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时间:2019-05-15 02:5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第一篇:《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

内容摘要:本次示范课《祝福》的教学实录,在内容上,把故事情节当成命案,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进行;在形式上,运用了侦察汇报、律师辩护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理念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次教学,不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推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P键词:创意 轻松 祝福》 教学实录与反思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落实这些教学理念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多一点创意,就会让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就会让师生两方在课堂上都能轻松。这里,笔者想以自己的示范课《祝福》的教学实录为例加以介绍。

上次课,师生完成了基础内容的理解。本次课前,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侦查分队和四个律师团,要求四个侦查分队针对祥林嫂的死分别完成一项侦查任务:

一、陈述案情经过,二、汇报死者特征,三、推测死者年龄,四、分析死者性格。之后,每个侦查分队从四组主要人物中推断一个或一组凶手嫌疑人。接着,四个律师团要分别为四组凶手嫌疑人进行辩护,证明他们无罪。

一.陈述案情经过

师:上次课,我们读了鲁迅的《祝福》,得知在鲁镇发生了一起命案。这次课,我们将对命案进行调查、分析与研讨。

有同学说,这个案子与我们何干?请看来自XX电视台的报道。

(放剪辑视频)祥林嫂:“XX班同学,你们一定要找到真凶;XX班同学,一定要为我报仇啊!”(学生笑)的确,本来这个案子跟我们无关,但是因为祥林嫂临死前立下遗嘱,请我们班的同学查出真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下面我们就来断一断这个案子。

首先请第一侦察分队汇报一下案情的经过。

侦察一队(生1):报告队长,(学生笑)据我们调查,祥林嫂本来是祥林的童养媳,因为祥林死了,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打工。但后来被婆婆派人抢回去,卖给贺老六为妻,过了一段安定幸福的生活。后来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吃掉,房子被大伯收走,被迫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因为祥林嫂改嫁,被认为有罪,因此祝福的时候不能碰任何东西。为了洗刷自己的罪恶,在柳妈的劝说下,祥林嫂积攒了一年的工钱,去庙里捐了门槛赎罪,不想之后的祝福,鲁四老爷夫妇仍然不让她参与祝福,祥林嫂深受打击,逐渐迟钝木讷,被鲁四夫妇赶出家门,沦为乞丐。五年后,在别人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悲惨地死去。

二.汇报死者特征

师:任务完成地很好!下面请侦察二队汇报一下死者的特征。

侦察二队(生2):报告队长,我们队赶到现场,发现死者的衣服十分破旧,满头白发,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脸上许多皱纹,很是僵硬,像是木刻一般。死者的旁边倒着一根下端开裂的竹竿,还有一个破旧的竹篮,竹篮里有一个破碗,空空如也。

三.推测死者年龄

师:很好!你们真实地再现了死者的现场情况。那么,这个白发苍苍的祥林嫂有多大年纪呢?有请侦察三队。

侦察三队(生3):报告队长,就我们了解,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打工是初冬季节,26~27岁。过了新年,27~28岁,被婆婆抢回去,嫁给贺老六,年底生了一个男孩。下一年新年,消息传到鲁镇。又过了两个新年的秋季,30~31岁,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因为年底的不让她参与祝福,于是攒了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31~32岁的祝福还是不让她参与。又过了半年,已经是32~33岁,被鲁四老爷家赶出家门。又过了5年,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37~38岁。所以,我们的结论是37~38岁。

师:哎!没想到一个白发苍苍的人,其实只有三十七八岁,大家看一看现在三十七八岁的人还相当年轻啊!

四.分析死者性格

师:那么,这个人的性格怎么样?值不值得我们同情呢?有请侦察四队。

侦察四队(生4):报告队长,从祥林嫂的经历来看,她做事很勤劳,“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挣下的工钱几乎没有花过,很节俭,吃苦耐劳。但是,她也深受封建贞节、迷信思想毒害,愚昧无知。因此,她自己也认为自己嫁了两个丈夫是有罪的。总的来看,祥林嫂勤劳节俭、吃苦耐劳,但又封建迷信、愚昧无知。我们认为,她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师:分析地很透彻!看来她的命运还是很值得我们同情的。

五.讨论谁是凶手

师:四个侦查队出色地完成了侦查任务。那么,你们推断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侦察一队(生5):我们认为,她的婆婆随意卖她,她的大伯收走房子导致了她的无家可归,婆婆和大伯是害死她的凶手。

师:是这样吗?哪个律师团为婆婆和大伯辩护?现在我的身份是法官了。

律师二团(生6):法官大人,(学生笑)她是婆家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婆婆是可以把她卖掉的,并没有违反律条,甚至别人还夸她精明,这就证明了婆婆的合理性。贺老六和儿子都死了,从当时的眼光看,她是外人,大伯收走房子理所当然,更何况还欠了外债。所以,婆婆和大伯,从现在看有罪,但在当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无罪。

(双方辩论)

师:辩论暂停,我们看看侦察二队又认为谁是凶手。

侦察二队(生7):我们认为,是鲁四老爷夫妇,剥夺了她打工的权力,使她沦为乞丐,最终导致了她的死。

律师一团(生8):法官大人,鲁家可以雇她做工,当然也可以辞退她,这有什么罪呢?

(双方辩论)

师:两方的理由也基本上列举出来了。看看侦察三队又有怎样的推断。

侦察三队(生9):我们认为,柳妈和其他鲁镇的众人害死了祥林嫂。柳妈给祥林嫂讲阴间的故事,说是到了阴间两个男人争她,阎王爷会把她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并让她去捐门槛。满怀希望的祥林嫂攒了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但她发现这是没有用的,这让让祥林嫂很是绝望。同时,对祥林嫂的遭遇,鲁镇上的众人开始好奇,后来厌倦了,便开始鄙视嘲笑,态度厌烦,让祥林嫂感受不到一点温情,他们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

律师三团(生10):法官大人,柳妈给祥林嫂讲阴间的故事本来也出自好心啊。再者,让她去捐门槛,也是为了帮助祥林嫂,解救祥林嫂啊!至于众人,本来就是看热闹的居多,也没有害她呀。怎么能?f是凶手呢?

(双方辩论)

师:好的,请侦察四队再来做个推断。

侦察四队(生11):报告队长,我们侦查队认为“我”是凶手。

师:我们查了半天了,原来你是凶手。(学生笑)怎么不早说?(学生笑)

侦察四队(生11):是小说中的“我”,对祥林嫂的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青年,祥林嫂是相当信任的。假如“我”告诉祥林嫂,没必要相信那些迷信思想,自己坚强起来完全可以渡过难关,祥林嫂不至于失去最后对生的希望。但他偏偏说有灵魂,让祥林嫂最后选择灵魂与亲人团聚。

律师四团(生12):法官大人,“我”的确有点软弱,有点圆滑世故,那是为了明哲保身。祥林嫂这时候已经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是自己生无可恋,怎么能怪到“我”的头上呢?再说了,就算“我”告诉她科学道理,一个从小就接受封建迷信思想的祥林嫂就能接受么?所以,“我”自然没有责任。

(双方辩论)

师:四个侦察队不但完成了侦察任务,还对凶手有了自己的推断。而四个律师团也分别为四组嫌疑人进行了辩护,有理有据。双方还进行了辩论,可谓精彩纷呈。让我们为自己的表现而鼓掌!

(学生兴高采烈地鼓掌)

师:通过大家的辩论我们看到,作为封建家长代表的婆婆、大伯,作为封建礼教代言人的鲁四夫妇,作为社会缩影的柳妈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我”,用现在的眼光看,对祥林嫂的死都负有责任,但在当时的社会里,他们又都合情合理合法。那么,什么才是祥林嫂的死因呢?

生: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封建礼教。

师:说得好!由此可见,小说反映的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样小说的主题思想也就出来了。通过比较,我们切实感受到生活在新社会的幸福,愿大家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六.上课过程反思

这次上课效果很好,学生在体验中巩固了知识,在活动中分析了课文,并有一定的人文体验和感情交流。

笔者认为,成功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内容上,本次课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进行。陈述案情经过,很自然地概括了故事情节;汇报死者特征、推测死者年龄、分析死者性格,都是在分析人物;讨论谁是凶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了当时冷漠压抑的社会环境。

其次,在形式上,运用了侦察汇报、律师辩护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很具有创新性。

第三,在理念上,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教学创新不见得是创造出一种大的教学理念或者教学手段,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有一点创意,教学双方都会很轻松,而效果却更加令人满意。

(作者介绍:王瑞达,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语文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导读》《超越中考》)

第二篇:《祝福》教学实录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一课时)

执教黄孟轲、(2013年12月28日上午第一节、慈溪中学高一(2)班、整理:浒山中学徐梦萱)

说明:去年12月28日—29日,浙大“浙派名师班”的三位学员温州的周康平、黄华伟,台州的朱于新来我校活动交流,他们三位优秀的年轻老师分别上了《边城》《祝福》《听听那冷雨》,我作为实践指导教师也凑热闹,上了《祝福》。备课时我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与学生读了这样一篇经典,本文作为小说的艺术、悲剧作品,鲁迅本文中在凸显什么?我们把它作为教与学的文本其意蕴在哪里?学生学习本文会遇到一些什么,产生一些怎样的困惑?因为在这之前我在宁波等地也听了几位优秀老师上《祝福》一课,当时听课是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是:第一、是不是应该还把祥林嫂的死因只归落到旧中国的剥削压迫,与政权、族权、夫权等迫害等;第二、我在讨论中也认为,鲁迅对阶级、党派、对政治从来是很警觉的;《祝福》所创造的“鲁镇”,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不只是祥林嫂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时代的悲剧,鲁迅以此引发对国民灵魂的思考与批判;第三、我总感到这篇小说中鲁迅的用力不是人的处境的故事,着眼点也不是祥林嫂悲惨的身世的展现,更不是为了对吃人旧社会的剥削压迫血泪控诉,而主要是对人的存在、人的灵魂的拷问;第四、在卫家山、贺家坳还是鲁镇,像祥林嫂这样的人生存状态中,从来只有两种命运,“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暂时作稳了奴隶。”鲁迅看待祥林嫂的悲剧,我想是将它置放在更为宽阔的作为一个人的生存、人的尊严的范围,压迫祥林嫂的就不仅仅是“地主”鲁四老爷了,而是祥林嫂周边的所有人物,是整个鲁镇世界,是整个中国生存环境。即使今天祥林嫂悲剧还是会出现,因为如果在一个没有人格概念、不尊重他人的“吃人”的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实施对他人的伤害。

我在教学中特别是对小说中“我”的形象在整个作品里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做了一些尝试,且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之前听课中多位老师在上课中忽略“我”的存在与特定的艺术与思想价值,譬如有老师上课时把柳妈、“我”一道归纳为“同情祥林嫂的人”,我觉得有点不合适的。这涉及到小说阅读的基本理念。因为理解小说所有的整个鲁镇世界与人物都是“我”的叙述角度。鲁迅在这一小说运用独到的叙事技巧,抒情意蕴。“我”作为一个叙述者,同时又有极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如果“我”没有了,而采用一般的第三人称叙述,那么《祝福》就写了一个旧社会农村妇女遭受剥削压迫的苦大仇深的故事,有了“我”的叙述并参与的祥林嫂故事,使作品有了冷峻批判之中广阔的抒情性,实现了小说的启蒙。对人的灵魂的拷问,表现了一种生命的意境美的思考,特别通过我的独白叙述,既刻画了祥林嫂人生的遭遇与悲剧,也烘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再是这是小说文本,这类小说所体现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更多的是鲁迅对生命美学、小说美学的独特思考。这类小说的阅读鉴赏,我们不能拿一般的“阶级论”来分析与诠释,鲁迅在《祝福》中创设了独到的“空白妙境”,因为其人物情节环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了。

下面是我的教学实录,从板书可看出第一个环节是从小说的虚构艺术出发来呈现祥林嫂的故事,主要阅读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一直到她死亡的悲惨遭遇,这部分总体着墨不多,让学生明确这是悲惨遭遇,而非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并以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暂时做稳了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 ”来归纳,为接下来“我”在作品中特定视角的叙述,作铺垫。通过“我”的见证、同情、绝望、希望、促成,以鲁镇的“祝福”,把一个底层妇女祥林嫂的悲惨故事转化提升为悲剧的艺术,凸现了人性的冷漠,社会的黑暗,灵魂的麻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悲剧,什么为悲剧的力量。

这样一堂尝试性课,一些粗浅杂乱的想法,一些毛毛糙糙的感觉,蒙我的徒弟浒山中学徐梦萱整理了一个实录,与朋友们交流。

【课堂板书】

第一环节:小说虚构的意义,祥林嫂人生遭遇解读

师:今天我们上鲁迅的《祝福》。我经常讲学文学作品要掌握一个概念,小说最主要的概念是什么? 生(此起彼伏声):虚构。

师【板书“虚构”】:为什么要虚构?有句话怎么说? 生(小声,不确定):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师(鼓励语气):作家认为—— 生(部分续接):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师生(一起):作家认为生活应该是这样。

师:那按照这篇文章来说,按照鲁迅的这篇小说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怎么去理解?美好的东西应该是这样的,这篇小说大家看看,它所写的是什么?

生(交错地):悲剧。

师(强调):写什么?写什么的悲剧? 生:写人的悲剧。

师(点名):刚才你说是什么的悲剧? 生1:我觉得是社会环境影响个人命运的悲剧。

师(复述):个人命运的悲剧。谁的命运?什么的命运? 生1:祥林嫂。

师【板书“祥林嫂”】:祥林嫂的命运。那大家看看,鲁迅在这篇小说当中通过虚构,刚才同学说表现了祥林嫂的命运。那在这当中,大家看看,“应该是这样的”这几个字该怎么去理解?

师(强调):应该是这样的。哪个同学来说说看?

师(引导):美好的东西,我们所赞美的,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那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作家之所以要创作小说的重要原因。而在这样的小说当中我们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来说说看?

师(鼓励):随便说。

生2(自告奋勇):老师我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不是说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而是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师(复述):不应该是这样的。接着说。

生2(继续):他揭露了生活得丑陋面,然后,留下来“应该是怎样的”是给我们去想象的。师:好,留给我们去想;那我们在想的时候,譬如你在想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生2(继续):我在想,祥林嫂一方面在刚开始时干活很勤快受到重视,后来又被绑走怎样的,这样其实反映了当时旧社会乡村里面那种贫民,实际上就是那种男女不平等,就是妻子必须侍奉婆婆的那种封建传统。要打破这种传统,不应该再禁锢这种传统。

师:那么反过来,同学们我们来考虑一下,不应该是这样的,那应该是怎样的? 师(点名,生3答不出):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大家继续思考。

生4(主动):我是这么理解的,生活应该是这样子,那这篇文章里我们给“生活”加个形容词,就是“旧社会的生活”。旧社会的生活会这样子,就是非常痛苦,等于在这种痛苦的社会环境下应该会有悲惨的人、悲惨的遭遇。所以他说的生活不应该只是我们所说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对生活的一种向往;而这里要体现的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种揭露。

师(示意生4坐下):在旧社会就会有这样悲惨的人生。好的。刚才几位同学讲到,旧社会也好,黑暗也好,生活的痛苦也好,祥林嫂的悲惨也好,都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所要揭示的现象。那么其本质在哪里呢?是谁造成的?为什么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呢?好,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起来阅读这样的一篇小说。首先请大家来说说看祥林嫂有怎样的人生遭遇。师(提示):文章很长。她的生活,她的一生„„尽量用自己最简单、最简要的语言试着把它归纳出来。

师(期待地):刚才几位都是男同学。生5(女):社会。

师:社会。就两个字?为什么? 生5(解释,轻声。师走至身边。)

师(点评、引导):你思考的其实已是深层次的问题了,谁害死了她?这是一个总结性的问题。那么祥林嫂在我们的小说中是怎样的一种处境、状况?

生5(继续):她的人生是失败的、可怜的。

师:你的解释是“社会害死了她”。那同学们来看看,祥林嫂的遭遇、祥林嫂最后的归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师点名。

生6(女,语速飞快):死了当家人,逃出来打工,被婆婆逼迫嫁给贺老六„„ 师(提醒):请慢点,慢一点。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要点,首先是什么? 生6(继续):死了当家人; 师:当家人是谁?

生6(继续):就是祥林吧。师:为什么叫祥林?

生6(继续):因为她是祥林嫂。(学生笑,听课老师亦笑)然后她出来做工,又被绑了回去,然后嫁人,叫贺老六„„

师(插入):被她婆婆绑架了去,然后又嫁了个男人,这个男人叫什么? 生6:贺老六。

师(提示众生):课文里出现了,对不对? 众生同意。

生6(继续):然后生了一个阿毛,人们都以为她交了好运,但后来男人死掉了,阿毛也被狼叼走了,她就又出来做工„„

师(追问):这是第几次出来做工?

生6:第二次。但是这次出来做工,她的精神状态不好,最后就变成了乞丐。

师(强调):好请坐。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她这次出来做工精神状态不好,然后她就死掉了。这里面其实还有什么问题值得去关注呢?

生7:祥林嫂在第二次做工的时候手脚不太灵活,然后重要的事情不让她插手。师(点出重点):祝福时不让她沾碰祭器。生7(继续):在做工期间一直重复“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起先人们还有兴趣,后来就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她,当她一说“阿毛”的时候就打断她。

师(强调):“听众们”或看客们一开始饶有兴趣,看课文一处细节描写,生7(继续):然后又换了一个话题,大家又嘲笑她。中间还有让她去捐门槛„„ 师(插入):课文另一处描写,看客们打断嘲笑她的叙述。谁让她去捐门槛?(生在课文中找,有学生轻生说,好像是柳妈)

生7(继续):捐好门槛后精神很好,就自然地干活。又到冬至的时候,主人们还是不让她碰祭祀的东西。所以她的精神一蹶不振。最后被主人赶出了家门,死了。

师(示意坐下,评价):刚才同学的回答是对前面同学的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她人生的一条链。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

师生齐答:首先死了当家人,然后第一次逃到鲁镇做工,然后又被抓,接下去嫁给贺老六,又死了第二任丈夫,再次到鲁镇做工。此时她的处境,她的精神状态比第一次更可悲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第一次到鲁镇时的一个细节。

师(提示):因为她工作勤快,那个细节是„„?她在外貌上有了变化。刚来的时候怎么样? 此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参差应答。

师(点名):周蕊蕊请你把它读一下。读得响一点。生8读语段“然而她反满足,眼角边有了笑容,人也白胖”。师(继续请生8回答):你倒说说看这里面你读出了什么? 生8:在鲁镇的遭遇比祥林嫂在家里的遭遇还要好一点。

师(点名):你把我们刚才的话题继续下去,第二次到了鲁镇后她的一些变化。

生9:她整个外貌发生了变化。[生9读“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师(提示众生):看到了吗?118页。

生9(继续读):“干起活来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还有就是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死尸似的”。

师(小结):这是一个前后对比明显的变化。好,同学们再继续。师(提示):在讲述“阿毛故事”的时候祥林嫂遭遇了什么?

师(自答,众生频频颔首):她遭遇了~~冷漠。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祥林嫂参与祭祀时四婶的两处话语。前边怎么说?后面是怎么说?大声一点。

众生读“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你放着罢,祥林嫂!” 师:这里面句子有了什么变化? 生(自语)语气。师(反问):语气吗? 生10:语序。

师:对了,语序。在这之间又出现了什么故事呢? 生11:柳妈劝捐门槛。

师:对,补充得很好。最后,她被赶出鲁四老爷的家,最后死了。那到底是怎么死的?刚才讲到社会,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个死因,大家多读读会有考虑。社会?有没有其他说法?哪个同学来说?

生12:不仅是社会很黑暗,个人也没有一点反抗的意识。虽然在改嫁的过程中也算反抗得比较激烈,但后来的打工和后来的生活及对她的婆婆,她个人都是非常顺从的,没有一点要打破„„

师(插入):你刚才说到反抗很激烈,这你是怎么考虑的?

生12(继续):可能只是一种妇女的,就是~~[众生笑]她不是想反抗这个社会,只是不想嫁人。师(重复):不是反抗社会,只是不想嫁人。好,你继续。

生12(继续):由于她不想反抗社会,她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她没有反抗婆婆,然后被人冷落,最后导致她的死亡。

师(点评):好,你从更小的角度来探讨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不光是社会还有自身的原因。嗯,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13:我觉得刚才同学说的“社会”太空泛了。更多的是因为人们的冷漠。鲁镇上的人们渴望“诸神的祝福”却不去想身边的人,这也是一种对于社会的冷漠。是人性的劣根。只知道从祥林嫂身上找乐子,导致„„

师(插入):注意一下,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有一个词——从祥林嫂那里什么?(师生齐答“乐子”。)好,继续。

生13(继续):这也让祥林嫂更感到了一种失望,不,是一种绝望。

师(回述):祥林嫂想找到一些同情,是吧?想找到一种心灵的安慰;但人们却从她的悲剧当中、人生苦难中找到了什么?

师生齐答“找乐子”。

师(点评):好。你刚才归纳的是对人性的冷漠,是对人性的思考。好的,还有吗?[示意生13坐下] 生14:我觉得她改嫁时的反抗不是真正的反抗,作为“回头人”、寡妇,她非常不愿意再嫁,再嫁的话,社会会对她有一种奇怪的眼光,所以她出嫁是非常不愿意的。117页里面讲到了一些风俗(读“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这就说明社会对她们有一种(停顿,未说出结论),寡妇自己也不愿意,社会也看不起。然后119页“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但是这不对,即使再死丈夫,他也已经不是祥林了,但是大家还是这样叫。

师:这为什么?为什么不叫“老六嫂”或者别的? 众生笑。思考状。

师(引导):祥林嫂姓什么?名什么? 众生低语“没有名字”。

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连名字都没有;现在要嫁两只鸡、两只狗了,她想怎么样?这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反抗?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不是反抗,越是反抗其实越是说明了什么?

生14(继续):她对封建教条的~~ 师(接话):对,是对封建教条、封建礼教的一种“捍卫”。这更加说明了她的悲剧。好,你请坐。生15(主动):我想对刚才几位同学所说的做个概括。师:好,你说。

生15:祥林嫂的死是有一条线的。一开始她个人对这个社会也没有很大的反抗意识,逃出来做工并不是处境好了,而是她的心态好了——能干自己的事情了,我这样很好。后来被抓回去结婚,有打闹,就像同学们说的,只是一种挣扎而已。

师(及时点评):你用了一个词很好,不是反抗是“挣扎”。好。继续。

生15(继续):然后她遭遇了很多不幸的事情,这些不幸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比如说丈夫死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儿子被狼叼走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后来被人嘲笑导致心灵的创伤,这是人为的。所以说她一开始有反抗意识的,但这反抗意识被社会大背景和人们的嘲笑给磨蚀掉了。然后她就变得很悲观,麻木,像行尸走肉一样。所以说应该是社会大环境、人性的冷漠和对反抗的压制这三重原因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最主要的是社会大背景。

师(插入、肯定):社会大背景,再加上~~~~ 生15(接话):这个环境下所催生出来的人情的冷漠。

师(肯定):嗯,人情的冷漠。她周边的人,有鲁四老爷、来冲茶的短工等等。

生15(接入):我想如果当时社会不是那么黑暗的话,经历这么多的磨难后她可能也不会死,可能也会坚强下来;但是这种环境下,一开始可能忍受,到后来也很难忍下来,所以导致了这个社会越来越黑暗。

师(示意生坐下;将教学进程过渡到第二环节):同学们,刚才大家其实从祥林嫂的故事当中都找到了她生活的悲剧——一次到鲁镇,再次到鲁镇,最后一直到死亡【板书“死亡”】,这是祥林嫂的悲剧,或者说这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板书“悲惨遭遇”】。这个原因,刚才同学们分析了,有社会的、有周边个人的、也有她自身的。那么同学们想想看,考虑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悲剧”。

第二环节:关于悲剧,“我”形象的研讨

师【板书“悲剧”】:记得你们刚入学时候我给大家讲到过悲剧。什么叫悲剧? 众生(纷纷,莫衷一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把美好的东西破坏掉”„„ 师(引导):这句话还能背吗?悲剧是——这句话谁说的? 众生(迅速):鲁迅。

师(生应和):悲剧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师重复一遍,强调。]这是鲁迅对悲剧的定义。那么同学们看看,刚才我们从祥林嫂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悲剧?

生(齐答):社会悲剧。

师:但我们这里所说的、鲁迅所讲的悲剧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是什么?

师(自答,引导):是文学的悲剧,美学的悲剧,哲学的悲剧。这个悲剧其实就是刚才写的四个字“悲惨遭遇”,但这还没有上升到鲁迅所讲的哲学的悲剧、美学的悲剧、审美的悲剧。那么,鲁迅这篇小说如果单单这样的话,同学们来看看整块黑板上我只写了小小的一角,应该还有一部宏大的东西在里面。那么接下来,这个任务靠谁来完成?靠什么来完成?

生(纷纷,不齐,):我。[生有笑声,显得心有所解。] 师(肯定):对,我。【板书“我”】

师(引导):那就出现第二个问题——“我”。同学们要考虑,刚才黄老师提出的是概念,第一个概念是“虚构”,作家认为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而这篇文章却讲了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但反过来刚才同学们已经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人性的冷漠,社会的黑暗,自我的灵魂麻木,三者合在一起。[师重复一遍]但在这背后我们应该想到另外一个关键词,人性不应该冷漠,内心不应该麻木,社会不应该黑暗,而应该是美好,对不对?这才是作家通过虚构这部小说真正要考虑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悲剧”,这两个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是悲剧大家都懂了。下面就出现“我”了。

师(继续引导):以前同学们初中里读《孔乙己》,里面有“我”吗? 众生(点头):嗯。

师(追问):这个“我”很简单,大家一起归纳下说说看,这个“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茫惑。

师(引导):很简单。是什么与什么?(点名)你来说。生16: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

师(肯定,继续引导):对了,是见证人;但从小说的叙事角度、小说的艺术来讲又是? 生16:是线索。

师:是叙事者。这种手法叫什么?从小说的角度? 生(稀疏地):限制。

师(肯定):对,是限制视角。还有我们在《故乡》里也学到过“我”,那此处的“我”又是怎样的?(点名)你倒来说说看。

生17:这里的“我”是祥林嫂命运的见证人。师(抬头,直视众生):这点大家都同意吗? 众生(齐声):同意。师(满意):好的。

生17(继续):他还是一个~~~,这个“我”是不被封建礼教拘束的人。师(带有疑惑地):一个不被封建礼教拘束的人? 生(部分,怀疑地):这没有说到。[低下窃窃私语] 生17(解释):在文中第一段写到“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其他还有很多,这说明他可能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现代的人。通过“我”这个形象„„

师(打断):比较开明的、现代的人,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同学们这部分不能够忽略了。这就涉及另外一个人,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段落当中大家怎么去看?你刚才提到一个词“剩在书房里”。好,你继续。

生17(继续):通过对“我”这个形象的塑造,表达了“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师(重复):“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大家同意吗?[观察众生的反应] 【板书“同情”】

有不同意见等下再说。你继续。

生17(继续):因为祥林嫂的死,使作者对鲁镇的环境产生了绝望,然后马上就跟鲁四老爷说要回城去了。

师(重复):你刚才说是对鲁镇环境的绝望,大家同意吗?[观察众生的反应] 【板书“绝望”】

生17(继续):但是这个“我”对未来还是有希望。师:哦,还是有希望的。【板书“希望”】

这个词语也先放上去,同不同意大家等下再说。好,这是叶超俊(音)同学对“我”这个人的分析。他是一个见证者,他来到鲁镇,遇到好多事情。有哪些事情呢?同学们手指头都掰掰看。首先遇到谁?特别是遇到了谁?

生(齐答):祥林嫂。

师:好,祥林嫂。在遇到祥林嫂的时候特别触动他的是什么?这里面我们可以先停一停。再来看“同情”,同情什么?祥林嫂。他“绝望”又绝望什么?但鲁迅通过这个形象他还是表达了希望。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对某个问题怎么看?或者对“我”这个人怎么看?

师(引导):“我”这个人在小说里面,刚才已经说了~~~~[发现有生要发言] 师(鼓励):好,你说。

生18:文中的“我”有点促成祥林嫂死亡的味道。因为祥林嫂~~~~ 师(打断):你先等一下。同学们要关注。(重复)“我”有点促成~~~~我把这个词语也记下来。【板书“促成”】促成什么? 生18(重复):祥林嫂死亡。因为柳妈的一番话,祥林嫂露出惊恐的神情。师(补充):祥林嫂问他的时候,问他的题目是什么?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师生(齐答):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师:好,你继续说。

生18:然后“我”的回答先是“也许有罢,我想”,后来又说“我也说不清”。师(提炼):他的答案是“说不清”。

生18(继续):然后祥林嫂在“我”的回答后可能会有一些安慰,然后,在知道自己的无奈和悲剧后,然后就会自我死去。[众生笑述“自我死去”] 师(概括):对祥林嫂造成了一种伤害。她想找到答案,但“我”回答不了。

生19(主动):我首先认为“我”也是一个悲剧,因为处于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第二段有个细节“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师(提醒众生):在很前面,鲁四老爷的书房里面。

生19(继续):他作为一个有现代追求的人的话,是不会去看《康熙字典》而会去看《现代汉语词典》什么的。[众笑]他渴望新知,但当时有的知识是古代的,所以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当祥林嫂问他有无魂灵的时候,他是含糊不清地回答。说明他所处的时代是旧知与新知的交汇处。这种人是很悲哀的。他既想要否定过去的,但又不能找到一些东西来肯定现在的,所以“我”其实也是一个悲剧。

师(补充):这其实涉及鲁迅这篇小说它选自什么?哪部小说集? 众生(齐答):《彷徨》。

师(肯定生19,总结生17、18、19):好。你刚才提到两个问题,对旧的否定,对新的寻找。对新知的寻找过程中他可能处于一种彷徨的过程。好,你讲得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三位同学都对“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我们再来解释一下,“我”同祥林嫂之间是什么关系?祥林嫂的悲剧,祥林嫂的人生,其实可以用“新语文读本”里的一篇文章叫《灯下漫笔》中的两句话来概括。大家应该课外看过,这两句话是什么?请大家回忆起来。

[生窃窃私语,不确定] 生20(女):祥林嫂想做一个奴隶也得不到。师:对,想做奴隶而不成。原文是“不得”。【板书“想做奴隶而不得”】

还有一句话呢? 生20:记不清。师:同学们记得吗?

众生(齐答):暂时做稳了奴隶。师(肯定):对。【板书“暂时做稳了奴隶”】 [示意生20]你请坐。

师(对众生):什么时候她做稳了奴隶?大家可以再读出来。众生:第一次在鲁镇的时候。

师:对,大家注意看祥林嫂的脸色。好“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是黄老师归纳的,是鲁迅归纳的,是同学们归纳的。那大家再来看看,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师(引导):这“我”不是一般的叙述问题,也不是一般的见证者。刚才同学已经讲得很好了,他这个知识分子也好,这个“我”也好,其实就是在旧与新之间的,在寻找,在思考,在迷惘,在彷徨的这样的一个角色。刚才大家讲到祥林嫂的死有社会的冷漠,不对,讲错了,是冷漠的人性,有社会的黑暗和内心的麻木。

【板书“冷漠:人性”“黑暗:社会”“麻木:灵魂”】

大家看,这些问题都是大问题,不可能在一篇短短的小说里都完成。鲁迅通过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如果把“我”拿掉,这部小说就会是怎么样的?

生茫然状。

师(引导):这种故事今天有没有? 生(恍然):有。可以有。

师:那么悲剧还在发生。这样的遭遇,这样的妇女,没什么不同。而“我”这个人物是见证、同情、绝望、希望、促成祥林嫂死亡的人物。所以大家来看,这跟我讲的“悲剧”有什么关系?又与“虚构”有什么关系?我们再来深一层次地考虑这个问题。作家认为生活应该是这样的,所以要创作小说。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冷漠、黑暗、麻木,反过来说,人性应该是暖的,社会应该是光明的,人的灵魂应该是美好的。虚构的意境就在这里。第二个是“悲剧”的问题。刚才我们讲的祥林嫂是悲剧,但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悲剧,而这悲剧的完成、深化、拓宽都是通过什么?

生(齐答):“我”。

师:那大家找出小说中“我”的思考。有几处?第一处在哪里?[提示P.114]“我”在这部小说里有两个方面要注意。一,“我”在不断地什么?(补充引导)鲁迅有篇文章叫《灯下漫笔》,这里的“我”在灯下~~~~ 生21(接话):思考。师肯定。

【板书“灯下思考”】

他在思考什么?作者通过“我”又在思考什么?这里的“我”很纠结。(点名)你来说说看。你在课文里面有没有读到什么?

生22:我好像没有读到什么。师:那你请坐。继续思考。

生23(主动):黄老师,我有几句话要说。师(肯定的目光):说。

生23:我觉得,这部选自《彷徨》的作品,是在1924年写的,距离辛亥革命已经十几年了,但中国的封建制度、体系并没有完全瓦解,甚至基本上没被动过。

师(纠正):是没被动摇。

生23(继续):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妇女和社会的关系,妇女还是被深深地束缚在四个权——族权、王权、神权、夫权之中。[与师一起纠正“四权”:族权政权神权夫权]祥林嫂就是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里娜拉的中国版。

师(插入,肯定):对的。鲁迅写过一篇文章《娜拉出走以后》。

生23(畅所欲言):她虽然有反抗精神,但并不强烈。还有一个是关于鲁迅。我觉得,鲁迅写的文章都是无病呻吟,[众大笑]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一个人生来就是有差异的。有些人过得幸福;有些男人强大,有些男人弱小;有些女人幸福,有些女人不幸福,这是有差异的。而鲁迅想说明什么?写作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想让祥林嫂这种人过得更好?但是像祥林嫂这种层次的人,我们读读文章都觉得非常累,祥林嫂怎么可能去读这种文章。

师(提醒):有同学有反应了噢,在举手了。你说,你说完。

生23(继续):人性有阴暗面也有阳光的一面,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里所反应的情况不同而已。既然做人,那就当世间冷暖你自知。不要像鲁迅一样把自己的文章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众笑] 生23(强调):这是王小波说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己感觉就行了。师(点明生23的话中之意):这些都是正常的。

生23(继续):你为什么要把它点破?现在不是流行“人艰不拆”嘛,你自己觉得行就可以。师(欣喜):有同学要发言了。说!

生24(反驳生23的观点):我觉得整篇文章写得其实是祥林嫂想要寻求他人的认可,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却没有成功的过程。譬如柳妈让她捐门槛,她就认为这是自己之所以一直不能被他人所接受的原因。所以捐完门槛后她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能融入这个社会了。但是最后在“祝福”的时候四婶仍然不让她去拿器具。

师(插入):有一句话,“放着吧,祥林嫂”。

生24(继续):然后她就绝望了,彻底地走投无路,找不到可以和别人沟通的方法,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悲剧。所以这篇文章不是说是要祥林嫂那样的人来读,读了以后感觉到自己的可怜之处,从而能够奋发起来;而是要让社会上冷漠的人来读,要他们来关心一下像祥林嫂一样可怜的、比较孤独的人。

师(肯定):可怜的人,底层的人,得不到温暖的人。能让他人~~~~ 生24(接话):对。得到他人的关心!师(小评生23、24):鲁迅的文章引发了我们同学的感慨和另一种解读,有没有道理?他(指“我”)后面还有“灯下思考”,在思考什么?为什么这篇小说的题目不叫《祥林嫂》,不叫《我的故事》,而叫《祝福》?同学们这个问题有考虑过吗?【师板书,将内容互相联系】不是祥林嫂的故事,也不是“我”的见证、“我”的经历,而是通过“祝福”——什么是“祝福”?

(师自答)我们这里叫“献年”,祭灶神求得来年的好运。但是小说中祥林嫂由原先参与“祝福”到被禁止参与不让她沾祭器,为什么?因为她是一个寡妇,被人所看不起的。所以“祝福”不但勾连了小说的两条线。从叙事角度来看,还有一个,题目本身具有什么意义?有种小说手法叫什么?

生25(后排):讽刺。

师:对是讽刺,或者叫反讽。那这小说的真正意蕴在哪里?大家课外再去看看。悲剧能净化人的灵魂,悲剧的另外一面就是崇高。当然,刚才同学提到的,对鲁迅的东西我们要~~~~。就祥林嫂的个人遭遇来说,昨天有,今天有,永远都会有。(打趣)你的同桌做了班长,而你没有,[生笑]是你自己不行。但是祥林嫂的悲剧,祥林嫂悲剧所引出的对整个社会、对整个人性的思考意义深刻。这就是悲剧所要告诉我们的。大家把这句话再重复一遍,(悲剧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师生齐背] 师(总结):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丑恶,对,还有什么?(稍停)这就是鲁迅所期待的,也是这部小说通过艺术的手法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一堂课学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我们刚刚展开,还可以继续再深入进去。好,下课。

第三篇:电磁铁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设计:竹山县深河乡中心学校校本部 程时书执教年级:六年级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磁铁是有磁性的,会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及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电磁铁教学实录与反思。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法获得真知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电是有南北极的。

三、教学难点:电流方向、线圈方向影响电磁电的南北极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假想——推测——实验——归纳总结)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电池 指南针 线圈 铁钉 大头针 磁铁 实验说明书(每组一份)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教师拿着课本指着“科学”两字)这是什么字?事实胜于雄辨,科学家们通过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许多科学道理,你们也很想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来获得真知真学吧!

2.回顾第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磁铁》,请个别学生总结上节课的知识点,老师再给予肯定和强调后,作如下板书:反思:帮助学生树立楷模,楷模的力量是无限的,科学家就是学生们学习的楷模。以这样的导语开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导语中也指明学生探求真知的科学方法。通过回顾,了解学生掌握《磁铁》这节课的知识点情况,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新授过程

1、教师举起手中的铁钉,再拿起线圈,围着铁钉作绕环,然后将它与电池连接,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电磁铁,并板书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想知道电磁铁的哪些知识?

生1答:电磁铁也有磁性

生2答:电磁铁的磁性也有大小

生3答:电磁铁的磁性也有南北极

……

老师听完了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如下几个词组:磁性及大小 电磁铁的南北极,并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搞清楚的问题。

老师:电磁铁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我们目前看不清,摸不着,我们如何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及大小,电磁铁的南北极呢?你有哪些猜想?如果要证明猜想,你需要哪些器材?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填写实验说明书。(8分钟左右时间,教师在此间,可以分发实验说明书,去学生中间了解讨论情况并适时参与讨论)

附实验说明书:

我是这样想的:,教学反思《电磁铁教学实录与反思》。

我需要的器材。

我打算怎样做:。

我们是这样做的。

教师:你们想了解电磁铁的哪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通过实验来完成,并填写实验说明书。呆会儿请小组代表上来做科研报告,将你们的伟大发现公之于众!

反思:传统教育只鼓励学生听话、服从,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学生们缺乏想象力、缺乏独立思考、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探究的欲望与科学实践的精神。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未知问题的探索提前进行推测与规划。教学中,大胆猜想其实就是一个应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过程,就是一个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过程。这种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的欲望,也把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3.分组实验,登台报告:

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要求,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在学生中间进行了解与指导,特别要求学生把实验过程记录详细了)

学生代表上台作“科研”报告。(教师要对学生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生实验的结论作以归纳总结、板书)

板书: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有南北极。

教师:通过听汇报,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生1答:为什么电磁铁的南北极不是固定的?

……

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去实验中去寻找答案。我想请探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小组汇报一些实验过程。

生1答:我们按顺时针绕线圈的,我们结论是……

生2答:我们是逆时针绕线圈的,我们的结论是……

生3答:我们把是这样将电磁铁与线圈相连的……

……

教师:同学们,从他们的回答中,你们又有哪些发现?

生1答: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与线圈的绕法有关系。

……

教师:你们真聪明!然后将结论板书在黑板上。

反思: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实验是进行自主探究的主要方式,所有的概念、理论、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总结得出的。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生活、社会中的资源,精心设计合适的探究性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上,而更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技能、创新意识。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

4、总结延伸,结束新课。

教师: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的同时,梳理本课知识。

第四篇:《穷人》教学实录与反思

收获在“生成”中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课改也进行得轰轰烈烈,我们在教研教改中不断地学习、探索。我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穷人》这篇课文已熟练成诵,执教也不少于十次了。直至最近的一次执教使我意识到:只有教师的观念彻底改变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想以前《穷人》这一课的教学,我从教学要求出发,紧扣教学目标,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分析桑娜、西蒙两家的贫穷,以及品析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的内心活动,由此赞美渔夫、桑娜善良的品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分析,虽然也有分角色朗读,也只不过蜻蜓点水,图个形式罢了。结果因课文篇幅长,不但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学得很累,整个课堂索然无味。随着新课程改革,最近我又执教这一课,这次我另辟蹊径,调整教学策略。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感悟人物性格品质。在学习8-27自然段,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交流,要求他们思考桑娜当时是怎样的心理感受。学生在合作中读读、说说、议议,体会到桑娜当时担忧、害怕、坚定的心理。而后,我又抓住句中的省略号,引发学生联系当时情景进行想像,让学生设想自己如果是桑娜,当时会担忧什么?害怕什么?后来为什么那么坚定?结果沉寂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请看实录

(一):

生1:假如我是桑娜,我会担心丈夫负担太重,把身体累垮,以 1

后的日子会更加贫困。

生2:我会担心丈夫不理解,不同意我这样做。

生3:我害怕自己未曾得到他的同意,把孩子抱过来,会揍我一顿的。

生4:只要能帮助西蒙,就算挨一顿打也值得!

生5:既然孩子已抱过来了,他们那么小,真可怜,做人要有良心,挨打也要这样做!

„„

在分析人物品质时,学生非常踊跃,争论不休,请看实录

(二): 生1:桑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宁可挨打,也要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

生2:桑娜非常勤劳,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食具洗得闪闪发亮,把屋子收拾得温暖而舒适。

生3:我觉得桑娜很知足,她说没什么可抱怨的。

生4:我觉得桑娜胆小怕事,把孩子抱回来后里总是忐忑不安,怕丈夫打她。

生5:我不同意桑娜胆小的说法,反而觉得她很勇敢,明知道丈夫会揍她,她也坚持这么做,多勇敢呀!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感悟很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桑娜和渔夫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齐答:乐于助人

师:我们的同学也是乐于助人,如以前的捐款活动就让老师深刻

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可桑娜和渔夫的乐于助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是拿零用钱捐款,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而桑娜和渔夫收养西蒙的孩子,就要受一辈子的苦。

生: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师:对这一点你们的看法呢?

生:同意。

在这节课里,整个课堂活跃、生动、有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神采飞扬。

这次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经过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而前几次的教学,教师仍没有摆正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关系。教师是主宰,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的关系。没有平等、真正的对话。因此教师教得非常辛苦,收效却不大。但最近的一次教学,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师能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还能鼓励学生超越教师,敢于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实现创造性阅读。

二、学习方式从“他主”向“自主”转变。

在最近一次的教学中,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允许学生随时站起来回答或向老师、同学质疑、评价,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体现更多的是“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问题设计,细化的章法讲解。”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教师则“顺乎其天性”,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进行教学。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手写、脑想„„“全频道”地参与,“立体式”地感悟。只有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自己的人,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师生对话的平等。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迟缓、心灵封闭,毫无创造性言。因此,在课堂上,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的教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以上品析桑娜、渔夫人物的品质时,师生的对话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而是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在平等的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在这里,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通过老师的点拨,让学生触发情感,既促进了学

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会,又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

在不断的教学尝试中,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情感性朗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第五篇:将心比心教学实录与反思

将心比心 教学实录

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这篇(略读)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才上完。你呢?”“一个课时。略读课文嘛,学生读读说说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将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讲课,后者则是将略读课文忽略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

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因生活所迫,负担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B、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C、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D、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

2、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

3、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例生说: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

一直: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

(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2、“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2)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3)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

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 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真正增加语文知识的含量为目标来教学,这样才能教学得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载《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祝福》教学实录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寨沟教学实录与反思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 ——《九寨沟》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训练:概括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九寨沟》,齐读课题。 生:(齐读。)九寨沟。 师: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

    《雨巷》教学实录与反思

    就这样让学生爱上诵读 ——关于《雨巷》教学的几点反思 自己也讲过了《雨巷》的公开课,学习目标为“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由于对诵读的引导不到......

    《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

    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

    《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教学反思1 1、让学生全面理解青春是《祝福青春》这一节课的难点,也是最终落脚点。“同学们,让我们尽情放飞心中的梦想,一起来畅想美丽的青春,每组用各......

    祝福教学反思

    《祝福》是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的内容,讲授本课后我有以下收获和感想:一、先学后教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上课前我提前布置了学习任务并督促学生完成了预习任务,然......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 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

    心理健康实录与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堂实录与反思 洪河中学 孙跃威 【教学实录】 一、创境导入 请两位同学按照老师手中卡片上的词做出动作,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高兴”“悲伤”“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