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期中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训练题
1.明明是个很爱观察的孩子,一次,明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A.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
C.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作出假设是();设计实验是();完成实验是();得出结论是();表达、交流是()。(请填字母)
(2)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2.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黄鼠狼偷鸡A防御行为
②大雁的迁飞B攻击行为
③蚂蚁共同搬运食物C节律行为
④两只雄师在搏斗D社群行为
⑤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E取食行为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是否与食物的气味有关,选用了50只蚂蚁放置在装有不同食物的塑料餐盒中央(如右图)。在A、B、C、D处分别放置蘸清水、糖水、盐水、白醋的棉球,一段时间后,观察蚂蚁的觅食情况。
(1)该实验中,放置蘸清水的棉球的作用是()。
(2)一段时间后,大多数蚂蚁趋向蘸糖水的棉球,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蚂蚁觅食时,可以拖运比自己重10倍的食物,它在拖运
食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
4.将下列成语与对应的行为用线连起来
A.蜘蛛织网a.迁徙行为
B.蜻蜓点水b.取食行为
C.乌贼放墨c.防御行为
D.大燕南飞d.繁殖行为
E.蚂蚁搬家e.社会行为
5.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它们内部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统一行动,共同觅食。()
6.蜜蜂是具有社群行为的昆虫,这是因为一个蜂群中的蜜蜂数目很多(▲)
7.蚂蚁和狒狒都具有社会行为,同时都存在“等级社会”。()
第二篇: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8)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师:付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阐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动作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
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 观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讲授新课: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一)观察鸡翅关节的结构 设疑:如果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如果不活动,运动情况会怎样?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特点呢? 1.解剖和观察鸡足关节。
2.讨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观察人体关节模型 设疑:人体有哪些关节?我们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总结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的知识。
讨论:骨骼,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结,骨骼在运动中起支持作用。
观察、思考。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
(二)观察骨骼肌的结构
1.设疑:运动中牵拉骨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 2.展示骨骼肌结构的动画。
观察、思考、讨论。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兴趣,揭示内部的结构。
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3.设疑:有了灵活的关节,骨骼肌牵动着骨可以绕着关节活动,然而运动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完成的呢?
4.制作肘关节的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二.屈肘和伸肘运动。
1.制作肘关节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体验屈肘和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加深理解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适时发现制作不同关节模型的典型学生,请他们为大家做示范和说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评价。
3.动物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设疑: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呢? 讨论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讨论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设疑: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 讨论、总结: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培养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小结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关节具有牢固灵活的特点适于运动;骨骼肌在运动中是动力器官。动物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能够充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板书设计: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组成
1、骨
2、关节(各自作用及相互关系)
3、骨骼肌
二,屈肘和伸肘运动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动物的运动教学反思
教师:付喻
通过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关节结构的观察,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哺乳动物的关节。模型制作的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固定性还不够好,使用图钉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
第三篇: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就是动物的行为。(2)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3)描述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骼肌。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一组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牵引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总是两组肌肉配合的。运动就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绕关节活动,要有多个系统参与。(4)区别动物的先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本能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如鲸的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动物行为有攻击行为、防御行为、储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4)举例动物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P37(三个)白蚁,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P37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蝶蛾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四篇:八年级生物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2、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
二、复习重点 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三、复习难点 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
四、复习过程
(一)、投影出示复习目标。
(二)、投影展示复习提纲:
1、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
3、如何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
5、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
(三)、指导学生自学 要求学生依据复习提纲阅读课本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 作,解决提纲中的问题。
(四)、学生自学完毕后交流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评,并将本章内容 进行归纳总结:
1、动物的运动是由于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要靠 骨骼肌的牵拉。完成动作都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
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
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 适应性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主要的行为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它们的全 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 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4、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传递信息、用气味传递信息、用声音传递信息。
五、复习巩固后完成练习题。
1、骨的运动:骨的___的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___的牵拉。
2、骨骼肌的特性:骨骼肌有受___而___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___传来的_ 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A、骨和肌肉 B、骨骼和既然)D、肌肉和关节 C、肌腱和既然)
4、人体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是(A、骨骼肌、骨、关节 C、骨骼肌、关节 B、骨骼肌、骨、关节、神经系统 D、骨骼肌、关节、神经系统
5、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A、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韧带 B、关节软骨 D、关节囊)
6、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小狗会做算术题 C、黑熊走钢丝 B、蚯蚓走迷宫 D、红雀喂金鱼
7、“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A、学习行为 C、不怕牺牲的行为 B、先天性行为 D、寻找光明的行为)
8、动物具有许多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行为方式,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天鹅的季节性迁徙 C、家兔的心脏有节律地跳动
9、是利用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鸿雁传书 C、孔雀开屏)B、丹顶鹤繁殖季节翩翩起舞 D、大马哈鱼的季节性洄游 B、公鸡报晓 D、猫捉老鼠
10、当一只小鸡孵化出来寻找食物时,它会把地面上的任何小点都啄个遍,后来它只 会啄可以吃的食物。这两种行为为分别是()A、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11、以下哪钟动物具有社会行为(A、蝗虫 C、家鸽 B、狒狒 D、鲫鱼
12、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昆虫是(A、蜻蜓 蟑螂 C、蜜蜂、蚂蚁)
B、白蚁、蝗虫 D、苍蝇、蚊子
13、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获胜者 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B、最后享用食物者 D、负责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
14、下列描述中,哪项与社会行为无关(A、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B、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C、群体的不同成员之间有信息交流 D、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聚集在一起
15、群体生活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多种,请将下列信息传递方式对号入座,将序 号填入横线处。A、依靠动作传递 B、依靠声音传递 C、依靠气味传递
(1)蝴蝶通过体表腺体分泌的性外激素吸引雄蝶交尾___。(2)蜜蜂利用“8”字形摆尾舞告诉同伴蜜源方向和距离___。修改人 吴坤 教学反思
第一章 各种环境里的动物 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描述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
2、例举其他水生生物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列举陆生生物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举例说明家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5、描述鸟类、蝗虫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考点聚焦】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例证。
2、模拟实验的设计,模拟实验利弊的全面评价。
3、保护陆生生物的栖息地。
4、水生生物、陆生生物、鸟类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知识整合】这可是本节的重点哦!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
体内无脊柱。
2、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
;二是。
3、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动力:
、的摆动。b平衡:背鳍、、腹鳍。c方向:尾鳍。鳞片:减少
。d呼吸:用
呼吸。
4、腔肠动物主要的特征: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5、“蓝色革命”是指
。其内容包括。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2、蚯蚓的特点。a结构:有
、环带、。b呼吸:用
呼吸。c体温:。
3、兔的特点。a体表被毛,有
作用;b体腔有膈,将体腔分为
和
腹腔;c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适于
、食物。消化管长,盲肠,与食草生活相适应。d心脏分为四腔,有
和
两条路线。e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组成,发达。F生殖和发育:体内受精,、。
4、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和
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三、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a体型:
b飞行器官:
c肌肉:胸肌发达d骨骼:龙骨突,骨长、薄、中空。E消化:消化系统发达,直肠
。f呼吸:用
呼吸,辅助呼吸。G体温恒定,无膀胱。
2、节肢动物。A数量:昆虫最多,超过
万种,有
对足,对翅。b身体分三部:头、、腹。C运动器官:
和足。D 体表有外骨骼,防止
。f 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
构成,体表有
,和
分节。
四、两栖动物——青蛙
1、幼体生活在中,用
呼吸,称为蝌蚪。成体营
两栖生活,用
呼吸,辅助呼吸。
2、两栖动物的“两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从
过渡到
的过渡类型。
【学以致用】
运用复习的知识解决《基础训练》P14中的例
1、例2。【检测反馈】
推荐作业: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构建本部分的知识结构,下一节展示。修改人 吴坤 教学反思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课教案
1.复习目标
1.1 知识目标
通过让学生整理知识,掌握本章教材的重要知识点,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使学生知识内化,形成技能。
1.2 能力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处理、加工信息及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及汇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体验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2 复习策略
回顾──知识串联──检测──小结 3 课前准备 分发课堂导练单 4 复习过程 4.1导言
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对《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进行了复习,知道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动物的 运动和行为特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4.2 知识大串 联:你觉得这一章应当掌握哪些内容? 4.2.1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4.2.2 在全班汇报交流结果。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 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② 什么叫生态平衡?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③ 防治病虫害用什么方法最好?
④ 什么是生物反应器?最理想的是哪种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有什么好处? ⑤ 举例说明什么是仿生?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⑥ 调查前要做哪些准备?怎样进行调查? 4.3 检测
前面我们对本章知识进 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大家弄清楚了吗?现在来检测一下我们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好吗?现在请你当一次老师,在导练单的适当位置出题,然后小组内交换做题。4.4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评价。4.5 反馈更正。
4.6 教师对导练单上已给出的最后两道题进行简单提问。4.7 小结
4.7.1 回顾本节 课的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分别谈自己的收获)
4.7.2 师:动物在生物圈中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的利害双方,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三、简答题:(可选做一题)
1、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果树,能促进水果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收入。但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塑料大棚基本是封闭的,里面的果树开花后必须要经过传粉才能结果,怎样让塑料大棚里的果树传粉呢?
2、仿生研究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四、资料分析题 北美驯鹿和狼
北美驯鹿是可爱的动物,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生活。可是,它们 经常受到狼的威胁。于是,人们为保护驯鹿,捕杀草原上的狼,驯鹿的家族繁盛起来。
可是,过了一些年,人们发现草原被驯鹿糟蹋的很厉害,而且北美驯鹿有时成批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研究以后发现,北美驯鹿失去了天敌狼之后,种群扩大了。草场不足,草原被破坏,而且那些老弱病残 的鹿不能被淘汰,加剧了草场不足的困难。另外,没有狼的追杀,驯鹿的运动少了,体质下降,病死的增加了。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 长?为什么?(3)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修改人 吴坤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同步测试题
1.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蜜蜂采蜜B.公鸡报晓C.母鸡孵卵D.小狗作算术题
2.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
3.对下列动物的表现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鸟类飞行属于动物行为 B.动物吼叫属于动物行为
C.金龟子假死不属于动物行为 D.动物的注目凝视属于动物行为
4.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什么行为()
A.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
5.脊椎动物身上,尤其在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A.肌肉B.骨骼C.关节D.皮肤
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社会行为的是()
A.蜜蜂的群体B.蚂蚁的群体C.白蚁的群体D.小河中的一群鱼
6.下列哪项是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A.声音B.气味C.动作D.印迹
7.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环境
8.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中属先天性行为的是()
A.海狮表演顶球B.小猪吃奶
C.鸡听到主人叫唤后赶来吃食D.黑猩猩叠木箱摘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