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读懂你的孩子了吗杂文随笔
“老师!蒋老师!”朋友带着一伙人站在我工作室门口。我看了一下如约而至的伙伴,人太多有些搞不清是谁要做个案。
“你能不能给我儿子女儿都做做啊?”衣着鲜亮、身材姣好脸容却焦躁不安的年轻妈妈开口。我笑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有意思的妈妈。
顺应是我的作风。“好,可以。宝贝们想在哪儿做呢?”他们在儿童画室、国画室挨个看了一遍,最后选定了国画室。我不由笑了,孩子们居然都喜欢国画室的能量,这就好办了。
我让他们三人各画一张“人树屋”,妈妈很难为情地告诉我:“不行不行,我不会画画,很丑……”“没关系,这个游戏只是投射游戏,是一种心理测试。你们画吧。”这下妈妈才提起笔来开画。两个孩子早画开了。儿子超级自信,但又下笔荒芜线条凌乱,浮躁不安、注意力缺失立即浮现出来。女儿安全感缺失但情感非常细腻,渴望家庭的喜乐和谐也在画面上一一浮现。再看妈妈的,内心烦躁,情感匮乏、自我价值感超低而又迷茫……
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妈妈一直挂在嘴上的问题儿子,而是那个被她称为性格内向、会偷东西的一年级女儿。
“宝贝,我觉得你好有画画天赋哦!你看你的太阳光与众不同还有前后遮挡关系。不过阿姨很好奇,你这怎么画了一颗心呢?好像又有一把箭穿心而过……”我发现她迅速地瞟了妈妈一眼:“这个是一张嘴啊,像不像一颗心?嘴巴里说出来的应该是爱,可是有人说出来的话都好伤人……”孩子的神色黯然起来。我看出了一些端倪,外界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评价语言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灵创伤。所以孩子选择了不说话来保护自己。
“她就是内向得不得了,你问她一句她才答一句……”妈妈出口都是否定。我感觉孩子再次退缩。
因为她的主要目标是儿子,我看女儿也是画画欲罢不能的样子,就柔声细语地抚着她的头跟她说:“宝贝你画完草图后上色好不好?”“好!”看得出来她是真喜欢这种情绪表达的方式,很专注雀跃地在一边继续。
和儿子、妈妈聊了一会,信息捕捉得差不多了,核对工作也完成,儿子表示很开心愿意继续来。我发现他一直在嚼糖,建议他以后不要吃了,他立即把口袋里剩下的两块大大泡泡糖扔了,不小心掉进了柜子与墙壁的隔缝。我正在跟他探讨以后怎么做的时候,女儿居然搬开柜子找到了那块糖,紧紧地攥在手心里。
“不许吃!吐出来!”儿子突然凶巴巴地对着她喊。女儿不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我们一帮大人企图拉开,我迅速意识到我不该参与干涉,这是他们家矛盾起来时最真实的应对模式,原生态的呈现比妈妈的描述更到位。我退后一步继续观察。
“跟你说了多少次!你不能吃糖!你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儿子脸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女儿死命攥着不放,儿子就去她手心里抠,那种力道几乎可以扳出血来。我忽然就看懂了他们两个的问题根源所在:在儿子的抚养人身上一定是强势按自己的标准来,女儿在每一次的争夺中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虽然她那么努力地企图捍卫自己的权益……
她在最后一刻默默放开时的表情震撼了我:那样无奈、那样委屈,她得不到她要的东西……估计这样的模式已经很多次了,她由一开始的抗争变成了妥协……
我突然就明白了妈妈口中“偷东西”的心理需求……
童年创伤如果不好好疗愈,就会形成一种执念,无关道德,无法控制……
我忽然就难受起来:如果妈妈意识不到自己家的系统运作模式造成了这些偏差行为,这些行为会持续恶化。父母是孩子的环境,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儿子习得了强势的武力冲动解决问题,女儿习得了隐藏自己的需求来博取妈妈的肯定,却都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真实地爆发出自己的这种单一处理方式,从而形成人际关系障碍……
妈妈内心的匮乏,超多的负能量语言、那么频繁地要求孩子听话,这种不接纳、无意识的控制成为了一种错误的教养模式,加上多子女家庭的复杂环境,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偏差行为慢慢出现甚至导致人格扭曲……
与其在下游防洪救灾不如在上游植树造林。如果父母不愿意学习疗愈自己、成长子女,那生活中她要付的单就会很多很多,包括子女的学习生涯、情感维系、两性关系……
救救母亲!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这四个字。妈妈的内心其实也是一个急需帮助的孩子,那样的迷茫无助,这样的状态我怎能要求她读懂孩子的语言呢?连孩子的语言都读不懂又何来沟通呢?这样的家又有什么爱的流动可言呢?
爱孩子从读懂孩子的语言开始,从他们的每一个细节,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人事物的应对开始来解读成长密码……
但愿更多的父母能走进怎样学做专业父母的队伍,揭去“无法、无奈、无望”的“三无家长”帽子,拥有“自学、自救、自信”的“三自父母”基本能力与合格素养,如此,孩子才有望健康蓬勃成长……
第二篇:这下你满意了吗杂文随笔
我是个谦虚慎行的人,我最怕的是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最喜欢的是能给他人带来快乐。每周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周末倚在作文班的门边,看着那些孩子们依次过来,我迎接着他们的眼神,把最纯真的微笑传递给他们……
但是,生活注定不会让人永远这样安详下去,所以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和事,想介入别人的思想或者生活中。我自小就知书达理,成人后又深服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理,深知“逢文王兴礼乐,遇桀纣起刀兵”的古训,更睇透“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刀枪”的现实主义理论,所以我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也在渴望着别人尊重我。可是,若是别人不知道深浅,不知道尊重我呢?我将怎么办?
伟大的哲人告诉我们:对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当然,我不认为对我无礼的都是敌人,但他们或者可称为“垃圾人”。垃圾人是不分年纪的,也不分身份,更不论亲疏厚薄的,他们做的事可以让我忽略了所有背景,可以让我心安理得地把他们打扫到生活中的垃圾袋中,静待时光将他们自动清除,或者,于我于他们,都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
就如我们的日子天天会产生垃圾一样,仅仅上周,我就遇到了N个垃圾……
垃圾一:某些作者。朋友办了一家刊物,我负责校对。收到了N多垃圾稿和人情稿,我不觉得意外,刊物办得艰难,有人出力有人出钱,垃圾点也正常。不正常的是一些在校老师,在文中很自豪地特意点明了自己的身份:或是班主任,或是初中老师,几千字的小稿错误处达上百,“的、地、得”几乎没有一个是对的。最终我忍不住在采稿论坛骂脏话,“你们这些祸国秧民的贼子,你们将祸害多少学生,你们还要不要脸!”骂完后,朋友委婉地说,一些作者不懂基础语法也正常,作品看得过去就行。我拒理力争,普通作者可以连名都写错,但是一个老师不能这样无耻,因为他们后面是一代代的学生……再说,他们的东西,真的可以过得去吗?请你告诉我?哦,原来有些垃圾需要我发疯,否则总有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下,你们满意了吗?
垃圾二:某些作家。认识了省作协的一个会员,弄了个闪小说协会。说实在的,我认为把小说写死的就是绝句小说和闪小说。绝句小说基本上不会说人话,云山雾造地扯犊子,弄了一堆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不明白的东西,然后让读者生死两茫茫。闪小说篇幅所限,只能一个故事核一竿子杵到底,固然有几篇亮点,但是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看头知尾,作品之间套路重复极为频繁。但是,存在就有合理性,咱也不好妄作评议。偏偏这位认识我的作家办了个闪小说群,在没经我同意的情况下拉我进去了。由于经常在《小说月刊》上同期露面,我也就进去打个招呼,但我极讨厌强制性地拉人进群,正准备找个理由退出去。忽然,一位姓边的老作家发了一句话:“非黑龙江闪小说会员,不要拉入!”哟嗬,还有这么没礼貌的人?老边头是不是以为文人都应该是文质彬彬的,都应该忍受着各种老家伙的倚老卖老的,却没有料到他遇到了一个富有激情和正义感的人。来而不往非礼也,当时一句脏话砸过去,老边头懵了,为啥骂人啊?我答:“因为你长得磕碜。”随即,退自己的群,让别人郁闷去吧。拉人的朋友QQ留言说,老边头是老前辈了,不该这样。我却觉得,老而不死方为贼,不能以人老为借口而恣意妄为。如果说人老了做什么都可以原谅,那他们杀人放火都不必管吗?老边头企图伤害纯洁善良的我,结果是让心理颇为强大的我痛斥了,如果换作一个心灵脆弱的人,被老边头一句话伤害到文字梦破碎,伤害到绝望自杀了,那么他的行为又当如何注解?有些人,站在人生旅途的某一站点,就等着我去深鞠一躬;而有些人,站在人生旅途的某一站点,就是在等着我去谩骂,现在应该问问老边头,这下,你满意了吗?
垃圾三:某些家长。周六有家长给我报喜,她给介绍了一位学生,在班级里是第一名,想来我这里学作文。我当然非常感谢家长对我的信任。随即她说了,该学生家长是位教师,打算下午先来听我的课,然后再决定报名。我回给她信息:在这座小县城里,我的课只能讲给学生们听。若是成人,只有我听别人讲课,不存在别人听我讲课,因为她们不够资格。若是她敢“突然袭击”,她的结果只有一条:请她出去!若是你想让我给她留面子,那么就告诉她,对待一个天才作家,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应该是个什么态度。家长很震惊,半天回了一句话,你随意就好。但我相信,她会把我的态度转达的。果然,下午那位想听课的家长来了,小心翼翼地跟我说话。我的态度一如既往地直接而客观:想来听课,让学生下堂课来,家长请自便。对方一直赔着笑,表示她水平很低,待业几十年,今年才分配到小镇临时当了老师。这个态度,我觉得亦是客观,我没骄傲,她也没谦虚。况且,我实实在在不想做个狂傲的人,但是,我更不能妄自菲薄,不想因为缺乏自信而误了我的学生,客观地讲,我就是本地有史以来最好的作文老师。家长如果有本事,自己在家教;如果没本事,不好意思,请你们尊重有水平的老师。最后她决定让孩子来听课,这下,她该满意了吧。
垃圾四:某些亲属。老姨得了重病,我一直积极地贡献着当外甥的义务。虽然母亲三十四年前就过世了,虽然老姨对我没什么造就,但她小时候看过我,她是我姨。老姨的儿子小我一旬,今年三十四岁了,记得我们的生日是同一日,但是,我已经十五年没有见过表弟了,彼此也没有任何来往,包括电话号码也没有。蓦然,6月4号下午他加了我微信,我当时是挺开心的。结果表弟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替他写商务营销论文。我实话实说,老弟,大哥是写小说故事杂文的,营销的事是隔行如隔山,我没有这个能力。而且,我已经几周没有休息了,我很累,到现在还在给刊物校稿,所以帮不了你。但是希望你下次回来,能来这看我,我们兄弟团聚,畅饮一番。按理说,我这番话发自肺腑,至亲关系,我怎么会推诿扯皮?但他随即发了一溜的图片,让我按图片来写。我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校稿正急,从凌晨两点开始已经工作十个小时了,请他理解。我关了微信,继续手头的工作,到了晚上,我头昏脑涨地刚刚躺下,他的信息又过来了,催我赶紧完成。我当时就要删除他,妻子在旁边拦着,说这样对老姨的面子上过不去。我觉得这番言论很匪夷所思,面子是属于双方的,人家没给我面子,我哪来的面子还给人家?十五年没联系了他连半句问候都没有,第一句话就是强人所难,第二句第三句依旧强人所难。我难道是死人吗?去看死人还得烧张纸呢!我举手拉黑了他。事后冷静下来,我知道我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不该对某些垃圾人抱有幻想,我压根就不该加他;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拉黑了他,拉得干净利落,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对于一个垃圾人而言,他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尊重我,他连起码的人味都没有,那么,我还要违背自己的意志留着他吗?只是不知道,这下,他满意了吗?
唉,足不出户,一周还能遇到了这么多人和事!我为世人一大悲--大家在面临诸多垃圾人的时候,要有多么大的耐心才能做到忍受啊!我或者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这点可能永远也做不到,但我会力争让自己心安,让我有更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我的学生们。放心吧,我会把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笑容,留给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孩子们!有个朋友曾说,上帝给我关上了成人的这道门,却给我打开了孩子的这扇窗。这句话我喜欢,于是想问问自己:这下,我满意了吗?
第三篇:懂你的杂文随笔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谜,这一生都在寻找谜底。
有的人,永远都找不到谜底。因为藏的太过深沉,所以轻易不会有人找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遗失了太多的心酸,太多的故事里笑容背后的另一个表情早已化作一块僵石。轻易的坚强早已融化,背负的越多,越不会轻易露出难色。
如果有人能懂你,懂你这一刻所背负的一切。你会不会热泪盈眶?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只需要你站在我身边,你就能懂我,懂我此刻的心情,懂我此刻烦恼的一切,该有多好。可是翘首期盼,缺只剩望穿秋水的无奈。能读懂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
可是,我们无法复制一个自己。总有太多的东西我们只愿自己背负。即使辛酸,却不曾想过分享。
第四篇:今天 你被鄙视了吗杂文随笔
一大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鄙视链的,文章写得挺好。
文章充满了怒气,因为他的孩子无法在北京上学,尽管他本人的公司在北京能够交得起八千万的税。也就是说,他认为他为北京贡献了很多,所以他的孩子要在北京上学,因为上不了,就在这里怒骂:北京在他眼里就是xxx。最后,又出来道歉,因为他不了解外地孩子在京上学的条件。其实,都可以在北京上学,只要证件齐全。
我想,他是因为太想让孩子在北京上学,太心切,没有去了解,不问青红皂白。反过来说,按照目前北京的政策,就算小学初中在北京读了,高中不是还要回老家考试吗?到时候,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等因素,孩子能适应吗?
据我所知,外地的学习压力好像更大吧?同样的学校,分数也要比北京的高出很多才行。说到分数,很早就有人吐槽北京学校的分数,也听过很多人这么抱怨:“当初我分数多少多少才进了北京的学校,一看,北京人(分数)才多少多少……北京这破地方,还不如我老家干净、空气好。”其实何必这么抱怨呢?你可以不考北京的学校啊,你可以选择一直在老家挣钱养家过日子啊,生活了这么久,怎么又骂上养你这么年甚至半辈子的土地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词:以怨报德!也就是说,大气的北京,首先已经包容了你的背弃,背弃生你的父母,许可你来这里折腾,来这里学习,来这里生活,来这里赚钱,怎么反过来又骂上养你的第二故乡~北京了呢?就算你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这里上学,也是应该情有可原,毕竟,北京容量有限。北京就这么大地方,如果全国的人口都挤来北京,也不太现实吧?我身边有很多正能量的外地朋友,他们靠自己在北京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牢牢的把根扎在了这里,继续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买单。在北京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得好一些,争取让父母也来北京享福,这样的心态才是最正确的。而不是北京包容了你,你又来骂北京没有给你更多……
按说,这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了……恰恰是这个现象引发出鄙视链这个问题。鄙视链,其他哪个地方都有,为什么偏偏是北京呢?因为北京是首都!北京有鄙视和被鄙视的条件和资格。文章中说:马未都、高晓松在各自的节目里都提到过,由于出身不同,最早王朔都不带冯小刚玩儿……那种骨子里的傲气,透过文字都能强烈的感受到。忘了在哪里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十几年前你们不能坐在一起喝咖啡,那么今天就别想着一起愉快的聊天了,因为,你们之间根本不会再有什么共同语言,十几年前,阶层就决定了。其实这个现象一直都有,大家生活环境不同,自然会和相同圈子的人接触,慢慢地就形成了不同的圈子,友情发展好了可以作为鄙视别的圈子的谈资,发展不好也会彼此伤害。想起我们上学那会儿,户口还分什么农民居民,其实那个年代,大家生活都挺困难的,一样住平房,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坐在相同的教室里,听着同一位老师讲课……
可是,偏偏考学时就是不一样,居民户口,就算学习不好,随便考个技校就可以有份工作,而农民户口的,多半都是又脏又累的工作,只能拼命去考能转成居民户口的学校。其实,转了,又怎样?你拼命考学换来的,只不过是别人一出生就自带的。所以,那时的同学明显分成两部分,也有因为户口原因,两个人相互再喜欢也不能谈恋爱的。话说回来,转成居民就稳定了吗?就算稳定,能稳定一辈子吗?现在的社会,谁还能保证你稳定?相反,倒是那些一直不能稳定的,凭借自己的本事,遨游在社会的海洋里,经历了风雨,见到了最绚烂的彩虹,活得更加精彩。也有一些人,不仅不稳定不说,一直昂着高傲的头颅还不肯低下,其实,何必呢?您骨子里的那点优越感,早就不值钱了!哎,其实,鄙视永远是相互的,无所谓对错。生活,不就是今天你鄙视别人,明天被别人鄙视吗?不是所有人和事都能被鄙视。被鄙视,不是坏事!今天,你被鄙视了吗?呵呵……
第五篇:懂你的心杂文随笔
化作风化作雨化作春走向你,梦如声梦如影梦是遥望的掌印。化作云飘向你,这样的相遇好像春风掠过心底,那丝丝柔柔的美丽。化作一朵洁白的云,素心若雪,一尘不染。依偎在蓝天的怀抱里。
与风儿幸福的肩并着肩。飘过山川,飘过海洋,以自己的灵气去亲近自然,体会一份特有的清新与美好,体验人间神奇的万象。在飘逸中体验生命的永恒,品味着与生俱来的淡泊与宁静。闭上眼,我聆听风声,风里有你呼唤的声音,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一声高过一声,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醉碎了我的灵魂。
好想好想长出一双翅膀,能乘风而行,飞到有你的地方,有你的地方于我就是快乐的天堂。很多时侯一个人静下来,都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大地与天空在我的思绪里展开,自己与世间万物渐渐融为一体,我感觉自己无处不在,世间万物皆像是我,我皆又像是世间万物。思绪有时是清晰的,思绪有时又是混乱的。我感觉自己好像长出一双无形的翅羽,不知不觉就飞到了有你的地方,你感觉到了吗?
太阳替我给你温暖,雨水替我给你清凉,清风替我伴随着你,当你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就会看见上面写满了我对你深深的思念,只需用心体会便可感知。短暂的光阴里,有一个可以惦念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唯有用心珍藏。相依相伴,无需言语,亦可相牵一生,只因心同、心懂你的人。
就像是初春里树枝上的一簇新绿,激起内心鲜活的能量;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令人感到十分惬意;像是晚秋里的一缕芳香,温润萧瑟的流年;像是寒冬里的一米阳光,温暖你的心房。就像是初春里树枝上的一簇新绿,激起内心鲜活的能量;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凉,令人感到十分惬意;像是晚秋里的一缕芳香,温润萧瑟的流年;像是寒冬里的一米阳光。
是心灵的伴侣,灵魂的知己。可以在你得意的时候,由衷赞誉,在你失意的时候,施怀宽慰,在你获得幸福的时候,真心祝福,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给你勇气。真正心里有你的人,一空闲下来,就在想你在干什么,发个信息问一下!,会经常看你的心情看你朋友圈的变化,因为他想更多的知道你今天心情好不好。
他会把你放在心的最深处。你给他打电话发信息的时候,他会马上给你回过去,他知道他不给你回,你会乱想。其实我想要的不多,就两个愿望,喜欢你在身边,在你身边,愿望很难实现,万一实现了呢?喜欢一首歌,静静地听,喜欢一个人,远远的看着。
夜已深,思绪醒着也在荡漾着,转辗着身体,毫无睡意,手机震动了一下,迫不急待的打开,是你的头像,心儿也跟着猛地颤抖了一下,“懂你的心才是永恒的爱”,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写尽了你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