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12:2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

第一篇: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

课堂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中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课堂应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使每个学生在40分钟里充满生气与活力,相互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思维碰撞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新知,激发创新潜能。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实践与初步探索: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如何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怎样创设情境,让数学问题能清晰、具体地反映在学生头脑中?这是有效开展主动探究至关重要的一环。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情境:班中要布置“生物角”,小红带来了2只可爱的小乌龟,下课后同学们都喜欢逗它们玩,可上课的时候小乌龟乱爬怎么办?大家一起来替小红想个办法,行吗?同学们有的说“去买个盆”,有的说“带回家吧”,有的说“把它们围起来”……我及时抓住一契机:“你的想法和小红一样,她想在‘生物角’里为小乌龟做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的围栏,请你帮她算算,至少需要多长的木条才能围成这样的一个长方形?”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忙着为小红计算所需木条的总长,列出了一系列算式。我及时鼓励道:“刚才计算出了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其实同学们已自己学会了一个新的数学本领。”学生们的脸上满是兴奋和期待。“数学中计算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谁来说说,你们刚才计算的是什么?”课堂霎时热闹起来了。“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个个迫不及待地说。为什么呢?因为数学中计算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样的课堂,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被激活了,他们个个兴趣盎然、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对周长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真正的理解,并成功地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锻炼主动探究的能力

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决不能墨守陈规,应该大胆创新,不应该仅由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共创教学流程。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出示例题,难点顺利突破,列方程也就容易多了。同学们想一想,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行程情况?在我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相背而行、同向而行、相遇、没有相遇等情况。接着,我让学生们自导自演,设计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两个物体运动时时间上的小秘密——两个物体在同时运动时,它们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学生还提出了不同时或最终没相遇或相遇交叉而过等行走情况,我请他们在课后与同学合作一起去探究……短短40分钟,一段段小小的表演,把行程问题的多种形式都演示了出来,同学们自己悟出了行程问题的关键,感受了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总路程间的等量关系,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主动探究的水平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伴随着认知活动的情感体验越强烈,相同时间内接受的信息越多,遗忘的速度就越慢,认知水平的发展也就越快。我在教学“商不变性质”的运用一课时,出示A、B两组题,请学生选作其中的一组,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同学们汇报后,我说:“你们为什么都选作B组?”B组的题目除数是一位数或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能很快地口算出结果?那A组题呢?如果这组题的除数也是一位数或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那做起来就方便多了。我有意做了一会停顿……是啊,除数是一位数或整

十、整百、整千那多好啊。这时有位学生举起了手:我能运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变成一位数或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他的发现行吗?这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学生们个个踊跃,互相交流着自己的想法,不一会儿功夫,奇思妙解涌现。有的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变成了整百数;也有的把除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还有的学生把被除数拆成了一个数和整百数相乘的积,然后利用学过的除法运算性质使A组题计算起来简便。整节课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需要很强烈,课堂教学目标得到了切实的落实,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利用商不变性质给计算带来的便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猜想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具创造性的一步,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他们有自己的数学实际,对于同样的问题还会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也可能猜想的结果是错的,但就猜想本身而言是合理的,创新的智慧火花往往在猜想的瞬间闪现,同时种种不同的猜想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助于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课中我并不是单纯地把结果讲清楚、讲正确,而是把握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知识穿起来,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经历怎样从已知逐步探究未知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周到考虑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老师的主导作用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课堂才能达到开发智力、提升创新思维品质、增强创新意识的目的。

实践证明,活的数学课堂能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数学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了,学习潜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已成为了孩子们灵感涌动的空间。

第二篇: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张海滨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二中)

摘 要:科学探究应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较快地找到科学探究的大门,为此在以下方面做了些尝试:创设情境,主动建构;强化实验设计;重视科学探究史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情境;实验;探究史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何为科学探究?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做了明确的定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

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得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简而言之,探究教学强调的并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途径。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化的世界,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的量非常大,知识的获取也比较容易,只要在网上百度一下就行了。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要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终身受益的。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呢?对照美国的《国家科学

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我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最大可能再现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较快地找到科学探究的大门。对此,本人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主动建构

对于一些操作上比较简单的实验,我们要尽可能地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和探究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上电流的磁效应时,我们不应该演示了实验后马上就得出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的结论。因为这样并没有让学生尝试到探究的乐趣,也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在演示了奥斯特实验后问道:小磁针为什么会偏转?事实上此时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它和磁现象联系起来,有一位学生说可能是由于我闭合开关时手指的转动引起了空气的流动,从而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我首先对这位学生敢于猜想的作风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如果是那样的话,过

一会儿小磁针应该恢复南北指向,而事实上却没有,但切断电源后小磁针恢复了南北指向,从而否定了刚才那位学生的猜想。这时又有一位学生提出可能是由于导线通电后发热(依据日常生活经验),使得周围空气流动,从而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我同样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敢于猜想,接着马上指出,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把小磁针换成火柴梗也会偏转,但演示后并没有;或者在导线和小磁针之间用玻璃板、硬纸板等障碍物隔开,小磁针应该不会偏转,但演示后照样偏转,从而否定了第二位学生的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能使小磁针偏转?这时一位学生怯生生地提出:是不是导线通电后变成一根磁铁而有磁性了?听到这句话后其他学生的思路也一下子被打开,师生一起设计了各种方法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了结论:通电直导体周围确实存在着磁场,但磁感线的形状并不像条形磁铁。

小结时我告诉学生,刚才那两位学生提出的猜想奥斯特也想到过,得知这一情况,学生激动万分:没想到我们竟然和科学家想到一块去了,原来科学探究并不神秘。他们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强化实验设计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当提出问题和猜想后我们需要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觉得最困难的。因为这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严密的数理逻辑和开阔的视野。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强化,方法之一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实验设计。

例如,关于焦耳定律的内容,教材上是将一个设计好的装置进行演示,然后得出焦耳定律。我觉得这样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实,这个实验的操作比较简单,关键是这个装置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装置?这其实是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

个非常好的素材。因此,我对这节课的内容是这样处理的,在讲了电流的热效应后,请学生猜想一下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由于学生在八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电学知识,所以不难猜到可能跟电流和电阻有关,接着我让学生当一回焦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刚才的猜想,设计时画草图和电路图均可。在大部分学生完成设计后,教师选取几个比较典型的方案(应选取那些有良好创意和典型错误的设计方案)和大家一起讨论:发热体应该用一个还是两个?这两个发热体应怎样连接?如何改变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如何测量导体产生的热量?当这些问题都解决后,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就出来了。然后将师生共同设计的方案和教材上的进行比较,看看还有哪些不足或者比教材上更可取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模拟设计,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又如,有关大气压强的内容,教材在介绍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强

很大后,就直接引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我觉得这样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大气压的数值根本不利于他们各方面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他们也不容易记住大气压的数值,相关的概念很模糊,其实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模拟一下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因此,我在演示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对学生说:“既然大气有压强,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测定出大气压的数值到底是多少?请大家试试看。”在我的要求下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进行尝试,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用纸片托水的实验可以测定出大气压的数值,他说把玻璃杯弄得长一点,直到纸片托不住水,这时纸片上方液体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我对该学生的这一想法大加赞赏,指出等效替代是科学探究上的一种常用方法,同时引导大家一起讨论对该实验加以完善:能否将玻璃杯换成直径较小的玻璃管?由于大气压的数值很大,能够托起很高的水柱,玻璃管可能要很长,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液体来代替水?……当实验设计方案趋于完善后,我给他们演示了实验,得出大气压的数值,并指出这一实验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先设计并做出来的,所以被称为托里拆利实验。经此一过程,学生茅塞顿开,充分理解了大气压的数值、水银气压计的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并且对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重视科学探究史教学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探究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用实验去重现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但是应该而且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探究史。例如,关于血型的内容,教材上只是介绍了血型的类型,而对于血型的发现却并无提及,但我每次讲到血型时,都要向学生介绍血型的发现经过,主要是这样三点:(1)较早时期人们进行输血尝试的失败;(2)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的发现;(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医学家奥登堡根据兰德斯坦纳的研究成果进行输血,居然大获成功,挽救了大量伤员。学生听了之后不仅了解了人类在挽救生命上所作的努力,更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再如,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内容,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相关的物质和概念,所以几乎每届都有学生问我:酸碱指示剂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么被发现的?于是我向他们介绍波义耳发现和提取酸碱指示剂的经历,学生听了之后明白了科学探究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心的人,成功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此外,像细胞学说的提出、血液循环和光合作用的发现等内容都是进行科学探究史教学的很好的素材,通过这些科学探究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终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刘广。科学探究能力要素的培养研

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含笑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我们的教书,并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做教员时,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都讲给学生听,最好是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由此,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各抒己见,敢想敢说的交往合作环境特别重要。它能使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带来学习语文的乐趣,而“自主—探究”学习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一试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探究式学习,应该是解决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并采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教育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三主论”,即“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和“领导”。学生形成了接受训练、不想探究;被动听讲,不会思考的思想。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探索冲动的年龄后,这个人一生的发展就很有限了。”由此可见,还给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已是必然。主动探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必要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实践习惯。探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 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回答,无论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 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能力,表现出创造力,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的主人。

二、巧妙质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问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种表现。巧妙质疑则是“问”的最高境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探究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能发挥其能动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创设情境,并且鼓励学生提问。通过这样来营造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

教师要善于提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我结合课文末段“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看似矛盾的话,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孔乙死了吗?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让学生在“死?—死。—死!”的思路引导下,探究孔乙己的性格、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等,也就解决了本文教学的难点。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好的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传统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已经被许多教师的实践所证实。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法”中也强调提问题前要创设问题的情境。从教师的角度看,就是要为问题的发现提出创设适宜的情境。如《订鬼》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在关键问题提出之前,我先问学生:有没有鬼?学生很敏感这个问题,情不自禁地讨论开了,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处在热点状态。趁着这难得的情境,我抛出了关键问题:人们头脑中的鬼从何而来?作者是如进行论证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还存在迷信思想,我们应如何去做?

从中可以发现,第一个问题是引子,是为了关键问题的提出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氛围。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吕淑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教师的提问只是一个示范,目的是教会学生提问,善于质疑。创造了提问的情境,就应该鼓励他们提问,因为在他们的提问中相互之间有一个“竞争”的意识,要竞争就要思考、表达,这是激活思维的表现,当然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有这样、那样的见解,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有争辩,有争辩就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个性潜能就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教师只要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就能凸现学生的个性,唤醒个体创造和探究的潜在意识。

三、利用讨论、辩论等形式,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形成“探究学习”的结果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探究学习,向纵深发展,形成“探究学习”的结果,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辩论。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时间、空间,提供给学生讨论、辩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探究”学习引向深入、形成结果。

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地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分组进行了讨论之后,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赞同教参的主张,还有的同学则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困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接见曹刿,还能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能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通过讨论,同学们公认:鲁庄公并非是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再如学完《孔乙己》一文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有可憎的人》等短文,这样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分析人物的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和形成了“探究学习”的结果。

中学语文教学应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让他们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一些。使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第四篇:浅谈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形、声、光多重刺激强化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时,教师可采用看图、讲故事、听音乐等方法妙解内容,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以不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可这样导入:一天,兔哥哥和兔妹妹进行拔萝卜比赛。(电脑显示:兔哥哥先拔了4个萝卜,又拔了4个;妹妹先拔了3个,又拔了4个)比赛后,哥哥说:“我拔得多。”妹妹说:“不对,不对,我拔得多。”兄妹两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谁是第一名呢?今天我们学了一步计算应用题便可知道了。教师以生动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孩子们在娱乐中产生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总之,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二、鼓励——保持学习热情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来说,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鼓励和表扬的人如此,对同环境的其他人也具有相同作用。随着自我效能的增强,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得予满足,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得到提高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对学生任何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教师可以说:“好棒!”、“回答得很好,你的算法很有创意!”、“同学们,鼓励他(她)!”等。即使学生有误,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总之,正确运用“鼓励”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倍赠,自然而然会主动学习。

三、操作——开拓创新思维

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由于学生对直观形象的知识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对操作实践性强的课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操作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之,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学生情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四、合作——营造和谐氛围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小组结构的优化,小组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多读书、多练习得时间。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从而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的 自主权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

总之,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人”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只要教师能深挖自身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谈 语 文 教 学 中 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 培养

名 :秦

位:日照市东港区涛雒中心小学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秦泗菊

在小学阶段为了切实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突出实践性,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1 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应该知道学语文学什么,怎样学。而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条件,给予点拨、引导、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要在课堂上体现“四性”:一是学生有读书思考的积极性;二是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的错误的独立性;四是学生有从不同角度探索的创造性。真正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构建,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让学生拥有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一个人语文能力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的表现出来,而思想认识、知识水准、审美倾向、人品情操、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因此语文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要调动学生语言实践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提高,在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得到锻炼,主动构建,形成能力。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陈旧模式,构建了一种“先问后学,先学后教,先练后评”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读—问—思—悟—试—用”的过程。其中“读”和“问”是前提,是基础;“思”和“悟”是理解,是关键;“试”和“用”是目的,是发展。语文课要营造一种书声琅琅、质疑讨论、各抒己见的氛围。当然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个体自学,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全班交流,也可以朗读、、对话表演、演讲、辩论、背诵、习作等,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认认真真的学,积极主动的想,实实在在的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方法。

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渔”。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他们一生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

二、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1 突破学科界限,鼓励多学科求知。

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它可以和其他学科形成交叉联系。比如学生学习了《蝙蝠与雷达》一课,对仿生学产生了兴趣,他们从不少科技书中了解了人类的许多发明是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发。学生主动探究 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突破课本,引导多渠道积累。

“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语言文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内化,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内化。主动阅读应该是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它能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一种主动探究的意识,学一课读多篇,学一点带一面。比如学生学了《火烧云》中描写颜色的“ABB”式词语红彤彤,课外就收集了“蓝盈盈、黄澄澄、灰蒙蒙”等20多个词语;学会了描写颜色的词语“葡萄灰”等40多个词语。这是对课堂语言学习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语文教学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要适当增加容量以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突破课堂为中心,倡导多方面尝试。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课内打好语文基础,目的是在课外求得发展,把主动学习语文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活力。比如可以倡导学生观察四季的景物以及风雨雷电等天气变化,主动写些观察日记、随笔等来练习语言表达;也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各种节日进行语言训练的尝试,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

给妈妈一个惊喜,讲一个故事,作一首诗,做一张节日贺卡等;元旦时围绕“我在新年里想到了......”这一主题,写想象作文.....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变机械照搬为巧用方法,变单一课本为多种渠道,变狭隘课堂位广阔生活,切实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下载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教育论文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论文 张小燕2009.12.1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论文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素质教育理念与模式已在我国实行多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学思想的地位有所动摇。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被打破,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论文(5篇)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现代教育的探究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对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论文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实现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阅读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教......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摘 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代的知识、理论、规律都是人们从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中得出来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摘要: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以它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强和重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

    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就会更加重视。但是现代人们经常熬夜,作息时间混乱,不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大全5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怀远县韩庙初级中学郭城: 探究学习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是一种现代的教学观念,它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