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工作无处不在-德育
德育工作无处不在本学期我结束了我的班主任生涯,开始了单纯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德育工作好像离我远了,当我真正作为一名科任教师走进课堂的时候,我才明白,教育和教学是分不开的,只要你还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德育工作就一刻都不能放松的。本学期我把自己所做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我学习,言传身教。
在一个学校中,班主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无需刻意去做太多的努力,学生害怕班主任,学生喜欢班主任,这是与班俱来的。从教八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本学期开始专一的教学工作,不得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靠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亲近学生,做好德育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1、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结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不准为标准,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道德修养。
2、认真学习新课改,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能更加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式,在所教的班级中进行分组教学,开展教学新模式的尝试,办学生喜欢的课堂,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3、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文章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自己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4、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更好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在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更具体、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同时,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逐渐脱离低级趣味。
3、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掌握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4、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古诗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三、在生活中做学生的好老师。
作为科任教师仿佛离学生的生活远了,当班主任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唠唠叨叨的母亲,学生的吃喝拉撒睡没有管不到的,那叫一个辛苦。班主任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做学生的朋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作为科任教师,想走近学生的生活似乎有些难度,我只是说有难度,这并不表示不能够做到,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作为一天只有一节课的科任教师,如果只是用四十分钟来教学,那就是一位失败的教师,你的影响力一定要能够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那才是教学。认识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能准确的叫他们的名字,对他们的生活环境要略知一二,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知道他们的爱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我会加一些学生的网号,浏览他们的空间,看他们的心路历程,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他们留言,或是开导,或是鼓励,或是赞扬。
2、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高中生看似已经长大,其实,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成熟,和小孩子一样需要别人的肯定。作为科任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我细心地观察,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反感,不乐意接受,不如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好好表扬一番,让其感受到表扬带来的喜悦,让学生更有信心改掉身上的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
3、不吝惜伸出援助之手。
学生和班主任是很亲近,但是也惧怕,他们有很多话不敢和班主任说,却愿意和科任教师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不吝惜伸出援助之手。现在的人都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却少了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我们就做这样一双耳朵,听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帮助他们找回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教育效果也得到增强,也许一次作文的面批,就能燃起一个学生的创作火花,也许一次阅读的讲解,就能激发一个学生的阅读欲望。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科任教师,应当立足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教育,积极探索,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让自己传授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做人的准则,培养出更多的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第二篇: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于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学习上不放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也是首要任务。学生来到学校,如果不学习,他就会感到无聊,必定会想尽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由于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只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哗众取宠。这时简单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是不能在学习上放弃他们。
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叫小王(化名),他的父母离异,随爷爷一起生活,由于爱的缺失,致使他很偏激,有很多不良的习惯。如:一年级刚入学时,他很霸道,别人吃雪糕,他没钱买,就强行吃别人的雪糕,如果不给,就打人。和别人玩,方式很特别,从来都是玩打架。经常听到学生来告状,一会儿有人说他把别人打了,一会儿又有人说他把别人推倒了,一会儿„„整天就给他断官司了。课下,他很活跃,课上,他异常安静,简直就是一尊雕像。老师讲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眼神很茫然。看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一定要想办法教育,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因为我曾经听一位老教师说过:“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时候教育是来得及的。
我思量再三,决定首先要让他忙起来,怎么忙?学习。不爱学怎么办?想办法调动他的积极性。他的基础知识基本等于零,拼音不会,生字认不了几个,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起来都很困难,最让我头疼的是做题时他都不知道往哪儿写。没关系,我首先让他意识到,他不是笨孩子(其实他的头脑不太灵活),只要学就一定能学会知识。上课时,我估计这道题他能会,我就让他和一位学习好的学生一起来回答。我的做法是:先让他站起来,说完题目,然后再找一个有些溜号的好学生和他一起说答案。这样他一定能先说出来,随后我就对全班学生说:“小王已经超过某某了,只要他能认真学,就一定能学好。”就这样,他有成就感了、自信了,学习就有劲儿了。
当然,虽然他努力了,但由于自身的差异,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他还是不可能超过其他学生。他也曾经想放弃学习,每当我发现他有这方面的苗头时,我就对他说:你之所以比不上别人,是因为你的学习习惯不好,只要你能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一定行。要记住,你不比任何人差。平时,我也经常和他爷爷联系,取得他老人家的帮助。值得庆幸的是,他的爷爷一直都在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我们已经上四年级了,小王学习成绩虽然还是排在班级的后面,但是他的计算能力和生字的识记能力是名列前茅的,有时学习好的学生还比不上他呢。现在的他,整天忙于学习,打架等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几乎很少发生。人也文明多了,一直都是严格要求自己。
二、思想上勤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规治班”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我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发现班级里谁主动帮助别人了,谁热爱劳动了,谁讲文明懂礼貌了,谁见到垃圾主动拾起了„„都会在适当的机会,就这件事展开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学生把小韩的作业本弄湿了,情况很严重,当时小韩非常大度,一点儿没生气。过几天,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作文,我就想起这件事了。向同学们讲完这件事之后,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小韩真了不起,我自叹不如。我生平最讨厌别人把我的东西弄脏了,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像小韩那样平静。最令我佩服的是,小韩还问我作业本用不用撕,如果需要,她可以重写。现在咱们这么忙,哪有时间写呀?如果重写,她得浪费多少时间啊?她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啊!这难道不美吗?”话音刚落,掌声响起。从此以后,班级里很少再发生争吵了,人与人之间都能互相宽容,互相理解。最值得高兴的是,小韩越来越努力,干什么都有劲儿了。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方法上常创新
现在的孩子很有思想,普通的教育方法对他们根本不奏效。要想彻底改变他们的思想,教师必须时常变换方法,不能老生常谈。
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在单亲家庭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卫生习惯很不好,三番五次的强调都无济于事。我认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想办法改变现状。有一天,我告诉学生们要准备牙具,女生另外还要准备梳子,我们要进行刷牙比赛、梳头比赛。到了比赛那天,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参加活动。活动过后,个人卫生较以前有很大改变。
四、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指引,需要品德高尚的教师。教师的心灵是否纯洁,道德是否高尚,直接影响其传道的结果。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地址: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黑石中心校
邮编:133706
工作单位: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黑石中心校
联系电话:6632122
同意收入到正式出版论文集中
第三篇:德育工作之我见-德育
德育工作之我见
文/徐红梅
一提到教师,一些人自然也会谈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德育工作是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个教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我认为德育就像是方向,方向对了,才不会走岔路,走弯路,路才会越走越宽,前途才会更光明。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到:徳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会为非作歹愈大。可见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而学校,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回想我从教十几年的德育教育工作,现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看法。
首先,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和才能等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受不同的家庭教育,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同一问题,同一件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日的工作和教学中走近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然后针对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对症下药,各个突破,因人施教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次,要循循善诱,不急不躁,富于爱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逐步进行,持之以恒,循循善诱。既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言辞;既要招准突破口,指出其问题和不足,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长处与闪光点。同时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热情。正如王丽老师在空间里说的那样: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是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要有了爱心并能让它在我们心里扎根,耐心和工作热情也必然作为副产品滋生出来共同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
再次,结合课内课外时间,采用渗透式,多途径去践行。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教化一个人绝非易事。我们平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见缝插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问题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既可以当面教育,也可以通过作业本上写激励语或传纸条或眼神呀,肢体语言呀传达我们对某些学生的鼓励、警示之意。
最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特征并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紧跟他们的脚步才不会落伍,才能融入学生内心,达到通畅有效的沟通。
总之,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下,我们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成绩,但学生的德育工作也不容滞后和轻视。我们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德育工作,两手并举,我们的付出才会事半功倍,教与学的效果才会互相辉映,共同提高。
第四篇:德育工作-德育资源4
德育资源
一、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德育资源指的是对培养人的德性起作用的一切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也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因素。
(二)分类
1、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学校德育资源、家庭德育资源、社会家庭资源
3、国家德育资源、地方德育资源、学校德育资源
4、历史性德育资源和现实性德育资源
5、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
6、现实德育资源和网络德育资源
7、国内德育资源和国外德育资源
二、理解什么是德育资源意识,了解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一)德育资源意识
德育资源意识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积极关注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事物,并主动而敏锐地进行捕捉和利用的主观意向性思维活动。它表现为教育者对各种事物所含有的德育价值的敏锐性和积极捕捉。
(二)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1、解决现实德育资源缺乏的现象
2、解决大量德育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3、有助于实现道德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
4、有助于优化学校的德育环境
5、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真实性
三、了解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生活性原则
3、创造/新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7、主体性原则
五、掌握学校、家庭、社区、媒介等德育资源的具体开放和利用,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一)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资源,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2、挖掘学校的物质文化资源,改进物质文化建设;
3、挖掘学生的活动文化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
4、实现各种德育资源的整合。
(二)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加强家校联系
2、建立良好的家庭德育资源
(三)社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人
2、环境设施
3、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特色
(四)媒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培养青少年理性地对媒介资源进行评鉴、欣赏和判断。
2、整个社会要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的媒介资源
第五篇: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德育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让学生沐浴在关爱中》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就谈谈我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转化后进生的一典型案例。我班有个学生叫小杰。刚上学时,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低头搞小动作;课间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纪律,像个小学生的样子,让爸爸妈妈高兴。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一转眼又忘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访问他得家长,让让他把妈妈叫来,他说他没有妈妈,把他奶奶叫来了,通过他奶奶的介绍,我明白了。原来,他的父亲没有工作,在工地打工,时间颠三倒四,根本就没有时间辅导其儿子的学习;他的母亲前一年因病去世,而奶奶自己年纪也大了,更加没有辅导能力,何况也管不住孙子,现在祖孙俩还住在他姑姑家……奶奶也代表家长表达了他们的意思:成绩、纪律不好不怪老师,我们也知道老师尽力了,做家长的也没有办法,他奶奶走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怎么能因为大人的原因而耽误学生的学习呢!大人辛辛苦苦的赚钱不也是为了学生嘛!既然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那我就靠自己,因为他是我的学生!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我首先设法接近他,处处关心他,让他感受到失去的母爱。上课只要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使劲的表扬他。让他给小朋友发本,让他给班级拖地……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通过我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努力,他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开始喜欢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了。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杰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才会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良师益友,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待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他们接受不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班主任)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学生,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杰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交朋友;抓住他家庭在学习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成为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学生。
总之,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