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几点建议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几点建议
成都市太平中学林文佳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或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设计。二是利用课件和网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开发学生学习心智,感悟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三是课后利用网络,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反馈信息,以实现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课堂呢?下面是几点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过程的设计”,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来说,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媒体、评价设计以及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要素,是教与学的事前规划,是课堂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对话的桥梁,是关系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生命活力的关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一般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的。而在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进行的过程设计、媒体设计、评价设计就主要靠我们的老师灵活运用了。1.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教师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网络、电视、书刊杂志、生活中等多种渠道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实物等);我们不要产生“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就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这一错觉。要使教学素材紧扣主题,对它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分类、有机组合,形成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素材罗列;要规划好素材呈现的方式、时间,以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素材的来源要尽可能向生活靠拢,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来直接获得知识的体验,获取知识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进一步展开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优化组合计算机的图、文、音、动画等特殊效果,及时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使教学张驰有序、动静协调、画面和谐大气。不能为了使课件的画面“生动”而硬搬一些不必要的媒体到课堂上播放,“喧宾夺主”地引入信息技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2.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各种教案设计,进行比较、筛选,再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而达到教案设计的最佳方案;我们应根据教案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适时地应用课件,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多媒体课件不能文本太多,或过于花哨。不能把课件制成板书搬家式,也不宜画面杂滥,片面追求吸引学生眼球,课件的目的应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课件应做成模块式的,老师应根据课堂实际,选择性的使用课件,且忌点击“下一步”到底,否则,整堂课主题不那么鲜明地呈现,学生听来,不知本堂课所云。
(二)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实施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课堂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媒体及新颖的上课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1.合理使用多媒体
媒体出示的时机要恰当,信息采集的空间要合理。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确实能使知识由抽象变直观,使上课氛围变得更加生动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媒体。比如语文课,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声音、视频等良好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形象理解。但语文课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的,语言文字自有其想象、概括的特点。就直观性而言,它逊于其他媒介,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语言文字留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又比如数学课,老师们往往用幻灯片将解题过程一下从投影仪放出来,代替了粉笔的书写过程,殊不知,传统书写过程中,老师可以边写边讲,学生也可以根据书写的进度去展开想象。所以,在现在的这种做法下,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往往滞后于老师的板书过程,这是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的。技能课或者实践课,我们老师不能仅仅根据几幅图片,几种声音或几段虚拟试验来过早地得出结论,而应提倡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生活实际中去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去自主获得真实的试验感受,真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室中或学校内。2.采用网络优势,合理采取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所谓多向互动,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网络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在课前可通过聊天程序、BBS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同学们布置课前作业,将电子教案传送给学生,使同学们对本堂课要讲授的课程获得一个基本的经验。在网络课上,教师可以将部分课堂任务用BBS或电子邮件发布,同学们用BBS或在线聊天进行课堂交流,学生用BBS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交课堂作业等。由于网络有先进的BBS、在线聊天等实时交流技术,它为各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网络教学使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为他们创设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网络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利用网络条件下的交互模式也不是万能的,不可以完全依赖网络。例如,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的交流技术对学生来讲,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水平普及不高的地区,师生间通过网络交流或许不那么顺畅,搞不好,还会影响教学校率。其次,有些学科的特点是不适合网络交流的,比如英语,重在语言交际,而通过网络是无法体现口语交际能力的。还比如,一些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是与教师的讲授分不开的,而网络是不能达到这种声、情并茂的效果的,现阶段的交流技术对这些信息的传输也是力不从心的。此外,网络教学的课堂教学秩序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聊天程序,BBS等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价。课后,教师还可以电子作业传给学生,利用计算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自己的知识缺陷,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良好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校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最后的几点建议
希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资金、政策、组织领导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投身到新的教育方式的变革中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教法,大胆实践,相信我们最终将会迎来教育改革的春天,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改进方案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改进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也应该积极的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并根据它的特点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与此同时,学校作为教与学的场所,需尽力的配合老师,完成信息课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无疑将全方位的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很多学校也已逐步和阶段性的开始一些尝试,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对此的改进工作必将是未来重点的教育改善方向。
对一项技术的合理应用的前提是了解其本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可以说是决定了其能否被合理的融入教学,甚至发挥出巨大作用。所以,在大兴土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对技术本身的学习了解,要掌握它的特点,明白它的优势。其实,信息技术简单看来,特点也十分鲜明,和以往相比,最为突出的就是“信息量丰富”、“多媒体呈现”、“信息交互便利”、“终端设备丰富”等特点,下面就以信息技术的一些特点来试着探讨其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改进方案:
1)内容丰富
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和搜索技术,信息量巨大,内容极其丰富,且极易获取。同时,中学生这一年龄段普遍已对电脑的使用有较高程度的掌握,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学生在不需要过多的指导就能自主的获取到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极大的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这一点对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学生学得并非某一具体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2)多媒体呈现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多媒体技术,可通过音视频及图片形成逼真的感官认识。这一特点的影响也如其本身那样鲜明,其对学生来说,直接的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烈的他们,或许更直观的呈现才能解答他们心中所有的疑问,常言道:一图胜千言。多媒体融入课堂,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更可以播放一些视频,丰富学生的认知,这对教学效果十分有益处。
3)交互性和私密性
信息离不开交互,信息技术也正是因为附带了交互性,才得以发展的如此迅猛,在其融入课堂的过程中,自然不可忽略其这一项特点。在思想品德课上多数时候都是老师在宣讲,且在一些探究性环节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勇气与老师互动,但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中都是有一丝渴望,能向老师表露自己的所感所想,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或者希望老师能为他解惑。但课堂仍属于公众场合,很多时候学生羞于言表或不敢当中发言,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对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都很有帮助。
4)可记录性
信息技术的核心便是信息,信息包罗万象,但在技术手段下,都可以保存于物理介质中,可以随时复现。针对这一特性,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每一位学生的反应记录下来,以便于形成统计数据,便于老师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
也可以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记录,以便于学生在复习时对特定环节进行查询,比如某一单元某一课时,老师板书的原始图片,这会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一段时间的积累,记录下来的信息可通过筛选和处理,形成很好的教学资源。
5)易接入性
信息技术需要设备来承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用于接入的设备数量也直线上升。在校内,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电脑来接入信息网络,在校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笔记本来接入,这样一来,大大的扩展了课堂的范围,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课外的探究性网络课堂,可以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各自找到的信息资源,这对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是很大的扩充,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和经历,这都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广博性给了我们很大的挖掘空间,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这一议题下,我们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尝试,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三篇: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
认真回顾《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这门课,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找出课程中一到两个可以借鉴的做法?
答:通过对《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这门课程我收获很多。我学会了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也学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还知道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理论知识,比如:(1)、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2)、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交流、通讯、协作 练习、测试、评估 最后,在进行信息整合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到信息学科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学生更加喜欢我的物理课了,当然,信息技术融入物理学科教与学还需要很多问题和探讨,需要累计经验并进行理论的思考。我希望能在此次的培训中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四篇:让生活融入课堂
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我认为这就是语文开放式的学习,它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重点提出的。开放式的语文学习,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封闭的观念,改变学生学习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缩短学生成长为“社会人”的时间,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是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以下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生:(雀跃着、齐声、响亮地回答)想!
[点评]:以往,多数教师是紧扣课文主题导入的,显得老套,且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该老师打破常规以请同学当“知心姐姐(哥哥)的方式导入,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能学好的自信心。
师:在破水罐、完好无损的水罐和挑水工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并说说理由。(小小组讨论)
生1:我喜欢完好无损的水罐,因为它可以装好多的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生2:我喜欢破水罐,因为从破水罐中洒下的水可以浇灌路边的花朵,让人欣赏到美丽的花。生3:我喜欢挑水工,因为挑水工没有埋怨破水罐,还使用破水罐的缺点,变成了它的优点,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敬佩他的聪明才智。生4:„„ 生5:„„
师:谁能用《一路花香》这个故事来劝慰那个男孩? 师生合作:(略)
生评:她没有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别人,而且讲话吞吞吐吐,不流利。生生合作:(略)
师提示:记住用《一路花香》这个故事来劝慰小男孩。
生评:这位“知心哥哥”讲话流利、通顺,且用了有力的证据。如果我是那个男孩,我一定会心服了,今后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
[点评]:这一与生活实际相符的表演是教学的一种新机制,它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对话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评]:
1、这节课,一改以往只偏重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封闭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悟性,激发学生的灵性为目的,增加阅读教学的发展性、开放性、创造性、从而把学生从呆板的机械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
2、当“知心姐姐(哥哥)”整堂课的亮点,引活动于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活动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在活动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总之,开放式的语文学习,能即时、即地、快速、便捷、广博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更贴近社会生活;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融合,汲取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精华。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融入七情激活课堂
融入“七情”激活课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 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临沂市推行的“3.5.X”教学策略中,把情感教育贯穿教学始终,以实现学生品德素质的提高。为此,我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七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感投资,以爱结情。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 有一定差距,导致学生厌学。有些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从而造成 了恶性循环。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的思品教师,我自然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感染了我,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像家长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 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出去。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们看书,自己便跟了去。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我 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并据理训斥那人,直到学校保卫人员来把他拉走。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 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二、真情实话,以情诱学。我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课,运用一位哲学家的话“学习不好出次品,身体不好出废品,品德不好出危险品”,来提高学生对学习思品的认识。同时我还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怎样学习政治理论,赴汤蹈火投身 革命的事迹。我又举了个反面的例子:有个大 学生,由于不关心政治,最后堕落成了一个偷书贼并杀了新华书店的营业员,而被判处死刑。我提高声音说:你们看,学习思想品德课重要不重要哇?”同学 们异口同声:“重——要——”这堂课,激发了学生们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升温 ”,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课堂用语怎样,是体现教师上课能力的基本功,语调是否具有渲染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 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 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 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兴奋地讲 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
四、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 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鲁教版九年级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 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我还从本地找典型,描述本校老师如何深夜护送生病学生回家的动人事迹,增强学生们的亲切 感。我还注意选用教具,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讲可爱的中国内容 时,我挂上彩色大地图,祖国地大物博、秀美山川、佳境名胜,一一跃然纸上。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时,我把从校园里拾来的煎饼及白生生的馒头摆上讲台,让同学们背诵“锄
禾日当午… …”的诗句,并展开讨论。
五、以情导行,作出表率。
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讲“关心他人”时,我视学生为弟弟妹妹,思想 上鼓励他们进步;学习上耐心辅导;晚自习后,还护送路远的同学回家。讲“热爱劳 动”,在学校大扫除中,我不怕脏累干在前。从我的行动中,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六、以情启思,明理践行。
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 挂出《游子吟》的诗句,引导学生们讨论一下:“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 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 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 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向我汇报。”结果没过三天,就有 不少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述说怎样跟爸爸到煤厂买煤,累得满头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七、严中有情,端正学风。
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错误的一味迁让,而是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正象苏霍 姆林斯基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 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一次,有两个出名的捣蛋学生,在课堂上做猴相、学习初一关于“ 遵守纪律”的内容,使他们明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他们终于认真地检查了错误。谈完话天色已晚,我让他们回家吃饭,他们却坚持去上晚自习。从此,二人改掉了坏毛病,还争着为班集体做好事。
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 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