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梨园撷英》教学设计
课 型: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讲解、听辨,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戏曲音乐艺术,重点掌握京剧艺术中的各个行当,再看戏时能从中分辨出各个行当的人物角色。
教学重点:京剧音乐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知识,能听辨出京剧。
教 具:电脑课件
教 法:利用幻灯片,从视觉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学 法:看、听、赏、记、辨。看图片,听讲解,欣赏音乐,记忆知识,辨别剧种。
教学程序:
导课:创设情景,看脸谱图片,听《唱脸谱》引入主题。
新课教学:听戏曲片断,走进戏曲──戏曲知识的讲解,掌握相关知识──检验成果,考考你的记忆力──欣赏京剧《铡美案》《智取威虎山》了解传统京剧、现代京剧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具体程序:
1首先在导课部分.采用《唱脸谱》导入
这首歌曲属于戏歌,既有歌曲的成分,又有戏曲的感觉,采用这首歌曲作为中介,由歌曲过渡到戏曲我认为比较恰当。
2.(新课教学)发展阶段:
既然走进戏曲,那么在新课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就要了解什么是戏曲,所以接着安排的是讲解戏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这方面内容。由于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在此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小环节,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来演唱平时大家比较熟知的戏曲片段,辨别几段不同地方的戏曲,从而了解学生日常这方面知识积累情况,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京剧知识。京剧知识讲解包括起源、唱腔、乐器、表演特征。在表演特征讲解时运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如:拖腔、兰花指、跑圆场、这样做让学生切身感受,增强感染力。本课讲解的重点放在行当的介绍方面,采用边看边讲的方法,结合幻灯片,让学生从视、听两个角度来认识、了解京剧人物角色的不同装扮,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3.课堂小赛场:
京剧知识讲完之后进行当堂小测验,测验分两组一组是理论知识测试,另外一组是让学生看幻灯片,辨别戏曲人物角色属于那个行当,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
4.京剧名段欣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因此接下来我就安排学生听赏两段京剧选段,传统京剧《铡美案》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这两段京剧体现了京剧的不同板式、唱腔特点以及不同的乐队伴奏产生不同效果;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注意听出不同板式对表达情绪所起的作用;及西洋管弦乐队加入京剧的伴奏产生的不同效果。本节课的难点,不容易很快掌握,需要多欣赏、积累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因此采用表格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概括,这样做不仅巩固加深了京剧知识的总点掌握,也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5.总结,拓展延伸
一节课内容结束之后,对授课内容、课堂气氛、学生掌握情况等做一整体总结,并布置课堂延伸,多欣赏戏曲,积累相关知识。
课堂是要延伸的,短短的40分钟,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戏曲,引导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戏曲,也让民族艺术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谢谢!
采用陶喆的歌曲《苏三说》导入主题,原因在于流行歌曲是学生的最大喜好,而这首歌曲巧妙的将流行音乐和戏曲音乐完美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并很自然的导进了本课主题戏曲。
第二篇: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第四节 教学设计.
第四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使学生了解越剧、豫剧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比欣赏越剧“楼台会”与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让学生感受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感情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
3.能够辨别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教学重、难点
1.了解越剧、豫剧的起源与发展,流派,风格特点,代表人物,著名唱段等。2.能够辨别越剧与豫剧。教材分析
1.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代表性剧目之一。“楼台会”是它的选段,在运用唱腔来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方面,充分发挥了越剧唱腔曲调优美、委婉的特点,从而细腻地表达了剧中两位主人公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楼台会
(一)”是开幕时的幕后合唱,着力表现了祝英台当时的矛盾心情。合唱唱腔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徐缓,旋律在保持越剧深情、委婉的基础上,突出级进下行的特点。
“楼台会
(二)”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对唱,表现了两位主人公的不同心情,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在唱词方面,以对话和旁白的形式直接表现了梁山伯喜形于色,祝英台强咽悲愁的心情。在唱腔方面,对唱时,梁山伯的唱腔速度中快,节奏活跃,旋律音调强调四度、五度跳进和由低往高的线条,表现了按捺不住的喜悦心情;祝英台的唱腔速度缓慢,节奏平稳,旋律音调多级进回绕,在委婉情深中隐含着深深的哀愁。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楼台会”片段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以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同名越剧的部分旋律为素材而写成的一首单乐章主题协奏曲。全曲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楼台会”为展开部的中段,慢板,由小提琴与大提琴以对答的形式奏出沉痛悲切的旋律,描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相会、互诉衷情的情景。其音调素材来源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目中“楼台会”的幕后合唱。
3.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花木兰》是豫剧的优秀传统剧目之一。“谁说女子不如男”是乔装男子替父出征的花木兰在奔赴战场途中所唱的一段唱腔。唱腔用的是豫东调武生腔的【二八板】。节奏平稳,旋律简朴,在叙事说理中,透露出一种亲切平和。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师:上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京剧和黄梅戏,了解了京剧和黄梅戏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另外两种地方剧种。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看完后请说一说这几张图片是出自哪部动画片,讲述了什么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图片)
2.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家喻户晓,以这个故事为创作素材的艺术作品是非常多的,而且类型丰富,有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戏曲、器乐曲、歌曲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以这个故事为创作素材的戏曲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新课学习
(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1.师:请大家听戏曲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中一段唱腔,边听边思考:这段唱腔属于哪个剧种?给你什么感受?
2.师:越剧是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代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追鱼》《祥林嫂》等。今天我们重点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选段“楼台会
(一)”和“楼台会
(二)”。
(1)欣赏“楼台会
(一)”。
师:先请大家听“楼台会
(一)”音频,听完后请大家说一说这一段唱腔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描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情绪?
师:再请大家边看谱边听录音,分析它的旋律进行和速度有什么特点?这种旋律进行方式和速度处理对表现音乐情绪有什么作用?(2)欣赏“楼台会
(二)”。
师:现在请大家来欣赏“楼台会
(二)” 音频,听录音并说一说,这段唱腔采取了什么演唱形式?描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情绪?
师:这段唱腔表现了梁山伯的“喜”和祝英台的“悲”。那这一“喜”一“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请大家再听录音,说一说。(引导学生从速度、节奏、旋律进行方面进行分析。)
师:通过欣赏这两段越剧唱腔,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越剧的音乐特点。
3.师:在上课开始,我曾提过以梁祝故事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有很多种,除了戏曲作品外,还有器乐曲。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听一段由器乐演奏的《梁祝》片段“楼台会”。听完之后,请大家说一说这首作品的体裁是什么?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
4.师: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主要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较有代表性的“相爱、抗婚、化蝶”这三段剧情。它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楼台会”是展开部的中段。
5.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录音,说一说这首器乐曲片段的主旋律与越剧“楼台会”的 主旋律是否有相似之处?
6.师:请同学分组讨论,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给你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形式?为什么?
(二)豫剧《花木兰》选段
1.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花木兰》,边看边思考:这段视频表现了什么内容?这是哪个剧种?表演者是谁?她扮演了什么角色? 2.师: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常香玉是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她将花木兰塑造得活灵活现。她的演唱激昂奔放。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请听录音,看看这段唱腔唱了什么内容?是豫剧《花木兰》中的哪一段唱腔?
3.师:请同学们看谱,能否简单谈谈这段唱腔的节奏特点、旋律进行特点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师: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听听歌词的发音有什么特点?
5.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河南话读一遍歌词,请同学们注意歌词的发音。6.师:请同学们用河南话跟着录音轻声哼唱这段唱腔,亲身感受这段唱腔的演唱特点和音乐风格。
7.师:通过欣赏、学唱《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音频,请大家总结豫剧的音乐特点。
三、总复习
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戏曲音乐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了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这四个地方剧种。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观看四段戏曲表演视频,并说出这四段表演所属的剧种和音乐风格。(教师播放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京剧《红灯记》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豫剧《常香玉》选段视频。)
四、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中国的戏曲音乐产生兴趣,对其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能够分辨不同地方剧种的不同音乐风格。如果大家有时间,请在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戏曲音乐的知识与同学分享。下课。
学习评价要点
1.能否了解越剧、豫剧的相关知识。
2.能否了解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方式。3.能否辨别越剧、豫剧、京剧、黄梅戏。
第三篇:梨园撷英教案
梨 园 撷 英
戏
曲
欣
赏
(二)滕州市北辛中学: 张
玲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梨 园 撷 英
学习目标:
1、2、通过戏曲欣赏了解不同地方戏曲剧种的情况。
欣赏了解不同剧种的声腔特色及所表达的内容,并能辨别不同
剧种的风格特点。
重难点:
重点:欣赏了解不同戏曲剧种。难点:辨别不同剧种的声腔。
教学过程:(播放《唱脸谱》课间曲)感悟导入:
提问:《唱脸谱》运用了什么曲调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京剧
师: 京剧只是戏曲剧种之一,那么你们对戏曲有多少了解。比如戏曲的种类?曲目?著名演员等等?
学生回答
师总结:
戏曲音乐呢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各地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统计,全国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最为著名的有京剧、昆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五大剧种,其中京剧居于首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京剧和黄梅戏。
自主探究:
京剧的形成:时间(清代道光年间),地点(北京),音乐基础
(徽调和汉调),主要腔调是(二黄、西皮)。代 表 曲 目:《铡美案》、《沙家浜》、《红灯记》等等。代 表 人 物: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
学生讨论并回答
合作竟学:
欣赏京剧名段《铡美案》选段(让学生说出相关故事)师总结《铡美案》故事情节。
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
提问:以上两段运用了什么唱腔?分别表现了包拯怎样的心情?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现代京剧名段《智取威虎山》选段
《打虎上山》。
提问: 什么是现代京剧?
他和传统京剧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
师:这部作品就是以革命历史故事创编的,老师讲创作背景。
欣赏《打虎上山》
师:
1、引子部分由圆号奏出的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茫茫的林海,茫茫的雪原)
2、乐队的伴奏衬托出杨子荣的什么形象?
(英雄、果敢、坚决消灭匪徒的决心)
师总结提问:京剧的唱腔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呢?(端庄大方)
巩固训练:播放《女驸马》猜剧种 黄梅戏:提问:它是哪个地方的?流行哪里?基本腔调有几种?
学生讨论回答
欣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提问:欣赏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此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清新、朴实、委婉、细腻、动听)
师:欣赏完了我们就来唱一唱这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感受一下黄梅戏的韵味吧。
师生共同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测试评价:
听辨抢答看谁最聪明
曲
子
剧
种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
传统京剧 《
打
猪
草
》
黄 梅 戏 《
贵
妃
醉 酒 》
现代京剧
知识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五大剧种的两种,收益很多。那我们的地方戏是什么呢?
(柳琴戏)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其唱腔的落音处:女腔用小嗓子翻高八度演唱,男腔则加入衬词并托后腔。这就是我们柳琴戏的独特风格。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吧。欣赏柳琴戏《姊妹易嫁》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京戏、黄梅戏的声腔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很快的分辨出来。这说明同学们学的非常的认真。众多的戏曲剧种都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需要我们共同传承下去。
《梨园撷英》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环节,戏曲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只是从电视里有一点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初中学生不是专业学者,戏曲艺术又博大精深,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戏曲知识内容了解上不可能太多,专业性也不可能太强,技能表现更不可能太难。我以引导学生“走进京剧”、“走进黄梅戏”来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中国戏曲中人们较熟悉的京剧、黄梅戏两大剧种。那么,怎样进行这一教学环节呢?
“乐(音乐)即(快乐)”。我想老师应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指导者”,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音乐课堂上积极参与欣赏、模唱、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在进行“走进京剧”这一教学活动时,结合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使本感枯燥的戏曲音乐知识,变为师生戏曲知识的交流与展示。在京剧唱段欣赏中,让学生对比欣赏传统京剧《驸马爷不必巧言讲》、及现代京剧《打虎上山》选段。学生在模仿演唱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了解到京剧与时俱进的变化,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在“走进黄梅戏”这一教环节中,学生了解、欣赏了黄梅戏,并对所欣赏的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旋律较为熟悉,在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学生演唱戏曲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及表现力。
一堂音乐课结束了。出乎课前的预想,这堂课我觉察到了同学们学得很开心,我也上得很尽兴,同学们并不向所想象的那么排拆戏曲音乐,而是在他们欣赏学习中,感受到了他们求知的渴望,可以说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音乐课堂是门遗憾的教学艺术,本节课还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如:感到遗憾的是,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似乎不够用,有些教学环节不能较好的展开,这大概是我想让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更多的了解戏曲相关知识,对于所欣赏的音响资料较难取舍的原因。对于教材的把握问题,这应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
第四篇:《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中学音乐教案
《梨园撷英》--走进黄梅戏--中学音
乐教案
《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下册
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型:戏曲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戏曲欣赏:《打猪草》选段----《对花》 《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念词练习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通过欣赏,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做等表现手段;
4.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表演;
5.通过鼓励学生学念、学做、学唱,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6.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教学重点:戏曲学习
戏曲欣赏
教学难点:戏曲演唱二声部重唱
教学准备:钢琴、堂鼓、钹、古筝、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媒体
运用
一、组织 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1.全班起立。
2.有礼貌地问好:“老师好!”
营造上课和谐氛围
二、导入
新课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听到并跟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它的旋律具有哪一个剧种的唱腔风格呢?----对,是京剧,同学们知道京剧起源于什么地方吗?----安徽,那么除京剧外,四大著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你们听,(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句)——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走进黄梅戏”。
1.聆听音乐,复习巩固并跟唱歌曲《唱脸谱》。>2.听讲并回答教师提问。
3.认真听讲、听范唱,随教师进入新课内容。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既巩固上节课知识点又可营造一种戏曲气氛,同时也为导入新课内容埋下伏笔。
京剧、黄梅戏同属安徽剧种,从京剧导入黄梅戏显得自然、顺理成章。
音频播放音乐
视频出示戏曲背景及课题
三、黄梅戏剧种简介
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发展情况,黄梅戏主要传统剧目。
认真听讲、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掌握黄梅戏主要剧目名称
总体概括了解黄梅戏,拓宽学生知识面
视频出示黄梅戏简介
四、黄梅视频赏析
1.提出欣赏问题:
(1)剧中人物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2)所播唱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戏曲表现手段?(3)你能听出该剧种运用了哪些乐器伴奏吗? 2.播放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3.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4.问题解答
5.操作多媒体,出示答案
1.读题
2.欣赏黄梅戏选段视频并思考屏幕所显示的问题。
3.积极举手发言,回答教师提问。
4.听教师总结答案,观看屏幕显示,进一步巩固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初步了解黄梅戏,以视频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全面感受黄梅戏,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播放黄梅戏选段
出示问题及答案
五、黄梅戏今日风采欣赏
1.提出欣赏要求:(1)
模唱旋律(2)
动作模仿
2.播放“超级女声”李宇春、何洁版和“星光大道”中李玉刚、陈鹃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欣赏视频
模唱旋律
动作模仿
以较现代版的戏曲演唱展示黄梅戏的永恒魅力,拉近黄梅戏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播放视频、音频
六、黄梅“念功”练一练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出示念词“明日我们就(要)满工了”并播放视频剪辑; 3.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念”的特点;
4.教师示范念词; 5.指导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表演(分独念与齐念)。
1.认真听讲,听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念词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念”
反复播放视频剪辑四至五遍
七、黄梅“做功”练一练
1.播放《打猪草》中的拔猪草的动作、中表演片断剪辑;
2.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做”的特点;3.教师作示范并讲解; 4.指导学生练习; 5.鼓励学生表演。
《夫妻双双把家还》
1.认真听讲,看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做”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做”
播放视频剪辑
八、黄梅戏演唱练习
1.教师跟伴奏带范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2.指导学生分声部对唱(男:牛郎、女:织女); 3.教唱歌曲重唱部分;
4.指导学生分声部演唱整首歌曲; 5.弹奏钢琴伴奏,指导学生完整演唱。
1.认真听范唱
2.分声部演唱对唱部分旋律 3.学唱重唱部分
4.随伴奏完整分声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段黄梅戏的演唱,有利于深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音频 播放伴奏
八、表演 练习
1.激发兴趣;
1.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一段),鼓励学生模仿动作练习; 2.教师作巡视指导;
3.鼓励学生到前台表演,并予以评价、鼓励。
1.欣赏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并模仿表演
2.积极练习动作表演
3.勇敢展示练习成果
黄梅戏的表演动作即是日常生活化动作的虚拟表现,难度不大,易于模仿,可使学生动起来,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视频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画面
九、课堂 总结
教师 寄语
1.引导学生总结黄梅戏; 2.评价、鼓励学生发言;
2.教师总结,操作多媒体,打出总结字幕: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这就是博大精深的黄梅戏 3.课堂总结,引出寄语: “弘扬民族音乐 传承历史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1.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大胆发言,阐述观点
2.听教师总结,深化对黄梅戏的理解
3.认真听讲,理解“寄语”的意义
总结课堂,深化学生对黄梅戏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寄语”深化了本节课乃至整个戏曲单元的学习主题,升华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意义
视频出示黄梅戏总结语和“教师寄语”
十、布置 作业
1.操作多媒体,出示作业:老曲新唱——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歌词,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演唱,下节课展示创作成果(可以是新创作歌词,也可以与适当的流行歌曲的词结合);
2.播放黄梅戏演员吴琼演唱的流行歌曲《对花》; 3.结束课堂。
1.听讲、观看屏幕,理解并记下作业
2.欣赏歌曲《对花》
作业既可巩固学生对已学会的黄梅戏曲调的掌握,又可增强其进一步了解、学习黄梅戏的积极性
课堂在流行版《对花》的歌声中结束,展示了黄梅戏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给学生一定的创作灵感
视频出示作业
音频播放音
第五篇:梨园风采教学设计
《梨园风采》教学设计
株 洲 杨 静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1)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2)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2.内容解析
《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京剧《贵妃醉酒》,此唱段用时三分钟左右,为“一板眼”,相当于四二拍。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四平调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明亮而有韧性,在润腔韵味上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相结合,完美地体现出京剧原汁原味的特色。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是京剧《空城计》中由诸葛亮演唱的一段叙述性很强的唱段,表现诸葛亮好像正在和司马懿坦然交谈的神情。这段唱腔其采用西皮二六的板式结构,字韵和谐,节奏明快,叙述明确,一气呵成。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在欣赏经典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过程中,了解梅兰芳、马连良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并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说出梅兰芳、马连良两位表演艺术家所属行当,知道四大名旦与四大须生。
(2)学生能在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中,了解生、旦、净、丑行当的唱腔特点,并能进行辨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不同行当的唱腔魅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导入(1)伴随京剧曲牌音乐,展示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舞台剧照。
(2)师:非常高兴能在如此美的环境下开始我们的学习。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猜到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京剧有关。同学们听过京剧吗?了解京剧吗?
(3)师生交流京剧的起源、行当等知识。2.欣赏教学 《海岛冰轮初转腾》
(1)师:“旦”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性格稳重的中年女性叫正旦也叫青衣,表演时绝不手舞足蹈,而是惯用大段的演唱和念白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性格活泼的少女为花旦;以武技表演见长的叫武旦也称刀马旦。另外,还有一种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一体,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 花衫。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擅长花衫的演技,下面我们来欣赏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表演的《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2)师介绍剧情
(3)学生欣赏视频,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4)师生交流总结:此唱段以不急不缓的节奏,委婉细致的唱腔,表现了杨贵妃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5)再次完整欣赏视频,并用手指轻轻敲击手心的方式,边打板边随乐哼唱前两句,体会唱段的特点与情绪,说说梅兰芳在唱腔和表演上有何特点?
(6)师总结:梅兰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角艺术家。他扮相端丽,唱腔圆润,表演优美细腻,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旦角的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也都作了大胆改进与创新,使之更能表现人物细腻的感情,形成在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的“梅派”风格。其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经典唱段有:《海岛冰轮初转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观世音满月面珠开妙相》等等。京剧四大名旦除梅兰芳之外,还有尚小云(尚派)、程砚秋(程派)、荀慧生(荀派),他们在舞台上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1)师:除了旦行,生行也是京剧中一个重要的行当,同学们可知道生行又包括哪些门类呢?
(2)师生交流:“生”一般指男性角色,表现庄重,人物外形装扮大多清秀俊雅。年龄较大中老年为老生也叫须生,青少年男子叫小生,擅长武艺的叫武生,另外还有娃娃生。
下面我们将欣赏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表演的,《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3)学生简述《空城计》故事情节。
(4)完整聆听由生行京剧大师马连良演唱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5)师生交流总结——老生在剧中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演唱时用真声,此唱段字韵和谐,节奏明快,一气呵成。唱词刻画了诸葛亮沉着冷静、机智迎战的军事家的风度。
(6)边打板边跟随老师模仿演唱唱段前两句,体会唱腔的特点与情绪。
(7)师简介马连良:马连良是20世纪较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他兼蓄各派之长,改革传统老生唱腔,20世纪30年代将月琴移到乐队前列,与京胡协奏,加强唱腔力度,逐步创立起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其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狂又不乏细腻。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群英会》《甘露寺》《海瑞罢官》等。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1)师:京剧中的净和丑角在脸上都勾勒有图案,因此它们分别又俗称“大花脸”和“小花脸”。其中,净角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净角的表演,看看净行是怎么通过他的唱腔和表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2)欣赏净角唱段《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3)师生总结净角唱腔、表演特点:在京剧中净角大多扮演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顿挫鲜明,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4)配合动作,模仿演唱最后一句“咬紧了牙关你为哪桩”,感受、体验净角的唱腔与表演风格。
3.聆听与思考
聆听六个唱段,辨别角色的行当。
唱段一:《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选自《铡美案》)唱段二:《猛听得金鼓响》(选自《穆桂英挂帅》)唱段三:《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自《定军山》)唱段四:《趁夜晚出奇兵》(选自《奇袭白虎团》)唱段五:《猛志在胸催解缆》(选自《文成公主》)唱段六:《军民鱼水情》(选自《沙家浜)
四、课堂总结
京剧,作为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声腔艺术、纷呈多变的表演形式、流派众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它、喜欢它、欣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