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际策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交际策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摘要】:培养和提高当代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策略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但目前的交际策略能力培养仅仅局限于隐性培养,多数交际策略只是作为辅助练习内嵌在教材中,效果是否显著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然而学生自身的交际策略意识淡薄,交际方法单一,对交际策略没有整体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基于交际策略理论,以问卷调查及口试的形式对山西医科大学89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的认识、使用频率以及强化交际策略培训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实证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大部分学生提高了对交际策略的认识,意识到了交际策略的重要性。同时,问卷调查还表明经过策略培训之后,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也有了提高。(2)实验结果显示交际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自身的性格的有关。外向的学生更倾向使用成就策略,而且他们使用策略的次数也比内向的学生频率高;交际策略的使用也和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关。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分析策略,概念策略,第二语言策略和检索等成就策略。而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更喜欢使用语码转换和减缩策略。(3)口语测试的结果部分支持和证明了实验假说。强化“回避/替换策略”,“迂回叙述策略”,“停顿填补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准确性;强化“停顿填补策略”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使用该策略的频率。但是,强化“迂回叙述策略”训练没有明显的表现
出增加了该策略的使用频率。强化“回避/替换策略”,“迂回叙述策略”,“停顿填补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性。流利度指标的统计及配对T-检验显示,实验组两次测试的语速有较大进步,达到显著水平,P.001。但是对两个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未出现差异性,P0.5,说明策略教学对提高学生口语流利性的效果不明显。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口语的流利度不单纯是依靠交际策略就能提高,而是同时受其它综合因素影响。总结实验结论,得出启示,强化交际策略教学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教学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以后的交际策略教学有一定的帮忙,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忙广大学习者更好的应用交际策略能力,提高整体交际能力水平。【关键词】: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策略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9 【目录
】
:
Abstract6-8
摘要8-15ChapterOneIntroduction15-211.1Backgroundofthestudy15-161.2Significanceofthecommunicativestrategiesinlanguagelearning16-181.3Overallstructureofthethesis18-21ChapterTwoLiteratureReview21-392.1Thetheory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1-322.1.1Historicalbackground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1-222.1.2Definition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2-242.1.2.1TwodifferentapproachesofdefiningCSs22-232.1.2.2Definition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3-242.1.3Taxonomie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4-282.1.3.1ThetaxonomyofCSsbasedonTarone24-262.1.3.2ThetaxonomyofCSsbasedonFaerchandKasper26-282.1.4Communicativestrategiesandlearningstrategies28-292.1.5Strategiccompetenceandcommunicativecompetence29-322.2Thetheoryofcommunicativecompetence32-372.2.1Thedefinitionofcommunicativecompetence32-352.2.2Communicativecompetence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35-372.3Summary37-39ChapterThreeResearchDesign39-473.1Researchquestion39-403.2Subjects40-413.3Instruments41-433.3.1Questionnairesurvey41-423.3.2Oraltest42-433.4Experimentalprocedure43-443.5Datacollectionandanalysis443.6Summary44-47ChapterFourDataAnalysisandDiscussion47-654.1Dataanalysisanddiscussionforquestionnaire47-554.1.1Reliabilityofthequestionnaire47-494.1.2Resultsofstudents
’frequencyofusingcommunicativestrategy49-524.1.3TherelationshipbetweenCSsuseandEnglishproficiency52-544.1.4Summaryofquestionnaireresults54-554.2Dataanalysisanddiscussionsfororaltest55-634.2.1Relationshipbetween“accuracy”andcommunicativestrategies55-584.2.2Relationshipbetween“frequency”and“circumlocutionstrategies”58-594.2.3Relationshipbetween“frequency”and“stallingdevicestrategies”59-614.2.4Therelationshipbetween“fluency”andcommunicativestrategies61-634.3Summary63-65ChapterFiveConclusions65-775.1Majorfindingsinthisstudy65-665.2Implicati
onstoteaching66-745.2.1Factorsaffectingthechoice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66-695.2.2Teachabilityofcommunicationstrategies69-705.2.3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teachingofcommunicationstrategy70-725.2.4Suggestionsforfuturestrategyteaching72-745.3Limitationsofthestudy74-77References77-81Appendix81-85Acknowledgements85-8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6-8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浅谈大学英语口语交际策略教学研究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交际策略教学研究
作者:李廉 戴瑜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交际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测试
论文摘要:在回顾交际和交际策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口语课上三种主要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策略、澄清策略、确认检查策略)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入策略口语教学。研究发现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交际策略,能加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理解,增加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理论综述
自1972年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交际策略”的概念,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和发展交际策略理论,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交际策略的概念、分类以及它和语言的其他方面的关系。
Ellis把交际策略定义为“心理上的计划行动,是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潜意识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在语言活动遇到障碍时,起到替代和补充的作用’侧。认知语言学者Chesterfield在研究)L童语言习得中,总结出了二语习得中使用的主要交际策略:规避、放弃信息、求助母语、延时策略、迂回表达、副语言策略、求助策略、要求澄清、检查理解。
诸多语言学者总结的交际策略分类方式各有不同,Chesterfield的分类包括了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努力过程,而且这种分类下的各策略界限相对明确,利于学术研究,也利于语言学习者理解掌握,因此被广泛采用。
在交际策略和与其相关的外语教学研究中,“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这一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者中存在不同观点。一些学者曾认为,交际策略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交际策略的教学培训。但是也有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和部分实证研究提出证据,。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通过交际策略教学,可以改变外语学习者对某些交际策略的意识,而对于另外一些交际策略,则没有明显改变.二、对交际策略可培训性的研究
针对“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的争议,本次研究主要证明下面的问题:在英语口语课堂引人和加强交际策略的培训,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意识是否会增加? 1.研究对象和变量
研究对象为徐州市某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学三年级的59名学生。平均年龄22岁,已全部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60-77分之间。
研究主要的自变量是学生对于Long(1983)在交互预设中列出的三种主要的交际策略(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的受训频度.主要因变量是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效果。
千扰变量主要包括(1)在处理记录时对于每个策略的界定;(2)课堂口语评估和期末口语是否可信?针对这些干扰因素,研究采用Long的交际策略观点,所要研究的三种策略在定义上比较明确;为保证课堂评估和口试的可信度,除采用标准口语教材外,在练习和评测活动中,还使用了国际上公认权威的雅思口语测试的话题。口试中,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口语测试标准独立打分,尽量保证较高的信度;另外还采用了定性分析,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诸多干扰因素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完全可以采用针对措施确保误差不会对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学生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人策略口语教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卷调查、课堂评估和期末口语测试,记录并分析学生课堂口语活动和测试中的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口语活动的表现。最后,对比同一班级内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不同班级受训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两个班级学生口语评价中的表现。还通过和学生座谈,收集学生对于交际策略培训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对比(百分比变化和问卷统计),统计分析(SPSS分析)和定性分析。
3.研究步骤
(1)受训前,对59名学生进行口语测评,根据记录的结果,参照学生平时英语水平和四级考试成绩,进行分班,一个班28人(控制组,标记为A班),另一个班31人(实验组,标记为B班)。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比较均匀。然后在每个班级选取12个在口语能力上趋近中间水平的学生,作为SPSS分析的对象。并对B班发放调查问卷。
(2)然后对两个班进行口语教学。A班接受传统口语教学;B班在口语教学中导入交际策略,在教学、操练的基础上,讲解、例示并引导学生使用三个目标策略。两班级教学进度和话题均相同。为期17周,每周两个课时(100分钟)。并进行课堂观察评估。
(3)期末考试。所有学生再次进行口语测评,对考试内容录音。处理数据,统计受训前后不同班级使用交际策略的变化,并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检查因变结果的显著性。
(4)分析调查问卷和通过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口语交际策略的反应。
4.结果分析和讨论
在研究以下数据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和统计分析:(1)交互总量。亦即统计口语谈话当中的话语总数量(C-unit), C-unit是Brock(1986)为定量研究交际活动定义的,意为意义完整的话语单位。
(2)策略使用次数频率。受训前的调查问卷显示,94.9%的学生经常遇到口语交际表达障碍,但对交际策略了解甚少,只有25.4%的学生听说过三个目标交际策略,71.1%的学生认为交际策略可以帮助提高英语表达水平,86.4%的学生愿意在口语课上接受交际策略培训。
受训前两个班级在使用三个交际策略上没有明显差异,话语总量中只有5.8%使用了交际策略,而受训后,A班的话语总量中8.2%使用了交际策略,改变不大,而B班为20%,明显增加。为验证这种改变是否有显著性,对所选的24名同学的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数据进行T检验:B班受训后对于三个目标策略使用频率的均值,相对A班有较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证明了教学和交际策略频率变化的因果关系:检查理解策略频率的改变在两个均值之间有显著性(
上述结果表明,在平时口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个交际策略的引导和培训,能增强学生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意识。
对受训后实验组的调查问卷则显示,27位学生(87.1 %)认可在口语课堂上导人交际策略,2位同学表示“无所谓”,只有2位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其中30位同学认为“迁回表达”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有帮助,23位同学认为“要求澄清”有帮助,认为“检查理解”有帮助的有18位,略低于前两者。和实验组座谈也得到了积极反馈:在口语课堂引人交际策略教学,学生易于接受相关概念及其作用,不仅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而且能够学会正确使用,帮助学生克服口语交际中的部分困难,使口语表达更流利。
三、结论和建议
实验分析表明: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导人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种交际策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使用这些交际策略的意识。根据交际能力理论,交际策略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能在学生语言能力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本次研究还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交际策略的概念和使用普遍不了解。经过相应的解释和例示后,大多认同这些策略的作用,可以初步认为开展交际策略教学容易为学生接受。
在对记录的口语交际样本进行定性分析时还发现,受试者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增加后,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谈话中的话轮(talk turn)增加,内容更加充实。而分析受训前后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因此,建议大学英语教学在设计、实施口语评估和考试时加强交际策略的使用和考查,引导学生在口语课程的学习中加强交际策略意识。
第三篇:英语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我国2001年加入WTO,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0年又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这都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同时越来越多的国人也正走出国门深造、旅游。再因此,英语这门世界性的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是现代技术人才的必备素质,在交际过程中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我国社会对于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特别是英语口语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人才市场中那些既懂专业,又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面对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个学时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可见社会对英语的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各大高校加强了对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因素,整体而言,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仍存在许多弊端,使得英语口语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严重脱节,学生的口语能力仍未能达到我国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要求,“听不懂,说不出”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亟待改革。高校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
2.研究目的
鉴于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弱的现状,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高校及其生源特点的研究和对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揭示在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金城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法实施的个案研究,总结出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施英语交际法的原则、方法与策略。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选题的意义
笔者希望通过开展本研究,探寻交际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作用、面对的具体问题以及以何种方式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它的功用,有助于充分激发和调动高校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校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选题的价值
笔者自2003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第一线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笔者发现,由于高校的生源录取批次问题和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英语口语教学现状非常不容乐观,学生的口语水平很不理想。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所占时间甚少。在这不多的时间中往往是教师们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评价方式。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由于教学内容过浅和多次重复练习而觉得英语口语课枯燥乏味;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面对口语活动却仍然不愿说或说不出。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和兴趣,口语练习逐渐流于形式。英语教师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备课、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开口,但是由于口语课往往出现一片沉寂,久而久之也就心灰意冷。在这种困难的局面下,笔者对2010级的2个班级进行试点比较,选择其中的一个班级实施英语交际教学法,而另外一个班级则仍然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实践价值则在于在比较过程中,发现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促进教师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促进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水平的提高。灵活地运用英语口语交际法既能让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来锻炼口语,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以期使学生真正成为口语课堂的主角,积极地参与到口语课堂教学中来,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并带动其他英语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生机勃勃,从而全面提高高校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水平,继而全面提高高校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描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交际教学法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对于交际能力的定义、交际能力的范围、交际教学的方法和交际评估的手段等等的论述不尽一致。国外对它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以前,欧美语言教学的主流是结构主义。在语言教学中重视语言形式,轻视语言意思,强调语言结构知识的传授,忽略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Norm Chomsky)在批判行为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语言能力即语言结构知识,或语法规则体系。他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知识,人们才能理解并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语言才具有了创造。
针对乔姆斯基的观点,70年代初美国的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首先提出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处世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他和同时代的其他社会语言学家,例如冈泊斯(Gumperz J.)等人,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他提出“没有使用规则,语法规则将是无用的”语法知识只是交际功能的一部分,他更多关注的是说话者所需的社会及文化知识。交际功能是一个人对潜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知识(语音、语法等)和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即交际能力就是说一个人知道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时间、对什么人、用什么方式讲些什么话。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第一部分“形式是否可能”指的是语言的形式或语法可能性知识,即语法规则知识。这部分内容类似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概念。第二部分“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指的是关于特定的语言形式是否可行的知识,是心理语言学方面的知识。第三部分“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指的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是否运用恰当的知识。第四部分“实际上是否完成”指的是实际使用什么语言和如何使语言的知识,是现实知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强调语言的社会文化特性,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上下文关系和语言的应用能力。这不仅包括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或语法知识,还包括了乔姆斯基认为的可能属于语言行为范畴的概念。因此,拥有交际能力就是同时拥有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为后来兴起的交际法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M.Canale and M.Swain)补充了这一理论。他们的交际能力学说融合了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和以后扩展了的交际能力概念。他们认为交际能力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分别是:(1)语法能力(grammtical competence)。语法能力就是掌握语言规则的知识。(2)社会语言能力(sociali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是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言语的能力。所谓的恰当是指意思和形式都恰当。3.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语篇能力是指根据不同的体裁,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思结合起来,组成统一的口语体或书面体篇章的能力。4.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是指提高交际效果所使用的技能,或者指在实际交际中,由于交际技能的其他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能力不够高时,用于弥补交际失败的技能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学说包含了海姆斯交际能力学说中许多没有的内容,大大地扩展了交际能力的概念。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由美国学者巴克曼(Bachman L.F.)作了进一步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都对推进交际法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巴克曼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三个部分组成:语言能力(即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策略能力(即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心理认知过程中的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语言使用的实施阶段所牵涉的神经和生理的过程。巴克曼的交际语言能力学说比卡纳尔和斯温的交际能力学说更全面、系统,更容易付诸实践。
哲学方面主要有英国哲学家奥斯丁(Austin J.L.)和赛尔(Searle P.)提出的言语行为学说。这一学说对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有间接影响。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区分了表述性(constative)话语和施为性(performative)话语。表述性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指说话本身就是在做事。奥斯汀又把言语行为分为“以言指事”(locution)、“以言行事”(illocution)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三类继奥斯汀之后,塞尔(Searle P.)提出了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和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适切条件指一个言语行为为实现其目的而必须达到的标准。如“准备条件”(preparative conditions)是指某人是否有资格完成某种言语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话语被认为是不恰当的(infelicitous)。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综观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我们发现“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之中暗含了塞尔提出适切条件和间接言语行为,这充分反映了英国当时在语言哲学上的探索和进步。这一探索成果的公开直接导致了海姆斯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质疑,从而提出了“交际能力”一说。由此可见,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正是交际教学法的哲学基础。
语言学方面的影响主要有英国语言学派的韩礼德(Halliday M.)关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和社会符号学方面的学说。他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不是产生结构的体系;转换生成语法过于狭隘,不能广泛用于语言教学实。此外,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Sinclair J.M.and M.Coulthard)的语篇分析学说也对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产生影响。
虽然交际能力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语言和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不是互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
(二)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交际教学法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期。交际教学(Communicative Approach)引入我国后,由于对其翻译的方法不同,出现了多种称谓,如“交际性教学”、“交际途径”、“交际教学法”,由于它最初被广泛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所以人们一直称其为“交际教学法”。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之内,交际教学法被大多数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在英语教学中起支配作用。在我国,交际教学法同样也被很多的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得到广泛地普及。在我国,有关交际教学法的研究主要分为3个时期。
1.交际教学法引入期 世纪70年代后期,交际法开始引入中国。从那以后,交际法就开始影响中国的外语教学。1978年全国外语教学座谈会以后,我国外语刊物陆续介绍了英语交际教学法,并出现了一批介绍交际教学法的文章:胡文仲的《交际教学法初探》(1982)、李观仪的《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朱治功的《二十多年来外语教学方法论辩论、发展及其趋势》。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原则、交际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同一时期,不少的专家、学者都纷纷采用英语教学法进行了研究与实验,并尝试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编写英语教材。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进行了“SSC”(结构-情境-交际教学法)的实验,编写了教材用于教学实践,实现了从结构教学法向交际教学法的过渡。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李筱菊教授于1983年对广外英语系大
一、大二的学生试用英语交际教学法,经过几年的研究、实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为日后的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依据。
2.交际教学法得以肯定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交际教学法由“最初新奇、茫然、疑虑,经过学习、思考、研究、讨论,再结合我们的实际经验,基本肯定了交际教学法的原则。。。”。此时交际教学法已经开始指导我国的外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学者也尝试着对交际法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可能性及实践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展开研究,如:胡闻仲的《英语的教与学》、贾得霖的《交际法在外国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顾芸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学原则》。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得不提到的是李筱菊的《浅谈外语教学的交际教学法》。李筱菊教授是中国较早研究并推广交际教学法的专家之一。她在文章中把交际能力定义为“知、会、能”三种能力,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李观仪在《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可行乎?》一文中首次全面地论述了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认为交际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应该相辅相成,摈弃各自的缺点,取长补短。
3.交际教学法研究水平提升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交际教学法的研究更为全面、更为深入。涉及课程多种多样,有口语、精读、语法、听力、阅读、翻译等等。在此段时间里,虽然仍然在研究交际教学法,但教育界特别重视将交际教学法与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于是诞生了一批教学成果,如:王才仁的《英语教学交际论》、辛斌的《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史宝辉曾对交际法及其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撰写了《交际式教学二十五年》。这些文章都从不同侧面论述了交际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探索交际教学法应用于中国的英语教学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顾桂菁等1991)、华东师范大学(李英、吴长镛1998)等学校又对交际教学法在本校实施了大规模的实验,这都为交际教学法的开展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推动了交际教学法更好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当然,对于交际法充满了困惑与不解的人也大有人在,认为交际教学法不适合中国国情,如谢之君的《大学英语应用交际法教学的反思与启示》、毕言智的《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等。
目前,国内关于交际法英语教学应用于高校口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共检索到17篇论文,其中四篇是阐述在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三篇是论述英语交际教学应用于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例及研究,如唐友东的《交际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两个实例》,毛津源、冯健、刘磊的《交际法教学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刘丽芹的《交际语言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些文章分别从英语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高校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实施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还对一些具体的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是这些文章着重还是放在对实施英语交际教学法必要性的解释上,而对于在高校口语课堂中推行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教学方法及问题的解决方面尚显不足。此外,笔者还检索到了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周雯撰写的《交际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高平撰写的《交际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两篇论文都较好地阐述了交际能力的定义、交际教学法产生的背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交际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果。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国内的许多英语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如何更好地将交际教学法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困难。交际教学法作为一个世界上最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何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以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仍是许多教学实践者所关注的问题。同时,国内对于交际教学法的研究多半是在公办高校。这些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相对较高,更易于接受以培养其英语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教学法。此外,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学生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通过各种考试上,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各种交际教学活动。公办高校师资水平相对较高,学校也能够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来发展学校的硬件、软件。这都为实施交际教学法带来了种种便利。而金城钟山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其生源更为复杂、学生英语基础更差、教师更为年轻、学校硬、软件设备相对较差,这都无法与公办专科院校匹敌。在民办高校中顺利开展交际教学法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在民办高校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探索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并对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三)对本研究的启示
根据文献检索的结果,国内对于是否应该在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教学法以支持的观点为主。在笔者检索到的相关期刊论文中,对在高校实施大学英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论述不多,即使有,也没有深入地分析高校的特点和此类院校学生的特点。所以,笔者拟在深入分析高校及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英语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以金城学院的个案为例来论述在高校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方案。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基本概念界定
1.高校
高校:高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所谓高校,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高校教育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主,结合招生能力、就业状况等综合情况,确定招生计划、招生办法、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和户籍管理,颁发学历证书,指导毕业生就业等,并同时负有保证教育质量、规范办学秩序和改善办学条件等职责。高等职业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的原则办学。现阶段,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2.英语交际教学法
英语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简称CLT)又称“意念法”或“功能法”,是当今盛行的外语教学流派之一。20世纪70年代由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的,后经卡纳尔(Canale)、斯温(Swain)、巴克曼(Bachman)等人的补充而得以不断完善。英语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社会文化特性、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上下文关系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它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的根本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为交际能力服务。英语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充当组织者、策划者、控制者及指导者的角色。该教学法因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备受广大教育学者的青睐。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研究思路:本研究立足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在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大浪潮背景下,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英语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各方面原因。并提出促进和推动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策略,从而推动交际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案例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首先拟使用文献法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内涵、起源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并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历史、发展和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金城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案例,具体分析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的差异等。再对学生在实行英语交际教学法教授口语之前和之后口语水平测试的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调查研究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文献分析:通过CNKI全文检索系统、南京图书馆、维普资讯网、百度以及谷歌等网络渠道搜集相关研究的国际国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梳理、分类,了解国内外对于交际教学法教学的理论研究、实践情况、著书情况,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借鉴,这是本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已有成果并掌握本研究所需要的有关材料,为本研究提供整体思路和理论准备。
2.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金城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问卷的内容是笔者与其他同事在参照了一些同类型问卷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而成的。调查问卷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调查;第三部分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调查。笔者想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需求及英语口语教学实施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它为笔者的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3.访谈调查: 访谈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笔者所进行教学的对象(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主要想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及现状。二是笔者所在院系的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想了解教师对交际法的了解程度及目前课堂教学情况。均采用个体访谈。所有访谈问题均为开放型,被访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笔者可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访谈也能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4.比较分析:对金城学院英语基础相似的2个班级分别实施1个学期的交际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英语教学。通过分析实验前测及后测的教学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以说明英语交际教学法对于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以掌握和修正教学过程的失误和教学效果的不足,总结教学经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四、研究的限制
一是与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欠缺。很多的文献资料都是关于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定义、产生背景、发展历史以及在中国公办本、专科院校的实施情况。关于民办高校应用交际教学法的资料极其匮乏。
二是由于受客观因素及笔者的能力所限,实验仅在笔者执教的班级进行,其结果不一定能全面反映高校的情况。班级不同,学生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生自身水平不同都会导致训练效果不尽相同。
五、研究的特色
第一,本研究拟结合英语交际教学法的理论重点研究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交际教学法对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大意义。
第二,本研究还拟结合金城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笔者的调查分析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实施交际教学法、教师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
第四篇:手机应用软件辅助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证研究
手机应用软件辅助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8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实证分析了使用手机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辅助作用,以期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手机应用软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辅助;实证
一、引言
口语教学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走出费时多,收效微的低谷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长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语音软件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代表,应用于英语语音和语调教学,对传统口语教学形式进行有效补充,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内学者利用各种语音软件改变传统口语教学方式的研究从未间断。周爱洁等(2006)研究如何借助于语音软件Cool Edit Pro测量口语的流利性。[1]蒋红柳(2009)提出了利用语音软件Speech Analyzer(SA)和Praat通过声音、图像以及文字信息的交互反映辅助英语语调教学。[2]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了一种人们越来越依赖的网络通信工具,而依托移动手机应用软件(APP)的新型学习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自带设备进行学习,其人性化、主动性、独立性等主要特点也符合建构主义对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为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口语学习提供了理想的学习条件。本文通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手机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来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并探索该方法在学生中的接受程度,有效性及对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等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1、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的口语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自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维果斯基等人在认知结构及其发展、个体的主动性、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认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独立地学习和控制所学的内容和过程。
建构主义在对信息技术的看法上,认为计算机等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资源库或者个别化的学习课件,而且应该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合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在口语教学上,计算机和各种多媒体技术包括语音软件都可以扮演学习者的具有一定学习风格的“学习伙伴”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
2、手机应用软件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为高校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任务安排和情感因素等问题。随着移动宽带网络及无线WIFI网络的快速普及,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社会交往的主流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便携性强,普及性高,手机终端性能迅速提高,语音识别功能也愈加完善,智能手机正在逐渐取代电脑,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即时的电子学习手段。郎晓安,李欣(2015)调查发现网络教育逐渐平移到手机移动端,特别在学生群体和在职用户群体中,手机端学习的使用率都超过80%。[3]针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手机APP层出不穷,“英语流利说”、“多说英语”、“英语趣配音”、“有道口语大师”等这些APP不仅包含纯正的发音示范,录音功能,部分软件还实现了错误语音的识别和定位。经过详细的软件测试和问卷调查,“英语流利说”对用户口语语音具有实时反馈功能,全国排名功能,语音识别准确度高,可具体到单个的词汇,考虑到这是定位学生口语语音问题的重要手段,综合考量后,实验选择了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作为本次口语教学实验的实验工具,“英语流利说”是一款融合创新口语教学理念和尖端语音评估技术的英语口语学习APP,是具备集灵活性、精确性、指导性和交互性于一体的智能移动发音训练系统。“英语流利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向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主地进行地道的英语口语学习。“英语流利说”内容丰富,覆盖生活、商务、职场、旅游等各类场景,学习者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课程,每日会由系统推送编排合理的地道美语对话,只要每日跟随练习,就能轻松提高口语水平,摆脱“哑巴英语”。
1、研究对象
本项目选取了项目组成员执教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的两个班的8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对象,他们对提升自身英语听说能力有强烈需求。在实验开始之前,确定每个学生都拥有已安装“英语流利说”的智能手机,便于开展实验。使用“英语流利说”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朗读测试,并通过项目组成员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结合学生上一的期末英语口语成绩得到学生初始的口语对照成绩。
2、研究步骤
实验开始两周前在课堂上给实验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使用手机应用软件等相关情况,回收问卷后,经统计,6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有效提高口语的途径,58%的学生表示以前使用过英语学习类的手机应用软件,75%的学生期望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高口语水平。为了制定切实有效的实验步骤,项目组用“英语流利说”中的英语水平定级测试对受试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根据学生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少数发音较差的学生被要求除闯关任务以外,每天使用APP训练音标以改善发音。本次实验进行了两个月,每周限定学生完成5个闯关任务,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学生进行“修炼”次数不限,反复模仿发音和闯关直至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即可。第一个月的练习内容由项目组成员制订,结合部分学生问卷当中感兴趣的题材内容;同时,每周在课堂上进行了与闯关题材相关的词汇、发音和跨文化知识指导,从而减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遇到难点而产生的受挫感。第二个月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或兴趣自行选取闯关任务。
第五篇: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课题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间相互依赖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信息时代,它对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更加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着眼培养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着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因此,我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与英语组教师多次探讨,提出了“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 第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英语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其重要性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与日俱增,掌握坚实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掌握英语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此目的的关键环节,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一门交流语言。第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还是以课堂为主,是在缺乏异国人文意识、语言环境的不利条件下进行的。同时,许多教师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违背了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把英语课当作纯粹的知识传授课,沿袭“读、背、机械抄写、翻译”等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偏重“读、写”训练,而忽视了“听、说”训练,不仅使学生仍处于“苦学”的状态,而且还培养出一批批在考试中能考出高分,却不能开口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哑巴学生”。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从语法讲解中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儿童心理与年龄的特征,把英语学习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尤其是口语交际活动中去。所以在崇尚学以致用的今天,我们必须全面重视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的设计
1、研究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
让学生在创设的日常英语情境中敢于说英语、乐于说英语,使学生具有用英语交流的欲望,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体验到与他人交流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交谈,发音准确,符合语法及外语表达习惯,并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3)学校办学目标
①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建立一种英语口语交际的良好环境和学习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能够日常应用的程度。
② 依托课题研究,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观念、手段和方法的跨越式发展,为学校英语特色教育树立一面强有力的旗帜。
2、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研究(2)、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
(3)、英语口语交际生活化——学会用语言做事
3、研究对象:
幸福街小学3-5年级各一个实验班。
4、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即所有参与实验的教师对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反思、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总结、共同研究,加以归纳,解决之后再继续向前推进。其它辅助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心理测量、教育统计、文献研究法等。
三、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为保障实验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实验的实施工作,分管主任为副组长,负责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英语老师为课题组成员,具体负责实验的实施。同时实验教师实行竞争上岗,通过“自主报名—— 写申请书、说明实验优势和决心—— 领导小组审查评议”的程序,精选实验教师。
2、健全制度
为了确保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的开展,并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校还制定了“十以”管理措施。具体为:以培训打基础;以学习促提高;以组织作保证;以计划求有序;以制度求落实;以投入求保障;以探索求成果;以宣传求配合;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带课题。把教师的科研工作与师资培训、教育教学、课改实验紧密结合,使得课题研究逐步达到四化:研究与工作一体化;课题管理网络化;研究过程规范化;研究内容序列化。
3、重视培训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更好的开展实验,我们特别重视培训,其中包括管理者的培训、课题负责人的培训、实验教师的培训。内容有专题讲座、课题研究、教改理论的学习、经验交流等。课题一立项,我们就对参与实验的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使全体实验教师在短时间内明确实验项目、内容、实施方法,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良好的基础,争取较好的成绩。
(二)实施阶段
1、优化口语训练环境,创设良好英语学习氛围。(1)、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熏陶感染。
以“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打造“诗意校园”环境时,加强英语口语交际的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校名、班牌、绿化标牌、校风、学风、班风、课程表等用英语加以辅助标示,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从语言上,从思想品德上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最具特色的是我们的诗画英语长廊,将经典古诗用汉语与英语同时展示,别具风格。总之我们在加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建设上,努力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2)、利用晨读,培养良好语感。
读和说都是语言技能的两种,两者相辅相成。读多了,有了语言的积累,“说”自然流畅了,有内容了。而且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这段时间习得的东西是很能在脑海中产生深刻记忆的。因此我校每天给学生15分钟英语晨读时间,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读英文”的氛围中;我们还把教材上还没出现的知识,提前输入给学生,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加以巩固。(3)、开辟“英语角”,营造轻松练说机会。
我们创设了有自己特色的英语角,让学生收集资料,每天活动课的时间,在英语角中设新知充电站,巧学妙记,口语大本营,听力起跑线,尖尖角,动感体验,游戏广场等专区,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引下,猜英语迷语,自编英语快板,英语歌曲,英语对话等等,并展示在英语角中。英语角的充分利用,大大促进学生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善想善说,享受运用英语的快乐。“英语角”是一个可以让你畅所欲言的地方,但要求是必须用英语表达。一定的要求迫使学生必须事先认真准备要说的话题。准备的过程即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在学生自由交流、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巡回的个别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质量更高。当然,在“英语角”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如购物、问路等让学生来自编自演,以更有效地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
(4)、采撷生活实例,渗透英语文化
用英语组织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形式是非正式的,无需占用上课时间,对学生学英语来说是自然的、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
因此,我们就经常用英语组织日常生活活动,在学校一日生活的某些环节:如入校问候、正式活动之后指导学生喝水、吃点心、做作业等,教师尽量都用英语来组织。涉及的环节不多,往往只有一个环节,如晨间问候“Good morning”(早上好)或餐前准备“Wash your hands,Please”(请你洗手)等。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训练。
(5)、巧用现代化设施,开设 “红领巾广播”英语专栏。
我们的校园“红领巾广播”中,开辟了“英语小厨”栏目,定期播放一些英语儿歌、英语小故事等节目,营造口语交际氛围,促进口语教学和口语交流。
2、深化口语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1)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
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兴趣,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My family时,先让孩子们进行listen and draw活动,我说孩子们画。如:“Draw your mother.Draw your father.Draw your uncle„„”画好之后,我让同桌的两个孩子互相进行问答练习。一个问:“Is this your„?”另一个回答:“Yes, shehe is.”学生通过画和对话练习来培养他们的听和说。我还让每个孩子带一张全家福来,然后根据所学的内容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小学生对这一活动是积极响应,第二天全都带来了照片。还没上课有的孩子就拿来给我看,便开始描述起来自己的爸爸、妈妈来了,“He’s my fathermother.”有的孩子还介绍了自己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通过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介绍,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家庭成员的称呼。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要让他们从小就大胆地说英语,多提供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能力,而且养成学生从小就开口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缺少语言环境的外语学习,对抽象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把英语课堂设置成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社会活动舞台,模拟真实情景,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用。例如:在教授Weather这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自己扮演Grandma,找一位同学来扮演Jim,拿出玩具电话与Jim学生对话,我们边表演边对话,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些不敢开口的学生也纷纷举起了手,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先让每个组的孩子自己分角色练习表演,练好之后就在班上进行表演,看看哪组的孩子表演得最好,再给予奖励。而且学生在表演时除了书上的内容外,还可以加上必要的问候语。除了说Hello,学生还可以加上学过的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等。总之,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自由发挥,我都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就能够大胆地走上去,和别人进行交流。又如,我在教学日常生活用语时,特别强调情境交际对话。在教学 “How are you?” “Fine, thanks.And you”时,我让学生在课堂里随便找小伙伴练习,虽然是在课堂上,但孩子们没有一点心理负担,自由地在教室里和好朋友进行英语对话交流。象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张开嘴说话,又能够很好地进行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使学生充满自信,敢于开口
①营造民主的对话氛围。
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卑尊关系;从情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师生关系是形与影的自由亲和,是声与语的相益得彰。如课堂开始:Hello, boys and girls.Hello , Miss Xu.老师可以用英文提问学生几个问题:First, I want to ask you some questions.How old are you? Do you like apples? What color is this book?等等。然后可以再让学生来对自己提问题,This time you can ask me.Who can try?
刚开始大家不太敢对老师提问题,慢慢的通过老师的鼓励,孩子们就放大了胆子起来向老师发问:What’s your name? Can you play football?等等。一下子话题就打开了,交流起来就容易了很多,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学习效果也很理想。②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句型模仿的操练时,由于句子本身是个相对独立的交际语言结构,受语言内容、说话人情感影响,不少单词、词组在声调、读音上都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学生急于模仿、急于求成的心理干扰,在遇上发音有难度的单词和不易上口的句型时,就会产生模仿失真的现象,连续遇到几次模仿失真的现象后,学生开口的积极性会因多次的发音错误而受到挫伤,从而产生了“羞于启齿”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自己首先要克服焦燥心情,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去缓解课堂上紧张的纠错气氛,帮助学生放松心理,消除紧张焦急、难为情的情绪,多用鼓励的方法,激发树立起学生的信心。如在教授 “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句话时,许多同学都没有发准“weather”这个词,根据这个情况,我马上变化了范读的语气,在集体正音的基础上分别用升、降的不同声调,配合变化各种表情再次进行范读,一下子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难以启齿”的紧张情绪得到了解除。不仅模仿weather的音比一开始逼真,连对整句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上都模仿得维妙维肖,幽默的语调,使课堂气氛也一下子轻松起来。学生的各感觉器官都处于良好的接受和反映状态,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①Free talk
Free 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每节英语课前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进行free talk,让1-2名学生上台,围绕一个话题,如谈年龄,(Talking about the age),介绍(Introduce),询问喜欢和不喜欢(Asking about like and dislike)等进行对话,全班轮流进行,人人参与,训练英语口语能力。
②编顺口溜
英语自身富有音乐节奏,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感到是在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把一些枯燥的、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编成一个个简单易学的顺口溜,再辅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充满激情的教学,如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大方得体得教态。例如:在讲授身体各部位的单词时,我把这些单词变成了顺口溜,“nose,nose,touch your nose;mouth mouth touch your mouth;hair,hair,touch your hair ”,带领着学生便说边做,学生的情绪马上被感染了,学习劲头也大了,掌握起来也比平常快了。
③对话表演
课堂对话表演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用各种表演形式而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有效载体。课堂对话表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领域于一体,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语言交流本身就是通过对话来进行。教材的语言材料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呈现。因此,让学生学好对话,演好对话也自然成了小学英语的必修课。组织表演对话,像是给学生英语学习添加催化剂。对话中诙谐、幽默的语言,能感染学生,使得他们在练与演中体验到表演带来的愉悦。对话表演的功夫靠的是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只要他们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使得表演得体、到位,有可欣赏性。如:在执教4 A Unit 6 What would you like?时,教材上的对话是王大伟陪同妈妈去购物时顺便去餐馆吃饭,四(4)班一组学生自编创作的一段精彩的情景对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A: Mom, I’m hungry.I want to eat some food.B: There’s a restaurant over there.A: Great!Let’s go.学生从“说英文”中感受乐趣,以至自然而然把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增加语言输入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内容更丰富,不局限于教材。
④游戏表演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游戏独具魅力,它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它是学习者对语言深一层次内化,需要以理解为前提,通过某种形式再现出来。小学英语实验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设计素材,使口语训练能孕育在肥沃的语言土壤里,也能驰骋在广阔的语言学习天地里,它既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又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经常被英语老师采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所学语言材料,让学生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感知、模仿、交流,上台进行精彩的游戏活动、成功的展示。那么,毫无疑问,活动让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瞧!伴有韵律节奏的“Let’s do;Let’s chant”总能让孩子们朗朗上口“动”一阵子,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也最能满足他们的好动欲,课前的热身操表演仿佛给英语课注入了润滑剂。
3、开发家庭、社区资源,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1)开发家庭资源,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外语,还要鼓励他们在课后多说外语。作为课题研究者,更应积极配合学校英语教育特色,创设一切机会为学生英语会话提供条件。如与父母对话、与哥哥姐姐对话,适当布置相关的家庭英语听说作业(向父母介绍自己的老师,教父母今天学到的内容等等),以此引起家长对孩子口语表达的重视。
(2)开发社区资源,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
除了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外,我们还举办英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和各界人士走进校园,感受“英文礼仪boys”“英文礼仪girls”的风采。另外,举办“亲子英语会话比赛”,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到学习英语的活动中来,引起家长对孩子口语表达的重视。使学生真实的触摸到英语口语交流的脉搏,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实践,“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
1、学生在课题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通过课题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应用日常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初步养成了自觉应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习惯。具体表现在:(1)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情感强烈。
英语口语课已成为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调查由原先百分之二十七的学生喜欢上口语交际课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一点三。
下表是学生对各科目按喜好排序调查中英语所占次序统计表
(2)英语口语能力、交际能力明显较高。
日常生活中,走进校园,全部学生都能用“Hello!”“Good morning,teacher!”来向同学、教师问好;上课前、后,都能用英语向教师问好、道别;到办分室也能用“May I come in?”来代替“报告”„„;
口语检测中,发现约100左右名学生能唱1-2首英语儿童歌曲,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能根据表演猜测的意思,说词语。同时也发现99%的学生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课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诗意校园办学特色展示”活动中,师生合作表演的英语诗朗诵对话精彩,语音准确,语言流畅,较好的展示了孩子们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一致好评。
2、英语教师专业水平达到了极大发展。
在研究课题的带动下,英语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能力,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兴趣、需求状态等,灵活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教育文化精神得到进一步加强。课题组许雁教师多次执教威海市优质课和公开课,并参与了山东省英语教参的编写;张春英等老师的多篇相关论文在市级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总之从目前课题实施的情况来看,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困惑,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困难,加强科研研究工作,加大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与总结,为下一步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良好的基础,争取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