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与累积的理论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1: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与累积的理论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与累积的理论教育论文》。

第一篇: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与累积的理论教育论文

〔摘要〕审美素养能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接收、想象和欣赏,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精神动力,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基础。艺术存在的理由是促进人们能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和累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素养;艺术教育

大学生通常为18岁一22岁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刚刚跨入象征着半个社会的大学门槛,相对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积累,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慢慢转移到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上,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从小到大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拓展思维。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结晶,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与对象世界构成的诸种关系中,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审美的关系状态被定义为“诗意的情感关系”,是个体体验到的一种情感愉悦。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能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接收、想象和欣赏,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精神动力,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基础。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让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和累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影响审美素养形成的因素

审美素养的构建与积累在大学生人格建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通过审美活动,以美的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通过美的欣赏与学习,满足人们精神愉悦的需求。任何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对人的培养,而“审美”既是一个健全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能力。

(一)审美倾向的低俗化趋势

当前大学生的审美倾向集中表现在对明星的热衷追捧和参加综艺娱乐选秀节目上,这一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大学生内心热爱艺术,对艺术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大学生对艺术传统无知、对高雅艺术漠视、对低俗文化追捧的事实。大学生的审美倾向折射出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生存观念,普遍忽视个体审美的、艺术的、文化鉴赏的教育与涵养,审美艺术教育处于较低状态。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与“综合素质不高”,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广遭垢病的两个基本理由。

(二)课程体系的非连续性

以目前在高校普遍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为例,艺术类课程多为选修课,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与实践过程中,这些课程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理阐述内容与能力训练项目,由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课程考试作为保障;对学生的要求只需选修完成这类课程,修满学分即可,并无连续性要求,大多数学生选修课程不能以兴趣爱好为第一目的,而是受学分所限。艺术类课程的种类,各高校一般依据自身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开设,因此课程的体系也大多不完备,艺术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审美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有赖于艺术教育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学家尤鲍列夫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因此如果仅仅依靠短期课程蜻蜓点水般的灌输,很难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育成果的隐性特征

艺术通常与人文和科学各学科紧密相关,以音乐作品为例,它关于象征、音响、空间、运动、美和感情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使得音乐艺术的体验充满对各种综合知识的挑战。在音乐创作原则中那些关于速度、力量、对称的原理,与物理、数学关系紧密;而音乐作品的文字部分多半来源于诗歌,在纯音乐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加深了人文修养的要求。艺术体验对个体的注意力、理解力、思维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艺术体验,个体能将在其它方面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加以融汇,形成以创造力为最终表现形式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能反馈到其它各个方面。但是这些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其它课程教学而言,它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以及对学生情感心理与个性品格的影响也没有进行追踪与评估。必须对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加以关注,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在消除浮躁之后,在潜移默化之中凸现。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指向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艺术教育所带来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审美价值观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审美带来的乐趣,而认知价值观则强调艺术的价值是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回应。以音乐艺术为例,纯音乐的音响的美能从感性上给人以审美体验,而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在认知上能将音乐中所指向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两种观点各有不相同,但都说明了艺术学习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人们的艺术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享乐体验,另一是深层享乐体验。有效的艺术教育能不断打破人们的期待,给人们带来惊喜,从而提高人们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的整合归纳过程会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满足体验。这说明,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唤醒模式,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深层次的情感回应,并在这种模式中逐步累积审美素养。

三、审美素养与艺术教育的交互提升

我们借助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实施有效的艺术教育,将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艺术体验应该被视为一种严肃的认知行为,也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常常过于庄严神圣,而忽视了其人性化、生活化的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存在距离感,这是对学生自由活泼的个性的削弱。教学方式依然有“满堂灌”或称“填鸭式”存在,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创新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情感作为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对于艺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当,这种热情也很快会退散。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主体自我和客体对象之间的情感碰撞和对话的过程,如果只对受教育者做技术理性的分析讲解,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显性的和有目的的学习任务是掌握知识网络,提升认识水平;而隐性的和无目的的学习任务是增加感知、丰富情感、形成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念。教师必须拒绝枯燥的说教、粗暴的灌输和机械的形式,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选择的自由。受到哲学中人们所具有的享乐主义思想的启发,我们认为情感是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动机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激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通过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心境并能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来进行艺术体验,艺术体验能提高学习、理解与思考的能力、启发创造性,通过艺术体验来追求审美活动中愉悦的心理状态,并在追求这个状态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自身的体验中运用音乐释放情感,通过那些经典音乐作品的陶冶升华自己的情感,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自由,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连续学习的目的。以音乐为例,把参与音乐表演作为艺术教育的方法吸纳进来,可以更好地丰富艺术教育的方法手段,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习:

1、演唱。演唱某音乐作品主题通常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初步熟悉作品,并且形成学习的自信。

2、节奏与律动。节奏是音乐的脉博,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人体拍击,感知音乐韵律,对听到的音乐作出即兴的动作反应,律动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子,拍腿或做其它表现音乐的即兴动作,对听到的音乐作出最直接的反应。

3、演奏。在高校推广器乐学习,特别是民族器乐学习,是普及艺术教育以及提高审美素养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学习器乐的演奏一方面能了解乐器的历史、性能、音色、代表作品,为提升审美素养打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器乐的学习不能在短期内有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方能有所成效,不能有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沉稳踏实的性格特征。

4、多声部训练。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的同时进行的训练,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织体的变化。它是音乐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方式,要求的是学生要学会相互间的倾听和协作,对现在接受精英教育,力求展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总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缺少协作,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的大学生而言显得特别重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些活动是艺术课程在课外的教学延续,学生在课程中所学能够灵活运用到课外活动之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锻炼。参与艺术活动从理论上指的就是各种认识能力的内在自由活动,它具有一定规则,但本质是自由、愉悦、创造、平等和超功利的。这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的连续学习能稳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促进其潜能、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开掘与协调发展,使审美教育形成一种常态。

(三)基于品位积累的维度

我们知道通过长期的智力培训能获得对高雅艺术的兴趣,人们通过艺术教育学会欣赏绘画、雕塑、室内乐和交响乐、艺术舞、歌剧和戏剧。那些完成了艺术教育过程的人,将更加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更有兴趣地观赏和倾听。我们有理由认为,艺术教育是艺术品味形成的基础。布尔迪厄根据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等级将审美品位分为三种,第一是合法品位(即对于高层次文化的品味),这类品位一般存在于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第二是一般品位,主要见于大多数中等阶级;第三是通俗品位,一般存在于普通人群之中。个体参与艺术活动是一种希望提升自己的个人特质的行为,其目的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品位。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课程教学为体,在完成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用感性、情感的形式来教育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感性、情感本身进行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去体验审美对象,增强趣味性和愉悦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应当注意避免那种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灌输”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不能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又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需要各个教育环节与教育主体形成合力,对艺术教育的内容、方法的创新,来逐步形成大学生审美素养,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通过学习文化艺术经典,欣赏高雅艺术精品引导大学生对作品的内在形象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和理解,使自己的情感与文化经典发生共鸣,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大学生审美素养水平得到提高后,在看待事物方面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对文化的接受和创新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在生活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时能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不盲目跟从。实施艺术教育是高校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根本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审美素养,就是一把开启培养与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之门的“钥匙”。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围绕课程展开的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其教学成果在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中连续不断地发挥着审美导向、调控和组织的作用,长期的智力训练与艺术熏陶将引导大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审美境界。

第二篇: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论文

摘要: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内在关联。在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阈中,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我同一性理论可以给大学生生涯教育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与启示: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关键词:生涯教育;自我同一性;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两者的演变过程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理论及青少年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艾里克森认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据此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生的每一阶段各有其特定的矛盾或问题,均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这里的“危机”不是指灾难性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转折点,成长中的契机。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以前各阶段危机的解决程度,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每一阶段的特定问题并完成心理社会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与防止同一性混乱。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心经历着疾风暴雨般的变化,他们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对自身形象重新进行认同。同时也认识到社会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得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之中,体验着各种困扰和混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在艾里克森看来,青少年如果能运用积累起来的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进行仔细思考,并做出种种尝试性选择,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同一性,能较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如果不能完成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混乱)或同一性的消极发展。

20世纪70年代,马西娅(Marcia)赋予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可操作性,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她依据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对“探索”与“承诺”两个要素“是”与“否”的选择,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

(1)同一性获得,即经历了一段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并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最成熟、最高级的状态。

(2)同一性扩散,既不积极寻找,也不努力探索与思考,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和打算,缺乏方向,彷徨迷惑。这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状态。

(3)过早自认,即没有经历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

(4)同一性延缓,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做出决定,没有实现最终的承诺。

数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同一性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1996年,Adams与Marshal将自我同一性的功能总结如下:

(1)为理解一个人是谁提供了结构。

(2)给个体以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

(3)给个体提供了明确的个人控制感和自由意志。

(4)有助于个体追求价值观、信念与行为的内在一致性。

(5)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识和发挥。

“生涯教育”的概念是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的马兰(Marland)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园到成年的综合性教育计划,即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生涯教育是职业指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取代了职业指导的地位。80年代,生涯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生涯理论不断涌现,尤以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Super)等人提出的生涯规划理论最为著名,该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具体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15~24岁)又分为尝试期、过渡期、初步试验承诺期。由此可知,大学生正处在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走向初步试验的承诺期,即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步入职业人生的准备阶段。

发达国家在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涯教育指导体系。而我国的职业指导才刚刚起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就业服务的现实需求,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已日渐引起重视。

(二)两者的内在关联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实证研究显示,职业承诺、职业探索与自我同一性呈正相关,理论研究也表明,两者存在紧密联系。第一,两者具有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都是后工业社会对人提出更高要求的反映。第二,两者都强调影响因素的整合,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相互影响的结果,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促成的。第三,两者都关注人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都认为大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确立与社会角色形成并做出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第四,两者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探索与承诺,探索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先决条件,职业决策之前必须经历探索的过程。第五,两者都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认为自我认知是生涯规划的起始,个体形成一个恰当的关于自己的认识与调节系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点。

这就使得自我同一性理论对生涯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许多主张影响到人们对生涯教育的看法,为探讨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换言之,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成为自我同一性理论关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自我同一性途径与载体的生涯教育,其实践研究将不断充实与发展自我同一性理论。

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社会变迁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由国家包分配,用不着自己考虑,也由不得自己选择。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基本上处于过早自认状态,这时的大学生没有也不需要生涯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委把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改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体制开始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进入90年代,国家计划的硬框框逐步消解,大学生在择业自由度增加的同时依然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在职业选择上,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他们开始接触职业指导,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涯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张,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同时出现。2003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约52万人待业;2004年约69万人待业;2005年约79万人待业;2006年约90万人待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遇到“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从整体上看,2000年后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又退到了同一性延缓与同一性扩散状态,因此,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从高校就业辅导来看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十年来,就业指导仍存在“几多几少”现象,即信息提供的多,观念转变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仅在大四进行“抱佛脚”式择业指导的多,始终对大学生渗透生涯观念的少。其局限性是重视了择业问题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从根本上长远性地帮助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获得持续性发展。因此,提升职业指导的地位,开展发展性生涯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生涯教育是指通过课程学习或团体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和形势、政策,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就业能力与自我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地使大学生具备人职匹配能力,进而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涯发展观指导自己择业行为的活动过程。从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来看根据自我同一性理论,大学生正处于成人早期的转换期,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使职业倾向逐渐具体化并实现职业偏好是大学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然而,调查表明,仅有7.29%的大学生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有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另据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仅有18.72%的学生对生涯教育概念很熟悉,较熟悉的占26.92%,听说过的占30.77%,有24.04%的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陌生,这充分反映了高校的生涯教育存在着缺失与盲区,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备感茫然与彷徨、焦虑与不安,经常以睡觉、打牌、游荡、等方式消磨时光。因此,在自我同一性视阈内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存在价值得以凸显,大学生生涯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

运用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可以从“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将大学生的职业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即职业同一性获得、职业同一性早认、职业同一性延缓与职业同一性扩散。根据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影响其成年后的人格发展,因此,面对职业同一性状态不同的学生,要明确不同的教育目标,分层次加以引导,促进全体学生职业同一性的确立。

对于职业同一性获得者,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在尊重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并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反思自己的个人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从而认清所担当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明确奋斗目标,激发成长动力。

对于职业同一性早认者,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培养积极探索精神,提高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逐渐脱离对权威的依赖与崇拜,学会将有关的经验和信息联结起来,有效地统一自我与他人的信息,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系统,并学会选择与自我决定,使自己的投入更加具有方向性、目标性和主动性。

对于职业同一性延缓者,首先要明确延缓状态是成长中的一个必然经历,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创业的艰难与成功的喜悦;或开展自我探索的团体辅导,通过探寻“我是谁”、“我将来干什么”、“我如何适应社会”,以增强自我意识,合理规划人生。

职业同一性扩散是必须防止的状态。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应开展同质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测试筛选成员,或张贴海报招募自愿者,将他们组建成辅导团体,开展一系列的生涯辅导活动,如“我是谁”、“谁塑造了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我的未来我做主”等,帮助学生梳理过去、明确方向,立足现在、形成动机,焦点解决、感受成功,渐渐获得成长的动力。

(二)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

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就业辅导、职业辅导与生涯辅导。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应注重更深层次的发展性和主体性。一方面,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应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即改变“等、靠、要”等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其次,应引导学生主动设计。学生自己要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和标准,把社会需要作为规划与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要看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考虑个人因素,又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同时,应有意识地增加技术性、实践型课程的学习,主动缩短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培养自身的职业优势。再次,应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学习观。大学四年的学习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综合素质性预备学习,专业设置仅是职业发展的倾向,而未来发展有较自由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空间,每个人都要利用宽松的学习氛围,制定自己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发展性层次学习目标。

(三)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大学生生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贯穿于大学整个四年。

大一试探期: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是其核心内容。首先,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可以通过与师哥、师姐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网站或报纸杂志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各方面所要求的能力技能与素质。其次,应通过标准化、科学化的心理测试与职业适应性测试,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与弱项,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行为倾向等,扬长避短,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在上述基础上,初步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职合理匹配。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职业性向测验。

大二定向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是其重点工作。即在认识自身能力和个性“能做什么”,了解职业前景“应该做什么”的基础上,确立职业目标“想干什么”,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达到知、行、意的统一,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发展而做好准备。职业生涯目标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一般应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与长期目标加以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大三加强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是其重点工作。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措施。行动方案包括职业的选择、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与相应的教育与培训计划等;行动措施包括专业知识的加强,专业技能的拓展,求职技能的提高,相关的竞赛、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开展等。

大四分化期: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后,可指导学生总结前三年的准备情况。首先,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其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择业、适业、敬业的专项指导,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再次,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校门,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埃里克·H·艾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Jane Kroger.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3]张鑫,李昌庆,傅金芝.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应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21).[4]南海,薛勇民.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5]李文道,邹泓.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6]梁红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7]夏海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7,2(12):116.[8]李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之我见[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9]谭志平,姚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论文

一、心得: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许多毕业生表示找到一份好工作很不容易,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很多的事实表明,这种矛盾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一个人职场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员工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说,在校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在在校期间学会自我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自身优势与劣势

优势:做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积极务实,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自己确定的事情,坚持不懈,当然也懂得积极进取,善于自我反省,勤奋好学爱动手,以便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劣势:性格方面比较弱,有时候容易给自己较大的压力,急于求成;在领导方面比较弱,容易把事情全揽在自己身上,导致最后自己压力过大而迷失自我。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一)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反差

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很强的。他们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培养,都具备了很强的专业能力。但是,职业素养方面却未必和专业能力一样突出。这无疑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笔者认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学生混淆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差别,由此导致很多学生注重专业能力的学习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例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擅长,甚至是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和交流,而这个问题不仅仅在职场中是十分忌讳的,同样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里,一个不懂得和其他人合作和交流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够在职场中走多远。而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学生恐怕连进入职场的门票都难以拿到。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可能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但是这种专业能力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在职场中得以应用呢?或者是不是他们能够为用人单位所认可呢?这种反差如果不被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话,恐怕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二)高校改革与社会需求的不同步

不可否认教育改革是近些年来各个高校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但是在和社会快速变化和需求的对比下,彰显的有待继续深化。诸如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开设、专业教师的培养等等,都是众多高校一直以来改革的目标,但是与此对比的是,当大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却发现,自身所学和社会所需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究其原因,就是高校的改革和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同步的矛盾。

(三)职业素养教育研究被忽视

多数的时候,我们一直延续着专业至上的教学理念,突出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强调专业人才的储备,突出专业问题的研究与研讨,突出专业业绩的积累与成果转换„„但是,当我们仔细的看看高校中的就业指导环节,就会发现这里的专业教师,尤其是研究型与应用型教师的匮乏,甚至是某些课程的形式化,都导致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乏力。由此导致的就是,学生们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重视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调研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不一样。要总结出适应实际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胜任模型和标准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人才需求的素质与能力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对目标行业企业的职场人物访谈,收集近期毕业生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评价,调研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等途径获得直接的一手信息。知己知彼,有针对性提升学生各方面技能。

(二)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素质能力评估工具

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通过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准确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建立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素质与能力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设计评估流程和测量办法,建立素质与能力的评估记录,为学生提供实际帮助,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相应评估报告。

(三)借鉴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各项适应人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获得未来职场和人生的成功。通过讨论分析贴近学生的职场成功人士,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建立榜样目标。在教学实际中,通过引用和分析典型案例,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素质能力概念,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提升途径与方法。如果能让学生在课外亲自搜集和分析相关实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与探索,共享交流各种信息和思路,无疑可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四)加强课堂内外的团队训练

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各种技能是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形成的。因此,团队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师在训练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建议主要采用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拓展训练活动项目的选择与组织,一方面可以借鉴心理学与教育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企业培训的成熟经验。这部分教学,除了授课教师外,亦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实际,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培训专业人员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论文

创业理论与务实

姓名:熊娟娟 班级:通信一班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改善就业结构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个群体,大学生蕴含着很高的创业热情和潜在能力。

随着每年大学生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毕业后,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而要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生存,竞争确实很激烈。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更有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创业了。对于这一现象,本文对其现状、目的及意义作以简单剖析。

一、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国家和学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堪忧。热情虽高涨,但付诸于实践者实为少数。

二、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有专家指出,近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大概只能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缺口在1300万左右。因此,今后在很长时期内,大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

3、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五篇:审美教育学期末论文资料

一、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

我们这里所谈的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指旨在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以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育人方式。它实质与精神教育是一致的。审美教育以人格、精神为准的,因而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解读)就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注:参见擅传宝著.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8页,第19页。)。

审美教育是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早在古希腊,人们便已经意识到审美教育在全面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教育中起首要作用的应当是美的,而不是野蛮的、动物的。”在近代,德国作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对审美教育作出过生动论述,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除了首先是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可见,他是特别关注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的。

审美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的人格作为唯一目的,通过潜在课程将真善美融为一体,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物质景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对景观解读的过程或者说审美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这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之所在,因而也是校园物质景观教育功能发挥的方向。

校园物质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有两个发挥方向,即道德陶冶和审美创造。

1、道德陶冶功能

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此就以雕塑为例进行说明。

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能,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思想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下,苏联1918年颁布特别法令,要求在全国各城市建造雕塑(注:M ·Φ·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内依主编.美学简明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12月,第214页。)。因此,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慨,激起学生对

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沤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统思想就这样世代相传。

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2.审美创造的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

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瞧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

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

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中国教育曾受苏联影响较深,校园建筑对此亦有所反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集建筑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

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对物质文化景观的直观感受,激发起情感的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萌发出审美创造的能力。******22222222222222 第一次完整的感受悲剧,是四年前读曹禺的《雷雨》原著。而今,我用美学的态度重读《雷雨》,关注悲剧下的美何在?

《雷雨》讲述的是发生在周、鲁两家两代人身上的情感纠葛,人物间充斥非正常的伦理道德关系,“欲望”贯穿始终。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理论中,关于“美”的日常含义界定提到,美是感官的愉悦,与“欲”相关。再者,李泽厚继承并发展传统美学观,认为审美最高境界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真”,关涉事实世界的知识,从而形成认知论;第二层“善”,关涉价值世界的道德,形成伦理学;第三层“美”,关涉心理世界的情感,形成美学。当“美”“善”相提,旨在表明伦理判断的满足感,注重的是“善”的价值,也就是道德之于人、之于社会、之于美的价值。曹禺的《雷雨》正是围绕伦理道德展开故事情节。本文且就蘩漪这一人物作分析。

周蘩漪,三十五岁,嫁作周家朴园之妻十八年,生子名冲年方十七,周家长子萍之后母。

曹禺先生评价蘩漪是《雷雨》中最“雷雨的”性格的体现,因为她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将剧情中的所有矛盾突显,直至走向极端。《雷雨》中八个主要人物之间,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而贯穿始终的周蘩漪这个女性连同她和周萍的矛盾,将周、鲁两家两代人的恩恩怨怨白热化,因为“在全剧多条冲突线中,蘩漪同周萍的这条突线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它制约着、影响着其他的冲突线,其他的冲突线则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方面为加强它的发展服务”。

《雷雨序》中是这样描述“蘩漪们”的: “她们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 上帝却偏偏罚她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在遭遇这样的不幸的女人里,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 在火坑里,热情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和尊敬么?总比阉鸡似的男子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弱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 诚如曹禺所创作的,蘩漪是受过五四思潮洗礼,思想相对进步的女性,却偏偏被压抑在牢笼似的周公馆,失去自由,无所谓追求,就好像初春的新笋被巨石镇压,不能顺势生长一样。蘩漪强调自己的个性,即使是受制于周朴园的压力,她仍旧喊出“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的愤懑。蘩漪这个女性,一直都牵动着我,同情她的遭遇,钦佩她的勇气,但同时又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她对周萍所倾注的爱是“真爱”吗?

爱情是源于人内心最原始的男女相互吸引的情感,真爱更是不能以任何主观目的为前提。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但是在爱萌生的那一刻,爱确实是纯净透明的。但是,所谓的爱情产生于蘩漪和周萍——继母和继子——之间,就伦理纲常来说,有悖传统道德观;其次,他们的爱情关键是在压抑的家庭束缚下不自然地人为引发的:周朴园以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伪饰夫妻之间的矛盾,蘩漪就把自己关在楼上做无声的反抗;这个时候,同样不满家庭专制的长子周萍,以不耻的殷勤勾引自己的后母,对蘩漪说他恨他的父亲,他愿父亲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知书达理的蘩漪最开始一定考虑过她和周萍的伦理关系,但是,年轻活力的周萍能给形如枯槁的她带来春的气息,她的内心渴望被爱,渴望情欲,甚至奢望有一天周萍能带着她逃离这里。周萍,唤醒了蘩漪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冲垮了她的理性,在周公馆所谓闹鬼的幌子下,继母与继子的乱伦恋情滋生。

欲望,在辞源里解释为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弗洛伊德在马斯洛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人的层次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递进。换用带有“欲”字或“感”字的词语来代表这些需要,人最基本的有食欲和性欲,进而想要安全感、归属感,渴望爱欲,在社会上在事业上享受财欲、权欲,一旦欲望膨胀,陷入贪欲„„无休止地在欲望的漩涡里重复和推进历史的脚步。“在生活世界中,人的生活首先表现为人的欲望及其实现。如生是生的欲

望及其实现,死是死的欲望及其实现,爱是爱的欲望及其实现。这样生活是欲望的生活,欲望是生活的欲望”。看来欲望近乎本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美国学者杰克·斯佩克特曾说:“压抑常常起于欲望,尤其是性欲望与一个人的道德和审美价值观发生冲突之时”,某些家庭的恋父恋母,甚至乱伦案例往往就是这种压抑的典型形态。“欠缺是欲望的基本特性”,有意识欠缺欲望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意识欲望欠缺是不知道或者没有想要什么,蘩漪属于前一种。蘩漪被周朴园禁欲,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她渴望被爱,当继子以性欲诱惑时,她宁可背负乱伦的骂名。

好不容易重新找回自己的蘩漪,发现周萍和四凤的暧昧后,占有欲极度膨胀,她不愿意别人分享她的男人。她开始变得敏感,甚至阴鸷。无奈周萍对过去的情感“后悔”,对曾经犯下的无耻行径用“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对不起父亲”来试图逃避罪责,周萍用严厉的父亲、用体面的家庭做借口,想要摆脱蘩漪的纠缠。蘩漪此时不仅仅只是想占有周萍,她想要的更多,她要周萍带她离开周公馆。蘩漪看到了周萍的虚伪和无情,但无奈他牵系着她的希望,所以她不能做到洒脱地放弃这个已经背弃她的男人。“你欠我一笔债,你对我负着责任;你不能看见了新的世界,就一个人跑了”。周萍离开周家,到矿上去,不再受周朴园的管束,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不难做到,但对蘩漪却是以糟践自己,做得“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为代价都想要的“新的世界”。她乞求周萍不要丢下她一个人离开,试图用往日的情份打动周萍:“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撇得我枯死,慢慢地渴死”,“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遭受周萍铁石心肠的拒绝后,蘩漪由“爱”生恨,心中燃起报复之火――“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的欺侮”。

欲望是一种感觉,它同时依附于欲望的主体和客体,即欲望行为的发出者和欲望的指向对象。除此之外,感觉是互通主客的桥梁,也就是这个欲望具体想要什么或想要怎么样,它对欲望者具有驱动力。说到感觉,休谟名言“美是美感”,强调“感”;还说过“道德宁可说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还是强调感觉在道德判断中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认知判断中起的作用。然而美就是心理的感觉语言。我不批判蘩漪因为渴望爱,因为向往自由而产生的欲望,正常的欲望都是美的,只是当时的社会和当时的人情扭曲了这种美,使得美变得丑陋。狂躁烧疯了蘩漪的心。原以为让鲁妈带走四凤,就能让周萍回心转意。谁知矛盾愈演愈烈。这时候的蘩漪已经丧失理智,“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的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她抛开弃妇的哀怨,表情是威胁的冷笑。再三的劝阻,周萍全无动于衷。

聪明的蘩漪很清楚这个她爱的男人不再留恋她,甚至已经厌恶她,人生里第二次被男人不公平地抛弃。取她的男人姓周,玩弄她的男人姓周,自从十八年前嫁入周公馆,她就已经被深深的打上了“周”氏的烙印。一个姓氏,犹如当时社会男权统治的象征。鲁侍萍原姓梅,嫁鲁贵而姓鲁,假设当初嫁的是周朴园,那得称周侍萍;蘩漪是周家太太,自然姓周,可怜剧作中连她的原姓都未曾提及。

剧情发展到第四幕,蘩漪的乞求、失望、报复达到了极点。看到从四凤家回来的周萍,蘩漪一开始并没有揭穿他们私会的事。在周萍决心离开的最后关头,蘩漪不顾女人的自尊,向周萍认了错,说不该把四凤辞退,求他可怜可怜她,悲恸无助地述说今后继续留在周家将会受到的非人虐待,甚至还卑贱的说:“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你不离开我”。只为了逃离阴森的周家,逃离周朴园的男权,蘩漪把最后的一点尊严都踩在了脚下,甚至在所谓的 “新的世界”继续做妾也在所不惜。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为蘩漪感到心痛。一个女人,其实要的并不多,只是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抱有最基本的渴望,是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剥夺了女性平等地拥有这一切的权利。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充斥着物欲的引诱、利益的谋求,假、恶、丑披着真、善、美的外衣,将最原始最淳朴的本性践踏无遗,而女性,往往是这变态制度下的牺牲品。正是因为实现自由之于女性的艰难,所以蘩漪的欲望也超乎寻常,甚至不顾一切蔑视伦理道德的权威。原本困在周朴园的阴影下就抑郁难平,而今周萍又将她抛弃在绝望的荒野。一个可怜的女人完全疯了:她将隐藏了多年的不伦关系公布于众,歇斯底里地咆哮所有积郁的仇怨:“胡说!我没有病,我没有病,我神经上没有一点病。你们不要以为我说胡话。(揩眼泪,哀痛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我的心并没有死;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指周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又不要我了”。乱伦的丑闻给予所谓“体面”的周家致命的打击。屋内外都在暴雨狂风中飘摇。曹禺的《雷雨》,是一出悲剧。悲剧从开始的诉诸命运发展到近代的性格悲剧,重点关注人的自身,尤其是有自由意志的人。《雷雨》中的人物,蘩漪是悲剧,四凤是悲剧,鲁侍萍是悲剧,周萍周冲是悲剧,就连大家长周朴园也是悲剧。即便如此,《雷雨》所反映的对既定的道德伦理和男权主义的反叛却不是肮脏和丑陋的,反而是美的。曹禺把他对时代的理解,对当时社会人物的解读,通过家庭生活的变动和平常人事的关系来申诉非人现实社会制和荒谬道德伦理主义下受摧残的女性及人性。丑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杠杆(恩格斯),正视丑

并发掘丑揭示的现实道理,美才会绽放光芒。一味的只看美不代表审美,着眼美的本质——即使是藏在丑的形式之下——才叫审美。艺术缘于生活,任何的美也都来自于生活,离开生活基础谈审美只会显得空洞,所以,我认为美就是生活!

最后,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作结:“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3333333333

十四、简要分析否定性艺术形象如何体现其审美价值? 生活丑不能激起人的美感,而艺术中的丑却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否定性艺术形象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达到对艺术的审美价值的肯定的。否定性艺术形象的特殊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

1、美丑对照。美丑对照的目的是为了肯定美,描写丑只是成为艺术创造的一个手段、美丑对照的描绘,必须蕴藏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丑的东西,为引起人们的厌恶,激发人去消灭它。

2、化丑为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间接肯定了美。丑的艺术形象因被批判、否定,而获得审美价值。果戈里《钦差大臣》里虽然没有高尚人物直接出场,却有一个高尚人物隐约贯穿全剧,这就是作者自己对人间丑态的嘲笑,在对丑的嘲笑,揭露和批判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理想和美好心灵。

3、生活丑进入艺术成为否定性艺术形象,对于拓展艺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有重大价值。生活丑进入艺术,艺术审美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人们对艺术本质和规律有更深的了解,导致艺术生产和艺术审美理想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否定性艺术性乡只有具备社会认识价值、伦理教育价值和情感愉悦价值的高度完美统一,才能激发深刻美感、把审美对象转化为艺术美。

正艺术丑角是艺术家把生活丑角作为描写对象,抓住生活丑的本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创造出来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从反面肯定了美。同时,生活丑获取了和谐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构成了具体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成为反面艺术典型,从而又艺术地表现生活中的丑。象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阿Q这些典型的丑角艺术,就是巴尔扎克这些大师们“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为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

便化成美了。”(罗丹语)通过这个典型化,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这种反面形象,中学语文中是很多的。教师在讲授这些丑角形

下载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与累积的理论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与累积的理论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论文征稿启事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论文征稿启事知识力量学术版《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紧跟......

    谈音乐教育与音乐素养审美体验

    谈音乐教育与音乐素养审美体验 李易洋 【摘要】所谓音乐素质包括音乐知识、音乐心理、音乐能力和音乐文化素质,对中小学生开展音乐素质教育要从培养兴趣开始,专业与素养相结合......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

    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审美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中美育的教学要求。充分进行审美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思想意识。职业中学的语文作为一门......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原因探析1.知识体系构成呈现实用化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倾向性的选择实用化的专业,比如: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多数学生会选择计算机、......

    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

    论如何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兴宁市黄槐中学 曾新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了许多经典名篇,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一不是精辟......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