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

时间:2019-05-15 02: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

第一篇: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

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

华蓥市铜堡初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案例:

初中语文公开课上,老师正讲《关雎》一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料,一位男生大叫一声:“君子好个球!”全场听课老师和在座的同学都惊愕不已。旁边一位女生低声说道:“神经病。”这就更加激怒了他,他迅速站起,一拳砸去,道:“打死你!。幸好那位女生反应快,偏头过去了。

老师立即上前制止,并询问道:“为什么打人?”

他居然振振有词:“我神经病,怎么不打人,我还没打你呢?”

另一位老师跟上道:“上课,要认真听讲,有事下课说,好吗?”“不好,我愿意现在说,有什么不对吗?”“上课讲话语言要文明,你那么讲是不对的。”“不对,他们做得,我说不得。”“他们是谁?”“我不告诉你?”他站在那里,洋洋自得的摇晃着脑袋。

没有办法,只有让着他,好不容易,总算把课给上完了。全体师生索然寡味,不欢而散,闷闷不乐。

这堂失败的语文课,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他们把问题转到课题组,课题组通过讨论研究认为,很有必要对此课题进行立项。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中学阶段,由于促进发育的脑下垂体及肾上腺分泌激素的影响,引起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而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情绪容易激动,易急躁,难抑制。而诸多偶发事件就在课堂内外产生,这是其生理原因;就心理而言,初中生好幻想,生活经验不足,理想多于现实,渴望具有独立性,我行我素。就教育而言,目前在广泛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充分张扬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其创新精神等,都容易引起偶发违纪事件,因而它将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中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我们提出这个课题的原因有:

本课题基于以下原因进行研究:(1)当前教师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偶发事件,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教师对课堂秩序较难驾奴、把握;(2)正常上课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严重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3)教学中对学生的偶发事件,教师的处理方法适当与否,关系到教师威信的树立,进一步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好与坏。

目前,该课题在省内外还没有系统的可操作性的研究专著和成果,只是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偶发事件如何正确对待方面进行过探索,撰写了这方面的经验文章,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教学中偶发事件的研究与对策方面,更是一片空白。该课题组针对这个现状,也写过一些文章,有了不少点滴经验,这将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方便。但这毕竟是前人未系统研究过领域,又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故我们必须从理论认识到工作实践上做出不懈努力,力求有所建树。

二、研究成果

我校课题组校课题组成员在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中对学生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经过努力探索,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一)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出现的原因。

经学校课题组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出现的原因,有来自自身的,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部门的,情况较为复杂。

1、爱出风头,哗众取宠。案例:我校王老师正上数学课,同学们正聚精会神的听课,突然学生小张大喊一声:“拿来!”全班学生为之一惊,王老师立声喝住:“什么拿来„„?”此时学生小张脸通红,已从座位站起,手紧握拳头,欲与同桌打起来„„。

在生理方面:初中学生阶段,处于青春发育期,是生理上激变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他们肌肉力量显著增强,脑基本成熟,神经系统结构上基本上与成人没有多在差异,但是大脑的兴奋抑制过程需到十六七岁以后才逐渐平稳,脑和神经系统完全成熟还得到20---25岁以后。初中阶段,由于促进发育的脑下垂体及肾上腺分泌激素的影响,加强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既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学习,以使他们情绪容易激动,而难以控制。所以出现了学生小张大呼“拿来”的事件,这正是主观原因所致。在心理方面,初中生感知能力、注意观察能力,记忆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强烈地要求独立自主,喜欢怀疑和争论,不轻信盲从师长,好冒险争奇,喜求新求刺激,但又不够成熟,缺乏经验,知识不足,往往陷于武断和偏激,易草率从事,不顾责任和后果,只顾一时痛快,常动怒争吵,打架斗殴。据统计,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期是12---15岁。正是出现在由少年向青春期发展这个过渡的年龄阶段,即初中阶段。正如案例中的事件,易冲动,心理不成熟。

2、父母的“身教”与“溺爱”。

案例:我校班主任李老师正上班会课,突然发现学生小何与小王打起架来,小王已把小何按在教室地板上,正在撕扯„„,小王嘴上大声说:“老子弄死你,我爸是老大„„。”班主任迅速上前制止。班主任经了解,知道了小王的父亲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常因打架、偷盗被派出所关押。

经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我校课题组认为:家庭方面,一是本身就有一部分家长游手好闲,好惹事生非,打架斗殴,不够遵纪守法,长期如此,势必传染给学生。加之农村初中学生因为家居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对子女正确耐心的教育,有时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子女,常以支持或打骂教育孩子为主。为了经济效益在外打工或经商,忽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把子女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而隔辈教育常以溺爱代替教育,有的既不能说服,又不能强制管理,造成家庭教育的不足,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十分放心,让哥哥姐姐看管弟弟妹妹,造成未成年人教育未成年人的情况。

3、社会污染源的影响。

案例:周老师正上数学课,叫同学演算数学题,得数是多少?很快同学们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9。突然一名男同学小张叫喊:“糊了,9筒。”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校课题组认为:社会方面:学生课外多数时间生活在农村这样一个社会里,乡村的经济生活简单,职业门类较少,生活节奏缓慢,时间观念不强,农民出工早也可晚也可,缺乏组织纪律性,效率低,一到农闲,斗地主,打麻将,大桌小桌,蔚然成风。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了父亲的影响。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常造成顾自己家庭,不顾别人,缺乏集体合作观念,这些不足,无疑将对农村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在校就表现出懒散情绪,纪律松懈,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些对学生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也极易出现偶发违纪事件。

(二)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原则。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都不同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何处理班级内的学生偶发违纪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任课教师的管理能力和艺术。处理学生偶发违纪事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所谓原则既是班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反映出任课教师在处理学生偶发违纪事件时对各种基本矛盾关系的调整与把握的基本规律。任课 2 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并掌握整个原则体系,才能在处理学生偶发违纪事件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校课题组经研究,总结出如下处理原则:

1、正面教育原则

案例:我校初三1班学生做完课间操回到教室,刚要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课,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让班主任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让肇事者自我反省,主动承认错误。

正面教育原则是处理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首要原则。任课教师必须抱着教育的目的和心态对待学生偶发违纪事件,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教育全班的精神,既不能一棒子打死,又不能草率行事。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深入了解调查,从动因分析到全面评估,这样才能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通过对偶发违纪事件的调查处理,重在教育当事人。使其认识出现过失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对本人、集体,乃至于他人、学校、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促使其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问题。有些偶发违纪事件在集体中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集体舆论对其是非有不正确导向,或者所发生的偶发违纪事件应使班级其他同学从中吸取教训,任课教师除了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处理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形式,把问题放在班级集体中进行讨论。任课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我校课题组认为,偶发违纪事件多半是比较孤立的事件,也多半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处理偶发违纪事件却要着眼于大多数,提高教育的效果。除了极个别的偶发违纪事件涉及到个人隐秘,不宜公开处理外,大多数的偶发违纪事件都可以用来“借题发挥”,作为教育的内容。任课教师处理偶发违纪事件,不仅仅要解决某个具体的矛盾,教育某个具体的学生,而且要通过偶发违纪事件的处理,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偶发违纪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时机,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处理得当,偶发违纪事件常常成为教育学生的“契机”。

2、冷静沉着原则

案例:老师在课堂上很投入地讲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老师突然发现一名学生在悠哉乐哉听MP3,一些老师会当场没收或损毁学生的MP3,达到威慑学生和维护自己尊严的目的.而面对这样偶发的违纪事件,老师可到违纪学生面前,摘下学生的耳麦,鼓励学生把听到的歌给全班同学唱一遍,在这样的情景中,违纪学生受到的教育应该比教师直接处罚效果要好得多.偶发违纪事件因其突发和难以预料,常常令任课教师措手不及,心理容易失衡。特别是有些事件纯属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所致,有的甚至是个别学生对教师的“公然挑衅”,很容易使任课教师产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情绪,并产生使出“杀手锏”、“杀鸡儆猴”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容易产生恼怒、委曲、急躁的情绪,但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因为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大忌就是不冷静。首先,通常偶发违纪事件发生后,学生处在不冷静的状态之中,班级气氛也很紧张,学生们都十分关注任课教师的态度和情绪。任课教师如能遵循冷静沉着的原则,不仅能够稳定事态,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和示范,使学生的情绪也趋于平静,这就为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确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定下了一个良好的基调。其次,任课教师如果缺乏冷静,急于解决问题,就会忽视对偶发违纪事件的成因和来龙去脉作认真的了解,就容易偏听偏信、主观臆断,或是只从“现象”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就容易急于下结论,急于判断是非。这样就难以把握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分 寸,造成处理不当和失误。所以,当偶发违纪事件发生后,任课教师要保持冷静,马上了解情况,认真分析,并把握处理的分寸,果断地决策,化解激化的矛盾冲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对全班学生(如果涉及面很广的话)提出要求,并随即采取必要的措施。

3、因势利导原则

案例: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把由课前发生的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如果不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就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如甲乙两班在学校组织的球赛中,由于老师指导有方,甲班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实力很强的乙班,乙班心中不服,第二天这位老师来给乙班上课时发现气氛异常。学生明显带着敌对情绪,他迅速判断出一定和球赛有关,就一改往常进教室的态度,突然严肃起来,然后诚恳地对大家说:“请允许占用一分钟,就昨天的球赛讲三句话,第一句,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第二句,胜者有弱点,负者有长处;第三句,比赛是暂时的,友谊是长存的。”学生听后都鼓起掌来,对这位教师更加佩服了。

因势利导是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则。遇到偶发违纪事件,已不可能照搬原来的工作方案,但也不能置原来的计划于度外,这样原有的工作任务便难以完成。要做到因势利导,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分析研究学生,积累资料。只有这样,任课教师遇到偶发违纪事件,才会心中有数,才会处变不惊,才会找到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才会形成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任课教师平时也要善于组织各种活动,善于调解学生的矛盾关系,善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当偶发违纪事件发生后,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取得集体舆论的支持。这样就便于与学生配合,使学生较容易接受任课教师的临时安排,使偶发违纪事件较容易得到妥善处理。任课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偶发违纪事件中的“闪光点”和转化的“契机”,挖掘积极因素,化不利为有利,将偶发违纪事件的处理迅速纳入最为有利的轨道。处理学生偶发违纪事件尤为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任课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要一听到或一看到就下结论,一定要留有“余地”,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危害,诱导他们依靠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

4、公平民主原则

周二班会课,某班学生自主组织了一次班级文艺活动,其中一个小品是由该班班长和一个“双差生”表演的,其内容虽是搞笑和轻松,但思想有不健康且庸俗低级,老师听完后,肯定了他们的表演艺术,但“一视同仁”严肃地批评了二位不分场合、不合身分的表演内容。针对这件偶发事件,由于老师不审稿和学生为了一味取悦观众造成的,对表演二人的批评处理要同等对待,不厚此薄彼。

这是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有效策略和基本原则。“公平”主要体现在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要以事实为依据,秉公办事,不能偏袒干部和优生,也不能歧视“差生”,不以老眼光看人。“民主”一方面表现在当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注意师生人格平等,不为维护自己“权威”而以势压人;另一方面表现在寻求事件的处理办法时,不搞主观武断,要征求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任课教师处理问题要公正,就事论事,以事实为依据化解矛盾。不管事情发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任课教师都要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势压人,降低任课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在寻求事件处理办法时,可征求学生、家长、校领导的意见,使偶发违纪事件在必然的结果中得到解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是处理好偶发违纪事件的有效策略。

5、虚心宽容原则

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违纪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违纪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我校文老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这位教师没有马上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我们的任课教师》一篇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学生们都对老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三)策略方法。

如果任课教师对偶发违纪事件处理得好,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变坏事为好事,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感情,同时它还是是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契机。然而一旦处理不当,则极易使事态激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展到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任课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心理准备,多总结偶发违纪事件处理的经验,多探索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技能。正确处理偶发违纪事件,对于协调、控制学生个体和群体进行有效教育,偶发违纪事件的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的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寻求规律。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注意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偶发违纪事件的规律认真探索研究,就能对偶发违纪事件处理得机智、正确、得心应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防止偶发违纪事件的发生和恶化,把偶发违纪事件及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将班级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校课题组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收到了非常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1、趁热打铁法

案例:一位语文老师刚刚跨进教室,发现学生都望着天花板,原来一把扫帚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线上。他正想发火,转而灵机一动,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转身在黑板上写了《由扫帚飞到屋顶上谈起„„》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写出的作文真实生动,那位挂扫帚的同学,在作文中也承认了错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是偶发违纪事件事态发展的必然要求。偶发违纪事件具有突发性,且事件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并可能带来恶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能立即做出处理,化解矛盾、制止不良影响的进一步扩展,哪怕是暂时平息事端,这都要求教师机智果断行事。课堂偶发违纪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充分延用教学资源,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偶发违纪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时机,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教育效果。

2、冷却处理法

案例:我校周老师在一次上语文课“我的家”时,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揭发同座吃牛奶,而且把牛奶瓶拿出来向全班展示,顿时引起哄堂大笑。但当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得教室里一片寂静,也使得大家把异样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身上。周老师冷静地沉思了片刻,说:“爸爸妈妈买牛奶给你们吃,是要你们把身体养得棒棒的,那你们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我们要好好学习,用成绩来报答。”“上课要专心,不能开小差。”“上课更不能吃东西,会影响学习的。”面对同学们的良言,周老师看到了一个微妙的细节:喝牛奶的那位学生低下头,脸涨得通红,正悄悄地把牛奶瓶塞进桌肚里。周老师不失时机地说道:“对,同学们,我组们一定要认真 上课,做一个合格的学生,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用一个“问答式”的小环节调动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好为人师”的心理,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用一个“认真上课”,又把学生拉回到教学中来。我校周老师没有进行严肃地正面批评,而是让他在别人的影响下接受遵守纪律的教育。这种“冷处理”无疑比贸然的“热处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从那以后,这位学生上课更专心了,再也没发生类似的事。由此可知,在学生犯错或对抗之时,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应考虑语言是否得体,方法是否恰当,时机是否成熟,也应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教育效果。如果说话偏激过头,方法简单生硬,态度粗暴,都不会有好的收效,所以在处理时要三思而后行,就像用凉水泡茶,清香四溢,而意味深远,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要一遇到偶发违纪事件就“怒火中烧”,失去理智,而要沉着冷静地思考和选择,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这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有时甚至要求教师有超乎寻常的克制力。即对偶发违纪事件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如马上处理,势必耽搁教学时间,不能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选择冷却处理法。考虑解决办法时,任课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激动。平定情绪后,再考虑解决办法,会避免偏差,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课题组把这种平定情绪的做法称之为“冷处理”。同样,“冷处理”也适用于当事的学生。有的当事者当时的情绪十分激动,甚至愤怒,对谁的讲话或教育都听不进去,只会抓住自己有利或对方明显错误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反复诉说,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因而发生问题的责任在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老师可采用放一放的“冷处理”做法(也叫“降温处理法”),让当事者坐下来,冷静一下,或让当事者喝点水,让当事者情绪稳定一下,心境平静一些再谈话。通常偶发违纪事件发生后,学生处在不冷静的状态之中,班级气氛也很紧张,学生们都十分关注老师的态度和情绪。老师如能遵循沉着冷静的原则,不仅能够稳定事态,同时也是对学生德育的一种教育和示范。如果一遇到发生的事情就“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而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件上,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损教师的形象。李老师班上的一个男同学与一个女同学因为口角在上课时发生争执,男同学将女同学打了,李老师马上将着两名同学叫到教室外,先让这两名学生冷静十分钟后,再分别了解两个人纠纷的原因,找来双方的家长协调处理这件事件,从而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任课教师遇到偶发违纪事件要有超乎寻常的克制力,具有很高的心理承受力。教师应机智果断,尽可能地把当事人的感情平静下来,为下一步思考问题的解决赢得时间。面对课堂上的偶发违纪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以静制动,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幽默诙谐法

课堂上有些偶发违纪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查处拖延时间,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我校王老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晕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头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组改进工作吧!”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氛围。

4、巧妙暗示法

所谓巧妙暗示,就是使个别违纪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正确的活动上来,又不分散其它学生的注意力,不显露处理问题的痕迹的一种处理方法。它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 态产生迅速影响。如发现课堂上有的同学玩东西,你可暂时停止讲课,轻咳一下;或用目光凝视他一会儿;或走到他身旁,轻轻敲一下课桌;或是轻抚一下他的头,等等。运用这些暗示的方法,不仅中小学生极易接受,而且还不会中断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课堂上经常出现一般的违纪问题,如:学生搞小动作、小声说话、向窗外张望等。我校课题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

(1)、用目光注视。学生做违纪事时,都有一种“自我警惕”,往往都在瞄着老师,任课老师抓住违纪学生看老师的这一瞬间,用警告的目光注视他一下,他就会明白老师的用意,停止违纪动作。

(2)、用语言暗示。发现学生违纪,用语言指出违纪现象或通过语调变化给违纪学生以刺激,不用指名,违纪学生便会意识到教师在批评自己。我们常用抑扬法来暗示,首先表扬那些与偶发违纪事件无关而又集中精力听课的绝大多数学生,接着直接指出偶发违纪事件涉及的人,进行适当的批评,从而减少偶发违纪事件对课堂教学秩序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运用抑扬结合法,如能做到多扬少抑,效果就更佳。因为,通过“扬”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适当的“抑”,如果学生能够接受,也能引起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使偶发违纪事件的涉及人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

(3)、用提问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当学生搞小动作非常专注时,任课老师就提名让他回答问题,把他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学习上来。提问法是指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违纪事件时,巧妙适时地提出问题,以把走思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所提问题上来,从而降低偶发违纪事件对课堂教学影响的方法。当偶发违纪事件出现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停顿片刻,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再提出一个与教材有联系而又有趣的问题,或者插一段与教材有联系的小故事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讲的课题上来,把他们分散、转移了的注意力迅速拉回原来讲课的“茬口”上来。然后再接着讲下去,便成功地“缝合”了学生知识系统中的“裂口”。(4)、到违纪学生身边暗示。发现学生听课“走思”,任课老师就通过走动讲课,巡视辅导的机会到违纪学生身边,站立片刻或轻碰一下,他就会立即改正过来。

总之,任课教师对偶发违纪事件处理的好坏,最能体现一名教师的师德、教育机智,理论修养的水平。同时,每次偶发违纪事件的正确处理都是对任课教师工作的一次锤炼。所以,任课教师工作更需要用智慧,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具体的、生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任课教师工作才能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三、课题的效益

在大力提倡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为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然而课堂活跃的气氛、灵活的课堂模式也为一些违纪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部分教师对课堂秩序很难驾驭和把握,甚至学生的违纪和“捣乱”使得课堂难以收场。我校课题组就教学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一些对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效益,具体体现为:

一、丰富了教师应对教学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理论,提高教师应变偶发违纪事件的能力,树立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在近三年研究和实践中,本课题组成员和我校全体教师把教改的热情,课堂的艺术,教学的成败紧紧围绕在研究和处理教学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当教学中无论遇到何种偶发违纪事件,教师不再是过去的“一时冲动”,简单粗暴;也不像以往不知所措,听之任之;更不是尴尬难堪,难以收场。遇到常见的偶发违纪事件,总是轻车熟路,巧妙应对,即使是意想不到的偶发违纪事件,也总能心平气和在短时间内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合理的办法。该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意对课堂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处理,取得 了明显的效果。一是他们能将偶发违纪事件合理利用,变不利为有利,将课堂气氛中即将爆发的“狂风暴雨”在短时间内演变为“风和日丽”。或将偶发违纪事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二是老师们能更好地驾驭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是他们通过对学生偶发违纪正确、恰当的处理,努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四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处理课堂偶发违纪事件,相互交流处理心得、处理经验,提升了处理偶发违纪事件的能力,也开阔了胸襟,修养了品行。

二、增强学生课堂纪律观念,强化学生认真听讲意识。

在该课题的实施中,由于教师的处理巧妙、恰当,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课堂纪律观念,在不自觉中懂得了如何尊重老师,如何维护班级纪律的道理,深刻体会到违反课堂纪律的危害,潜移默化地被老师的教学魅力和宽容、智慧所折服,“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学生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绝不会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他们会用心撑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更不会给老师拆台,而要努力维护课堂纪律秩序,让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三、课题促进了教师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我们的教师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不再觉得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学生不尊重老师,现在的新课改没出路了。而是树立了如何有效应对和处理课堂中偶发事件的观念,积极参与此课题的研究,积极撰写经验文章。他们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让理论得到印证、教学能力得到锻炼,教育艺术得到施展。老师的精神面貌和教改热情高昂,促进了教师教学教研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新课改中,时代呼唤创新,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然而部分教师只是墨守成规“兢兢业业”地教书,这种“敬业”精神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新的需要。我校广大教师为了研究如何处理教学中偶发违纪事件,很多教师就自己或同行的课堂进行观察、实践、跟踪调查、谈话或课堂实录等形式,不但摸清了学生何违纪的原因,还以各种手段和方式找到应对的办法。

四、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和借鉴

我校课题组对教学中如何有效处理偶发事件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总结归纳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操作体系,得到了上级教研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专家多次检查和督促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效果,并为我校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方法,得到了学校党政和全校教师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借鉴,据统计,来我校共同研讨如何处理课堂偶发违纪事件的兄弟学校有12所,我校课题组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他校深入研究此课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教无定法”,不同的学情须“因材施教”,但作为青少年学生,他们无论是在生理或心理都有共同和特点,作为教师,都在无时无刻不在研究我们工作的对象,因此,我校就教学中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引发了兄弟学校同行的关注,并对我校课题组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研究理论进行了借鉴,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这一课题的研究必将达到预定的深度,研究理论和实践理论也将达到我们理想的高度。

第二篇:初中学生防止打架事件对策

初中学生防止打架事件对策

学生打架事件发生后xxx级领导、班主任马上集中学校综合楼靠饭堂级室,展开了对打架起因及预防的分析、讨论、总结。现将会以总结如下:

一、班主任各抒己见谈打架斗殴的心理原因,总结如下:

1、父母疏于管教,学生在外结交不三不四人等,成帮结派,惹事生非。不少学生家庭或因单亲、或因父母下岗忙于打工挣钱、或因家长责任心较差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教育,致使学生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尚未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从所谓的“哥们儿”那里寻求到“温暖”,受他们挑唆、利用而参与斗殴。

2、父母管教手段过于暴力,造成子女心理上的暴力倾向,多数表现为“在家是羊,在外是狼”,内向寡言,情绪易激动,喜用暴力解决一切;

3、早恋引起“争风吃醋”,这种决斗风格的打架斗殴事件比例也很大;

4、虚荣心作祟,死要面子,往往于“骑虎难下”之势,挥舞起拳头;这种情势往往取决于围观者的态度,如果看客较多,起哄、叫嚣,那势必造成为“面子”而斗殴。

5、受影视媒体影响,崇拜黑社会“老大”,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模仿,企望以拳脚“打败天下无敌手”,“天地间唯我独尊”;随着住宿学生的增加,寝室之间演变成“帮派”林立,明争暗斗,大仗时有,小仗不断。

6、“变态自尊”。此类学生因种种非智力因素导致自卑感严重,担心他人嫌弃自己,因而表现出“变态自尊”——因怀疑、敏感而容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情绪,选择“用拳头找回自我”;

7、心理不相容。独生子女的特性决定了大多数学生缺乏谦让精神和包容性,对他人“看不惯”,更严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时,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导致矛盾激化,因争强好胜而大打出手;

8、暴力网络游戏的影响。那些充满打杀血腥场面的暴力游戏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虽然他们在游戏中经历对峙搏杀,暂时得到一种快感和乐趣,但也很容易模糊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从而造成真假错位。另外,在游戏的暗示作用下,青少年会从内心倾向用游戏中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犯罪;

9、以暴制暴。这类学生本是事件受害者,但未能采取正当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解决问题,反而纠集社会上不良分子,以暴力手段实施报复行为,由受害者变为害人者,导致恶性后果;

10、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因为空虚,他们选择早恋、网络、物欲„„甚至犯罪。不少学生空虚的思想已经被暴力充斥,成为打架斗殴的直接诱因。

二、预防的应对

1.了解有暴力倾向的问题生。

各班在会后连续开了两节班会,查摆揭学生的矛盾及有打架倾向的学生的名单,由班主任收集,交由级长汇总、存底。由班主任作为该班的直接跟踪者,下班领导要定期过问。

2.定期进行思想矛盾、凶器等危险物品的大排查。

班主任每周日回校的当晚,对学生的宿舍进行排查,检查宿舍内是否有危险物品,每周的班会要用10—15分钟进行专项的查摆揭。

3.每月进行一次打架危害打架谈得主题班会。

(1)进行案例教育。道出危害性,班主任用化小为大发对学生进行教育。

(2)对打架造成的后果进行成本的核算,让其知道“割肉”的痛苦。

学生打架的直接成本=到政教处接受教育+家长的到校协助教育+受伤痛在己身(伤人要付医药费)+处分、检讨;

学生打架附加成本=心情低落苦闷+家人、自己的名声受损+家人的担心、同学的歧视+前途毁于一旦。

(3)落实班干、值日生教室、宿舍、饭堂的回报制度,让班主任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4)加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相结合、感恩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5)成立护班队,不是帮手打架,而是劝架及认人。

三、积极做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积极预防,有备无患。

为了避免矛盾的发生、扩大,班主任应首先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对学生“动之以情”;其次,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打架的严重后果,对学生“晓之以理”。

2.发现苗头,及时制止。

通过调查,设置暗探等方式,尽可能获知学生的最新动态,发现问题并将它扼杀在萌芽之中。

3.自己知道的一切对于打架的实例,第一时间及时向“夸大”学生的说,让其明白打架的严重性。

第三篇:初中学生防止打架事件对策

学生防止打架

学生打架事件发生后xxx级领导、班主任马上集中学校综合楼靠饭堂级室,展开了对打架起因及预防的分析、讨论、总结。现将会以总结如下:

一、班主任各抒己见谈打架斗殴的心理原因,总结如下:

1、父母疏于管教,学生在外结交不三不四人等,成帮结派,惹事生非。不少学生家庭或因单亲、或因父母下岗忙于打工挣钱、或因家长责任心较差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教育,致使学生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尚未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从所谓的“哥们儿”那里寻求到“温暖”,受他们挑唆、利用而参与斗殴。

2、父母管教手段过于暴力,造成子女心理上的暴力倾向,多数表现为“在家是羊,在外是狼”,内向寡言,情绪易激动,喜用暴力解决一切;

3、早恋引起“争风吃醋”,这种决斗风格的打架斗殴事件比例也很大;

4、虚荣心作祟,死要面子,往往于“骑虎难下”之势,挥舞起拳头;这种情势往往取决于围观者的态度,如果看客较多,起哄、叫嚣,那势必造成为“面子”而斗殴。

5、受影视媒体影响,崇拜黑社会“老大”,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模仿,企望以拳脚“打败天下无敌手”,“天地间唯我独尊”;随着住宿学生的增加,寝室之间演变成“帮派”林立,明争暗斗,大仗时有,小仗不断。

6、“变态自尊”。此类学生因种种非智力因素导致自卑感严重,担心他人嫌弃自己,因而表现出“变态自尊”——因怀疑、敏感而容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情绪,选择“用拳头找回自我”;

7、心理不相容。独生子女的特性决定了大多数学生缺乏谦让精神和包容性,对他人“看不惯”,更严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时,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导致矛盾激化,因争强好胜而大打出手;

8、暴力网络游戏的影响。那些充满打杀血腥场面的暴力游戏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虽然他们在游戏中经历对峙搏杀,暂时得到一种快感和乐趣,但也很容易模糊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从而造成真假错位。另外,在游戏的暗示作用下,青少年会从内心倾向用游戏中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犯罪;

9、以暴制暴。这类学生本是事件受害者,但未能采取正当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解决问题,反而纠集社会上不良分子,以暴力手段实施报复行为,由受害者变为害人者,导致恶性后果;

10、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因为空虚,他们选择早恋、网络、物欲„„甚至犯罪。不少学生空虚的思想已经被暴力充斥,成为打架斗殴的直接诱因。

二、预防的应对

1.了解有暴力倾向的问题生。

各班在会后连续开了两节班会,查摆揭学生的矛盾及有打架倾向的学生的名单,由班主任收集,交由级长汇总、存底。由班主任作为该班的直接跟踪者,下班领导要定期过问。2.定期进行思想矛盾、凶器等危险物品的大排查。

班主任每周日回校的当晚,对学生的宿舍进行排查,检查宿舍内是否有危险物品,每周的班会要用10—15分钟进行专项的查摆揭。3.每月进行一次打架危害打架谈得主题班会。

(1)进行案例教育。道出危害性,班主任用化小为大发对学生进行教育。

(2)对打架造成的后果进行成本的核算,让其知道“割肉”的痛苦。

学生打架的直接成本=到政教处接受教育+家长的到校协助教育+受伤痛在己身(伤人要付医药费)+处分、检讨;

学生打架附加成本=心情低落苦闷+家人、自己的名声受损+家人的担心、同学的歧视+前途毁于一旦。

(3)落实班干、值日生教室、宿舍、饭堂的回报制度,让班主任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4)加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相结合、感恩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5)成立护班队,不是帮手打架,而是劝架及认人。

三、积极做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积极预防,有备无患。

为了避免矛盾的发生、扩大,班主任应首先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对学生“动之以情”;其次,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打架的严重后果,对学生“晓之以理”。

2.发现苗头,及时制止。

通过调查,设置暗探等方式,尽可能获知学生的最新动态,发现问题并将它扼杀在萌芽之中。

3.自己知道的一切对于打架的实例,第一时间及时向“夸大”学生的说,让其明白打架的严重性。

第四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2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 4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5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翻译的对比研究 灵魂的真实——《达洛卫夫人》意识流剖析 7 关联理论在英语广告语中的应用 8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不同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11 论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中的道德冲突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3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4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15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资产阶级特征 Women in the Civil Wa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d Mountain and Gone with the Wind 18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19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 21 认知语境在语言交际理解中的作用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英谚语的文化意象 A Survey on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ral Performance 24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25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促进法 26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 Pragmatic Analysis of Dialogues in Hemingway’s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Observanc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29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31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32 从文化差异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34 从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看麦康伯的死亡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3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 37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38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Gothic Novel 39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4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41 中英文商标翻译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44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

解读托尼•莫瑞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黑人身份的迷失与回归 47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48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50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52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Britain Needs a Monarch—Cause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onarch in Britain 54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 55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56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57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

从原型批评理论观点看《红字》的圣经原型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60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 61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63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 64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Sequel Scarlett: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 Scarlett 67 新闻英语文体分析

六种颜色词语的英汉互译探索 69 论中西方零售业企业文化的对比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Needs from Harry Potter 71 An Interpretation of Rebecca’s dual Personality 72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73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74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 75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A Study of the Human Relations in Sons and Lovers 77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78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80 澳洲土著语言的演变及原因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82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83 “eye”的认知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论莎士比亚的宗教思想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86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87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 88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90 论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 91 国外品牌翻译及其接受度研究

解读西方传统童话中两位典型女性形象 93 中美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95 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在关联理论观照下电影名称翻译探析 97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浅析爱伦坡《乌鸦》的语音象征 99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0 探究餐具的起源、内涵及发展趋势

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 102 《紫色》中“家”的解读 103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04 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 105 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 107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09 浅析《苔丝》中的象征主义

The Implication of Edna Pontellier’s Self-awarenes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111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12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113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114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傻瓜并不愚蠢——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与《李尔王》中傻瓜角色的对比研究 117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

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120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Symbolic Meanings of Babel in The Dogs of Babel 122 道林格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华丽外表下的丑恶心灵 123 语言艺术与目的性操纵的杂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124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应用

理想自我的追求——爱伦•坡与《莫格街血案》 126 禅宗思想在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体现 127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 129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 131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 132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从象征主义视角看《阿拉比》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134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135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37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英语广告语篇的会话含义分析

伊丽莎白班内特和姚木兰的比较研究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41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 142 英语专业新生英语阅读习惯调查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 144 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的词汇空缺现象 145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147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148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49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50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51 论风格的可译性

152 缺乏包容性:浅析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153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奶妈与《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对比 154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155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156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157 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 158 霍桑的矛盾心理及其体现在《红字》中的对比描写

159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 16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61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 Heights 162 西餐命名在认知语言学中的调查与研究 163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委婉表达 16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65 英汉形合意合的对比性研究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166 The Travel of Freedom—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67 浅谈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168 论叶芝政治诗歌中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态度 169 浅析澳洲英语词汇文化的特色 170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1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 172 汉英谚语的语意对比

173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174 浅析“欧亨利式结尾”在其小说中的主题揭示

175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Farm 176 商务活动中的习俗、礼节和礼仪探析 177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178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179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0 中文菜名英译的失误与分析 181 从操纵理论看儿童文学的复译

182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183 英文商业广告的语言特点

184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 185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86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187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 1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189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 190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191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192 论《达芬奇密码》中的基督教元素 193 中世纪的典雅爱情:本质、渊源和影响 194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195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 196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197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198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199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200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第五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与对策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与对策

王文涛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11年04期

【原文出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安)2010年12期第29~31页 【作者简介】王文涛,山东省肥城市教学研究室。【关 键 词】EEUU

低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指偏离教学目标、违背教学规律、忽视学生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而产生的诸多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这些低效教学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优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瑕疵”。为此,笔者对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低效行为进行了分类归纳,并提出改善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一、课前准备的低效现象

一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茫然,或不知所措,或回答不准;对待某一问题只有一种答案,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预设范围时便无法驾驭;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不能信手拈来等。二是学生预习不充分。课前预习马马虎虎,不能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发现问题,更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习惯,进入课堂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效率低下。

反思与对策:一堂课成功与否,与课前准备工作的好与坏有直接关系。首先,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主要包括查阅各类信息资料、储备丰厚的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准备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用具,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应变能力,积累处理学生生成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其次,学生要做好预习。预习的总任务是初步熟悉新课的基本内容、知识结构;查找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待教师讲解或提问。

二、教学设计的低效现象

教师对地理教材不能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拘泥于教材;教材处理单调、形式化,一般是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学什么,教学顺序按照教材顺序,设计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学流程机械化、模式化,设计缺乏探究性、生活性和创造性。

反思与对策:地理教师应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创造性地整合、加工、运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教会学生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三、自主学习的低效现象

部分地理教师把自主学习与自由学习混为一谈。地理课堂上,教师很随意地要求学生“下面用×分钟的时间看看书”。此时,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现象:有的学生翻课本,有的学生翻动书包,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昏昏欲睡„„而教师则面无表情随意地站在讲台上。这期间除了几次不经意的走动之外,几乎没有说话,也没有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

反思与对策: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初中学生多数自立性和自律性较差,因此,“教师参与”是自主学习中的必要方式,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根据教育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经纬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区时的计算、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等。二要观察学习过程。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点拨。三要调节学习心理。在自主学习进行中,学生往往会有失败、有挫折、有沮丧,甚至茫然不知所措,这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四要跟踪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冷漠,对继续学习是期待还是厌倦,从而及时调控或采取补救措施。

四、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

有的地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具体表现为:一是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作支撑。二是安排合作学习太突然,提出某个学习要求或需要思考交流的问题后,即刻就让学生开展讨论,学生一下子无话可说,无感可发。三是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大的价值,浪费学习

极有效的讨论,争执、吵闹不停,合作学习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学习能力强的滔滔不绝,学习能力弱的或默默无语、或随声附和。

反思与对策:要实现合作学习的优质高效,一是精选合作学习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具有吸引力,或是开放性的,或是有挑战性的,或是学生感兴趣的。如若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该如何避险逃生?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好,还是南方好?聚落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等等。二是合理分配任务。学习小组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分配任务,每个人都担任特定的角色。三是把握合作的最佳机遇。个人的独立思考有了独到的见解却未明确时,展开讨论收效最大。四是提供充足的时间。合作学习需要让学生自主思考,思维碰撞、思想交锋。讨论的深度需要时间的保证。五是及时总结与提升。学习小组要对各成员的见解及时归纳、总结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班级交流,学生的理解会更有个性,更有条理,更加深刻。

五、教学活动的低效现象

活动是新课程教材的“亮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教师过度追求活动的形式,过度追求课堂的“光鲜”,特别是在公开课和优质课中,为了某一个环节的“靓丽”,主次不分,避重就轻,忽略教学重点,华而不实,效果不佳。如在笔者参加的一次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中,某教师在执教“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时,针对日本人捕杀南极鲸的现象,设计了“日本人每年都赴南极,大量捕杀濒临灭绝的南极鲸,这种做法对吗?”的辩论活动。其实,这样的问题结论明确,没有辩论的价值和意义。

反思与对策: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锻炼意志与毅力。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教学,让活动为教学添彩,为课堂生辉,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情增趣,在活动中发展提升。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经验,教学形式应服从于内容,相反,只注重形式,而不讲求实效,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六、情境设计的低效现象

目前的地理课堂中,很多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存在许多误区,如丢弃了最本质的东西,盲目地“跟风”,或情境设计不当。如在笔者参加的一次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中国北极考察队员在严寒的气候下,胡须、眉毛花白,当场落泪,哭着说:“真的太冷了,我真想回去啊!”视频放完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愿意去极地地区考察吗?”学生异门同声地说:“不愿意去!”教师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感悟我国极地考察队员工作的艰难与困苦,体验科学考察的光荣与神圣,学习考察队员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献身科学的“极地精神”,但由于情境设计不合理,结果学生退缩了,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反思与对策:教学情境设计,一要从教学需要和目标出发,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二要符合学生的特点,适合学生的需求。三要把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到自己的经验世界中去体验、分析、理解生活中的地理,体会地理的价值。四要紧扣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七、课堂提问的低效现象

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无效提问。一是提问太多,并且提问都是无意义的“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二是问题设计太难,缺乏梯度,问题离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太远,学生无从回答。三是问题设计不科学。四是缺乏提问的技巧。有的先“提”后“问”,即先点名,然后再出示问题;有的“问”与“提”几乎同步,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等等。

反思与对策: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在深钻教材内容上下工夫,在课前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恰当、科学、严谨,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难易程度要适中,接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能适应不同的学生。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八、课堂倾听的低效现象

教师方面:主要存在拒听、假听、枉听三种现象。如课堂上,有学生正滔滔不绝地回答提问,教师突然说:“坐下吧!”这种无视学生课堂要求的现象就是“拒听”。学生兴致盎然地回答问题,教师或眼望天花板,或漫不经心地扫视,学生的每一个回答教师都没有任何反应,这种“倾听”就是“假听”。教师心中的答案早已框定,让学生回答问题,一旦学生回答不出其框定的答案,就不断提问,直至达到。这种看似认真“倾听”,但实际上只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现象就是“枉听”。

反思与对策:善于倾听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倾听,往往会得到学生精彩的回答;善于理解,才能倾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真诚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样才能倾听到孩子更多的话语;热情参与,正确倾听,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有效。

九、课堂评价的低效现象

在课堂评价中,通常会发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理会或简单地评价之后就让学生坐下的情况。另外,还有的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甄别性评价”,这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评价的分寸难以把握。

反思与对策: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必须在教学前细致地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的预设,尊重学生的个性,使评价恰到好处。另外,鼓励性评价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十、多媒体教学的低效现象

目前,多媒体作为一种日常的教学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多媒体的使用流于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只不过是把板书、挂图或文本文字搬到屏幕上而已。二是教学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课件演示,教师成了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者,学生则成了多媒体的观看者。三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观赏性。采用过多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四是信息量过大。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所有资料和图片都放入课件中,一节课的信息容量达到极限,学生难以接受。

反思与对策:多媒体教学手段犹如一把“双刃剑”,用得合理恰当,能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则会削弱学生注意力,替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也会使教师成为课堂上无所事事的“第三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把握“三个需要”原则,即学科教学需要的原则、重难点突破需要的原则以及学生学习需要的原则,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十一、课程资源整合的低效现象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地理教学设备设施、大众传播媒体和人力资源三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习惯运用教材、教参、教具等资源,而忽略了其他课程资源。如不把学生看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资源,低估甚至不知道学生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不能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教学仅限于传授教材上的知识,枯燥无味,缺乏灵气;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身边的例子、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等,使“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标要求沦为一句空话。

反思与对策:地理教师应充分整合学生身边的各类资源,如学校、大自然、社会、网络等;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如知识、经验、体验、感悟、疑问、困惑、错误、偏差、闪光点等。

十二、课堂小结的低效现象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小结可有可无,有时间就小结,没时间就简单带过甚至省略。有的课堂小结由教师来完成,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般是教师简略介绍当堂课的基本知识点,在板书上圈划几处重点和难点。这样看似做了课堂小结,实则流于形式,从效果上来看可有可无。有的课堂小结形式单

一、固定,不能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来加以变化。

反思与对策:课堂小结须是在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有了基本把握和回顾整理之后进行;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和理解掌握程度上进行。每节课的特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或采用教师小结,或采用学生自己总结;课堂小结应突出难点和重点,对本堂课做一个简短的概述,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延伸或者下节课问题的导入。^

下载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偶发违纪事件的研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归因与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归因与对策研究 开 题 报 告 人之初,心本善。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为什么会后很大的差距?孩子们的不良行为是从哪里来的?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

    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研究发言稿1

    《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研究》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所以,认真分析学生......

    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课堂效率低效的问题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主要是针对“无效”而言,研究“课堂高效”,首先要考虑如何减少“无效”行为。通过日常调研,我们发现“课堂无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定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王粉琴陈科花) 我们从200 9年8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200 9年11月正式备案以来,我们......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与对策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分析与对策 初中学生作文心理定势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定势有许多主客观原因克服学生心理定势是作文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 甘肃省康县王坝九年一贯制学校邮编:746500 李玉才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但农村初中学生流失问题还依然......

    县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自我市建市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且在人数、手段、方式等要素上有逐渐极端化的倾向,给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县群体性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总结(最终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总结 目前数学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既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答由教师或他人所提出的问题,而很少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