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论文
从贷款主体看,个人贷款比重逐年上升。按照贷款主体可将贷款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城镇居民、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个人贷款,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十一五”以来,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持续上升,2011年末达到了22。52%,比“十五”、“十一五”期末分别上升12。
6、2。02个百分点。个人贷款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从企业贷款类型来看,中小企业贷款呈上升趋势。2011年末,乌海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7。8亿元,比年初增长26。5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18个百分点,高于大型企业贷款增速28。6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39。29%,高于上年同期4。33个百分点,在稳健货币政策形势下,中小企业贷款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小企业贷款的快速增长,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确保部分有信用、有市场、有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得到充分信贷支持。
从贷款投向看,加大民生领域贷款投放力度。一是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为新亮点。2011年,乌海市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全年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8771套,为确保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辖内金融机构尝试开办了经济适用住房贷款业务。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42万元。二是支持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744万元,比年初增加694万元,增长11。47%,微利贷款项目占小额担保贷款余额的85。95%,信贷对微利项目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已成为乌海市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力推动手段。三是涉农信贷持续增长,积极推动“产业化农业”的发展。近年,乌海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1275万元增至2011年的36。29亿元。四是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十一五”以来,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限制“两高一资”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准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将支持低碳经济作为信贷重点。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减排贷款余额15。98亿元。
从信贷产品种类看,满足了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近年来,工行乌海分行在全区工行系统中第一家办理银团贷款包销承诺函、第一家办理无银行信用支持信托理财业务、第一家办理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业务,2011年还先后办理了全行首笔国际信用证开征,首笔“网贷通”、首笔商品融资和首笔股权并购贷款等新融资产品业务。农行乌海分行建立转贴现、融资租赁、信托融资、银行承兑汇票、国际业务、煤炭整合主体等六大项目库,强化重点客户名单制管理。2011年成功办理全区农行首笔2亿元国内信用证业务,成功办理了全区农行首笔电子银行汇票业务,金额100万元,实现了金融产品的创新。2007年,建行就开始尝试从非信贷表外业务来解决大中企业的融资需求,引进信托公司作为第三方收购企业的股权,但不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约定一定的收益,到期企业购回其股权的一种信托理财融资。从2007年至今,建行乌海分行通过信托计划发行,累计为大企业融资30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信贷结构调整的主要矛盾
(一)存与贷的矛盾———资金外流,信贷投放不足,造成存贷结构失衡。由于产业结构限制,部分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乌海市很难寻求到符合信贷准入条件的项目,难以抵制信贷投放的冲动,不得不寻找信贷投放的新途径。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区域投出信贷资金69。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1。43%,高于同期7。2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86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0。24%,高于同期8。84个百分点。而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出于规避风险和选择优质客户的考虑,对资金配置偏向于经济发达地区。邮储银行在改革后信贷业务发展仍然缓慢,存款和存款增量分别远大于贷款和贷款增量,资金“抽水机”依然在攫取有限的金融资源。从2005年至2011年全市存贷款变化形势来看,考虑银行机构剥离、核销、置换等多种因素,存贷差也由2005年的25。98亿元扩大到168。83亿元,信贷投放不足引起存贷市场结构严重失衡。
(二)大与小的矛盾———信贷资金向大客户、大项目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贷需求受到制约。近年来,由于乌海市大型项目建设和投资有限,国有商业银行逐利倾向明显,风险控制要求增强,导致银行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趋同,差异性很小。对所谓优质客户的竞争日益激烈,多头授信问题突出,贷款越来越向辖区部分尚处优势地位的企业和行业集中,特别是大额贷款向优势行业及重点企业的集中趋势更为明显。据统计监测,2008年至2011年,乌海市5000万元以上贷款大客户从23户增加至72户,大客户贷款总额从40。29亿元增加至181。58亿元;5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从57户增加至292户,贷款从45。8亿元增加至222。87亿元,信贷资源配置倾向于大客户、大项目。信贷资金向“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企业、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信贷资金过分向“大户”集中是一柄“双刃剑”,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贷款集中于优质客户,可能提高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当期效益,但当政策及市场因素发生变化,优势行业过度旺销的势头减弱,企业生产经营就会出现波动,信贷风险积聚,从而影响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发地区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信贷资金大量集中在“大客户”,客观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抓大放小”的结果是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发生严重偏差,风险的过度集中,不利于制定科学的信贷政策和信贷策略,不利于分散信贷风险。
(三)新与旧的矛盾———信贷资金大量投向传统垄断行业,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信贷支持不足。乌海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小型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性的问题相当突出,虽然近年在产业转移、升级等方面的成绩较为突出,但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焦、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目前稳健货币政策下,信贷规模受到严控,金融机构更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收益最大、风险相对较低的领域,而且乌海市的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多方面因素使乌海市信贷投入集中度高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信贷资金大量流向煤焦、交通、化工、建材等传统垄断行业,四行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8。83亿元、34。44亿元、33。34亿元、16。92亿元,合计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4。12%,四行业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13。23%,新增贷款客户集中度偏高将会助长企业的投资冲动,信贷结构调整对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对接续替代、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却显得较为薄弱,没有针对接续替代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信贷产品来满足这类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四)长与短的矛盾———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使流动性受到威胁。乌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导致银行中长期贷款高位运行。2011年,乌海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9亿元,同比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大增对GDP增长贡献明显,同期GDP取得了17。5%的增长。同时,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阶段,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加大了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达172。95亿元,占贷款总额53。17%,高于短期贷款比重11。8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对近年自身信贷资产质量的考察,发现中长期贷款的总体质量明显优于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少银行存在偏好中长期贷款倾向,其原因:第一,从安全性角度看,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是政府重点扶持的、有财政资金担保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性设施产业,以及有房产抵押的住房按揭,信贷资金安全度相对较高。第二,从盈利性角度看,中长期贷款具有金额大、管理成本低等特点,而利息收入高,总体赢利性明显优于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过多,占比过高,影响资产负债结构的均衡,使流动性受到威胁。
(五)进与退的矛盾———“两高”行业贷款受到国家严格控制,部分贷款退出难度也较大。乌海是一个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依托资源优势,从2002年开始,高载能产业快速发展,为乌海市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乌海市的高载能、煤焦化产业成为调控重点,先后关闭取缔了数百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而与这些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煤炭、电力等行业蕴藏的金融风险也逐步显现。另一方面,环保政策趋严,对信贷资金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从乌海市辖内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看,主要存在综合能源消费煤量超标,综合耗能高,面临“两高一剩”行业有水泥、电力、焦炭等行业,涉及辖内银行业大量贷款。对“两高”企业进行治理,从长远看有利于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但短时间内由于涉及社会资源的再配置、劳动力的再安置、信贷资金的再调整等多个方面,一旦企业陷入困境,风险容易转嫁到金融机构。
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
(一)加快金融业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改变过去依赖规模扩张的粗放经营模式,着力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加快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完善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增强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二)找准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继续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支持三农小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金融政策。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效促进、扩大内需,执行好差别化放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三)统筹配置信贷资源,以“信贷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原则,通过信贷结构调整,统筹配置信贷资源,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在建重点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在保证支持市级重点续建和收尾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适当安排信贷资金支持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链条长、投资效益好的市级重点新开工项目。合理安排新开工项目贷款,把握新增中长期项目贷款额中新、老项目比例在“2/8~3/7开”。通过发放并购贷款或其他贷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促进产业升级。严把信贷关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投放,禁止向国家已经明确为产能过剩产业的企业和项目盲目贷款。
(四)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合力,提供多样融资渠道。银行证券保险业要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共同发挥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既需要主要商业银行推进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新的中小型银行机构,扩大银行服务的覆盖面和供给能力。又需要加快推进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资中小企业聚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可以通过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途径,提供丰富多样的融资渠道。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按照“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征信系统建设,推行“信用社区”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比,不断优化城乡信用环境。认真开展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工作,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对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的认知度,不断增强金融意识、信用意识、守法意识和市场意识,营造和谐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
第二篇:经济结构转型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付出了很大的发展代价,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中国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进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如今的中国要转型,必须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与民众幸福共同提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篇:经济结构转型视角看幸福观
从“幸福广东”到“幸福重庆”,忽如一夜春风来,“幸福”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正成为各级政府的“给力”点。这样的理念较之前提出的“绿色GDP”,甚至是“人文GDP”都更提高了一个层次,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把“人”本身在社会中的价值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是政府执政理念和社会发展层面上的认识升华。(新华网)
地方党政一把手的“幸福观”,其根本应该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从导向上应该成为对各级党政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实现方式上应该是以经济结构转型为主导的系统工程。而经济结构转型将是推动“幸福观”体系建设的最为重要的推动力。
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作劳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期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在下降。投资在拉动中国经济走出谷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消费领域目前在拉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没有发挥重大的作用。而目前4.9%通胀率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幸福。
要让百姓感觉到幸福,就要在正确的、系统的“幸福观”指引之下,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在偶看来,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调整投资结构,压缩大型基建醒目,将投资更多的用于民生领域。通过压缩基建投资,降低社会对钢铁大宗物资的需求,配合紧缩的货币政策压低通货膨胀率。将投资转而用于社会保障、医疗体制改革、教育资源投入等公共物品提供领域,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提高百姓消费潜力。二是在出口领域加强引导,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扶植高科技企业发展。稀土出口可能是2010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大量的出口,没有带来更多的收入,反而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只有转变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提高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在消费领域降低流通成本,大力发展消费电子商务、物流、新兴服务等相关产业。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提高百姓消费能力,同时通过扩大消费产业扩大就业率。
要百姓幸福,首先就是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的发展。反过来,百姓幸福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也才能够健康发展。
第四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陈肇雄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26日07 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表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格局,国际经济环境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试图调整需求结构,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货币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赢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难以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科学把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都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使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
矛盾明显暴露出来,主要是: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区域结构方面,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与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并存;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有待深化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努力实现在调整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调整。
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市场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效益型农业、设施先进的科技型农业、资源节约的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建设集约化,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功能,优化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化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与培养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
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应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倡导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消费、奢侈消费,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习惯,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文明消费模式。建立生态教育机制,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优化社会管理。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问题,既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也有社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应重视优化社会管理,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筑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促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
第五篇:有关推进网点经营转型的建议
有关推进网点经营转型的建议
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农行零售网点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前期网点转型工作更多体现在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渠道整合等硬转型上,在网点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绩效管理、服务文化等软转型上的问题尚未触及,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网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随着硬件的逐步到位,各项软件工作急需推进。网点既是农行从事金融业务经营的基层营业机构利润产生的微观基础,也是农行与客户直接接触、向客户营销产品并服务于客户的主要渠道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营业网点强,则农行整体强,而要使营业网点强,必须加快网点经营管理的转型。
一、加强网点功能定位,提升经营效率
以网点柜面业务量及客户业务种类等基础数据为依据进行功能分设,不必进行“一刀切”。基础的贵宾区、自助区及其他各区域,都尽量按照网点改造要求进行分设,但在高、低柜的分设上,则不必一概而论。应对各网点的柜面业务量及其中的低柜业务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一定的标准,对日均业务量低于一定数量或非现金业务量低于一定比例的网点无需进行高、低柜的分设,仍按现行的综合柜员制运行,否则,势必会造成目前人员紧张与人力浪费的矛盾,增加单位成本。具体表现为按岗位设置人员不够,对分设的高、低柜人员都未能充分运用,有大半的时间空闲,无业务办理。在具备分设高、低柜的网点,其高、低柜人员要各具特色。高柜人员相比而言,因涉及现金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工作严谨,能快速准确办理各项业务,减少客户等候时间和工作差错的发生,而低柜人员则因为以宣传推介产品为主,直接与客户沟通,更注重于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快实施网点的前后台业务分离,通过集中运营操作降低网点运营成本、提高内控能力。
二、开展客户价值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将高端客户创造的效益与低端客户进行比较分析,使大家明白“二八定律”,从而狠抓个人高端客户的维护和拓展。按照客户对本行贡献的大小划分不同的层次类别实行差别对待,尽力满足客户特别是大客户(三星级以上客户)的需求,根据其具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最根本的,是客户在柜面办理业务时要为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让其感受到“星级标准、特殊待遇”,有“被重视 ”的感觉,这就需要网点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更新,达到一定的标准,包括舒适美观的服务环境,不断改进的营业器具,不断完善的便民设施,热情的服务态度,高效的服务效率,为其专门开设的贵宾窗口等,提高高端客户的忠诚度。当然大众化的服务也必不可少,就是既要有普通客户服务区,又要有贵宾服务区,既要有传统业务,又要有新兴业务,努力形成稳定的多元化客户群,促进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企业文化,塑造网点形象
营业网点经营转型关键靠一支牢固确立农行核心价值观及与之紧密相连理念的员工队伍,这就需要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农行在构建营业网点经营管理长效机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快企业文化建设,让农行“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的核心价值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在每个员工的思想中扎根,让合规经营、遵纪守法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让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在员工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坚持把客户满意作为衡量网点工作的重要标准,牢固树立“客户至上、因需而变”理念,着力缩短交易和客户等待时间、改善服务态度、努力降低客户流失率,提升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