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驻马店正县县第二高级中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2:2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驻马店正县县第二高级中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驻马店正县县第二高级中学-教案》。

第一篇:高中语文--驻马店正县县第二高级中学-教案

《虞美人》教案

正阳二高 甘 慧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指导,感受李煜词中亡国之恨,故国之思,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通过欣赏指导,理解李煜词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把握表现手法,提高审美情绪,培养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重点; 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是难点。教学设想

以朗读与欣赏为主,课件融合朗读、音乐、歌曲、图片,构成优美的课堂情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媒体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熟悉许多宋词大家,如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等。也学过很多宋词名篇。如《赤壁赋》、《西江月》、《一剪梅》等等。但大家是否知道,开拓宋词境界,被誉为一大词宗的人是谁吗?(李煜)对,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为一位亡国之君,一个天才的词人,他传奇的人生经历、绝世的才情,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道之不尽的话题。虽然他已故去千年,但循着他为我们留下的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词章,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他生命的足迹。今天,就让我们拂去岁月的烟尘,随着他的千古绝唱《虞美人》,走进李煜的情感世界,风雨人生。

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二、品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境,在李煜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唱出的又该是怎样的情感呢?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这首词,看怎样读才能把自己体会出来的情感朗读出来。

然后抽选两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好在哪?不好在哪?(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最后让学生点评这两位学生的朗读。同时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评价。并且有目的的指导学生美读,在朗读中明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师:我们朗读此诗,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它不仅仅是悲悲切切的哀怨,还有一种悲怆,一种深重的愁苦,所以特别难读,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读。

B、“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D、“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的含义指哪些?

E、“问君能有几多愁?”是他问还是自问?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举例说说。

1)、写:让学生进行选字、词、句欣赏,以“我认为这个字(词、句)写得最好,好在于„„”的方式把答案写下来。

2)、说:让学生交流讨论刚才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3)、评:老师对刚才学生的讨论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更深刻的领悟诗歌的内涵。

(投影展示:诗句欣赏。)字词开始

(二)、学生汇报成果 点拨二:

1、“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是代表美好的事物的“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追问他“何时了”呢?

李煜身陷囹圄,触景生情,放眼窗外,春花秋月空有好风光,而自已成为阶下囚,纵有千种风情,也与我无缘。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时无限感慨涌现心头,亡国之君的失落、惆怅、无奈、悔恨、寂寞、怨哀、伤感、怅恨,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句中的充分体现出来了。

师生互动讨论明确: 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开篇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作者把“愁”化成了“春水”,这种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的写法能够让我们更确切地感受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还有很多用这种方法写愁的诗句。请举例说明。

在诗人的笔下,愁这种抽象的,难以琢磨的情绪,不仅可以在水中流动,可以在枕边堆砌,还可以用船载马驮车拉,变成可流可数,可称可量,可辨可理的具体而形象化的物体。愁的物化,不仅写出了愁思的弥漫、深浓、绵长。同时,对我们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很有帮助。这也是作品能达到极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之一。

(三)、小结: 这首词。。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讨论和分析,得出的感触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本词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他用情至真至深,物是人非的鲜明对照,使读者深味到人生的无常和宇宙的永恒,追忆似水流年,愁思难抑。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李煜的词是“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的确,我们能感觉到他在词中倾注的真挚的感情,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能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史所罕见。这个特色在《虞美人》中表现最为突出,以至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李后主以良辰美景来抒写亡国之愁,可谓字字血,声声泪。感情的真挚,也正是后主之词流传千古的根本所在。

正如法国作家谬塞曾说过一句话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

【注】:李煜的这首词写的是一次宫廷舞会的情景.鱼贯列 :鱼贯是指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排列.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重按霓裳:《霓裳羽衣曲》原是盛唐时的大曲,安史之乱后曲谱失传。嗜好音乐的李煜得其残谱,经天资聪慧又善音乐的王后周娥皇演奏,失传近百年的《霓裳羽衣曲》又重现人间。

唐五代词中,多的是愁苦郁闷之词,难见几首欢娱轻快之调。李煜此词,就是难得的一首“欢乐颂”。唐五代词,大多是因文造情,情和景都是应歌时虚拟想象的,很少有即景言情或即事言情的纪实性作品。而李煜这首词,却是一场大型宫廷舞会的实录,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和真实感。

上片选取舞会中最令人激动的两个亮点来表现,一写宫廷舞女的表演,一写音乐的演奏。一排排的宫女从殿后闪亮登场,鱼贯而出,载歌载舞,优美异常。便更吸引李后主的不是婀娜的舞步,而是宫女的漂亮,但见宫女个个肌肤雪白,浓妆初上,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霓裳羽衣曲》原是盛唐时的大曲,安史之乱后曲谱失传。嗜好音乐的李煜得其残谱,经天资聪慧又善音乐的王后周娥皇演奏,失传近百年的《霓裳羽衣曲》又重现人间,叫李后主如何不得意?所以在众多舞曲之中他独独钟情于“重按霓裳”。

每个人都不想亡国,但很多时候,伟大的艺术,伟大的文学,他恰恰产生与苦难之中,正是有了国家的灭亡,他才能体会到亡国之恨,思家之苦,才会有这么多深重的愁苦,才会由此引发他写诗真切的情感,才会铸就了他词的辉煌。

我们前人对李煜及他词的评价也有很多:(1)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2)王国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3)沈 雄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一改词之风格,转琦香绮丽为哀怨伤婉,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4)叶嘉莹:“不管他写什么,不管他所经历的是什么,他都把他最真纯的、最敏锐的、最深挚的心灵和情感全心全意地投注进去。这是李后主的一种特色。所以,当他把真纯敏锐深挚的心灵情感投注在破国亡家的苦痛之后,就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写出来我们人类有生生命的共同苦难。”

我们课本P47的“相关链接”部分也有对他词的评价。师:的确,对于李煜的评价不是一个可以统一的话题,那么,今天我聆听了我们班同学的这种非常独到的见解,大家想不想看看作为我们考场上的考生是怎样评价李煜的呢?

(五)、佳作共赏

0

第二篇: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反邪教

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反邪教工作总结

(附:宣传材料)

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

保卫科

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反邪教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我校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学校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一、明确指导思想

为净化校园环境,确保我校青少年学生免受邪教侵害,提高识邪、防邪、反邪的能力,建设“平安校园”,根据中央、省委610办公室关于“反邪教育进学校”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严格按计划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校园拒绝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

二、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保证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取很好成效,我们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李庆余;付组长:郭磊、孟凡强、王宏;我校根据上级有关反邪教活动的文件精神,校领导先行一步,对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做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健康开展。

三、严格部署稳步推进。

为保障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每学期开展一次反邪教宣传动员大会

我校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每学期都安排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行事当中,并迅速开展了有关工作,首先组织召开全体师生参加反邪教警示教育动员大会,由校长作动员报告。报告分五个方向。①什么是邪教,邪教组织有哪些?②全能神的活动特点,邪教织“门会”基本情况及其危害。③邪教是怎样骗人的。④参与邪教活动是违法的。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

2、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纳入我校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普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在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系统有机地将反邪教警示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之中,纳入日常的党团、队组织生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提高师生员工的反邪教意识,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和教育体系。

四、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学校领取了反邪教宣传VCD光碟、反邪教宣传警示教育宣读提纲等学习宣传教育材料,向各处室、各年级下发有关文件,发放学习宣传教育材料。

2、积极营造教育氛围,在校园宣传栏分别张贴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内容,在教学楼大厅拉了两条横幅,内容分别是“从我做起,拒绝邪教,远离邪教,净化校园”和“崇尚科学,关爱生活,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从而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3、按照《宣讲提纲》要求,组织学生听张校长以《反邪教》的法律知识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宣讲使学生基本了解和认识邪教的反动本质和现实危害,让师生清楚我国在防范打击处理邪教方面的有关规定,鼓励广大中学生不听、不信、不传邪教,勇于与邪教活动作斗争,同学们纷纷写了感受文章。

4、组织学生进行反邪教教育的国旗下讲话

反邪教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德育工作。这一项工作也是一项最艰巨的工作,为此,我校安排了二次国旗下讲话,题目分别是《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反邪教、信科学》。

5、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图片和反邪教专题片

为了让师生们真正看到邪教本质,我校举行了反邪教图片展览,设置宣传栏,张贴反邪教图片,组织全校师生轮流观看,利用校多媒体教室分年级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专题片《李洪志其人其事》,师生亲眼目睹了邪教组织怎样祸害百姓的,深入揭批李洪志的丑恶嘴脸。大大激起了师生愤怒的心情,使学生了解反邪教斗争成果,大力营造反邪教的校园氛围。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受到了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并在思想上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有了形象具体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我们绝不能让邪教阴谋得逞。我们一定要远离邪教。

6、组织学生搜集邪教资料

通过对邪教资料的收集,学生对邪教的丑恶面目有了进一步认识,我校及时开展了一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主题班会。各班还出了一期反邪教专刊,创办了一期黑板报。

7、校园广播大显身手

我校利用宣传阵地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班报、小报等形式作为教育平台,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反邪教教育活动。播放了《焦点访谈》有关反邪教内容。在中午的广播中每天都要播放有关日常行为规范和反邪教方面的内容,时刻敲响学生的警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开展反邪教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关爱家庭、拒绝邪教”的实践活动,给家长一封公开信,发放倡议书,与家长共同学习,揭露邪教的罪恶行径,从而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性。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同反邪教》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做一件关爱身边人远离邪教的事,把警示教育进一步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努力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反邪教”的社会效应。

9、开展心理减负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抵制邪教的侵蚀,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疾苦,作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0、开展反邪教演讲、征文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反邪教征文、演讲活动,同学们都敞开自己的心扉,谈了自己的认识,在演讲过程中,同学们声情并茂,都认为邪教祸害百姓,我们要相信科学,远离邪教、反对邪教。

11、开展了反邪教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反邪教知识竞赛采取了知识抢答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答题活动,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认真答题。赛场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信心十足,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反邪教的有关知识,提高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

12、各班开展了反邪教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上各班自编自导自演了有关反邪教内容的相声、小品、故事等节目形式,痛斥了法论大法的邪教组织,更加深入地揭露“法论功”沦为西方反华势力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免疫力盒饭邪教意识。并举办了签名仪式,同学们纷纷表示坚决于邪教划清界限,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坚定了师生们反邪教的信念,大家在生动有趣的节目中受到教育。

13、组织了反邪教知识问卷调查活动,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问卷调查活动,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认真答题。通过问卷活动使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反邪教的有关知识,提高了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落实长效教育机制,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把它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等社会学科中去,纳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纳入日常的党团组织生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提高师生的反邪教意识,使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下去。我们将提高警惕,及时而有效地向学生宣传科学精神和进步知识,用科学知识来武装头脑,信科学,讲科学,积极打好反邪教的战役,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开展反邪教各项工作,邪教就在我们全体师生中间毫无立足之地,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反邪教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形成反社会的邪说,并以此作为对其成员进行精神控制的手段,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非法组织。

二、邪教特征

1、精神控制。精神控制是邪教教主为巩固其“神圣”地位,维持其他成员效忠自己的基本手段,邪教教主为达到使其成员多自己绝对忠诚的邪恶目的,以各种歪理邪说、谎言骗局、心理暗示等手法,并用惩罚、威胁等恐吓手段,对其成员实行“洗脑述”,巧妙地加以精神控制,使其加入其非法组织的人员“进得来、出不去”。

2、编造邪说。编造邪说是一切邪教主蒙坑害其成员的共同忮量。它们都宣场“世界未日论”,“人类灾难论”等歪理邪说,有的邪教则宣扬地震、癌疫等大灾难,制造恐怖气氛,以使其成员狂热地、盲目地追随邪教教主。

3、骗钱敛财。当代邪教教主都是骗钱敛财的吸血鬼、暴发户。他们或要求邪教成员将所以奉献给教主,或通过开办各种“学习班”,收取高昂学费,或通过所谓“心理资料”骗取高价的“资料费”,或通过在其成员中强行推销他们编造的图书、音像制品、标识物等获取高额利润,从而毫不费力地聚敛大量钱财。

4、危害社会。邪教之害,突出表现在用极端的手段与现实社会对抗。邪教教义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将自身的权威凌驾于现实社会的法律之上,不仅威胁个体生命和群体利益,还危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崇尚科学,抵制邪教

1、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加强自身反邪教知识的学习,提高识别和抵制邪的能力,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生了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千万不要盲目信奉一些迷信的做法,以免耽搁治疗时机,始终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

2、珍爱生命、关爱家庭。珍爱生命、关心生命、保护生命,是文明社会的共识。而邪教却通过欺骗、引诱、胁迫等手法,把人们的命运牢牢地套牢在他们的“精神控制”之中。因此,必须充分认清邪教泯灭亲情,残害他人生命,破坏家庭,危害社会的邪教本质。

3、拒绝邪教,远离邪教。坚决做到不听邪教的宣传,不相信邪教的谬论,不传播邪教的内容。要坚决抵制邪教,见到邪教人员在散布邪教言论、非法聚会、搞破坏活动时,要及时向社区、街道及公安机关报告。如发现自己的家人、亲友信了邪教,要敢于揭发,及时制止规劝,同邪教会坚决的斗争。要积极参加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投身传播科学的行列。弘扬科学精神:为创建“无邪教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专题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设计若干问题,带着问题品读文本。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二、文本研习:

1、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3、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 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4、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5、《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6、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三、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四、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

2.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环境。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领会思想感情;

2.难点是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教学方法: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回顾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二、文本研习:

1、本文的情节波澜起伏,而这点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的,试作具体分析。

在苏德战争中受伤被俘――冒险逃跑但被抓回――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找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回到自己的队伍――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首先是得知家被德军轰炸毁灭。

“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这是因为想念妻子,而邻居的信给他带来噩耗:他的家被德军飞机的炸弹摧毁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但是他还是想回家看一看。过去亲手建起的欢乐家园,现在的景象是“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索科洛夫的心情――“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把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儿子在战斗中成长,当上了大尉,索科洛夫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生活。

然而,他等来的是儿子牺牲的消息,而且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索科洛夫的心情――“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埋葬了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

索科洛夫的心情――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 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和他试图忘却人生不幸有关。)――巧遇凡尼亚领他当儿子,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索科洛夫的心情――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不能忘怀)

以上曲折的情节,突出表现出人物命运的不幸。

2、本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感伤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3、阅读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

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谎言“骗”来儿子,请结合具体描写说说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索科洛夫这样做是出于同情和爱。出于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具体描写见教材P45下两段)

5、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安妮日记(节选)

教学目的: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认识法西斯的罪恶。2.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二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请同学们阅读有关安妮的介绍(见P60)„„从介绍中知道,《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记录了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设身处地,试着去感受这位小女孩在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非凡阅历与思考。

二、整体感知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 “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三、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 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拓展讨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相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发他们的命运?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四、课外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的有关题目。教后记

这个专题,我们认为在选文上有偏见,文本全是国外的,难道对于和平的渴望与思考,中国人没有声音吗?连后面的“图片两组”也是国外的照片多。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在文化遗产中,在现实中,有很多的文字可以用于教科书。所以,这个专题,我们是选择性的教的,我们增加了一些时文给学生。虽然主旨相信没问题,但学科特点是不是可以保证,系统性或者权威性我们以后要请专家把关。

这个专题我们保留自己的个性见解。

第四篇:驻马店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

物理公开课教案

驻马店市第九中学:杨汝松

教学内容:用温度计测说的温度

教学目的:

1、会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准备:每组一支温度计,两只烧杯 教学过程:

一、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板)教学目标是能够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二、下面请大家看录象,注意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三、知识准备,学生自学一二两段的内容

1、教师指导:再请大家看课文1。2两段,也就是实验目的以上的内容,看一遍,特别注意看图4-5。4-6,不懂的可以讨论,也可以问老师,4分钟后能正确地选择温度计,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2、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帮助释疑。

3、教师引导:都懂了的举手,好!下面检查自学的效果,由同学们自己做实验,比谁学的最好,为了测开水的温度,请每桌靠走道的同学上来选一支测开水的温度计。

四、学生实验前指导:

1、学生取温度计

2、教师点拔:同学们都选对了,指名一人说出为什么选实验用温度计,学生说对了就板书:(1。量程合适)

3、学生练习测室温。

师:下面请同学们测实验室的室温。学生读数,记在P39上方,汇报。指5名回答读数时你鼠疫了什么? 板:2。读:视线与液面相平。

五、学生实验:用温度计册水的温度。

1、引导:下面准备做实验,请对照课本检查一下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学生同步实验,教师适当指导。

(1)先请完成实验步骤的第一步测开水的温度。

a. 请几个同学帮助倒开水,(大杯倒200ml刻度处,小杯倒150mi刻度处)

b. 把温度计放到水测量,比谁方法正确。(若学生都放对了,则指名回答:为什么不能靠底和靠壁呢?学生回答后:靠底和靠壁易碰坏玻璃泡,测量结果不准确)c. 读数 提问:能读出测量结果的举手,学生不能及时汇报,则问为什么?(让示数稳定)

d.在P39表的上方记下开水的温度。e.提问:沸水的温度一般是100摄氏度,怎么只剩下九十摄氏度?(热损失)

(2)下面完成第二步,请自己阅读一下步骤

师述:由于开水冷却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就用加冷水的方法来使开水变成烫水,请用小烧杯加入25ml冷水,用手估测一下,填表,再用温度计测(比谁方法正确)测量后填表。(3)测热水的温度

请再在烫水杯中加入25ml冷水,使它变成热水,估测温度,填表。再测温,填表(注意方法)(4)测不冷不热的水的温度

请在热水杯中加入50ml冷水,使它变成不冷不热的水。估温、测温、填表。(注意纠正不正确的使用方法)(5)小结:

① 指名回答:上次用温度计测量的结果与用水估测的结果相差个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② 估测能力增强了。

六、练习

师:到现在为止,真正能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发举手。

好,都学的不错,请两为上来进行测量开水的温度比赛,比谁正确训练。

七、完成实验报告。

第五篇:驻马店第二十六小学与孙吴庄小学

驻马店第二十六小学与孙吴庄小学

结对帮扶工作方案

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文明单位创建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开展与西高庄小学结对帮扶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志愿者帮扶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牧校长

成员:潘成新

王耀华

李艳雨

王文奇

二、制定工作目标

通过结对互助,使两校之间互惠双赢,促进两校之间办学思想上有新变化,学校管理水平上有新跨越,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

三、帮扶内容

(一)1、帮扶学困生和贫困生一名,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2、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温暖去体贴学生,用知识去帮助学生,用成功去鼓励学生,让自己所帮的学生:在缺点面前能鼓起勇气去克服,在困难面前能想办法去解决,在低分面前能致力去提高。

3、通过帮扶不仅要使学困生不被人看不起,使他们在群体中具体一席地位,同时,也使优秀学生的成功之处得以体现,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帮扶兄弟单位

1、教育管理。校长每学年到结对学校开设2次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副校长、中层干部分别到结对学校挂职学习、指导工作2周。

2、教学示范。在9月17日组织优秀教师送教活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送给崔小。

3、专题研讨。每年确定一至二个教科研课题进行交流切磋。

4、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达成备课、课堂教学等优质资源共享。

5、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学校的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作 用,采取与结对学校青年教师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6、课程建设。根据课程改革及学校实际,进行校本化课程建设。

四、帮扶形式

1、采取教师支教、送教下乡、学科交流、教师结对子、学生手拉手等方式,帮助结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选派数量不定的教师到结对学校支教,具体方式和待遇参照县教育局支教制度。

3、组织本校各学科优秀教师到结对学校送教下乡,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课堂教学。

4、结对子学校建立学科定期交流制度,通过互通资讯、信息交流、听课、座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加强结对学校学科建设。

五、组织实施

1、要加强领导,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要加强交流,与结对学校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交流机制,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帮扶工作重点 和实施方案,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撮而就的,两所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工作、体育和艺术活动等方面全面合作。在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两所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懈努力。

驻马店第二十六小学 2016年9月28日

下载高中语文--驻马店正县县第二高级中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驻马店正县县第二高级中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选修小说鉴赏第二单元教案

    选修《中国小说鉴赏》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

    惠东高级中学第二食堂承包经营

    惠东高级中学第二食堂承包经营 招标文件 招标单位:广东省惠东高级中学 招标项目:承包学校第二食堂供餐经营权 招标形式:公开招标 为搞好我校第二食堂的供餐服务,经学校研究决定,......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2014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考试号--------密-----------------封--------------------线---------------内-----------------不------------------要------......

    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新课改反思

    兰考县第二高级中学新课改反思从2008年秋季开始我省实施高中新课改,对高中教师进行了全面的培训,我校老师通过培训,结合三年的教学实践,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安全自查报告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安全自查报告 一、加强领导建立安全督查体系: 根据上级对安全工作的意见和目前安全形势,2004年学校将安全工作作为 维护学校形象这一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

    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二)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三)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高中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豪放派词的兴起发展,以及代表词人和作品 一:课程说明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豪放派......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语言知识及能力运用----句子的仿用 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高中部语文组张卫军 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关于此项内容的知识及能力要求 2进一步掌握仿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