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首页 | 组情概览 | 教学资源 | 课题研究 | 趣味历史 | 留言本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创新教育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创新教育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你是第622位浏览者 发布日期:2004-6-24 泉州五中分校
执笔:黄钢强
写在前面:
我校承担的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2002年10月申请立项成功,至今已历一年。教育界同行对于2001年7月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给予极大关注,有关理论研讨成果颇丰,在此不多涉猎。本研究课题旨在探索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之路,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寻求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素质要求、课内外学习方式等几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泉州市普教室老师和本校领导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同仁的不懈努力与探索,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总结汇报,以求正于大方。
一、课题的背景
1、知识经济呼唤人才、要求教育创新
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可以说,21世纪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的提出是未来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对我们是一种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再次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因此,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2、历史课程标准呼唤教育创新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强调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新时期的历史课程改革为中学历史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没有大胆创新,突破僵局,就没有出路。
3、创新教育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学历史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直接或间接遏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妨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体制、行为以及环境等因素,如:培养目标过于强调统一、划一与知识教学重视学生考分、考试等定量评价,忽视对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培养;教学方式陈旧、单调,教学中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所谓“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强调教育规范统一和要求的共性,忽视对学生主体和个性生存空间,还有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历史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等。凡此种种弊端,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方式出现严重偏差——为学而学,为考而学,上课勾教材,课后对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其负面影响是严重的,泯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可见,传统教学模式是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动大手术,进行重大变革。
4、创新教育是我校推进全面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泉州五中分校诞生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大洪流中,正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开拓教育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中更应义不容辞地走在最前面。五中分校秉承百年五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优越的软件硬件设施,起点高;齐集泉州各路小学精英,学生整体潜质好;教师队伍年轻精干(如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大学本科毕业),综合素质强;重要的还有始终如一地关心和支持本课题研究的各级领导和学校同仁:泉州市普教室陈木兴老师,学校领导、省级优秀教师、市历史学科带头人魏献策,都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行家能手,作为本课题组的顾问,他们对课题的研究作了全方位指导,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二、课题的内涵
创新是什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的意思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是指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自主整合教学资源,营造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智慧魅力与生命激情的教学氛围,有效地唤醒、激励学生以创新的姿态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本课题是应用型研究课题,我们在深刻解读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创新理论的探究和实践为起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倡导“三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要求创新、授课方式创新。探究构筑师生互动,平等融合,调动兴趣、启发思考,应用提问、辩论、体验等方式追求实现探究、自主、开放学习的新模式。
三、理论依据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作为新时代对教育创新能力的研究探索,是有目标、有追求、有理想和憧憬,但尚无定法,也没有统一规定,不过在探索实践中,我们自觉接受以下五种理论的指导。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叙述: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分析中提出人具有自动型、自主性、社会性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这一论述为充分开发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2、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是构建创新教学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若干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们探索创新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3、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刺激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手段、促使整个教学机制高效运转,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4、创造力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为创新教学奠定主要理论基础。
5、学生主体理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个性、感情智慧等,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西方创新教育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把创造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一系列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策略。日本从80年代开始,已在各级各类学校引入创新教育,进行普及性实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更把创造力当作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明确把培养创造力的创新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基本方面和根本目标,各国对创造教育、创造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和丰厚的研究成果,给予我们创新教育以极大的启示和借鉴。
2、最早在中国提倡并实践创造教育的是陶行知先生,他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人、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儿童眼、手、脑、嘴,时、空的六大解放。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当代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但总体分析,创新教育还处初创阶段,在研究目的、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和重点上仍存在很大差异。
3、来自国内和国外、历史和当代关于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今天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支持,然而,诞生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教育必然蕴含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承载新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既是对以往研究成果和经验的继承,更是对历史的超越,是一种带有新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其研究状况更复杂、难度更大、内在价值、意义更深远。
五、课题研究过程回顾
1、研究方法:由于本课题涉及面广、层次较多,研究难度大,为此,我们遵循了以下研究方法与准则:
(1)、分工协作,分散难度:概括课题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教师个
人兴趣和特长,对总课题进行分散思维,精选部分子课题加以研究,如: 主 题 负责人
新课程与新型师生关系 黄钢强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探究性学习张晓祥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兴趣的激发 林月华
在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张晓祥
历史教学中自主整合课程资源 黄钢强
如何上好活动课 张晓祥
探究、自主、开放式的历史教学和模式 林月华
历史辩论法教学 林月华
课堂创新之路 黄钢强
(2)、立足本校,加强交流。
A、开发本校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与同组其他年段、与不同学科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提高;充分挖掘本组人文资源优势——年轻教师起点高、有干劲、肯学习、易沟通、接受快。
B、走出去。利用各种机会向普教室老师,兄弟学校同行请教、观摩,取长补短,促优转差。C、请进来。我们学校承担几次有意义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观摩研究会议,如2002年10月召开的泉州市区历史课改研讨会,邀请了省教育学院刘心坦教授以及各级普教室老师经常性开展观摩点评活动,接受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3)
、培养骨干、带动全面。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潜质无限的年轻教师,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将挑起本校历史教学教研的大梁。
2、实施步骤与内容
2002.8——2002.10 启动阶段 教学实例观摩课 黄钢强 2002.10——2003.4 课题阶段性总结 公开课、论文 林月华 2003.4——2003.5 中期总结性论文 论文、研究案例 黄钢强 2003.5——2003.8 课题阶段性总结 论文、示范课 张晓祥 2003.10 课题总结汇报 研究报告 黄钢强
观摩研讨会 郭艳妮张晓祥
六、研究重点
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是本次课题研究的核心,通过教学创新去引导、感化学生,使其逐渐形成提兴趣、爱主动、行自主的新颖实效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现代的历史学习方式应具有兴趣、自主、探究、综合、合作、科学等特征。
1、观念创新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待灌的“知识器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决定了现代教育必定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工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班超、文成公主等,我们不只是简单的介绍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让其整理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的启发等。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更从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熏陶。
(2)、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的转变。传统的以教定学,教师包办代替——“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做法,学生习惯被动学习,为学而学、为考而学,缺乏主动性、创造力。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为此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3)、由重结果到重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弊端,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结果,必然走到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凡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这些理论性强的地方,我们关注的是学生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对材料怎样进行整理和寻找。
(4)、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有人统计目前的教学教法有 14类72种,你用哪一种?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的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说不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切忌公式化、模式化,要勇于积累、总结、创新、提高;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形成自己特色化、个性化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也是年轻教师成才成器的集中反映。
(5)、由重分数向重能力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要使学生懂学习、会研究、善创造。与此相适应,学校考试内容和方法也应改革。初中历史学习成绩评价内容三方面——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平时成绩,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应用能力方面的份量。考察学生历史应用能力的最好方式是开放性考试。开放式考试形式多种多样。如表:
历史材料收集整理 家乡名胜古迹考察
历史题材影相观后感 口试 撰写历史小论文 历史小报编制
历史小制作 历史小话剧演出
2、历史教师内在素质创新
可能有人要感慨,现代教育改革下做学生不易,当一个合格的教师更难,委实如此。一年来在创新教学领域的探索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点,创新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或者说现代化的教师形象是什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教育需要的是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特色型“四合一”的新型教师。,这样的创新型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教育思想端正。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方面。
(2)、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超越史学范围的多学科
知识体系。
(3)、创新能力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
能力,尽快实现由“传承型”向“智能创新型”转变。(4)、自主整合课程资源。注意学科内整合和学科间整合。除充实学科内丰富有效材料,捕捉介绍最新信息外,还要注意跨学科沟通,加强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以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知识整体。(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穿越历史时空的直观表现力,这点尤其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需要。
(6)、语言修养、板书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小问题”。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纲目,强调以图表化、要点化、线索化等方式予以体现,直观反映教材内容间的联系与综合。
3、课内外教学方式创新。
课堂授课方式是具体体现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国内外教育界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时髦名词如: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启发式、辩论式、体验式;兴趣教学、民主教学、激励教学等等屡见报端,不胜枚举。这既反映教研教改受关注的程度,也可感觉到创新教学就目前而言,是有思路、有方法、无定法。经过一系列大胆而多样化的尝试,我们认为还是可以搭建起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见表:
课堂创新思路
步骤 对象 教育心理学环节 师生互动过程 A 师 启发 揭示目标、确定问题
生 感知 接触、阅读 B 师 引导 关注、补充、点拔
生 内省 自主探究、收集整理材料、思考加工 C 师 评论 师生质疑释疑、检测评价、升华提高
生 外显 范围不等:个人、小组、全班形式多样:书面口头交流
课外创新形式
历史成语比赛 历史辩论会
历史小论文竞赛 历史小报专题评比
仿古小制作 历史小戏剧表演
考察古迹、寻访历史 „„
摆正师生关系地位——打破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主体、能动性
营造宽松和谐氛围——期待、肯定、赞赏学生、适时启发、点拔、引导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形象直观表达内容、轻松高效产生效益
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形式多样,互补互益
七、研究成果
1、推动教育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实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和合理定位。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对此始终予以足够的重视,确实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主轴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为中心,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这一新世纪人才培养领域内广泛认同的基本教育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清思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方法讲究;
2、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教研工作,青年教师在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上均有大幅度提高,树立信心,抛开包袱,轻装上阵,正在逐步成长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果敢有为的世纪接班人。教研也为青年教师扫清道路,指明了方向,使之努力往学者、科研、交流、特色“四合一”型的创新型、全能型教师发展;
3、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动之以情,授之以法,促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死记到活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努力向素质教育根本目标靠拢。师生实现互学互动,共同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个充满平等和谐、欢乐愉悦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
4、全力配合学校整体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探索一条初中薄弱学科生存发展之路。通过形式多样、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于国家教育部出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会,我们课题研究的宗旨归根结底就在于寻求在新课程标准下尝试创新教育教学(新课程标准是纲领是根本,创新教学是手段是方法),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实践证明,在长达一年的教育探索中,我们的教学提高了质量,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赞誉。
八、结束语
本课题组克服了时间短,课业重,课题涉及面广,学识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发挥集体协作精神,汇聚智慧,虚心求教,向专家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向学生学习,取得了点滴成绩,在创新教学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我们清醒认识到——本课题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欠缺很多,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创新教育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我们今天肤浅的认识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将深感荣幸。
课题结束了,研究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泉州五中分校
《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组
二00三年十月
参考资料: 1 2林松钦
3文君
4课题组
5韩飞
6课题组
录一览表:
2002.9.5 2 2002.9.6 3 2002.9.13 4 2002.9.14 5 2002.9.22 6 2002.10.9 2002.10.9 7 2002.10.11 2002.10.21 8 2002.11.22 9 2002.12.5 10 教学》
2003.2.15 12 2003.2.28 13 2003.3.14 14 2003.4.10 15 2003.5.26 16 2003..6.11 17 2003.8、《历史课程标准》、《浅谈新课程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变化》
厦门一中、《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江苏无锡西新中学 戴、《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晋江一中、《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湖北十堰市教学研究室、《学校教育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
四川新都一中 附:泉州五中分校《新课程标准与历史创新教学》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序号 时间 主持人 形式 活动内容
张晓祥 画图 原始居民生活想象图
林月华 征文 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 张晓祥 研究讨论兴趣小组 破解彩陶之迷
黄钢强张晓祥林月华 小制作 到劳动基地动手制陶 林月华 演讲 历史成语故事
黄钢强 示范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黄钢强 小制作 都江堰模型
黄钢强张晓祥林月华 外出参观 身边的历史 张晓祥 征文 我看秦始皇 林月华 示范课 昌盛的文化
张晓祥 示范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003元月 林月华 论文 《课程理念下学生兴趣的激发——谈问题式张晓祥 辩论 论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张晓祥 历史短剧 《文成公主入藏》 林月华 调查研究 家乡的节日风俗
黄钢强 讲座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林月华 历史制图 郑和下西洋
张晓祥 画图 设计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路线 张晓祥 论文 《历史教改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8 2003.10 张晓祥 观摩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9 2003.10 黄钢强 总结论文 《课题研究报告》
Copyright 2003-2004 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校分校历史教研组主页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篇: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历 史 课 题 研 究报 告
主题:怀化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一、研究背景:
利益是个永恒的话题,有利益就会有战争,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军事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历史文化带来怎样的冲击,甚至是灾难性的毁灭,对于生活在先辈们用血肉堆积出来的幸福年代下的我们,研究怀化这个标志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地区的抗日战争史,让我们将对战争的认识从理论、肤浅提高到实践,深入的成面,让我们在幸福的年代里感受战争带来的噩梦,维护和平、爱好和平它不仅仅是一个时期或一个时代的话题,只有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人们才会携手维护和平,为了明天的和平,研究战争是本质,研究怀化地区的抗战史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①
了解怀化抗日战争的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② 透过战争,分析战争对人们思想观念及对社会的影响
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研究让我们大学生对战争有实质性的了解,同时提倡在国家主权安全的前提下坚决维护和平,同时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血的教训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怀化地区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作用背景,探究其意义。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及主要内容:
①战争的原因及情况
②战争带来的思想和社会影响
五、研究步骤:
①确立研究课题
②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③搜集有关怀化战争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革命先烈、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④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探究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影响。⑤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六、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实地探访,走访革命先烈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抗战前怀化的社会背景?
就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怀化的地理位置说起,怀化位于湖南西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结合部,为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中山区。西靠贵州铜仁、黔东南,南连广西桂林,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吉首等地区接壤。这样的地理地位就使得怀化在以后的抗日战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相当的缓慢,以至于位于山区之中的怀化显得更加的不起眼,人们的生活也非常的贫苦。
二、抗战中怀化的社会状况?
在抗日战争中,怀化与黔、滇、桂、川毗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迅速成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首先,一大批抗战需要的工厂从内地迁入怀化山区,比如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湖南第一纺织厂等等,为怀化山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使怀化很快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物资供应基地。其次,在抗战期间,日军一直未能越过雪峰山和武陵山,怀化山区成为陪都重庆的重要屏障。国民党中央宪兵司令部,鄂、湘、川、黔四省边区绥靖公署,何应钦陆军司令部,廖耀湘新六军司令部,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汤恩伯第三方面军司令部,以及这些司令部下属的部队都驻扎在怀化地区各县。此外,沅陵县当时成了湖南省的临时省会,湖南省的党政机关、学校和工厂也都迁到了沅陵、辰溪、黔阳一带。此外,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的一些报社、学校、工厂也都迁进了怀化。一片贫困山区,一下子拥入这么多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工厂,可想而知抗战期间怀化人民的经济负担多么沉重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独步江南的芷江飞机场,这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江南的唯一的前进军用机场。当时,中国空军第九总站,第1、第4、第5航空大队,中美混合航空大队,美国第14航空大队司令部、后勤部,苏联志愿军空军大队第一中队都驻扎在芷江飞机场,最多时芷江机场有6000余人和200多架飞机,其中包括美国最新式的B—25和B—29重型轰炸机。从这个机场起飞的飞机,轰炸过日军的白螺机场、长沙机场、汉口机场,曾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5年春天,侵华日军为了夺取和摧毁对他们构成巨大威胁的中国在芷江的战略空军基地,发动了“芷江作战”,我国史称湘西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日军调集8万余兵力和两个空军战斗队。国民党军队投入8个军23个师10万余人,还有空军的第1、4、5大队以及美军第14航空大队一部。这次战役的主战场在雪峰山区,经过两个月激战,共歼灭日军28320人,生俘213人。这次会战是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战区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怀化人民承
担了重大的牺牲。
抗战爆发后,文化知识界自觉担当起农民动员的重任,“到农村去”由战前的一般性号召瞬间走向高潮。文化知识界的农民动员,一是直接到农村从事宣传组织工作,以抗战初期最有声势和最为集中;一是与乡村民主政治相联系,体认农民疾苦和反映农民愿望,呼吁实行必要的改革以激励农民奋起,这在1939年后尤其成为文化知识界关注农村、动员农民的主要形式。1939年6月26日,教育部决定本国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统一招考新生,全国设15处招生区,湖南招生处设辰溪,这是文化教育的内迁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也随文化团体来到怀化。不少救亡团体以及我党的不少党员和救亡干部,也纷纷来到这里,从事抗战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文化知识界的农民动员富有多方面的意义,他们唤起了广大农民群众,增进了对现实和政党的认识,带动了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实际发挥了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者、抗战力量的动员者、农村政治的批评者、农村文化的组织者和农民利益的代言人等多重作用。农村动员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与中国政治态势的变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抗战时怀化的著名战役?
i芷江保卫战
在日本的站史书籍里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也称“湘西会战“。
ii龙潭抗战
时间:1945年4月14-5月17日,历时33天,实战时间28天
歼敌3500余人,俘敌434人,国军牺牲将士2500人以上,是雪峰战役中耗时最长的一场战役。
„„
四、怀化抗战后的社会情况?
抗日战争后,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在国际形势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很难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在国内,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的提高,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的扩大到1亿人口。经过整风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中国人民克服一切的困难,基本上实现其基本历史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是,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依然是崎岖的、曲折的。怀化也不例外,而怀化面临更大的困难,不仅仅是全国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处于山区的怀化,相对而言,解放战争比起其它的地方而言,就显得更加的困难。但是,中共产党没有放弃怀化,怀化人民没有放弃解放的机会。人们不停地努力与封建反动势力作斗争,相信会有美好的未来!
五、怀化抗战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怀化抗战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同时也意识到了,只有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封建社会不再适合中国的发展,唯有寻找新的社会模式,才能够真正的使中国脱离贫穷,重新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战胜国民党,实施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惊天辟地的大事,几千年的土地封建所有制,终于在废除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六、新中国成立后怀化的发展状况?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怀化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的发展;工业和建筑业经济保持强劲增势。改革开放后,怀化更是迅猛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79亿元增长到41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倍,年均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284元增加到9045元,实现了由温饱阶段向初级小康阶段迈进。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取得新的突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而怀化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歇,并将一直朝前不断行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怀化终将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七、芷江受降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因日本受降地点位于芷江,史称“芷江受降”。选在芷江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受降主要原因是芷江建有大型军用机场。芷江机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东方的第二大军用机场。芷江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位于芷江城外七里的七里桥,桥是石拱桥,跨度不到100米,桥边一座石碑,上刻“日军投降之地”,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芷江受降的历史是中国亘古未有的光荣,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走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凸显了芷江独特的战略地位,反映了日本百年战争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中国则像浴火凤凰走向繁荣昌盛的伟大转折。
《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一、抗战前后社会状况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长期束缚,特别是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逐渐落后于世界,19世纪后半期,遭受西方列强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愤于救国的中国人民发动了辛亥革命和共产党的五四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使中国有了新的希望。
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形势: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它的独占殖民地。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发生的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动,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各国人民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各国政府基于各自的立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苏、美、英、法等国政府。其中苏联支持中国,而美、英、法等国则出现了两面政策。直到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才为了自己的利益站起来对日宣战。
抗日战争中的国内形势:
国民党在初期的对日战争中确实出现了不抵抗的命令,使得中国东三省的大片领土被日本人侵略,这一时期的红军正忙于就会国民党的围剿,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作出决议,揭露日本侵略,号召人民抵抗。国内的爱国人士发动众多的抵抗日本侵略战争,比较有名有东北抗联,马占山的江桥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等等,民间学生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大量的示威流行,以表抗日的态度。直到1937年全在抗日战争以后,中国才全面进入全性的不分种族,年龄、性别的抵抗侵略者的战争。
二、抗战的原因
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对中国的民族压迫,从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到“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这里不去细说。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本提出建立所谓“东亚新秩序”,在中国实现“王道乐土”,也就是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它的附属国、殖民地。抗战八年中,大半个中国土地遭到日军占领践踏。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存亡续绝的关头。抗日战争就是中国人民用民族战争来挣脱日本施加的民族压迫,收复中国领土主权,恢复自己的民族尊严。这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事业。中国属于反抗侵略的正义的一方,日本属于施加侵略的非正义的一方。“侵略”这个词人们可以改成别的什么,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却永世也无法改变。人们也许要问,国际和日本历史学者怎么看。抗日战争是日本侵略中
国的战争,国际和日本第一流的被称为“主流派”的历史学者的大量著作都是这么写的。日本少数人宣传“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皇国史观”,学术界不认为那是严肃的科学性研究。“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又给中国的抗日宣传提供了事实根据。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大东亚战争开始以后,把中国看成,„日本的军事基地‟,在中枢决策机构内还有人认为,战争的主角是日本,日本必须战胜,所以日本必须榨取中国以自肥”。“如果是„有取有予‟,尚可另论,而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烈犬是不狂吠的,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三笠宫至今健在。这份文书当时被没收,后来偶然发现。他在回答《读卖新闻》编辑部负责人采访的提问中,接着又讲了许多亲眼目睹的骇人听闻的事实。对于日本从“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以后的所作所为,他的断语足:“连侵入他人所有的土地都要构成非法侵占罪,更何况侵占他国的领土,这能说不是侵略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
三、积极抗战的具体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由于怀化背靠国民党战时首府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国民党军政机关西迁的重要站口,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块僻壤之地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芷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怀化地区位于湖南西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结合部,为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中山区。西靠贵州铜仁、黔东南,南连广西桂林,东部和西北部与省内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吉首等地区接壤。历史上为湘桂黔川滇五省通衢,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湖南的西大门,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西南的主要通道,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在60年前的那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怀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止于1945年4月日军调集兵力在怀化境内发动的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再到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在芷江七里桥举行举世瞩目的芷江洽降,中国军民的抗战历时八年之久,怀化终成侵华战争最后的终结地。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也彰显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战时的怀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怀化形成战时的区域中心,抗战爆发后,由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向大西南撤退的国民党机关、学校、企业、伤兵医院、调动的军队和难民多数取道湘黔、湘川公路经怀化西迁躲避战争,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脚此地。1944年6月19日长沙沦陷后,省内机关、厂矿、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纷纷内迁怀化境内的沅陵、辰溪、溆浦、黔阳、芷江等县,一时怀化境内人口猛增。辰溪县城由战前6000人猛增至10余万人;芷江县城由3万人增至10万人,为原来的3倍多,而沅陵人口随着抗战期间大量人口迁入,到1945年,人口上升到39.75万人,比原来增加了5.11万人。怀化成了战时的大后方,呈现一派战时的繁荣,成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人们对抗战感受
60年前,当苦难重重的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在世界面前时,她伤痕累累而还带着战争硝烟的国民,绽放开的,一定是世界上最为美丽的笑容。自豪的笑容,一直绽开到了今天!60年后,面对民族存亡而不屈不挠的先辈们,面对侵略者枪口而仍然怒视的中国百姓们,虽然你们在历史中,虽然你们在照片上,虽然你们的事迹只能浓缩成60年后一个展览的展品,但是,我们可曾感觉到后辈们的敬仰?可曾看到即使是今天,我们依然享受着那浴血奋战的胜利果实?我们可曾看到这辉煌的胜利,这伟大的胜利?
这场伟大的胜利一直被今天的人们记得!连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伤亡的同胞,还有那14年抗战,让人至今想起来仍然悲愤难抑的全民抗战;连同曾经振奋过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昔日激励中华民族全民抗敌,今天乃至今后,抗战精神激励中华民族全民奋起,全民奋进
因此,人们永远记得那段历史,并把它传承给后代,让全民族的人凝聚一股力量,把祖国建设的很强大,不再覆辙历史的悲剧,不忘国耻。
五、怀化抗战对全国抗战的重大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由于怀化背靠国民党战时首府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国民党军政机关西迁的重要站口,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块僻壤之地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芷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中国军民的抗战历时八年之久,怀化终成侵华战争最后的终结地。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也彰显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战时的怀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湘西会战成为日本侵略者彻底溃败的最后一战,怀化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
受降地点为何定在怀化的芷江?正因为怀化已经形成了战时区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且芷江有盟军第二大机场,是抗战时重要的军事指挥基地,又紧临前线。这样,举世瞩目的日本投降洽降就定在怀化的芷江举行。
史学、文博工作者认为:“全世界有罗马、米兰、柏林、巴黎、芷江、平壤六座凯旋门,芷江的中国凯旋门最有纪念意义”。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受降城内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无不凝结着国内外同胞的爱国情结;受降城内存放的不仅仅是
中华民族共同抗日的历史资料,存放着更为珍贵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怀化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次通过实践完成自己的作业,心里感觉很有成就感,对自己更有信心。此次实践,我们是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这让我感觉团队的力量,学会了跟他们一起做事。
我们研究的是怀化抗战的历史意义。当然,我们学过历史,老师也给我们讲过这类的故事,说出很多感受,但我们从来没有亲自到社会上去调查过,考察当代社会不同年龄的人对怀化抗战有何感受。我们此次调查,通过到网上查阅资料,跟一些老人聊天交流,收获不少。相信有些人也听过自己的祖辈们亲身经历过怀化的抗战,深有感受。过去的悲痛永远不会忘记,虽然有些年青人不太了解,但还是会说出很多自己的切身感受。战争是不可取,但为了人民解放,这样正义的战争是必要的,为了解放与自由,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抗战到底。
二、怀化抗战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由于怀化背靠国民党战时首府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国民党军政机关西迁的重要站口,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块僻壤之地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时繁荣。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结束,芷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三、课题研究
I:怀化形成战时的区域中心。
1、突出的战略位置使怀化成为战时的军事中心
2、战事的发展使怀化成为政治中心
3、稳定的大后方使怀化成为文化中心
4、内迁的先进工业设备使怀化成为经济中心
II:芷江机场的重要作用显示了怀化在抗战中的重要军事地位。
1、战时芷江机场成为华中的重要战略基地
2、芷江机场在战略攻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II:湘西会战成为日本侵略者彻底溃败的最后一战,怀化成为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
四、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一群雪白的和平鸽在受降纪念坊前不时翩翩起舞,这动人的景象,像征着和平吉祥,但和平却来之不易,是中国人民坚持了八年抗战,牺牲了几千万人换来的,广大的青少年,不但要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更要把爱国主义精神变成努力学习,建设强大国家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使中国的明天更美好,和平更有保障!
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8月21日至23日芷江受降到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受降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华民族经历了8年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的岁月。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军民结成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同时也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抵抗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举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作为战时大后方,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我们更加了解到怀化这个城市的点滴。老师说的对,“在怀化,我们将度过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因此了解怀化显得尤为必要!怎样深入的来了解这个古老而偏远的山城呢?唯有通过了解她的过去,人有过去,而物有的只是历史,所以了解怀化的历史能让我们学到更多!”而这次,我们不负老师的期望,顺利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同时希望能有机会在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
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不了解怀化的人们更加的了解怀化,了解这座美丽的山区城市!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小编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创新
教育教学的定位、实施及评价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江苏省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好多年,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理念去应对新的情况,很多人是新瓶装旧酒,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其实质上仍然推行的时应试教育。这就对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的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性格的养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的人才。而课堂作为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教育实施的准则
与传统的旧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更新了教材内容,同时改变了以往的教材编写体系,改以往的编年史为现在的专题史,同时体现了课程目标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进一步确立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为培养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提供基本保。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格中,我们打破了以往的只重视中国史忽略外国史,从而使学生的视野更宽广,在立足国际视野和中国国情;建立在调查、经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真正把握课标、教材精神的教师的比例还不大;历史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出现一些偏差,或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学校的历史课改被纳入应试轨道,新课程提出的学生的发展,许多方面难以通过考试方式进行考查,用量化方式进行描述。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历史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步履艰难。这些情况说明,新课程追求的理想目标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说:“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调整了课程结构,初步实现了历史课程的多元化(初中设置了综合课、活动课,高中开设了选修课),增加了历史课在课程中的比例。在“一纲多本”教材改革方针指导下,初步实现了历史教材多样化。新一轮历史课改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并非完全反传统,要继承过去好的传统,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经验,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
就历史教学的某一种方法而言,也有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历史课的讲授法,至今仍是重要方法之一。如果说课堂上的讨论、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的话,那么,好的讲授引起的师生心灵的碰撞则是课堂教学中的“精神互动”、“心理互动”。讲授法要继承,但讲授法要改革,要研究它与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要研究怎样讲得更有启发性,怎样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怎样实现真正的“精神互动”。2.正确处理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提出三维目标,并不等于淡化基础知识。
新一轮课改没有否定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知识传授,只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的倾向。让学生积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中学历史教材应充分容纳历史知识,真正把历史知识当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包括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宝贵资源,使历史知识真正发挥“知识就是力量”的作用.在重视历史知识在三维目标中地位的同时,也要用新的视野去审视历史知识,要区别哪些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要懂得用什么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特别要警惕的是,在重基础的时候,不可重蹈让学生死记硬背、重复训练的老路。3.正确处理历史课标、历史教材、历史教学的关系
历史课标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的精神,提出的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目标,是历史教材编写和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据,对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历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根据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适当增加内容标准以外的知识,重新构建知识的内容体系,并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再创造。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创造性的、批判性的使用教材,在把握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筛选、重组,灵活地组织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善于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教学过程的开放,一是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既有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又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二是课堂向学生的开放。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教学”二字,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得如何是通过学生的学体现出来的。为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师生要互相合作,结果才能相得益彰; 三是作业与评价的开放。学生的作业量要适当,不能太多,要回归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编制一些基础性的练习,但最好也要有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或作业,可以由教师评价,也可以学生互评或学生自评。但教师是“首席”评价,即使是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教师也要了解评价的情况,以防止评价“走过场”,失去评价的意义。
3、教材内容的“活化” 新课标下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何况还是“一纲多本”。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教材至上。活化教材反映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因此,历史教师要从历史联系现实,能够鉴古知今,灵活运用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意愿。
4、教学反思与置疑
教学反思是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哪里,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积极,学生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困难,如何补救,下一课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等。这些可归结为:
(1)教材处理意见。可以向教材编者提出质疑。
(2)教学方式的安排。包括对本节教材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使用哪些教具,配合本节教材补充哪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史料等。
(3)学生的反映情况。包括学生对本节课兴趣如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评价如何,学生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4)课后自我体会。包括讲授本节课的自我感觉如何,本节课中最得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又是什么。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三)新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流形态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的展开,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似乎要取代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的主宰。就中学历史学科而言,在新课程改革中,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不能被抛弃,研究性学习不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流形态。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各有特色,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融合于常规性的课堂教学中,才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主流形态。
(四)历史课堂的一种境界:原生态
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的历史课,追求完美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追求完美的过程是由无数并不完美的教学事件所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完美的课是永远不会存在的。原汁原味,自然生成,这才是富有生命力的美,一种原生态的美。由此,可以这样认为:
历史课堂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历史是复杂的,不能用非此即彼的答案来解释,在很多情况下,历史是可以有多种答案、多种解释的,唯其如此,历史才有了可探索、可研究的价值。历史课程改革,一个相当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改变求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发散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懂得在历史学习中,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被量化的,思考、探究、感悟、体验,很多是不可以也无法被量化的,而这些对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历史教学要改革,关键在于历史课堂的生成与开放。随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生成。这样的课堂是动态的,更是原生态的,是富有魅力的,更是富有活力的。
历史课堂需要诚信文化的滋养
课堂要生成,教学的非预期性因素便会明显加大。一直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便会遇到冲击和挑战。教师的专业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重要,专业发展应该成为教师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追求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面对快速发展着的学生,教师才会多一些自信,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师才会多一些从容。课程改革,很多历史教师认同历史课堂需要开放,但却担心“放”和“收”的关系。一些课堂也确实出现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现象,导致部分教师手足无措,举步维艰。“放”,是一个大方向,是增强历史课堂真实性和公信力的必由之路;“放”,关键是要发挥教学机智,做到适可而止,恰到火候;“放”,是对教师的机智、才识、能力、技巧等素质的全方位考量和检验;“放”,其实就是师生对话、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把课堂打造成“学习共同体”过程,教师是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放”,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先知先觉的怪圈,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捕捉课堂的信息,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寻求对知识的共同建构。历史教育需要实事求是,格物致知,历史教师必须秉持大师般的科学态度,用自己的坦然与诚实打造诚信课堂。要立意高远,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地在历史课堂上演绎出自己的风采,就必须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仅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应有的气度和雅量,也是在历史课堂营造诚信环境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求真、求善、求美,是它的理性选择,执教历史和学习历史的人都需要诚信文化的滋养。经过课程改革的洗礼,历史教学会焕发出它应有的生命力,历史教师可以找回失落已久的职业自豪和创造自信了,历史课可以成为智慧、知识、激情和能力交织出的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具体情境了。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智慧用心设计教学,但设计决不能走向极端,陷入预设的怪圈不能自拔,那就会扼杀课堂教学的真实。课堂教学的真实是诚信文化的具体体现,是诚信文化建设的载体。对于历史教学来说,真实和诚信高于一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真实和诚信至关重要。让历史课堂始终保持一种真实的原态美,这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当然,也是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五)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扮演问题
课程改革之前,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和教材的实施者,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在新课程下,教师由单一的“权威”演变为具有多重性的复合型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与评价者。既属于个人角色;又是代表国家和社会的社会角色。作为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具有充分的表达自己真实观点的自由,而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的教师,其言论又必须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指导者”与“评价者”才是教师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参与者和合作者应该是辅助角色;因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评价者”至少隐含着四个方面的预设性的含义:(1)教育是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又要指导学生的身心发展方向。(2)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文化上的优势。(3)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4)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因此,历史教师作为社会角色出现在历史课堂上,他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是有限定的,最重要就是必须代表社会而不是个人表明观点、立场和主张。
从教学的过程看,“参与”是途径,“合作”是手段,依据国家对历史教育标准和要求来“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要在参与和合作中指导,在指导与评价中参与。当学生处在认知的坦途时,教师偏重于扮演参与者与合作者,当学生进入认知误区时,教师又要及时转换为指导者、评价者,角色须适时地转换。
(六)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也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到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转换,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历史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呢?引导的方法多种多样:
一、问题引导是学习的根本动力。问题引导应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三维教学目标。为此,应做到:巧选设疑处。疑问的设计必须有悬念、有曲折、有思维含量,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教师的作用只需适当引导点拨,由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一是于无解处生疑——利用教材提供的空间设问。二是于无疑处生疑——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若是合理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用相应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思维会更主动、更积极,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突出历史感和趣味性;二是角色互换,巧激学生疑问,问题引导的最高目标是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舞台,从而形成问题意识,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学生能够想出的问题尽量由学生提出并解决,不论学生的疑问是否符合教师的既定思路,教师都要予以肯定、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二、活动引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和适应多样化新课程的必然途径。单
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史的兴趣。活动引导并不是把每节历史课都上成探究活动课。历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可参与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学科活动,营造轻松、活跃、高效的课堂。“说一说”——交流型活动,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应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型活动在这方面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新课程下要更好地强化广泛参与、成果共享。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比一比”——竞赛型活动,竞争是激发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秀一秀”——展示型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历史课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致盎然,课后回味无穷,课堂效率自会倍增。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只要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就可以被解放出来,方法的创新自然会水到渠成。新课程的关键是教学的实施,而教师是其直接实践者。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储备,钻研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成向引导型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迎接挑战,实现新课程的成功实践。
(七)透视历史课堂的新视觉:对话教学
通常情况下,对话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策略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对话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来把握。就历史教学而言,纳入对话教学理念,在对话的范畴之内来观照自身,目前尚属起步阶段,毕竟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历史课堂教学是实际的和千变万化的,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对话也必然是纷繁复杂的。但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构成成分看,主要应该发生着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学生自我对话。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贯彻这种教学理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善于追问。追问是合理对话的开始。在历史课堂中,追问的对象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追问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追问教材的编写设计;既可以追问教材作者,也可以追问师生自身;既可以追问教材中的显性内容,也可以追问教材所内含的隐性内容。二是学会倾听。倾听是对话得以顺利展开的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听”比“问”更加重要,它决定着“问”的方向和内容。就倾听本身而言,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而且涉及到心与心之间的交流,理想的倾听应该是心之所至。在历史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教师要求学生对他(她)的话认真倾听,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要求自己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当学生的发言与自己的意见相悖时,能够耐心地、平等地倾听学生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教师的“听”往往仅限于行为层面,缺乏有感情的、“共情”的“听”。因此,要学会倾听,意味着对话双方要平等相待,双方相互“敞开”心扉,互相“接纳”对方。对教师而言,具体表现在: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二要能够容忍学生沉默。容忍沉默实际上也就是倾听沉默。通常情况下,学生沉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无话可说、开小差等等,但是如果在一个民主平等、富含对话气氛的课堂情境中,学生沉默可能更多意味着对一个历史问题的深层思考,实质上是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对话,这种沉默在我们看来比那种用频繁的、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来制造“热闹”场面的现象要有意义得多。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对话教学主张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强调对话者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并通过这种感受将对话者的视野引向生活世界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历史课堂中,它重视学生深有感触的历史知识内容,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引发思考。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首先,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选择。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对话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一个历史事件做出各不相同的解读。当然,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脱离具体的历史文本,产生与历史文本没有关联的“突发奇想”,同时,教师也不能允许学生“读误”,即不合理的解读。也就是说,对一个历史史实,尽管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不能脱离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要遵循史学研究规范。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展现了解决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新思路,为观察分析历史课堂教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
(八)创新教育与历史教学中的“三联结”。
实施历史学科创新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的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充分运用教材而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抓紧课堂而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引导学生,将课堂历史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联结;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结;课堂历史学习与学生的生活领域相联结。
历史学习的课堂内外联结。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阵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涉及历史内容的课外读物不断增多,各种媒体传递的历史信息不断增加,学生课余活动也成为他们历史学习的第二课堂。我在历史教学中,努力打破两个课堂的思维界限,促使学生互通联想,即促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或有关历史信息的接触中,联想到课堂内有关的历史学习内容;在课堂历史学习中联想到课外接触的有关知识。结合学生谈论的热点,因势利导,展开讨论;针对实际问题,借助课外读物进行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结学生课内、课外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第二、历史学习与相关学科相联结。就中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已经具有了学科联结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一方面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又容易忽视这种联结,往往还会把学科之间彼此隔绝甚至对立起来,偏科者有之,顾此失彼者有之。再加上分科考试造成的竞争,又人为地加剧了中学各学科之间的分割和知识结构的分裂。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加强对学生创造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历史教学与语文学科相联结;与政治学科相联结;与地理学科相联结;此外,还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尽力找到历史与音乐、体育、生物等各学科的聚焦点,与之联结,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求中拓展思路,获取新知,从而引导他们在学习、思考中进行创新。中学任何学科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任何学科都与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精通历史教材,还要粗通其他学科的教材;不仅要把握本学科的教学进度,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进度,以此为基础耐心引导、启发学生与其他学科有关内容相联结。
第三、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领域相联结。历史是过去人类社会生活的纪录,生活中处处有历史。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创新精神,我引导学生将历史学习扩展到生活领域,即与其生活领域相联结,使他们见物生情.遇事思史。将历史学习联结到自己的生活领域,勤于思考,确是可贵的,即便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这样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也应得到教师的鼓励。因为只有他们的思维不断变换角度,不断增加深度,才能提出设想和问题。也只有不断地提出新问题,才能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促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
(九)重视细节拓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这是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通常在新课导入时、解释难点时、深挖教材时思想教育、选材设问时、引人入胜时、承上启下时、激发思考时、多次利用时都可以利用细节拓展 的作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点是很容易记住的,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对精心挑选的细节,完全可以“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很显然,细节拓展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视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以一套高水平的大学教材为“底本”也会觉得心中无底。教师的阅读视野要瞄准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以淘金般的目光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并且细节拓展的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历史课成为故事会。史学之美,美在通俗、趣味与情节,更美在严谨、深刻与睿智,细节拓展要注意资料的考证,在便捷的同时,勿忘对史料的甄别、取舍,尽可能选用第一手材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
(十)新课标新作业
传统作业形式单
一、机械重复且作业量太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创造实践能力被冷落,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去布置作业,使之成为最有力、最灵活且效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作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选择型的作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按课文要求,布置灵活多样的作业,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1.开放性的作业:适当引入当前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作出判断,不以某一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则须关注每一个体思想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具体指导,解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不同内容的作业:老师指定知识范围,学生根据自己对作业目的、内容、方法的不同理解而选择不同内容的、因人而异的作业,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
3.不同表达方式的作业:同一内容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有选择的、带有一定灵活性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不可预见的新知识探究中,在动脑中完成,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学习,构建知识体系,这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努力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探索中进一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尝试不同答案的合理性,作业由“温故”型转为“创新”型。
分享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即按新课标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业时相互之间必须加强交流、学会合作,共同发展。
1.作业时的分享:指学生的作业过程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因为新课标下的作业需要与社区、家庭,特别是与他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发挥小集体的创造力,将大家的思维汇集到一起,从而完成对某一问题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后的分享:指生生之间交流已经完成的作业,面对面交谈,相互倾听,相互提问、解释、争辩,相互启发,从而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共同提高的目的,促进了学生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汇报型作业——营造宽舒互动的氛围。老师设计作业,并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互动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当学生汇报时,老师应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教师尊重并欣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并及时提供引导支援。
总之,新课标下的作业应该区别于传统的作业,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兰山区教研室向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申报了《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这一市级课题(现已通过结题鉴定)。临沂三中化学组从2006年秋季加入该课题进行研究,连续几届高一参与课题实验,从知识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都进行了大胆实践尝试。现将该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开学初对高一师生的问卷调查中,以下问题与过去相比更为突出,值得思考与研究:(1)有过半数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突然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有些知识初中没学过。(2)高一教师认为有70%的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有60%的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低下,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
2.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宽,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普九”要求,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亦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一人教版教材,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相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言,教学内容偏难,在体现重难点均匀分布和循序渐进原则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过于集中于必修1,如物质的量概念及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应用、离子反应和物质结构理论等。
教师方面:对高一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校有90%的教师从未有过初中教学的经历;有60%的教师对初三新课标及教材不了解;有80%的教师刚从高三循环下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上级部门只注重了对初三教师的培训,而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未能全部跟进。
中考的导向作用:中考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的,没有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低。
二、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对策
1.培训和教研是解决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教学管理者而言,针对高一教师对初中新教材不了解这一现状,适时地组织培训和加强教学管理对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一化学教学必须分清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起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解决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应是高一教师,鉴于临沂三中生源状况,学校领导管理层高度关注高一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专门从初中部调剂初中化学教材,组织学习研讨。使整个备课组对初中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高一教学方向都能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出专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时间,时间约为2周(含军训时间)。
2.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初三和高一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编写初高中教材教学衔接讲义,对需要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在高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门性的衔接教学和渗透性衔接教学。
(1)专门性的衔接教学
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我们安排2课时对高一教材欠缺的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例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补充了以下内容:①电离的概念;②酸碱盐的定义,让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通性;③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对复分解反应成盐进行拓展。帮助学生熟记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①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②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另外,要求学生重读初中化学课本,唤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再认识,有效避免了假期(中考后两个多月)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减少了因陌生感而增加的不适应。同时,通过对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的鉴别和提纯等题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衔接之后,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测验的方式对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渗透性衔接教学
我们是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同时适时补充以下内容: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②化合价的定义;③化合价的确定方法;④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时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中考试题《沂蒙晚报》有刊载)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结合生活中钢铁,合金等的常见运用,讲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自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各种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5.指导高一新生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准备红色笔,学会纠错究错。
四、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刚跨入高中阶段时,学生们都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期望值很高, 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还是知识难易程度都存在着质的跨跃。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同时高一新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及初中化学教学“慢、细、少,且多次重复练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往往记忆、模仿的能力较强,习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大多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而高中化学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内化使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生成并能使其活学活用。
每年高一我们都组织教师编写《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并收录在年级印刷的《高中生活从这里开始》一书中。总结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经验是:1.先预习
带着问题去听课。2.勤提问
课内课外有许多问题要思考,不明白的多向老师同学请教。3.多看书
通过复习课本内容和参阅高质量相关教辅书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4.精做题
做题之前先看书,在看懂书中内容的前提下,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来熟练细致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不宜多“做”题,而应多“看”题。5.常总结
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方法总结所学内容,训练发散、收敛、整合思维的能力,学会把书看薄、把书看透,学会做学习总结笔记。
五、新课程下关注初高中学生心理衔接
由于高一新生在生理上的特殊时期,他们在学习时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在做习题或实验时,他们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因此,教师此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衔接。帮助他们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端正好学习态度。经常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以及能力培养的衔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附:部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材料 物质分类及其化学式书写
没有分类就没有学科,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类别意识(分类思想)、正确地给物质分类是学好化学的第一步。不会分类,不知道物质的类别,就很难理性地认识物质和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制法乃至用途等。
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即有几种不同微粒(分子),有几种不同的纯净物,所以混合物的熔、沸点并不固定。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而纯净物的成分单一,可写出唯一的化学式(或分子式),具有固定的熔、沸点。如蒸馏水、氧气等。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
(一)单质是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1.常见的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 2.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①气态非金属单质: ②固态非金属单质: ③液态非金属单质: 3.稀有气体单质(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写):
(二)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又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氢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等等。
1.氧化物:组成元素含氧和另一种元素,大多数氧化物中氧元素为-2价,这类普通氧化物又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还有一些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1)酸性氧化物—— 例如:(2)碱性氧化物—— 例如:(3)两性氧化物—— 例如: 规律: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有无氧酸(如HCl、HF、H2S)和含氧酸(如H2SO4、HNO3、H2CO3)两类。又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举例写出酸的分子式: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些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含氧酸,如:
训练:常见的酸根名称与符号(请分类写):
+(1)含卤素的有:(2)含N、P的有:(3)含S的有:(4)含C、Si的有:(5)含金属元素的有:
3.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金属阳离子与OH组成。形如M(OH)n,NH3•H2O是一种独特的弱碱。又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
举例写出下列碱的分子式:(1)活泼金属形成的强碱
易溶于水的强碱有: 微溶于水的强碱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属于中强碱,分子式为:(2)难溶于水的弱碱:(3)易溶于水的弱碱是一水合氨:(4)两性氢氧化物,如:
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又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等。
(1)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易溶于水;
盐酸盐中 难溶于水,硫酸盐中 难溶于水,常见的碳酸盐中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 ;易溶于水的银盐分子式。
再举例写出各6种正盐的化学式:
①钠盐: ②钾盐: ③铵盐: ④硝酸盐: ⑤硫酸盐: ⑥铝盐: ⑦盐酸盐: ⑧铜盐:(2)酸式盐——多元酸(二元或三元)与碱中和时,因碱量不足而使酸没有完全中和而得酸式盐,如(写化学式):
①碳酸的酸式盐(碳酸氢盐): ②硫酸的酸式盐(硫酸氢盐):
--(3)碱式盐——多元碱与酸中和时,因酸的量不足而使碱部分中和而得碱式盐,如(写化学式):
①碱式碳酸铜: ②碱式氯化镁: 5.氢化物——氢元素与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分为氢与非金属元素(H为+1价)和氢与活泼金属(H为-1价)两种情况。①卤素氢化物: ②O、S的氢化物: ③N、P的氢化物: ④C、Si的氢化物: ⑤Na、Ca的氢化物: 6.金属的碳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
①二硫化亚铁: ②电石(碳化钙): 化学反应的基本思想
从物质类别入手,视化合物的组成,着眼于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可了解其化合反应思想和分解反应思想;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除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可以从大中和思想以及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弱电解质看化合物之间的离子互换型反应。
1.化合反应——几种物质仅生成一种化合物。
化合物越稳定化合反应越容易。(1)生成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O2→ 金属+O2→ S→SO2→SO3 C→CO→CO2→CO(2)生成氢化物的化合反应(3)生成酸的化合反应(4)生成碱的化合反应(5)生成盐的化合反应 ①无氧酸盐: ②含氧酸盐: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生成几种物质。
化合物越不稳定越容易分解;越稳定越难分解;必须电解。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1)活泼金属+酸(2)活泼金属+水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4)H2、C等还原剂加热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铝热反应:Al+Fe3O4
(6)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上述(5)和(6)高一即将学习。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有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气体生成。(AB+CD=AD+CB)(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练习:(2)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水 练习:(3)碱性氧化物+酸溶液→盐+水 练习: 酸溶液→盐+水 碱溶液→盐+水(4)酸式盐+碱溶液→(5)碱式盐+酸溶液→(6)盐+酸→新盐+新酸(7)盐+碱→新盐+新碱(8)盐+盐→新盐+新盐 科学训练园地
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根、化合价、化学式的训练程序: 1.依次写出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名称和符号: 2.写出+1价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3.①写出+1价阳离子的符号②写出+2价阳离子的符号③写出+3价阳离子的符号④写出-1价阴离子的符号⑤写出-2价阴离子的符号⑥写出-3价阴离子的符号
4.常见的包含有+
4、+
5、+
6、+7价的元素的阴离子(原子团)有哪些?标出正化合价的元素,观察比较这些正价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5.列出变价金属,常见的有哪些? 6.列出常见的多价非金属元素。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训练
1.写出3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6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6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10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8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有CO2生成的4个化学方程式:
+-+-+-+-
第五篇: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历史科组:朱铁甲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仅就应用计算机进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谈一些浅见.多媒体教学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包含了三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类型,这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 Instruction)和超媒体教学(Hypermedia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设备呈现教材内容,以及进行展示资料,模拟情境,提出问题,评定答案等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种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把影像,动画,声音,图形,文字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超媒体教学则不仅包括多种形式的信息,而且与学习活动连结起来,提供浏览检索工具,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可以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以及进行相互交流.这三种类型实际是反映出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过程,即由单机演示发展到各种设备的联机操作,进而发展到运用电子技术创建编辑环境,形成所谓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llectual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ICAI),使学习者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三者互动的教学方式,其基础设备是计算机,其关键是计算机课件的编制.在编制历史课件时,要确定教学课题及其重点内容,选择各种教学资料和素材,编辑课件脚本,设计界面图形,连接方式,流程控制等,还要在制作完成后进行预演操作以便验证,加以修改和补充,并熟悉课件演示的方法和过程.历史的多媒体课件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例如史料提供,图片展示,图示说明,影像播映,情境模拟,动画显示,要点归类,练习巩固等.这些类型往往是经过有机的整合,形成教学的实用材料,在课堂上即时使用;或把教学课件改编成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课下自学.当前也有一些计算机公司制作和发行历史教学的软件,如备课系统,教学课件等,在使用时要注意进行再编制,以适应教学实际的具体情况.(二)网络教学
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现在的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单纯传授,机械记忆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实际探索的教学方式,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 [1].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了基于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信息的收集,掌握和运用,而网络技术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资源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实验,虽然刚刚起步,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一些中学历史教师也在进行着网络教学的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有很多方式的.例如: 1.网上参观.向学生提供有关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名胜古迹的网站或网页,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浏览,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了解真实的历史原貌.利用网络技术缩短时空距离,借助网络进行“现场”参观和考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观察历史的事物,掌握更多的历史信息.2.网上阅读.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在线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检索到相关的阅读材料,投放在大屏幕上,对材料进行解读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3.网上搜索.结合教学内容和重点,选定关键词,利用网络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进行和历史教学有关的内容搜索.网上搜索要有具体的目的,但无论是进行资料查寻,汇集,还是进行资料加工处理,都是把网络的搜索作为工具,是为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不是存取大量的信息,而是为了理解信息而对其熟练地进行组织和处理.在历史课堂中能够存取和检索信息是较低水平的能力(即使在处理网络搜索的能力上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历史理解,使他们在存取信息后有够进行分析和整理” [2].4.网上讨论.这是把网络的交流功能引入学习讨论的方式.利用有关网站的聊天室,或是校园网的论坛,组织学生围绕有关的学习主题,以发贴和跟贴的方式开展网上讨论.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在这种虚拟的网络论坛的平台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使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加入到讨论中,甚至容许学生以化名登录,在讨论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5.网上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现场在线介绍和交流他们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6.网上答疑.教师利用网络的论坛和电子信箱,对学生进行答疑,尤其是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学生也可以向老师发电子邮件,汇报自己学习的情况.这样就使电子邮件具有了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的功效,成为师生联系的又一通道.7.网上课堂,即“空中课堂”,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进行录像,然后通过网络传播,或是在网上同步进行.网上课堂既可用于远距离教学,实现异地,异校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在校内进行,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教学资源,如各种选修课的教学.以上所举的这些网上教学的方式,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也可以在课外学习中运用;既可以用于集体学习,也可以用于个人学习.另外,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进修等活动,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进行的.例如,历史的教师开展网上备课,可以使不同学校的教师,甚至是不同地区的教师,在网上进行集体商议,互相切磋,交流材料,合成教案.现在有不少省市的历史教研机构已经建立了教学网站,汇集各种历史课件,提供给教师进行备课,这样就利用网络技术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由过去的“人自为战”,转变为“大兵团作战”,大大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效益.二,历史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在教学设备和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最关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几乎没有教师反对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却是参差不齐.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进行文字处理,但能够进行数据,图形处理,利用和编辑网络教学资源的还只是少部分[3].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操作设备和演示课件时手忙脚乱,遇到技术障碍时束手无策,讲述与演示不协调甚至脱节等.这些都说明,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采取学习,学习,再学习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态度.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上,应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跟上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仅供选择的和非必要的,你必须发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你要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4].如前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等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尤其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和进修,加强实践和总结.这里,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目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亦是如此.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才使用,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进行全盘的考虑,既要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首先是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特别是要考虑到运用信息传播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功效,对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国外的学者认为:”历史教育应在帮助学生有理解地掌握信息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信息传播技术的性质对这一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充分重视信息传播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潜力,就要对之有清晰的思考和有效的传播.清晰的思考之一,就是认识到历史教育不只是填满学生的硬盘空间,而是要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能力的和理解力强的信息处理者.[5]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更有利于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2.合理设计.无论是单一课件的编制,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都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简明清晰,而不是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3.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播放,还是上网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4.综合使用.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电灌”.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5.调动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学实际也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在运用计算机等技术上是学得快,用得活的,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老师.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6.教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其实,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是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还要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并且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条件下或新的学习条件和情境中进行学习.从教学理论方面讲,在教学关系上,学生,教材,教具,教师等这些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要加强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1]引自教育部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4月.[2]James Arthur and Robert Phillips.Issues in History Teaching Routledge,London.2000
[3]参见丁婧,李艺:《普通中等教育的网络教育现状与需求调查》.《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11,12期.[4]Terry Haydn,James Arthur and Martin Hunt,Learning to Teach History in the Secondary School,Routledge,NY, 2000.[5]James Arthur and Robert Phillips,Issues in History Teaching,Routledge,London.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