受到校方主管部门重视,将其管理和考核纳入学校的全盘统筹。
在人事管理上,通过对外招聘全职的校园媒体负责人,让有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全面负责媒体的运营。一般最好专人专职,例如校园媒体如果有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站,学校则分别聘请4位有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工作经验的现任或离退人员分别担任媒体总负责人,让学校相关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副手,共同参与媒体管理。学校可以将专业教师的校园媒体管理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或者定期给予一定的补助。学校可以按学年或每4年为单位对聘任的负责人和相关负责教师的工作进行考评,根据绩效来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在学生实践安排上,可以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实践性课程的实验课和实践平台的工作相结合。另外,一些原来没有安排实践课程的科目,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可以共同设置一个学分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在实践平台的工作中来完成该门课程实践学分的学习。通过改革相应的教学考核机制,使对应课程的学分和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能以校园媒体的工作为依据,这样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参与校园媒体的运行与管理。
在激励机制上,学校应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利用各种条件,为实践平台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专业竞赛来提高学生新闻实践水平,可以通过加强和兄弟院校的校园媒体合作和竞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并形成高校新闻网联盟。在此基础上,实践平台可以为社会提供媒体产品,加强学校与业界的合作,提高校园媒体的知名度,这反过来能为校园媒体获得更多的定单,形成良性循环。
3.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从未来发展来看,实践平台应该逐步面向社会,并在媒介内容和媒介经营两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资金来源上,实践平台可以考虑从3个方面筹集资金——其一是院校拨款,其二是寻求社会或媒体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其三是通过提高媒体在学校及社区的影响,赢得企业的广告投放。其次,在媒介内容方面,实践平台应该淡化宣传,走专业化、对象化发展道路,主要针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组织媒介内容,让校园媒体成为本校学生的“首属媒介”,从而成为各类经销商有效进入校园的首选媒介。在经营方面,实践平台可以与兄弟院校合作,互办发行,扩大发行量,从而为赢得广告打下基础。条件成熟的媒体,可以上网,甚至联合组建全国性的校园媒体网络,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实践平台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及相关配套设备,积极与业界开展长时间、多层面的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在和业界合作方面,可以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阶段性地去媒体实习,组织编写队伍为校外媒体供稿,选送部分优秀的学生广播节目和学生播音员与电台进行交流、合作。同时邀请电台电视台编辑、主持人对老师、学生进行培训,让老师有机会熟悉媒体运作,加强老师的实践经验,使得实践平台成为学校和媒体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讲师)注释:
①综合性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的定位思考,中国教育年会论文集[C]http: //210.45.208.115/mywebs/lunw2.html
②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P616
③罗自文:《关于美国新闻教育中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④陈勇、王远舟、吴晓川:《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状况调查》,《新闻界》2008年第1期
⑤罗自文:《美国校园媒体建立与运转模式的启示》,《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本刊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第三篇:试论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的教学反思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困境”已是各高校的共忧。作为任课教师,笔者立足教学过程,对“边缘化困境”的产生进行了认真反思,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做法,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能推动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困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教学反思
最近几年,大学语文“靠边站”的现象日益严重:学校排课靠后、任课教师靠后、学生选课靠后、课堂逃课较多、考试的及格率较低,大学语文课完全陷入“边缘化困境”,地位岌岌可危。面对尴尬,许多语文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教学体制、社会环境、教材编排、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师素养、考试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批评。作为任课教师,笔者对大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发现以下问题的出现影响它走出困境。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过高,教学目标不明。作为文理科教育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很高,一直被赋予了太多的教育职能,集思想教育、文学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功能于一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确,大学语文课在荷载传统文化、传达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上述教育发挥独到的作用。但这种笼统宽泛的课程定位,无疑会将其扭曲为哲学、宗教、社会、政治等文化范畴的注脚和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的工具。在这种课程定位影响下,任课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么感到力不能及,难以兼顾;要么就将语言文学课进行政治异化。如此,大学语文失掉了自身的个性和魅力,邯郸学步般跟在其他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的课程后面亦步亦趋,落下队来。
2.课堂抽得过空,缺乏熏陶感受。大学语文课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模式固定单一,基本上沿用“灌输式”教学,采用中学语文的教学套路来组织课堂:先介绍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然后分段理解、提炼主旨,最后是背诵名段或习题演练。在这种“高四语文”式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严格按教参要求把一篇经典美文的内涵吸干、抽空、打碎,整得没有一点味道了,让学生品尝。课堂时间全部被教师的讲解塞满,没一点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体会,对篇章或文学现象缺乏自己最基本的感受和理解,教学过程显得肤浅而没有意义。对他们来说,课堂成了一个思想的空壳,不能激发任何的激情或真知灼见。繁杂的篇目、琐碎的知识、唠叨的讲解充斥课堂,下课后学生将这些全部忘光,教师的劳动、课堂的价值都被浪费掉了。
3.指责教材过多,挖掘教材较少。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语文教材的批评指责太多,总觉得手中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造成了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多样,更新较快。不少专家呼吁由教育部出面,精选高质量的版本作为授课的通用教材,但时至今日,这样的完美教材依然在我们的期待中。冷静来看,每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前都是对原有教材的更新和提高,都是当时相对理想的教材。这些教材版本不同,但只是次要篇目稍作更改,经典篇目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对教材的编排指责过多,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应该变消极为积极,客观地审视评价教材、认真地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将其转化为有益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4.因循守旧较多,积极创新较少。综观今日的大学语文课程,敢于革新教学和考试的高校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师资问题。大学语文教师年龄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学术水平都不甚理想,对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学的解读还缺乏引领时代的眼光和能力,不敢擅越藩篱。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考试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对此,大家都在表达不满,但同时又都在沿用旧制。徐中玉先生主张的专题讲座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南开大学通过网络改革考试的方法,对教学设施要求又很高。面对诸多困难,许多教师知难而退,安于现状,致使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二、解决方法
1.适度把握课程定位,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尽管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但不能据此将其理解为“全能课”,而让其越俎代庖,去承担别的学科的教学任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说:“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199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把握了其人文教育的定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要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期望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有能力俯瞰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学本身,从欣赏和理解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将教材作为一扇窗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从而吸收经典中承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凸显学生学习感受,重视课堂交流互动。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法。课堂必须凸显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过程,突出作品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和熏陶。如果是议论文,让学生先去感受它讲得到底有没有道理,能不能被它的道理所折服。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急着下结论,甚至搬出许多前人言论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对于散文或诗歌,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把作品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和品鉴能力。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评价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课堂或社团活动安排师生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感受中熏陶感染领悟,并将其表达出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蕴涵的意境与美感,让学生直接与古往今来优秀的心灵对话,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率。
3.赏识眼光看待教材,充分挖掘有益因素。赏识眼光看待教材,既能找出它的不足,也能发现它的优点,并能积极地发挥它的长处,有效弥补它的不足。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善于研究教材,看到教材编排中的一个规律:基本都是沿用“专题+文选”的模式,每章都有某个专题的名家与名篇,都是对每个时代文学与文化的要点内容的梳理和讨论。抓住这条规律,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架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貌,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设计不同的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完成这些课题。比如,笔者在讲授先秦文学时,就给学生布置了两个课题:战国时期“士”阶层的研究、如何评价“纵横家”。这样学生就不受教材的局限,积极去开阔视野,广泛涉猎教材以外的作品,了解每个时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充分地进行比较、思考、评价,课题完成得很好。总之,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均应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通过理解文学文化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甚至历史。
4.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考核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只要肯实践创新,在教学上多动脑筋,就能给教学带来生机。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校内外资源优势,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散文意境优美,是情与景、意与境、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结合体,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诗文特定的环境,为学生对诗文的体验和感悟提供一种导向,使学生入情入境,激发联想和想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改写名篇,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另外,运用读书汇报、大专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带着思考和想法去读书写心得,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总之,随着教育部对各高校教学工作的督促,学校教学的逐步规范化和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未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对大学语文如何走出“边缘化困境”应该多思考、多行动。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地探寻摸索,大学语文一定会早一天走出困境,迎来光明。
第四篇:高职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教育论文
摘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打破传统观念。以能力模块构建高职语文能力训练综合课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纲要的出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关注。许多学校纷纷作出反应,有的学校已经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和强调也仅仅局限于本科院校之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甚至处境更加困难。高职语文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依然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而且呈现出减少的趋势。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进行了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从10月份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来看,全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不少。基本涵盖了省内的主要高职院校。但在这些教师中,大部分都已经不再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学校取消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或者在学校创办文科专业的情况下转为专业教师,或者以上选修课为主,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边缘全体。即使保留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部分学校,课时也在不断压缩,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只有一二十课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点缀。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处,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领导和各专业系部负责人关心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该承担什么任务、能够承担什么任务。也就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是影响高职语文生存的主要问题。也是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在高职院校受到众多质疑,主要是由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吻合造成的。
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来看,各自为政、定位模糊、缺少自身特点是普遍的现象。从近几年对大学语文的讨论来看,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专家和学者们见仁见智,存在认识上的极大分歧,有坚持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有坚持应用性、实用性的。前者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社会价值。后者从语文能力培养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实用价值。但这还只是一般层面上的讨论,没有具体到不同类型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追求。高等教育院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本科院校且不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基层工作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所有的课程均是按照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或者说是按照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模块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大学语文课程如果还局限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以此来组织教学的话,必然游离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受到专业课程挤压是不可避免的。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走出困境的不得不做的选择。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高职大学语文要融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放弃一贯的思维模式,实现认识上的转变。首先要解决大学语文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其次是要解决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高职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的大学语文课,传统上承载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任务。因此。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也往往注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增开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以学分的形式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学生必须修满6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已经不必一定要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师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来完成。
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替代大学语文课。高职大学语文从素质教育中摆脱出来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立足语文本身,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由知识传授课程转变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训练课程,使大学语文课融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去。
(二)高职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全院性的公共课。与各专业的课程存在很大不同。专业课程面对本专业学生。可以围绕具体专业技术工作项目所需要的技术组织不同的教学,大学语文课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承担的是所有学生从事职业工作都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任务。因为涉及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所以首先要对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职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一个职业工作者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专业技术之外,职业工作还需要一个人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如果说专业技术是硬实力的话,分析判断、组织协调、交流表达就是软实力。一个人职业工作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受到软实力的影响。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在摆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后,应该把课程的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软实力培养上来,可以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成为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语文能力模块对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分解设置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使课程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环节。
虽然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高职院校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但从整个职业能力培养来看,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设立,可以弥补专业课程教学无法承担的相关工作,可以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完善。
四、高职大学语文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如何进行改革,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如果高职大学语文课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变的话。高职大学语文改革,可以考虑按照能力模块的方式来进行。
(一)教学内吝
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模块,如阅读理解能力、职业事务处理能力、职业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可以以职业工作阅读、职业事务写作和职业语言训练来单独设立课程。对于单独设置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再进行具体化。围绕职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单个工作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和训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工作项目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达到相关的能力水平。
(二)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具体教学,应以训练为主。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就某项具体工作的完成能力。比如,就学生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经济调查,在基本讲解经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让学生具体完成一个调查的全过程,最后形成一份调查报告。也就是说,教学方式应以训练为中心,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训练的引导者。
(三)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
由于以能力模块的形式分解了课程,单独设立的课程既统一于语文综合能力课程之下,有各自存在独立性,这样在课程的安排上会遇到课时的问题,如果学校不能给予相应的课时保证,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真正取得效果。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但高职大学语文应积极参与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中去,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高职大学语文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篇:乡镇干部困境与突围(范文)
乡镇干部困境与突围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工作面临困难多。一是权力日益弱化。乡镇工作繁多、责任重大,而权力却呈现逐渐萎缩和弱化的趋势。二是职能界定不清。乡镇工作包罗万象,大到发展,小到田坎。群众的习惯,有事找政府,尽管乡镇职能转变的呼声很高,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下,群众的任何事无不涉及稳定问题,即使不想管也要管。三是群众工作难度加大。近年来,农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效益意识明显增强,而义务意识、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相对淡薄。四是上访问题较为棘手。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使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奔波劳碌、神经紧张。
2、整体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从年龄结构看,乡镇干部年龄偏大、青黄不接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从干部来源看,高校毕业生补充进人较少,目前普遍存在年轻的行政干部少、事业干部多的现象。三是从干部类型看,传统型的干部多,开拓型的干部少。不少干部仍习惯于按经验办事。干部中大
多数是事务型、平稳型的,部分干部满足于不出乱子、不捅娄子的工作标准。
3、存在四种思想苗头。一是思迁情绪。有的乡镇干部因在乡镇工作时间长,或年纪比较大,或工作任务重、或心理压力大等原因,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要求变换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单位。二是埋怨情绪。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收窄,但刚性支出必须保证,乡镇干部的福利待遇无法及时兑现,尤其是实行“阳光工资”后对乡镇干部经济待遇造成的冲击及存在的差异性,加之乡镇事务繁杂,节假日经常没有休息,干部思想上对此产生埋怨情绪。三是畏难情绪。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前习惯于指挥命令的乡镇干部必须学会为群众提供服务,部分干部难以适应,感到工作无所适从,产生畏难情绪。四是迷惘情绪。无论是计生工作、信访维稳,还是制止“两违”,抑或防汛抢险,甚或是突发性事件,一旦工作出现失误或纰漏,等待处理的只有乡镇干部,似与上级职能部门无关。诸多的“一票否决”让乡镇干部备感困惑和迷茫,加剧了他们的精神负担。
二、影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因分析
1、压力较大。在目前的体制下,乡镇实际上成了上级各部门的执行机构,权力有限,责任无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事都重要,事事都要做好。乡镇干部跑龙
套式的转,害怕哪方面没干好,交不了差。另外,各种媒体不负责任的片面宣传,涉农出问题大多归责在乡镇干部身上,殊不知有些问题出现在乡镇,根源却在上头。
2、活力不够。一是来源不足。乡镇干部队伍过去主要以招聘合同制干部和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为主,近年来这两条渠道都被堵死。欲招录公务员没编制,招考事业干部数量有限,一些上级组织人事部门通过选调、选拔的毕业生又由于素质较高,大都在乡镇工作一两年就被调进区直机关。二是流动不快。干部交流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干部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经历单
一、缺乏多岗位锻炼。三是出口不畅。因政策限制,优秀的事业干部不能及时提拔使用和正常流动。
3、策实脱节。如计划生育强调“七不准”、“八不要”,但每一个计生对象节育措施的落实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都通过干部思想动员去推进,显然是不现实的,政策措施忽略了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一些干部认为困扰乡镇干部开展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有些政策措施不太切合农村实际,不利于工作开展。一方面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要落实,另一方面又存在多入场多犯规的现象,致使一些干部宁可少作为也不愿积极作为。
三、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科学界定乡镇工作职能。乡镇是个“不管部”,镇域范围内的事不分大小多数都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于是造成乡镇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结果费力不讨好。因此,必须科学界定乡镇职能,乡镇主要应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将一些本应由区直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任务从乡镇干部的职责范围内剔除出来,让乡镇干部能轻装上阵,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2、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一要重视“入口”。要从区直部门有计划分层次地下派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改善乡镇干部结构。要出台相关干部政策,引导年轻干部向乡镇有序流动,比如可规定今后凡提拔为副科级的干部必须有几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凡新招录公务员或事业干部必须到乡镇锻练若干年方可调入机关;表现优秀的乡镇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等等。二要促进流通。出台政策规定乡镇干部在同一地工作满一定工作年限,必须进行交流。
3、优化乡镇工作环境。一要切实解决乡镇权责不匹配,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问题。二要大力精减上级单位的指令性任务和各类文件、会议。三要改进政策措施,合理设置区、镇两级税收分成,增加乡镇收入,切实解决乡镇财政运作难问题。四要着力加强村一级基层组织建设,着重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五要客观
评价乡镇干部工作的功过得失,不求全责备,不揽功诿过,真正理解和支持乡镇工作。六要加强群众教育,培育现代公民。
4、真情关怀乡镇干部。一是思想上要重视。要经常倾听基层干部的呼声,把握基层干部的脉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二是政治上要关心。对一些多年工作在乡镇且表现优秀的干部在解决职级待遇和提拔使用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工作上要支持。主动在工作上为乡镇排忧解难,敢于为乡镇担担子、负责任,理直气壮地当好乡镇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