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2:1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黑板上贴好两条线,作为铲子的起点和终点。

一、用同一物体测量铲子的长度(10min)

1、复习引入:

同学们,这是谁?认识吗?

最近佩奇很烦恼,它想送礼物给小兔瑞贝卡,(黑板上粘贴挖沙铲)可是不知道该买多长的礼品袋,你能帮佩奇测量铲子的长度吗?(板贴:铲子的长度)

请两名同学上台测量铲子的长度。

(学生边测量,教师边总结,粘贴板贴:确定纸带起点和终点,一拃一拃要相连。)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粘贴纸带展示,并指导如何计数(4+,5)

教师粘贴拃,并帮助学生填写数据,咦,为什么两位同学测得的数据不一样呢?

PPT:用手测量时,每人的一拃长度不同,我们的结果不同。

2、出示2块橡皮,那用一样长度的橡皮来测量呢?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刚刚是一拃一拃相连,那么现在呢?(一块橡皮一块橡皮)

继续请这两位同学进行测量,教师粘贴橡皮并填写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PPT:用相同的橡皮测量铲子长度,结果一样。)

3、用橡皮和手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哪一个更准确呢?

如果你觉得是橡皮更准确请举1,如果你觉得是手更准确请举2,请选择。

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用橡皮测量更准确。

4、提出问题PPT:我会思考:除了橡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物体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呢?

生:粉笔、铅笔、水彩笔、书本、铅笔盒、筷子、勺子······

小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可以作为工具来测量。

5、聚焦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板贴课题)

二、用各种物体测量铲子的长度(15min)

1、大家想用生活中的物体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吗?

今天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这些物体:橡皮、小棒、回形针、小立方体。(板贴)

2、接下来,张老师来分配下:第一排用小棒测量铲子的长度,第二排用回形针测量铲子的长度,第三排用小立方体测量铲子的长度。

你们组用什么测量?你们组呢?

3、为什么没有小组用橡皮测量铲子的长度呢?

刚刚我们已经用橡皮测量过铲子的长度了,那么我们该把数据填写在哪里呢?

(请同学上台填写。)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们的字要···(大大的,清楚的。)

刚才我们测量了几次?(2次),虽然两次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测了两次,结果就要填写两次。(再请一位同学上台填写。)

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确定纸带起点和终点,一物一物要相连,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相对应的表格中。

4、会测量了吗?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测量地准确,速度又快,测量完记得把表格交给张老师哦。

5、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数据。(PPT:我会测量)

6、汇报交流:①为什么用小棒测量的小组这么快?用小立方体测量的小组那么慢呢?

(长的物体用长工具测量更方便。)

②用小棒测量铲子的长度和用小立方体测量铲子的长度可以进行比较吗?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铲子的长度,结果不一样,不能比较。)

三、用各种物体测量桌子的长度(10min)

1、用橡皮、小棒、回形针、小立方体测量铲子的长度,你学会了吗?

2、那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度,你会吗?

你会选择哪一个物体作为测量工具呢?为什么?

3、组长上台领取你们小组选取的材料测量桌子的长度。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督促小组成员上台填写数据。(PPT:我来挑战:)

5、交流汇报:①我们用小棒测量桌子的长度,你有什么感受?(方便、快速)

②用小棒测得铲子的长度是4+,测得桌子的长度是,我们可以知道哪一个物体更长?

(都是用小棒测量得到的结果,可以比较。)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5min)

1、我会思考:

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用物体测量更准确。(板贴:撕去橡皮)

2、我会选择: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可以)

如果可以,请拍拍手,如果不可以,请跺跺脚。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不可以)

如果可以,请拍拍手,如果不可以,请跺跺脚。

3、拓展:你学会用不同的物体测量了吗?

接下来我们来测量书本短边的长度,这次张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四样物体,你可以从中选择一种,并在表格中打√,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确定纸带起点和终点,一物一物要相连,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相对应的表格中。

第二篇: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第5课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科学概念目标】

1.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 交流。

2.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工具,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科学态度目标】

1.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3.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4.主动关注他人的测量结果,并有分析结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验统一计量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块橡皮(长条形)、一个回形针、一根小棒、4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和讲台长度相当的纸带或棉线、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用的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复习导入。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不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然后指出,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数值不能比较,所以我们需要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

2.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呢?”发标准物。学生观察标准物后,尝试测量桌面的长度,然后小组讨论。

3.分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种标准物的优缺点。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比较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比较小。小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到准确。

二、探索: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1.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学生观察桌面、讲台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

2.教师提问:“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也可在学生测量 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减小组织教学的难度。学生回答后,上台演示。十个小立方体一组,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

3.教师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

4.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分发材料,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

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用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小立方体 之间要紧紧挨着,不能有缝隙;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把数据 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5.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学生汇报后由教师填写。

三、研讨

1.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全班同学测量的讲台长度的结果。让学生说出数据的特点(很接近,准确度高)。

2.全班对比教师讲台的长度和学生桌面的长度,哪一个更长一些?让学生体会到全班统一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意义,它使得测量的长度可以进行量化比较。

3.讨论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又快又准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再次总结小立方体作为测量工具的特点。

四、布置课外活动

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

第三篇:用相同物体测量-教学设计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多种相同物体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不同的物体估算物体的长度

3、能够正确描述测量数据。

4.意识到使用相同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出的数据更易于交流、比较。【教学重点】能够使用多种相同物体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描述测量数据。

【教学准备】软黑板、吸管、小立方体、教学课件、智慧课堂设备。【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利用不同的物体测量不同的的东西,测量的数据并不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小。现在我们想让这2个数据可以比较要怎么改进?(引出课题: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2、.谈话:这是老师今天带来的2种工具,你们想先用那种进行测量呢?(展示:吸管、小方块)

3、学生利用答题器选择工具使用的顺序。

二、用小方块测量桌子长度(顺序根据学生选择改变)

1、谈话:同学们要测量我们的桌子的长度,你们估计它有多少个小木块的长度呢?

2、活动:小组讨论,把你们的预测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3、活动:现在组长上来领取小木块开始测量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5、小组汇报

6、谈话:我们发现大家的桌子都一样长,但是这几个小组数据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小组测量的准确的呢?

7、展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谈话:大家发现问题出在哪呀?

8、学生使用答题器反馈:哪一个数据是准确的呀?

三、用吸管测量桌子长度(顺序根据学生选择改变)

1、活动:刚才我们都用了小方块测量桌子的长度,现在我们再试试看用吸管测量。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谈话: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大家的数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会了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板书设计】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科版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主备人:

组长签字: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过程与方法:

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

教师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手的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桌子的高度。

2.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二、聚焦

1.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2.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三、活动探索 1.物体的选择。

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提 问:“你们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

2.测量桌子和书。

(1)教师要先提醒学生测量注意事项: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 一条直线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

(2)分发材料。

(3)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

(4)还需指导学生解决不是一个测量单位时的读数问题。

3.汇报测量结果(也可让学生汇报数据由教师填写)。

四、研讨

1.提示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讨论:“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3.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引导学生对比纸带正面和反面用物体测量与用手测量的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手的长度不同,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作业布置:完成活动手册。板书设计: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统一起点 终点

测量需要统一标准

课后反思:

第五篇:教学设计——测量物体的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引入课堂

大理石雕塑装饰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如我们教室后面的“润和”喷泉雕塑。我们能否测量出它的密度呢? 例题

1.现有一批汉白玉大理石石料,长1m,宽50cm,高约40cm.雕刻师傅对其称重每块质量为500kg.这批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

2.雕刻师傅利用某石料雕刻一个羊雕,在雕刻过程中石料质量_____,体积______,密度______。

石雕的密度和废料的密度_____。思考:

我们能否大体测量出雕塑的密度?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小石块体积如何测定?需要用到什么仪器?说出你的方法。

学生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实验,如何准确的测量出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表格:

拓展升华

1.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2.测量的固体如果是空心的,测量结果还准确吗?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学生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表格:

课堂练习

1、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3__________kg/m,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

3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60cm,再把蜡3块和体积为10cm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3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则此蜡块的密度是()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6.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33_______cm,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下载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百崎中心小学 陈燕梅 教材分析 《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也是对前2课的比较方法的继续。本课将在前面单一......

    《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教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教学预案 高邮市宝塔小学 刘春松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1和“试一试”,第57页练习十二的1、2题。 [教学目标......

    2.4《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教学设计 [精选多篇]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教学设计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庞利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中,学生已经知道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出来的数据是无法相互比较的,使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的结果较为一致,也便......

    《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合集]

    一、科学概念目标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② 培养学......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_教学设计

    一年级 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2课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王维佳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科学探究 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

    《数学活动:测量物体的高度》教学设计

    《数学活动:测量物体的高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物体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2.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

    《测量物体的密度》教学案例

    《测量物体的密度》教学案例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4节 【课堂实录】 一、复习提问: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的知识,那么什么密度?它的单位是什么?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