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障碍与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论文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现实障碍
我国的就业体制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历程,初步形成了就业市场化,但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影响着劳动力自由流动、平等竞争,阻碍了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一)市场管理障碍。目前我国遍存在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公平、价格信号有偏差问题,已经对员工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企业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构成障碍。农村劳动力存在自由流动、公平就业的障碍。由于农民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低,所以相对于城镇劳动者,雇佣农民工所需的人工成本低,城镇劳动者由于享受着较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其人工成本远远高于农民工。由于人工成本上存在差距,在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来自非国有企业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会将就业岗位提供给农民工,这是市场价格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体现。但许多城市迫于目前城市新增人口与下岗员工增多带来的就业压力,不是积极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而是设置许多“关卡”阻碍农民工的流动与公平就业。如采取清退农民工、规定不准进的行业和岗位,企图将城市的就业岗位分配给城镇劳动力特别是下岗职工;或者是城市政府大大提高对农民工及使用农民工企业的收费标准,增加就业手续,企图通过提高使用农民工用工成本与管理复杂度等办法来迫使非国有企业雇佣下岗职工和城市失业人员,阻碍农民工的流动。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发育成熟。与此同时,还会造成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许多农村劳动力由于流动成本高、就业不公平,放弃了进人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努力,转而选择在技能要求较低同时工资水平也较低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低工资水平,低的就业预期会带来低的人力资本投资,低的人力资本投资带来低的就业可能性与低工资,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农民工就业市场化的进程。除了农民工自由流动与公平就业存在障碍外,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劳动力流动也存在障碍。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行保护政策,对劳动力的流动征收多种费用,并设置“证卡”障碍,由此提高了劳动力的流动成本,阻碍了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致使地区和产业间的就业结构不能得到灵活统一。
(二)劳动力价格调节的障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非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总是以市场工资水平为转移,并随着市场工资水平变化而调整工资。在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非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基本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而在国有企业,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不彻底,企业不能自主选择使用和辞退劳动力,还不能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再加上限制农民工的进人和竞争,长期以来员工之间较小的工资差距,导致在工资水平上出现“一高一低”现象,即“一低”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大大低于市场工资水平。“一高”是指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大大高于市场工资水平,这种情况促使非技能型城镇劳动力对国有企业和政府的依赖感加强,加剧了国有企业“想要的人进不来、留不住,不想要的人出不去”的局面,使国有企业中的低素质劳动力失去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形成“等靠要”的就业观念,从而增加了这批员工就业市场化的困难。
(三)市场支持的障碍。员工市场化就业,改变以前固定工身份,他们会考虑到离开国有企业会对诸如养老、医疗、失业、户口、档案、住房等问题有什么影响或变动,所以就业市场化不仅仅是就业本身的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企业人事制度、户籍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住房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目前这些制度改革的进程还不足以使员工放心地流动,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职业流动构成一种障碍。
二、发展教育事业与促进就业的关系
(一)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的就业状况有一个明显特征,这就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低而总人口的就业率高。这“一高一低”不仅加大了我国就业压力,而且制约着经济增长的提高。2001年,城乡劳动者中,文盲半文盲占9%,文化程度:小学35%,初中38%,高中12%,大专以上占6%a。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接受过培训。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的比重,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4%。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及职业技能水平低,并且智能型在劳动者中的比重过小。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其不适应。我国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由于教育落后使得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偏低,阻碍我国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因此,若不提高劳动力素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后就是有了就业岗位,我国的部分劳动力也只能望洋兴叹!另外,大力发展教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发展教育产业,可以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可延缓就业。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总人口的就业率从建国初期的36.1%,一直增加到1998年的46.8%。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我国近几年总人口的就业率属最高之列,不仅比发展
中国家高,印度为43,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美国1990年为40.2%。我国就业率偏高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和妇女的劳动力参与率过高。1995年,初中毕业后(16岁)就参加劳动的占同龄人口的42%,不在校也未就业的占同龄人口的巧%,在校学习的占42.4%;高中毕业(19岁)即参加劳动的占同龄人口的77.65%,不在校也未就业的占8.5%,在校学习的仅占13.77%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降低劳动力参与率,进一步延缓就业,而且还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调整教育视角,可指导就业市场二目前,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浪潮尚未平息,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高峰又起与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大部分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一大批骨干示范技校达到100%,不少地方的技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不仅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甚至连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早已被用人单位下了订单。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规律和深层次原因。其一,社会上的大量需求是主要原因有关专家指出,尽管中国制造业在世界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还有不少“瓶颈”要突破,其中之一就是技工和高级技工紧缺其二,由于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所致从人力资源需求看,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主体,对人力资源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成“金字塔”型,大量需要的是生产一线动手技能较强的技术工人二从人力资源供给来看,前些年普通高校招生火爆,而技校生生源不足,培养的学生数量较少人力资源的这种状况通过市场配置时,出现了理论知识丰富而动手能力差的大学生供过于求;而有一定技术基础知识、动手技能较强、愿在企业一线操作岗位作业的技校毕业生则供不应求的情况。综上所述,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关于社会需求的指导体系,利用政府的信息优势,及时向社会发布,以指导公众据市场选择教育。
三、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一)教育结构体系对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缺失适应性
目前我国在处理两者关系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间题,需要随着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①经济部门的产业结构排列顺序与教育系统的专业结构排列顺序有矛盾。经济部门产业结构是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以及其他各业为序排列组合,而教育系统却按理科、农科、工科、林科、医药、师范、财经、体育、艺术等类别和专业为序排列组合。这样不仅不能做到相互适应、而且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类别和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②教育系统内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比例失调,严重影响着对外部产业结构的适应能力。这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理工科与文科比例失调、理工科盲目发展,畸形发展,比例过大,而且理工科中又特别重视重工业专业设置,轻视轻纺工业专业设置。第二、农、林、政法、商业、金融、管理等专业和类别比例过小,不仅学校网点少,而且专业网点也少。据统计,1990年中等专业学校系科专业设置结构为:工科占25.17%,农科占6.0%,林科占1.2%,医药占13.65%,师范占30.17%,财经占16.83%、政法占1.95%,体育占1.52%,艺术占1.65%,其他占1.86%。
(二)调整、改革教育结构体系
首先,要使教育结构,特别是级别结构和程度结构适应劳动技术装备结构的需求,并不断推动劳动技术装备发展,必须抓好全体人民的普及初等教育,下决心尽快尽早扫除文盲、半文盲,应尽全力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半文盲的目标,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现代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中等教育。要使教育结构,特别是级别结构和教育程度结构适应劳动技术结构的要求,克服教育级别和程度结构的比例失调、结构严重不合理状况:其次,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发育,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需要逐步提高,使之与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形成合理的规格和结构。教育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整现有教育结构,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来看,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大量是培养第二产业人才,对第三产业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二从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供需情况看,最紧缺的专业多数仍与第二产业有关,如营销、金融、计算机、外语等,缺额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学校结构和专业结构作适当调整,减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数,扩大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数,为解决劳动力就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发展力度提供条件。
2、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与第三产业有关的新专业发展第三产业的真正含义是如何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在我国,长期以来,一提到“服务”,往往联系到商业、饮食服务等,事实上是一知半妥。以“服务”为基本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内涵是十分广泛的教育。尤其是各类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上述四方面内容,从各地区、各部门实际需要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开设第三产业的专业,培养第三产业所需的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需要,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前提,组织好力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包括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后勤力量,开发商业、饮食服务等。只要是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又为学校力所能及,学校都可以办第三产业这样做、一方面为实现加快第三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教育结构的调整、为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此外,在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的过程中,还可以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篇:构建合理人力资源体系
构建合理人力资源体系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桂阳县委政策研究室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键性问题,人才工作是战略性工作。当前,桂阳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能不能实现我县经济发展方式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依靠资源能源消耗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循环推进方式转变,是事关今后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着力做好四个关键环节的工作,进一步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
一要坚持三个并重,抓好引才环节。当前,我县正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越来越需要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专长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引进人才是开掘人才资源的必要举措,也是弥补本地人才不足的一条重要捷径。我们要着眼于建设一支有利于当前桂阳经济社会展形势的人才队伍,把好人才引进这一道关口,切实为桂阳转型跨越发展选准才、选优才。要坚持就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并重,打造人才集聚洼地。切实树立并坚决贯彻“经济发展,人才先行”的思想理念,充分重视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增长后劲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全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的用人环境;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广开“绿色通道”,提供无障碍、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服务,为各类优秀人才来桂阳施展才华和抱负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同时,要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以我县“一园六区”产业项目建设为依托,把园区作为人才就业创业的载体,形成依托园区引项目,通 1
过项目引人才,借助人才兴产业、做大产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坚持专业人才和特色人才并重,树立科学人才观。我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县份,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的诸多挑战,加快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步伐,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我县生猪、油茶、烤烟等特色农业产业对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型、特色型人才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在人才引进的时候既要重视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也要重视符合桂阳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实用型乡土特色人才。真正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桂阳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根据桂阳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桂阳发展来检验,一切唯发展是举,一切唯发展是图,着力构建符合桂阳本土实际、体现桂阳发展特色的人力资源体系。要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人才就是资源,资源就是项目,项目就是资金,资金就是发展。我们在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招才引智,坚持“两条腿走路”。在招商和引才工作中,要深刻认识二者的重大意义,讲求科学的招商引才办法,牢固树立埋头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项目是否真正落地作为检验招商的成败标准,以人才能否发挥实效做为衡量引才的优劣准则。要积极探索,创新方式,坚持以项目为依托,把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项目投入与人才引进齐头并进,形成依托项目吸纳人才,通过人才做大项目的良好局面,取得引资和引才“双赢”。
二要做好三个施教,抓好育才环节。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思想观念,深入实施人才资源开发优先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
力度,切实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组织领导,积极利用各类资源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断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手段,探索各类人才人培养模式,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好三个“施教”。一是因需施教,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充分了解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各类人才的培训需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研究制定科学的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手段,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发放需求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重点对象访谈等各种方式,调查了解我县人才构成的能力素质现状,分析掌握推动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人才薄弱环节,尽快把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最需要提高的技能转化为相关培训课程,改变“教什么学什么”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做到转型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人才成长缺乏什么就补充什么。二是因岗施教,突出人才培养重点。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重点。针对非公有制企业领导人才,要围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宏观决策、综合协调能力,开设一些专题班次。针对专业技术型人才,要依托重大项目建设,注重引导他们在我县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做好一批科技攻关课题,提升我县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县充裕的劳动力市场,有关职能部门要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全力构建新型劳动力培养基地,真正实现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的重大转变。三是因势施教,突出人才培养导向。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奋斗目标和“二四三”发展战略,结合当前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提升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综合能力上,做到有的放矢。要结合当前各项工作重点,用加快桂阳转型
跨越发展的主题统一各级各类人才的思想和行动,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拔尖,大局意识浓厚的人才队伍。
三要做到三个结合,抓好用才环节。“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做好人才的任用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创建“创业型城市”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用好现有人才。一是主导与主体结合,增强人才智力支撑。把以政府为主导和以企业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的经济与发展计划,真正做到谋划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研究政策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人才措施。要把企业作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人才干事创业的主要平台。坚持任人唯贤,不论资排辈,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以水平、能力、实绩大胆选用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智力发挥撑起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助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二是开发与利用结合,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人才开发战略,鼓励支持企业设立人才研究开发机构,壮大高新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力求达到用好一个人才,发展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批百姓的目标。把重视合理利用现有人才,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要注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在健全人才开发体系,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尊重人才社会氛围等方面不断有所作为,为优秀人才的大量涌现并切实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形成鼓励人才敢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良好局面。三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畅通人才流通渠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发挥有形人才市场要素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推进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两个市场
主体有效对接,形成人才就业找市场,单位用人找市场的人才配置机制;搞好人才市场的网络化建设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继续完善无形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有序、开放竞争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的地区、单位和所有制壁垒,融入更加广阔的人才市场体系。
四要围绕三个心,抓好留才环节。人才是流动的,要引得进、用得好,更要稳得到、留得住。当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加快追赶领跑、转型跨越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能否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是县域经济和社会繁荣安定、和谐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做到从心入手,留住人才。一是要解除担心,坚持用待遇留才。良好的政治、生活待遇是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是留住人才的主要因素和有效措施。对各类优秀人才,在社会上要给“荣誉”,在工作单位要给“地位”。要根据各类人才工作业绩大小、贡献多少,在入党、评先、奖金福利、纳入正规编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解决好人才的养老、住房、儿女就学、家属安置等一系列后顾之忧,使优秀人才能够心无旁骛、满心热忱、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二是凝聚人心,坚持用感情留才。要把人才视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人才,感情上贴近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事业上鼓励人才。要建立县主要领导联系优秀技术人才制度和单位领导联系技术骨干制度,对人才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要主动了解,对人才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情况,要主动过问;对人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帮助解决。要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兼容并包、凝聚人心。要做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特别是在人才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三是调动信心,坚持用事业留才。栓心留人,最根本的是要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去团结人、凝聚人。对各类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施展才能、实现抱负提供舞台。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工作条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起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鼓励开拓、支持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充分激发出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强大信心和动力;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学习提高、更新知识的需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各类人才切实感到,在我县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第三篇:试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之构建论文
论文摘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是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观念,厘清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确保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突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高校、家长和学生都在为解决就业问题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政府的政策引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家长的积极斡旋及学生不厌其烦的应聘,都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做的积极应对。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被正视,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素质问题。事实上,真正就业难的是那些就业素质达不到社会要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大学生。因此,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着手。为此,笔者拟在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设想,旨在将就业素质教育全面融入大学生培养过程。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就业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即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旨在提高个人就业素质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教育的总和,是大学生就业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并符合个人实际的就业理想、传授必备的专业技能及加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等。从教育服务社会的观念来看,大学生必须接受相应的就业素质教育。
就业素质是人才培养实效的集中表现2006年,某名校学生卖糖葫芦的事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从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可以领会他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一方面,大学生理应是高素质人才,既有学识,又有水平,既有风度,又有能力,既会说,又会做,名校大学生更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应该从事体面的工作,应该当领导、当“白领”,收入高,工作环境好,发展前途光明,名校毕业生更要高人一筹。这些看法说明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与高校的教育休戚相关,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尽心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构建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是实现就业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标越来越明确:既注重文凭,更注重才能;既注重品行,也注重水平;既注重身体素质,也注重心理素质;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专,也注重基础知识的博;既注重知识,也注重技能;既注重现有水平,也注重开发潜能;既注重外在气质,也注重内部涵养;既注重个人能力,也注重团队意识。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该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笔者以为,高校应担负起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把握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中显露的问题,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整合资源,创新就业素质教育的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困境
就业素质教育的观念尚未形成高考恢复以来,高校对学生进行了各种能力和素质培养,但真正为促进学生就业而进行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始于1998年。由于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就业市场日趋饱和,用人单位不再把大学生当作“象牙塔”内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照顾,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性,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高校毕业生紧密结合,一视同仁。社会对人才选聘的高标准导致大量学生毕业后无法马上就业,刚毕业的学生还没找到工作,后一届学生又毕业了,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又供不应求。面对现实,学者们积极调研,主动筹划,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呈现的问题。据中国全文数据期刊库统计,1998年以来,学者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共计7792篇,这些学术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立足现实,使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需求接轨,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自己有何社会资源等,以此有效提高大学生求职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三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包括如何写简历、如何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单位选择适当的求职方式、如何注意面试时的礼仪、参加面试时如何着装、面试时应注意那些技巧等;四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了解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自己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能力准备。学者的努力在客观上对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这些工作都是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中提出的应对方案,而不是从发掘问题根源的角度产生的观念,是不成体系的思路。
就业素质的内涵尚未明确“就业素质”在国内相关学术论文中提及始于2005年,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欧美劳动力市场在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把“Employability”作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并围绕“Employability”的“概念(Concept)”、“构成要素(Essentials)”、“构成模型(model)”等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研究中,对于“Employability”的概念未达成共识: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Employability”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Harvey认为“Employability”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总和。从国外学者关于“Employability”的概念研究可以看出,“Employability”主要指“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因此,在“Employability”构成要素的研究上,侧重于将“Employability”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就业技能,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ASTD)将其分为6个类别、16项技能;Mcquaid等学者将其从另一个角度分为6个方面的内容。国外对于“Employability”的研究与中国开展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该研究的启示下,我国学者开始了就业素质研究。就业素质的内涵一定比“Employability”更加丰富,但就业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明确界定。
就业素质教育的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应该由三个体系组成:一是就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二是参与就业素质教育的人员体系,三是实施就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体系。由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内涵尚未明确界定,当前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只能局限在已经被认同的范围,还无法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应有相应的承担人员,人员之间既要合作,又要分工,既要充分发挥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尽力彰显参与人员的整体合作效能,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人员体系是该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但目前还无法着手;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很强的教育工程,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校接受就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时间,将就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机、合理地穿插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就业素质教育有条不紊地实现,目前还未发现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过程体系尚未形成。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但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探索体系化的解决途径,首先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强化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观念要实现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国家、高校、家庭和学生必须强化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观念,把握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尽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首先依靠自己,依靠高素质人才,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要学习别人,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否则,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就会走弯路,甚至碰得头破血流。其次,高校自身发展需要尽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桥梁,要搭好这座桥,高校必须在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方面狠下工夫,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这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同时,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今天,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高校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把优秀人才培养摆到第一重要的位置,加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多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提升自己的品牌,在面对竞争时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家庭也需要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问题。子女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子女优秀,全家无忧。最后,大学生自身要获得发展更需要解决就业素质教育问题,大学生只有明确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厘定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实施大学生培养与教育的总纲,如不能厘定清楚,就业素质教育便无法开展。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个人的职业目标、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三个方面。职业目标指在健康向上、符合个人实际的就业观念指导下,设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设定职业目标必须首先了解和理解职业的内涵,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尽管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之分,但职业目标必须是长期目标,只是在不同时期工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是大学生必须接受的就业素质教育。先设定目标,再选择与自身目标发展相关的专业,不能为拿文凭而上大学,要克服专业选择与学习目标的盲目性。专业素质教育指在职业目标选定后,为实现目标而接受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及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各专业、各行业对专业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但高校目前不可能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大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素质教育时,应根据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特殊要求,加强自主学习,在接受普遍教育的同时开展特色学习。综合素质包括个人的修养、各种必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微机水平、英语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这些都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要素,也是大学阶段必须接受的教育。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要完成如下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内容体系。通过厘定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已经明确,总体上分为职业目标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对具体内容进行调整和丰富。二是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人员体系。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是高校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职责,更是大学生自己的职责。如果将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任务按百分比划分的话,笔者认为,自我教育应占60%,高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5%,家庭教育占5%。其中高校教育是主导,自我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铺垫,家庭教育是辅助,因此,家庭、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己都是人员体系的构成部分,四个方面要密切配合,特别是大学生自己要整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内容,将所有教育融入自我教育过程。三是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过程体系,大学时光是短暂的,要完成就业素质教育任务,必须将就业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分解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有目的、有内容、有执行人、有执行时间的完整的就业素质教育体系。职业目标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完成;专业素质教育通过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综合素质教育则应通过大学生活动教育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笔者只是从体系构建的宏观思路上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大量具体的细节问题还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第四篇:应如何构建合理的内债结构
二、国债的内债风险防范对策
我国目前的国债风险主要表现为内债风险。因此,国债风险的防范应以内债风险的防范为主。
1.加快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进度,改善财政收入状况。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与我国财政分配体制不完善有关。一方面,税收结构不合理,征管漏洞多,税收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政府预算外资金的膨胀,严重侵蚀了正常的财政收入,肢解了财政职能。因此,防范内债风险的首要任务就是疏通财政收入渠道,规范财政分配秩序,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减少税收流失,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使05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从而降低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从制度上规避内债风险。
2.适时修改法律,允许地方发行公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分散中央政府的国债风险。按国际惯例,地方政府发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下,举债权是地方政府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是实行分税制的国家长期实践得21经济纵横 出的一条重要结论。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融资,中央政府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代行地方政府发债,以满足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结果,中央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国债风险,加剧了中央财政的脆弱性。而且,在中央政府作为发债主体的情况下,很难对地方政府形成强有力的还贷约束。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就可相应减少中央财政发行国债的数量,降低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减轻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的压力,或者说,在不减少中央政府发债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拓展发债空间。
3.建立新的国债规模管理机制,加强国债风险管理。一是要改年初确定国债计划发行额为控制年终的国债累积额。年初的发行计划使国债发行量变得僵硬,容易产生发行量的刚性,也容易造成国债规模的过度扩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控制年终累积的国债余额。这样,政府可相机抉择,决定发行的数量和时机,只要年终的国债余额不超过界限即可。二是建立健全国债规模管理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抑国债融资成本,控制国债规模。另外,还要加强对国债投向的管理,提高国债支出的使用效益。我国应按国际惯例处理,这样一方面可增加财政赤字的国际可比性;另一方面可更全面地反映我国财政赤字的真实状况,有助于各级政府及社会认识财政困难,提高控制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优化国债结构,减轻政府还债压力。从国债的使用结构看,为保证国债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应严格选择国债投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避免重复建设,达到资金使用的最优结构,形成“以债养债”的良性循环。从国债的期限结构看,短期国债不利于有效发挥国债资金支持经济建设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政府的筹资成本和借新债还旧债的压力。可考虑借鉴国外的做法和经验,适当增加长期国债的比重,以满足国家长期投资的需要,延缓政府财政的还债负担。从国债的品种结构看,应该多样化,当前应增加长期专项建设债券的比重。通过专项建设国债的方式,可为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相应从项目建成后的投资回报中解决或部分解决还本付息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也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经济核算,同时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还债压力。
5.注意配套的立法。国债立法的配套不仅是财政法与国债法的配套,还包括税法与其他相关的经济、社会立法的配套,特别是与相关财政立法的配套,推进相关体制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
第五篇: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随着公司人力资源项目的逐步推进,在公司确定完组织结构和各岗位工作职责后,公司于4月份开始了公司各岗位的岗位测评工作,公司成立了岗位测评小组对公司所有的147个标杆岗位进行了岗位测评,并顺利地完成了。岗位测评提供了相关的岗位评价依据,保证了公平性,为公司下一步的薪酬设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对于岗位测评与建立薪酬制度的关系可能公司有些员工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人力资源部将就公司如何通过岗位评价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岗位评价与薪酬公平性认知
如何让员工认同薪酬的公平性,从而产生对组织的满意感和信任度,是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挑战。岗位评价是建立薪酬公平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岗位评价的过程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岗位评价的作用,引导员工建立薪酬的公平性认知。
岗位评价(Job Evaluation)是企业内部建立薪酬公平机制的重要手段。它是以岗位为中心,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判断不同岗位对组织的价值大小并据此建立岗位价值序列的一项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它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不论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否相同,都可以通过对比岗位背后所隐含的付酬要素,确定它们的相对价值,并据此确定岗位薪酬。例如,尽管一个车间班组长和一个办公室秘书所从事的工作完全不同,但所需要的技能、努力、责任、教育训练水平、对组织的贡献和工作环境等是可以比较的,如果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判断线它们的付酬要素比较结果相同,这两个岗位就应当获得同样的岗位薪酬。岗位评价对于薪酬设计的意义是双重的: 第一,岗位评价在薪酬设计中引入了理性分析的方法,克服了不同岗位之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造成的价值对比障碍,使得岗位薪酬的制定可以处于同一标准之下,从而为增加岗位薪酬的合理性,克服其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奠定了基础。
第二,岗位评价的程序性特征为薪酬设计引入了程序公平,帮助组织建立员工对薪酬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认知。研究发现,员工能否建立薪酬公平性认知,并不仅仅取决于分配结果的合理与否,更重要的是对分配决策过程的参与和认同。这就要求岗位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立统一的薪酬衡量标准这个纯技术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过程控制实现程序公平,为组织的薪酬体系提供合法性解释。
二、通过对岗位评价的方法控制实现薪酬的公平性
选择适当的方法岗位评估技术自产生以来,已发展出多种方法,但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排序法,分类法,评分制和要素比较法。不同的方法可应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成本也有很大不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岗位数量少,管理者与员工以及员工相互之间对工作性质较为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对比问题容易解决,采用简单的排序法,根据管理者的经验判断往往就能够满足建立公平性认知的需要,所需的成本较小。大中型企业内一般存在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工作性质不同、工作要求不同、工作责任不同的岗位,因此要在大中型组织中建立普遍的薪酬公平性认知,一般需要选择评分制或要素比较法。这两种方法比较复杂,企业一般需要借助外部专家才能完成。
根据我们公司的规模和岗位人员情况,在顾问公司的指导下,我们公司采用的为综合各种方法的各种优点的“点因法”,针对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不同,公司将岗位测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管理(技术)岗位测评和操作岗位的测评,而管理(技术)岗位的测评引入了22个岗位因素进行评定,如风险控制因素、知识技能因素等;而操作岗位测评时则引入了14个岗位因素的评定,如劳动强度、技术技能等相关的因素,由此使得公司的各个岗位处于同一标准进行测评和打分,保证了未来薪酬设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方法根据决定各个岗位的各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所占的权重大小来评估岗位,此种方法具有精确、灵活、公平的特点,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岗位测评及下一步薪酬设计的公平性。
另外,我们成立了统计小组,对所测出来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录入,并设定公式,采用去掉3个最高分和3个最低分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数据准确,信息充分,有助于实现岗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各部门打分人员的偏见影响。这样的程序规范有助于各部门参与薪酬决策,表达意见,避免偏见,体现程序性公平。不仅关注了岗位评价的技术性要求,提高了岗位评价的有效性,并引导公司员工建立公平性认知。从而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真正起到薪酬激励的效果。
三、实现岗位评价的程序规范性要求,必须对岗位评估的流程进行控制。
岗位评估的过程控制需要在流程的每一个阶段确立控制点,根据不同需要综合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对岗位评估进行分析、诊断和纠偏。岗位评估的整个流程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评估计划“预则立,不预则废”,如同所有的管理活动一样,制定评估计划是保证岗位评估活动有效进行的先决条件,是预先控制的主要方法。在此阶段的控制重点是明确建立公平性认知的目标和途径,确定所需的资源供给,保证评估的有效进行。在制定计划阶段控制的关键点一般包括::选择评估会议主持者和测评岗位对象的选择正确选择评估会议主持者和评估对象对于保证岗位评估的程序性规范十分重要。主持者承担着控制评估会议、处理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的责任,因此企业在选择评估主持者时必须要求具有足够的经验。评估会议主持者的作用是保证会议按既定程序顺利进行,确保每一个岗位均能得到公正的评估,但不应影响委员会成员对岗位评估所作的决定。我们公司的评估会议的主持人由顾问公司的严老师主持进行,他具有多年的辅导经验对岗位测评的各个要点都相当熟悉,而作为没有和具体岗位发生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更能保证岗位测评的公平性。
岗位测评的对象可以是所有岗位,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岗位。根据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总共有200多个岗位,以及一些岗位的职责工作条件等都相对类似,因此我们进行了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岗位进行岗位测评作为标杆岗位,但所合并的岗位还是相对较少,合并后的数量约占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间,共对公司的147个标杆进行了测评。
第二阶段:成立岗位评估委员会,即岗位测评小组成员的选择成立评估委员会的目的,就是通过集体决策的相互制衡,以程序性公正满足组织中各群体的需要,贯彻薪酬设计的公正原则。评估委员的构成须遵循多角度原则,成员最好是来自有代表性的不同部门。尽管在评估活动中涵盖所有领域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应尽可能包括多数典型岗位的相关领域人员。其次,评估委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被评估岗位的情况。另外,评估委员的选择还需考虑相关部门成员对其的认可程度,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具有责任心、能够保持公正客观的判断,以及高中以上的教育程度对于评估委员来说也是较为重要的条件。依靠评估委员会进行岗位评估,可以大大提高员工以及管理层对方案的接受程度,因为委员们是各领域雇员的代表,作为非专家对评估过程参与和了解,有助于减少岗位评估的信息不对称,增强来自于集体判断和“自己人操作”的心理优势,这对于岗位评估方案的解释有很大影响。
综合以上的各个要素,并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此次公司管理(技术)测评小组的组成为每个部门派2人,为经理和一位车间主任(主管),公司总共14个部门,另加2名副总经理,总共组成了30人的管理(技术)岗位的测评小组进行测评。而在做操作岗位测评时,由于考虑到车间现场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成立的操作岗位测评小组的成员则主要是生产系统的人员,由7个相关部门(假捻、纺丝、聚合、短纤、电仪、动力、资材)每个部门派3人,另加生产部派1人,共组成了22人的操作岗位测评小组,而且在测评打分之前还组织了小组成员对公司的各个岗位进行了现场的观测,加强对公司各个岗位工作情况的认知,也保证了岗位测评的公正性。评估前进行相关培训:有效的评估必须确保每个成员熟悉和理解岗位评估的目的,现行体系和岗位评估的过程,以及他们的责任。为了此次评估的有效进行,顾问公司的严老师,结合他多年的咨询经验,为我们公司的相关评估人员进行了多次的培训,包括试打分的时间总共培训了两天的时间,并进行了手把手指导,从而使评估顺利有效地进行。第三阶段:岗位测评会议的召开,即评估的进行
①评估会议的准备工作。有效的评估对于评估会议前的准备要求十分严格。首先,我们借用投影仪和笔记本电脑,将各岗位在组织结构图中的位置以及职务说明书投影出来,并由会议主持人读一遍,其次,我们召开的会议必须准备不受打扰的、测评时在公司二楼培训室并让测评人员将手机关机或是调到震动状态尽量保证会议不受打扰。②评估会议遵循的原则。评估会议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A.客观性原则。即要求所有评估人员在阅读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估。B.记录性原则。所有评估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原始资料由人力资源部进行妥善保存。C.数字化原则。在评估会议中评估结果必须一律转化为数字,以便信息处理和对比。
D.统计原则。会议主持人在评估结果的数字化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最终结果。E.可靠性原则。评估会议必须保证评估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性)。
第四阶段:方案报告的出台在两批次52位测评人员和测评主持人的辛勤工作下,经过了对147个标杆岗位,22(14)个测评因素的打分,共得到69212个数据,通过统计小组6名成员对69212个数据进行输入、汇总等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得出了147个标杆岗位的有效分值。由此得出个公司各个岗位的的排序及档次级别分布情况。这些,都由顾问公司出台了岗位测评分析报告,作为下一步设计薪酬制度和岗位定等定级的重要依据。
总之,岗位测评是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的重要依据,岗位测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公司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直接影响到我们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