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论文
一、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现状
(一)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教育目标是拟通过一定时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运用软、硬件设施让接受该种教育的人具备某些能力的规划。教育行为是指为实现该目标而施行的一系列活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目标与教育行为仍然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本科教育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综观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简介和专业目标,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会计通才”有共识,但观其教育行为,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投入还是软件工程的打造(如: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投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能够良好地践行此会计教育目标者寥寥。
(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1.学校大气候对专业课程导向不合理
绝大部分高校片面强调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各种资格证的做法,造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利于潜移默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加之社会对英语和计算机以及各种资格证的片面追求,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教学。热衷资格证的做法导致学校师生忽视了会计教育的本来目的。缺乏完备知识体系和学科群基础的熟练“技工”,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以宽厚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德才兼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基础,并非只居其一便可。
2.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大学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一般由“两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核心)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六类构成。虽然近20年来,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一直在改革,但改革的重点始终是放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对其他类别的课程则关注不多。即便是对专业主干课的改革,基本上也还是在开课门数的多少上做文章,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会计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做法是:增加新课程,改造老课程,结果是课程越改越多,原先遗留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又增加了专业主干课程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出现会计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比重较小,有的甚至是空白;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会计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会计理论课程中则是会计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会计前沿边缘学科理论所占比重较小,同时国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国际会计理论课程所占比重。
3.会计专业教材结构不合理
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实务更新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及时接受新的会计知识信息。加之各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者的重复关系为例。据对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教材比较,结果表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交叉的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差异的计算、经济批量;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重复的内容有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预算、资本成本的计量、经营杠杆。从总体上看,3门课程的重复几乎覆盖了管理会计的所有内容,管理会计是交叉重复的核心。此外,经济法和税法也有类似问题存在。虽然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但在课程设置上却是各科目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的联系,在课时数量的安排上完全按独立的课程来排课,严重侵占了课时数量,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此外,我国本科会计教育无论是教材安排还是课程设置,都严重地忽视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如果说为人处世是学生们从小一路学着过来的,那么职业道德教育是否也应该在学生们选择自己的专业的那一刻起就让他们认真对待呢?遗憾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几乎不纳入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仅仅是老师偶尔提及或自己零星了解到的违法犯罪的否命题。那不是职业道德,而是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是应该高于法律的,合格的会计人员不应只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的边缘人。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落后
1.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的会计教育目前基本上仍然是“满堂灌”的知识传输型。在目标上只注重“应知”、“应会”,即只要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有效的能力训练则开展得较少。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托。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地记,以致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走神、打瞌睡甚至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除存在上述情形外,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做得也很不够。会计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得最多的就是以幻灯片的形式来表现课本内容。虽然其中不乏有经过精心锤炼的教学样本,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将书本内容扫描进电脑里,“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并不能改变其照本宣科的实质。相反地,由于速度的掌握随心所欲,学生在这些快速切换的镜头前,连“似懂非懂”都顾不上就‘囫囵吞枣”了,教学效果普遍反映不理想。
2评估系统落后
对学生的考核方面,学校的一切教育面向考试,学生的唯一目的似乎也就是应付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却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以致出现学生学到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大量地在经济生活中无处应用,也不会应用。学校考核方式的放不开,教师对考核方式的墨守成规以及学生、教师、学校对考试成绩的共同关注,让学生能力的培养屡屡陷入被动局面。
对教师的考核方面,从我国会计教育(包括其他教育领域)的实践来看,一直对教师的有效教学没有明确要求,而对教师的科研则有明确要求。教师的考核、晋升、晋级、待遇等无不与科研呈正相关关系。从当前各大学正在进行的人事制度的改革上也可明显地看出,基本上是科研“一票否决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待遇并没有直接关系。时至今日,学校到底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还是培养学术大师,这看起来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己经出现了矛盾。
二、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转变对英语、计算机以及各种资格证的片面追求风气,在强调英语、计算机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更应强调专业性特点和学科群建设以及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来给予合适的引导。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学生毕业时都有对其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硬性要求,使得对毕业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要求在宏观上有了保证;而对于专业知识则几乎没有明确的量化要求。虽然一部分原因是无从量化或不好量化,但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专业知识的懈怠心理。如果再过分宣扬对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重视,则专业教育将会被这两门学科“反客为主”。我们应该明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会计“通才”,而不是英语、计算机专才。
(一)改革课程设置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科学、交际沟通能力训练,在增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引入导师制度。大学作为许多人职业生涯的开端,其所强调的专业和职业道德概念对初入学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全新而陌生的,这时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式的帮助,他们渴望通过师长和学长的引导尽快地适应环境和认识专业,并在对环境和专业把握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导师制就是适应这种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导师制里,导师就所带学生的品格、学习和生活等给予全方位的关心,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灌输作为一位高级职业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品格、工作、人际交往和学习的能力。
2.增设会计导论课程,其目的在于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让初识会计的学生对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及所面临的问题都有一个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投资和决策中的作用。
3.以企业管理置换现有的管理学课程设置,用具体的企业管理流程让学生从枯燥的管理学原理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对企业、对会计工作环境和在企业中所处位置的认识;安排学生进行工商企业参观实习,让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形象化和具体化。具体做法可参照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课程设置中的企业管理课程设置。
4.加强法律教育,在强化经济法、税法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会计法等相关法律课程提高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整合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在学时安排上予以调整。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门课程交叉重复部分——管理会计进行分解与成本相关的纳入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则纳入财务管理,在学时上取消对管理会计课程的安排,适当增加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时.此外增加逻辑学的课程,加强对思维的有效训练.6.加强实务操作训练,让学生不惧实务,也不唯实务而学习。
(二)改革会计教材
1.改革教材结构顺序。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教材都是按业务流程顺序进行编写的,学生要学完一门课程后才会对一项工作有全局性的认识,不利于对课程的了解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此,在教材的绪论中对一门课程的最终目标应有一个便于理解的、贴近实际的描述,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这门课程是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2.整合教材,改革教材交叉重复的状况。如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三本教材中交叉重复的管理会计的内容分别纳入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教材中。其中成本习性、变动成本法、责任成本等内容纳入成本会计;而投资决策、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专门决策预算、资本成本、经营杠杆以及资金需要量等则同财务管理进行整合。
3.对专业课核心教材进行整合.首先,由于各个高校自己编写教材的能力参差不齐,为最大范围内保证高校的会计教学质量,应邀请实务界、理论界和教育界的精英共同编写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教材,并定期对其进行修改,类似于注册会计师教材的编写。其次,会计课本不应当再被当作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仅仅作为会计教材中的一种。
4.教材所附习题的答案也不应像过去那样只有唯一一个,尤其是对于比较开放的问题应该多元化,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改革会计教学评价体系
1.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将教师考核由过去的科研“一票否决制”转换为多方面的综合考查,在对科研成果考查的基础上增加对以下几方面的考查:增加对教案的考查(包括对电子教案的考查)以杜绝照本宣科的做法;加强教学督察听课制度,将督察的重点由查人查岗转变为查授课内容和课堂气氛;加强对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效果的考查,将对教师和对学生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教学成果应有因可循。
2.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对非毕业生评价方式要增加对学生习题、实验和设计的考查,倡导情景练习,以改善目前习题形式单
一、习题效果不理想、习题评价不合理的现状;改变“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做法,加大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力度,改善目前考核局限于试题库的做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学生最后得到的成绩必须包括课堂表现、习题、论文、实验、口试成绩和笔试成绩中任意四门以上的综合量化,五门综合的具体比例,四门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毕业生的考核,首先,要建立本科会计毕业生全国或区域性的统考机制,制定统一的考核评价内容、大纲和考核标准,从命题、组织考核到阅卷、公布成绩各环节都统一进行,其做法类似会计技术和注册会计师的统考。毕业生以通过该考核为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保证本科会计教学的质量,而且能消除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不信任感。其次,健全毕业生论文评价体系。对毕业生论文的评价应走出只局限于学校教师的做法,广泛邀请实务界人士参与毕业答辩,加强社会对毕业生的认识和认同。学校应给出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硬性规定,其中包括对思想品德、计算机能力、英语水平、统考成绩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学习生活考核标准的要求,符合这些规定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
此外,会计专业的学生要符合市场要求,必须接受比其他专业时间更长和更为严格的教育,可以考虑延长本科会计教育时间,开设5年制本科会计专业。
总之,会计教育问题存在于多个方面,会计教育改革也应经多方面综合考虑后抓住重点,以重点辐射周边形式展开。会计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经济、会计制度和教育的发展,会计教育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应以发展和变革的眼光来对待会计教育问题,在寻求解决会计教育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会计教育水平。
第二篇:网友对麻城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取消纯公的“私立学校”,如华英、英才、春蕾、振东„„私立学校如果没有政府人员参股、对公立学校釜底抽薪,不能占用公有资源,与公立学校处在平等的竞争位置上,我们的平头百姓不可能在孩子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需要拿出自己全部家当,因而这一点是解决麻城教育问题的根本。新星、春蕾等纯私立学校可完全保留,博达的地位(因为它其实也不是仅哪个个人的投资才有的结果)可讨论。麻城作为贫困县市,不可能承载博达、华英两所大型私立学校的存在!它现在存在了,正是现在民怨沸腾的根本原因!有小道消息称上面领导有意保留华英私立学校的性质,只是与一中脱离关系(如果是这样,脱不脱得了还是个问题),且保留20%以下的公办教师,这种改革是对麻城人民的欺骗!
二、全市中学统一撤销实验班,按部颁标准统一上课时间与课程设置,因为这些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措施正是由于与私立学校的生源竞争造成的;取消黄高预录、一中预录、三科联赛,全市联考(这些都是教育主管部门搞钱的措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不需要这些),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取消高中的线外生,实行划片招生(包括一中)。这个阶段即使不属于义务教育,已收了正常学费再收几千几万块钱的线外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收了钱就能上高中说明政府是有能力让这些学子接受高中教育的,为什么非要让这些人初中毕业就去接受个初级职业教育或进入社会成为一个低级打工者
呢?要相信我们的所有高中教师,只有竞争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一中质量的不断滑坡正说明了这一点!
四、取消理工、实验高中的提前招生,让初中学生接受完正常时间的义务教育。仅仅为了某个部门的利益而让那么多学生不能接受完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实在是非人之举;
五、“私立学校”的公办教师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回原单位为父老乡亲尽力,要么进入人才自由市场;教育局根据学生数对全市人力资源统一配置。这虽然损害了少数人的既得利益,但解决的却是麻城教育的大问题。
六、二十年前,邓总设计师就提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的未来是怎样在一个社会,那是一个信息社会,可我们的农村中小学连个能打字的教师都没有,还能奢谈面向未来。建议不仅要跑到城区的农村中青年教师返回原单位,教育局还应组织城区教师的真正支教(如副高的评定,必须有三年的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启动网校建设,真正做到校校通、班班通,让农村学生真正接触到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教育。
七、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最朴实的回答就是要培养学生将来适应这个社会的各种能力。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曾组织了一些有益的竞赛,但做秀的成分居多,且很不够(如文艺节目、体育竞赛到处请人;作文竞赛抄抄转转),我们要多组织一些现场赛,除了传统的体育(可以加入围棋、象棋)、音乐(只能唱歌,乐器不能也比吗?)、美术、书法、舞蹈、演讲、作文,还可以有现代的电脑操作、软件应用等,要把师生的兴趣真正从打麻将玩游戏上解放出来。
八、中心学校也要大家反映的主要问题。中心校不放在学校对教学是有好处的,但不能成为养老院,老领导为什么要退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吧,他们的理念、思维也还是有问题的,又都放在中心校当领导,管理能先进,学校能进步?领导能上不能下,这是下面学校管理最大的问题,教育局应该对中小学校领导进行明确的定岗、定员、定责,官多兵少、官员的家属还要安排是下面教师懒散的重要原因。
第三篇:印度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印度各级教育改革特点的分析,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印度教育改革
一、印度的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
印度教育经过独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多数邦已实行“十、二、三”新学制。但由于印度两极分化严重,广大人民生活贫困;由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率过高,愚昧落后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印度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教育浪费现象严重,文盲多,流生率高,印度独立后制定了不少扫盲计划,但收效不大,主要是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剧增.原有文盲没扫除,新文盲又不断增加;课程偏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脱节,忽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操作课。一些活动、学习脱离就业的需要,学生离校后面临失业的危险;高等教育急剧扩大,盲目发展,超出国家经济水平的需要,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人才外流等。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颇有一定的代表性。
2O世纪8O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年代。印度总理拉·甘地在1985年1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宣布。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同年,印度政府发表了题为《教育的挑战——政策透视》的文件,并在全国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于1986年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即“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为印度今后的教育改革制定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根据《政策》的要求,印度教育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初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普及和提高14岁以下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提高初等教育质量。改革措施要采取最好的方法激励学生入学;规定了小学的基本设施;提出了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计划。
2.中等教育改革除了继续扩大儿童接受中等教育机会外,重点发展“标兵学校”。设立标兵学校是为了使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机会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更快地成长,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全国各农业地区的天才儿童,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平等,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改善学校教育。“标兵学校”实行寄宿和免费制度。
3.高等教育改革的最主要方面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包括大力发展自治学院,成立学术人员学院。成立鉴定委员会以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此外.印度还努力发展开放高等教育,以确保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帮助发展高等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经费的社会来源等。
独立至今,印度已颁布过三份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文件。然而,政策的制定与颁布,只有在得到全面的、真正的贯彻时才会起到它们应有的作用。这些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年复一年累积起来的入学、教育的质量、数量和财政支出等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二、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好的.但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之一是教育经费缺乏,严重妨碍教育的发展。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全国性的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教师待遇过低,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不稳定且素质不高,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管中央制定了对教育投资的倾斜政策,一段时期内加大了教育投资的力度,但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问题之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偏低。不少地方盲目追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由于学历教育中把关不严,出现了办学过乱的情况,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与素质水平严重不符,对国民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潜在威胁。
问题之三是基础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转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体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环节。它不是单纯的升学教育,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打基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升学教育”到“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问题之四是教育体制仍需完善。从2O世纪8O年代到现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二十多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制度改革中的指导原则定位存在偏差,教育改革追求社会效率和功利、忽视乃至回避了教育公正的问题,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以大学体制的改革为例.概括地说,迄今为止,改革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一方面是高额的学费。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社会底层家庭其子女缺乏学习的动力,因为即使他们成绩再好,他们也承受不了高额学费的负担。这些年来,考上了大学却因没有钱而无法上大学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学生或者其家长还因此甚至走上了自杀之路。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找工作困难,而公司找不到有用的技术工人。教育应该配合这种经济发展趋势,我国有基础研究成果,但很多还没有转化成为产品。即使可以转化成为产品.也没有好的工艺水平。这和德国、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育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缺乏高技能的工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这种制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会越来越明显。
三、印度教育改革给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与印度相似点极多,都是多民族的文明古国,独立时间相近,人口众多。印度教育虽然还没有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毕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要从印度教育改革发展中汲取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进行教育改革,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极力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尽量为所有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改革时应该学习借鉴的地方。
我国教育的发展要避免印度教育发展的不足。印度虽然抓住了机遇进行一系列改革,但是由于经费、人口等问题,教育政策收到的成效不大,教育失衡的现状仍然很严重.我们对印度教育发展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其基础教育十分薄弱,高等教育发展过度,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教育改革,谈来谈去,关键还是在于建立好的体制。教育改革的动力来源于政府,毕竟教育资源掌握在官员手中。如果改革进行不下去.就需要有人推一把,让改革动起来。稳定为上,利益集团,个人业绩的考虑……造成很难改革的局势。逐步的改革很困难,会碰到相当大的阻力。一旦改革就必然伤害一些人的即得利益,触动一些教育体制的传统弊病,没有政府的配合改革也难以成功。就像ahouseofcards,一栋用扑克牌搭的房子,要想逐步地改造,抽掉任何一张扑克牌,整个屋子可能就会倒塌。整体的改革又不符合实际,可以用“试点”的方式来做比较合适。不影响已经存在的系统,但是如果做得成功,每个学校都会有压力和动力来改革,就像深圳的例子一样。从最有价值的科系做起,试点学校不能有过去的包袱,可以从新干起,可以作为某某大学的二级学院,也可以作为教育部隶属之外的学校(例如:香港的大学,美国名校)在中国的分校。
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制度支撑。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改革,而教育体制改革又必须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应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我国的教育改革目前仍是“带着脚镣跳舞”,体制问题成为教育改革中无法回避的结。如果不试图解开这个结,那么所有的改革都将难以深入。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教育改革的初衷是解决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原有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却随之暴露出来。中国教育何去何从不仅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普通民众所应关注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的教育也应是全民的教育。我们相信,只要理性地思考,扎实地实践,中国教育就一定会走出困惑,步入新的天地。
第四篇: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建议的论文
1.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生在校的任务即是学习,因此最根本的提高与改革手段务必紧紧的抓住课程与教学。另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则立即走上工作岗位,其所需与所形成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均是在学校中完成的,特别是计算机教学,尤其需要将理论学习、实践、就业实现三位一体的紧密连接,从而连锁的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的几率。
1.1课程与教学
鉴于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殊性,理论抽象晦涩,缺乏感性认识与表述,难以深入理解,所以,很有必要在计算机教学时大力采用当今的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引入图片、动画、动态图等直观手段形象的讲解,使各种操作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感官认识与兴趣。除此之外,针对具体课程的相应内容还需灵活的采取各类诸如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比喻法、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等教育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使重要的原理与内容,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相比计算机技术更新和新兴软件投放一日千里的速度,计算机教学就显得比较滞后。因此在理论一线的教学中,必须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教授、相关软件介绍和计算机相关新兴事物传播融合一体,做到弥补教材、教学内容不足,获取最先进的知识和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三者的有效结合。
1.2考核方式
现有的高职计算机评估手段过于简单粗暴,重试卷考试结果,轻过程评价与技能操作;考试内容过度依赖于共性、统一的原理、知识与技术,轻个性的体现与技能的应用,难以形成对学生计算机专业素养的全方位考察;最重要的是基于课本与学校的考察思维,脱离了真实的应用环境,未实现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有效衔接,必然与市场、企业和应用脱轨,良好的就业就无从谈起。
1.3教学方法的创新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旨在提高与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变以往的“知识灌输”为“目标驱动”,更新教学模式与策略。在教学中,能力的培养适宜采用项目、任务和问题三驱动式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为,在教学中结合某一个具体项目,为学生订立明确任务,提出若干问题,目标是他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项目,该过程强调的是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消化、思考与灵活运用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提升整体素质和对知识技术的理解。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必须首先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制定知识体系、职业课程、应用环境与证书考核四者合而为一的专业教学计划,然后针对过去落伍的计算机考核与评价方式进行鉴别式剔除与优化,重点关注过程评价与实践考察,重视应用型操作能力。同时,在考试方式的优化上,考虑实施笔试、口试、上机与应用操作四者统一的考察手段,内容则倾向于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形成以实际操作水平为导向的评价氛围。
2.实训模式与校企合作
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实践性特征非常突出,尤其是对于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必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模式迥异,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对于前者,必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活动与生产应用,方可达到合格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必须将社会就业IT岗位胜任和工作学习知识技能准备的价值的作为实施导向,实训教学模式的“技能基础,知识框架,实践培育”本质,必须要求基于实训制定规范性、多样性的制度,强调实训教学的管理职责、资源要素、实施过程和质量考核,形成有效的制度支撑体系。另外,将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终极目标,结合专业实训教学课程制定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整合体系,建立了该行业内信息化软件与服务的外包培养与实训教学模式,并将之作为于专业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实训教法范例,从而丰富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不同模式教学体系的选择性。在面向就业,改革计算机教学,培养计算机技术高级应用类人才的实施方案中,实训教学环节的提出与优化就显得尤为突出。实训综合来说包括课程动手部分、课程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等诸多贴近生产与应用的教学方式,该过程的优化务必借助于如下手段与策略:施教者对实践教学训练的理解与重视,加大实训教学课时,精心准备与设计,提供更多上手与动手的机会;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实与完善平台;扩展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方式,建立合理、针对性强的校企合作项目等等。这些不仅有助于提升实训教学效果与学生应用能力,同时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着重发力点。
校企合作可实施的形式多种多样,充分利用教学与社会资源的双向交叉交流与合作,在改革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和学生考核评价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校企结合教学设计,在从入学到就业的流程中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方面作为基础知识的强化与实战阶段,同时也是岗前培训环节,可采取技能类课程,比如C、JAVA程序设计的方式,借助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点培训岗位操作任务所需的基本技能。第二阶段为校外教学设计,也是在企业进行的顶岗实习环节,重点也转向企业的主体性,将以岗位职业标准和技能要求为核心,将实际工作内容作为主体来确定学习方式及目标,已经进入预就业模式与状态,与企业职工和岗位慢慢对接。
3.引导自主学习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实践操作、应用技能为贯穿线索的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制约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鉴于教材与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速率,均有一定的滞后性。另外,企业的发展也必须依赖不断的技术跟踪、消化与创新,而员工作为主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倘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将单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发现计算机领域内信息的瞬息万变的更新速度,学生难以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与技术,导致知识更新与创新能力差,便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计算机领域内的变化。因此,面向就业的计算机教学,除了教材改革与教师时刻学习外,更重要的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能动性的关键在于学习方式与态度的教授,必须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知识的如何获取与消化。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施教者必须铭记受教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培养,引导后者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明确学习内容与最终任务的之后,掐头去尾,重点围绕目标与任务引导他们自主查阅、动手操作、思考问题与现象,侧重于主动学习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受访用人单位均提到毕业生的心态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与社会经验,能力与其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严重不符;还有大部分毕业生的个人价值追求与现实岗位差距甚远。简单的将主观的个人理想以及经济利益来支配、选择就业,必然到处碰壁。因此,为了提高就业成功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得不在基础教学、专业实践和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4.强化创新能力
在新技术与应用层出不穷的时代,企业面临的产品创新的竞争压力也不断提升。另外,高职计算机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扩展视野,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创新思维及方法的教学中更易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促进他们多方面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依赖于上下两个层次,上层次是目标、任务驱动的考核方式,而下层次则是学生自身的求变意识。大到国家、民族,到高校、研究所,小到从业者,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强化整体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和积极实施创新战略与方法。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发展完善:创设新颖性教学气氛,使其感受创新意识与价值,需要从学校领导到广大一线教师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行为自觉性,否则谈起创新,只能是创设空中楼阁;果断摒弃有可能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灵活变换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创设问题情境,使其身临创新氛围中;在实践教学中抛弃简单的书本条条框框式的发问及考核方式,提炼问题,形成创新点的培育及考核,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创新意识,使其自身努力找到最后答案;在实际应用环节,针对产品的不足开设创新性改善竞赛等等。总之,在强化理论知识理解的平台上,促使学生全方位主动树立创新意识与参与度,同时也加强了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
5.总结
高职计算机的教育教学改革应当首先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和“知识传输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以一线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对新知识不断追求的态度完善教学,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时代脉搏同步。另外,院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题,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提升效率与应用水平,强化就业能力与潜力,从而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养应用与技能型人才。
第五篇: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三班
41007153
李丽
【摘要】 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规律
观念
课程文化
【正文】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而不能一刀切。
遵循了发展规律再来考虑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从基础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
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做法,认为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各种领导体制中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原领导体制的很多弊端做到职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率。但管理者的观念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对于在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而言,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让他们舍弃轻车熟路的教学方法而进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使他们感到惶恐,再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
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基础,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为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支持。所以,管理者要建立畅通的反馈运作渠道,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因而,随着全球多元化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民族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民族教育改革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民族统一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适当讲授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因素。民族教育不但要考虑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
如果说教育知识反映了优势阶层的价值观与利益,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行动更能让人接受,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动员起来的行动者借助国家力量所展开的改革行动,使得教育知识的建构过程与秩序格局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具备改革资格的行动者,在生存的考虑与策略的选举中,既有对已有秩序的屈服与妥协,又有充满激情的困惑与努力。知识的变革过程把不同的社会力量拉入了教育知识建构的舞台,这些因素和力量不是一致性,统一性,而恰恰是混杂性,矛盾性甚至荒谬性,社会因素的作用与改革现实之间既有问题与危机也可能同时包含着希望与新意,它们以一种近乎悖谬、充满张力的关系推动实践的展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的热潮再次掀起。新的实验层出不穷,外国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大量传入我国,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研讨法,目标教学法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逐步单纯模仿的局限,教学法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金志远
2008.11
[2] 《共用知识空间
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高永红 2008.1 [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叶澜
2009.08 [4]《基础教育---思考与探究》杨显社
2009.05 [5]《中国教育改革30年
基础教育卷》王炳照 2009.1 [6] 《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教育论坛综述》中国教育学刊
2012.01
[7]《基础教育改革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2.01 [8]《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差及反思》中小学电教(下)2011.02 [9]《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教育发展研究 2011.01 [10]《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科教文汇(中旬刊)2102.01
[11]Lian Zhang, Xiaoqian Hu and Shan Li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2, Volume 108,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12]Dan Zhao and Bruno Paroli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1, Volume 6, Number 2, Pages 248-278
[13]Karin Brodie 2010, Teach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Classrooms, Part 2, Pages 87-101
[14]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our expectations Siddharth Lakhotia 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8, Volume 70, Number 3, Page 152
[15]Dropout and Completion in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Finland 2011, School Dropout and Completion, Part 2, Pages 215-232
[16]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 Among Indigenous Peoples in Latin America Luis Enrique López and Inge Sichra 2008,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art 5, Part 18, Pages 1732-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