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综合高职理财专业人才论文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财富日益增加。然而面对着民间巨额理财需求,我国的金融机构却存在着大量理财人员的缺口和人员素质的不足。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特点,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进行了论证与探索。
关键词:理财专业人员;三层双轨制;证券投资;综合素质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路程,既有风雨也有成果,最为世人所瞩目的就是中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功。在这30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成为GDP增幅的世界第一,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中产阶级和豪富阶层在中国迅速形成,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理财观念从激进投资和财富快速积累阶段逐步向稳健保守投资、财务安全和综合理财方向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个人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各种理财产品、理财服务层出不穷,人们的理财观念有所转变,理财需求日益旺盛,理财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开始发展起来[1]。然而与全民理财大趋势所不协调的是,我国专业理财人员的大量缺失和专业素质的不完善。作为为客户提供全面理财规划的专业人士,理财人员应该是一位知识丰富、工作高效、耐心和蔼、待人诚恳、可以向客户提供全面与建设性意见的咨询专家。从这一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培养的理财专业人员,应该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金融市场特点,具备实践与理论双轨、道德素养与职业操守兼备的综合素质型人才。
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型”主要包含四点要求:一是道德素质,包括对理财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二是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成功的信心、良好的竞争意识与应变能力等;三是业务素质,包括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四是技能素质,包括资金管理技能、财务分析技能、风险防范技能、产品组合技能、理财建议与规划技能等[2]。
从以上素质能力培养出发,高职理财专业人员的培养应是一个全面立体的教学过程。
一、课程体系重在突出四大职业模块。
首先,高职院校的理财专业学生的主要学习地点仍然是校园,主要学习技能的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因此,理论教学要符合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就必须设计合理、计划全面、有的放矢。
所以,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必须构建新的理论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要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教育;突出专业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明确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培养思路;将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特别体现职业认知、职业准备、就业和创业引导的新理念。
据此理念,新构建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四大职业模块所构成:职业素质能力模块(即职业思想道德)、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职业知识与能力模块、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一)职业思想道德模块。
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理财规划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就业择业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
(二)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是学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使在校学生获得在投资
理财领域内从事第一个工作、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必要知识、必要技能,为在校学生今后工作提供充分专业准备的、形成现实动手能力的知识和技能,如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经济学知识和技能、运筹学知识和技能、财政学知识和技能、经济法知识和技能、商务谈判知识和技能、现代金融学知识和技能、国际金融知识和技能、公共关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为本专业提供基本支撑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财经应用文、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计算机安装维护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三)职业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学习本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如公司理财知识和技能、个人理财知识和技能、投资学知识和技能、证券投资知识和技能、期货投资知识和技能、理财实务知识和技能、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以及统计与调查预测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
(四)职业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
主要学习能使在校学生具备在其未来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理财咨询实务、实用合同范例、市场营销实务、公共关系实务、管理心理学、普通话、口语艺术、社交礼仪等[2]。公务员之家
通过理论课程的四大模块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构架。这就如同建造房屋时,要先搭好脚手架才能平地起高楼,此处的模块理论课程设计就如同脚手架,理财专业学生由此接受培养,犹如高楼一般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技能训练重在构建“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最大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多,为了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尽可能与社会同步、与专业挂钩,校内的技能训练可以采取“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三层双轨制”,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新模式。“三层”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三个阶段;“双轨”是指理财能力训练和投资能力训练同步进行。
第一层:专业基础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学》课程;训练内容主要是理财的基本原理、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基础知识。
投资能力训练:基于《投资学》课程;训练内容:投资学概述。
第二层:专业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实务》课程;训练内容为课程单元训练等。
投资能力训练:基于《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等课程;训练内容主要为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流程、证券行情解读,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
第三层:职业综合技能培养。
理财能力训练:基于“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训练内容主要是根据风险计量判断风险大小、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个人所得税筹划策略、个人养老规划、个人财产分配与传承、财务计算器的应用等。
投资能力训练训练:基于校内《投资理财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生产实习;实训内容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流程、证券行情解读证券交易的各种技巧、证券市场运行、期货交易的操作程序及各种管理条例等。
通过三层双轨制的教学,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明显得到系统地提高。
三、教学方法创新,将课堂教学变为场地教学。
课堂教学是最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学生不仅能够听到老师在讲什么,还能够感受到老师肢体、语气、表情等等带来的信息,而且有了问题可以当场提出得到即时的回答,做到了零距离的沟通。然而课堂教学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弱点:首先,也是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因人施教,要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其次,学习内容收到了限制。一些训练特点非常强的课程受到的限制尤其大。公务员之家
作为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投资理财学课程,如果一味地在课程教学上下功夫,一来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二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根据教学课程的要求,有些科目可以采取场地教学的方式,比如设置证券大厅,定制电子显示屏,将股票市场的大盘波动即时显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理财工具的变化和魅力,更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场地教学既克服了课堂教学的缺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优点。也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角色进入,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
四、毕业论文强调专业论文学分制。
作为具备专业技能素质的理财人员,对于专业的财经用语表述应该是相当熟练的。然而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理财讯息和理财用语还是有些难度的。为了尽快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以及增强理财专业观念。鼓励学生撰写各类财经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一是增强
了学生关于社会经济的关注度,二是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三是为学生的就业申请增添筹码。对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学校予以承认相应学分,并作为理财专业的重要教学成果。
五、毕业实习要求证书与经验并重。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后能够获得毕业证书,同时还要求专业学习过程应与国家技能考证、国家职业资格考证要求接轨,实行多证书考核管理制度,以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体现综合技能素质。理财专业学生应获取的证书有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英语三级证书(或英语A、B级应用能力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等。
同时,作为理财专业的学生又要注重实际经验的累积,要在毕业实习期间通过专业实践,将所学置于所用,用工作检验理论。投资理财专业所面临的行业局面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更具有变化性和挑战性,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实践经验是对于培养真正的理财专家来说,是必经之路,也是攀岩捷径。
综合素质型理财人员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时期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培养方案。其重点是理论着眼全面、实践落在实处。高职教学应服务于国家全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市场动荡与理财专业人士的培养》,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9年4月
【2】廖旗平,《客户导向经营模式下高职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2期
第二篇:试析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列举了当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缺乏原创能力培育问题的现状,分析了问题成因及高职院校实施原创能力培育的优势,并从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实施原创能力培育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动漫专业人才 原创能力培育 教学改革
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是指动漫市场策划运作、编创故事、编剧、导演、形象设计、场景设计、连环漫画创作、配音配乐创作等创造性能力。
随着动漫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所培养的人才仍以动漫制作技术为主,并没有实施原创能力培育,其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动漫企业的要求,影响着我国动漫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培育动漫专业人才,一定要千方百计在原创能力培养上下工夫,探索构建我国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培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催生一批批国内外动漫市场需要的具有原创能力的人才。这对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原创人才培养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一、高职动漫专业人才缺乏原创能力培育的现状
高职动漫专业人才缺乏原创能力培育,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陈旧和未对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整合两个方面,具体现状是:
(一)缺乏对原创能力培育的认识
动漫最重原创,原创最重创意,动漫专业各环节人才培养,都应当把创意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但许多高职院校总认为原创能力是由普通高校研究生层次教育培养的,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只能是技术人才培养。实际上,我国不缺动漫制作人才,好莱坞许多动画大片部分制作工序是在中国完成的。优秀的动画片最主要的是创意好的故事和情节,离开丰富的创意,只靠技术加工技能是难以制作出优秀动画片的。大量优秀作品表明,原创能力并不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制作技术人才多并不意味着会有丰富的创意,创意能力在专门训练引导和反复实践中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而许多高职的动漫人才培养,将原创能力培养视做高不可攀,甚至不做任何尝试,依然只重视制作技术的掌握,不安排创意能力的学习、实训和实践教学活动。
(二)忽视文化资源的学习、开发和利用
动漫业的产品是创意者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创造并赋予新的展示的结果。当前从全球看,知识经济的发展,其主导驱动要素,正在由“知识”向“文化”演进。动漫作品的创意,更多的不是来自科技,而是来自文化。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构成了动漫作品的新奇特征和无穷魅力。文化资源具有无偿占用性,自己的文化资源不去发掘利用,别人就会发掘利用。如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利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加上好莱坞的高新技术和完善的运营机制,使两部动画大片大获成功。因此,创意经济类人才除了要有熟练的艺术设计等技术技能和制作能力,更要有对文化资源的发掘、转化和利用能力。而当前高职动漫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发掘利用能力培养,包括文化精神、先进文化、文化元素及文化传播与接受模式等内容的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人才不知如何对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发掘与整合,因此不为企业和市场所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构成了改革障碍
主要表现有三:一是现有的文化基础课缺乏创造教育内容而不能满足原创能力培育需要,但受传统观念与习惯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未作改进,仍按部就班地套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模块,没有实施原创能力培育所需要的人文素质修养和创意能力培育;二是培养原创能力要开设新课程,但一些高职院校受学科体系影响较深,使这些新课程因不能与学科对应,使师资、教材没有着落;三是认为高职只是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人文素质和创意能力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从根本上拒绝了高职学生原创能力培育。
(四)不重视相应的教学资源整合由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长期缺乏创造创新教育,造成这方面师资、教材、教法的匮乏。许多院校面对原创能力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却并没有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去重组教学资源。
1.未整合出新的师资、教材和教法。如对原创能力训练与实践、文化资源利用与转化、故事创作技巧等重要课程缺乏师资与教材的状况,没有在教学管理上及时建立制度和机制,鼓励并组织教职工积极整合出新师资、新内容和新教法来,去满足原创能力培育的需要。
2.未按动漫产业链培养人才。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的人才,从事不同工作,发挥着不同作用,却都需要创意,创造不同的价值,不能认为原创仅在产业链的高端。但一些高职院校动漫产业类人才培养,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看,只重视制作环节人才的培养,没有给予动漫产业链中各环节人才培养的兼顾与协调,缺乏对内容、中介、经营、管理等产业链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着动漫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备、延伸与提升。
二、高职院校培育原创能力的条件分析
(一)高职培育缺乏原创能力培育的问题成因
以上问题的成因,从根本上讲,是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忽视创造创新教育所致。当前主要问题是大多动漫企业、高职院校缺乏原创能力培育所需的师资与教材,这也说明要实施原创能力培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高职院校培育原创能力的优势
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职院校在培养动漫人才原创能力方面应先行一步,走在前头。这是因为高职教育在培育原创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
1.生源优势。高职教育属就业前教育,学生学习是为了就业而不是为了升学。因此,高职生与本科生、研究生比,受升学考试形成的应试思维而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弊端较小,且年龄也较轻。这些特点是原创能力培育的相对优势。若从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原创能力,培养效果会更好。
2.实践教学优势。原创能力培育离不开实践沃土。高职教育的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其基本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动手能力培养,为原创能力培育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条件。
3.教学改革优势。多年来,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最大,效果更好。因此,高职院校有更多的改革经验,对改革的深化有更强的承受力。
三、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育的途径
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培育,要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以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具体有:
(一)制定原创能力培育的目标规划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制定实施以下目标规划:
(1)构建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养体系,包括新的教学内容与新的教学方法,实施相应的教学管理改革,在3~5年内取得明显实效。
(2)培养师资。为培养出一支能实施培养原创能力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制定较详尽的目标规划。这些师资能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能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原创实践活动。尽快培养出几名能实施原创能力培育的骨干教师。
(3)快出“高徒”。在未来3~5年内,能培育出几位有出色的原创能力表现的学生,其作品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或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4)建好培养基地。构建适合我国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育、校企合作、内容与方法形成体系的原创人才培养基地。
(二)更新教学内容
应研发出简明实用、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的培养原创能力的教学内容,形成新教材、新课程。主要有:(1)原创能力训练。包括创造性思维训练、水平思考训练、创新人格修养锻炼、创新社会技能训练等内容。(2)人文素质培育。不是人文知识认知,而是人文精神的研讨领会与讲求体验,产生对生活热爱及高尚情操追求的情感,进而融入作品创作中去。主要是从文、史、哲、艺方面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思考与修养实践。(3)故事编创技巧与实践。对故事编织技巧、剧情结构、编剧、立意设计、角色个性、表现特征、剧情发展脉络、剧情发展创意、信息技术与剧情内容整合、新奇巧效果的创造技巧等进行学习与实践。(4)创意设计。包括角色个性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及场景氛围设计。对这些新内容,许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并未开设或建设力量十分薄弱。因此,对这些内容可采取校际合作的办法,合作编写新教材,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协作开设新的教学内容。
(三)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要创建适合原创能力培育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和所处产业链不同环节进行选用。
(1)工作室制。直接面向市场提供服务,由“双师”结构师资带领学生实施创作活动的运营。适用于以漫画、图形图像设计、小型广告创作等原创型业务市场服务。
(2)梦工厂制。强调动画设计制作各环节、全过程的人才培养,重在市场策划选题、编故事脚本、编剧、导演、角色设计等能力培养。
(3)企业项岗创作。由于学生接受了原创能力训练,校企合作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仅顶岗制作,还可参与创作或顶岗创作,进行真实的创作实践。
(4)自主创业。面向市场建立个人或团队设计室,可在第二学年开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实施,工学交融,面向市场进行创作实践。
(5)组织或参加创作圈。对某一创作项目在国内外组织人员参与创作,学校可组织师生参加其创作活动。
(6)市场策划团队。学校组织或政策支持师生面向市场提供有关某些文化活动或文化产品的选题、策划、运作或制作的系列创作活动。
(7)师徒合作制。以内容、文化艺术品原创为主的师徒合作进行创作。
(四)制度与机制建设
1.竞赛制度。学生经学习训练,掌握了创意技巧和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坚持开展故事创作、漫画创作、角色形象设计创作等竞赛活动,进而进入各种工学结合下的原创实践,这是原创能力培育的一条重要路径。竞赛可根据不同项目分为月赛、学期赛、大赛等。各种竞赛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旨在激励原创能力益进和发现人才。
2.激励制度。建立激励、奖励制度,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奖励形式应丰富多样,如有积分、立功、授奖、遴选拔尖师生进修或出国考察学习及深造等。
3.订立创新文化言行规范。以制度形式,制定利于师生原创能力发展的言行规范,师生员工共同遵守。如宽容创意、容忍失败,鼓励创造性思考、增进集体创造性协作等内容。
4.办好校园原创作品刊物。办校内专刊,遴选竞赛中的优秀原创作品及时刊登发表和推荐正式刊物发表,以资鼓励和促进学生原创能力的提高。
5.长期坚持原创能力实训。长期坚持组织原创活动,可有效培育出学生的创意掌控能力,以发展原创能力。因此,坚持原创活动及其竞赛要有层次和递进的要求。如对漫画创作实践要坚持:第一学期前六周每天做一幅主题漫画,次六周每天创作两幅连环漫画,再六周每天创作四幅连环漫画。以此类推,各学期每段时间坚持创作漫画的篇幅递增,真至每周能坚持画数百幅连环画。如此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把自己所认识的思想、文化知识、人物、事件等用漫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有效促进原创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五)师资及骨干力量培养
培育原创能力的师资不仅指校企的任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还包括学生管理干部和班主任教师。培育原创能力的骨干力量不仅指教师,还应包括原创能力发展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因为他们确能起到学生群体原创能力培育的先锋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
1.创新能力课程教学师资建设。在现有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创新课程师资,以培训和自修结合,掌握相应教学业务,担任创造思维、创造技法及水平思考训练等课程教学。
2.指导校园活动的师资队伍培养。课余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应看做是培育学生原创能力的实践活动。学生工作干部及班主任教师,应结合活动主题,对学生提出“创造性开展”的要求:应用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使活动有新意、有创意。为此,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教师都应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一定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以利于引导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
3.能指导原创能力发挥的企业师资培养。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应选聘有创新实践的企业人士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参与企业创新活动,融入企业创新文化氛围进行熏陶。这就要通过校企共同制定相关制度,提出有关学生原创能力实践锻炼的要求和组织指导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原创实践指导的师资队伍。
4.学生原创活动骨干培养。对原创能力学习体验表现较好者,压给原创担子,培育引导他们出作品、出能力、出人才。同时,以这些学生为骨干,成立相应的创作小组,开展经常性的创作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开展原创能力培养锻炼。
(六)适合原创能力培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培育原创能力要下大气力进行创新文化建设。最富成效的创新文化氛围建设,莫过于师生员工人人掌握运用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人人参与创新活动了。因此,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开展下列活动:
1.普及团队创造性思考规则。师生员工都能学会运用一些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思考帽法等。遇开会讨论问题需要创意时,都懂得遵守其“推迟评判”“鼓励赏识他人意见”“无唯一答案”“欢迎离奇设想”“整合他人观念”“民主”“开放”“重视每个人的意见”等团队创造性思考时所应遵守的规则,并对此形成习惯。
2.开展“创作圈”活动。师生虽各有各的任务,但为了寻求一个好创意或好剧本,选优势人员组织创作圈子,进行编创故事、设计角色或人物造型、设计场景及配音等创作活动。
3.对校企创新文化的整合共建。将动漫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创新团队文化、创新孵化器机制等企业创新文化,与院校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等院校创新文化相交融,建设有利于动漫作品创作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育的先进文化。制定制度,实施精神激励及物质奖励,激励青年教师、员工和学生担负一定的原创重任,形成有利于动漫原创能力培育的机制。
总之,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育要建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要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并不断改进提高。
第三篇: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现在许多学校提出了“定单式培养”模式,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职位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定向培养,为各类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旅游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要以动态的眼光来处理。第一,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第二,对历年的旅游管理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收集相关的反馈信息。只有通过调研和反馈,才能真正将教学与市场结合起来,不是以所谓的教学质量来作为衡量标准,而是真正以市场需求、以企业用人标准来衡量,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二、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而目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弊端,突出表现在过于强调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材上的理论相对滞后。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操作性,只是片面地从理论层次来强调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具体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所有学校的旅游专业都有一套教材,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要注重本地区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校本课程资源的研发,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个性,才能打造特色专业、特色学校,才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我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教学理论,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引进来。学校可以吸收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一线的旅游管理人员来研发教学课程。他们长期工作于旅游管理第一线,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对本专业的市场需求与就业方向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我们要注重吸取他们的建议,让他们一起参与制定课程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我们除了要用好教材,还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尤其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挖掘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吸取其他院校、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更好地“为我所用”。
2.走出去。我们要勇于走出校园,走出地区,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向外界展现本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与专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广大教师与管理人员真正走出固有思维的限制,走向更为宽广的学习的平台与交流平台,接触到更多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信息与内容,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学资源更为丰富,课程体系更为合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执行者与实施者,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搞活旅游管理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1.聘请专业人员开办专题讲座。聘请资深教授、知名旅游企业家等来我校开办相关讲座,让广大教师拥有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学习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模式。
2.利用网络优势组织教师研修。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与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可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与互动优势来进行交流与研修,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增长见识,让教师在更为宽广的平台上来提高自身修养。
3.教师进行分期分批专业培训。学校要鼓励与加大教师继续进修力度,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让教师进入其他知名院校的旅游管理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必要时可以组织教师到世界各国名校进修。
四、加强案例互动教学
枯燥单调的理论学习无法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欲望,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使教学陷入机械灌输的误区,这样更加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智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高。采用案例互动教学,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真实生动的例子中,这样既可以化解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更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案例的收集,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构建教学实践平台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对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实现学用结合,让学生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与实践行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提升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与各地企业加强联系,与旅游院校、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构建旅游教育的合作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在实践中锻炼,在实习安排、人才培养供需平衡调整、师资培养、教育质量反馈评估、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更能促进旅游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第四篇: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中最为基本的又最为核心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即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1]。研究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高职教育理念,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更还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难的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确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具体包括1996年9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06年12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中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方面的要求。
2、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圈区企业出现大规模快速发展,同时,企业对各级各类人才包括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也提出了大量需求。
3、岗位职业标准。为了使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之中,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融通,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以及本专业相关行业建立的与本专业培养方向一致或相近的职业标准要求。
4、学生条件及其就业、发展需要。学生条件主要是指高职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不足、学习方法欠缺、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够好等问题。学生就业与发展需要主要是指要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发展。既要按照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知-1-
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的若干职业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核心技能,使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到限制,且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2]还要从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诚信、爱岗敬业、勤奋等职业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确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
确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遵循明确性、符合性、科学性和动态性原则。其中,明确性是指培养目标须内容明确,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性。符合性是指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国家高职教育政策法规要求,又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性是指目标内容设计应科学合理,既要考虑专业培养要求,也要具有良好的可执行性,还要将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标准、素养要求有机融合。动态性是指培养目标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三、当前,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方向不明确。当前,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面向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这种面向定位很不明确。首先,企业可以按规模、性质、产品等进行多种形式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特点。其次,企业的岗位可以按照其主要业务内容进行分类,如:采购、销售、生产、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很显然,我们是无法在三年的时间里培养出能满足各岗位要求的人员的。再次,基层管理岗位有待明确。如果按照管理层次划分标准来看,基层管理者是指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将组织的决策在基层落实,制订作业计划,负责现场指挥与监督。如经营一线的班组长、工段长等。如果按照现代管理者的概念来看,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责任的人[3]。这时的基层管理者就包括如:仓库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会计、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很显然,在不同理解下的基层管理者的指向是不同的。
2、规格要求偏高。一方面,由于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培养规格要求涉及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简直就是全能型人才,这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具体规格要求上也是偏高的。如: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能在不同场合恰当运用语言技巧与人有效沟通;能规范撰写通知、报告、申请、方案、条例、办法、总结等企业常用文书。而目前《应用语文》的课时只有72学时,4学时/周。很显然,对于高职学
生而言,计划用72学时的时间让学生达到上述规格要求是不切实际的。
3、没有与职业标准相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而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我院工商管理专业还没有将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硬要求。学生对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的作用意义缺乏认识,考证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考证的学生数和通过率还均不高。
四、对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新定位
1、服务面向单位定位。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包括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其中,约82%的为民营企业,约6%的为国有企业,约10%的为行政、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的约占2%[4]。为此,我们可以将该专业的服务面向定位为民营企业。
2、培养方向定位。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虽然比较广泛,但以销售员(含客服)、人力资源管理员、质检员和生产计划员岗位为主,依次各占56%、12%、12%和7%。另据企业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可就业的岗位比较广泛,但以销售岗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和仓管员、质检员为主,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67.7%、48.4%、38.7%、35.5%[5]。为此,我们可以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
3、人才层次定位。据调查数据显示,100%的被调查毕业生和企业都认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从基层干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基层实际是业务操作者,如:人事干事、仓库管理员、销售员等。他们属于企业员工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层。我们认为,毕业生从基层干起,这是锻炼需要,但这并不等于要求他们扎根基层。否则,那就与中职人才没有区别。高职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合理的成长预期。为此,我们可将人才层次定位为:企业中、基层管理者。即,我们应面向企业包括员工、班组长(业务主管)、部门主管等三个层次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首先能很快适应相应员工岗位工作要求,经过一定时间的熟悉锻炼后,能很好地成长为班组长、业务主管,甚至是部门主管等。
4、通用知识与技能要求。据调查数据显示,在通用知识与能力方面,用人单位最关注的前五位是沟通表达、计算机应用、统计分析、常用文书写作、信息收集整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应围绕这些知识与技能设计通用知识与能力规格要求。
5、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在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位和受用人单位需求共同决定。按照新的培养方向定位,应重点培养学生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6、基本素质要求。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的独立工作能力。它们的当选率依次分别为77.4%、77.4%、67.7%、64.5%和48.4%[5]。为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时,还要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合适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对学生进行以上素质的培养。
7、对职业资格证要求。首先,要按照我国高职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将“双证书制度”纳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对于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具体应包括计算机应用和英语应用等级证书和市场营销经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管理师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其次,对于证书的等级,主要是结合高职学生的基础及实际应用需求来定。其中,对于计算机应用应取得国家二级等级证书,对于英语应用应取得三级等级证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市场营销经理资格证可定位为中级,对于物流管理资格证可定位为助理级,对于质量管理员资格证可定位为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和初级质量管理员证书。再次,在各类证书的颁发组织要求方面,尽量选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考核的证书以及公认的权威社会组织颁发的证书。
参考文献
[1]操小龙.关于人才培养规格表述方式的探讨 [DB/OL].[2011-12-18]
[2] 刘来泉选译.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潘艾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J].教育界,2012年1月刊
[5]潘艾华.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月刊
第五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调查报告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寒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文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调差目标: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6日至2012年1月22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各学院各年级大学生与身边同龄大学
生。
2、网上调查与网上问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文素养是人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良好的综合素质对职业发展巨大、持续的促进作用。调查大学生是否具有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所需的素质与能力,分析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的各项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情况。
一、统计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素质问题
在为期一星期的社会调查中,共发出问卷150张,有效回收率达到88%,网上调查收到上千投票,有效投票率约为76%。在调查结果中可以总结出几点比较突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以下让我们分点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1)、专业素质
对所学专业的认识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专业认识有充分的了解,30%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只局限于课本,25%的学生认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根本无法就业。
(2)、身体素质
调查结果表明,66%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18%的学生对运动热情中等,9%的学生讨厌运动,7%的学生不排斥运动,但一般不做运动。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是相一致的,正常饮食的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同时,调查还不喜欢运动的学生,他们经常在生病,喜欢吃零食,且三餐不固定。
(3)、个人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18 %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同时其应变能力,自我约束力,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普通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活跃度也不够。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学生的适应力感到无限地忧虑,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生已经起来越注重自身个人能力的培养,其适应能力强,各方面的个人能力都在提高。
(4)、行为举止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4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不说脏话粗话。30%的学生认识不到随意翻看他人物件是不道德行为,12%的学生不注意整洁得体,举止文明。
(5)、价值观念
通过调查发现,65%的学生有自己清晰的事业蓝图,且精神充沛,学习的动机是为提高自己意识,完善自我,35%的学生精神不济,不能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没有事业的目标。6.对他人的态度及团队合作通过本次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效率,遵守规章制度,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同时调查还发现这部分学生对他人态度良好,乐于帮助他人,且积极听取别人意见,但仍存在22%的学生无法理解团队合作的快乐,以及帮助他人的乐趣。
二、调查的总结与体会
(一)当前大专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其主流是很好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出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选择性,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和技能,以终生体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
(二)与此同时强调老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重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反应,真正使大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必须锻炼和培养学习的能力,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对专业的认识认识,掌握毕业后的就业资讯,避免使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三)一部分学生礼仪修养是不错的,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礼仪修养确实很差。我觉得引起同学们礼仪现状不好的原因至少有4方面:1.我们平时的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我们接受周围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然后模仿,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习惯。
2.受周围的环境,看到他人在闯红灯,自己也紧跟其后了,看见他人都不给老弱病残者让座,那自己也心安理得地继续坐着。3.忽视了礼仪。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礼仪而引起笑话。出入公共场所是要穿着整洁,而有的人却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着拖着拖鞋到了教室、图书馆。4.对他人的态度。80、90后谁也不服谁,这是众所周知的,办起事来不愿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管别人的评论,有的甚至要背道而驰。尽管存在不足,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起来越多的同学注意到个人的行为举止,越来越注重个人形象,相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会更容易让同学们更加注意自身形象第一,学校加强礼仪修养方面的教育。第二,大家都从自我做起,不要管别人,只要你做好了,就可以了。随着“你”越来越多,我们也就改变了周围的环境。第三,提高对礼仪的重视。通过开设礼仪课程,让我院学生理解礼仪在以后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知道了礼仪的作用,才会心甘情愿去了解礼仪,按照要求来约束自己,才能彻底的改变学校中部分学生礼仪修养差的现状。
(四)在现代社会环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在集体认同感和适应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大的目标可能就是为了寻找一份高薪面具体面的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不可讳言,我院大部分学生都是不错的,但仍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提高自身个人能力,以致有18%的学生适应能力差。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职业教育,更多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关于职业方面的讲座,知识宣传片的播放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培训个人能力的舞台,营造一种培训个人能力的气氛。让尚未意识到个人能力重要性的学生们开始觉醒。
(五)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具有导向的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无不重视价值观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这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自身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价值观评价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价值观念经过市场经济的涤荡后,已不再以一个完整的观念与规范体系存在于社会生活。在社会转型的价值困境和价值选择中,大学生除了从传统中寻找支撑,更倾向于以新时代的价值体系解决当下的价值问题。但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时,会因社会准则是否明晰、新的领域是否符合时代发展以及价值观念是否先进等因素,对某些问题认识模糊甚至存在误区。此刻,就需要行之有效的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把思想教育、舆论导向、政策调节、法律约束结合起来。价值观教育需要以理服人,也需要以情感人,将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价值观也必是以人类的个体和全体的幸福为终极目的,以人类的个体和整体的全面发展为必经手段,以独立和协作,自由和宽容,尊重和仁爱为道德,以勤奋、坚韧、远见、明智、富于热情和创造力为品质。正是这样,我们才既能获得个体的幸福,又拥有他人的幸福,从而达到人类共同的幸福。
(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接触,交流情感,彼此吸取对方长处和积极因素,从而增进友谊,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未来的社会发展不是
一、两个人能决定的,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的得到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能应付新的挑战。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养成,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认清当前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提高和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和长远利益,养成主动力、积极的习惯;其次,必须克服思想障碍,大胆探索创新,认真学习实践,注重形成特色;最后,自觉主动培养坚定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强亲和力;品行高洁、才学逸群的吸引力;沉着果断、潇洒自如的感召力;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亲和力;举止得体、言谈机智的感染力;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未来,大学生的综合与人文素质高低决定了生存于社会的易难,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