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机应用软件辅助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证研究
手机应用软件辅助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8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实证分析了使用手机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辅助作用,以期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手机应用软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辅助;实证
一、引言
口语教学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走出费时多,收效微的低谷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长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语音软件作为多媒体技术的代表,应用于英语语音和语调教学,对传统口语教学形式进行有效补充,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内学者利用各种语音软件改变传统口语教学方式的研究从未间断。周爱洁等(2006)研究如何借助于语音软件Cool Edit Pro测量口语的流利性。[1]蒋红柳(2009)提出了利用语音软件Speech Analyzer(SA)和Praat通过声音、图像以及文字信息的交互反映辅助英语语调教学。[2]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了一种人们越来越依赖的网络通信工具,而依托移动手机应用软件(APP)的新型学习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自带设备进行学习,其人性化、主动性、独立性等主要特点也符合建构主义对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为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口语学习提供了理想的学习条件。本文通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使用手机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来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并探索该方法在学生中的接受程度,有效性及对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等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1、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的口语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自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维果斯基等人在认知结构及其发展、个体的主动性、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认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并且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独立地学习和控制所学的内容和过程。
建构主义在对信息技术的看法上,认为计算机等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资源库或者个别化的学习课件,而且应该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合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在口语教学上,计算机和各种多媒体技术包括语音软件都可以扮演学习者的具有一定学习风格的“学习伙伴”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
2、手机应用软件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为高校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任务安排和情感因素等问题。随着移动宽带网络及无线WIFI网络的快速普及,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社会交往的主流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便携性强,普及性高,手机终端性能迅速提高,语音识别功能也愈加完善,智能手机正在逐渐取代电脑,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即时的电子学习手段。郎晓安,李欣(2015)调查发现网络教育逐渐平移到手机移动端,特别在学生群体和在职用户群体中,手机端学习的使用率都超过80%。[3]针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手机APP层出不穷,“英语流利说”、“多说英语”、“英语趣配音”、“有道口语大师”等这些APP不仅包含纯正的发音示范,录音功能,部分软件还实现了错误语音的识别和定位。经过详细的软件测试和问卷调查,“英语流利说”对用户口语语音具有实时反馈功能,全国排名功能,语音识别准确度高,可具体到单个的词汇,考虑到这是定位学生口语语音问题的重要手段,综合考量后,实验选择了应用软件“英语流利说”作为本次口语教学实验的实验工具,“英语流利说”是一款融合创新口语教学理念和尖端语音评估技术的英语口语学习APP,是具备集灵活性、精确性、指导性和交互性于一体的智能移动发音训练系统。“英语流利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向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主地进行地道的英语口语学习。“英语流利说”内容丰富,覆盖生活、商务、职场、旅游等各类场景,学习者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课程,每日会由系统推送编排合理的地道美语对话,只要每日跟随练习,就能轻松提高口语水平,摆脱“哑巴英语”。
1、研究对象
本项目选取了项目组成员执教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的两个班的87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对象,他们对提升自身英语听说能力有强烈需求。在实验开始之前,确定每个学生都拥有已安装“英语流利说”的智能手机,便于开展实验。使用“英语流利说”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朗读测试,并通过项目组成员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结合学生上一年度的期末英语口语成绩得到学生初始的口语对照成绩。
2、研究步骤
实验开始两周前在课堂上给实验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使用手机应用软件等相关情况,回收问卷后,经统计,6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有效提高口语的途径,58%的学生表示以前使用过英语学习类的手机应用软件,75%的学生期望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高口语水平。为了制定切实有效的实验步骤,项目组用“英语流利说”中的英语水平定级测试对受试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根据学生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少数发音较差的学生被要求除闯关任务以外,每天使用APP训练音标以改善发音。本次实验进行了两个月,每周限定学生完成5个闯关任务,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学生进行“修炼”次数不限,反复模仿发音和闯关直至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即可。第一个月的练习内容由项目组成员制订,结合部分学生问卷当中感兴趣的题材内容;同时,每周在课堂上进行了与闯关题材相关的词汇、发音和跨文化知识指导,从而减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遇到难点而产生的受挫感。第二个月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或兴趣自行选取闯关任务。
第二篇:大学英语多样化教学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多样化教学实证研究(1)
摘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源于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沈阳毕业论文使高职英语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探讨了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次教学中实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对比分析了几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以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
0 引言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代写论文 从美国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1972年提出“教学模式”始,我国教育界对其研究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学模式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是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应和促进,对传统教学反思的结果,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抹杀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高专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人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班级内部,而且还存在于班级与班级之间,甚至系与系之间。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教学层次,即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案和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完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则无法提高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我校对2005级新生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验。这一举措正以不同寻常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现在通过结题报告,研究总结该教学实验的总体效果,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这对于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 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 1.1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问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简言之,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它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构建和完善。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师科研意识的觉醒,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已成为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中的热门话题。1.2 教学模式应用的多样化
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道,各种教学活动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模式不但改组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构建或刷新了课外学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管理教育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
1)小组学习,分组教学。这是针对班集体和个别学习而言的。由于小组学生界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因而较容易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组织小组学习还可以达到照顾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等不同的目的。
2)个别学习和自学。这是一种按个人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代写毕业论文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让个人主动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原则。
3)自由讨论,课堂讨论。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问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满堂灌的局限。但这种方法必须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兴趣学习。兴趣学习区别于强制学习。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教师上课的针对性。如在“兴趣引路,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就较多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学生唱歌、猜谜、对话、认图等可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第三篇:交际策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交际策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摘要】:培养和提高当代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策略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但目前的交际策略能力培养仅仅局限于隐性培养,多数交际策略只是作为辅助练习内嵌在教材中,效果是否显著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然而学生自身的交际策略意识淡薄,交际方法单一,对交际策略没有整体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际能力的发展。本文基于交际策略理论,以问卷调查及口试的形式对山西医科大学89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的认识、使用频率以及强化交际策略培训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实证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大部分学生提高了对交际策略的认识,意识到了交际策略的重要性。同时,问卷调查还表明经过策略培训之后,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也有了提高。(2)实验结果显示交际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自身的性格的有关。外向的学生更倾向使用成就策略,而且他们使用策略的次数也比内向的学生频率高;交际策略的使用也和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关。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分析策略,概念策略,第二语言策略和检索等成就策略。而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更喜欢使用语码转换和减缩策略。(3)口语测试的结果部分支持和证明了实验假说。强化“回避/替换策略”,“迂回叙述策略”,“停顿填补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准确性;强化“停顿填补策略”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使用该策略的频率。但是,强化“迂回叙述策略”训练没有明显的表现
出增加了该策略的使用频率。强化“回避/替换策略”,“迂回叙述策略”,“停顿填补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性。流利度指标的统计及配对T-检验显示,实验组两次测试的语速有较大进步,达到显著水平,P.001。但是对两个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未出现差异性,P0.5,说明策略教学对提高学生口语流利性的效果不明显。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口语的流利度不单纯是依靠交际策略就能提高,而是同时受其它综合因素影响。总结实验结论,得出启示,强化交际策略教学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教学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以后的交际策略教学有一定的帮忙,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忙广大学习者更好的应用交际策略能力,提高整体交际能力水平。【关键词】:交际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策略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9 【目录
】
:
Abstract6-8
摘要8-15ChapterOneIntroduction15-211.1Backgroundofthestudy15-161.2Significanceofthecommunicativestrategiesinlanguagelearning16-181.3Overallstructureofthethesis18-21ChapterTwoLiteratureReview21-392.1Thetheory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1-322.1.1Historicalbackground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1-222.1.2Definition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2-242.1.2.1TwodifferentapproachesofdefiningCSs22-232.1.2.2Definition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3-242.1.3Taxonomie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24-282.1.3.1ThetaxonomyofCSsbasedonTarone24-262.1.3.2ThetaxonomyofCSsbasedonFaerchandKasper26-282.1.4Communicativestrategiesandlearningstrategies28-292.1.5Strategiccompetenceandcommunicativecompetence29-322.2Thetheoryofcommunicativecompetence32-372.2.1Thedefinitionofcommunicativecompetence32-352.2.2Communicativecompetence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35-372.3Summary37-39ChapterThreeResearchDesign39-473.1Researchquestion39-403.2Subjects40-413.3Instruments41-433.3.1Questionnairesurvey41-423.3.2Oraltest42-433.4Experimentalprocedure43-443.5Datacollectionandanalysis443.6Summary44-47ChapterFourDataAnalysisandDiscussion47-654.1Dataanalysisanddiscussionforquestionnaire47-554.1.1Reliabilityofthequestionnaire47-494.1.2Resultsofstudents
’frequencyofusingcommunicativestrategy49-524.1.3TherelationshipbetweenCSsuseandEnglishproficiency52-544.1.4Summaryofquestionnaireresults54-554.2Dataanalysisanddiscussionsfororaltest55-634.2.1Relationshipbetween“accuracy”andcommunicativestrategies55-584.2.2Relationshipbetween“frequency”and“circumlocutionstrategies”58-594.2.3Relationshipbetween“frequency”and“stallingdevicestrategies”59-614.2.4Therelationshipbetween“fluency”andcommunicativestrategies61-634.3Summary63-65ChapterFiveConclusions65-775.1Majorfindingsinthisstudy65-665.2Implicati
onstoteaching66-745.2.1Factorsaffectingthechoice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66-695.2.2Teachabilityofcommunicationstrategies69-705.2.3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teachingofcommunicationstrategy70-725.2.4Suggestionsforfuturestrategyteaching72-745.3Limitationsofthestudy74-77References77-81Appendix81-85Acknowledgements85-8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6-8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四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浅析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浅析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一直难以提高。本文分析了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围绕诺言学家Littlewood将交际能力所概括的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口语;输入;跨文化;教学途径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有声的,任何有声语言总是以口语为第一性,书面语是口语的文字记录,是第二性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口语始终处于首位。社会语言学认为,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使用恰当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语言学家Littlewood将交际能力概括成四点:①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②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②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④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语言教学应该以教学生如何使用这种交际工具为主。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工具,发挥其交际功能服务的。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一、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因素
以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开始学英语算起,进入大学之前,每个人接触英语的时间平均6—7年。初中3年加高中3年,英语学习往往花费上千学时,然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背出一系列语法条条,却连最简单的常用语也听不借或说不出,英语听说能力严重不足。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走“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路子。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一翻译一朗读—做题”的教学模式,语法知识被视为教学核心,教学以讲解词汇、语法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点为主,把语言作为理论知识来教,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就知识讲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背诵模仿。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大多数学生语音不过关.他们付出了努力,所学得的却是“聋哑英语”,导致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放弃英语学习。
(2)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中考和高考乃至四级、六级考试试题都比较重视语法和书面知识。尽管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一不足,将听力增设为考试内容。但内于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口语考试一直被排除在外,只有极少数四级、六级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的模式,“肢解”课文.做句子的分析和翻译、词汇的讲解和练习,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各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高校英语教师在这方圆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教学时数、教材使用、教学条件和设备及班级学小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成效并不显著。
二、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阅读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众所周知,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读与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阅读与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读与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这一阶段中学习者把所接收的信息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阶段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接触到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新学到的加以对照和修正,并以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亿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和读开始,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和读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于接触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读得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读得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自然就差。
(二)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充实跨文化知识
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口语教学的日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由于缺乏有效的语言输入,大多数学习者在表达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两多数是不地道的,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本族人进行实际交往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母语使用习惯带人跨文化交际,从而引起误会,导致交流出现障碍甚至失败。由于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而说出不得体的英语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都知道,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及词条,而且还涉及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一句完全符合语法规则的话,用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日的。所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比较系统地将目的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在口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应着重交际文化的导入,内容包括介绍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等的差异介绍属于此类。介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的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介绍英汉语言在比喻和联想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典故、委婉语和禁忌语运用方面的差异等。学生通过这些差异的学习,就能理解各种英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在口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则着重导人知识文化,从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人手,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就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三)加强师生互动,趣化口语课堂
外语口语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立竿见影,它需要一系列的输入、模仿、分析等各方面的习得之后而取得。因此,口语课堂的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必须有意义、有趣味,从而使学生集中于教学的内容而非形式上。教学内容必须难度适中。在具体的操作中,则宜遵循先模仿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即呈现、机械性操练、有意义操练到交际性练习。
在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教师可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资料或信息材料发给学生.并附上相关的词汇、句型及对话,让学生在对这些词汇和句型认知的基础上,先模仿其中的对话,再分组讨论,从中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掌握一些公式化的套语、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对能编制出创造性的言语、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以及摆脱交际困境都是必要的。由于这些交际性的内容难度适巾,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信息,触发他们积极地投入学习的热情。
第二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勤工俭学、学习方法、健康减肥等。在训练过程中,坚持采用“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的教法和学法,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件,让学习主体更有发挥和展现才华的活动空间,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三至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或说话演练,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赏的依据;小组活动前,先指定“话题”,明确要求,让学生的讨论和“说话”能围绕“话题”,且有所侧重;在讨论中可以随时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随时把不懂的东西弄懂。这样,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计学习活动在教与学互动、学与练协调、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互教互学、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无限乐趣。这种“合作型”的教法和学法让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互相切磋、合作学习、个体竞争,为互学互帮的合作学习活动。
第三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孩子的教育、青年人的思想、妇女的社会地位、老年人问题、种族歧视、广告的优劣、电视中的暴力、代沟问题、浪费问题、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工作的意义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语清楚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观点,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三、结语
2l世纪,全球已经内产业经济时代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才将具有特殊的价值。这种格局对我国的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向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面向世界.重在交流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高字[2004]1号)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
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同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为我们明确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教学实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总之,提高英语口语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仍然值得广泛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China: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第五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内容摘要:口语作为外语学习的重要技能已得到了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剖析了当今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提出了建议: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目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创造浓厚的英语语言环境,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有效地做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掌握交际策略等,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口语教学;教学方法 1.0 引言
语言学家Hymens认为,培养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习者只有或得交际能力才能同时具备这门语言的基础知识和使用能力,并且仅仅掌握词汇和语法不一定等于掌握了英语语言。目前,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发展,英语口语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由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明确规定,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样以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口语教学,因而怎样改善英语口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0 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2.1 学生方面
2.1.1.说英语的动机不强
学生从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每次英语考试只考笔试,从来没有重视英语口语的表达,更没有进行这方面的严格考试。学不学口语不影响考试分数和升学。正是因为没有升学压力、考试、监督力度,很大程度上促使英语教学环节也不受重视和适度的安排措施。学生竟学成了“哑巴英语”,不开口讲,不进行沟通交流,缺乏灵活使用英语的口头交际能力。
2.1.2 对说英语有心理障碍 第一,很多学生对英语口语课有胆怯、害羞的心里。这些心里问题使学生一说英语就紧张,一紧张就更加不知道说些什么。时间久了,形成条件反射,产生了口语表达上的障碍,进而更加害怕发言。其次,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发音不标准和基础较差的问题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最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不积极主动,缺乏表现欲。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开口说英语。
2.2教学观念狭隘,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大学对于英语课程一直是更多的强调书面表达,完全忽视口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延续中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让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因为大学的不断扩招,导致了英语课人数过多,课时和课量有限,这些都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提高不利。另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滞后,也导致英语口语教学实践受限。
2.3 英语口语教材的滞后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不断的改革,教材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针对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仍然是大学英语课程教研的盲区。大部分的英语口语教材都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口语教材很难找到。在选用口语教材上,很多高校都犯难。这对与英语教学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
2.4缺少有效的评估体系
长期的应试教学模式,使口语考试没有像笔试那样列入正规的考试范围中,造成了重视笔试而轻视口语的现象。目前的四、六级考试没有口语测试的要求,导致老师教英语以考试为目的,学生学英语以拿学位为目标,完全忽略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培养。
3.0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3.1 提高教师素质
针对对外语教学质量的五个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素质。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素质,想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口语教学需要有整体优良性的教师素质的团队。口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规则、规范的英语、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掌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以外,同时应具备教研、科研能力。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方能“名师出高徒”。然而,很多本科院校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不高, 并且学院往往对新教师只考核外语知识,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也只侧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
3.2 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目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口语教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究口语教学理论和策略。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总和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因而,大学应该专门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四六级考试也应该加入对口语测试的要求。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现有的教学模式,使之有利于口语教学的开展。
3.3以学生为本
保罗.弗莱(巴西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要比以往更具有一种科学能力来让他们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对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语言和言语被学生所使用的包括口音以及并非一定能被教师的个人世界轻易接受的某些习惯、爱好、信仰、恐惧和欲望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的了解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就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一个巨大变化。在口语教学中,我们应格外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探索降低情感障碍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更多地“开口” 来提高其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长处和局限性有充分的了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和扩展学习风格,从而实现语言的交际性。
3.4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口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采用教师、学生、多美丽课件和网络四者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其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听说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对于口语教学方法应该形式多样。(1)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教师设定话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汇总发言。(2)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教师可以事先给出有争议性的并且贴合大学生的话题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课堂上按学生准备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辩论。(3)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根据所学的精读课程的内容编对话,自编自演。(4)课外监督机制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外多听磁带,模仿其语音、语调,逐渐形成地道纯正的口语。
以上教学方法要很好地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鉴于当前大学生基础较差,无法开口的现状,教师要有耐心,才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展口语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应该重视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并组织学生可与时间开展听力竞赛、口语竞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而且可以开设英语角,增加学生主动说英语的积极性和外国朋友的沟通交流。这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英语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语言的总和能力是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
4.0 总结
外语教学方法一直是被外语教学界所研究的一个重点.可是不同目的的培养, 决定了要用不同的方法。根据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的具体情况, 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目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造浓厚的英语语言环境,一定能提高口语教学质量,从而改变目前学生“难开口,开口难”的局面.参考文献
[1]吴旭东.外语课堂口语发展理论模式[J].现代外语,1996,2.[2]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3] 冯涟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5,02。
[4] 陆明、丁万江.口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另解 [J].外语界,2005,02。[5] 祝询.课外监督机制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外语界, 200
5,04 [6]桂诗梅.应用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