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课时)
本节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究空气的成分以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第三部分介绍空气污染带给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来防止空气污染。
在探究空气的成分时,首先通过磷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结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在此基础上,自然的引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使学生明白: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在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时。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明白氮气和稀有气体都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但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却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关于空气污染的知识。教材先通过图片介绍了空气污染的途径以及带给我们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空气污染是保护人类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并具体指出了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由于本节内容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课题。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是本节内容教学的关键。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3)掌握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的方法和实验。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使其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点
1.探究空气的成分;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磷燃烧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的注意事项及结论应用;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总结法
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前准备
学生用具:空气发现史的资料。
教师用具: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导入: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思考: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让我们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实验指导1: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小烧杯、针筒、水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实验指导2:请同学们根据P28活动与探究,利用所示仪器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思考讨论:
(1)怎样捕捉某地的空气?(2)空气是单一的物质吗?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如何证明这些气体存在?
过渡:大家知道空气成分的发现经历了怎么样的历程吗?空气成分的测定是由几代人研究的成果。自学指导1:认真默看P27拓展视野,划出重要的语句。
过渡:为了探究空气中到底有哪些气体?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一起来研究空气的成分。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指导3:认真默看P26观察与思考,注意领会操作要领。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等装置冷却后: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实验结论:
[分析]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我们来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思考1]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或高于1/5,则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总结: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必须取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以保证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并且装置必须密闭,不能漏气,必须等集气瓶冷却下来再进行观察。[思考2]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 特别注意:无论选用什么装置,关键是把装置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所选的物质容易点燃,且不能生成气体。如红磷、白磷等,不能用蜡烛、硫等代替。
自学指导2:认真默看P27第1—3段,划出重要语句,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包含哪些物质,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两者间主要区别是什么?(3)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判断标准是什么? A、糖水 B、洁净的空气 C、氧气 D、冰水混合物 E、矿泉水 F、白酒 G、米醋 H、氢气
[分析]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各自保持了已的性质。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空气成分的测定和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掌握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能从物质分类中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八、板书设计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O.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O.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第二篇:我们身边的物质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内容:六年级义务教育版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2.通过组内对比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纸杯、一杯水、火柴1盒、铁生锈图片、回形针、小纸片、粉笔、多媒体等。学生:回形针、纸、粉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身边的书、笔、衣服、树、昆虫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吗 ? 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的。
二、物质在变化
(一)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出示一次性纸杯,把它捏扁,问纸杯发生了哪些变化?(形状、体积„„)
2.出示一杯水,问水结冰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状态、形状、大小„„)
3.比较这两种变化的相同之处:形状、体积、状态、大小等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1.拿出两根火柴,把其中一根折断,另一个点燃,问这两种变化一样吗? 2.哪一种变化跟纸杯变形和水结冰的变化相似? 3.火柴折断和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前者:只是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后者已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炭”,并发光、发热了。
4.再出示铁生锈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这是属于哪一种变化? 5.它的变化跟火柴燃烧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个快速、剧烈,一个缓慢、柔和)
6.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问房屋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岩石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公路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
7.小结:所以世界上的所有物体都在发生变化。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世界的物质都会变化,你有哪些办法让回形针、纸片、粉笔、蜡烛发生变化?
2.分组实验:怎样使物质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组做回形针、纸张、蜡烛、粉笔的实验,自己动手使物质发生变化。3.汇报实验情况。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交流实验结果。
结合实验问:纸片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纸、撕纸和烧纸)
四、小结延伸
小结:有些物体只是形状、状态、大小、体积等发生了变化,有些还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继续留意身边一些物体的变化。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纸杯--压扁
冰块—水:形态变化
火柴—碳 铁钉—锈:产生新物质
(人为)
(自然)
第三篇:《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教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教案
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总复习)兴化市唐刘学校 仇加华 教材分析: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及其类别和微粒构成,认识盐和食盐的区别。
2.掌握cl-的检验方法,会设计实验除去、检验氯化钠中的可溶性杂质。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成员间合作设计实验进行除去、检验杂质的探究,体会具体除杂操作过程中加入“过量”试剂的做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复习,让学生从探究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真正地发挥。
2.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cl-的检验、会设计方案除去、检验氯化钠中的可溶性杂质。教学难点:会设计方案除去氯化钠中的可溶性杂质。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看,学生日常生活中对食盐并不陌生,知道食盐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离子的检验等基础知识,但如何除去食盐中一些可溶性的杂质这个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不太熟悉,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先将问题简化,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操作实验。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让学生体会具体除杂操作过程中加入“过量”试剂的做法,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标签破损的nacl溶液、agno3溶液、稀hno3、nacl(mgcl2)溶液、naoh溶液、nacl样品的溶液、na2co3溶液、无色酚酞试液、ph试纸、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等。
教学流程图: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是“五味之首”。出示一包“淮牌精制食用盐”(海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其包装袋的正面和背面。
【提出问题】这包“淮牌精制食用盐”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这包食盐是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其中还含有碘酸钾等物质。
【创设情境】提到碘酸钾,我们不禁想起前段时间由于受日本大地震后核泄露的影响,国内出现了抢购加碘食盐的现象,试问吃碘盐能否防护核辐射?
【多媒体展示,拓展视野】有消息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护核辐射,亦有人担心日本核事故把海水弄脏没盐吃,其实这根本毫无必要。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监测室主任徐政强认为抢购食盐非常荒谬,“核辐射对于海水的影响,仅限于距离非常近的区域,日本核电厂泄漏的核辐射想把这么大的太平洋水搞脏根本不可能。必要时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碘化钾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千克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提出问题】要提供100毫克的碘,至少需要食用这种食盐多少千克?
【学生回答】至少需要食用这种食盐3.33千克,这么多的食盐人一下子是无法吃下去的,所以食用碘盐不能防护核辐射。
【教师过渡】既然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那么氯化钠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哪类物质,它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
【学生回答】氯化钠属于盐,盐是由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有na+和cl-。
【创设情境】食盐和盐是不是一回事?
【交流讨论,师生小结】盐是一类物质,是化合物,而食盐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食盐能吃,而盐不一定能吃,有的盐还有毒,如亚硝酸钠(nano2)、重金属盐等。
【提出问题】氯化钠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学生回答】nacl + agno3 == agcl↓+ nano3,其中agcl是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像这样的白色沉淀还有baso4。
【创设情境】出示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请你猜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溶液?
【交流讨论,学生回答】可能是nacl、nano3、naoh、na2co3、na2so4等。
【提出问题】你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它是否是nacl溶液?
【思考交流,学生回答】取样,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如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cl-,即是nacl溶液。
【学生操作,得出结论】这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是nacl溶液。
【教师过渡】在第6章我们已经学过海水晒盐,其原理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的盐我们把它叫“粗盐”。毫无疑问,粗盐是一种混合物。经过分析,粗盐中主要含氯化钠,另外还含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
【学生概括】粗盐中的杂质: 泥沙(不溶性的杂质)
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教师讲解】粗盐中的氯化钠含量不是非常高,所以一般不能用于食用和工业生产,需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我们首先想一想:怎样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杂质?
【学生回答】把粗盐溶解,再过滤。
【教师过渡】那用什么方法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今天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如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mgcl2,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呢?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我们除杂质时,一般都是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与杂质反应。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做到“适量”。要把杂质完全彻底地除去,需要加过量的试剂。但过量的试剂剩余下来又成为了新的杂质,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先交流讨论一下,再来设计方案。并把讨论的方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步骤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本步骤的目的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指导)
【交流方案,进行小结】 实验步骤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本步骤的目的(1)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2)取上述步骤得到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3)将上述溶液蒸发结晶。
2naoh+mgcl2 == 2nacl + mg(oh)2↓ naoh + hcl= =nacl + h2o 完全除去杂质中的mgcl2溶液 除去过量的naoh溶液
除去稀盐酸,得到nacl固体。
【教师评价】略
【学生操作】向nacl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教师提问】你加的naoh溶液过量了吗?怎么验证?。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师生小结】方法一:取上层清液再滴naoh溶液看是否产生沉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或足量;方法二: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方法三:可以取滤液,测ph值,若ph>7,说明naoh有剩余等等。
【学生操作】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提出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判断你所加入的试剂是否过量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小结】借助于指示剂、用ph试纸测ph值、取滤液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你加入的试剂,看是否有明显的现象。
【继续探究】实验桌上有一瓶氯化钠样品的溶液,估计该样品可能还含有少量的杂质cacl2和mgcl2。你会设计方案验证以上推测吗?
【学生思考、交流方案】
1.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滴入数滴naoh溶液(检验有没有mgcl2)。
2.再取样品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数滴na2co3溶液(检验有没有cacl2)。
【教师评价】略
【学生操作,得出结论】实验证明:这瓶氯化钠样品溶液中含有的杂质是mgcl2和cacl2。
【师生总结】通过本节复习课,我们学会了:
1.cl-的检验:agno3溶液和稀hno3
2.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将可溶性杂质转变为沉淀,如将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将na2co3转化为caco3沉淀。
作业设计:
1.如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so4溶液,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方案设计: 实验步骤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本步骤的目的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食盐
一、cl-的检验--agno3溶液和稀hno3
二、除杂
二、验证杂质 效果及反思:
本节复习课从整体来讲,效果很好。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展示精制淮牌食盐一袋,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的研究对象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这样的创设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个课堂以问题入手,且环环相扣,体现了问题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尤其是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联系上加碘食盐,这样的嫁接将原本平淡的化学知识现实化和真实化,充分体现了化学的真实性,同时也激活了化学课堂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在引导学生探究时,首先设置了一个悬念,那就是投影出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请学生猜想一下,它可能是什么溶液?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它是不是nacl溶液?这样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根据阴离子的不同猜想出很多的可能性,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之间还在合作、补充,更难能可贵的是,讨论后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当场做实验,让实验现象“讲话”,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尽力搜索自己的知识仓库的同时也提升了操作能力,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合作、探究理念,与此相应的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本节课在讨论时吃碘盐能否防护核辐射时,仇老师并没有直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而是通过一段信息的阅读巧妙将其解决,这样的处理,回避了知识的直接传授,创造了学生阅读信息,提取信息,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通过这样的细节处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讨论判定naoh 是否过量时,抓住细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多提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随后的一些操作细节,都给予适当的纠正和提醒,并作了适当的总结和归纳,这些细节的关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发散能力。
诚然,这一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容量略大,部分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学生的问题回答过于机械,一生一答,可以让学生回答多种方案,这样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可充分展示学生的风采。又如,在验证naoh 是否过量时,直接用ph试纸来测定,严密吗?还值得商榷。另外,教师所提问题也要尽可能明确,如“问我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回答总感困难,不知从何说起。
总之,这一节课还是成功的。以课标理念为本,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篇:《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变化和让物质发生变化,具有前测和铺垫的性质。这三部分的科学概念是基本的科学概念。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物体,本课设置三个部分的教目标并不是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
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很难分清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2.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苹果、纸杯、一杯水、火柴1盒、生锈铁钉、回形针、小纸片、粉笔、蜡烛、塑料袋、多媒体等。
学生:回形针、纸、香、记录纸各一份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我们这个世界有这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这许许多多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来研究的对象。首先请大家看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出示学习目标)
1、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2、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二、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1、请同学们睁大自己的双眼,观察我们的周围,在我们教室中有哪些物体呢?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
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在科学方面都可以叫做物质。板书:物质 也就是说我们教室中的这许多物体都是物质。像大家刚才所说的这些物质,都能被我们直接看到、摸到。
3、再出示一个苹果,告知学生这是一个物体,请一个同学上台尝一口,把尝到的滋味告诉大家,(水很多,有点甜,有的酸)
4、教师解释:苹果有的甜是因为里面有糖这种物质,水很多说明有水这种物质,同样还有酸性物质,当然它还含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物质。这些物质能直接看到、摸到吗?但我们能通过尝,感受到这些物质的存在,因为它是实际存在的。对,实际存在的。
板书:
实际存在的
这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只要我们能够感受到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5、说道这里,我们深入探讨一下:我们刚才说的这些物质,都是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甚至尝得到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比如;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6、组内讨论一下,并且说出你们的理由。
7、哪个小组先来告诉大家你们的看法?(大胆些)(都是:是啊,它们都实际存在,都是物质)
(都不是:引导,它们都实际存在吗?对于有疑问的,纠正,那么是不是呢?我们要有证据,以空气做事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8、小结:有些东西不能直接被我们看到、摸到,但也都实际存在,所以也是物质。
科学上,把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只要是实际存在的东西,都叫做物质。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所以我们今天的课题是: 我们身边的物质
板书:
我们身边的物质
二;物质在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质,它们是一成不变的吗?(比如,教室的桌子…..)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物质世界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板书:物质在变化
下面,我们也来让一些物质发生变化,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出示一次性杯子,把它捏扁,问:纸杯变化了吗?发生哪些变化?(形状,体积、、、、、、)(回答的很好,它现在算不算一个纸杯?能不能回复的原来?)
2、出示一杯水,问:水结冰后会和原来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状态、形状、体积大小、、、、、)冰能不能回复到水?
3、是啊,着两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它们的变化有没有相同之处?(形状、体积、状态、大小等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1、拿出两根火柴,把其中一根折断,问:变化了吗?另一根点燃,问:变化了吗?
2、这两种变化一样吗?哪一种变化和纸杯变形、水结冰变化相似?
3、火柴折断和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前者:只是形状、体积、状态等的改变,本质没变,还是原来的物质,后再,已经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烟、火等。)
想不到物质的变化竟然有这奇妙的现象,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发现,物质变化,有的产生了新的物质,有的没有。板书:原来物质
新物质
4、请大家拿起桌子上的铁钉,问:这枚铁钉原来是这样子吗?上面这层黄褐色的是什么东西?铁锈也是铁钉的一种变化。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种变化?
5、铁钉生锈和火柴燃烧一样,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6、如果我们要做让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的实验,请大家预测一下,这两种实验过程,我们马上能看到吗?为什么?
板书:一个快速
一个缓慢
这是我们的又一个发现
7、我们周围的物质在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东西,有的变化却产生了新的物质。现在,你还能举出我们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子,有问题,由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尽量不要参与其中)同意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8、这么多物质在变化,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不变的物质呢?(有,举例,同学间反驳,教师语言适当过渡)(没有,教师问,那么坚硬的岩石呢?)
9、小结:对,世界上没有变化的物质,其实,所有的物质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是有些变化的速度快,有些比较慢,甚至不容易被我们察觉到罢了。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大家都知道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不停地变化,那么,你有哪些办法让老师手中的这张纸 片发生变化?
(学生说,教师肯定)办法还真不少。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回形针、纸片、蜡烛,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略作停顿)小组内讨论一下,并把你们的方法填写到实验记录表上。
2、大家有没有确定自己的方法?那就请大家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让这些物质分别发生变化,并仔细观察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请大家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3、交流实验结果
哪个小组先让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 用了什么方法?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4、结合实验记录,问:物质使用不同的方法,使它发生变化,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你发现了什么?(如,纸片,折、撕、烧)
用折、撕等办法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烧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物质的变化还真复杂。
5、汇报实验情况。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交流实验结果。
(1)、纸张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纸、撕纸和烧纸)。
(2)、蜡烛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断,燃烧)教师概括:大家真是善于探究的小科学家,是啊,其实物质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它们变得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却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世界总是在不停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余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种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身边的物质,看看它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好吗?
第五篇:《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用眼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为了让他们明白,我采用了演示的方法,比如用塑料带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它占据了空间,所以它也是物质;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也是物质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在变化这一部分,我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物质的变化,我先让学生观察易拉罐被压扁,纸的撕碎,水变气体,每一个实验后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实质没变。
然后我演示实验打火机的点燃,纸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铁与铁锈。学生发现有这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物质。
之后重点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和“纸的燃烧”,在让他们经历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即蜡烛燃烧时不但有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灯芯变黑,纸灰,有难闻的气味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这样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