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我与父亲

时间:2019-05-15 11:5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散文:我与父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散文:我与父亲》。

第一篇:现代散文:我与父亲

我与父亲

父亲的两只眼睛都患上了白内障,这种听上去很可怕的疾病,因为新的医术,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把坏掉的晶体吸出来,换上一片比隐形眼镜还要薄很多的人工晶体。

做完手术的父亲,安静地躺着,我在病床边,无用地站着。父亲那双大学时拉过小提琴的手,静脉凸起,密布的老年斑盖住了皮肤的颜色。

如果这病早些年生,父亲可能就已经是一位盲人了。这个想法让我一下子不安起来。博尔赫斯也是一位盲人,但博尔赫斯不是我的父亲。

事实上,我对博尔赫斯的了解,远远超过对自己的父亲。人到中年,真相就像网站的弹窗一样,不管多么厌恶,它们总会一个接一个地跳出来。

父亲脾气温和,不怎么爱说话,在凌厉的母亲当家的那些年里,父亲就像一块软和的帘子,吸去了很多令我胆寒的来自母亲的噪声。但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家的编年史,节点都是父亲的病。

19XX年,他29岁,身高1.80米,体格强健。他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顺理成章地分配到大庆油田参加会战,对,就在“铁人”王进喜带领的那支队伍。他在那里和我妈——一个热爱文艺体育、积极要求进步的采油姑娘——结了婚。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高烧不退,他住进油田前线医院,他不知道,输进他身体的药液,早已过期变质。这瓶药水直接要了他临床的另一个小伙子的命,而他带着一颗被严重损坏的肝脏,侥幸活了下来。那一年,我也来到人世,差一点生下来就没了父亲。

这个热爱古典音乐、俄罗斯文学、喜欢帆船运动的年轻人,自此之后,只剩下了一个身份——病人。

成年之后,我经常想,如果那瓶药水没有变质,我们家,我,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的母亲,极度争强好胜,如果没有一个永远需要照顾的病人拖累她上进,她的粗粝和暴躁可能不会那么彻底地被激发出来。而我,另一个拖累,至今深藏的自卑和躲闪,可能根本不会生成。

无论多么完美的人生,总是有这种复盘的冲动。我在充分怜惜自己的时候,没有想过父亲,他早已像一堵沉默的背景墙,知道他还在那里似乎就够了。

现在,父亲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眼睛上蒙着纱布。他在想什么呢?他已经75岁了,他一定有非常多的可以想的东西,可是,我不知道。他如果不幸和博尔赫斯一样成为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也不会有一行诗句和他有关。

我不知道29岁后他的人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状态,这个问题我根本没有想过。我不知道他一个人间歇性地在医院里躺上三个月或半年的时间里,他的内心会穿梭过什么。我记得的只是,很多时候,下午一放学,我就要拿着母亲做好的饭菜给他送到病房去,等他吃完,再把饭盒带回来。我还记得,母亲为了给他补身体,从农村买了十几只甲鱼,最小的可能还没有半个巴掌大。母亲是北方人,不会弄这些生鲜,她用一根筷子逗甲鱼咬住,然后抡起菜刀把甲鱼的头斩下,当鲜血喷射出来的时候,她扔下菜刀,坐在厨房的地上,号哭不止……

父亲很久后才说,母亲炖的甲鱼汤,是他吃过的最难吃的东西,腥得他恶心极了。但是他都喝了,喝了整整两个星期。

在很小的时候,我已经学会用书把自己和不喜欢的世界隔开,无论是数学课,还是稍有不慎就会扑过来的母亲。母亲的焦躁和愤怒,我也是很多年之后通过书籍才推断出缘由,那是理性的计算和情感失联。

童年和少年,我沉溺于撒谎。那是一个孩子的权宜之计,一句谎言能够把惩罚从中饭推迟到晚饭就很好,也因此常常失去了晚饭。最长的一次拖延了三天,忘记了什么原因老师让请家长,家长不来不许上课。连着三个早上,我神色镇定地背着书包出门,在一个工地的一堵砖垛后面,拿出书,读到放学的时候,再神色镇定地回家。之后的那顿暴打,实现了我第一次离家出走。

是父亲找到了我,他去了火车站,去了我好几个同学的家,不知什么样的灵光,把他带到我藏身的砖垛。父亲说,母亲打你不对,但她是爱你的,你跑了以后她一直在哭。从家人口中头一回听到爱这个字,别扭到发抖。

高中三年级,我开始发疯一样地学习,背所有的课文,所有的习题,所有的答案,我想考上大学,我想逃离。可是文科生也要考数学,数学还是120分,没有这120分的后果吓死我了。父亲说,我帮你补习一下数学吧。那段日子,父亲神采飞扬,他又成为一个工科院校的高才生。

在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候,父亲被诊断为肺癌,还是晚期。

母亲带着父亲去北京做手术,为了不影响我高考,没有人告诉我父亲到底得了什么病。父亲生病还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吗?我甚至有点高兴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一天深夜,我还在复习,母亲自己回来了,她靠在我房间的门上,突然抽搐起来,她说,你爸爸这次可能真的会死,她说她实在撑不住了。

直到今天我还在想,如果那个时候,我从书桌前站起来,走到母亲身边,握住她的手,相拥而泣,会改变我和母亲的关系吗?十多年的陌生,像一块紧实的青铜,压住了我,我做不到。

OK绷

我一直没有发现,其实自己很爱您。

您和妈在我中学时离异,我跟弟弟后来选择跟妈妈住,因为我们不善于与您相处。

考高中的时候,您写了一封信要我去考您住的镇上的高中。可是我却没有回信,如今想来……

听妈身边的人说您尽做一些坏事,所以我几乎认定您是一个不够格的父亲。

6年间我们只见过两次面。有一次心里百般不愿意,但还是到您住的地方去了。您做菜给我吃,因为您被菜刀割到手,我拿了3片上面有卡通图案的“OK绷”给您用。不过这些回忆我早就忘了。

别人通知我说您死了,我赶到您家去。当我看到当年我拿“OK绷”给您用的照片挂在墙上,我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照片上已经黑掉的“OK绷”,看起来让人觉得很哀伤,让我感受到您爱我至深的心意。

虽然已经无法跟您表达什么,可是我真的很喜欢您。因为当人家问我理想的结婚对象是什么样子,我总是会第一个想到您。

没办法为您做一件女儿该做的事,真的很抱歉。

爸爸,其实,我很爱您。

第二篇:我的父亲现代经典散文

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2010年春节前夕,我带着女儿专程回了一趟甘肃老家,在父亲三周年忌日之时,在坟头点燃香烛来表达对老父的思念情怀,感叹老父的步履匆匆。

父亲生于清朝末年(农历1922年7月27日),卒于2007年正月初五,享年85岁。父亲除了盼望在外工作的儿子能回家团聚外,没有别的企求。就是这点愿望,我们都因为孩子要小学、工作忙等种种理由而忽略了父亲的心愿。现在想来,除油然而生的感叹之外,就是更多的后悔与遗憾。看着父亲坟头上的蒿草,不由得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生于斯卒于斯,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可他对大山的眷恋之情、对土地执著的爱,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与俱增,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从我记事起,父亲是一位爱地如命的人。记得还是农村人民公社的那会儿,地是由生产队统一组织耕种的。每到星期天,我就随父亲到地里去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也好为家挣点金贵的工分。在小队社员干活期间,父亲总是自觉地干着自己的本分,可最让别人看不惯,也让我想不通的是在别人休息期间,他不是去休息,而是抡起镢头挖杂草丛生的地埂。别人说他是在表现,我却怕父亲太劳累了身体而心疼。后来收工了问他缘由,他说地埂上的杂草最抢庄稼的水分和营养,挖一棵少一棵庄稼就多长一棵,对此我只能无言。

等土地承包到户后,父亲可以自己做主了,于是他与土地的感情就更深了。他一再告诉我们:“人骗地一天,地骗人一年。”要我们对土地就像对待自己的穿衣吃饭一样,不能马虎、不能糊弄。他每天天不亮就肩着镢头出门,中午是从不回家吃饭的;等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土地。他除忙完地里的收种之外,还把自家地埂上的杂草挖掉,平的地方种上菜,坡地栽上树;所以我家的菜总是一年四季不断茬。

有时实在没事干了,他就在河床上改造土地,别人都笑老汉真是有劲没处使了。他在天晴时先选一块有利的地形,把河床圈起来,等下雨天涨河水了,就把洪水引进去,一年二三次后,原先的沙石地就变成了良田。等别人反应过来后,他早把有利的地方都改造成了良田。为了这事,有人反映到村委会,村委会处理不了就上报到乡里,乡里派干部下来调查。问那块地是不是集体计划内的,村干部说不是。乡里的干部说:既然不是,就再别想瓜分老汉的土地了,国家政策有保护土地的,可没有说对保护好土地的人要处罚的。于是父亲在那河床上开出的几亩地,当时着实让本村的人红了一阵子眼,可最终还是由父亲经营。

父亲虽是个地道的农民,自己从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谁要是向父亲挑战,父亲是绝对不会容忍的。这可能是人们常说的庄稼汉的倔脾气,我倒觉得是父亲有一种硬朗朗的骨气了。有一次,我家的地邻种完地时,把地界向我家地中移了20公分,父亲知道后,也没找村干部,就自作主张把地界向对方移了1米,于是人家就找上门来论理。我们都以为父亲这下可闯大祸了,谁知父亲一点也不慌张,他让对方找村干部一同解决。等双方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地里评理时,父亲却在距地1米开外的地段上找出了一个地界石,让村干部当场进行丈量,说错了他情愿把自己的地让出1米给对方。等丈量完后,双方的地界正好在那石头时,父亲就按原先的地界找回自己的土地。此时,村干部一肚子的火气,对方像霜打的茄子,可父亲却昂首挺胸地回家,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从此别人再也不在地界上找麻烦了。

父亲一生最上心的有两件事,一件是用心经营土地,一件是用爱培养儿子。

自我记事起,父亲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晚上从田间回到家,不管多累,他总是边吃晚饭边听我们温习功课;特别是当他看到我们拿回100分的考试卷子时,总会乐呵呵地从木箱的底层翻出一个蓝布包来,奖励1毛钱(当时1毛钱可买10支铅笔或20个水果糖);但谁要是考试分数过不了60分,父亲总会一遍又一遍地讲他这辈子没有文化的难处和错过进步机会遗憾,讲只有学好文化才可吃上公家饭,不再像他那样种一辈子地的道理。

记得有次随父亲去赶集,父亲从卖粮食的4元钱中,拿出2毛钱买了碗汤面,然后分成两份,把面多的一份让我吃,汤多的一份留给自己。当时还说自己渴,就想喝口汤,这是多么无私的爱呀。父亲虽然疼爱子女,但从不娇惯。每天放学后,他都要求母亲督促我们到田地里拔猪草,一天也不能错过。每到周日或放暑假,他都要带我们到地里或除草或松土,好让我们从小就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养成珍爱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父亲一生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没有文化。因为小时候家境贫穷,自己没有条件上学,所以在土改期间,他失去了好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是能让自己的子女都学习文化,将来有个好的前程。在我们兄弟中,除二哥不喜欢读书只上了小学外,别的都念完了高中。记得那年我参加高考落榜后,正在我最苦闷的时候,父亲来到我身边问我的打算。对于农村孩子,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自己想改变“面对黄土背朝天”命运的梦想终结,我只好说,那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吧。谁知父亲提出了一个我想都没有想的主意:当兵——考军校。

第二年春天,我在父亲力排众议的坚强支持下顺利地当了兵,于是我人生的道路就像父亲设计好的一样,实现了考军校转干的质的跨越。现在想来,是父亲的一句话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也更加敬佩父亲的深思熟虑了。在他的教育下,四个儿子中三个读完了高中,一个学得一门养家的手艺,人人都过上了他所期望的日子。

儿子们工作后,相继离开了家。父亲除盼望儿子们能回家团聚外,没有别的企求。可就连这点愿望,我们都因为孩子小、工作忙等种种理由而冷却了父亲的心愿。

2007年正月初五,三哥打电话来,说父亲已于当日离开了人世,我这才如梦惊醒:这回真的再无法与父亲团聚了。

……

站在父亲的坟前,想着父亲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两行热泪悄悄地爬上了眼角。一阵春风吹来,像是父亲的亲吻,更像是父亲手指的抚摸,让我感动更让我精神振奋。跪在父亲的坟上,烧几张纸钱、敬上一壶热茶,献上一杯白酒,再向父亲的坟头磕三个响头,心中竟然有了一种誓愿:这辈子,要像父亲一样,做个硬朗的人,去做实在的事,永远不能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告别父亲,抬起头,山坡上正在泛着淡淡的绿色,脚下松软的土地上小小的嫩芽也探出了头,深深地呼吸一口故乡清新的空气,真切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

第三篇:车与站台,我与父亲散文

早八点,许多人还未从节假日的松散中缓过神来,似乎人人都未起床,街道一片寂静,连卖猪肉的都没好意思呦喝。

“突突突”,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响起,在这寂静的时刻,显得格外潦亮刺耳。

“东西带齐了吗?”“齐了”“嗯,上车吧。”

和父亲的简单对话后我便坐上了摩托车,眼睛扫了一下,街道上的人并不多。

父亲戴着头盔,肩膀宽阔,很高大,我多久没这样近距离的看他呢?似乎很久了,平时父亲都是很寡言,也就没什么机会接近他。

摩托车启动了,父亲很像正在奔赴战场的士兵,胯下的摩托车则像是一道子弹,快速的穿过一条条大街,街边的房屋、树齐唰唰的掠过。

我低着头,脑子里翻江倒海的想着。会不会被认识的人看到啊,看到我坐摩托车,身后是被五花大绑的行李箱和背包,一想到这,我的头更“努力”的低着,一是维持并不存在的发型,二是自己心里莫须有的虚荣感,我像极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小偷。

到站下车后,腿很麻,父亲解下我的行李和背包,带我进站,我们在候车厅外边等车。

不料保安大声催促“去哪里的?进去等,不要站在这里。”父亲试图辩解却一时语塞,只得送我进去,我坐在候车厅的椅子上,父亲则出去在外边和司机谈话。

在候车厅坐着发呆,想东想西,家里为什么没有小汽车呢,这样送我上学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也不用到车站被保安凶,一想到这种种窘态,心里隐隐对父亲感到不满。

不一会父亲便进来叫我出去上车,保安先是一愣,而后走过来,他似乎有点恼了,气汹汹的说,“车来了我会通知,回来候车厅等着!”父亲与他争辩“我问了司机,他说马上就开车了。”

争执持续了一段时间,司机才过来,保安见状再次将军“司机现在才来,你刚才在那里吵吵啥?”父亲启了启嘴唇,却无话可说。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猛然一紧,保安的强势与父亲的解释,竟显得父亲有些渺小……

车开动前,父亲一个劲的跟车里的收银员说明“你好,我儿子要去xx,哪里下车离xx比较近,麻烦你到时候叫他一下好吗,他学生哥来的,不太懂。”

收银员摆摆手,低头看手机,“嗯嗯,行我知道了。”

此刻我的心再次缩一下,对父亲产生了怜悯,好像内心不想看到父亲低三下气般求人的样子,“爸,回去吧。”父亲四处张望一圈又看着我,“嗯,你自己要看着点啊。”

车子开动时,父亲站在站台抽着烟,目光看着车子缓缓驶出,我忽然想到龙应台的《目送》,那段刺激万千浪子及父母泪点的文字,此次一别,又得一年才能回家了啊…

坐在车上,我听着收银员和司机在嘻嘻哈哈的聊天,后座一个女孩和外婆在聊家常,窗外小贩吆喝,车辆鸣笛,行人交谈,一幕幕随着车子的行驶而闪过。

我看着,但脑海中却有一个高大的影子在占据着,他双指夹烟,抬手吸一口吐出,烟雾缭绕中,仿佛有旁人在指指点点,忽然间,心中的影子在嘈杂的声音中缩小,就好如一个侏儒站在巨人族之间,眼泪瞬间在眼眶打转。

我要去上学了,父亲会在车站待多久呢?他在烟雾里想什么呢?待会回去的路上会不会下雨呢?会不会被淋到呢?总是很多问题在耳边叽叽喳喳,脑子里一副副画面闪过。

哦,原来,我的父亲,他也很脆弱,他也会受伤,原来我的父亲,他也很笨拙,他与别人辩解时愈发的小声,只能以开玩笑的方式来试图逗乐别人,原来我眼中的巨人,他抗起的只是家庭的一片天,在万千旁人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原来他也曾经是小男孩,他也曾经有那么一片天,抬头就能看到的一片天。

而如今,父亲为人父,手撑天,脚踏地,背有老,手有小,肩抗家庭,身心俱疲。

但好在父亲没有倒下,他身后有他的孩子。只是,我不敢想象,有那么一天,我会是何种心情。

我不敢往下想,而是继续望着窗外,看那车流不息,在这并不发达的小城市,街道随处可见摩托车,车手也清一色是男的。

路过红绿灯时,车子停了下来,旁边一辆摩托车穿插过来,停在我视线下,车手是个爸爸,他载着一个不大的小男孩。

“爸爸,你看,这些车子好大”男人尬笑,“爸爸,我以后也要买个大车”……

我不禁闭上了眼,眼泪再次不争气的在眼眶打转,吸了吸鼻子,暗自给自己打气,是啊,以后我也要买个大车子,小汽车,给父亲。

我的父亲,沉默寡言,身为人父后,却练就了一颗倔强的灵魂。

或许,在深夜里,在烟雾中,他也想过,要给孩子买辆汽车,要给孩子更好的。

我叹了口气,恍惚间看到父亲的身影,他一贯的双指夹烟,看着我说

“自己在外面要看着点啊。”

第四篇:散文-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彭 明

写记念母亲文章的人多,写父亲的人少。近代著名的有朱自清的“背影”,但我的念想却是父亲的正面。也许母亲常常展示慈爱的面容,而父亲却扮演严谨的面相,严父慈母是中国家庭古今永恒的角色分工。所以儿童长大后即便成了伟人也是忆母爱的多,对父亲的回忆依然是令人生畏的严峻。

儿时我也很怕父亲,感觉父亲严峻的脸上几乎没有过笑容。但父亲在单位上和邻里间人缘都挺好,是公认的正直厚道人。我最爱看的是60年前(1953年)以“抗美援朝”标语为背景的全家福黑白照片:父亲站在祖母旁边,腰板直、国字脸、鼻梁挺、眼睛亮,肤色白净,特精神!在父亲的严格管理下,我们兄弟姐妹人多,但很少吵口打架,也不与街巷邻里小孩打闹。记忆中父亲少有言传,但身教却是历历在目:那时粮食定量供应,我们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又要砍柴开荒种菜,但每人每天定量不到7两米,远不够吃。所以将定量米与蔬菜一起煮,多加水,每餐每人分一碗。虽然饥肠辘辘,但大家从不争抢,因为父亲自己每餐在单位食堂发到的一个钵子饭都带回来倒入大锅内一起煮。每逢我们去远郊砍柴,父亲下班后便立即赶来接我们的柴担,挑回家,匆匆吃完饭,又赶去值晚班。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因太操劳突发急性阑尾炎,做阑尾切除手术时还是实习生操刀。没有休息几天,父亲又照常上班。

父亲在单位每年都评为先进工作者。回到家也片刻不闲,挑水的木桶坏了,父亲都是自己修理。虽然没有学过木工,但父亲动脑又动手无师自通,换桶底、修壁板、箍外圈,干得满头大汗,有时划破手指也不吭声,抓把锯末按住伤口,继续把桶修好。

家中小孩多,置了被子,便没有布票买布做衣服。父亲买来每斤只需一元钱的包皮布(商店作废品处理的棉包装布),星期天在地上支好铁锅,放入廉价的各色染料,将洗净后的包皮布放入滚烫的锅内,用竹片不停地翻动。白净的脸被烟火熏得黑糊糊的,难闻的硫化味刺激眼泪鼻水混流到嘴角,双手燎起大大小小的水泡,父亲辛劳的努力保证了每人过年都有新衣穿。我最喜欢染成草绿色包皮布做的衣裤,洗过几发水后就象洗得发白的军服,可让小伙伴们羡慕。

1969年父亲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年近六旬的父亲每天凌晨3点钟起来磨米浆加工粉干。沉重的大石磨,父亲和另一位下放干部轮流推磨、添料,干到天亮。吃过稀饭,又要上山砍柴,保证供应干校食堂和养猪场的柴火。下午还要去猪场担粪到菜地施肥浇水。无论是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还是每晚的学习,父亲都是认认真真地做好,在干校还评为“五好战士”(干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简称“五.七大军”)。由于过于繁忙繁重的劳动,父亲得了急性肠黏连(当年阑尾切除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干校和公社领导打电话告诉我。看到父亲痛得发青的脸,我忍不住流泪,可是不论在公社卫生院、转院途中、城里医院住院,父亲都没有流泪。我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我问父亲,父亲也没有一句怨言。具体情况还是干校的同事告诉我的。在我一生当中,没有看过父亲流泪,也少有抱怨。在任何艰难环境下,父亲都能达观地坦然面对,但也难得一笑。

在孙子孙女辈降生后,不知不觉父亲严峻的脸渐渐变了,眉眼嘴角常常溢出和蔼慈祥的笑容。我们兄弟忙于上班,小孩大多放在父母家,6、7个年龄不等的小孩聚在一处,烦闹可想而知。父亲变得出奇地耐心,晚上睡觉挤在一起,天热替他们搧蚊虫,天冷捂暖他们的小脚丫,清晨带他们去晨练。父亲虽然不是书法家,但每年家中(包括我们兄弟家)的春联都是父亲书写。小年前父亲买来红 1

纸裁好,紧握毛笔,非常工整地书写好每一副对联。父亲没有学过什么体,写的字也显得有些硬拙,但从头至尾很规正,确如他一贯为人处事的厚道本分,耐看。父亲写好春联,熬好浆糊,从长至幼到每家贴春联、贴福字,孙辈们帮着提春联、扶凳子„„父亲这时显得最高兴最有成就感。春去秋来,随着年岁增高,父亲写春联,儿孙贴春联。再后来,父亲买好春联,送到每家,看晚辈贴好春联。我很喜欢看父亲祥和的笑脸,看着这笑容,工作上或家庭中有任何烦心事都能化解。我觉得这不仅是人的貌相之美,也是人生之美,人生观之美。我想起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中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达观的人。

近日在米汁巷,偶遇一位年迈的老干部,他从脸相认知,欣喜地握住我的手动情地说“„„你爸爸是城里城外大家公认的厚道人、好人!”良久,他还在回忆与我父亲相识共事的难忘岁月。这对我触动颇深: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一生以惯之,也难能可贵!正如老子在《道德经》所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五篇:今年八十八的父亲现代散文

我的父亲今年八十八岁高寿,身体硬朗,无甚病疾,要不是我们阻挡,他仍然可以骑上他那辆破旧的双撑老式加重自行车。

听父亲说,和他一块儿参加工作的人,健在的只有几个了,而且都是诚实的,品德高的人。而所谓的能人,本事人,欺上瞒下的人,做恶多端的,不是自已短命妻亡,儿女不成器,就是与病疾为伍,受尽煎熬。

父亲说,干革命工作就是大浪淘沙,有不少有文化,脑子灵,工作能力强的人就是由于主观的原因,被贪字打倒。经济问题和个人生活的一些问题,使不少人成为阶下囚,被开除公职,成为被组织和群众唾弃之人。父亲五三年在哑柏国药店工作,腊月三十,他们用背篓把钱往公社的院子里转,途中街道人山人海,没有公安护送,但无人拿一分,藏一毛。

父亲识的字不多,用不了标点,但他一直有看报和听收音机的习惯,这样,他能了解上级的指示和精祌。

父亲很直,不会说空话和假话,有时不看领导的意图,讲的老实话把领导能气死。所以,好多领导见不得他,不喜欢他,以至于他直到退休也没当上什么官。还好,父亲干工作很勤快,完成任务较好,功过相冲,大家就过去了。

父亲的勤是出了名的,在文革中,终南公社的两派,相互争斗,昏天黑地,而父亲决不参与,但他认为,做农村工作,搞农业生产重要。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到双明大队去,领导生产,同时,又动员大家在河边,宅基地旁的空地上栽树。他竟然在终南公社的大门外栽了八棵杨树,一边四棵,对称一律,并经常浇水。三年后,杨树长到胳膊粗,一次,县委王书记来,竞问是何人所为,表扬有加,两边武斗派都说出了父亲的名字,从此,人们才关注他。一直到八0年父亲退休时,那八棵树还在,已经长得一人都抱不住了。而双明大队的那些树在村民们建房时派上大用场。

正因为父亲爱办实事,不空套,农民们都很喜欢他,当时,住村干部吃派饭,几乎每顿在村民家吃饭时,老乡都做最好的饭菜给父亲,不像有些住队干部,不干好事正事,当然,村民是不会给他好的吃。

父亲因为没办法安置我而退休让我顶替的。八0年,当父亲领着我报道时,他反复叮嘱我,千万要好好工作,绝对不能拿厂里的东西,要老老实实做人。

在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我们姊妹多,吃饭成了难题。双明的大队书记曾给父亲说,让大队派人把粮在晚上送到我家,可父亲没那样做。我的二哥二姐三姐都乞讨过饭,母亲抱着半岁的我在豆村乞讨,通过母亲的乳汁我尝过了百家的饭食。一个无孩子的妇人想收养我,把母亲跟了几天,可母亲始终没有答应,而是把我抱得更紧。

父亲是善良的,他同情弱者,帮助难者。一九七一年冬天一个夜晚,西北风扯着嗓子吼,滴无成冰。此时,造反派们在终南粮站一个废弃的仓库正在烤问一个男人,父亲偶然碰到时,他发现被审的人成了呆子,单裤里已经渗出了屎尿的恶臭。父亲惊呆了,他给其中一个他认识的人说,不敢再那样了,要出人命,他立刻跑到公社,在他的房子找了一条裤子给那个人换上,并把那条脏裤子给洗净。据父亲讲,那个挨整的人还活着,而整人的五个人八几年都不在了。所以,父亲说,不敢做坏事,老天爷在房檐下瞅着呢!

父亲在七三年冬天曾在尚村公社的渭河滩领人修几百亩大的鱼池,当时公社无人去,怕受冻遭罪,但他确自告奋勇去了,昏天黑地,在河滩干了近四个月,从此,落下了风湿,退休后睡热炕才好了。这就是我的父亲,到今天为止,他连尚村渔场的一条鱼面都未见,他有时提到此事都落泪。

父亲从八0年元月退休,直到二00五年,一直给老家三湾村义务修路,有的人讥他笑他甚至背后骂他,他全然不顾,老是自行车后边邦个铁锨,这里填填,那里补补,每当看到路修平整后,他特别高兴。他说,他有公家的工资,为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这就是一个老党员的朴素心态,天下正因为有了众多的好百姓做根基,才使我们的社会发展稳定富足。

由于父亲和母亲的品德感染了我们,我们六个兄弟姐妹都如父母一样为人正直,品行端正,我们里里外外的孙辈计十五人,除了我的小女上小学,其它人都进了大学门,两个上了研究生,他们都在西安,咸阳,郑州,杭州等地成家立业,成为单位的骨干,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天下有不少像我父亲那样的平民百姓,他们像一块块的基石支撑着我们的国家,祝父亲长寿,祝天下像我父亲一样的老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下载现代散文:我与父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散文:我与父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父亲谈心散文

    我以为,我将你遗忘。一个人在世间行走太久,感觉很累,我想找一个人倾诉:我想到你——我的父亲。也只有你才是我的忠实听众,也只有你,才能用心聆听我行走在世间所有经历过的幸福与忧......

    【散文】思念我的父亲

    【散文】思念我的父亲 夜,静悄悄,这几天的夏夜格外的凉。今天的我,静静地,独立在月台上伤感和思念„„ 思绪象画面不停的翻卷,父亲的面庞就在就在眼前转。 心,悄悄地在碎,在痛。在......

    我的父亲的情感散文

    父亲,浓眉大眼。个子不高,长得很精神。小时候,总是很怕父亲,他总是在外打工。长年累月,偶尔回家,碰到调皮捣蛋的女儿总是一瞪眼足已。长大了,父亲总是沉默的时候多。因为家境贫寒,父......

    我与父亲

    我与父亲 一 我没有打电话回家的习惯,即使联系都是父母主动。进入大学,原本不应该再让父母担心,可是我总让他们担心透了,由于生活上的不节制,总让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里与我通话......

    现代散文: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5篇

    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启明星还高高的悬挂在天空,莽莽大山还在酣睡之中。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挥之不去,挡住了出行者的路线。山披着雾,雾笼着山,在崎岖的山路上,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弱小......

    我的父亲的亲情散文[5篇]

    家乡的小路,我爱你,从出生的那天起我的小脚丫就被深深地印记在你的泥土里。没有谁知道,小路你曾经给我快乐的童年,在那里我和伙伴们快乐的奔跑着,玩耍着成长着,学习着。如今的我已......

    我的父亲母亲的情感散文

    那天和母亲坐在凉亭上,缓缓地聊着,无意间就说到了父亲,母亲的声音忽然变得温柔起来,似乎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中。我看着沉浸在回忆中的母亲,不禁想起了父亲和母亲的件件往事……在那......

    现代散文

    (一)文道统一,以情育人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形式,“道”除了思想内容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语言,而是以学校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祖国语言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