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人民版必修3

时间:2019-05-15 02:2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人民版必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人民版必修3》。

第一篇: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人民版必修3

陕西省榆林一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

判》

一、的反正统意识

1、经历(反正统意识产生原因)。

(1)祖父两辈都是 教徒,自幼,明朝中后期 的思想家;(2)生活在 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3)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2、主张:

(1)否定“ ”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 ”的主张(2)反对,认为,不能,儒家经典

(3)提出“绝假纯真”的“ ”,反对 的虚伪与 的欺诈。(4)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 ”,反对当时盛行的 文风。

3、代表作——《 》、《 》、《焚书》、《 》

4、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 封建礼教 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二、的“天下为主,”说

1、代表作《 》,的创立者。

2、主张:

① 敢于批判封建,提出 的思想;

② 提出限制 的主张,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 ③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

3、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想的启蒙精神

1、活动:开清代 先河

2、主张:

① 将批判的锋芒指向 ;

② 主张“ ”:“以天下之权,”“天下兴亡,”; ③ 具有试图、的强烈愿望;

④ 主张,注重,著作中囊括了各种关系国计民生是实用学问:《 》、《 》。

四、的“孤秦陋宋”批判

1、地位: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的 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主张:

① 政治思想主旨是“ ”,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

② 在发挥古代 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 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点:

(1)政治:都反对,提倡 ;(2)经济:重视

(3)(4)强调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自学)(1)倡导(2)最大特点:批判

小结------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脉络(1)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期(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4)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

A 秦统一六国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佛教传入

2、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3、晚明“异端”思想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毒害 C、统治者的推崇 D、士大夫们的努力

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学 B、批判重农抑商 C、批判君主专制 D、批判农工商皆本

5、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制集权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8、.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

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

9、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农本思想 C.有教无类思想 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

11、明清之际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的直接作用是()

A、摧毁了君主专制统治 B、催生了近代民主思想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第二篇: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 1. 出现时期: 2. 出现背景: 3. 主要学派:

4. 争论(三方面)问题: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 孔子生活时代: 2. 孔子思想产生背景: 3. 孔子的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2)自然观:(3)教育思想: 4. 孔子的重大贡献:(1)思想上:(2)教育上:(3)典籍上: 5.孔子思想载体: 6.孟子及其主张(1)生活时代:(2)道德规范:(3)政治思想:(4)民本思想: 7.荀子及其思想(1)生活时代:(2)自然观:(3)道德观:

自主落实

(三)老庄之学 1. 所属学派: 2. 思想特点: 3. 思想影响: 4. 老子

(1)生活时代:(2)思想核心:(3)辩证法思想:(4)思想局限:(5)思想载体: 5. 庄子

(1)生活时代:(2)思想核心:(3)思想载体:

(四)法家思想

1.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 2. 法家思想核心: 3. 法家思想的影响:

4. 法家思想实践者(改革者)

(1)李悝变法(诸侯国?内容?)

(2)商鞅变法(诸侯国?内容?影响?)

5. 法家思想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思想主张?)

(五)墨家的主张 1. 创始人: 2. 优良作风: 3. 思想主张:

4. 墨子的两大重要贡献(1)认识论:

(2)逻辑学:

合作探究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反映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的是什么学派?

3.维护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什么学派?

4.反映新兴地主阶级蓬勃向上,进取自信风貌的是哪些学派?

5.反映小生产者(平民)愿望的是什么学派?

6.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何地位吗?为什么?

7.你认为在战国时期最受封建统治者推崇的应该是什么学派?为什么?

8.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9.你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与该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汉代儒学(2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自主落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 1.朝代: 2.背景: 3.过程(1)焚书:(2)坑儒: 4.影响(评价):

(二)罢黜百家 1.时期: 2.背景:

3.确立(汉武帝的措施):

4.影响

(1)消极影响:

(2)积极影响:

(三)太学(中央长安)的出现 1.时期: 2.性质:

3.影响(评价):

4.太学生的参政意识(1)表现(2)原因(3)影响

4.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开始时期: 2.考试内容: 3.影响

(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

合作探究

1.秦朝时儒学的命运如何?表现何在?主要原因是什么?

2.西汉时儒学地位怎样?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秦朝和西汉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手段有何区别?对儒学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相同的实质是什么?相同的根本目的何在?

5.古代思想界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演变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

6.回忆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1)早期:

(2)汉武帝开始:(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 三.宋明理学(新儒学)(2课时)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自主落实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 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2)魏晋时期: 2儒学复兴运动(1)唐朝中后期 韩愈: 李翱:(2)北宋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的开创者:

2.北宋五子的主张及贡献(1)周敦颐和邵雍:(2)张载:(3)二程: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时期: 2.理学体系(1)理气论:(2)修养论:(3)社会政治论: 3.理学经典: 4.地位: 5.影响: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心学开创者(南宋陆九渊): 2.心学集大成者(明朝王守仁):3.心学创立的影响:

合作探究

1..宋明理学有那些显著特点?

2.宋明理学为什么能被官方化?

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哪些异同点?它们之间是何关系? 同:(1)思想主张:

(2)目的:

(3)地位和影响:

异:(1)宇宙观:

(2)道德观:

关系:

5.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2课时)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自主落实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生活时代: 2.思想主张:

3.治学主张: 4.主要著作: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1)政治思想:

(2)经济思想:(3)治学思想: 4.思想影响: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治学思想:

(2)政治思想: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2)哲学思想: 4.地位: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生活时代: 2.主要著作: 3.思想主张: 4.思想评价:(1)积极影响:

(2)局限性:

合作探究

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条件(背景、原因)是什么?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有何特点?

3.如何评价明清之际的思想?

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有何共同主张?

5.明清之际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何关系? 6.列举中国古代三个思想活跃时期。

7.古代儒家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变的?(1)春秋时期:(2)战国时期:(3)西汉:(4)宋朝:(5)明朝:(6)明末清初:

8.儒家学派的地位是如何变迁的?(1)春秋战国时期:(2)秦朝:

(3)西汉汉武帝时期:(4)东汉末年开始:(5)北宋:(6)明朝:(7)明末清初:

第三篇: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案:《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

修1

一、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思考一: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思考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既是胜利了的革命,又是失败了的革命”?

二、预习效果检测

(一)、武昌起义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是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

(2)简述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及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袁世凯为什么会篡夺革命果实?简述其过程,三、课堂目标检测

完成课文50页“学习思考”和53页“史学争鸣”

四、配餐练习A组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A.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无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下列有关三民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A.是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B.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C.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的D.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4下列有关黄花岗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A.1911年4月在广州爆发

()B.黄兴亲自参加了这次起义 C.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D.成为辛亥革命成功的标志

5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在()A.1894年B1905年 C.1911年D.1912年

6下列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A.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武昌起义成功 D.湖北军政府成立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A.1911年10月

B.1911年12月 C.1912年2月

D.1912年3月

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B.规定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D.是中国第二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是A.1912年2月 B.1912年3月()C.1912年4月 D.1912年5月

二、非选择题 B组

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洲政府穷凶极恶…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

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以后则否。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宣言》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3)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变化说明了什么?

C组 请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四篇:历史③必修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要求学生从教科书、课外读物、互联网等处,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人物传记、文字资料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导言,提问: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战孔孟权威吗?甚至敢把九五至尊的皇帝批得狗血淋头吗?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阶级上,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上,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认识:经济是基础,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生平(1527-1602)

2.著作《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

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李贽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1588年)夏天又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李贽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1602年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于是愤而以剃刀自刎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阳为道学,行若猪狗。——《焚书·何心隐论》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焚书·答邓石阳》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认为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不必须等待从孔子那里取得知识之后才算完满,如果必须等待从孔子那取得知识成为完满,那么千年以前没有孔子,那时的人始终不能够成为人吗?

否定孔子的权威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

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3.(归纳)观点(重点)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2)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3)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 4.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黄宗羲简介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

2、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

反对君主专制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农工商皆本 归纳:观点(重点)

(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农工商皆本 3.评价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生平(1613-1682)时人尊称为“亭林先生”

2、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阅读材料,总结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材料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日知录》

佛教语,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这个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材料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归纳)观点(重点)

倡导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评价

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生平(1619-1692)世称“船山先生”

2、著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

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王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3.观点

(1)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4.评价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归纳总结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经济上:工商皆本;学术思想上:强调 “经世致用、提出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拓展】(重点)

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认识? 政治:①专制统治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抗清、反专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黄宗羲提出重商

思想:①程朱理学思想专制 ②“西学东渐” 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

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深化与提高: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和谐社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解决三农问题)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 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五、明清儒学的影响

1、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第五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题(每题2分,40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拿满分吧!)

1、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产品的积累B、交换的扩大C、生产力的发展D、剥削的产生

2、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D、中书省和尚书省

3、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C、皇权意识的增强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4、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

5、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列强在华利趋于一致D、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6、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

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

7、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8、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

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9、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0、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

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1、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平民的民主B、贵族的民主C、奴隶主的民主D、国民的民主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据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

13、“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

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14、“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最

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A、法国的启蒙思想B、空想社会主义C、英国的宪章运动D、巴黎公社

15、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16、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17、“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

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18、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是()

A、戴高乐B、阿登纳C、布莱尔D、施罗德

19、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结束后日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谋求成为政治大国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C、谋求成为军事大国D、有向海外派兵的可能

20、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几大力量中心B、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二)史实判断题(10分;有的说法教材中未必能找到,但根据所学知识,你完全可以推断。争取多拿分

哪!)

22、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的中日谈判中,李鸿章说:“贵国何必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

腾回答:“尚未下咽,饥甚。”此对话说明了()

①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盗本性 ②汉奸卖国贼的奴才嘴脸

③谈判中要有一定的策略 ④李鸿章以退为进的方法为保住清政权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3、2002年3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就美国政府允许台湾所谓“国防部

长”赴美“开会”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

①践踏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 ②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③干涉了中国内政 ④改变了其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

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

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

湾的外交事务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1999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4月1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200

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00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两国关系之所以出

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

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三)史实简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题10分,)

26、(10分)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总结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7分)

27、(请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2分)

(2)该图反映出这种政治制度的一个什么原则?(4分)

(3)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图中的权力中心在哪里?(4分)

28、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一段讲话:当我们展望今后五年、十年或许十五年的时候,我们会看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现在让我们看看

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请回答:(1)尼克松这次讲话的意图及背景何在?(4分)

(2)他对未来的一些预见是否有道理?为什么?(6分)

(四)史料分析评论题(本大题共3题,29题必须要做,30、31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4分)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与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9月3日)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神社院内有一个常设展览馆,叫做“宝物遗品馆”。馆内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

—《北京晨报》(2002年4月22日)

材料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史:

第一次参拜:2001年8月13日第二次参拜:2002年4月21日

第三次参拜:2003年1月4日第四次参拜:2004年1月1日第五次参拜:2005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4分)

(2)根据材料二,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东条英机等战犯死刑,意义何在?为什么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是不彻底的?(4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4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政治启示?(3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5分)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2分)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5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答案 C A D C C B B D B D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5答案 B C C D A B C B C D C ADC A

二、简述题(20分)

26、答案:(10分)

(1)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分)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教训,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并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道路。(7分)

27、答案:(10分)

(1)美国。(2分)

(2)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4分)

(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可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但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必须经参议院批准,但最高法院可宣布参议院的立法不合宪法。总之,三者相互制约,维持相对平衡。权力中心在总统。(4分)

28、(1)意图:改变肯尼迪时代美国的对外战略。主要背景:一是美国的相对实力下降,二是苏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欧共体和日本的挑战。(4分)

(2)关于五个力量中心的预见是基本正确的。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可以证明。但多极格局的定型,将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平衡,而不仅仅是经济。(6分)

三、论从史出(30分)

29、答案:(15分)

(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6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4分)

(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3分)

30、答案:(15分)

(1)侵华战争: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策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制造七七事变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任答两点,2分)

滔天罪行: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屠杀、残害数千万中国人;违背国际公法,发动细菌战、化学战;掠夺、毁灭中国巨额财富。(任答两点,2分)

(2)①说明:靖国神社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然赞颂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者。

②意义: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和胜利。

③不彻底: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予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4分)

(3)①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滔天罪行。

②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且有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4分)

(4)①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反映出日本政局日益“左”倾化和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其背景在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的长期混乱、动荡的状况。

②和平与发展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当前威胁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后就会受制于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3分)

31、(1)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1分)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2分)

(2)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越南撤军,着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5分)

(3)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2分)

(4)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5分)

下载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人民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 1-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