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紧绳”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妙用
“松紧绳”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妙用
摘要: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体育教师总是会寻找一些辅助练习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辅助;练习;技术
辅助练习在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技术性较强的技巧与器械体操动作就显得更为重要。辅助练习运用得当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如何采用适宜的辅助练习,是合理、正确地掌握技术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实课堂内容的核心。“松紧绳”作为体育课上最廉价的运动器械,它因为小巧、不受场地限制而深得师生们的喜爱。体育教师除充分利用它的健身功能、体现它的运动价值外,还可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里简单介绍它的几种辅助功能,供同行们参考。
一、用于跳高教学或训练中
1.在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我们不可能沿用老一辈的一或两组一个沙坑进行分解动作的练习,这样运动量太小,练习密度也太小,教师辅导也成问题,且与新课程标准不相符,而往往是采用的3-5人一小组用标枪代替横杆进行练习,这样对于好动的学生来说实在欠安全。如果用“松紧绳”这一简单的器械代替横杆,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2.随着学生过杆技术动作的掌握,练习场地自然转到了沙坑或跳高垫上,横杆在上伸到一定高度后,横杆一次次打下来又搁上去,学生的畏惧心理也表现得很明显,如果用“松紧绳”代替横杆,既用不着去捡杆,也用不着畏惧这软软的松紧绳,实践证明,运用“松紧绳”辅助练习后,学生成绩有显著提高。
二、用于俯卧撑练习中
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俯卧撑是上肢力量的必练项目,在练习中,女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错误情况:一是肘屈不到位,二是腰腹无力,为此体育教师很伤脑筋,强迫让她们去做,既达不到效果,且很容易弄脏衣服,做帮助吧,男教师还真不敢。三人一组,把“松紧绳”折叠为2M左右,一人练习,两人帮助,“松紧绳”置于练习者的腰腹处,帮助者站于两边,当练习者俯卧向下屈肘时,帮助者稍用力向上提,这样能让练习者正确完成动作,达到锻炼上肢肌肉力量的效果,并且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女生能提早独立完成练习。
三、用于起跑和后蹬跑辅助练习
1.起跑,把“松紧绳”扎在运动员的腰部,后面由帮助者拉着,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至“松紧绳”逐渐拉紧,帮助者再跟着向前跑,这个练习既可以帮助运动员体验用力后蹬的感觉,又可提高其后蹬和摆臂的力量,从而提高加速跑的能力。
2.后蹬跑,把“松紧绳”一端固定在肋木的第三根横木上,另一端扎在运动员的腰部,身体前倾一定角度拉紧“松紧绳”,做一分钟左右的后蹬跑练习,这对提高短跑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四、用于跨步跳练习中
传统的用实心球做标志物练习跨步跳,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实是很危险的,一旦出现差错,就会踩到实心球,造成事故。而用“松紧绳”代替实心球,却可以放心练习。
五、用于纠正投掷项目的角度上
投掷项目练习中,出手角度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此,我采用的方法是:在投掷区的两边各立一根5M的杆,在杆的4.5M处横拉一根“松紧绳”,练习者在离杆上“松紧绳”的垂直点3M处进行投掷练习,能很好地纠正投掷时出手角度低的问题。
六、用于标枪练习中
标枪最后用力的任务是在双脚稳固支撑的基础上把全身力量通过投掷臂和手的动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大力量作用于标枪之上,使之达到较大的出手速度,因此,能否使标枪在一定的工作距离下以最短时间完成由助跑结束所处的位置到出手点的位移,取决于肌肉快速的力量。提高相关主动肌群及其协同肌群的收缩力,有利于提高标枪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怎样提高呢?把“松紧绳”一端固定在肋木横木上(与运动员肩平),另一端绑定在标枪尾,运动员拉成反弓后用力做爆发式“鞭打”动作练习,这样一来,成绩将会有大幅提高。
总之,辅助练习是学习技术,是掌握技术的关键,尤其是对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的项目,辅助练习更能发挥作用。“松紧绳”不仅小巧且便宜,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能多方面开花,我相信同行们一定会挖掘出它更多更有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M].[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3]王晓舟.浅析短距离跑起跑慢的原因及对策[M].[4]刘英.浅谈辅助练习在体育课技术教学中的作用[M].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错误”的妙用
体育教学中“错误”的妙用
(河南省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代京安,450100)
在教学中“错误”用得及时、恰当、有针对性,确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做“错误”示范使学生得到针对性反馈。
教师在进行直观示范时,为了使学生对正确动作有深刻认识,可先不做正确的示范,而有意做学生易犯错误的动作。如教学生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先做一个“一小, 二大, 三上冲”的三步上篮示范,然后发动学生给这个三步上篮找毛病。经同学们热烈讨论,最后统一到关键的一点∶教师的三步上篮是由于第一步跨得小,第二步跨得大,所以最后跳起投篮时身体往前冲。大家认为正确的“三步上篮”应该是“一大,二小,三向上跳”才对。错误找准了,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做的三步上篮动作恍然大悟。由于“错误”来自学生,而毛病又是学生找,所以教学效果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传授方法好。
做正误比较,使学生获得反馈性反馈。
教学中教师也可在训练学生某种能力时,采用正误混杂,让学生提供选择,沟通错误与正确间联系,促进转化。如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我未直接做出正确的投篮动作,而做了三个投篮动作让学生辨别∶(1)下肢不发力,只用上肢发力的投篮动作;(2)蹬、伸、屈、拨的动作;(3)光蹬伸、不屈腕拨球的动作。最后让学生选择哪一个动作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经过同学们逐一
比较、分析,结果大多数认为第二个示范投篮动作是正确的,在比较中既突出了正确动作,又揭示错误动作,结果学生在练习时始终记住应“蹬、伸、屈、拨球”这一要点。这种教法摆脱了死记动作概念,着眼点放在真正掌握技术动作上。
让学生尝试错误,获得引发性反馈。
教学中“避免出错”好象是教学常规,其实也不尽然。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尝试错误”也是有益的,它往往具有探索性。尝试出的错误就为发现正确提供情景,选准突破口。如教过跳远后在教背越式跳高,我先让学生做一次全程助跑的跳高动作,结果发现几乎全班同学最后踏跳步小并且在起跳时不是向上。错误尝试出来了,让学生对跳远和跳高助跑进行分析,结果大家都认为刚才做的跳高动作不对,并指出跳高最后踏跳步应该大而不是小,起跳时应向上跳而不是向前跳。错误找到了,但有的学生又提出∶为什么跳高和跳远最后踏跳步幅和起跳方向不一样?我顺势向学生讲解了跳高与跳远助跑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又让学生练习跳高助跑动作,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做得比较正确,负反馈的速效当堂就显示出来。这种尝试错误,不只引发了跳高助跑动作由错到对的负反馈,而且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自找错误获得创见性反馈。
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学生不但能找到自己技术动作的错误,而且还要能指出其他同学的错误动作。善于发现错误是创见的前导。因此,应把培养学生善找错误看成是积极地探索,而不是消极
地补漏。要扩大找错改错的范围,在教学中我有三方面的要求∶(1)能找本人的“错误”;(2)能找同学中的“错误”;(3)能找教师教学中的“错误”。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争论、评议和质疑等,通过这些方法就能不断发现“错误”,如在篮球战术一传一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质疑,为什么有部分同学切入时不能摆脱防守者,并找出“错误”所在,结果大家议论开了,有的说是起动速度慢,有的说是切入路线不对,而有个别同学则提出能不能在切入之前做一个假动作诱惑防守者,或者切入受阻时能不能去为同伴掩护?可见这些问题的提出蕴藏着同学们创见性的火花。
综上所述,“错误”的妙用确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但是“错误”不滥用,教师要事先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作到适时、适量。
第三篇:也谈竹竿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也谈竹竿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竹竿在农村随处可见,容易收集,如果我们巧妙得把它用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能解决器材不足的困难,还能给学生增添许多乐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做游戏
1、扫雷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站成一个圆圈,选一人手持竹竿站在圆心,竹竿的另一端着地。游戏开始,持竿人用竹竿向逆时针时方向横扫,先慢后快。竹竿从两个人脚下通过时,大家都要腾空跳起来。如被竹竿碰到,立即罚出圈外,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被罚出去的人少为胜。
2、翻竹竿
竹竿长约2.5米,直立地面,一人扶杆,另一人手握竿的下端,侧转身经一个方向翻转,手不能离竿,比姿势低翻得快、次数多为胜。另外一种方法是翻转竿人双手握一端翻转。
3、扶竿接力
篮球场地一块。竹竿若干根。每组3人先扶竿,前后站立,面向起跑线,相距5~10米。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每组每根竹竿由一人扶着。鸣笛后,排头第一人跑出接替第一扶竿人,该扶棒人迅速跑去接替第二个扶竿人,依次类推。当排头第一人接替第一扶竿者扶稳竿后,该组第二人才可跑出。
4、步伐一致
每队6人,男女不限。纵向排列,右腿绑在竹竿上,同步迈进。以整个竹竿的最末位置过终点线为比赛结束。计时排定名次。
5、棍子蜈蚣] 学生排成一路纵队,两手体侧(或两腿间)同握一根竹竿学蜈蚣走路。或将学生排成一列横队,两手体前同握一根竹竿,向前走或跑均可,绕过前边一定距离,再返回,赛合作、赛速度。
6、跳竹竿
将两根长木杠平行排放,上放8根竹竿,分成4队,操竹竿者为8个男子,每边4人,双手拿竹竿对面相向。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操竹竿的人在音乐或按鼓点节拍,敲一下木杠合一下竹竿,或是敲两下木杠,合一下竹竿。学生便在竹竿之间跳跃,不能让竹竿碰着脚,跳的方式为“单跳”和“双跳”两种。
7、坐“花轿”。竹竿长约2.5米两根,作为“轿杆”。2人或4人做“轿夫”,1~2人“坐轿”。“轿夫”手握竹竿一头;“坐轿人”在中间,手握竹竿。“轿夫”和“坐轿人”在音乐的伴奏下“抬轿”和“坐轿”,步伐整齐,并可模仿“抬轿”。
二、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1、迎面接力跑教学中,在起跑线处插一竹竿,规定接棒人站在竿的左侧,并以右臂从竿的右侧向前伸出接棒。接棒人接棒后,从竿的左侧跑出,可防止学生冲撞和抢跑。
2、短跑教学中,让学生甲将两根细竹竿放在腋下用两手分别握住前端,学生乙用手抓住竹竿的后端,甲同学用力向前跑,乙同学施加反方向阻力,采用下坡跑或上坡跑,可提高短跑后蹬跑技术。
3、高抬腿跑教学中,学生大腿往往抬不高,如在体前横放一竹竿,学生练习时要求达到竹竿高度,一可纠正抬腿不高;二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4、立定跳远教学中,在自己所跳远度前20~30厘米处横放一根高度为10~20厘米的竹竿,要求学生从横杆上跳过去,可培养学生小腿前伸意识。
5、跳远教学中,在起跳板前1.5~2米处横放一根细竹竿,高40~60厘米,起跳后要求学生越过竹竿,可纠正学生“起跳角度不合理”的错误。
6、俯卧式跳高教学中,将竹竿斜插在地面上,让学生走1~2步起跳,然后用摆动腿落地,通过此练习,可使学生掌握腾空后身体在空中围绕横竿进行旋转河沿身纵轴进行旋转达动作。
7、铅球教学中,在支撑脚的前一步横放一根高1.8~2.4米(视学生身高而定)的竹竿,让学生将铅球从竹竿上面推过去,纠正学生推铅球出手角度低的错误。
三、其它方面用途
1、鱼跃前滚翻教学中,在跃起前方放一根细竹竿,让学生跃过,可解决腾空高度和撑地远度的问题。
2、细竹竿一根,两名学生各持一端呈水平,让学生用双脚或单脚起跳向侧做连续越过垂直障碍的练习,或让学生沿横竿练习“之”字跳,可发展学生弹跳力。
3、将两根竹竿插在地上,系一根橡皮筋可作简易跳高架或排球网。
4、竹竿一根,上面系挂一个小排球,让学生做纵跳摸高练习。
5、在跑道上每隔2.5~3.0米插1根竹竿,共插5~6根作障碍物,让学生绕竹竿成蛇形跑,提高协调性,达到训练对身体控制能力的目的。
6、跳竹。把竹竿弯成弓形,将竹竿两端插入土中,游戏者依次从竹弓的最高处跳过。
7、跳竿。竹竿四根。两人相向持竿,两根竹竿横放在两人体前地面作为搁杆。持竿者按一定的节奏沿搁杆左右分、合移动竹竿,跳杆者用双足或单足交替跳跃。动作要协调有序,配合默契。
第四篇:ppt动画在教学中的妙用
PPT动画在教学中的妙用
安阳县职业中专 张 宁
摘要:近年来,PowerPoint(以后简称PPT)这个办公软件在教学当然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它对教学的改变是巨大的,而且教学当中有些科目可以说是少不了它的应用,它对于教学形式的改变是不可或缺的。PPT文件制作幻灯片优于WORD文件很重要的功能是动画部分,如果仅用文字部分,那么此软件的多媒体性质体现不出来。PowerPoint2002以上的版本,对软件动画部分作了很大改动,学会PPT文件的动画制作,可以方便的制作出具有Flash效果的漂亮、生动的动画,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PPT教学
多媒体
动画
制作
目前在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大家使用最多的软件就是PPT。用PPT制作的幻灯片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但是教师制作的幻灯片通常使用文稿窗口,PPT动画运用的很少,很多教师不了解此功能或不会使用PPT的动画制作。其实PPT文件制作幻灯片优于WORD文件很重要的功能是动画部分,如果仅文字部分,那么此软件的多媒体性质体现不出来。PowerPoint2002以上的版本,对软件动画部分作了很大改动,学会PPT文件的动画制作,可以方便的制作出具有Flash效果的漂亮、生动的动画,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提升教学的效果。
制作动画只需用PowerPoint软件中自定义动画功能。选择需添加动画效果的对象后,单击自定义动画任务面版中的添加效果按钮,此时添加效果子菜单中出现四类效果选项: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选择一种动画效果,可设置动画发生的时间和效果,然后选择如何开始动画、动画效果的方向、速度和顺序。四类选项效果下拉菜单有很多效果选项,如下图所示,根据不同的动作,分别选用不同的效果组合,便可以形成不同的动画,操作比FLASH简单。由于幻灯片是由一个软件制作出来的,避免了超链接的麻烦,形成的文件小,便于拷贝。
本文就教学中常用的人机交互题、内容强调等的动画制作做一简单介绍,以达促进交流和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1制作人机交互练习题
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时,常常发现制作人机交互题非常麻烦,现在在PowerPoint2002和PowerPointXP里,利用自定义动画效果中自带的触发器功能可以轻松地制作人机交互题。
触发器功能可以将画面中的任一对象设置为触发器,单击它,该触发器下的所有对象就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动画效果开始运动,并且设置好的触发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类似于AUTHWORWARE、FLASH等软件中的热对象、按钮、热文字,单击后会引发一个或一系列的动作。
选择题动画设置如图
(一)所示。
(c)
(d)
图
(一)如
(一)图(a)所示,现将题及答案写在文稿窗口上,①选择塑料右侧的“×”,②点击自定义动画的 “进入”中的“飞入”,出现(c)中的下拉菜单,③选择“计时”选项卡,便出现(d)的对话框,④选择触发器下第二选项,启动效果任务栏中,选项选“A 塑料”,此时文稿窗口上出现“ ”其他选项依次类推。这样当放映幻灯片时,屏幕上出现如图(b)所示画面,如选择屏幕上的“A 塑料”,屏幕上出现“×”;如选择“B 橡胶”,屏幕上出现“×”;如选择“C 纤维”,屏幕上出现“√”。
2对重点内容作强调
在讲课过程中,有些内容需要强调,并且要突出所讲重点。这时可采用自定义动画的“强调”功能中各种效果,如“放大缩小”,此部分内容可放大400%,但放大后如放大的是位图,图片会变模糊,此时应贴上一张所需尺寸的图片,加上 “进入”的各种效果组合使用。当放映时,点击要讲的重点内容,此部分便会放大,引起同学的重视。
3利用剪帖画制作动画
上课如制作一幅所需的图片需花许多时间,如利用别人已制作的图片略作修改,便可节省大量的时间。这时最好在网上搜索矢量格式的图片,选中它点右键,选“取消组合”,这样可以把不需要的线条或颜色去掉,添加所需的。矢量的特性不用担心放大或缩小时的变形,优良的可塑性,使其缩放不失品质,可以对它们进行任意组合,像搭积木一样。剪贴画是一种极好的图像素材,最令人满意的是它的矢量格式。
搜索剪帖画,可采用PowerPoint的网上剪辑,在网上分类搜索,改变动作,或增加动作,实现动画效果,也可用矢量图像结合位图,对剪贴画进行巧妙加工,使之适用于你的图像。
4制作如Flash一样的动画
将PowerPoint软件中自定义动画中的“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等功能,组合使用,便可制作如Flash一样的动画。如讲橡胶轮胎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可画一圆并填充颜色使之从左侧滚动到右侧来模拟轮胎,可选用 “进入”和“强调”组合,如图
(二)中设置的动作顺序,当幻灯片放映时,图中的模拟轮胎便滚动起来。
图
(二)两幅图片同时动作
PowerPoint的动画效果比较多,但图片只能一幅一幅地动作。如果你有两幅图片要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地向中间同时动作,可就麻烦了。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先安置好两幅图片的位置,选中它们,将之组合起来,成为“一张图片”。接下来将之动画效果设置为“左右向中间收缩”,现在请看一看,是不是两幅图片同时动作了?
6滚动文本框的制作
右击工具栏打开“控件工具箱”,再点击文本框,而后从“属性”里面把滚动条打开,在TEXT里面输入文本框的内容.(完成)还可以通过“其他控件”中的SHOCKWAVE FLASH OBJECT 实现PPT中加入FLASH。快速灵活改变图片颜色
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课件,插入漂亮的剪贴画会为课件增色不少。可并不是所有的剪贴画都符合我们的要求,剪贴画的颜色搭配时常不合理。这时我们右键点击该剪贴画选择“显示'图片’工具栏”选项(如果图片工具栏已经自动显示出来则无需此操作),然后点击“图片”工具栏上的“图片重新着色”按钮,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便可任意改变图片中的颜色。
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软件中自定义动画中的“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四类效果选项,和四类效果选项的各种动作的有机结合,便可以形成不同的动画。把教学中常用的化学式、图表、原理图、选择题等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动画,学生可以从枯燥难涩的文字中解脱出来,使学习变的有趣。
PPT文件制作动画,操作比Flash简单,幻灯片是用一个软件制作出来的,避免的超链接的麻烦,形成的文件小,便于拷贝。PPT文件的动画制作可以方便的制作出具有Flash效果的漂亮、生动的动画,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
以上仅是PPT文件制作动画的几个例子,但在教学中很实用。我们可以利用自定义动画中的各种功能开发出不同效果的动画用于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PT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改进是很有帮助的,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当然万事不离其宗。所有的一切都是拿来服务于学生的,只有是对学生好的对于教学才是好的,我们在引入某种技术的时候不能陷入麻木当中,脱离了我们本来的真正目的,还有老师在用PPT教学时更应该提高自己的PPT技术水平,因为PPT的科技设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参考文献:
周文婷;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J].科教文汇.2006,2
熊艰,陈博政, 余杰;基于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3.7 李飞;电脑短训班教程[J].科教文汇.2010,3
第五篇: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语文论文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2009-09-10 08:57:45 来源:网络
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一场漂亮的战斗。既是战斗,就不能不讲究战略战术,只有运筹得当,才能稳操胜券。要想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就要讲究“用兵之道”,采取多种谋略。三十六计也是可以借用的。
只是,我们在使用这些计策前要明白,三十六计有不少是贬义的,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它们时,只把学生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看成是对立的方面,而不是敌对的一方。因此,我们所采用的只是三十六计的原理和方式,而不是其全部意义。
下面,我们先用三十六计之一——抛砖引玉之计,来谈这个问题。
一、欲擒故纵
所谓欲擒故纵,本义是要捉拿某人却先故意放松一下,使对方形成错觉,以便更好地捉拿。此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指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正面讲述有困难时,先从反面来说,让学生从否定的意义上对这一问题有所领悟。
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原想直接告诉学生,善意的谎言有时是必要的,可又考虑到有些学生或许难以接受。于是,故意说:“鲁迅是最诚实的,可他也有不诚实的时候;他竟然对他的老师撒谎,明明要去改学文学,可他与藤野先生告别时却说,要去学生物学。”有的学生听了举手反对:“老师,你说的不对,鲁迅先生虽然在老师面前说了谎话,但不能说他不诚实。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精心教给鲁迅医学知识,可是鲁迅却要丢下医学。因此,鲁迅怕老师难过,故意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来安慰自己最钦佩的老师,这是一种真诚的做法。”我点头称是,并接着追问一句:“那么,怎样判断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呢?”别的同学代答:“这就要看说谎的动机是什么。利己的是恶意的,益人的是善意的。”有的同学还补充例证:小学语文中《金色的鱼钩》里的老班长,红军过草地时没有吃的,他从未吃过自己钓的鱼,可每次都撒谎说自己先吃了。他在关键时刻,能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样的谎言是一个共产党员高尚品格的体现。“课堂上的这一番谈话,比一般的平铺直叙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围魏救赵
战争中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他撤回兵力,以便更好地歼灭敌人的策略就叫做”围魏救赵“。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疑问,也可以暂不回答,而是反守为攻,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让他们在回答问题中悟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写作训练“第二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笔的说明文,针对其中”纵向说明笔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这一要求,有的学生说:”我们没有资料,不知道笔的发展史,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呢?“我反问他:”你还记得《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的写法吗?“他说记得:文章以书的演变过程为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书籍从”龙骨“、”竹简“到缩微型书的演变历史。我接着问:”那么,你能推想出各类型的书各是用什么样的„笔‟写的吗?“这一问,学生恍然大悟:”啊!我明白了,笔的发展历史伴随着书的发展历史,有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笔。——这篇文章我会写了。“
三、顺手牵羊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为了论证”拿来主义“的做法正确,曾把外国文化比成一个大宅子,说到大宅子的来历,他说不要管这大宅子是怎么得来的,哪怕是”做了女婿换来的“。这”做了女婿换来的“是讽刺邵洵美之流的。这叫顺带一枪的方法,也就是”顺手牵羊“法。语文教学中,不是专门为某问题,而是灵活机动地乘便来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不妨也称之为”顺手牵羊。“
有一次,我正上《小二黑结婚》,突然,教室外传来一阵激烈的鞭炮声,它把我的讲课声淹没了,我只好暂时停了下来。这时,有的同学把视线投向窗外,有的在相互打听,问是什么事。我待鞭炮声一停,便接上话茬:”什么事?不管什么事,我敢保证不是小二黑结婚,因为小二黑和小芹之间的结合还存在着许多障碍。究竟有哪些障碍,请看课文。“学生听此,轰然一笑后,思维立即被拽回到课文中来了。
四、声东击西
所谓声东击西,是指表面上或口头上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语文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解决一个其他问题,以此作为类比,从侧面来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可叫声东击西。
讲授《包身工》一文的结构特点前,我要学生回忆一般体育比赛实况转播解说词的特点,不少学生都能说出:体育比赛实况转播,一般以赛场竞赛实况为主线,按比赛的开始、发展、结局的顺序来进行介绍,同时,在比赛实况介绍中穿插对该项运动起源、规则的介绍,这样,听众(观众)既能了解到这场比赛的情况,又能了解到这项运动的起源、发展、演变及上几届冠军得主等情况。到此时,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明白:《包身工》的结构类似体育比赛的解说词,它以包身工的一天活动为主线,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为副线。这种结构可以点面结合地反映包身工制度的情况,让人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去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性。
五、偷梁换柱
暗中玩弄手法,用假的代替真的,这就叫偷梁换柱。这种方法在阅读和写作指导中都可使用。我在上完《简笔与繁笔》一文后,给学生”复述“了该文的两段: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孵小鸡要有适宜的温度,热了会烧蛋,冷了出僵鸡。放双响炮持炮力度要适中,松了捉不住,紧了炮冲不出去。庄稼施肥要注意适量。吃菜要放盐,但过淡过咸都不可口。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
”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的“。”过“就是”过火“,”过了头“,却往往容易被人们误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饿肚子不好,但餐鱼顿肉,傻吃也能把人吃傻。锻炼身体好,但超负荷的运动又会摧残身体。人要经常反省自己,但事事过虑,便成了谨小谨微的君子。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听了这番话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有的认为我要以”恰到好处“来阐述《简笔与繁笔》的问题。但有个同学却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说的与《恰到好处》原文有出入。原文中的例子都不是你说的。“另一些学生则说,老师说的不是原文的例子,但都符合原文的意思。我接着指出,《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没有过多的阐述,绝大部分是例子,在大家学过的文章中,可恰当地用入《简笔与繁笔》的例子绝不止于文中几个。请保留《简笔与繁笔》的框架和观点性的语句,给《简笔与繁笔》重新换上适当的例子。结果,这篇将读和写结合在一起的”偷梁换柱“的文章写得还都不错。
六、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原为贬义,凭空捏造的意思,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舍弃它的贬义性,而取其能从“没有”中产生“有”的一面。《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无中生有”的文章,作者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中,渴望能有个冷静之处,以清心潜思,可是,现实又不允许,因此,她只能“无中生有”地在心灵中构筑这所“空中楼阁”。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自己在《药》中瑜儿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也是“无中生有”。我曾用这些例子启发学生为一些传统文章“无中生有”地写续篇。有个同学就为《狐狸与乌鸦》写了一个不错的续篇:
这回乌鸦又叼来一块肉,歇在树枝上,狐狸早就在对面的草丛里瞅着了,它想故伎重演:“乌鸦小姐,您的歌声太动人了。我敢保证,谁听了你的歌唱都会心花怒放,久久不忘。这不,上次听了您的歌,我至今还感到余音未绝呢!您再唱一支吧!”
乌鸦把肉衔得紧紧的,朝狐狸瞪了一眼,使劲地摇了摇头,因为它深知自己的嗓子并不好,森林里的歌星应该是黄莺和百灵,狐狸又想用恭维来换肉块。
狐狸又说了许多令人肉麻的恭维话,乌鸦索性叼着肉飞到了别的树上。于是,狐狸到处散布谣言,说乌鸦嗓子太难听,乌鸦叫声谁听了就要倒霉,乌鸦心太黑,还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许多善良的人们并不知道底细,就跟着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了。另外,《项链》、《阿Q正传》等文学习后,都是可以引导学生写续篇、补充细节的。
七、借刀杀人
这个计谋说起来不好听,它本指利用别人去害人。这里,我们不妨称借助于另一事物的力量、方法、原理或形式来进行新的构想和设计叫“借刀”,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杀人”。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借用一些数学原理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讲解动宾短语时,有些学生往往对多动词支配多宾语的两种情况不能区别。如:
他们用一切方法帮助同志去克服和改正这些弱点和错误,绝不采取那种利用和扩大同志的弱点和错误的方法。(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学生对此句中出现的两种情况不会区别,以为动宾的两两搭配都一样。于是,我就将这两个分句的动宾结构列了两道数学算式:
前:克服·弱点+改正·错误
后:(利用+扩大)·(弱点+错误)=利用·弱点+利用·错误+扩大·弱点+扩大·错误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看懂多动多宾的搭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个动词与第一个宾语搭配,第二个动词与第二个宾语搭配;另一种是每个动词都能和每个宾语搭配。
八、笑里藏刀
这里的“刀”并无阴险狠毒的原义,而只有严厉的批评的意思。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苦药已有糖衣裹着,那么,说“忠言”也要能“顺耳”才好。这就是说,在批评时,要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寓批评于笑谈中,使受批评者在嘻笑声中受到教育。
有一次,我正就《守财奴》一文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金钱,有位同学却因头天晚上贪看电视,酣然地打起了呼噜。我于是说:“面对金钱,各种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把它当成了命根子,可是有人却不被它迷惑,谈到金钱,他毫无兴趣,照样打他的呼噜!”同学们大笑起来,那位同学被惊醒,知道情况后,再也不打瞌睡了。
还有,为了改变学生只在课堂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让他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要适当地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到社会中去调查。这种离开课堂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妨称之为“调虎离山”。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立精神,教师可先带头设计一些语文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结社办报等,等到有些头绪时,突然借故离开,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这项活动。这种有利于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做法,可以称之为“上树拔梯”。其他如:“暗渡陈仓”、“添兵减灶”、“瞒天过海”、“打草惊蛇”等计策,在适当的时候,也都是可以采用的。值得重视的是“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有人说,在求知的道路上,小学生要老师抱着走,初中生要老师拉着走,高中生则要老师领着走,大学生只要老师指个路,他们自己就会走。如果能尽早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老师只作指路人,“路”让学生自己走,则是三十六计中最好的一计,是为“走为上”计。
须注意的是,战争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计谋,有人用了成功,有人用了不灵;这一处用了成功,那一处用了不灵;此时用了成功,彼时用了则行不通。究其原因,就是能否从不同的客观实际出发,从而灵活应变的问题。语文教学也是这样,这法那法,你用成功,我用无效;我用有效,他用无效,究其实质,也有个能否因时因地,灵活应变的问题。故此说:“三十六计”恰当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一定要讲求自然贴切,信手拈来,切不可机械搬用,以致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