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教学实录
执教:刘永康 评点:朱大伦
师:鲁迅在《狂人日记》里面写道:“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麟;从徐锡麟,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用馒头蘸血舔”为题材,这篇课文就是鲁迅先生写的《药》(展示课题——《药》)!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在这篇文章里面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取材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那么在《药》这篇小说里面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病态社会呢?这个病态社会里面的不幸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呢?作者到底要揭出什么样的病苦?要引起疗救什么样的注意?下面,我们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人手来弄清这些问题。这篇文章人物关系非常复杂。有公开出场的,有从未亮相的,有指名道姓的,有隐姓埋名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围绕小说中各种人物对待革命者夏瑜受害的态度对人物进行分析归类。
师:夏瑜被捕是谁告的密?
生:夏三爷。
师:夏三爷是个乖角儿,他为了二十五两雪花花的银子不惜出卖了自己的亲侄儿。你们说这叫大义灭亲吗?
生:不是。这叫六亲不认。
师:对,这叫大逆灭亲。那么夏瑜被捕以后关在牢里面,是谁对他进行敲诈勒索?而且他在牢里劝牢头造反,说“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时候,是谁打了他两个耳光? 生:阿义。
师:对了,红眼睛阿义。那么夏瑜最后在古轩亭口英勇就义又是谁操刀杀了他,并把他的血当药骗取华老栓的钱财?
生:康大叔。
师:对,康大叔。你们看,这三个人应不应该算是一类啊?
生:(齐声说)应该。
师:夏三爷、阿义、康大叔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侩子手。他们对待夏瑜的死抱有什么态度?请大家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如果有成语最好用成语。
屏显1:夏康阿义
生1:“罪有应得”。
生2:“冷嘲热讽”。
生3:“麻木不仁”。
师:(三个学生概括都不准确,这时老师开始点拨)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三个人是为谁服务的?
生4:他们是帮助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些革命者的。
师:对了,那就是帮助坏人干坏事。我们有没有表达这个意义的成语呢?
生5:“助纣为虐”。
师:概括得非常好。那么和“助纣为虐”同义的成语还有吗?
生:(齐声说)“为虎作伥”。
师:对了。被老虎吃了变成伥鬼,又帮老虎吃人。这两个成语都很好。我们继续看,夏瑜在古轩亭口英勇就义的时候,有一群什么人?
屏显2:夏康阿义一助纣为虐
生:有一群围观的群众。
屏显3:(围观群众)
师:我们平常看电影、看电视、看小说,如果是英雄人物就义,如果是善良的人蒙冤受屈被害,围观的人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1:同情受害者。
生2:为受害者感到悲痛。
生3:对迫害他们的坏人都很愤慨。
师:可是,这篇课文里围观的群众,他们对革命者夏瑜的英勇就义同情吗?悲痛吗?对坏人愤慨吗?
生:不是这样,他们是在看热闹。
师:对了,是在看热闹,是在鉴赏一场杀人盛举!夏瑜被害是多么悲惨的事情,他们居然当成热闹来看!这说明什么?
生1:愚昧无知。
生2:麻木不仁。
生3:观杀取乐。
屏显4:围观群众——观杀取乐 华家三人
师:概括得都不错。第三类人就该是华家三人了。华老栓夫妇、华小栓是开茶馆为生的,他们应该算是城市贫民、劳苦大众。革命要解救的对象正是他们。他们应该算是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动力对革命应该是支持的、参与的。可是华老栓夫妇呢,他们知道不知道革命是怎么回事?
生:不知道。
师:所以,鲁迅先生给康伏园的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药》写的是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是因群众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的说,革命者为了群众牺牲了,可是愚昧的群众却不知道是为了谁。并用了愚昧的见解,以为牺牲了可以享用,为了群众中某一个人的私利。”华老栓一家不懂得革命是怎么一回事,相反的,把革命者的鲜血当成了药来给儿子治病。我们用一个四字短语把他们的行为概括出来。
生:以血为药。
屏显5:华家三人——以血为药
师:第四类人就是茶馆里面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和二十几岁的青年人等等,他们是一群茶客,他们这些人是饱食终日,百无聊赖,这就是鲁迅先生在他其他,文章里面说的社会上“多余的人”。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说,刘和珍君的遇难“顶多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他们就是这些无恶意的闲人或有恶意的闲人。他们对夏瑜的受害抱有什么态度?
屏显6:一群茶客
生1:他们认为夏瑜的死,是死有余辜的。
生2:愚昧麻木。
生3:冷酷无情。
师:(针对学生概括不贴切,老师点拨)夏瑜关在牢里说了什么话?
生:夏瑜关在牢里,还在劝牢头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师:红眼睛阿义打了他一个耳光。他们是怎么赞扬阿义的?
生1:驼背五少爷说:“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
生2:花白胡子说:“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说可怜可怜哩。”“打了这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师:平常有人受害了,面对他的受害,有人不同情他,相反的还感到高兴。这个意思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表达?
生:(齐声说)幸灾乐祸。
屏显7:一群茶客——幸灾乐祸 师:好!这就对了。请大家注意,夏瑜的死,别人不理解、不同情,可是亲戚本家又抱什么态度?
屏显8:亲戚本家
生1:夏瑜的母亲给儿子上坟的时候,发现坟头上有个花环,其中有一段心理描写是:“这花没有根,不像自家开的,小孩是不会到这里来的,亲戚本家早不来了”,“早不来了”,就说明亲戚本家开始疏远夏四奶奶。
生2:疏远夏四奶奶就说明亲戚本家怕被株连,怕惹祸。
生3:怕被株连、怕惹祸,就可以看出这个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有酒有菜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生4:就可以看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的残酷,他们不仅杀害革命者,连他的亲戚朋友都要受到株连,连坐法,灭九族,所以亲戚本家不敢接近夏瑜母亲了。
生5:群众不理解他,连他的亲戚本家在他死后也不接近他家。可见革命者是死得多么的寂寞和悲哀啊!
生6:因此,我们可以用“疏远避祸”四字来概括亲戚本家对夏瑜。
屏显9:亲戚本家——疏远避祸
师:好,我们就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夏四奶奶作为革命者夏瑜的母亲自然也算一种类型。在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小说里边,有许多革命者的母亲,比如日本的共产党员作家小林多喜二写的母亲,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写的的母亲,国产电视连续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里边地下工作者杨晓东的母亲,《洪湖赤卫队》里韩英书记的母亲,《苦菜花》里抗日妇女娟子的母亲都是革命者的母亲。你们看这些革命者的母亲有个什么共同点?
屏显10:夏四奶奶
生1:他们都理解自己儿女的革命行为。
生2: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儿女的革命行为。
生3:他们的儿女为革命光荣地牺牲以后,作为革命者的这些母亲,都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儿女感到骄傲自豪。
师:对了,她们的儿女是为革命牺牲的,死得其所,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所以,她们能为自己有这样的儿女感到光荣。可是,夏瑜的母亲也是革命者的母亲啊,夏瑜受害,她是感到骄傲、自豪、光荣,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你们根据课文的有关描述加以说明。
生:夏四奶奶看到坟前树上的乌鸦,有这样一段描写:“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夏四奶奶对儿子的死很悲伤。
师:除了悲伤,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感情?(学生一时不能作答,老师点拨)她在上坟的时候,眼前出现了华大妈,脸上立刻露出了什么颜色?这种颜色说明什么?
生1:脸上露出了羞愧的颜色。
生2:夏四奶奶不敢正大光明去给儿子上坟,怕见人。只好偷偷摸摸地去,一旦发现有人,脸上露出羞愧的颜色,这说明她和别人一样,仍然把自己的儿子当着是被镇压了的犯人来看,认为这是丢人的事,当妈的感到脸上无光。
生3:她为儿子的死感到羞愧,说明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是为革命壮烈牺牲的,死得其所,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作为这样的革命者的母亲,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可是,她没有这种骄傲感,没有这种自豪感。
生4:夏瑜就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死到底是为了谁,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他死得是多么的寂寞、悲哀。
师:大家分析非常好,两种情感交织,又悲又羞,因此,她对夏瑜死的态度就应该把这两种感情都要概括进去,怎么概括?
生:那就是“悲羞交错”。
师:概括得好!前面已经提到,夏四奶奶上坟的时候看到坟上有一个花环,接下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否定了几种可能?
屏显10:夏四奶奶——悲羞交错
生1:“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生2:“孩子不会来玩”。
生3:“亲戚本家早不来了”。
生4:乌鸦并没有按夏四奶奶的意思由树上飞到坟头,可见这花环并非是被冤枉的瑜儿在显灵。
生5: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就只能让人想到是夏瑜的战友送来的花环。
屏显12:夏瑜战友——献花于墓
师:对头,应该是夏瑜的战友。革命者死得很悲惨,一般的群众不同情他,亲戚本家疏远他,他的母亲也不理解他,但是夏瑜的战友把花环送到了他的墓上,这个行动使我们想到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边的一段话?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老师一面背诵这段话:
屏显13: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惜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竞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师: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1:这段话是对夏瑜战友献花于墓最好的诠释。它说明,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革命者惨遭屠杀,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斩尽杀绝。
生2:说明烈士的战友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还会继续战斗。
师:好了,前面谈到,这篇文章人物关系很复杂,有公开出场的,有从未亮相的,有隐姓埋名的,有指名道姓的,很不好理清头绪,可是,我们把他们对待夏瑜受害的不同态度做了一个归类,这人物关系一下子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
夏康阿义——助纣为虐
围观群众——观杀取乐
华家三人——以血为药
一群茶客——幸灾乐祸
亲戚本家——疏远避祸
夏四奶奶——悲羞交错
夏瑜战友——献花于墓
在弄清本文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这篇小说的主题。众所周知,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揭示主题、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围绕对待夏瑜受害的不同态度,我们已经把课文中的人物归纳为七类,其实,这七类人还可以概括为三类,你们看,可以归为哪三类?每一类显示了主题思想的哪一方面?现在请大家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前后左右讨论讨论。(生讨论后发言)
生1:第一类应该是:夏三爷、红眼睛阿义、康大叔,因为他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刽子手,这与其他人有区别。
生2:围观群众、华家三人、一群茶客、亲戚本家、夏四奶奶这五类人可以归为一类。
师:为什么? 生3:他们对夏瑜的死尽管态度不同,但不同中有同,那就是愚昧、无知、麻木、不觉悟。
师:那么剩下的“夏瑜战友”自然应归为第三类。这三类人,每一类人就都显示了主题思想的一个方面。文中写出了夏三爷、阿义、康大叔这类人对待夏瑜的态度,通过这类人的描写,将矛头对准的是什么?
生1: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生2:因为他们助纣为虐,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刽子手。
师:对了,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就显示了主题思想的一个方面。从课文来看,这个罪恶表现在哪些方面?
屏显14:控诉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生1:从夏三爷、阿义、康大叔迫害夏瑜说明封建统治者的罪行之一是:镇压革命。
生2:围观群众、华家三人、一群茶客、亲戚本家、夏四奶奶的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是封建阶级统治的毒害造成的,可见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之二就是:毒害群众。
师:鲁迅把夏瑜的受害和群众的愚昧连在一块来写,除了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生: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了群众,导致了群众麻木、愚昧,而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又没有去医治他们的愚昧、麻木,没有唤起他们的觉悟。
师: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就是辛亥革命失败,革命者死得寂寞、悲哀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个血的代价告诉我们,革命要成功,该怎么办?
生:(齐声说)唤起民众。
师:对,说明“革命必须唤起民众”,这就是本文主题思想的第二方面。再看夏瑜战友“献花于墓”,这一行为描写又说明什么?
屏显15:说明唤起民众的必要
生:说明尽管革命失败了,革命者也死得很悲惨,但是革命没有完蛋。
师:对了,革命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应该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透过黑暗悲哀的现实,显示光明美好的前景。从以上的研究中已经说明,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从人物的形象特点当中显示出来的。七类人归为三类人,每一类人显示了主题思想的一个方面。合起来就是:
屏显16:透过黑暗悲哀的现实,显示光明美好的前景
师:本文主题思想虽然是三个方面,但这三个方面有没有重点?
生:有,重点是“唤起民众的必要”。
师:对了,主要是“唤起民众的必要”,可以说,人民群众唤起之日,就是革命取得成功之日,这就是主题思想的体现。我们从这篇文章的人物关系分析人手,已经弄清楚这篇文章的主题,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从分析题材与主题的关系人手,学习提炼主题的方法。同学们平常写记叙文,思想不深刻,不知道怎么从题材中提炼主题,我们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来琢磨一下鲁迅先生是怎么从题材中提炼主题的,要学习他的这种技巧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平常的写作,使我们写出的文章能够做到深刻。刚才我们已经谈到了,鲁迅先生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中写道:我的取材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首先,我们看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什么?
生1:是标题《药》。
生2:也就是人血馒头事件。
师:对,这个标题已经显示了人血馒头事件的题材。按照鲁迅的说法,这个取材自然也该是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那么,这个病态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幸的人们又指的哪些人?请大家结合课文的有关描述来回答。
生1:夏瑜关在牢里还在劝牢头造反,宣传“大清的天下是大家的”,这分明是告诉我们这个病态社会是指辛亥革命前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2:不幸的人们应该指小说中的华老栓夫妇、华小栓为代表的落后群众。华家受康大叔毒害,居然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结果是人财两空。
生3:还有就是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夏瑜人被杀、血被吃,有人观杀取乐、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疏远避祸,就连母亲为儿子上坟还觉得丢人,感到害羞。可见革命者死得多么悲惨寂寞!
师:鲁迅先生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篇文章揭出了什么病苦?引起疗救什么注意?
生1:群众的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是一种病苦。
生2:辛亥革命脱离群众也是一种病苦。
师:对,这篇文章揭出了两种病苦,一个是群众的愚昧,一个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医治他们的愚昧,唤起他们的觉悟,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要揭示的病苦。那么,揭出这个病苦要引起疗救注意什么?
生:是要注意寻找一种药,一种医治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病苦的药。
师:这个药是“人血馒头”吗?
生:人血馒头不是药,它治不了华小栓的病,反而送了他一条命。
师:这个药是夏瑜的英勇奋斗吗?
生:也不是,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脱离群众,势单力薄,导致革命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师:对头,辛亥革命没有唤起民众,他们尽管赶走了皇帝,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阶级。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是要引起疗救的注意,注意什么?注意寻找一种医治群众精神麻木,唤起群众觉悟的新药。这就是这篇文章标题《药》的又一含义。可见,本文标题既是题材,又起到了彰显主题的作用。那么这个医治群众精神麻木,唤起民众的新药又是什么?课文挑明了吗?
生:没有。
师:这种唤起民众的新药到底是什么,课文没有说出来,那个时候的鲁迅也说不出来,因为鲁迅是在五四运动的前夕写这篇小说的,受了时代的局限。他想寻找一种医治群众精神麻木的新药,但尚未找到。这种唤醒民众的新药鲁迅后来找到没有?(学生一时不能回答。老师启发)你们都学过历史,历史告诉我们,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在我国思想界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进步的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发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
师:对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医治群众精神麻木的新药。五四运动以后我们进步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新药来医治群众的精神麻木,唤起民众。
我们已经知道,这篇小说的标题即是题材,题材彰显了主题。现在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主题是怎么样从题材中提炼出来的?
师:这篇文章的题材是大题材还是小题材?
生:人血馒头事件应该是小题材。
师:本文通过对人血馒头这一小事件的记叙,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毒害群众的罪恶,批判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弊端,材料虽然细小,认识作用却是很大的。高明的作家总是能够从细小的材料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而平庸的作家会把重大题材给糟蹋了。这篇小说的题材,如果稍不经意,或者是被平庸的作家所采用,也会表达一个平淡的主题,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只要稍微改动几句话,它的主题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得非常平庸,你们看改动哪几句话?(许多学生没法改,有几个学生改得不恰当,这时老师开始点拨)请同学们想一想,夏瑜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背景中?
生:辛亥革命。
师:凭什么说是辛亥革命?
生:前面已经提到,夏瑜关在牢里还在劝牢头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师:对了,这句话点出了人血馒头事件的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政府镇压革命群众的背景中。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删掉,再加上几句话,来说明人血馒头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政府镇压革命群众的背景中:夏瑜也不是一个革命者,比如说他只是一个盗窃犯,是一个杀人犯,而华老栓只是买了一个普通的杀人犯、盗窃犯的血蘸馒头给儿子治病,那么人血馒头事件还能表达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个主题么?
生:不能。
师:那它只能表现什么主题?
生:人民群众的愚昧无知、麻木。
师:这样的主题虽然也健康,但就没有“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一主题那样深刻了。
好了,现在我们来想一想,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从题材中提炼主题的方法是什么?(生说了许多都不着边际,这时老师启发学生)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篇小说选择的是重大题材,还是细小题材?
生:是细小题材。
师:那么这个题材的背景是大背景还是小背景?
生:背景是辛亥革命,当然是大背景。
师:由此可见,鲁迅从题材中提炼主题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生:小题材联系大背景。
师:这就是鲁迅先生提炼主题的方法,小题材联系大背景,并找出二者的相通点。大家看这篇文章的事件很小:“人血馒头”;背景很大:辛亥革命。二者的想通点是什么?
生:人民群众依然不觉悟。
师:《药》的主题之所以深刻就是用了这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小见大”、“小中见大”。我们从海岸溅起的一朵浪花可以看见整个翻腾的大海,从一滴水看大干世界。这种“以小见大”提炼主题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篇小说是怎样安排线索,结构故事情节的。请问,这篇小说有几条线索?
生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华家,一条是夏家。
生2: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因此华家是明线,夏家是暗线。
师:华家这条明线是怎么发展的?
生:华老栓买药,华小栓吃药,茶馆里议论药,最后是吃药的结果,也就是人血馒头这剂“药”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反送了他一条命,其结局是华大妈给儿子上坟。
师:再看,这条线索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屏显17:明线:买药——吃药——议药——上坟
生:是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师:下面请大家思考,夏家这个线索是怎么发展的?
生1:写华老栓买药实际上写出了夏瑜的被杀。
生2:写华小栓吃药实际上写出了他不仅被杀,而且他的血被当成药来蘸馒头吃掉了。
生3:写茶馆里面议论药,实际上借议论药穿插写出了夏瑜被捕以及在狱中的表现,也就是被关押的情景。
生4:最后写华大妈给儿子上坟的同时,也带出了夏瑜的母亲给自己的儿子上坟。师:说得非常好!再看,这条线索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屏显18:被杀——被吃——被关——上坟
生:属于倒叙,把夏瑜被杀放在开头,然后回过头来写夏瑜被捕的经过以及刽子手、愚昧、落后群众、亲戚本家、夏四奶奶对夏瑜受害的态度。
师:请想一想,这两条线索通过哪些场景发生联系?
生1:华老栓买药、夏瑜被杀,发生在刑场!
生2:华小栓吃药、以及夏瑜被捕和他被关押的情况的描写是发生在茶馆。
生3:最后华夏两个老母共同给死去的儿子上坟发生在坟场。
师:好了,两条线索是通过刑场、茶馆、坟场三个场景发生关系,再看,通过这三个场景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生1:通过刑场使这两条线索连接。
生2:通过茶馆使这两条线索交叉。
生3:通过坟场使华夏两个老母共同上坟,使两条线索融合。
师:根据大家的思考讨论,我们可以明确:这篇小说是这样来安排线索的: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写华家,暗线写夏家。明线是按顺叙写的,暗线是按倒叙写的,两条线索是按刑场、茶馆、坟场三个场景,使它由连接、到交织、最后到融合。
师:在弄清怎么安排线索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研究这样安排线索的作用是什么?
请同学们想想,明线写华家,暗线写夏家,他们两家各受什么害?受害的原因是什么?
生1:华家受的是毒害,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嘛。
生2:夏家受的是迫害,夏瑜不是被杀吗?
师:对头,他们两家都死了人!死法不同,死因同不同?
生1:死法不同,死因相同,都是封建统治阶级造成的!
生2:是的,因为镇压革命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夏瑜被杀就是有力的证据:
生3:康大叔欺骗华老栓,骗他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好儿子的肺痨病,这足以证明是封建统治阶级毒害群众。
师:好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华家,一条是夏家,华家受迫害,夏家受毒害,两家都死了人,死法不同,死因都是一个,那就是封建统治造成的恶果。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之称,华夏就是中国,文章精心安排华夏两条线索,而且,让华夏两个老母同时给自己死去的儿子上坟,意在说明什么?(学生恍然大悟)
生1: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是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共同敌人。
生2:说明华夏子孙如果要翻身做主人,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封建统治阶级。
生3:所以,作者有意安排华夏两条线索,就有助于“唤起民众意识”这一主题的表达!
师:大家的认识非常深刻,由此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线索安排是要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思考,本文把夏瑜这条暗线也变成明线,行不行?为什么?
(这个问题又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无法回答,有的回答不着边际,这时,老师开始点拨)
师: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把夏瑜这条暗线变成明线,夏瑜英勇斗争的事迹就应该怎么来写?
生:就应该从正面来描写了。
师:把夏瑜英勇斗争的事迹变成正面描写,难道会有什么不妥吗?
生1:这样写会拉长小说的篇幅。
生2:篇幅拉长了就会冲淡甚至淹没对群众愚昧麻木的描写。
生3:这样一来,“唤起民众”的主题就得不到充分的表现!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我再补充一个不妥,那就是这样来安排线索还会丧失这篇文章构思的独特性和情节结构的严谨。请同学们再思考,本文如果把明暗两条线索颠倒过来行不行?为什么?
(几个学生的回答有误,老师开始启发)
师:如果将明暗两条线索颠倒过来,写作重点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1:如果颠倒过来,小说的重点就成了歌颂革命者夏瑜。
生2:这就有违鲁迅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因为作者的主要意图不是要歌颂夏瑜的英勇斗争精神,而是要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错误。
生3:是的,因为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不是要歌颂夏瑜的英勇斗争,而是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不幸人们的麻木、落后、愚昧、不觉悟的病苦,唤起疗救医治这种病苦的新药。如果把明暗两条线索颠倒过来,那围观的群众,华老栓的一家,茶馆里边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夏四奶奶上坟的情景,这些呀,都会变成侧面描写,那么他们的这种愚昧、落后、麻木、不觉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唤起民众”的主题就会被淡化。
师:在理解本文线索设计之后,请联系前面的有关分析进一步思考,记叙文安排线索应该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生:安排线索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师:凭什么说安排线索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生1:前面谈到安排华夏两条线索的作用,已经从正面说明了安排线索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生2:前面讨论能不能将“暗线变明线”以及能不能将“明暗两条线颠倒过来”,就从反面说明了安排线索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师:由此,我们得出第一条原则:安排线索要为表达主题服务。下面,我们继续思考安排线索的原则。
生1:安排线索要考虑线索的内在联系。
生2:本文的线索安排其内在联系就很紧。无论是明线,还是暗线,其内部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如前所说,明线是按顺叙写的,暗线是按倒叙写的。
生3:不但各条线内部有联系,两条线索之间也有联系。如前面所言,两条线是通过刑场、茶馆、坟场三个场景,使它由连接、到交织、最后到融合。
师:这就是安排线索的第二项原则:安排线索必须体现材料的内在联系。安排线索还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生:写记叙文有时可以是一条线索,但也有用两条线索的,《药》就是这样。
师:请想想,为什么《药》会用两条线索?对这两条线索,作者是怎样处理的?
生1:因为《药》中的人物多。
生2:因为《药》中的人物不仅多,而且关系复杂。
生3:这样安排线索更有利于表现主题。
生4:如前所说,华家这条线是从正面展开的,叫明线;夏家这条线是从侧面展开的,叫暗线。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三条结论:在复杂的记叙文中、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现众多人物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好的表达主题,就可以安排两条线索或更多条线索。在有两条以上线索的文中,正面展开的更能体现主题的叫明线,又叫主线:侧面展开的对表达主题起辅助作用的叫喑线,又叫副线。
师:好了,请同学们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把《药》改写成《夏瑜的故事》的记叙短文,该怎样安排线索?
生1:把夏瑜当做明线,把华家作为暗线。生2:把夏瑜的故事按照顺叙来记叙。
师:是的,我们可以把小说的副线变成主线,暗线变明线,倒叙变顺叙。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夏瑜英勇斗争的事迹的片段合理地连缀成有头有尾比较完整的故事!请大家按照这个思路,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记叙文。顺便提一提,本文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表达主题思想,这方面的优点在作者其它小说中也很突出,我们会在其它课文的学习中把它作为重点来研究。
评点:
这节课是刘永康教授应邀在成都、重庆等10余个城市给中学生执教鲁迅的《药》,意在为中学语文老师做教学示范。刘教授的课以内容厚重充实见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具体到这堂课上,有以下特点:
纵深切入,脉络清晰。这篇文章人物复杂,主旨深邃,需要教者一步步引导,纵深推进。首先,针对《药》中复杂多面的人物,刘老师依据不同的人对待夏瑜之死的不同态度对人物进行了归类,为后面揭示题旨打好了基础。其次,在弄清人物身份、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揭示文章题旨。这一环节,刘老师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先揭示出三个主旨,然后点明主、次重点,再由重点题旨纵深开掘,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升华了主题。整个过程脉络清晰,由师生共同完成,老师适时疏通引导,实现了课堂上的平等对话,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药》这篇文章不仅人物复杂多面,而且线索明暗交替,如何剥茧抽丝,抓住能够揭示主题的内核是关键。在文章显现出来的三重主题中,老师收放有度:能够表现深层主旨的内容,联系背景,大胆发散:分析文章线索与主旨的关系,悉心引导,带领学生进入深度思考;抓住关键字词,深挖文字背后的含义,使学生清晰明了。这些实质性内容的提取与发掘有张有弛,学生就在几番开合中进行思考、辨析,进而深入小说主旨,领会文章要义。
启智拨慧,教会能力。刘老师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知识与能力的紧密结合,一篇文章学下来,他总能让学生学到相关技能,在学到知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加以运用和实践。在这堂课上,刘老师通过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旨,指明在记叙文写作中应如何安排线索,凸显主题,以提高写作技能。如,在这堂课上,老师总结出“小题材联系大背景”,安排线索要为表达主题服务,主线副线与主题的关系,如何安排线索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等等写作原则,并以实例对其进行运用,得到有效训练。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第二篇:教学实录
好大一个家
教材分析
祖国有多大。它包括祖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的海域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进而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划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疆域和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和民族的多样性。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2.准备与祖国面积辽阔和民族多样性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初步了解“家”。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家里有舒适的房间、有可口的饭菜,更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充满了关爱。看,这是王老师的幸福甜蜜三口之家。你有一个怎样的家?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家庭。
2、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家,它有960万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你知道她的名字吗?
生:中国
3、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家”的形状。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师:“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 生:大公鸡 师:“是的,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先用心来聆听一首歌曲(课件出示视频歌曲《大中国》,师生同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 生:大中国。
师:是呀,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板书课题:板书好大一个家并给家字加引号。)。
4、师:你对咱们这个共同的家了解多少呢?” 学生根据已有认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56个民族、13亿人口)【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进入主题,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祖国有多大 活动一: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山东地图,比较济南与山东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山东与中国的面积,以突出祖国之大。
【设计意图:在比较活动中,让学生在感知家乡济南以及山东的大小,通过换算比较,也就是直观的进行空间上的比较,从而感受祖国之大。】
活动二:“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一是认识图例和看地图的方位标示,让学生能看懂图,知道什么是图例,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以及一些图例符号的含义,认识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为旅行活动做准备。
二开始旅行活动,先从辽宁出发,(为的是分清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出发前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出发地——辽宁处于祖国的东部地区,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来到上海,先沿着大陆海岸线,我们走到了浙江、福建、海南,到了海南停下问学生:广东在我国的哪边?(南部)它是不是我国的最南边呢?(不是的,我国的最南边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走到这里,回顾一下大陆海岸线,问学生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有多长?(板书:大陆海岸线 18400多千米)
继续旅行,来到了广西,这时我们走到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在祖国的哪边?(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在祖国最西边有个高原是帕米尔高原。
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我们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这时让同学们看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在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走到这里,再回顾一下国界线,问: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板书:国界线20000多千米)
师:我们不可能不吃不喝不睡地走。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4千米,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一圈我们至少要花多少天? 生:至少要用1200天。
师小结:在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阻碍的情况下,我们要花整整三年多的时间才能走完这一圈,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在模拟徒步旅行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基础上,沿着大陆的边界走一圈,一是初步感受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组国的大体位置;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计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祖国边界的漫长,由此感受祖国的辽阔广大。同时,初步认识图例,了解国界线和海岸线的含义,培养学生会看地图的能力。】
活动三:比一比,从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
通过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出示世界主要国家的面积比较表,对比感受。
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只有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差不多同整个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面积相等,在和整个欧洲面积对比(1比40)充分感受祖国的辽阔。
(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1.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等图例。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五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板书:行政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看地图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有34个,并让学生记住其中的直辖市、自治区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资料大搜集——祖国有多大
1、我眼中的祖国
师: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祖国有多大”的资料,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2)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
(3)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4)组长做好记录。
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能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
2、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热火朝天,想必收获一定不少吧!能把你们的信息展示给同学们吗?在汇报之前老师还有几个小要求:
(1)汇报时每个小组先给一次机会,可以先说自己收集的一个方面的资料,其它小组可作资料的补充。然后,进入抢答阶段,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我们就把它评为优胜小组。(2)交流时还要注意小组之间不能重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都争先恐后,准备大显身手。第一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第三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评价(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学习方法,第三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表现非常出色,这才是做大事者的胸怀)(君子不夺人之美)(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你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祖国有多大:我国的海域、我们的邻国、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行政区的名称、我们生活的区域属于哪个行政区、祖国的南北差异。
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小组听得最认真,第()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只要处处留心,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知识,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是我们学习、了解祖国有多大的第一手资料。收集资料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让我们为自己鼓掌!【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小组汇报时,采取“这一个小组先说,其它小组还有补充的吗?”方式,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作必要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汇报内容,让学生的汇报更准确,有顺序、有梯度。】
4、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教师深情地诉说:从刚才同学们展示的资料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真的让我们非常自豪,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吧!相信你们观看后会有更多的话要对祖国妈妈说„„ 播放课件:著名的风景区、祖国南北、东西不同民族生活等图片资料并配有音乐及视频
课件制作说明:(此处可插入祖国各处的著名的名山大川图片,三亚落日,黄山风景区、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的居住、服饰、生活等图片,学生对可以看得见、听到的东西,这样对学生才更有影响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件或图文的形式,及时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如三亚的热带风光、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从分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5、祖国妈妈我想对您说„„
师:资料我们看完了,从同学们高兴的表情中,我感觉你一定有话想要对祖国妈妈说吧!
学生从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中受到了震撼,感受到祖国的大和美,深情地对祖国妈妈说„„(此时已经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效。)
师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你真是一个有爱心有上进心的孩子,祖国妈妈为你感到欣慰。
【设计意图:以材料为佐证,以交流为途径,以呈现画面为感染源,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学习,联系实际,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的辽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效。】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评价自己或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哪位同学这节课表现有特别优秀的地方,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共同爱护、建设我们的祖国吧!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通过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和找哪位同学有最出彩的地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第三篇:教学实录
《浣溪沙》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浣溪沙》
1、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三、教学过程
1.全班齐读《浣溪沙》。2.《浣溪沙》上阂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明确: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流涕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3.下阔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师补充:
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4.《浣溪沙》中“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写作风格? 中国的河流大多是西水东流,而苏轼所写的清泉寺的流水是现今的浠河,此河发源白莲河(解放前称“百里险”),在清泉寺的东面,自东向西流经清泉寺(今湖北浠水清泉镇境内)至兰溪入长江。这是地理环境的实写。其二是,过去人们写人生易老如东流之水。今观水能西流,那么人生不是可再少吗?这是作者即景所感而抒之。从这些可看出“东坡词,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湖北教院主编《唐诗宋词》学习材料)。不仅打破了词为“艳科”的民间遗风,也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5.苏轼的《浣溪沙》引经据典,反其意而用之,是怎么回事? 词中的“白发”、“黄鸡”语出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西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诗是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失,调子比较低沉。苏轼这里说不要徒自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里是引经据典,而又反其意而用之,不但没有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阕“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从而使词的主旨得到了升华。6.小结
《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词的上阕写景,同时也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均是实写。从苏轼一生坎坷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奋厉有当世志”(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的人物。他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重来吗?于是下阕转入抒怀,集中表现了他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即景抒慨,感悟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这首词像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一样,不知给了多少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信心,就是在今天,读了也让人倍受鼓舞。
三、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四篇:教学实录
《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最好的——老师——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最好的,“最好的”是什么意思?
生:最理想的,最满意的,没有比此再好的……
师:(板书——老师),说一说,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生:认真负责、知识面广、严格要求、关心学生、和蔼可亲……
生:是一个女老师,有着披肩的长发。
反思: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好老师的标准,学生能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师:作者(板书: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又是怎么样的呢?
2、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齐读课题——,声音响亮地读——,充满自豪地读——打开课本,114页。
反思:教师依次板书“最好的—老师—我”,师生在其乐融融中谈话,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课文时,应该注意什么?请给大家提点合理的建议吧。
(学生沉默,教师启发要大胆表述想法。)
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长句子可以反复地读。
生:重点的词语画出来,可以请教同学。
(生自由地,投入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机表扬学生。)
师:刚才读书时,老师非常想谁是最好的。通过老师的仔细观察,不是发现一个,而是,你们都是最好的!不仅读得认真,读书的姿势也很优美。希望这节课大家都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反思: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为大家加油鼓劲。表扬是动人心弦的赞美诗,它能触动学生心底最温柔的心弦。
2、检查生词
师: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咱们班有个有心人,她就是李文静,事先已经把课文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工整地写在小黑板上,让我们对她的付出表示感谢!(鼓掌)
反思: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换学生,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我注意到,孩子在小黑板上用粉笔抄写词语时,特别地小心翼翼,有的词反复擦掉好几次再端正的写上。同时,和也是帮助其在全班面前树立自信的有效手段。
生多种形式读生词,指名读、齐读等,重点强调“饶”和“糊”的读音。
出示:
出人意料
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想方设法
饶有趣味
终身受益
颅骨
破绽
强调
驳倒
糊弄
多音字:糊——hū
糊一层泥(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子。)
hú
糊信封
糊风筝(用粘性物把纸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
糊涂
糊口(不明事理;勉强维持生活。)
hù
面糊
糊弄(样子像粥的食物;敷衍,不认真做。)
强——qiáng
强大
强调
qiǎng
强迫
强词夺理
jiàng
倔强
强嘴(犟嘴)
反思: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重视双基开始,但课堂教学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这一环节有效但不够高效,需要调整。
3、检查课文
(1)谈谈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
师:通过刚才的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明白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大胆的说一说。
生:我认识到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老师,他叫怀特森。
生: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了一节奇怪的课,关于“猫猬兽”。
生:怀特森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
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人的个性体验,同学们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
反思: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2)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师: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找出中心句。
生浏览课文,找中心句,多次未果,多次讨论找出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指3-4名同学分别读,齐读。
反思:这个环节出乎意料,学生找不准中心句,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较为生疏,没有充分地读。二是不知道什么是“中心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中心句的特点: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1.从题目去找。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本文应该从议论句上去找。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师:为了让我和同学们深刻明白这个重要的道理,怀特森老师是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出示自学提示:
(1)怀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找出相关句子。(读、划、议)
(2)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除了给我们带来惊讶,带来不可思议之外,对学生会有什么好处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 一次测验,我们按照课堂笔记回答的每一道题,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们都得了零分。
生:老师讲课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我们做的课堂笔记也是错误的信息。
生:课堂上传看的猫猬兽的头盖骨也只是普通的猫的颅骨。
生:希望我们多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来。
生: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
生: 使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生:使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生: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
3、理解中心句。
师:谈谈对中心句的理解。
生:不要全部相信书本,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全对。
生:孔子尚有不知道的,《两小儿辩日》中,他“不能决也”,这说明权威也不是全能。
……
师(小结):书本、权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种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怀特森老师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作者为什们称他为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反思:虽然找中心句时飞来一些周折,但在两个自学提示的引导下,学生的理解还是水到渠成,比较满意。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科学故事会
师: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下面我们一起来召开一个“科学故事会”。
生: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生: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
生: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
生: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
反思:由于本单元安排的都是关于科学精神的课文,选编目的,一方面是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所以,课堂安排“科学故事会”,加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学生讲故事时,还有些胆怯,不自然。故事会的交流气氛不够热烈。
2、课堂总结:
师: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科学精神”又有哪些理解?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执着的探索精神;锲而不舍的意志;创新改革的精神;求实求真的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怀疑批判精神……
师:“学者先要会疑。”(程颐)怀疑是一个新发现的开始,无论最终的结果是对是错,怀疑者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哪怕是定论、是权威,同样可以质疑。
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这是“我”最好的老师告诉的,也是科学精神所必须的。
下课。
第五篇:教学实录
《夹竹桃》第一课时 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冬宇
一、交流预习内容,梳理疑难问题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先看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生:夹(jiā)竹桃 师:也请你读。生:夹(jiā)竹桃 师:两位同学读对了吗? 全班学生:读对了。
师:多音字“夹”,在这里为什么读一声啊?
生:夹一声的意思有夹杂和掺杂的意思,夹竹桃这种植物叶子像竹叶,花像桃花,夹杂着两种植物的特点,所以这个字念夹(jiā)。师:你的预习非常充分,根据字义判断了多音字的读音,我们都来看字典中的解释。(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我想请你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夹在这里读一声?
生:因为夹它是夹杂、掺杂的意思,而夹竹桃都很像两种植物,所以它念“jiā”
师:对啊,你看(出示夹竹桃图片)花像桃花,叶子像竹叶,夹杂二者的特点,所以夹读一声。你再来读读课题。生:夹(jiā)竹桃 师:全班读。全班学生:夹竹桃。
(二)交流预习
师: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哪个生字你最想给同学提个醒,我们都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结合预习卡,实物投影)
生:我想给大家提醒“藻”这个字。先请大家来跟我读一遍。藻。全班学生:藻
生:这个“藻”,它是一个上下结构,这个草字头要尽量写得长一点,把下面盖住。请大家再来跟我写一遍。
师:写在你的学习题纸上,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全班学生书写“藻”。教师巡视。
师:给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你看,她提醒了我们把字写漂亮的关键笔画,赶紧在生字表上把它标注出来。还有谁也想讲一讲? 生: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字,请大家先跟我读,“凄”。全班学生:凄。
生:凄,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右上部分的竖下面不要出头,并且要写在竖中线上。底下女的这个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才能使字美观。请大家来跟我练习一下吧。全班学生书写“凄”,教师巡视。
师:你看,竖要出头,“女”横拉长(手指),她就做得很好。另外,老师也想给同学提个醒,这个横再长也不能超过两点水,注意这可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咱们再来写一个。全班学生:再次书写“凄”。教师巡视。
师:(实物投影展示)你们看,这次就写得更好看了。
(三)梳理问题
师:生字我们交流到这里,课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不明白的问题都写在了预习卡上,按照惯例,小组长应该把你们组集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来,我们展示一下。
(组长上来摆问题条,实物投影出示)出示小组问题。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开始浏览这些问题了,你有什么发现? 生:大家都提到了“作者为什么都爱上了夹竹桃?”这个问题。师:是啊,你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几乎每个小组都提到了“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板书:喜爱?)还有吗? 生:我发现只有一个组提出了“夹竹桃为什么只开三季?”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无法在这节课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书中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师:说的有道理,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探究。你看,我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筛选问题了。下面,那我们就来先解决大家都关注的这个问题。
二、探究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可以圈圈画画,做批注。
全班学生默读,思考,圈划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我从第四自然段中体会到夹竹桃的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韧性的可贵,所以我认为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师:(出示第四自然段)是这段吗?同学们,刚才她提到“韧性”“可贵”(屏幕上圈出词语)都是这段中的词语。抓住关键段落中重点词句,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其中的原因,非常好。(板书:抓重点词)但是还不够全面,还有没有补充?
生:请大家看第六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夹竹桃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夹竹桃富有韧性,另一个原因是月光下的夹竹桃能够引起作者许多幻想。
师:嗯,你的方法很好,关注到了中心句,也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板书:找中心句),还有补充吗?
生:我还发现它的总起段,就是第一段“夹竹桃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话,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的值得留恋,值得回忆使得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师:你从字里行间看出了这份爱。对作者喜欢它的原因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第二段看出来,作者家里的两盆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十分有趣。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师:哦,你说的这些是花的—— 生:颜色。
师:你看,有时候我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也能够解决问题(板书:颜色),我们的同学很会学习。三个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梳理出要点,列一个提纲,这样就能避免答题有遗漏,或是不全面了。现在我们小组合作,梳理要点,列出个提纲。写在组长的学习题纸上。
全班学生小组合作梳理要点,列提纲。教师巡视,收集值得学习的小组提纲。
师:这个小组先派个代表说一下。
生:我们总结的夹竹桃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它的花色,红白相间(jiān)(教师纠正“间jiàn”)十分有趣。夹竹桃的第二个特点是富有韧性,表现在花开三季,无不奉陪。夹竹桃第三个特点是月光下它可以给人带来许多幻想,所以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师:这个小组把要点梳理了出来,而且很有特点,像一幅画一样深深记在我们脑海中。回答得也很全面。老师还想推荐给大家看看这几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实物投影)图片1
很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个小组是用列提纲的方式,要点梳理全面。图片2
我们把要点梳理出来了,现在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全班同学同位互查。师:请你来说一说。
生: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它还十分有韧性,并且能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所以作者十分喜爱夹竹桃。
师:回答得很完整,并且也很流利,非常好。刚刚我们梳理要点,这个问题解决了(板书擦去“?”)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份喜爱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聚焦写它韧性的第四自然段。
三、领悟表达方法,尝试实践运用
出示学习要求(师念):
默读第四自然段,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出来,想想好在哪儿? 全班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重点关注了这一段的第一句“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我重点关注了这里的“一”和“又”,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体会出夹竹桃的韧性,可以更好的让读者想到,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
师:非常好,你关注到了词语的正确使用。还有吗?
生:我关注的是这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不管是在和煦的春风里,还是在盛夏的暴雨里,亦或是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每天都迎着朝阳开放。” 师:你找到了这句话,还有这句。别的同学也关注到了吗? 生:我发现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更生动的写出了三季开花,夹竹桃强韧的韧性。
师:还是这个句子,除了排比,你还关注到什么?请你来读一读。生读句子。
师:这种表达方式很特别,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无”和“不”都是否定词,更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师:有两个否定词,你的发现很重要,火眼金睛。还有吗? 生:我发现它表示每天都的意思。
师:你还发现了它的意思。如果我把它换成“每天都”行吗?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如果把这个句子里的“无日不”换成“每天都”那这个句子的强调作用就没有那么重了。用上“无日不”这样的两个否定词可以起到强调它要表达的意思。
师:你还关注到了它的表达效果。两个否定,强调了肯定的意思。那“无日不”到底怎么把对韧性的喜爱那么强烈的表达出来呢?自己先读读看——
全班学生自读句子。
师:我们再来联系着前文,合作着读一读。
春天,院子里的花都开了,繁花似锦,此时的夹竹桃,请你读——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夏天,夜来香熏透了整个院落,花开的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此时的夹竹桃,请你——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秋天来了,当大部分的的花禁不住秋的凄冷,纷纷凋零之时,夹竹桃却依然——请你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同学们,这可是3个季节,9个多月,270多天啊,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我想问问你此时什么感受?
生:我想夹竹桃是真的不能跟院子里那些其他的花比的,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真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师:看来你也喜欢上了夹竹桃。能不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是啊,不管怎样的环境,不论怎样的天气,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夹竹桃在春天、夏天、秋天都开放,韧性很可贵。生:我感受到作者对它的韧性的喜爱。
师:对啊,就是因为太可贵,太了不起,作者太喜欢了,所以就用了“无日不”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将这种感情有力的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这句话。
师:这一段中有一个句子也用了这种表达方式,能找到吗?你来读。生读句子。
师:这也是表达强烈的情感啊!让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全班齐读。
师:作者太喜欢夹竹桃了,连用了两个“无不”。咱们如果在生活中也想表达一下这种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试着用“无不”来写一写。请同学们也尝试着用上“无……不……”写一句话。提笔即练字,请大家工整的写在方格里,注意写字姿势。全班学生写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写的句子。
出示:从春天一直到秋天,270多个日日夜夜,夹竹桃无不没有美丽的姿态。
仔细读一读,看“无不”,他用对了吗?(学生没有发现)我们刚刚提到,无不两个否定词。生:这句话里有三个否定词。
师:三个否定词,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去掉一个否定词,怎么改?
生:改成“夹竹桃无日不有美丽的姿态。”
师:能够把它改正确,能不能让它更通顺一些啊?你说—— 生:改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270多个日日夜夜,夹竹桃无日不拥有美丽的姿态。”
师:“拥有”这个词用得真不错,还有同学也想改吗?你来—— 生:我想改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270多个日日夜夜,夹竹桃无日不展现美丽的姿态。” 师:是啊,我们可以帮他把句子改正确,还能改得更有文采,真好。虽然这个句子有点小问题,可是他的字写得不错,很值得我们学习。也希望同学们勤加练习,写一手漂亮的字。再来看看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我们的点滴进步,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与汗水。
写对了吗? 生:对了。
师:希望我们都来想这位同学学习。有时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甚至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句子思路更开阔。请大家拿起笔来或者修改,或者再写一个句子,不仅要写正确,写通顺,字还要写漂亮,思路一定要打开。开始吧
全班学生修改句子。教师巡视。
师:我刚刚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写的句子与众不同,我们也来听一听。
生1:每次站在领奖台上,人们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
生2:在场客人听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无不拍案叫绝。
师:这两个同学的句子不仅仅局限于写夹竹桃或者植物,他们还能联系生活,思路开阔。
四、交流背诵方法,积累精彩片段
师:学到这里,看来这段话特别值得积累。背诵也要有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把第四段背出来?
生:这段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记住这个段落。师:记住关键句子,也能帮助背诵。是个好方法。生:理解这个段讲的东西和意思,把它记住。师:嗯,围绕段意进行背诵,也是很有效的方法。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背诵。
师:关键词语也能帮助我们背诵。老师也想推荐大家,有时候记住特殊句式,也是一种背诵的好方法。大家用喜欢的方法,练习着背一背。全班学生自己练习背诵。师:我们试一下。全班背诵。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解决了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这个问题,关注了第四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学会了用“无不”造句,很有收获。课前,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第三自然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其他的花呢?”这些问题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很有价值,留待我们下节课一起探究。
板书设计
夹竹桃
抓重点词 喜爱 花色 韧性 幻想 找中心句
红白相间 花开三季 ……
奇妙有趣 无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