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2:1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背景下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背景下的》。

第一篇:新课标背景下的

新课标背景下的“导学”策略

台头山乡高杖子明德小学 郭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强调自主学习,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只有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才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关键词:新课标 导学 策略

(一)对新课标背景下“学导”关系的认识。

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小语课堂一方面“讲风”依旧很盛,教师仍存在一定的“霸语权”。教师的“导”依然显得强势,有些课没有让孩子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不同程度的存在用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学习的现象。另一方面,自主学习也存在一些误区。有些课表面上看似乎很重视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质上只是“形式”上的自主,比如,以细小的问题引导讨论,全场似乎很热闹,但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来看,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再如,有的老师开始时问学生,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当学生一一说出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后,老师又回到预设的环节,按课文的顺序进行分析讲读。这样的“自主”又有何意义呢?应该看到,由于小学生在基础知识、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其“自主学习”与成年人的“自主学习”相比,有一定的区别。准确地说,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它的本质意义不在于能够自主学习多少东西,而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应立足于“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在倡导“自主学习”时,要摒弃形式上的“自主”,真正地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组织讨论交流时,在准确把握文本价值的前提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要过于强调答案的一致性;在教学的步骤上,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要过于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性。应加强必要的指导。通过老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不断累积自主学习的信心,并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落实新课标精神,更加强调以生为本、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今天,倡导“学导课堂”,加强对导与学关系及导学策略的研究,有着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所言,实现学导课堂是合理的选择,只有“学导”的语文课堂形态,才有望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老大难问题。

(二)落实“以学定教”,必须正确理解与对待“先学后导”。

学导课堂倡导以学定教,先学后导。学与教关系密切,学是内因,也是本质因素,“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一内因,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靠学生的内动力和内化力来实现。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严格地说没有谁可以教会任何东西,所有的教会,从本质上说都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因而,“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是助学,是导学。只有突出生本意识,坚持以生为本,语文教学之路才不会迷茫。

1.预学策略重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成功的“导”的先决条件。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质疑,可以有效发现学生认识上的缺陷与不足,发现学生的疑惑所在。在这样基础上的“导”,容易做到方向明确;源于学生质疑而架构出的教学思路,是真正源于孩子们需要,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堂”。当然除了预习时质疑,在课中、课后进行质疑,也别有一番意义。总而言之,针对存在的疑惑展开教学,“导”的针对性明确,课堂实效性更强。但不能为质疑而质疑,不能将质疑与课堂教学截然分开。尤其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疑”,及时调整预设,因疑而学,据疑导学。

2.“先学后导”重自主。

笔者以为,不能机械地把“先学后导”看作是一种教学的模式,简单地认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学生学在先,教师导在后。“先学后导”应是一种思想,一种教育、教学的原则,强调的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这一教学理念,表明“教”的出发点与归属点都在于“学”。必须以“学”为基点,让学于生,还学于生,助学于生。也就是说,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由表达,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具体上说,导与学的顺序可以是多样的、丰富的。

有时可以导在先,学在后。比如,在课的起始环节,老师作一些必要知识、背景、学习策略、要求等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进入学习环节。像虞大明老师教学《珍珠鸟》,一开篇,就是展示学习策略:凭借快速浏览,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学习。这就体现了教师的“导”,我们难道能说,这不符合“先学后导”的要求吗?

当然,多数环节,应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比如:一位老师教学《我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先后抛出三个极富思考性的话题:1.假如我们都是怀特老师的学生,面对这零分试卷,在老师公布他的意图之前,你对他的评价在“好老师”和“坏老师”之间选一个,你会选择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2.既然这老师如此打击学生,让学生惊讶、气愤,作者却说他是“我最好的老师”,他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吗?3.老师的观点,这是一篇二流的写人文章。作者想写一个好老师,却花了那么多笔墨,写一个老师如何蛮不讲理,打击学生,这简直是浪费笔墨!你认同老师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张老师用三个话题贯之全课,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画出相关句子,寻找足够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茶馆式的闲聊,在学生的回答中随时点评、引导,这样,边学边导,既解决了文章写什么——“怀特森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揭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怀疑”这一主旨,也解决了课文怎么写——“一波三折,似贬实褒”。这样的导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把学生引向文本,自主读书思考。

(三)坚持顺学而导,必须努力做到“导而弗牵”。学导课堂,带来了课堂形态的根本转变。学是多元的,动态的,富有个性的;“导”的策略也应该是多样的、灵动的、有效的。必须坚持以“学”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文本特点、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进行指导,做到为学而导、顺学而导,导在关键处,导在必需时。

1.启思为要。“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北宋教育家程颐如是说。学导课堂应创设情境,悱而启之,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思考的姿态走进课文,奏出语文课堂情智交融的动人乐章。如,一位老师教学哲理性的文章《最大的麦穗》,以站着读书的这一理性读书观统领整课的教学。对于文章中的故事,没有细碎的提问,没有复杂的分析,而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章说明的哲理。然后顺学而导:“这么聪明的弟子,为什么都是两手空空,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呢?”当学生体会了苏格拉底话中的两层意思后,孙老师再次启发说:如果我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这摘一束,那摘一束,从中选出最大的,符合老师要求吗?顺学而启思,于是,学生思维空前活跃,课堂上形成了争鸣的景象。这正如孙老师曾说过:“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2.得法为重。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课标高度重视学习方法指导问题,多处强调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所以,顺学而导,应注重学法、读法、写法的指导,但关键不在于总结归纳出几个条条道道,而要把学习方法指导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学法,更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实践中自觉、灵活地运用学法。

3.形式宜活。顺学而导,要根据文本特点、年段特点、学情特点,采用不同的导学策略。常见的导学方式有:

(1)“问题”导。用思考量较大的问题(话题)进行导读,有助于跳出繁琐分析的枷锁,有利于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与习惯。如教学《景阳冈》,根据略读课文的“导读提示”,巧设“学习小助手”三要求,引导学生展开学习:1.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和打虎有什么关系?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整节课,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书、思考、练习,方向明确,富有成效。

(2)“图表”导。运用图表揭示文章的内在线索,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等,可以给学生以较为直观、形象的引导。如教学“《一件衬衫》+《麦琪的礼物》小小说、短篇小说群文读写”一课,就运用了多幅图表。如下面的情节简图,形象地揭示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师让学生运用这些图表复述小说的内容,还告诉学生,这也是掌握小说情节的一种方法。

(3)“板书”导。运用板书进行导学,也是常见方式之一。比如老师教学《牛郎织女》,精心设计了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内在逻辑关系密切且条理又很清晰的板书,用这个板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练习”导。精心设计练习,以练代导,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雾凇》,课始,听写四个字词:水汽、雾气、霜花、雾凇;接着引导学生弄清词义;然后指导学生用上这四个词,讲“水汽”到“雾凇”的变化;再接着点明“雾凇”的“凇”用两点水,而不是三点水的原因;在这样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学习说明文,要把相关的概念、关系弄清楚。这个环节看似传统且简单,其实匠心独用,在“导学”方面一石多鸟:其一,形象地揭示了“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其二,学生理解了相关的名词术语,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其三,有助于学生识记“雾气”的气与“雾凇”的凇;其四,对于学习说明文起到“导向”的作用。

4.时机应准。追求高效善导,必须捕捉恰当的时机。古人云,不愤不启,也就是要“导”在学生的需求处,“导”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导”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1)“导”在学生知识的缺陷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到许多知识,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就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老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之处,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环节花时不多,但效果甚佳。

(2)“导”在学生认识模糊时。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经历的局限,认识水平有限,在读写过程中,在认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强调“生成”,鼓励个性化阅读,独特体验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此类问题。因此,老师及时予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3)“导”在学生理解的疑难点。课文除了字面直接显示的信息之外,常常还有更隐含的、潜在的、深层的信息。小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理解、感悟隐含的、潜在的、深层的信息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疑难,产生困惑。概而述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导课堂更具有生命力,更富有研究的价值。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增强生本意识,更加重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加强对“导学”策略的研究,努力提高“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参考文献: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科书

第二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摘 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就如何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提出若干建议,旨在与同行探讨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优化 策略

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之间互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同化和调节发展的过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扩充语言广度和深度;扩大阅读量,丰富阅读内容;区别文章体裁,完善阅读形式;进行策略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新课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体现出与旧课程截然不同的基本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素质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强调自主、合作学习;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重视情感因素。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新课标已经颁布几年了,但许多老师对其了解并不深入,尤其是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还很不够。没有先进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会是盲目的、低水平的。在高中阶段,虽然阅读教学一直备受教师的重视,但教学效果却不尽理想。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不少教师仍然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舍弃”词汇教学,“淡化”语法教学。与上述情况相反,有些教师矫枉过正,忽视词汇教学,或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法分析,致使学生只要碰到不认识的生词就束手无策,时常对一些复杂长难句理解不准确,严重地影响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材料全面、正确的理解。

3.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4.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英语教师经常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5.实行纯粹的阅读教学。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局限于阅读本身,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课堂唯一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空间和学生思维空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1.采用交互式的整体阅读教学。专家指出,阅读时被激活和调用的非直观信息中,阅读者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梗概大意到细微末节,帮助学生把语言与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

(1)加强语篇教学。目前高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例如,教材中人物传记体文章分布较广,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在阅读前可引导学生根据标题,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通过讨论明确传记体文章的结构特征:以时间顺序为轴心,边叙边议(以叙为主,议为辅),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等,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按照“人物—时间和事件的关系—成就—评价”这条主线来理解课文。

(2)丰富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会造成一些困难。教材涉及到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激活他们对各种文化的理解。教师可采用和学生一起从网上查找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观看有关这方面的DVD、听相关的英文歌曲、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等多种形式导入文化。此外,在科学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材料,以进一步达到语言学习理论中的“移情”境界。

2.重视阅读中的语言知识传授。阅读者的语言知识是辨认视觉信号输入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动作、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呈现生词,或运用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读音记忆法、同音异形记忆法和搭配记忆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单词。同时,教师还应训练、培养学生根据构词法、上下文情景等线索猜词的能力。此外,新教材词汇量大,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处理生词,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对于那些将会造成理解障碍的词汇,应在阅读前就加以介绍;对于那些能通过线索进行猜测的词汇,则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处理;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课后还需加以巩固;对于因行文的需要而出现的词汇不要求学生去死背。对语法点的讲解要讲究艺术,使语法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规律。此外,教材中语法教学内容分散,知识点细小,虽易于学生一时掌握,但“前学后忘”现象时常发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和归纳。

3.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阅读策略是指对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策略。Mackey曾列出扫读、预测、猜词、利用语篇标志等19种阅读技巧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而且应该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限时阅读,重点训练skimming和scanning,或让学生列出自己在阅读中所用过的阅读策略,或相互之间交流各自使用策略的情况。

4.构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阅读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过程,把阅读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标题导入、视听导入、背景介绍、设置悬念、联旧引新等灵活有趣的形式,启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在阅读中,教师应从语篇角度出发,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把阅读分为skimming、scanning、close reading三个步骤,根据阅读的三个层次科学地设计问题,即主旨大意类、细枝末节类和判断评价类,采用以学生自学为基础、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适时启发与引导的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改写课文、角色扮演、话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习者是知识的建构者,他们的知识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此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6.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比刻板地直接进行德育教育更为真实有效。教材中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和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内容新颖,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总之,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陶洁.英语专家如是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丁岩.高中英语教学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章蒹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一、构建阅读新模式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成为当今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教学策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获取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贯穿《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运用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构建“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从而培养阅读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

二、“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阅读模式的理论依据

“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强调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师生构成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参与,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

现代教育信息论也说明: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等多边互动过程,是多边互动过程的统一。最佳的课堂信息传递应是师生、生生多向传递型。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采用以下网络型交互式的形式。在这种互动模式中,教师是促进者(皮亚杰piaget),是整个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评判者、参与者和咨询者。它可以使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作用,整个课堂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一个师生共同寻求知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伙伴关系。通过师生交流,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从建构主义教育论来看,知识和意义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不是由外部注入的,则是由个人主动构建的,这种构建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的环境中,是互动的结果,因此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认为具有个人相关性并主动参与时,才能发生。本文所构建的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基于以上理论,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出的。

三、“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阅读模式的结构与操作

1.结构

高中英语“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阅读模式为:引入:激发兴趣,激活已知信息→启动:引出话题→输入:整体感知,接受理解新知识→加工或练习: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发展技能→输出:知识,技能的迁移和运用,形成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阅读思维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因此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该模式的要旨,活化教材是保证,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是灵魂。

2.高中英语”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阅读模式内涵

学生的主体参与,英语课堂上体现在”动“字上,动则”活“,则”灵“,则”成“。”教师启动“即教师发动、调动、引导;”师生互动“即师生配合,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即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师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始终以交际能力培养和语言实践为主线,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综合外语素质。(王惠昭,2000)

3.”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英语阅读模式的操作

(1)引(Lead-in)

一般以Daily talk、Daily performance等形式,让学生3~4人一组,在课前3-5分钟时间内在讲台上表演,进行学习交流,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积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沉浸在和谐的合作气氛中,能增进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交际氛围。让学生在自编自演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和乐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2)启动(Elicitation)

”启动“就是借助”引入“创造的良好的情境,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启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发挥潜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主动接收和掌握新知识。实际上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下一步学习的基础,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即可创造输入新知识的期待。启动是五步中的关键。我们通常先选好教学内容的突破口,通过背景知识、关键词、学生的生活经历等方式,设置情景启动,逐步扩大深入,为学生整体接收新内容做好准备。

(3)输入(1n-put)

”输入“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输入。教师在学生思维进入活跃、兴趣盎然的状况下,因势导入课文提供的材料,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语篇的理解。教师要发挥能动的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把教材内容激活为具体的语言行为,还原为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领会、接收材料提供的信息,使学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和动心。通过多次有任务的阅读和练习的完成后,进行深层理解。教师要善于挖掘话题,在发展推理能力的同时,促进课堂多边互动及德育的有效渗透。

(4)加工或练习(Practice)

”加工“的主旨是”教学基于教材,但高于教材“,它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所设计的活动使学生超越了对教材的理解,并形成更为广阔的知识环境,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学习,巩固、提取和加工。如上Savingtheearth时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谈论完自己的家乡--漓江的污染情况后,请学生小组讨论他们所居住的城市的污染情况,并要求他们提出一些好的治理的建议。

(5)输出(Out-put)

”输出“是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运用,是能力外化的过程。关键是让学生说真话,做实事,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交际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且动得有效果,真正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常用的形式有:辩论,模拟记者招待会、采访等。

例如上Savingtheearth时,笔者利用有教师听课这个机会,让同学们4人1组,去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了解他们所在城市的污染情况,然后回到座位上讨论,给老师提出治理污染的建议。这种形式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突出了”学生参与“、”学生主动“,活泼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得勤主动。

阅读课后的作业一般让学生写短文、采访稿或泛读一些相关的材料,以开放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束语:

本文所构建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思维。课堂上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交际能力及阅读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活动,力求做到组织教学”英语化“,设计活动”情境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运用”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英语阅读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功地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了就会用,发展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以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多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均在65%以上;在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所教学生多次获全国特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中表现出色;高考平均分名列全区前茅,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获得外宾及社会的好评。

笔者认为自己所建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530022)《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随着《普通高中英主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正在发生变化。《课标》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分成九个级别。这体现了国家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加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标》在描述高中英语课程的任务时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阅读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外语学习手段。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绝大多数学生与外语的接触是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因此,阅读在各项语言技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高中英语教学重点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高三年级164名学生的阅读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大量的阅读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促进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82%的学生认为由于忙于完成各科的试卷,阅读时间太少;81%的学生认为缺少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76%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每周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和讨论。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提高阅读能力有较高的兴趣和需求,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三)顺应高考英语阅读的发展趋势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的测试分值为40分,占总分的26%。从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看,选材风格保持一贯的连续性,注重了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较为综合地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阅读量有继续加大的趋势,而且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也在增加,而且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表述,而且有符号、图像、图表等;提问深入,事实理解从单句信息理解向段落综合信息理解发展。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是广大英语教师顺应高考改革的必然之举。

二、《课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课标》比以往教学大纲更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课程目标的每个级别中对阅读技能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提出课外阅读量的要求

《课标》第一次明确提出除教材外,英语阅读量在高中阶段的六级应达到19万词以上,七级达到25万词以上,八级达到33万词以上。阅读速度的提高和阅读量是分不开的,读的越多,词汇量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课标》指出了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有效途径,即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确立了目标。

(二)拓宽学生阅读的途径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网络已成为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特别是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在中学校园中的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应该具有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和网络中获得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能力。

《课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通过不同渠道查找所需信息(六级);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七级);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八级);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九级)。

(三)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标》把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中指出: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课程目标的描述中清晰地展示了一条跨文化意识发展和培养的脉络:六级:能体会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七级: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八级: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九级:能关注时事,具有较强的世界意识。另外,在语言技能中对阅读技能做了比较具体的描述:七级: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书报或杂志;八级: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九级:能阅读一般的英文书报或杂志,从中获取主要信息,能阅读一般的英文原著。

这些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扩大了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有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没有词汇量的基础,何谈阅读能力的提高?《课标》语言知识的目标在词汇方面提出,七级要求学生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为3,300个单词,九级则为4,500个单词。可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已是必然趋势。

扩大学生词汇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课标》已明确规定了高中毕业生要达到的阅读量。为了实现这些阅读训练目标,教师应结合教科书中的主题补充不同体裁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适量加大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本着发展性、拓宽性和趣味性原则,教师可选择与现行教材内容相关的教辅材料,时事性较强的英语报纸和杂志,如《21世纪报》、《中国日报》等等。

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独立进行,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与任务型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做到课前有任务,课后有检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活动。在读后,教师可安排读后研讨、专题讲座、读书征文、问题讨论和短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多媒体技术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把图像、音响和文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人文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和具体化(徐昌和,2006)。

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是以英语作为媒介传播的,国际著名报刊网站发布的时事新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材料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所用语言是实际生活中的直实反映,为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朱文英,2006)。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阅读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接触到实际运用中的英语。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调动英语阅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中了解更多与目的语文化有关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跨文化理解的能力。

例如,现行不同教材中有以Harry Potter为主题的课文内容,学生对此兴趣浓厚。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网上查阅的方式阅读部分原著或者相关信息。再如,教师可以建议喜欢姚明和NBA球队的学生去NBA的官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查看所感兴趣的报道,获取更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

(三)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多是中外专家合作编写而成,内容均涉及本土文化与外国文化。这种中西合作模式下的教材不仅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也在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展现了我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在教材中真实、地道的英语文化知识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例如,在阅读主题为I Have a Dream的材料时,学生需要对20世纪60年代由种族歧视而引发的美国民族运动有所了解,才能领会马丁·路德金作为民主自由战士的伟大和可敬。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到教材所展示的文化中,并对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俗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境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分析的能力。

四、结语

《课标》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起着导航作用,也是广大中学教师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处于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教师不应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更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课标》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可以尝试着在阅读教学中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徐昌和.2006.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误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 朱文英.2006.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J].中小学外语教学,2.

第三篇: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摘 要:目前,有部分小学生对古诗词带有排斥心理,因为古诗词虽然字数少,但不像现代文章那么容易理解,而且每首古诗词都要求背诵,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反感,背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研究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 多媒体 生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8-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古诗阅读作出了明确要求: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能列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意境比较优美,能陶冶人的情操的,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谈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古诗词文章一般都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在古诗下面对难理解的词语标了注释,学生借助工具书基本上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描写古代的文章,如《七律?长征》一文,学生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前,我通过班级的白板播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铁索桥的惊险悲壮视频,以及红军过草地,过皑皑白雪的覆盖的雪山,让学生目睹红军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越过岷山的喜悦心情。再如,教学《天净沙?秋》一词,前两句诗描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六个图景,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把这六个图景一一展示给学生看,使抽象的诗句变成直观的图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教材里的古诗词,有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泊船瓜洲》写出了王安石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送别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联系生活,体会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游子吟》一文,文章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对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根本没穿过破衣服,更别说是缝缝补补的了,孩子们对伟大的母爱领悟成了一个难题,为此,我引导学生回想母亲每天起早摸黑地照顾我们的生活,风雨无阻地带我们上学,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甚至是下雨天,我们坐在教室里,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多等一分钟,她们宁愿自己在学校门口等上十分钟、半小时,甚至是一小时,任凭风吹雨打、太阳炙烤,她们无怨无悔,为我们默默地付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激这伟大的母爱,为此,我建议同学们每天回去都帮父母分担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至少完成一件,孩子们基本上做到了,我觉得这才是对这首诗真正的领悟。改写古诗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尝试过让学生仿写或改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通过改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古诗也不例外,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对古诗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写古诗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改写,将古诗用自己的话改写为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有学生写道:55岁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应皇帝之招,赴京上任为官,晚上,他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边,远望家乡南京钟山,虽然瓜洲与京口仅一江之隔,而京口与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借着皎洁的月光,思念家乡,这次上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吟诵古诗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表达的意思不是熟能生巧。在教学中,“读”是学习古诗的必经之路,古诗不像现代文这么通俗易懂,学生普通对古诗有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如果让学生自愿吟诵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古诗,熟读成诵,感受古诗流露出来的深刻含义。表演古诗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或许每位教师都尝试过,但大家未必尝试过分角色表演古诗。表演是一门艺术,要想表演的好,首先要对“剧本”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古诗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引导两位平时关系十分密切的同学来表演李白和孟浩然,表演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将李白与孟浩然临别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此次的分角色表演,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终身难忘。即兴作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古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读和写,把古诗背下来并默写,其实学习古诗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古诗作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古?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读和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画能力,为古诗来个即兴作画。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描绘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可以利用我们农村的优势,引导孩子们想象大人们男耕女织,孩子们喜爱劳动,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利用手中的画笔,把这场景画下来,学生在作画中,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古诗融合了知识、哲理、情感于一炉的传统文化精华,教材中的古诗中,荟萃了我国历代诗人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写景状物、咏人抒情等。传统的古诗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对古诗文字的背诵,轻视对古诗思想感情的感悟,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志斌.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2] 李丹,张红敏.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6(16).

第四篇:浅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对于一个问题做到观察、猜测、推理、实验、验证以及交流等,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所以说,教师就一定要树立起新理念,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一些理念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对于一些旧理念积极进行改进,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建立起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关键词:教师 学生 新课标 数学教学

引言:对于一名数学老师来说,要积极的运用《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所提出的相关理念,把这些新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迅速的根据教学形势转变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笔者也是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不断的总结自己之前的教学经验,借鉴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来丰富自身,与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以下就是笔者对于在目前新课标之下进行相关的数学教学的思考。一 中学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

对于数学的教学工作来说,不能只是在理论上的阐述,要付诸实际行动,同时也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推广。

就目前来看,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还是有一定问题的,一方面,使我们教师的原因,教师在课程上讲述的内容比较狭隘、陈旧,对于学生的关注不高,只是一味的讲,不考虑学生是否理解,是否掌握;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于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对于问题缺相应的自主思考,不能够自主进行探索,一味的听老师的传授,不会积极动脑寻找别的解决办法,对于相关知识不能够数来年的运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面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难去培养我们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以及思考能力。

其实,对于学生的数学教学,不能单单的进行概念、公式以及定理的讲授,而更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来解决问题,进一步退出相关的公式、定理等。因此,对于目前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改 革是非常必要的。在课改下,我们使用的新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础性、普及性以及发展相统一

新教材体现了一种基础性、普及性以及发展性的特点,主要是让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最为基础的数学知识,使我们的全体学生都可得到提高。(2)与实际相结合

新教材更加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素材选取之时,更加多的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反映的都是一些现实的问题,充分的体现了人的社会现实性,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数学学习内容的现代化。(3)尊重差异

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面尊重了人的个体差异,更加注重的是在让全体学生对于基础数学知识掌握良好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提高一些选学的内容,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满足不同的学生的相关需求。(4)增加开放试题

在进行新教材的编写过程当中,更多的加入了一些比较开放式的试题,不断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分析,自主解决的能力,能够让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使学生学习的一个引导者,不断引导我们学生更好地发展,所以说教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同时,我们应当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关的评价,以便促进教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积极改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教学创新。2.1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我们应当树立起全新的评价理念,教师对于相关的教学工作要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主要是以下三方面:(1)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所以说对于学生教学是不能一视同仁,要分开进行。首先要使得全体同学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这是最为基础的,其次就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可以加强训练,丰富知识;而对于一些学习2 能力比较弱的,这就需要不断的让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练习,不断进行巩固。(2)对学生要多角度考评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多角度进行思考,不能仅仅纠结于一方面,只有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才可能看到不一样的天地。(3)老师教学中要投入真感情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应当投入真感情,只有真心实意的对待学生,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才可以看到学生取得的成就,才可以是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

2.2 教学中明确新评价的特点

目前新课标之下新评价的主要特点就是:(1)面向大众。进行相关的教学评价是面向大众的,适合于我们每一学生的,评价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方式也是比较丰富的,要求也是多层次的。(2)承认差异。进行相关评价就是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情况,不断的激励学生的学习以及改进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朝一个目标去看齐,要使得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3)尊重个体。我们进行评价的主体并不仅仅是局限于是教师,也应当包括学生在内,只有这样作才可以被学生认可,我们的评价才会有意义。2.3 中学教学中实施新评价

对于评价的实施我们应当要注重参与,重视个人的成长经历,强调过程,逐步形成评价。要不断重视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长信精神,逐步形成评价体系。

强调过程,突出形成性评价。要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重视数学教育的过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受,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突出学生知识形成、思维形成、情感态度形成的过程,强调形成性评价。三 结论

总之,对于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课堂教学最需要的就是创新精神,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本质上的转变,不断进行探索,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不断坚持人文精神,要不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3 神,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新课标的实施,不断的促进课堂的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卢亚东;;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华章;2011年18期 【2】苏新春;;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1年53期 【3】卢青茵;;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整体成绩提升策略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第五篇:读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技能研修

读《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技能研修》心得体会

利用假期时间研读了《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技能研修》一书,对英语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已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简单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把学生的大脑看成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想方设法去点燃这把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一、深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

英语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英语素养”凸现出来。英语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能力为核心,是英语能力和英语知识、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四、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化,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传统的课程体系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课程的综合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用他们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教导他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观也是一个挑战。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课改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尤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

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我深知,实施新课程标准任重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

下载新课标背景下的[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背景下的[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曾宪宏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尤其是它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了,取而代之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接受。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五步教学法”探究 1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五步教学法”探究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时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然而,语文课堂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以教师为主角的语文......

    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课教学设计专题

    创新来源于理念 一个暑假的学习即将结束,不得不说本次学习我受益良多,对于一个刚出大学门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老师”来说,任何经验的传输都是我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尤其是......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大红沟中学 王文娟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对于英......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探索 现代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散文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收录的名篇名作......

    新课标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对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的探究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新课标中的四个教学理念为切入点,对传统和新课程标准下的两种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广西百色高中 蒙坤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