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5篇)

时间:2019-05-15 02:4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探究;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下转第202页)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中有数。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

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

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探究;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中有数。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

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

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小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笔者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实验的基本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

做实验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3.明确实验中的观察任务 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4.明确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在《磁铁》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教师可以提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千方百计拓展实验空间

1.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将课内有限的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观察植物根的生长》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看看种子萌发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的生长速度怎么样;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的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2.选择好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就地取材,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如在做《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材料需要土豆、鸡蛋、木板、铁块、塑料泡沫等等,就安排学生自己搜集带来。

三、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量搜集身边的实验材料。

1.寓欢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蚯蚓的身体》、《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点亮小灯泡》、《种子发芽的实验》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教《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教师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发光,而是提出疑问“: 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灯泡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至今,还有很多科学课教师的教育教育教学观念非常滞后。他们对科学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开设这门课的目的缺乏科学准确地认识。很多科学教师依然把《科学》课当做是原来的《自然》课来上。有的科学教师竟然还说“其实说的一回事,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他们简单地认为新课改就是把教材改动一下内容,《科学》课就是换了一下名字而已。还有一些科学课教师就认为科学课就是让学生多做几个活动。有的科学教师就一味地依赖多媒体的运用,整节课都是单纯地看科教片,也没有设置互动的环节。还有的,科学公开课时,为了大家的实验活动都圆满成功,在没有正式比赛前操练得滚瓜烂熟,以至于在公开课上,曾经闹出了老师没有提问,学生就直接先说了答案的笑话。

2、缺乏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队伍

科学课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素质专业化程度较低,与科学课程的改革不适应。很少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大部分都是由身兼数职、一人多个科目的教师兼任的。而这些专职的科学课教师大部分民办时代转正过来的教师, 具有“三化严重”的特点:“年龄老化的情况严重、身体弱化的情况严重、经常病态化的情况严重”,。而学校确实也是出于照顾他们,才让他们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而那些身兼多职的教师, 大都是因为工作量不够而被“搭配”上几节科学课程。因此, 这些兼职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集中精力和时间上好语文和数学课。很多科学课被经常占用,上成了语文课、数学课。因为科学课不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与学校的评价不挂钩,所以,在临近期末考试前,科学课几乎不复存在。

另外, 有一些教师思维不活跃, 课堂上缺乏活力。加上科学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 综合性非常强, 因为一些科学教师的个人科学类综合素质不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 缺乏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就只能将科学课上成“老师讲得吐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这样的课堂就如一塘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教育教学效果根本就无从谈起。

诚然,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专职教师大都是“老弱病残”居多,小学科学兼职教师课头杂,课时多,很多还是兼任的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这些身兼多职的老师,他们的一天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真是“比鸡起得还早,比狗睡得还晚”。事情是多而杂,上到领导临时安排,下到学生打小报告,事无巨细,样样都要亲力亲为,哪里还有时间操心科学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时真的忙的很多科学教师走进课堂,连教材都忘记带。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没有时间很好地反思、总结和研究科学课的教学。但是,主观原因还是占主导地位::在我们很多领导和教师看来,科学课就是不需要参加统考,不纳入学校评比的“副课”。这种观念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留下来的遗毒,根深蒂固,半根错节,一时半会难于彻底根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鱼广大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城镇。

3、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科学课程包是一门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综合课程。它所需要配备较多的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非常多的配套实物器具和实验。它主要是依靠学生动手做才能完成的一门实验技能型课程, 非常注重行为习惯和思维训练, 注重激发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 它需要大量的配套实物器具和实验。就目前情况看, 大部分学校是用的原来的留下了勉强可以替代的器材。很多“动手做”只好变成了“用嘴说”。课堂上教师讲科学, 学生听科学, 原本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生动有趣的实验课程, 被一张嘴、一只粉笔所代替。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缺乏起码的互动,“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无法接受, 教师也倍感枯燥, 教学难以进行。

4、领导对科学课的重视不够

其实,笔者认为,科学可不能很好实施的根本责任在于领导。譬如奇迹开车,作为指引方向的方向盘偏离了方向,那车不飞下万丈悬崖才怪呢?一项工作也是如此,领导的指导思想偏离了航向,下面也会跟着一起走入歧途。加入教育部门的领导层层重视科学课的话,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有教师戏言: 科学课在学校处于“第三世界”。科学课教学不尽人意的原因其实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与评价的机制导向息息相关。纵观我国目前现状:上到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领导 下至各小学领导, 对小学科学得重视程度严重不够, 主要表现在:科学课不能并列于语文、数学参加考核评价。这在无形中就形成了考什么, 抓什么的不良局面, 教育管理陷入功利主义的怪圈。

还有就是资金投入过少或根本就不投入。有的学校连一本科学教学参考书都没有。教师仅凭一本教材备课, 再加上,教学配套设备仪器严重缺乏, 很多科学教师“难为无米之炊”,科学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动手做”也就无法执行到位。

二、解决小学科学课问题的相关建议

1、领导重视,应将科学与语文、数学等一起检测

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强调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 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笔者建议:

(1)解决领导重视的根本问题所在是应尽快出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制度,将小学科学与语文数学一样参加统一检测。在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和创新。(2)把科学教师的待遇与语文、数学等平等对待。

2、加大投入,配足配齐科学课程所需的教学设备

加大对科学教育教学配套仪器资金的投入,保证科学中的每一个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都有相应充足的物品。

3、科研兴校,助推小学科学教学快速有效地发展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以教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第三篇: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

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下转第202页)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中有数。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

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

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范文模版)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则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只有在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行探求、独立思考、激活创新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一、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想上好实验课,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无异于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

1、合理地构建合作小组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恰当的合作时机,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形式,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言,学会帮助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合作学习时,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2、准备实验器材要渠道多样化。目前,学校用的都是原自然实验室里的设备,不但陈旧而且很不齐全,使很多实验无法直接进行。因此,教师在实验器材准备上要多样化,整合学科间的多种资源,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带或自制一些实验器材和材料。如上“溶解”时,可让学生自带一些白糖、食盐、河沙、泥土等。让学生们经历着准备时的好奇、课堂上的诧异与轻松、课后的反复回味,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3、设计自主实验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注重突出实验主体的自主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自主探究发现事物规律的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时空。如学习《磁铁的磁性》,为了弄明白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个人研究时设计自己的实验方式。有的学生说会用磁铁的各部分来吸大头钉、回形针、铁屑等;有的去吸小铁球,看它滚向哪个部分;还有的用磁铁靠近悬挂的小铁钉,看铁钉靠近哪个部分等等。设计中,学生的思维不仅不会局限于设计的本身,更会考虑到实验的材料选择、变量控制、步骤先后等。

二、科学课教师要注意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对所见现象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使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1、实验的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知识不多,因此,教师要恰当指导,注意利用“童趣”为支撑点,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让学生能在“玩中学”,从而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淀粉鉴别实验,可选择馒头、米饭、玉米、南瓜等材料来检验。在观察蜗牛和蚯蚓这两种动物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该发给学生放大镜、火柴、水杯等,让学生的观察不只是局限于眼睛。通过分组实验,孩子们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2、实验教学要注意扶放结合,教给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在学生实验的各个阶段,教师要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采取“扶”与“放”有机结合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要领和操作规范。如教给学生在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盖子盖灭;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持平;往试管中注入液体,要沿着试管壁缓缓进行操作要领等。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忠实记录、整理器材的习惯等。如在学习《认识空气》时,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学生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还要请学生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鼓励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实验,帮助他们分析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各种可能情况,让他们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改进实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留下悬念,使科学探究持久发展。

教师要善于挖掘科学课的创新因素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由兴趣向志趣的转变。当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被激发时,才最有创造力。在《无限宇宙》一课学习后,可启发学生,人类移居太空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人类大规模移居太空已为期不远。学生自然会对“天上有人间”产生浓厚的兴趣,设想制造出各种先进飞行器,去太空建立发电厂、工厂、宾馆、太空城市等。

4、运用实验结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让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后,可以让学生们解释瓶子里的酒饮料为什么不能装满?烧开水时为什么不能把水灌得太满?煮鸡蛋熟后为什么要放入冷水中浸一浸?学生能运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展现。

三、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灵活多样的激励策略。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师态度应谨慎,不要轻易否定,要给出合理、公正的评价;课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思考性、研究性、实用性的实验,延续探究;也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科学兴趣小组,交流科学小论文和科技小发明,鼓励他们向竞赛活动投稿,递交作品。只有在老师多种方法激励下,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这种热情,让实验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2、尽可能多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在实验中,只有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经过多次失败、成功的经验总结才能形成一种能力。如在《神奇的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铁钉,同样绕着线圈,为什么钉帽有的是南极、有的是北极呢?这种现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在实验探究中去明白原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绕的方向不同。只要我们充分放手进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3、实验中要重视“疑问”的作用,注意学生创造力的锻炼。当学生们知道面包发霉与温度有关,就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霉菌生长与水分有关吗?这时,教师不须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把两块相同面包,一块滴些水,一块干燥,放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观察,通过自己实验可找到提出的问题答案。

4、尊重实验效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万一遇到实验失败,老师首先要尊重实验事实,和学生一起事实求实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客观原因,并坦诚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教育学生要吸取教训,并当场重新演示完成该实验。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道理。

第五篇:浅谈小学武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小学武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位:大华山学区 作者:张小兵 日期:2012年3月

摘 要

小学生的武术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教学手段是根据学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条件来制定的。教师课堂的组织工作尤为关键,如详尽的教案内容,课堂上形象化的讲解,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少儿武术课堂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中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 武术教学 教法 关键问题

前言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少年儿童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少年儿童武术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我对武术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教法的选择

武术教学的教法是学生掌握武术的关键,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的领会武术动作的神、形、气,达到和谐统一,体现出武术表演的魅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应注意:

1、形象化讲解

在教学讲解时,形象化讲解是小学生武术教学的生命,讲解动作时需要形象化,而组织练习时也需要形象。一般武术的教学都比较乏味,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在选择教法时要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注意讲解的形象化、趣味化。武术中的术语较复杂,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要将术语和动作名称形象化、趣味化,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每一个动作取一个小学生感兴趣的名字,如“仆步穿掌”可另取名为“小燕子抄水”,即形象又容易理解。

2、口诀化讲解

讲解时还可以使用口诀化讲解,如讲弓步时,口诀可为“前腿弓,后腿绷,挺胸,立腰,象张弓,别晃动”,也可以用“弓步弓步象跑步,后腿伸直前腿弯”等口诀进行教学。让学生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

3、分解动作讲解

教学中教师常将武术的动作技术分解,但教师应在动作分化期时,强调动作的劲力、精神风格。在练习中,教师逐渐强调在冲拳、推掌、顶肘等动作时,要运用“寸劲”,使力量顺达于动作的着力点。演练武术时,要求精神贯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精神风格的培养贯穿每个动作,这样动作演练才有气魄,才能达到练习武术的目的。

4、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多领做,从而让学生有一个初步正确的示范,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领做示范时,如果是新授动作通常放慢动作速度,姿势偏高,用力不大,姿势可以稍微夸张,以便学生的观察和模仿,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逐步加速加力至正常的动作要求。但要注意的是在采用直观教学法时要注意示范位置的选择,要让所有学生能够看见,如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等等。在示范同一个动作时,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如“马步双劈拳”,为了让学生看清两脚开立的距离,脚尖正对前方,以及双劈拳要平的规格要求,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让学生看清马步要挺胸、立腰,膝盖不能前跪而超过脚尖的规格要求,可再做侧面示范。

5、故事化教学法

以故事为主线条贯穿武术技术技能的教学,也就是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在武术教学中的“少年长拳”,就可以用古代英雄人物岳飞为原型,在教学中穿插若干关于岳飞的历史故事,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武术中主动的接受武术动作及增进历史知识,更能使小学生在历史人物的熏陶下培养形成一定的良好道德意识。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熟练的演练动作,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及示范能力。也就是说,在教的这些动作中,哪些动作用何种教学方法(镜面、背面、侧面、斜面还是上下分解、左右分解、整体教学等),如何使这些动作都有一个最佳的表达给学生的方式(当然还得配以形象化讲解)。如教学原则中的“镜面示范”,通俗说就象一个人在镜子前做动作一样,左手是“镜子”中右手的动作,而右手则是“镜子”是中左手的动作。在面对学生做示范时,由于武术中某些动作角度的关系,教师不能采用“背面示范”,而只能采用镜面示范。象简单的师生问好时的“抱拳礼”动作,教师面对学生说:“右手握拳左手掌”时,其实他的动作是“左手握拳右手掌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话反说”,这样的动作在武术中大量出现。而对镜面示范能力的掌握及讲解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优劣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小学武术教师除了对所教的套路内容熟练以外,配合这个套路的示范面的运用、教法的采用、及示范点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好,并牢固掌握武术基本知识和众多的套路动作,除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详细讲解、示范。要求学生认真学,多练习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如下四点习惯。

一)、听的习惯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室外上课中不为外界干扰所分心,高度集中注意事项力认真听教师讲解的习惯。

二)、看的习惯

课前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的习惯,以便了解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对课中的重点、难点提前预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课中教师在进行动作 示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让他们切实把握每个动作 的结构筑和完成顺序。特别是一些细微的手法变化更要认真加以注意。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动作运动表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动作,在讲解后不要直接进行示范领做,而要将动作先慢后快的速度示范进行几次,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进一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之后再进行示范领做。

三)、练的习惯

武术教学中。动作学会之后,必须经过学生亲自实践,反复练习。才能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并得以巩固和提高。拳谚云:“拳打千遍,其意自现。”就是说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领会武术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而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使其消化,吸收课堂是所学的内容。

四)、想的习惯

上课时学生只有把听到教师对动作的技术讲解和看到的动作示范,通过学习大脑的思维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较快地领会动作含义和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特别严重是难度技术大的技术动作,如果不动脑筋,而一味地蛮练。死练,不仅会消耗不应该消耗的力气,而且还可能将动作学走样,从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其想练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安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处于生长发育中,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在课堂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危险而难以实施的。也就是说,安全是学生学习武术的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在课程的安排上建议将压腿等大强度的柔韧性练习去掉,因为多数学生进行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了解中华武术这一特殊技能,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品质等。所以,在安排中要精心设计课程,不仅要把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去掉,而着重于对武术技术的传授,以及在技术当中与道德品质的塑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安全地练武术,使他们安全地感受国术的魅力。

总之,武术教学只有合理、科学的运动量安排才能让小学生在练习武术时,产生健康、积极的情绪,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达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武术理论基础-体育院校专修(专业)教材》

作者:习云太 王瑞元 弓云武 邱丕相 主编

出版: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

2、《武术》:作者: 纪秋云等

出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10

下载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十个问题作文命题宽泛,开放性增强,但又有所限制。从历年考试作文来看,作文存在以下10类不足。 审题不当,忽略命题限制 仔细审题不......

    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版)

    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音乐课堂教学共分五大板块:唱歌教学、欣赏教学、演奏教学、识谱教学、创造教学等。 一、唱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 “以......

    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国......

    从法律角度谈医疗纠纷和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医疗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从法律角度谈医疗纠纷和解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

    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自我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不要随意写一些自己不具备的特质。 很多同学再写自我评价的时候会写自己:谨慎,做事仔细,这可以,但是一定不能在简历中出现那些“小马虎”才犯的错误,比如:错别字,缺字,多字,语......

    薪酬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薪酬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登尼特编辑部:吴编目录 什么是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的作用 薪酬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