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提升感性体验的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提升感性体验的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提升感性体验的研究论文》。

第一篇: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提升感性体验的研究论文

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及模式的变化会催生新的变革,工业设计就是工业社会下设计和制造分离的产物。自从工业设计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就给工业设计教育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空间。工业设计教育也在上个世纪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但是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经济,几十年的服务经济的浪潮后,我们现在正逐步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即人们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包括教育的需求已经开始上升到全面的感性体验。体验经济时代用户体验无处不在,每个领域都试图通过这种前瞻式的研究来探索未来体验经济模式下自身的发展方式,设计教育中也有体验价值,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亦是如此,我们应该致力于为提升学生全面的学习体验而努力。这种研究,在新经济领域中或许会对我国的产品设计行业以及制造业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感性和体验

感性相对于理性而言,理性和感性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认知模型,它们分别由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合作。心理学范畴的感性是指感觉、知觉、认知的连续过程。感觉是指物理刺激经过感觉器官,从神经向大脑中枢传达这一活动的过程;知觉是对作用于感官的外界刺激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由右脑控制)对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性、具体性的反应,“感性”构建起人与物互动交流的桥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头。

感性(Kansei)这个词的内涵远远超过这两个英文词汇,其不仅仅局限于感情,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审美直觉和创造性认知活动的本源。这样的发展趋势必然造就了感性科学和认知科学不可分割的联姻。而体验设计的大行其道,也是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下产品、服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感性体验也应该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

体验则既有因感官的外在感受而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包括在外部情境刺激作用下带来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即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输入外在客体信息,而且“激活”内在已有信息,形成活动状态,因而体验这种认识方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认识了解,它更注重由内向外的认识和理解。这也符合唐纳德,诺曼所提出的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个层次的体验。而心理学上的“体验”常常与情感紧密相联,情绪心理学常常把感受和体验当作同一心理现象加以描述,感性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

对于感性之于设计的研究最早源于日本,马自达公司最早提出将“感性(KansEi)”作为人们评价汽车设计质量以及预测设计趋势的依据,这也就是感性工学。欧美国家也非常关注感性科学,一般译做Effective和Emotion,但是日本学界认为,二、工业设计教学与感性体验

感性体验反映到工业设计教学上,即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一系列教与学互动所建立起来的主观心理感受。而且教学本身也被视作一项创新性的设计活动,特别是设计类的教学,更是一种教育和传授“感性认识之美”的活动。所以在工业设计教学方法和程序上,应该提倡和重视以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征和规律为基础,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感性体验,以代替枯燥的逻辑、语言型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也可以打破一直以来重视左脑教育,忽视右脑开发的传统教学模式。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右脑恰恰就是设计、艺术、音乐等创意的源头。所以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探索跟创意源头的接轨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和提高教学互动中的全息感性体验,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提高工业设计教学中感性体验的方法

1.在真实情境中增加感性体验

工业设计是一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般的方法是系统的学习前人积累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这种间接学习的方式逻辑性强、枯燥,并且需要循序渐进和一定的知识深度,适合于科学技术的学习。而设计学科本身又具有感性的艺术特征,这点决定了学习设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向大自然上亿年的演化系统学习,比如在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课程中引入关于实地“观察”的训练和思考,进行时间观察、人物“可动”观察、物象变化的观察、事物的组合观察、“虚实”观察、“紧与松”观察、抽象观察、节奏观察等等的感性学习方法,这种靠感性思维进行的学习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

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关键是在思考、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制作。对学习设计的人来说,无论电脑效果图做的多么出色,或者产品目录的照片质量多么精良,他不亲自制作并使用那个产品就无法获得那样的感受,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如此,所以设计是必须亲自动手去做的。德国包豪斯学校在创立之初就一直把实做一把椅子获得的体验看得比出几张漂亮的建筑效果图更重要。因为承担了一个要制作出来的责任,所以可以学习和体验到更多。而无论是大的建筑还是小的产品,先想小的,大的就可以套用小的扩展开来,关键在于动手的体验。而目前的国内教学中恰恰不太注重这种动手把一个产品做出来的体验教学。

3.在草图交流中体验

在传统工业设计教学中,草图被看作是表达个人设计创意、记录设计演化过程的呈现工具,故草图一旦完成便弃之一旁。但是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草图的功能不仅如此而已,更多情况下,草图的价值在于鼓励交流和互动,让草图的交流和互动融入社会的生态环境中,使团队成员对共有的参考资料产生共同的体验。如果创作的草图没有人看到,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人沉淀和思考其跟周围材料的关系,那么教学过程中会失去很多发现新联系、新灵感的机会。“非学校化社会”的倡导者IvanIllich也说过,共同的探索必须根植于在诸多层次上的对已有经验的分享。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置专门的展览版,把学生的草图、参考图片、简报之类的东西钉在上面,还可以制作作品陈列墙,而对于互动式的草图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数码展板、投影仪等来展示。除了分享草图和展板,还可以是被感知的模型,可被触摸的材料等。总之在教学中要组织更好的教学空间和形式,以创造丰富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全息感性体验,才能有利于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对设计创意的学习来说,通过感性体验的学习认知过程更直观和全面,对于记忆和逻辑思维等的辅助作用也更大,所以我们的工业设计教学应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全面的感性体验价值。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感性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感性素养提升策略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也是连接情感的纽带。人们因为被音乐艺术“脉冲”,激发出丰富多元的情感波澜,从而执着于人生的美好憧憬和追求。因此,音乐艺术对于提升人的感性素养有着独特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我们首先要具备感受世界、体验生活美的能力,然后通过这种能力来培养感性素养。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感性素养的重要课程,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仅注重技能技术的培养,而忽视感性素养的陶冶,偏向于音乐知识理性的追求,而轻视情感情绪的熏染,背离了音乐艺?g教育的初衷。

那么,小学音乐教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性素养呢?

一、创设愉悦的音乐课堂情感氛围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会对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调查。通过练声、练声时的嘴型和演唱等测试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所学歌曲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有明显的走调、忘词、吐字不清晰、歌声缺乏气息的支持等现象。究其原因,他们在音乐课堂中均属于后进生,有的不喜欢上音乐课,有的上课经常走神等。

事实上唱歌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让所有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也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深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学生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学生的鼻子跑。学生不是教师情绪化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教师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一类的话语,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当学生表现出色的时候,教师可以摸摸他们的头,贴贴他们的脸,说一声“你真棒”!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拍拍他们的肩,说一声“要加油”!教师要让低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亲人,让高年级的学生感觉我们像朋友。总之,在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多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开展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而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因为良好的情感体验总会伴随着兴趣的生成。而兴趣、好奇心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真正动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设计多种歌唱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在熟悉曲调之后,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演唱,但每次演唱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位学生都参与音乐活动。运用歌声、表演等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进而准确地抒发情感,表现歌曲的形象。

笔者在执教《小花猫和小老鼠》歌曲时,先组织学生开展“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在歌曲范唱中游戏。然后按节奏读歌词,引导学生选择唉、哈哈、咦、哟等衬词填入每个乐句休止符处,以增添歌曲情趣。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休止符”,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了歌曲学习中的难点。在唱熟练歌曲后,要求学生跟教师用唱名分句唱歌谱,从中有效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在执教《动物说话》一课时,笔者围绕“动物”展开,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且以歌曲《动物说话》的伴奏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模仿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标志性动作和声音,引导学生边体验,边感受,边思考,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学生真正做到敢说、敢动,想说、想唱。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唱歌曲,不只是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音乐旋律、速度、力度、情绪等诸多表现手段去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趣。通过粗唱、细唱、精唱,使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

三、运用多元的音乐情感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常常会采用学生互相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传统的填鸭式让教师的教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只能硬生生地接受。所以,给学生提供指导学习的方式很有必要,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充分体现。笔者在教唱《七个小兄弟》一课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笔者邀请了七个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代表Dol、Re、Mi、Fa、Sol、La、Si七个音,指导学生唱好音阶,并跟笔者学做每个音的柯尔文手势,之后让学生仔细聆听,笔者随口唱哪个音,代表这个音的学生必须马上根据笔者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紧跟老师的上课节奏,完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带动全班学生安静地聆听所要学习的歌曲,想象着音高的变化,再用歌声表达出来,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这时教师的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笔者从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夸奖,有的学生音准特别棒,有的学生表现力很出色,有的学生坐姿端正,有的学生积极发言等。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肯定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学生一定会更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这就是教师多夸赞学生所产生的良性循环。

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教师只有别出心裁,才能牢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提高上课效率。在玩中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教材,勤思考,多钻研,扮演好老师、朋友、孩子王等多种角色,走近学生,亲近学生,让音乐教师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第三篇: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10月16日~17日,我们2位数学教师有幸参加了在厦门六中举行的第四届“相约名师,聚集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特级教师、名师众多,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潘小明、许淑

一、吴文俊、张齐华等还有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他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观摩课。自然质朴的语言、高超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课堂张驰有度的调控能力,充满智慧的提问,让所有听课教师敬佩不已。

有这样的机会,走近名师,领略名师风采,我校教师感受颇丰,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高水平的演示课——《解决问题》。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节课吴老师先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吴老师出示一副情境图,让学生思考: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全班交流。老师通过筛选,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弟弟采了4个桃子,哥哥采了7个桃子,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接下来老师用画圈的方法把题中的条件表示出来,用稍小的圈子表示弟弟采的4个桃子,再用稍大一点的圈子表示哥哥采的7个桃子,圈里分别写上4和7,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怎样表示?怎样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完成。然后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老师说明:在表示7个桃子的圈子和4个

桃子的圈子的外面再画一个大圈把它们包围起来,就表示一共采了多少个。吴老师主要是想通过这个复习题渗透画草图分析应用题的方法,为新知学习做了铺垫。

吴老师这节课上得扎扎实实,这节课上吴老师真正做了从心底里欣赏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这节课真实、朴实。吴正宪老师这节课是借生上课,吴老师在上课前与学生互不相识。但是,从情景引入到讨论、学生争论,整节课引入巧妙自然,学生学习热情激昂,师生互动氛围浓厚,教学效果显著。教师鼓励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然后老师抓住重难点讲解。这节课丝毫看不到“花哨”,闻不到“秀”味,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真实的数学课。吴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们折服,把我们带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这是她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积淀的结果。二是导。这节课是指导课,又是引导课。吴老师曾说,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行动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与学生交流起来就会充满感情,就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学生也会充满信心地去探索,去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提出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创造意识的萌芽,教师应该给予特别关注,遗憾的是我们过去不太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总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虚的,试题会做了,分数提高了才是实的。

随后吴老师给我们作了讲座:《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吴正宪老师关于《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的讲座中,讲到数学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数学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在讲座中把理论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历程、课堂的心得。她的成功之路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容易感动学生,也被学生感动。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她在课堂的情感、激情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怎能不成功呢?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

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最后用吴正宪老师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教育教学,教人做真人,去存真伪; 教育教学,教人守规则,懂得自律; 教育教学,教人敢承担,坚守责任; 教育教学,教人不怕困难,拥有毅力; 教育教学,教人会自省,善于反思。

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用“蹲下身,走进去”的育人情怀引领学生触摸数学的精彩,贵在于细微处着笔墨。吴老师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文本的精加工,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第四篇: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在体验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升 ——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赵富强

【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 【专 题 号】G382 【复印期号】2013年04期

【原文出处】《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12年8期第17~19页 【作者简介】赵富强,浙江省安吉县昌硕高级中学(31330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过程性目标作为三维目标中的两个目标,明确提出了生物学习以“体验”为核心,强调学生自己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同时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可以看出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强调对学生进行反思和生成能力的培养,这与当代教育理念是十分吻合的。然而,调查分析显示,现在大部分高中生对生物学的学习主要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效率低下,应用面窄。所以,在提倡转变学习方式的今天,重新审视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探寻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文化的重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体验,也叫体会,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中国古训中就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体验式教学最初是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指在宽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践,亲历操作、解释和应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获得学习方法并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经历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在应用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亲身体验与自我反思,即通过“体验”和“反思”,使学生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形成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在体验中让认知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流程

在体验学习计划的同时及时调整体验,这是体验式教学的一个特点。体验式教学要随时变化、因人而异、因景调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在循环中有反复的过程。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了体验式教学圈,五个环节如下(学生角度):亲历、体验、分享、整合、应用(循环往复)(见图1)。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评述;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带着积极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去感悟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质的飞跃。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亲历体验

只有源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体验和认知。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恰当的教学情境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贴近学生已具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来提供情景材料。因此,我们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时,笔者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为什么夏天少尿,而冬天多尿?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补充盐水?“以饮料代水”的做法科学吗?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种问题情境是情境创设的一种方式,通过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如行为对比,辨析判断,讨论交流,亲身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和表达想法的机会,以便他们能相互比较与借鉴。2.多种形式,分享体验

有了体验后,更重要的是体验者要与其他体验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而实践感受是学生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是基础,而学生必须主动地分享体验、感受真实。

(1)指导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生命科学现象或验证生命科学理论的重要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设计与操作是一种重要的体验学习方式。例如,在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传统接受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先讲述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甚至写到黑板上,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或边讲解边演示。然而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中,只告诉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做实验,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述,但要在班级中巡回,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结果此种教法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操作步骤和方法各不相同,暴露出不少问题。这时,教师加以点拨,学生相互讨论,甚至争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形成了正确的总结性评价。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概括、整理、归纳和总结,将零星的知识点用主线串联起来,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且准确、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经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真正达到了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2)组织调查访谈活动

实践出真知,适当组织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思考、去顿悟、去感受知识。例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递铺港上下游的环境污染做一次调查,并针对如何防治和处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并指定组长。组内分工,具体怎样开展活动,均由小组成员自定,要求做到人人有事,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3)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亲身体验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体验式教学重视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重视创设学生同自然、社会、地区、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对美好和有价值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的许多知识都来自于观察和实验,学生只有踩着科学家探索的足迹,体验科学家成功的欢乐,才能使学习效率倍增。例如,在生物选修1的学习中,利用双休日,让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后,用家中现有的材料简易制作果酒、泡菜。在选修3“植物克隆技术”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果树的嫁接技术、白茶苗的培养技术。3.对话交流,引导体验

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体验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感受。利用师生间对话交流、学生间对话交流的方式,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反思、实践,将亲历的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自身的行为。体验具有个体性,由于每个个体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交流与分享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体验中,师生平等对话、相互讨论、激烈辩论、互相启迪,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表自己的见解,确立学习的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交流促使学生再一次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梳理,使内化进一步深入。最终对话交流使体验式教学发生质的变化。4.整合探究,内化体验

按照逻辑程序,交流的下一步是要从体验的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如果体验只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本质的探究和知识的整合,那么,再多的体验也只是形同虚设,不能达到任何的教学目标。学生应通过个人反思、同化或者顺应的方式将亲身经历的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外部情境进行内化。在知识经验与新的问题冲突中,形成对体验的本质认识,得到长时的记忆。经过上一环节的体验,整合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探究结论。根据学生的体验整合教学内容从而总结出对生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解释生物学现象;整合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探究程序的操作: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5.应用反馈,升华体验

问题评价反馈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整个体验学习的结果能较好地得到反应。在体验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暴露的问题,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把“为什么”“怎么样”“如果不是这样呢”等问题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以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如学生在完成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后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对萎蔫的青菜叶实验产生的现象加以解释。(2)如果我们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同时放入清水中,两者的结果会相同吗?(3)外界溶液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能吸水胀破吗?(4)同学们家中养的花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地位。

四、体验式教学的反思

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感悟。体验式教学在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内省)与群体反思(交流),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时始终要围绕这一中心。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体,它是使参与者教学相长的行为过程。教师应该把以“教”为重心逐步转移到以学生“学”为重心,并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体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实施“体验式教学”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提供一个足够的体验空间;需要教师在活动开始前进行精心的思考与设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生活的智慧,要能够知晓学生的感悟能力。因此,在课时有限、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第五篇:情境中体验论文:情境中体验体验中生成

情境中体验论文:情境中体验体验中生成 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用能引起学生知识、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以达到知、情、行最佳统一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模式的目的在于以通过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叶圣陶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的一些体会。

1.以问题引领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智力上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以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进入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享受解决问题的喜悦。例如我在讲“做有责任感”的时候,采用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公交司机不负责任出交通事故。另一个是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出心脏病,在生命垂危之际,他

完成了三件事,让学生看完案例后探究下面的问题:1.责任感会人带来什么?而不负责任又会带来什么?学生对两个案例很感兴趣,问题一出,学生讨论热烈,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做公交车上学、回家,当然对于公交车司机的行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学生谈到,公交车司机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的车上坐着许多乘客,关乎乘客的生命安全,前一个公交车司机没有责任感,结果出了事故,违背公交车司机的职业道德,接着学生又予了我们昆明一位公交车司机开车时一直在打电话,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与之相比较的另一位公交车司机,学生谈到这位司机太有责任感了,而且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司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同埋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负责任的重要性,从而懂得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样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根据材料分析,探究问题的方法。

2.以表演体验情境,凸显教学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情境表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跨越障碍 正确选择”的内容时,针对同学中并非全无是非观念,但有时应同学之邀,不知怎样选择,我请同学们进行小品表演,小品的题目是《选择》,剧情讲的是八年级(2)班和(3)班在足球赛时发生了冲突。(2)班的小昆被(3)班的小钢一拳打在脸上,鼻子出了血,小钢向小昆道了歉,小昆心里

不平衡,他把这事告诉了他表哥。第二天,小昆的表哥来找小林约他一起去教训小钢和(3)班的人,而小昆和小林是好朋友。我让学生模拟表演了小林的选择。(小林的选择有几个,一是为了朋友义气,不分是非去帮着打架;二是考虑到后果拒绝去,这样一定得罪朋友,还有一个办法,说服小昆不去打架,再进一步做调解工作。)指导学生设想更多的想法和细节,使小林有多个选择,学生可分成几组进行表演。几组同学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的表演,其他同学好像也被带入了创设的情境当中。通过剧中的精彩对白,学生知道了哪种选择是正确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讨论,“生活中出现了情感与原则冲突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经过讨论,学生们更明确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无数个正与误、善与恶的岔路口,这时正确的是非观将给你勇气和指引,使你不至于失踪懊悔。我们在采用情境表演这一方法时要注意:一是表演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表演不能仅仅为表演而过于形式化,应有精神内涵。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防止“笑场”,使表演成为闹剧。最重要的是通过表演去体验、去感悟,不仅掌握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二是表演时间要短,否则,就会充分发挥小组的团队合作以及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全班相互点评,既能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师生、生生互动

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情感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是实现有效教学互动的着力点。因此,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感受中进行主体体验,以主体的自主建构获得道德认识,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体验的深化不断地设置新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尊重父母——化解爱的冲突”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师生对话的平台,在让学生畅谈自己和父母发生冲突之后,没有马上让学生寻求化解的方法,而老师谈谈当年自己和父母的冲突以及现在的感受,还谈了老师和自己的孩子发生冲突的情景,通过与老师的对话来感受自己的不成熟或者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周后的调查发现,同学们都开始主动地和父母进行真诚的沟通,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和父母冲突的办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所创设的情境是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也是符合学生情感实际的。老师、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通过这种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心灵互动,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以故事推演情境,增强内容的趣味性

初中生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感悟道理,寓教于乐,也是品德教育的一种好方法。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

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比如在讲“正确面对竞争”时,我讲了《西班牙与沙丁鱼》的故事,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中运到码头时,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沙丁鱼不好卖,倘若抵港时间时沙丁鱼还是活的,活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在学生津津有味地倾听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了提高沙丁存活率,为了帮助渔民在获得更多的收入,请你为渔民出个“金点子”学生七嘴八舌地想出了一些办法,可能有的同学听琮这个故事,为提高沙丁鱼的存活率,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了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讲到这里,有的同学问老师,那沙丁鱼还不被鲶鱼给吃了,同学们,你们觉得沙丁鱼会被吃掉吗?让学生讨论后,我接着讲,沙丁鱼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只有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让学生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感悟到引进鲶鱼就是引入竞争,为了生存而竞争,这是动物的本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正是在同自然界的竞争中发展壮大的。竞争可以催人奋进,可以促进发展。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能更深刻理解

竞争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竞争。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设置情境,把握情境,升华情境,让情境真实化、情感化、艺术化,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较好地回归生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下载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提升感性体验的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工业设计教学中的提升感性体验的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_物理论文(精)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中_物理论文 文章摘要:山西浑源师范 乔德源 常常是尽管承认“教书育人”,但在授课时怎样实施,却被忽视。在教改中,这显然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一......

    心理援助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论文

    【摘要】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灾后心理的恢复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灾区儿童心理恢复,更是心理专家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利用社会的一切力......

    企业执行力提升研究(论文)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长期的生存......

    寓德育于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中

    寓德育于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中2006-12-31陈埭烟浦小学郑碧娥阅读829次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实践性强的育人工程。作为一名十几年的少先队总辅导员,我把......

    寓角色扮演于英语教学中论文

    一、前言自心理学家莫雷诺(J.D.Moreno)创设心理剧后,角色扮演也就成为团体辅导、咨商,以及教学上的重要技术。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个人学习角色扮演的机会,使个人能设身处......

    瑜伽教学中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该文以瑜伽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为题,阐述了瑜伽运动的美学特征,以及瑜伽教学通过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等途径进行美育教育,在瑜伽教学中通过培养和强......

    人性化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论文

    人性化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论文作者:本站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6-9-21 15:13:00 发布人:admin -- 李梁军,黄朝晖[关键词]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系统;人;机;环境[摘 要]通过......

    体验营销论文:体验营销在昌吉州旅游品牌中的运用研究

    体验营销论文:体验营销在昌吉州旅游品牌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并即将迎来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运用体验营销建设和推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