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5 02: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王荣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小 大】

127

更新时间:2014/11/17 【字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是人类摄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自学,阅读就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就是一个人自学能力的核心。其实随着社会数学化的发展,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更需要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阅读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就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数学阅读和一般阅读一样,是对文字语言、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材料感知、理解和记忆的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又由于数学里的方程式、图形等语言的符号化和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具有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这些内容同样需要经过认真阅读才能理解,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学会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思维的基础。

很多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数学教学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二、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及意义

根据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数学理解力也差。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1、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在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还是学习数学、使用数学活动中,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教科书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老师讲完新课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正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说过: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阅读价值。国外早已如此,如法国《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前苏联《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使用教材,即在教师讲解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测验的问题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也特别鼓励学生读数学书。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4、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团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团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有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

三、数学阅读的策略

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就相当于一篇逻辑严谨的说明文。作为数学教师应更多地成为学生阅读教材的咨询者和帮助者,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材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如,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阅读一本小说时,可以不注意细节或进行跳阅。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适合数学阅读学习。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 “言必有据 ”的特点,在数学阅读时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3、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

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做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4、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

数学教科书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因此,数学阅读常要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用抽象表述方式阐述的问题转化成用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表达方式表述的问题,即“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以及把言语形式表述的关系转化成符号或图表形式;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

总之,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数学美。此外,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趣味数学等)、数学学习指导物及以学生为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武宁三小

卢玲玲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源于生活,而它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人类从猿进化而来就已经用到了数学。如:在计算日子的时候,在绳子上打个结,就表示一天。可见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是源远流长了。

如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比如,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此外,社区和机关大院门口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则是平面几何中直线图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又如在学了“年月日”这一课之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出生月份是闰月还是平月,如此切身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还有生活中很多例子是数学的应用:如大家知道生活中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如买、卖东西,度量长度;搞科学研究也离不开数学。如发射卫星。国防也离不开数学。银行用数学、会计、物理、化学、饭店、喝水、出去旅游、坐车等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而据学生调查问卷,他们认为:最枯燥、最难学、最讨厌的学科,“数学”均列首位。为什么数学在学生的眼中,总是板着面孔,高深莫测的呢?华老一针见血地分析道:“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了实际。”针对此种现象,《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

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一、创设情景,促使数学课堂“生活化”。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特征与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注重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的数学理念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它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具有鲜活的教改生命力。

1、创设“生活情景”,引出数学问题。

新课标指出: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即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真有趣、学习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如此引入新课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课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皇塘每6分钟有一辆中巴车开往常州(向东),8分钟有一辆中巴车开往丹阳(向北)。现在刚好有两辆中巴车同时分别开往常州和丹阳,问再过几分钟,又有两辆中巴同时开往常州和丹阳?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努力地去探索新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有位老师出示一则招领启事:三年级一位同学拾到人民币a元,请丢失者到少先队总部办公室领取。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理解,启事中的人民币数目不能写出来,所以要用一个符号表示,启事中的字母表示钱数,使学生初步认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也是来自生活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2、联系“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

研究表明: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十几减9”这一部分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的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当出示主题图中买气球的画面,以“还剩几个气球?”作为问题情境,引入算式“15-9=?”以后,有位教师就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15-9=?”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较直观的点子图数出结果,有用破十法求出结果,也有用做减想加求出结果,还有的用减的方法求出结果,由于学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课堂中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教学效果也较好。

再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有一位教师在教学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时?先让学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个指节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笔盒大小。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多大呢?上课时老师让全班学生每8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发三根米尺,让学生用米尺在墙角围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于是学生明白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实际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老师让学生分组钻进这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身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当学生一个个都挤进去时,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这

么大,能挤进这样多的同学。这样,在同学们既兴奋又惊讶的目光中,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

3、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就先让学生在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的边长来,让大家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后请学生估算一下我们学校大约占地多少公顷。在学生激烈的争论中结束了这堂课。

再如: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了基本了解时,有位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应用题中的情节作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在活动时,两位同学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两地”,面对面地站着,喊“预备走”,一齐面对面走来(同时相向),经过一定时间,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相遇)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可以表演这个节目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将两手掌竖直,掌心对掌心,慢慢靠拢,经过一会儿两手掌合在一起。经过活动,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走进生活,促使生活情景“数学化”。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学生生活情景、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开展“数学活动”,认识生活世界。

研究表明: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认识生活世界。

例如:在教学“利息税的计算”时,课前老师介绍:我国国务院规定个人储蓄存款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其纳税额为利息的20%,并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率,帮助爸妈算一算存款所得利息和利息税是多少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纷纷向银行职员提出:为什么交利息税?有什么意义?目前主要有哪些储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存款到期的利息税?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了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完“土地面积”这一节知识后,就联系生活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你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现在你想要竞标一块好地,你应该做哪些前期准备?”请你订出一个计划。同学们一听当老总,个个踊跃,积极发言,有的说要先了解土地面积;有的说要先了解每公顷值多少钱?有的说应先了解市场环境、地理位置等等。最后一致归纳为三方面:

1、了解土地面积。这一条应该运用所学知识,算出土地面积。

2、了解市场。搞清这土地的价值,估算出每公顷多少钱?一共多少钱?

3、参照自身实际,拿出投标价。这样设计在学生的脑海里造成强烈兴趣,教师自然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综合运用知识,既使已获得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透彻、运用灵活;更重要的是学生再一次体验到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而学好数学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的道理。

再如:学习了“圆的基础知识”,可请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而要做成圆形呢?又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问学生为什么电杆支架、自行车支架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呢?再如学习了“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请学生计算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多少块地砖等等,这样学以致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孩子们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让数学回归“生活化”。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重要性 曾 琦(江西省泰和县上模小学)

数学教学被人们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而是要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展现给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深奥的数学原理形象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学具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四、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五、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

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电话:***;信箱:1362392499@qq.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月刊,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逊克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国杰

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同其他学科的阅读过程一样,但由于数学阅读包含了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所以说数学语言存在着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和抽象性等特点。

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只有通过自己亲自阅读,才能与教材语言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提高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数学教材编写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等因素,应该能使学生灵活使用教材进行再创造等。而我们的老师不能很好的利用教材,仅把教材当作习题集,一个例题仅三言两语即可,这正是学生创造能力被扼杀的主要原因。教材作为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来适应社会,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数学阅读应讲求策略。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主动进行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其实,数学阅读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既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质疑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自然对什么问题考虑得也深刻了,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例题的解题方法,更应该教会学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去怎么样阅读,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比如遇到概念,怎么读?这就应该告诉学生:不仅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还要能进行正确文字语言、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的正确读法。还要考虑概念的形成和运用概念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再如例题、习题的阅读至关重要,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并在解题过程中寻找既简洁有又符

合书写格式,还要总结解题规律等,最根本的是,要明确求的是什么?已知是什么?你知道哪些有关内容?能否把它与以前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等?

由此可见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数学阅读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外,还需要具有阅读能力。因此,数学阅读任务不单是让学生去读,弄懂概念,学会做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后,反思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领会教材内容所阐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通过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进行知识的重组和再创造,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达到触类旁通的地步。

第五篇: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做一件事只有认识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有做好这件事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往往知难而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教师只是一味地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脱离学生的实际,大搞题海战术,把数学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活动,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最近的数学课上,我都会抽一点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重要性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了解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我还以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初步懂得数学是非常严谨、一丝不苟的,容不得一点点的小错误。通过这些小故事,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兴趣提高不少,个个都想长大后当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作为数学教育者,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一种数学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仅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不能仅仅要求学生会不会解多少数学题,而要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教学的价值观上认识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协作互助的意识、严谨细致的作风、积极探新的能力,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文化素养,积累一些必要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像数学中的推导要求那样,一个正负号、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含糊敷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要像数学上追求最有用的结论、最低的条件、最简明的证明那样追求精益求精的风格,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概念、方法、理论等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了解和领会从实际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心和能力,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增强意志力和应变能力,能通过不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表面上一团乱麻的困局中理出头绪,最终解决问题;通过数学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灵活和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如德国数学家格瑞斯曼所说的那样“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外,它还有另一个训练全面考虑和科学系统的头脑的开发功能”。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兴趣,......

    小学四年级重要性

    四年级的重要性 1、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望亭中心小学朱黎锋 摘要:新课标特别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要求通过各种形式来渗透数学文化。本文分析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共五篇)

    浅谈如何用语言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宁洱镇第一小学 郭丽琼 教学语言是教师影响学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对学生发挥着直接的、多方面的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规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规教学的重要性 株洲县育红小学 尹慧娟 【内容摘要】常规不是捆绑学生的绳索,而是让学生学习生活得更有序、更和谐的必然保证,而课堂常规作为训练学生自......

    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的数学活动实际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是幼儿初步建立数概念、形成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期特别是4.5"6岁 阶段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幼......

    初二数学的重要性(大全)

    初二数学的重要性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决上下”,这句顺口溜是对初中生三年学习轨迹的真实写照。初二年级的学习是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历年中考调查说明:整个......

    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学科内在矛盾逐步显现,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流于形式,教学追求“表面热闹”。一个是将“满堂灌”变为“满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