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语言教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5 02:1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一周语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一周语言教案》。

第一篇:第一周语言教案

第一周语言教案:雷公公和啄木鸟

活动目标:

1.懂得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雷公公和啄木鸟》的儿歌情景表演。

活动指导:

1.请两个幼儿表演敲门情景,然后让幼儿评价哪种敲门的方法最文明。

提问:谁在敲门呀?你们喜欢哪个小朋友的敲门方式?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呀的敲门是有礼 貌的,什么样的敲门是没有礼貌的?

2.表演儿歌,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里出现了谁?他们是怎样敲门的?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

3.老师示范朗读,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提问:

a.当读到“雷公公”时,你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语气?(很急,敲门“轰轰轰”,声音大)

b.当读到“啄木鸟”时,你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语气?(柔和,敲门“笃笃笃”,声音轻)

让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及结果,提问:

“雷公公”敲门“轰轰轰”,奶奶有开门吗?“啄木鸟” 敲门“笃笃笃”,奶奶有开门吗?

为什么?

4.组织幼儿表演儿歌情景,让幼儿从中进一步感知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反思:学了这首儿歌后,不单让幼儿学会念,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奶奶像闪电一样去开门,可以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像什么一样去开门。

小熊过桥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让幼儿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难。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鼓励帮助,而不讥笑。

经验准备:幼儿走过独木桥的经验。

物质准备:课件《小熊过桥》、小熊一个。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再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2、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教师:(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头上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

(3)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

3、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小熊过桥》

4、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5、游戏:走独木桥。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4、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主体的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听从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表演的角色,使孩子们活动的更加自由,更加开心。

第二篇:中班第一周教案

第一周(2011年9月1日-----9月2日)

时间: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上午)执教人:

活动内容:《常规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新朋友及班级环境。

2、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标志、号数。

活动准备:布置班级环境,粘贴各种标记。

活动过程:

1、欢迎新朋友。

(1)介绍班级中新来的小朋友,其他幼儿分别作自我介绍。

(2)教师教育班级幼儿要主动亲近新朋友,大家要相亲相爱。

2、编排座位、床位等记号。

(1)、编排好幼儿的座位,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熟悉自己的位置。(2)安排幼儿床位,教育幼儿一般不随便进出寝室。

3、活动常规训练。

(1)能听老师的琴声进教室坐好,在活动中不随便离开位置。

(2)各种活动椅子要摆放整齐。

(3)教育幼儿在活动前上厕所,并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4)告诉幼儿自己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儿园里要关心、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们。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很快的认识新朋友,并愿意与新朋友亲近,交住,体验交朋友的乐趣。同时我还通过游戏和教学,让幼儿认清自己的号数,及班级的一些常规要求,知道上中班了要有规则意识。

时间:2011年9月2日(星期五 下午)执教人:刘伟兰

活动内容:《训练新操》

活动目标:

1、学习新编早操动作。

2、能根据音乐变换队形。

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集中组织幼儿排好四路纵队

2、准备运动:学习左右侧跨、跑跳步。

3、学习根据音乐音乐变换队形,能与同伴合作变队形。

4、学习中班器械操节动作。

5、学习舞蹈《泼水歌》等。

6、做放松动作,组织幼儿休息。

观察与反思:通过本活动,幼儿能认清自己的排队位置并对新操较感兴趣,只是活动动亭空间较窄,幼儿在练习时不能按规范的动作来做操,而且操节动作量也大,很多小朋友都说老师我出汗了,我想这不是能很好的锻炼幼儿的各项体能吗?

第三篇:第一周小班教案

第一周

活动1:小鸡的一家(科学)

活动目标:

1.简单区分小鸡、公鸡和母鸡的外形特征。2.了解鸡的生活习性。3.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1.饲养角里有小鸡、公鸡、母鸡(录有公鸡、母鸡叫声的磁带)2.图片:小鸡的一家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引出活动。

提问: 听一听,猜一猜,这是谁的声音?

二、认识小鸡。

1.鼓励幼儿看一看小鸡的眼睛、腿和翅膀,摸一摸小鸡的绒毛,找一找小鸡的耳朵、鼻子在哪里,学一学小鸡的叫声。

2.运用对应比较的方法,观察公鸡、母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提问: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2)比较外形的不同。

公鸡

母鸡

鸡冠

高高的、红色的比较小、颜色浅 羽毛

漂亮有光泽

比较暗 叫声

喔喔喔

咕咕咕

3.小结:公鸡和母鸡一样的是他们都有翅膀、两条腿、鸡冠,不一样的是公鸡的羽毛比母鸡的羽毛漂亮。公鸡头上有高高的鸡冠,每天早晨打鸣,而母鸡的鸡冠比公鸡的鸡冠小,会咕咕叫,会下蛋。

三、了解小鸡一家与人们的关系,能关心、爱护小动物。1.幼儿讨论:喜欢小鸡的一家吗?为什么?我们要怎样保护它们? 2.幼儿给小鸡的一家喂食物。

活动2:袋鼠妈妈(音乐• 游戏)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会唱歌曲,能两人一组按节拍做蹦跳步,并根据歌词大意创编出各种表现亲热的动作进行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

2.感知小袋鼠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玩游戏。活动准备:

1.观看袋鼠的短片,认识袋鼠,了解其特征,学会唱袋鼠歌曲。2.配套磁带或CD。狼的头饰一只。活动过程:

一、欣赏游戏歌曲《袋鼠妈妈》。

二、游戏《袋鼠妈妈》。1.学唱歌曲。

(1)观看袋鼠的图片,集体讨论:这是什么?这个袋袋里装的什么?妈妈和乖乖怎么样呢?

(2)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歌唱。(3)随音乐念歌词。

(4)听音乐,师幼共同歌唱,随着音乐的变化可做相应的动作。2.学习蹦跳步。

启发谈话,指导袋鼠是一蹦一跳走路的,鼓励幼儿模仿小袋鼠一蹦一跳的走路。

(1)自由探索蹦跳步。跟随教师学做蹦跳步。

(2)请自愿者和“袋鼠妈妈”一起做蹦跳步。(能听前奏整齐开始,提醒两人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一下一下的跳,每小节跳一下)。

3.学习用动作表达相亲相爱的情感。

提问: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现妈妈与宝宝相亲相爱?(引导幼儿想出互相抚摸、拍打、搂抱等不同动作)

4.音乐游戏《袋鼠妈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1)请幼儿扮演“狼”和“猎人”(狼要做出凶恶的表情和样子),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蹦跳步:两腿屈膝,两脚蹬地跳起,落下时前脚掌着地,两膝弯曲,要轻巧而又弹性。

狼躲起来时,“猎人”藏在树后架起枪。

音乐

(一):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双臂弯曲在胸前,两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妈妈,双手搭在前者身上,两人同时做蹦跳步,每小节跳一下。唱到第三句时,两人相对拥抱,互相拍拍、抚摸,表示两人相亲相爱。等结束句时,袋鼠一起蹲下不动。

音乐

(二):“大灰狼”听音乐按节拍大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样子。等“猎人”“砰”的开枪,:大灰狼“一下倒地装死。猎人说:大灰狼死了,袋鼠出来吧!

(2)提醒幼儿:狼出来时,袋鼠们蹲下不动。(3)音乐再响时,提醒袋鼠们按节拍做蹦跳步上位。

三、游戏结束,学袋鼠跳到户外游戏。

活动3:妈妈真爱我(社会)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妈妈的爱,知道妈妈很关心自己、很辛苦、应该听妈妈的话。2.会大声回答问题,能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活动准备:

1.有关妈妈关心宝宝以及所做事情的图片若干

2.幼儿带来的妈妈照片布置专栏,幼儿手工活动中的大红花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看视频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看电视里都有谁?她在做什么?

二、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教师根据图片内容提问: 1.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2.妈妈下班回来后还做些什么事情?

3.晚上妈妈有事怎样关心宝宝的?做了哪些事情?

小结:妈妈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为孩子做许多事,妈妈真辛苦。

三、谈谈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护自己的?

教师: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宝宝,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呢?

四、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1.教师:我们有这么好的妈妈,他们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谢谢好妈妈呢?

鼓励幼儿说感谢的话,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2.将自己做的大红花送给自己的妈妈。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妈妈每天都做什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愿意听妈妈的话。

活动4:小松树(美术·折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对角折的技能,折出三角形。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大小排列的方法。

3.教幼儿学习有顺序的进行粘贴,培养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2 厘米 3 厘米 4 厘米见方)绿色正方形蜡光纸、1 盒蜡笔、1 支胶水、1块抹布。

2.幼儿观察过松树的外形特征,能理解宝塔形的特点。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活动兴趣。

我们都已经观察过小松树了,谁能说一说,小松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幼儿议论、回答后,老师小结:小松树像一座宝塔,上面小、下面大,长满了绿绿的叶子。

二、教幼儿练习折三角形的折法。1.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纸的边和角。

2.将正方形的上下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折成三角形。提醒幼儿要对对齐、抹平整。步骤如下:

(1)将三张大不小的正方形对折成三角形。(2)把小三角形放在最上面,最大的三角形放在最下面,中等的放在中间,从下到上是一个比一个小。每个三角形的一个角都要对准上面三角形底边的中间。三个三角形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小松树上半部分就拼好了。

(3)粘贴的时候,要从下面向上贴,先贴最大的三角形,在它的三个角上抹上胶水,贴在白纸的下半部分,底边要留出画树干的位置。

(4)在最大的三角形下面画树干。

三、评价总结,结束活动。

活动5:妈妈(语言·儿歌)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体会妈妈的爱。2.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活动准备:

1.制作松鼠妈妈、小松鼠、老鹰、母鸡、小鸡的头饰。2.《幼儿画册》(第一册P1),配套磁带或CD。活动过程:

一、熟悉儿歌中的人物和主要情节。

1.老师出示头饰,提问:这是谁?(松鼠妈妈、小松鼠)他们在干什么? 2.老师用儿歌里的话小结。3.以此方法引出儿歌第二、三段。

二、完整地欣赏儿歌。

1.老师将儿歌有感情地朗诵一遍。

2.请幼儿说说儿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戴上头饰来表演。3.看幼儿画册完整地朗诵儿歌并注意情感的表达。

三、讨论。

除了儿歌里讲的,还有哪些妈妈也关心宝宝? 附:儿歌 妈 妈 下雨了,别让小松鼠淋着,松鼠妈妈用她的大尾巴,给小松鼠撑着伞。老鹰来了,别让小鸡给老鹰抓走,母鸡妈妈用她的翅膀,把小鸡紧紧地护住。天黑了,别让宝宝害怕,妈妈用她好听的声音,给宝宝哼着摇篮曲。

活动6:学开小汽车(体育)

活动目标:

1.能保持平衡地在斜坡上走上走下。2.能听指令进行游戏。活动准备: 1.人一只塑料圈。

2.土坡或木制的梯形斜坡等。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提问:(教师出示塑料圈)小朋友开过汽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汽车吧!

二、基本活动 1.介绍游戏玩法

幼儿扮汽车司机排成一队,用圈做方向盘。

今天我们的小汽车要爬山坡,现在先要检查汽车,老师从头开始摸一下幼儿的“方向盘”(表示检查车),被摸的幼儿发出“嘀嘀”的声音。检查完后,老师说:“开始爬坡!”

那个幼儿模仿司机开车时扶方向盘的动作,一个跟着一个在斜坡上走上走下,嘴里发出“嘀嘀”的声音。

2.可充分本园的场地设施扩展开车情节,如钻过、绕过等。游戏2-3 次。

三、结束活动

小结: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开汽车,真棒!小汽车要回家了,我们把它开进停车场吧!

活动7:小明的家(数学·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量。2.对点数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筐内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橱照片、鞋柜照片⋯⋯)。3.《幼儿画册》(第一册Pll)。活动过程:

一、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1.提问:这是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照片里有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小明)

2.师: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二、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量。1.出示碗柜照片。

师:这是小明家的碗柜,请你数一数碗柜里一共有几个碗?(个别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

2.出示衣橱照片。

师:这是小明家的衣橱,请你数一数里面一共有几件衣服? 3.出示鞋柜照片。

师:这是小明家的鞋柜,请你数一数里面一共有几双鞋?⋯⋯

三、幼儿拿小筐里的照片进行5 以内的点数。(自己数完了可以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四、完成《幼儿画册》的练习,巩固5 以内的点数。

第四篇:商务礼仪教案第一周

概述

课程名:商务礼仪

授课单位:奋达培训学院

授课对象:2010级工商企业管理学生 授课教师:袁静静 周课时:2节/周

自我介绍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本内容的简单介绍

第一章 商务礼仪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礼仪的起源、含义、基本原则。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商务礼仪的含义,并认识到学习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懂得商务礼仪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及尊位的确定与位次排序。

技能目标:能把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运用于实践中。

情感目标: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注意塑造自我形象。重点:

1、商务礼仪的含义

2、商务礼仪的特点

3、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

4、尊位的确定与位次排序

难点: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尊位的确定与位次排序

课时:2学时

教授方式:以讲授及案例分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1.1作为自习内容,大家了解一下。

1.2 商务礼仪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授课内容:

1.2.1 商务礼仪的含义

我对“礼仪”这两个字有解释。“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尊重。“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但是你光说尊重有时候没用。心里想什么?你得善于表达,它需要形式。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把这活儿做地道了,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如称呼(对外就高不就低)、因介绍导致的问题(多个相互不认识的客人同时出现时,主人要介绍)因此,你善待自己也好,善待别人也好,尊重自己也好,尊重别人也好,你既有礼,礼就是尊重,又有仪,仪就是表达。没有礼是没有仪的。可以具体表述为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活动程序。

而商务礼仪,是在特定的场合,在商务活动中的。大家把第7页商务礼仪的概念划下来: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对交税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活动的程序。行为规范指的是商务礼节,活动的程序即商务仪式。

正如一位公关大师所说:“形象是金。在世人眼里,每一名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如同他所在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一样重要。它不仅真实反映每一名商务人员本人的修养、阅历及是否训练有互,而且还准确地体现着他所在单位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如果说个人形象就是职业人士进行自我宣传的广告,恐怕一点也不过分。

1.2.2 商务礼仪的特点

(1.普遍认同性 2.形式规范性 3.时代变化性 4.地域差异性5.文化交融性)

6、明显功利性,直接关系到利益的实现程度,如产品能否卖出去,服务有没有人消费。

7、体现人性化,不论身份商低,人们都要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充分体现人与人的平等。

8、追求实用性,追求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越来越追求实用和简约。

1.2.3 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 1.以右为尊, 大家知道什么时候以左为尊,什么时候以右为尊吗?在这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主持人请嘉宾上台时,是把嘉宾请到左边还是右边呢?应该是请到右边,大家用笔记一下:在公共场合以右为尊。中国的传统是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呢?大家知道婚妙照的位臵是怎么样的吗?那么当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主持节目时的站位?两者是一样的吗?

中国的传统是以左为尊的,他的缘由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在正式的站立的场合我们是面南朝北的,左手边太阳升起的地方,紫气东来,以东为尊,以左为尊。文人雅士常说一句话什么时候到寒舍坐坐,我虚左以待。左边的位臵空着,等着你来坐,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西方人可不看太阳,他们看手,右手力量更大更灵活,崇尚以右为尊。我们中国对外交往的时候,也经常遵从国际惯例,以右为尊。那么什么时候以左为尊,什么时候以右为尊呢?

中国传统,民间层面,以左为尊。故宫里面,文华殿,武英殿,他们分别在故宫中轴线的什么方位,文华殿在东边,武英殿在西边,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文官高于武官。大家知道北就奥运会的鸟巢和水立方分别在什么方位上?他们在北京的中轴线上,鸟巢在东边,水立方在西边。这是随意的位臵吗?天圆地方。

物品摆放、建筑、接待客人等都在用以左为尊。

官司方,党、人大、政府、政协,机关或正式的场合,尤其体现在会议的场合。领导出场123456789,坐下来还是123456789吗?那可不是了,是什么样的坐位呢?那么怎么确定哪边是左边呢?单数,那么双数呢?中线,一号人数在左还是右呢?不管单双,二号人数始终在一号人数的右边。

而以右为尊有五种场景:餐桌礼仪、公共礼仪、国际礼仪、商务礼仪、外交礼仪,均以右为尊。

国际礼仪与外交礼仪有什么区别:国际礼仪指多边会昭、外交礼仪指的是双边会晤。

2.职位优先 在商务活动中,更多考虑的是职位的高低。而全面介绍一下交往涉及的次序的话,首先是分清保护者与被保护者,待客之道,主方立场为保护者,客方扮演被保护者;职位低为保护者,职位高的则是被保护者。在社交活动中,男性立场为保护者,女性扮演被保护者;年轻人立场为保护者,老年人和儿童则是被保护者;

3.入乡随俗

4.守时守信,拜访约会等,应坚持这一原则。

5.尊重隐私,隐私的具体内容包括:收入、婚姻、个人工作状况、年龄、家庭、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

6.尊重妇女,女士优先。7.遵守惯例,见面握手礼。

1.2.4 商务礼仪的作用 1.规范行为 2.沟通信息 3.塑造形象 4.联络感情

学习礼仪,简而言之,它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现代人你要跟别人打交道也好,你要做好本职工作也好,恰到好处的展示自己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言谈话语举止行为,其实是素养问题,比如我们有些国人,在国际交往中和正式场合有点不修边幅,那么有的时候就影响形象,有的同志往你对面一坐,顺手把裤腿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这个顶多说明你发育正常,还有同志按着鼻孔一下就发射出去了,我还见过最高境界,他不发射,自己消化,就弄下去了,那这样的人不多,但是说实话,如果你要遇到一位,您说他素质如何?那么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同志,有时候影响国家形象,影响民族形象,也影响我们地方形象。因为你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是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区、某个县、某个单位的,你到外国去了,你在公众场合擤了个鼻子,人家可能就说里中国人擤个鼻涕,说你中国人吐痰,说你北京人高声喧哗,甚至说你海淀区、或者宣武区某个区县,所以这个我们员工个人形象其实代表组织形象,员工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产品形象,和服务形象。

所以礼仪涉及第二个作用就是外塑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也好,在国内交往中也好,员工个人形象代表组织形象,员工个人形象代表产品和服务形象。所以有见于此我们要注意形象。那天我说一个男同志,我说你也不照照镜子,他说我照镜子干什么,我说你照鼻孔,离远看看不见,走近之后我们突然发现你鼻毛在鼻孔之外随风飘摇,我们全中风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形象问题,那我们在国内交往中,国际交往中,形象是比较重要的。

第三个作用学习礼仪增进交往,现代人我们都有这样的欲望,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一个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古人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不和别人打交道,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做任何事情,做农民也好,做工人也好,做企业家也好,做官员也好,做学者也好,做学生教师也好,你肯定要和别人交往,既然要跟别人交往,你就要有交往的艺术,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交往,你说话你得会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它有游戏规则,当然总而言之,我们刚才讲的学习交际礼仪的三个作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我可以把它概括为一句话,问题最小化。实际上使你少出问题,不出问题,说白了少丢人,少得罪人,从这个意义上问题最小化,实际上就是效益最大化。你打个比方,你说我们要搞外事工作,搞外事工作。他能为国民生产总值直接做个贡献吗,能够多炼钢,多种粮吗?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国家有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外事工作有良好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问题最小化,那我们刚才讲的这个问题呢,是学习礼仪的作用。

1.3商务活动的尊位确定与位次排列

1.3.1商务活动尊位的确定:居中为上、观景为上,以右为上、面门为上、远门为上

1.3.2商务活动的位次排列方法与原则:主客双方对等原则、职位排序原则,利益排序原则、荣誉特例原则

课后反思:

第五篇:第一周教案 古诗

12课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学方法:诵读法 感知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0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3 教学目标:朗读古诗,了解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王绩遥望山野,看到秋色一派秋色颇浓的景象,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随缘而归,他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诗人王绩的《野望》,再来回顾一下这秋色的美!

二、走近作者:

那么,王绩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诗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近作者。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爷爷。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而这首诗歌就是他托病辞官归田后所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师范读两遍,注音及划分节奏。

3、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4、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东皋:作者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依:归依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4、学生自由选择两句诗文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对诗句。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归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集体诵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本诗通过对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当时孤寂、苦闷的心情。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全诗的大致内容

五、板书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六、作业:熟读古诗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3 教学目标:朗读古诗,把握诗人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赏析诗句: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讨论思考:(下面的这些问题可以同桌、前后桌就近共同探讨解决,然后推举一个同学准备发言。)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东皋”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也隐隐传达出作者的归隐之意。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注意“树树”和“山山”传达出的景色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讲解。“树树”是每一棵树,说明是深秋。“山山”是每一座山,是起伏的连山,层峦叠嶂。这两个叠词用得非常好,写出了秋色的苍茫和广阔。)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中哪几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这两句中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很好,对牧人与猎马进行了特写,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几个词初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你可以试着换个词,却是不能够的,看似很俗,细想起来那画面却是如现眼前,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所以作者的用词是自然而精警的。

(引导学生归纳这两联的写作手法,体悟作者光色交融,远近交错,动静结合的写景妙笔)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作者采用什手法来传达这种情怀的?

王绩没有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在这里作者巧用典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而且还要跨越两千多年去寻找知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旷古的落寞,旷世的情怀啊!

三、精读课文,写作探究: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诗歌讨论思考:(就近讨论)

1、本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它在诗歌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这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一改南朝以来诗风的奢华艳丽之风,给人以朴素清新之美,“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很是难得。

2、这首诗是唐诗中的什么体裁,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首诗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律诗特点)

四、小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黄昏山野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诗人流露出孤独无依的苦闷忧郁和政治上不得志的迷茫失望。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此诗及注释。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4 教学目标:初读古诗,概括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三、重点词语注释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茂盛的样子。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范读两遍,学生听读,正音正字,划分节奏。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请个别学生读,师生评议。

5、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6、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7、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意。(分任务)

四、小结

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古诗《黄鹤楼》,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大致诗意?

五、板书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作业:熟读古诗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4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感悟作者情感。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2、研读古诗,感悟情感。

提问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一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提问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提问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提问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六、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5 教学目标:朗读古诗,把握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有不少被写进了古人的诗篇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教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基础知识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长河:指黄河。

3.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4.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概括内容

提问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提问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分别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二、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全诗的大致内容

三、板书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作业:熟读古诗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5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教授新课

目标导学

三、诗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目标导学四: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提问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小结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六、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6 教学目标:初步朗读古诗,把握节奏。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释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三、基础知识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江:长江。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蜀地,把蜀地称作故乡。万里:喻行程之远。

四、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范读两遍,学生听读,正音正字,划分节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6、请个别学生读,师生评议。

5、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6、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7、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意。(分任务)

四、小结

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古诗《渡荆门送别》,那谁能给大家朗读一下?

五、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六、作业:熟读古诗

七、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6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二、诗歌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提问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提问3: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提问4: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提问5: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五、小结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六、板书

七、作业: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八、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7 教学目标:初读古诗,把握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三、基础知识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没(mò):隐没。足:满足。

四、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请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这首诗歌,其他学生正音。

2、教师范读两遍,学生听读,正音正字,划分节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8、请个别学生读,师生评议。

5、集体朗读诗歌,师正音。

6、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回答,并注意易写错的字。

7、结合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意。(分任务)

五、小结

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古诗《钱塘湖春行》,那谁能给大家朗读一下?

六、板书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作业:熟读古诗

八、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8.7.27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诗歌赏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览全湖之胜。只见绿杨阴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九、感悟全诗,释难释疑

提问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提问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看出的?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提问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提问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十、小结

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十一、板书

九、作业:有感情的熟读全文,并背诵下来。

十、教学反思

下载第一周语言教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一周语言教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一 第一周教案

    双岔河中学计算机教案课题:学会正确开、关机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3、鼠标的初步使用——移动。 授......

    第一周下午教案

    音乐游戏:老师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学做简单的音乐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2、初步学习为歌曲改编新词。 活动准备: 1、果树若干。 2、菠萝、芒果、香蕉等海南热带水果头......

    餐饮第一周教案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 题 项目一 餐饮概述 任务一 餐饮部基本概况 【引入新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就餐的方式逐渐从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我们外......

    旅游线路第一周教案

    课 题1:旅游线路设计导论(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对旅游线路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结合复习旅游学中旅游线路设计部分内容,加深同学们对线路概念、类型、内容的把握。 教学......

    三年级语文 第一周教案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三年级语文 第一周教案 教学目的指要: 1、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 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体会人物的神态、动作及人物与......

    开学第一周安全教案

    开学第一周安全教案 陵川县实验小学四(4)班 张艳艳 教学内容:拒绝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 2、 形成......

    超级记忆第一周教案

    一.教学内容 {超级记忆} 第一周课程教案  结合地点法,学习周周率的前40位。  记忆原理的认识。  发散性思维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 迅速地了解班级学员,以及学员间的认识。  新......

    大班下学期第一周教案

    大班下学期第一周教案(副) 活动一:复习10以内的数 活动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10以内的数字 2、为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1~10数卡每人一套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